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4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4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陈罐谪居郡中,一见而器之。盛章者,朱劭党也,尝欲市婢,有武臣先取之,章诬以罪,系狱。表臣方鞫之,郡将曰:“知有盛待制乎?”表臣佯若不知者,卒直其事。累官监察御史。‎ 帝方向儒术,表臣乞选讲官以裨圣德,且于古今成败,边防利害,详熟讲究。由是诏开经筵。迩臣有请用蔡京之党者,侍御史沈与求乞明指其人,显行黜责,执政不悦,夺其言职。表臣争曰:“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请还与求以开言路。”‎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于是陈敏等十数人浸以录用。久之,以病请补外,以直秘阁知信州。宰相拟表臣为检正,帝曰:“朕将自用之。”遂除左司谏。给事中胡安国以论事不合罢,表臣上疏留之。除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帝如建康,诏表臣兼留司参议官,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二国公就外傅,兼翊善。帝日:“二国公诵习甚进,卿力也。”徙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时秦桧欲使使金议地界,指政事堂曰:“归来可坐此。”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 俄起知婺州。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课最,除敷文阁待制。三岁,请祠.进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 表臣晚号湛然居士,自奉无异布衣时,乡论推其清约。‎ ‎(选自《宋史·吴表臣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B.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C.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小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D.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号:别号,指人名字以外的称号,一般是自己起的。如欧阳修号醉翁。‎ B. 朕,文中为皇帝自称。“朕”原为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长官为兵部尚书。‎ D. 请祠:祠,祠堂。文中是指请求回乡祭祀祖宗。‎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表臣正直敢言。有人想任用奸臣蔡京的党徒,沈与求表示异议,惹怒当权者,沈被夺官.吴表臣则请求恢复沈的官职以开拓言路。‎ B. 吴表臣公平公正。在通州任职时,有个叫盛章的因事与一武官发生矛盾,吴表臣审问武官,不顾他人劝说,最终公正处理了此事。‎ C. 吴表臣深得皇帝赏识。他请求选用讲官,皇帝下令开办讲席;他多次被皇帝任命为重要官职;他对建、崇两位国公的读书进步有功,被皇帝称赞。‎ D. 吴表臣不惧权贵淡泊名利。秦桧打算让他出使金国商议边界的事,并且说,议和不成回来后可要因此而判罪,他没有回答;他退休后过着清淡简约的生活。‎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 ‎(2)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课最,除敷文阁待制。‎ ‎【答案】1. B 2. D 3. D ‎ ‎4. (1)台谏官是天子的耳目,是用来防止堵塞蒙蔽的,如果怪罪台谏官急切正直就罢免他,不是国家的福分。(所以,壅蔽,咎,各1分,大意2分)‎ ‎(2)碰上发大水,(吴表臣)打开常平仓用仓米救济百姓,然后把事情上报.郡中百姓感激他。考核政绩评为最优,授任敷文阁待制。(“发”前省略的主语,德,课,各1分,句意2分)‎ ‎【解析】‎ ‎1.“议选”的对象是“守边者”,故“者”后断开,排除AD两项,“知”的对象是“逆顺之理”,“理”后断开,排除C项。‎ ‎2.请祠,是请求领祠禄。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 ‎3.D项“坐”的理解有误。原文“归来可坐此”的意思是“回来就可以坐到这里”。‎ ‎4.重点词语“所以”“咎”“会”“贷”“德”“课”“除”“发”。‎ 参考译文:‎ 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考中大观三年进士,提拔为通州司理。陈罐被贬住在当地,一见面就器重他。有个叫盛章的人,是朱劭的同党,曾想买一名女仆,有个武官先得到该女仆,盛章诬陷武官罪名,武官被关进监狱。吴表臣正好审理这个案子。郡中武将说:“知道有个叫盛待制的吗?”吴表臣假装不知道。最终平反了这件事。多次做官做到监察御史。 ‎ 皇帝正向往儒家学说,吴表臣请求挑选讲官来补益皇帝的道德,而且对古今的成功和失败,边防上的利和害。详细研讨探究。从此朝廷下诏开办经学讲席。近臣有人请求任用蔡京的党徒.侍御史沈与求请求明确指出这个人来,公开进行眨斥谴责,当权的人不高兴,剥夺了沈与求的言官职责。吴表臣抗争说:“台谏官是天子的耳目,是用来防止堵塞蒙蔽的,如果怪罪台谏官急切正直就罢免他,不是国家的福分。请恢复沈与求的官职来开拓进言之路。” ‎ 当时防备秋天可能发生战事,讨论选择守边防的人,忧虑缺乏将才。吴表臣说:“好坏分明。那么天下的人都知道叛逆和顺从的道理。现在选取忠义不屈服的人,越级提拔使用,岂止是可以鼓励保卫边疆,策划谋略方面也可以依靠。”于是陈敏等十几人逐渐被任用。过了很久。因病请求调往地方任职,凭着直秘阁的身份担任信州知州。 ‎ 宰相打算让吴表臣担任检正,皇帝说:“我自己将要任用他。”于是授任左司谏。给事中胡安国因议论事情意见不同被罢免,昊表臣上奏挽留他。授任提点浙西刑狱,召入朝廷担任秘书少监,并修撰《哲宗实录》。皇帝到达建康,下诏任命吴表臣兼任留司参议官,授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两位国公要外出跟从老师学习,昊表臣又兼任翊善。皇帝说:“两位国公读书很有进步,是您的功劳。”调任礼部侍郎,升任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当时秦桧想派吴表臣出使金国谈判边界问题,秦桧指着政事堂说:“回来就可以坐到这里。”吴表臣不回答。又因议论大礼的事违背了圣意。罢官离去。 ‎ 不久起用为婺州知州。碰上发大水,(吴表臣)打开常平仓用仓米救济百姓,然后把事情上报,郡中百姓感激他。考核政绩评为最优,授任敷文阁待制。过了三年,请求领祠禄,进升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在家住了几年,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 吴表臣晚自号湛然居士,日常生活和没有做官时没有两样,乡里人评论推崇吴表臣清淡简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虞谦,字伯益,金坛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擢刑部郎中,出知杭州府。建文中请限僧道田,人无过十亩,余以均给贫民。从之。永乐初召为大理寺少卿。时有诏,建文中上言改旧制者悉面陈。谦乃言前事请罪。帝见谦怖,笑曰:“此秀才辟老、佛耳。”释弗问。而僧道限田制竟罢。‎ 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天津卫仓灾,焚粮数十万石。御史言主者盗用多,纵火自盖。逮几八百人,应死者百。谦白其滥,得论减。‎ 八年,偕给事中杜钦巡视淮、凤,抵陈州灾伤,免田租,赎民所鬻子女。明年,谦请振,太子谕之曰:“军民困极,而卿等从容请启,彼汲黯何如人也。”寻命督两浙、苏、松诸府粮,输南、北京及徐州、淮安。富民赂有司,率得近地,而贫民多远运。谦建议分四等:丁多粮最少者运北京,次少者运徐州,丁粮等者运南京、淮安,丁少粮多者存留本土。民利赖之。‎ 仁宗即位,召还,改大理寺卿。帝方矜慎刑狱,谦等亦悉心奏当。凡法司及四方所上狱,谦等再四参复,必求其平。尝语人曰:“彼无憾,斯我无憾矣。”尝应诏上言七事,皆切中时务。有言其奏事不密,市恩于外者。帝怒,降少卿。一日,杨士奇奏事毕,不退。帝问:“欲何言,得非为虞谦乎?”士奇因具白其诬,且言谦历事三朝,得大臣体。帝曰:“吾亦悔之。”遂命复职。‎ 宣宗立,谦言:“旧制,犯死罪者,罚役终身。今所犯不等,宜依轻重分年限。”报可。宣德二年三月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虞谦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B.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C.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D.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国子生”,即国子监学生。国子监是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晋时始设,与太学并立。‎ B.“出”,指出京受任,官职可升可降。《张衡传》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与此处意义相同。‎ C.“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明时与刑部、 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D.“秀才”,是汉以来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置秀才科,后亦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文中虞谦上言改旧制时就被举荐为秀才。‎ ‎【解析】 “虞谦上言改旧制时就被举荐为秀才”不对。文章开头说他“由国子生擢刑部郎中”。‎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虞谦深受三朝皇帝倚重。他因曾上奏改革旧制而向皇帝请罪,皇帝都没有追究他的过错。即使他因奏事不密而被贬,经杨士奇稍加劝谏,仁宗就将他官复原职。‎ B.虞谦关心百姓疾苦。亲自前往灾区赈灾,安抚灾民。为便利百姓,还根据丁粮的多寡制定了运粮远近的具体措施。‎ C.虞谦执法公正。处理案件时谨慎得当,依罪定刑。他向宣宗建议改变过去犯了死罪都要终身服役的做法,主张根据犯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划分服役年限。‎ D.虞谦敢于直言,善于说理。多次向皇帝进言,因他所奏之言有理有据,又能切中时务,因此被皇帝采纳。‎ ‎【解析】 “即使他因奏事不密而被贬……”错误。“奏事不密”是“有人”说他的,是不是事实,还不确定。‎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逮几八百人,应死者百。谦白其滥,得论减。‎ 译文:逮捕了近八百人,有一百人应判死罪。虞谦说处罚得过重,使得他们得以减罪。‎ ‎(2)凡法司及四方所上狱,谦等再四参复,必求其平。‎ 译文:凡是法司和各地上报的案件,虞谦等人都再三审查,必定力求公平公正。‎ ‎【参考译文】‎ 虞谦,字伯益,金坛人。虞谦在洪武年间,由国子监生升为刑部郎中,出任杭州知府。建文年间,虞谦请限制僧道占田数量,规定每人不能超过十亩,多余部分便平均分给贫民。朱允炆听从了他的建议。永乐初年,虞谦被召为大理寺少卿。当时有诏书说,建文年间曾上奏改革旧制的人,现在都要当面向皇上陈述清楚。虞谦于是陈述上述这件事,并请罪。皇上见虞谦害怕,便笑着说:“这不过是秀才批判道、佛而已。”不再过问此事,但僧道限田的规定还是被废除了。都察院讨论欺骗之罪,请准予照洪武年间公布的条例枭首示众。虞谦上奏说:“近来奉诏书要依律断罪,欺骗之罪应判杖打流放,枭首不是诏书之意。”朱棣听从了。天津卫仓库失火,烧掉粮食数十万石。御史说主管官员盗用了许多粮食,自己放火来掩盖。逮捕了近八百人,有一百人应判死罪。虞谦说处罚得过重,使得他们得以减罪。‎ 永乐八年,虞谦与给事中杜钦巡视淮安和凤阳,到达陈州灾区,免除该地田租,赎回百姓所卖的子女。第二年,虞谦请求赈灾,太子对他说:“军民极度困敝,而卿等还从容陈请,那汲黯算什么人?”不久,命虞谦督管两浙、苏州、松江等府粮米,输运到南、北两京和徐州、淮安。富民贿赂有关官员,他们都得运到近地,而贫民多要输运到远地。虞谦建议分为四等:丁多粮最少的运到北京,次少的运到徐州,人丁和租粮相当的运到南京和淮安,丁少粮多的就存留本土。百姓因此得享便利。‎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将虞谦召回,改任大理寺卿。皇上正慎重于用刑,虞谦等人也都悉心奏请,依罪定刑。凡是法司和各地上报的案件,虞谦等人都再三审查,必定力求公平公正。他曾对人说:“他们无憾,我也就无憾了。”虞谦曾响应诏令,上书议论七个事项,都切中时务。有人说他上奏言事不密,向外人示恩买好。皇上因此生气,把他降为少卿。有一天,杨士奇奏事完毕后,还不想退下。皇上问:“你还想说什么?不是为了虞谦吧?”杨士奇便从头到尾论说虞谦冤枉,并说虞谦历事三朝,很得大臣之体。皇上说:“我也后悔那么做。”于是命令他复职。‎ 明宣宗即位后,虞谦说:“按照旧制,犯了死罪的人,要罚终身服役。现在犯人所犯罪行不等,应依罪行轻重划分服役年限。”宣宗回书给虞谦说此事可行。宣德二年三月,虞谦在任上去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