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3)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王珣,字元琳。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注]。皆未易才也。”珣转主簿。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文武数万人,悉识其面。从讨袁真,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珣兄弟皆谢氏婿,以猜嫌致隙。太傅安既与珣绝婚,由是二族遂成仇衅。时希安旨,乃出珣为豫章太守,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安卒后,迁侍中,孝武深杖之。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时帝雅好典籍,珣与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及王国宝自媚于会稽王道子,而与珣等不协,帝虑晏驾后怨隙必生,故出恭、恢为方伯,而委珣端右。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隆安初,国宝用事,谋黜旧臣。王恭赴山陵,欲杀国宝,珣止之曰:“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然后顺时望除之,亦无忧不济也。”恭乃止。四年,以疾解职。岁余,卒,时年五十二。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珣神情朗悟,经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虽逼嫌谤,才用不尽;然君子在朝,弘益自多。时事艰难,其崎岖九折,风霜备经。初,珣既与谢安有隙,在东闻安薨,便出京师,诣族弟献之,曰:“吾欲哭谢公。”献之惊曰:“所望于法护。”于是直前哭之甚恸。法护,珣小字也。‎ ‎(选自《晋书·王珣传》有删改)‎ ‎【注】 黑头公:头发还是黑的,便已位列三公的人。指一个人年少有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 B.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 C.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 D.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 B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今便先事而发”意为“现在就事先发起进攻”,句意完整,而“必大失朝野之望”则对应上句,表示这种做法带来的结果,故应在“而发”后断开,可排除A、D两项;“于京辇”作“窃发”的状语,“窃发于京辇”意为“私自发兵到京城”,句意完整,应在“窃发”前断开,排除C项。故选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表示成年,但因为体犹未壮,故有如此称谓。‎ B.杖节,指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予旄节以为凭信。‎ C.太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一般是指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官吏。‎ D.晏驾,晏,晚。晏驾原来指宫车迟出,隐讳地说帝王不上早朝。‎ D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晏驾,帝王驾崩的讳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珣年少得志,为桓温所赏识。王珣年轻时与谢玄一起担任桓温的属吏,桓温对二人敬重有加,认为两人是难得的人才,将来会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 B.王珣富有才学,承担重任。皇帝特别委任王珣为宰辅重臣,后来皇帝去世,颂扬皇帝功德的文字、拟定谥号等都由王珣起草拟写。‎ C.王珣不计前隙,深切表达哀情。虽然王谢二家有前怨,但在谢安去世时,王珣表达了想去吊唁谢安的意愿,族弟王献之表示异议,但王珣坚持己见。‎ D.王珣德能兼备,因时不能尽才。王珣精通经史,拥有众人认可的风流之美,可惜他遭逢艰难的时势,经历坎坷,迫于嫌隙诽谤,未能充分发挥才能。‎ 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族弟王献之表示异议”错误,根据原文王献之说“所望于法护”可知,王献之是理解并支持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5分)‎ 译文:                                    ‎ ‎                                    ‎ ‎(2)时帝雅好典籍,珣与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5分)‎ 译文:                                    ‎ ‎                                    ‎ ‎[答案] (1)当时桓温筹划治理中原,始终没有安宁的时刻,桓温把军队中重要的事务全部交付王珣办理。(得分点:“经略”“竟”“委”各1分,句意2分)‎ ‎(2)当时皇帝非常喜好典籍,王珣与王恭、郗恢等人一起凭借才华、学识和文章而被皇帝亲近。(得分点:“雅”“以”“见……于”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王珣,字元琳。二十岁时与陈郡人谢玄共为桓温的属吏,都得到桓温的尊重。(桓温)曾对他们说:“谢玄在四十岁时,一定拥有使臣所执的旄节。王珣应当年少而身居高位。都是难得的人才。”‎ 王珣转任主簿。当时桓温筹划治理中原,始终没有安宁的时刻,桓温把军队中重要的事务全部交付王珣办理。文臣武将几万人,全都认识他。王珣跟随桓温征讨袁真,被封为东亭侯,转任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王珣兄弟都是谢氏的女婿,因为猜忌而产生了嫌隙。太傅谢安与王珣断绝婚姻关系,因此两个家族结成仇敌。当时为了迎合谢安的意思,于是外任王珣为豫章太守,王珣不去就职。任他为散骑常侍,王珣不接受任命。谢安死后,王珣升任侍中,孝武帝十分信任他。转任辅国将军、吴国内史,王珣在郡中受到士人百姓的爱戴。朝廷征召王珣为尚书右仆射,在吏部兼职。当时皇帝非常喜好典籍,王珣与王恭、郗恢等人一起凭借才华、学识和文章而被皇帝亲近。王国宝逢迎会稽王司马道子,但是与王珣等人不和,孝武帝考虑到自己辞世后(诸人)必定会产生仇怨,因而派遣王恭、郗恢出京担任地方长官,而委任王珣为宰辅重臣。王珣梦见有人给他像椽一样大的笔,梦醒后,他对人说:“这预示着将有大手笔之事。”不久,孝武帝去世,颂扬其功德的文字、拟定谥号等,都由王珣起草。隆安初年,王国宝掌握实权,谋议废黜旧臣。王恭前往皇帝陵墓,想杀掉王国宝,王珣制止说:“王国宝虽然终将成为祸患,但关键在于他的罪行尚未显露,现在就事先发起进攻,一定会使朝野大失所望。况且我们拥有强兵,私自发兵到京城,谁会说这种举动不是叛逆呢?王国宝如果顽固不改,罪恶遍布天下,这之后顺应时人的愿望而除掉他,无须忧虑不会成功。”王恭于是作罢。隆安四年,王珣因病辞职。一年多后去世,享年五十ニ岁。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号献穆。王珣天资聪敏,精通经史,具有公私都有所寄望的风流之美。虽然迫于嫌隙诽谤,才能没有充分发挥;然而他位居朝中,裨益本自不少。时势艰难,他历经坎坷,饱经风霜。当初,王珣与谢安有矛盾,在东都听说谢安去世,就出都城,到了同族的弟弟王献之那里,说:“我要去吊唁谢安。”王献之惊讶地说:“我正希望法护这样做。”于是王珣径直去吊唁谢安且十分悲痛。法护,是王珣的小名。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郭惟贤,字哲卿,晋江人。万历二年进士。自清江知县拜南京御史。会皇长子生,诏赦天下,惟贤因请召诸臣。冯保恶其言,谪江山丞。保败,还故官。劾左都御史陈炌希权臣指,论罢御史赵耀、赵应元,不可总宪纪。炌罢去。又荐王锡爵、贾三近、何源等,皆获召。主事董基谏内操被谪,惟贤救之,忤旨,调南京大理评事。给事中阮子孝、御史潘惟岳等交章救。帝怒,夺俸有差。惟贤寻迁户部主事,历顺天府丞。二十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景王封德安,土田倍诸藩,国绝赋额犹存。及帝弟潞王之国卫辉,悉以景赋予王。王奏赋不及额,帝为夺监司以下俸,责抚按急奏报。惟贤言:“景府赋额皆奸民投献,妄张其数。臣为王履亩,增赋二万五千,非复如往者虚数,王反称不足,何也?且潞去楚远,莫若征之有司,转输潞府。《会典》言,皇庄及勋戚官庄,遇灾蠲减视民田。今襄、汉水溢,王佃民流亡过半,请躅如例。”又言:“长沙、宝庆、衡州三卫军戍武冈,而永州、宁远诸卫远戍广西,瘴疠死无数。请分香迭戍武冈,罢其戍广西者。”帝悉报许。承天守备中官以征兴邸旧赋,请罪潜江知县及诸佃民,旨下抚按勾捕。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令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又请以周敦颐父辅成从祀启圣,诏皆从焉。入为左佥都御史,言行取不宜久停,言官不宜久系,台员不宜久缺。已,复言天下多故,乃自大僚至监司率有缺不补,政日废弛,且建言获谴者不下百余人,效忠者皆永弃。帝不纳。寻迁左副都御史。请早建皇储,慎简辅弼,亟行考选,俱不报。久之,以忧归。起户部左侍郎,未上卒。赠右都御史。天启初,谥恭定。(节选自《明史·列传·‎ 卷一百一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碌免/加派小民/‎ B.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碌/免加派小民/‎ C.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碌免/加派小民/‎ D.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碌/免加派小民/‎ 解析:句中“事”做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AC;“寻”,是“不久”的意思,表时间的推移,前面断开,排除AD;故选B。‎ 答案: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夺俸,俸即俸禄,是官员所得到的薪金,夺俸是对有过失的官吏的一种惩罚措施。‎ B.国,周代诸侯国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家”为大夫的封地,“国家”即二者的合称。‎ C.从祀,亦即“配享”。是指古代宗庙祭祀中常设的次于主祭对象的先贤或先儒。‎ D.言官,是封建官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考核评定各级官吏的得失。‎ 解析:题中D项,“主要负责考核评定各级官吏的得失”错误,言官负责监督与上谏,“考核评定”官员不属于言官的主要职责。故选D。‎ 答案: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惟贤敢于弹劾,善于举贤。他弹劾了陈炌、赵应元等,推荐了王锡爵何源等,后又趁皇上大赦天下之时,请求召回旧臣。‎ B.郭惟贤实事求是,直言不讳。他在巡抚湖广时,经过实际调查,直言反驳潞王的奏言,认为潞王所说的税收不足是虚假的。‎ C.郭惟贤关心民生,为民请命。他在襄水汉江涨水时,建议朝廷援引旧例减免佃民租赋,以缓解灾情给百姓带来的伤害。‎ D.郭惟贤一心为国,多有建言。他建议轮流戍守武冈,停止远戍广西;建议及时考核选用、补足官员,以扭转政事日弛的局面。‎ 解析:题中A项,“他弹劾了陈炌、赵应元等,推荐了王锡爵、何源等,后又趁皇上大赦天下之时,请求召回旧臣”逻辑顺序不当。原文“惟贤因请召诸臣。……劾左都御史陈炌希权臣指,论罢御史赵耀、赵应元,不可总宪纪。炌罢去。又荐王锡爵、贾三近、何源等”。故选A。‎ 答案:A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潞去楚远,莫若征之有司,转输潞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2)请早建皇储,慎简辅弼,亟行考选,俱不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解析:重点词句,第(1)句,去:离;莫若:不如;征之有司: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向有关部门征收赋税。第(2)句,建:设立;简:选拔;亟:赶快;报:回复。‎ 答案:(1)况且潞王府离楚地很远,不如向有关部门征收赋税(不如让有关部门代为征收赋税),(然后)转送给潞王府。‎ ‎(2)他请求尽早设立皇储,谨慎选拔辅臣,赶快进行考试选拔,皇上都不予回复。‎ ‎【参考译文】‎ 郭惟贤,字哲卿,晋江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从清江知县征拜为南京御史。恰逢皇长子出生,皇上下诏赦免天下,郭惟贤趁机请求召回被贬的大臣。冯保厌恶他的话,将他贬为江山县丞。冯保因罪被处置后,郭惟贤官复原职。弹劾左都御史陈炌迎合权贵的意旨,弹劾罢免御史赵耀、赵应元,(认为他们)不能掌管监察事宜。陈炌被免去职务。他又推荐王锡爵、贾三近、何源等人,(他们)都被征召。主事董基劝谏皇宫内操练之事被贬,郭惟贤援救他,违背圣旨,调任南京大理评事。给事中阮子孝、御史潘惟岳等相继上疏救助,皇上发怒,多少不等地扣发了这些人的俸禄。郭惟贤不久升户部主事,后担任过顺天府丞。万历二十年(1592)以右佥都御史身份担任湖广巡抚。景王分封在德安府,土地比别的藩王多一倍,藩国撤销后赋税还在征收。等到皇上弟弟潞王到封地卫辉,将景王的赋税都给了他。潞王上奏说赋税不到规定的数目,皇上为此停发监司以下官职的俸禄,下令巡按赶紧奏报。郭惟贤说:“景府的赋额都是奸民投献的,胡乱夸大数目,我为潞王勘察田亩,增加二万五千的赋税,不再是像以前奏报的那个假数目,潞王反而说不够,为什么?况且潞王府离楚地很远,不如让有关官吏征收,转送给潞王府。《会典》上说皇庄以及勋贵、外戚的官庄,遇到灾荒与民田一样蠲减。现在襄水汉江涨水,潞王府的佃民逃亡过半,请求按原例蠲减。”又说:“长沙、宝庆、衡州三地卫军戍守武冈,而永州、宁远各处卫军远戍广西,因瘴气病死的人无数。请求分别轮流戍守武冈,停止戍守广西。”皇上都予以同意。承天府守备中官因为征收兴邸的旧赋,请求将潜江知县及佃民治罪,皇上下诏让抚按官员逮捕。郭惟贤说:“我巡抚楚地,没有不过问的事。现在中官责问,而我等为他追捕,我实在不能干。”‎ 皇上认为他的话直率,于是停止此事。不久,他请求用太和山的香税充当潞王所欠下的俸禄,不要加派于百姓,又请求让周敦颐的父亲周辅成从祀于启圣墓。皇帝均下诏听从他的意见。入京师为左佥都御史,他说考核选用官员不应长久停止,言官不应长久被拘囚,御史台官员不应久缺。不久又说天下多有变故,于是从大官至监司大都有缺漏没有补上,政事日益废弛,而且因劝谏被贬的人不下百余人,效忠的人都被永远贬斥不用。皇上不采纳。不久升迁为左副都御史,他请求尽早设立皇储,谨慎选拔辅臣,赶快进行考试选拔,皇上都不予回复。过了很久,因家人去世回乡。后起用为户部左侍郎,没有上任就去世。追赠为右都御史。天启初年,追赠谥号为恭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