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惠来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二阶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1. 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B. 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C. 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段。‎ D. 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 B. 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C. 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D. 约翰·穆勒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 B. ‎ 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 C. 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D. 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概念含义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对概念的把握要在整体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的具体语境,通过筛选文章有关重要信息,选取揭示概念特征的信息组织答案。‎ B项,“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分析错误,原文说的是“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故选B。‎ ‎【2题详解】‎ 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D项,“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分析错误,原文中是“约翰·穆勒则强调……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C 项,“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分析错误,以偏概全。从原文第⑤段可知,只有道家尤其是庄子才“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不能说是“中国哲学”。‎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以身许国 叩开地球之门 孟海鹰 黄大年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东北地区第一批“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009年,黄大年从英国剑桥返回祖国,被选为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首席科学家。7年间,黄大年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一系列卓越成就,以拼命三郎精神叩开“地球之门”,抢占国际前沿科技制高点。‎ 积劳成疾,天不假年,2017年1月8日,黄大年病逝于长春。他用短暂的一生书写了新时期知识分子的壮丽华章。 ‎ ‎7年前的平安夜,黄大年坚定地登上回国航班。‎ 身后,是在剑桥大学旁的花园别墅;是弃在停车场的豪车和满满两仓库药品;是学医的妻子放声痛哭,忍痛关闭的两个私人诊所……‎ 心中,是这个从大山中走出的孩子从不曾忘却的赤子情怀。‎ 黄大年1958年出生在广西南宁一个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的家庭。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 ‎2009年4月,当接到吉林大学传来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后,黄大年表示马上回国。他觉得,作为高端科技人员,在硕果累累的时候回来更有价值。此时,黄大年已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是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回国后第六天,黄大年与吉大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开启了“拼命黄郎”工作模式。‎ ‎7年来,黄大年仿佛铸剑者,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为祖国巡天探地潜海的目标——向深地深空深海进军铺路筑桥、锻造利器。‎ ‎“通俗地讲,就是要透视地球,给地球做CT。军用、民用都有大用场。”黄大年的助手于平教授说,比如地震海啸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有深层次机理,必须向地球深部进军,了解地球深部地质构造。‎ 作为地球深部探测计划的重要部分,探测技术装备必须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回国后,黄大年成为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首席科学家。数年间,国家为此投入4.3亿,召集了400多名来自高校和中科院的优秀科技人员,黄大年率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无人机大面积探测的技术空白;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工程样机研制突破关键技术,为开展大面积地震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坚实基础;成功研制出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地壳一号”,为实施我国超深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持。‎ ‎2011年,黄大年负责组织高科技联合攻关团队,承接科技部“863计划”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究。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进步显著,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也首次攻克瓶颈,突破国外封锁。‎ 黄大年回国前,我国对于航空重力测量的研究,尤其是重力梯度仪的研制,仅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室样机研究阶段;现在已经进入了工程样机研究阶段。在数据获取的能力和精度上,我国与国际的研发速度相比至少缩短了10年。而在算法上,则达到了与国际持平的水平。‎ 黄大年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除了加班,他平均每年还要出差130多天,而且乘坐的大都是午夜航班,只为节省时间多工作。‎ ‎2015年,爱人生病入院,黄大年半夜飞回长春,他先回家给老伴煮了面条送过来,然后就拿起笔记本电脑蜷缩在陪护椅上开始工作。‎ ‎“黄老师出差时,经常中午把电话调成免提,在办公室为学生远程讲课。他常说,我有一身本领,想尽快教给学生。”“坐火车坐飞机,不是改PPT就是看资料,什么事都要做到极致。入住酒店后第一件事从来都是工作。”学生们回忆说。‎ ‎2016年12月14日,是黄大年胆管癌手术的日期。“12日晚上8点多,黄老师让我去办公室汇报一个项目。谈了两个多小时,他仔细告诉我以后应该怎么做。”“第二天术前检查,他又让我陪他,因为昨天的任务没有说完。”“手术前一天,老师手肿得厉害,但他仍和平常一样,掏出笔记本,又详细交待了昨天的规划。”学生王泰涵说。‎ ‎“人生的战场无所不在。”手术前夜黄大年发朋友圈感慨。2016年的平安夜,病体难支的黄大年是在病房度过的。2017年1月4日,黄大年陷入深度昏迷,直至8日离世。‎ ‎(摘编自2017年5月18日《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①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入党志愿书》)‎ ‎②他是一位战略科学家,同时也是目光高远的教育家,培养学生是为了学科发展的未来、人才建设的未来、国家战略的未来。为此他担任了“李四光实验班”的班主任。‎ ‎(李己平《纯粹的人 黄大年》)‎ ‎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黄大年出生在广西省南宁市,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良好品格的形成和科研成就的取得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B. 黄大年工作繁忙,可即使在病重的情况下,他仍坚持指导学生学习,说明他对这些学生的未来寄予了厚望。‎ C. 在黄大年看来,重视教育就是赢得未来,因此在进行多项科研的同时,他担任了“李四光实验班”班主任。‎ D. 黄大年在手术前夜发朋友圈说“人生的战场无所不在”,这表明他不惧人生的各种挑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大年曾任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高级研究员12年,是享誉世界的航天物理科学家,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B. 黄大年作为“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铺路筑桥,锻造利器,向深地深空深海进军。‎ C. 黄大年承接科技部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在超高精密机械、电子技术、纳米等多项关键技术上攻克瓶颈,突破封锁。‎ D. 黄大年在航空重力测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在数据获取的能力和精度上缩短了和世界的距离,在算法上达到国际水平。‎ ‎6. 黄大年在七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请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概括其主要原因。‎ ‎【答案】4. A 5. D ‎ ‎6. 国家层面:国家的重视与资金支持,委以重任,并提供充裕的科研资金支持。个人层面:①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祖国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对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听从祖国召唤,抛开已有的重要身份、物质享受,只为报效国家,实现自身的价值。②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③拼搏进取的精神:被称为“拼命三郎”;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出差选择午夜航班,只为节省工作时间;病重期间也不停止指导学生工作。‎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A项,“他良好品格的形成和科研成就的取得是家庭教育的结果”于文无据,原文只是客观介绍了他的家庭情况,家庭只是他良好品格形成和科研成就取得的一方面原因。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D项,“在数据获取的能力和精度上缩短了和世界的距离”曲解文意,原文“在数据获取的能力和精度上,我国与国际的研发速度相比至少缩短了10年”,是“时间”上的比较,不是“距离”上的比较。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逐段加以概括,可借助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等进行概括。本题要求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概括黄大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国家层面:据“2009年,黄大年从英国剑桥返回祖国,被选为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首席科学家”“数年间,国家为此投入4.3亿,召集了400多名来自高校和中科院的优秀科技人员”可概括出“国家的重视与资金支持”。个人层面:“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7‎ 年前的平安夜,黄大年坚定地登上回国航班。身后,是在剑桥大学旁的花园别墅;是弃在停车场的豪车和满满两仓库药品”“当接到吉林大学传来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后,黄大年表示马上回国。他觉得,作为高端科技人员,在硕果累累的时候回来更有价值”可概括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祖国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对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黄大年1958年出生在广西南宁一个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的家庭。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可概括出“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回国后第六天,黄大年与吉大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开启了“拼命黄郎”工作模式”“黄大年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除了加班,他平均每年还要出差130多天,而且乘坐的大都是午夜航班,只为节省时间多工作”“爱人生病入院,黄大年半夜飞回长春,他先回家给老伴煮了面条送过来,然后就拿起笔记本电脑蜷缩在陪护椅上开始工作” “黄老师出差时,经常中午把电话调成免提,在办公室为学生远程讲课。他常说,我有一身本领,想尽快教给学生” “第二天术前检查,他又让我陪他,因为昨天的任务没有说完”可概括出“拼搏进取的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的裁缝店 李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订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晃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晕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们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家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 ‎“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对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要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件、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锁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染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滋——”地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 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游牧地区,喀吾图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里的寻常事别有趣味。‎ B. 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 C. 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赞赏,也含有一种对质朴人情的认同。‎ D. 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稳真切的生活感受。‎ ‎8.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9.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答案】7. B 8. ①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②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 ‎9. 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既考查小说的情节设置,也考查小说的主旨。B项,“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错误。文中说“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也会软下来许多”,可见应是“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晃动”在这荒寒地带的不可思议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象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如是小说,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误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本题中,B项对文意的分析有误,脱离了文本的内容妄加猜测。‎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意的能力。先找出画线句,“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看有无修辞,如没有,圈出句中的关键词,句中的关键词是“干什么”“都一样”,再回归文本,找出这句话的语境,前文说“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干什么”应是指谋生的职业,“都一样”指的是在“辛苦”这一点上,裁缝与其他职业一样,再结合下文在做裁缝的时候,那种难忘的体会让“我”对裁缝这种职业有了独特的感情。‎ ‎【9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针对文章的语言设题。题干明确说明“语言充满生活气息”,所谓生活气息,语言口语化,生活化,听起来感觉很亲切,很自然,如“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照镜子”;人物的对话具有地域色彩,如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婆婆嘛,好得很嘛”“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等,都体现出少数民族的语言特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①”,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②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注]①重瞳子:传说舜的双眼各有二个瞳子。②背关:指项羽背弃关中有利地形。‎ ‎10. 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兴之暴也! 暴:暴虐 B.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购:悬赏 C. 然羽非有尺寸 尺寸:一点点凭借或资本 D.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引:援引,说 ‎11.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B. ①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 ①乃自刎而死 ②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12. 对文章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认为项羽的功业表现在“非有尺寸,乘势起垄亩之中”,“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他的过失表现在他“怨王侯叛己”,“自矜功伐”,“不师古”。叙事简要,极富概括性。‎ B. 司马迁认为项羽的主要过错是“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行文中含有责备与痛惜之情,使文章文情并茂。‎ C. 这段文字对项羽一生作了总的评价,既赞扬了项羽的灭秦之功,又指出他“自矜功伐”等方面的过错,显示了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地公正态度。‎ D. 这段文章对项羽一生的功过褒贬适当,褒多于贬,反映了司马迁对这位失败的英雄的偏爱和敬重。‎ ‎13. 文言文句子翻译  ‎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答案】10. A 11. D 12. C ‎ ‎13. (1)即使长江以东的父老兄弟怜惜我使我称王,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我难道心中就没有愧疚吗?‎ ‎(2)我忍受耻辱,苟且偷生,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房里却不反抗的原因是遗憾我的心愿尚未完成,平平庸庸到死,文采不能在后世显露。‎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A项解释错误,“何兴之暴也!”意思是:为什么他崛起得这样突然呢?暴:突然。‎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 A项,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中,乃,副词,竟然;②“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中,乃,副词,于是。‎ B项,①“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中,且,况且;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中,且,将近。‎ C项,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中,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中,之,动词,到。‎ D项,①“乃自刎而死”中,而,连词,表修饰;②“哙拜谢,起,立而饮之”中,而,连词,表修饰。‎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A项,“不师古”分析错误,“不师古”本身不能算是是过失,原文中说“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这才是过失。‎ B项,“行文中含有责备与痛惜之情”评价错误,原文中没有痛惜之情。‎ D项,“偏爱”分析错误,司马迁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对项羽也没有“偏爱”。‎ 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解释和特殊句式:‎ ‎(1)“王”是使动用法,“使……称王”;“纵” 表假设,译为“即使”;“独”表反问,译为“难道”;籍独不愧于心:状语后置句。‎ ‎(2)所以:……的原因;恨:遗憾;者……也:判断句;幽于粪土之中:被动句;文采不表于后世:状语后置句。‎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在这时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使我称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太史公说:我从周生那里听说,“舜的眼睛大概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亦是双瞳孔。项羽也是双瞳人。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么?为什么他崛起得这样突然呢?那秦王朝政治差失、混乱的时候,陈涉首先发难反秦,一时间英雄豪杰纷纷起来,互相争夺天下的人数也数不清。但是项羽并没有一尺一寸可以依靠的权位,只不过奋起于民间,三年的时间,就发展到率领五国诸侯一举灭秦,并且分割秦的天下,自行封赏王侯,政令都由项羽颁布,自号为“霸王”。虽然霸王之位并未维持到底,但近古以来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物。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故乡楚地,流放义帝而自立为王,此时再抱怨王侯们背叛自己,那就很难了。自己夸耀功劳,独逞个人的私欲,而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业绩只要依靠武力,就能统治好天下,结果仅仅五年的时光,就使得他的国家灭亡了。直到身死东城,他还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这显然是错误的。而且还借口说“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小题。‎ 和子由四首·送春 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法界观:佛教华严宗主张的证入法界的观法。‎ ‎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 A. 诗题交代写作缘起。“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辙而写的。‎ B. 首联呼应题目,表明“青春”虽然已难挽回,但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 C. 本诗章法绵密,语意前后勾连:颈联上句关联“梦里青春”,下句上承“酒阑病客”。‎ D. 尾联表达愿望,诗人希望借法界观洗除世间之烦恼,反映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 ‎15. 本诗二三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两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答案】14. B 15. (1)老病无聊、青春不再的感伤;忘却烦恼、泯除机心的愿望。颔联下句描写黄蜂在蜜熟之际也不采蜜,以黄蜂之懒,间接写出自己的心灰意懒。颈联上句描写芍药樱桃花凋零,表明春色不再,表达伤春伤己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B项,“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理解错误,应是“用写诗消磨时光”。‎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此题根据“病客”“鬓丝”“惟思睡”“两忘机”分析可以分析出诗人年老力衰,青春不再,内心处于一种空灵的状态;分析情景关系时抓住“蜜熟黄蜂”“芍药樱桃俱”等意象描绘所写景物,突出樱桃花凋谢,春天已经不再,凸显出诗人的伤春之悲和无奈之感。‎ ‎【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律诗的格律已经很严,而次韵诗又多一重限制,不易写好。苏轼诗中的次韵之作竟达三分之一。有人指责他骋才,搞文字游戏。其实,艺术本来就是戴着枷锁跳舞,限制越严,表演越自由,越能赢得观众的喝彩。苏辙的原唱是:“春去堂堂不复追,空余草木弄晴晖。交游归雁行将尽,踪迹鸣鸠懒不飞。老大未须惊节物,醉狂兼得避危机。东风虽有经旬在,芳意从今日日非。”这当然不失为一首佳作,抒发了伤春之情,寄托了身世之感。但与苏轼和诗相比,却略逊一筹。‎ 原唱的首联是惜春,和诗的首联却语意双关,既可说是惜春,又可说是伤时,感伤整个“青春”的虚度,内涵丰富得多。出句以反问语气开头,着一“可”字,表示“青春”已无可挽回地消逝了,比原唱的陈述句“不复追”,语气强烈得多。杜甫《曲江》诗有“何用浮名绊此身”句,苏轼反用其意,表示“欲将诗句绊余晖。”诗名虽也是浮名,但诗人已把功名事业一类浮名排除在外了,也就是“我除搜句百无功”、“更欲题诗满浙东”(《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之意。青年苏轼“奋厉有当世志”,本以“致君尧舜”为目的。但这种雄心壮志早已像春梦一般过去了。他因同王安石的分歧被迫离开朝廷,无法施展抱负,只好以“搜句”来消磨时光。这对他来说是很痛苦的,可见开头两句就感慨万端,有很多潜台词。‎ 颔联紧承首联,进一步写自己的心灰意懒。前句直赋其心灰意懒之情,以“惟”字加强语气;后句用一“亦”字,以黄蜂之懒比己之懒。颈联是化用杜牧《题禅院》“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句意,出句写景,遥接首句的伤春,“俱扫尽”的“俱”字说明春色已荡然无存;对句抒情,是“酒阑”句的进一步发挥,说自己淡泊宁静,泯除机心,不把老病放在心上。 ‎ 尾联是进一步抒情,作者想要借《法界观》里的“圆融无碍之说”洗刷世间之烦恼。 ‎ 苏辙原唱颔联是比,颈联是赋,对仗平稳。苏轼和诗中间两联颇富变化,元人方回称其情和景相互交织,虚虚实实,“一轻一重,一来一往”(《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六)。此诗尾联上句五仄落脚,下句不作拗救,正是“诗律颇宽”的表现。虽然未守诗律,但有“神妙流动”之感。‎ ‎16.依照要求写出内容。‎ ‎(1)①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怨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____”的结局。‎ ‎(3)《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怨灵修之浩荡兮, (2). 终不察夫民心。 (3). 封狼居胥, (4). 赢得仓皇北顾 (5). 苟全性命于乱世, (6). 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胥、赢、苟。‎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时代来临,快餐文化开始__________,并且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校园。由于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获得了众多莘莘学子的青睐。曾经,学生们捧在手里阅读的是课外书或经典名著,现在,学生们捧着手机、盯着电脑,更偏爱微博或各种网络文字。快餐式阅读和传统式阅读其实各有长短,( ),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阅读很可能__________——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要想真正进行让心灵能够得到净化的阅读,传统式阅读仍是上选。‎ 人类通过阅读纸质文字来传承思想文化的历史已数千年,网络阅读不过数十年而已,就阅读效果而言,二者不能__________。网络阅读不过是一种浅阅读,而传统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充实思想、增加底蕴、提升品位,可以让读者静下心来体味一种__________的心境。所以我们还是多多地捧起书本阅读、拿起笔杆写作,做一个有思想境界、有文化底蕴、有人格修养的人吧!‎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大张旗鼓 揠苗助长 一概而论 流连忘返 B. 大行其道 揠苗助长 相提并论 逐宕失返 C. 大行其道 欲速不达 相提并论 流连忘返 D. 大张旗鼓 欲速不达 一概而论 逐宕失返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获得了众多莘莘学子的青睐。‎ B.‎ ‎ 由于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的特点,获得了众多莘莘学子的青睐。‎ C. 由于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的特点,获得了众多学子的青睐。‎ D. 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的特点,获得了众多学子的青睐。‎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然很多读者朋友迫于时间的限制,更多地选择了快餐式阅读 B. 很多读者朋友虽然迫于时间的限制,更多地选择了快餐式阅读 C. 很多读者朋友选择快餐式阅读虽然是迫于时间的限制 D. 虽然很多读者朋友选择快餐式阅读是迫于时间的限制 ‎【答案】17. C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段,把握语境含意,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大行其道:原指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流行。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大张旗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形容快餐文化的盛行应该用“大行其道”。欲速不达: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根据后文的“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宜用“欲速不达”。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一概而论: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此句是说“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阅读效果,并不强调同一标准,应选“相提并论”。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逐宕失返:随波流荡而忘却归来。指随逐时俗,而不知返归根本。“逐宕失返”感情色彩不当,应选“流连忘返”。故选C项。‎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画线句子中,“由于……让”不能同时使用,可去掉一个,B、C错;“凭借……”缺少宾语,应为“凭借……的特点”,A错;“众多莘莘学子”重复,“莘莘学子”指众多学子,前面的“众多”应该去掉,A、B错。故选D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根据前后语境,从括号所处的位置看,括号内所填的句子应是承接上下文的。B、C两项的主语是“很多读者朋友”与原文后一分句的主语“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不一致,转换了话题,故排除;D项叙述重心在“迫于时间的限制”,语义与下句不衔接。故选A项。‎ ‎【点睛】成语辨析关键就在于:一是对语境意义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两者必须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这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语境义)→该成语是什么意思?(成语义)→成语义和语境义是否协调一致?(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义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义的正确掌握,是我们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 ‎20.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海囤族”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个字。‎ 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的是百姓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的盲点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如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奴”“团购奴”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可以说,民众的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答案】“海囤族”是指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以便宜为标准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的群体。‎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给事物下定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准确把握语段的主要信息,进行合理压缩,且注意字数的限制。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既是对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在内容上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式上要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一个大的概念中, 再加上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即:被定义的概念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大概念。‎ 本题应体现“海囤”的特点,“海囤族是……的群体。”这个群体的特点是: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以便宜为标准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抓住语段主要信息去组织和表述答案。‎ ‎【点睛】“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点: ‎ ‎①对材料的理解。‎ ‎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 ‎③语言概括与表达。‎ ‎21. 请根据下面一则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 本报讯 据《京华时报》报道,我国女性航天员有望乘坐神舟十号飞船进入太空,参与执行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并入住天宫一号。这意味着,未来两年内,太空中将出现中国女性航天员的身影。‎ 在去年确定的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队伍中,有“两朵金花”一直备受关注,但至今未露面。据了解,这两位入选的女性航天员均来自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平均飞行时间达上千小时。‎ 据悉,将随“神十”飞天的一位女性航天员来自山东烟台。据媒体此前报道,此人名叫王亚平,是一位“80后”女飞行员,曾驾机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及多次战备演习。‎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国空间实验室的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就很可能有女航天员参与。届时,我们将实现真正的‘嫦娥飞天’梦想。”‎ ‎《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航天专家庞之浩表示,“一般情况下,女航天员首次飞天,最多上一名,因任务尚处于探索过程,一切活动要以安全为主”。 ‎ 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我国首位女性航天员有望入住天宫一号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事件性新闻写作的“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一段只写一个事实,全部陈述事实,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拟标题就从第1段概括即可,“我国女性航天员有望乘坐神舟十号飞船进入太空,参与执行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并入住天宫一号”是最重要信息,压缩句子,保留重要信息,即可得到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来人相关费用时抵用。‎ 据媒体报道,自从“奖孝金”制度推出后,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有的子女以前一个星期来一次,现在变为两三天来一次,以前两三天来一次,现在几乎天天过来探视。‎ 然而,在一家门户网站所做的调查中,近半数网友认为护理院没有必要设立“奖孝金”制度。‎ 面对护理院此举,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想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争相探望父母这样的“攀比”可以有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两个月内子女看望老人累计超过一定次数,护理院将给予相应的“奖孝金”抵用券,子女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 根据新闻报道,该制度实施以来,子女探望老人次数暴涨,不少人都为此点赞,说这个“奖孝金”设得好,因为立竿见影.当然,也有不少人表示质疑,这些看望老人频次明显增加的子女,恐怕为的不是看老人,而是想得到奖金.但是其中最高的“奖孝金”为两个月内子女看望老人累计超过30次奖励200元,我想200块钱恐怕连车费都不够吧.所以,把子女探望次数增多归结为为了“奖孝金”太过片面。‎ 说到底,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信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这血脉相连的情感.在如今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不少子女因工作忙碌、无人照料老人等原因将父母送到养老院,希望老人得到专业的护理和照顾,却忘了经常地去探望老人.“奖孝金”的出现对子女来说是一种提醒,提醒子女要抽出更多时间来看望长辈、孝敬父母,更要给他们带去精神慰藉,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一股“攀比”之风.首先,护理院出台这样的政策,确实是出于好意,为了老人着想,但有的子女考虑到,老人的日常护理毕竟都在护理院,自己的配合与否,也许会影响护理院对老人的各方面的照顾,因此需要给足面子,尽力配合,从行动上支持护理院的管理创新,这是怕“吃亏”的“攀比”.其次,在同一家护理院,老人们在一起难免谈论,你们家子女天天来看你,我们家的几个星期都不来之类,这是子女口碑上的“攀比”.再次,“奖孝金”的新闻媒体报道的也不少,还是引起了很多群众的关注,加上护理院两月一次颁奖,谁家子女获奖一目了然,没有获奖的不免脸上无光,这是“面子”上的“攀比”。‎ 也就是说,“奖孝金”制度实际上创造了一个新的探视规则,即老人与老人之间、子女与子女之间,形成了一种道德水平的“攀比”.子女探视老人的次数,可以转换成不同的奖金,而两月一次的颁奖又让探望次数多的老人和子女更感光荣,这样的结果就是子女会多去探望父母,由此形成正面风气的循环.所以,一两百元的奖励恐怕不是重点,而是这种制度的实行过程,唤起了人民对于探望老人重要性的更深层次的认知.毕竟不管护理人员如何专业,但至亲子女的精神关爱是替代不了的.作为老人,在满足基本的照顾需求之后,子女们抽出更多时间、精力来陪伴他们,是更为急切的需求。‎ 所以,这样的“攀比”之风可以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1)不赞同护理院此举。孝悌是“为仁”之本,当发乎内心,自觉为之,倘若看望父母的前提是来自他人的奖励,这本身就是不孝。因此这种奖励机制让子女看望父母带上了功利色彩,也会让老人为此寒心。(2)赞同护理院设立“奖孝金”制度。此举可以起到提醒子女孝顺父母的作用,唤醒子女心中的亲情与孝心,提醒子女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3)也可辩证看待护理院此举。一方面,护理院设立“奖孝金”制度,其初衷是好的,目的是唤起更多子女抽空陪伴父母、与父母共享天伦的意识,但人的感情一旦与“利”挂钩,多半会变质。参考立意:①唤醒亲情,“奖孝金”的做法值得称赞;②孝,为人之本;③孝顺岂能带有功利思想;④奖励孝顺不可取;等等。‎ 点睛:时事类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见仁见智,以使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对于利弊互见的时事,我们必须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用辩证的角度来审题立意,来分析问题,才能使文章的观点更加客观真实,也更具说服力。‎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