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黑龙江省哈尔滨宾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黑龙江省哈尔滨宾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宾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储存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②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的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的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构建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实权力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力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③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据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无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  ④最后大数据技术加快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构建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以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深入。‎ C.与重视个人权利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述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的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做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月白湖荡 余显斌 六月,湖里绿了一片,绿的是苇草,是荷叶,是其它水草。水草下当然有鱼,有虾。水面有菱角,青嫩嫩的,随手捞起一个,洗一洗就可以生吃,味道青鲜鲜的。水下呢,还有嫩嫩的藕。这儿的湖泥很软,提一根荷梗,轻轻地扯起来,就带出一根藕来,白嫩嫩的。用水一洗,吃上一口,满嘴都是莲藕的香味。送 棒子捞了几个菱角,还有几个嫩藕,不是自己吃,是给小王叔叔的。‎ 每次等待小王叔叔时,棒子都会这么做。等到芦苇那边传来两声鸟鸣,小王叔叔就会出现,来时,骑着匹大白马。小王叔叔吃着菱角,还有嫩藕。棒子就跑过去,羡慕地摸着大白马的鬃毛。‎ 小王叔叔笑道,想骑?‎ 棒子点点头,当然。‎ 小王叔叔就老气横秋地说,小鬼,太矮了,脑袋高过马背时,才能骑。‎ 棒子噘着嘴,暗地里和白马比比,头刚刚挨着马背。‎ 他想,再过一年就高过马背了,就可以了。‎ 可是,离开后,小王叔叔却再没有来过。那天,棒子撑着一只小划子,藏在苇草里,等着小王叔叔送信来。没有等到,几声鸟鸣后,他等来的是一个陌生人,是张叔叔。棒子忙问,小王叔叔呢?‎ 张叔叔红了眼圈,轻声告诉他,小王叔叔遭遇了小鬼子,牺牲了。‎ 棒子眼睛顿时模糊了,远处的天,近处的水,还有苇草、荷叶、荷花,都一片朦胧。他喃喃地道,怎么会?小王叔叔有大白马,又高又大,跑起来飞快。‎ 张叔叔叹息,小鬼子的东洋马比新四军的马更高更大,跑起来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快多了。‎ 棒子咬着牙,狠狠地道,东洋马,真可恨!‎ 张叔叔也点点头咬着牙说,我们要报仇。‎ 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原来,张叔叔这次来,是传达上级命令的,最近,一支新四军骑兵营要经过这儿,准备和湖东新四军二团会合,端掉小鬼子的碉堡。张叔叔告诉棒子,骑兵营来时,希望棒子能给带路。‎ 棒子高兴极了,说声是。‎ 张叔叔拍拍棒子的肩膀叮嘱,小鬼,注意安全啊。‎ 棒子点点头,送走了张叔叔,撑着小划子,出没在密密的苇丛里,等着骑兵营的到来。‎ 骑兵营来时是在一个晚上,月光水亮亮的一片,笼罩着湖面。湖面浮荡着淡蓝的雾,苇草和荷叶在雾里如淡墨画的一般,朦朦胧胧的。‎ 张叔叔带头,将骑兵营长介绍给棒子。‎ 骑兵营长笑着夸棒子是好样的。‎ 棒子很高兴,看看这匹骏马,又摸摸那匹。骑兵营长开玩笑说,没骑过吧?棒子使劲地点头,傻乎乎的样子,逗得骑兵营长笑了,张叔叔也笑了。‎ 湖里芦苇丛中隐藏着一条暗道,在湖中间,有新四军的监察哨把守着,有可疑人经过,监察哨马上鸣枪报警,对岸的新四军二团听到枪声,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因此,鬼子几次来袭,都大败而归。‎ 棒子当然能带人顺利通过,因为棒子是新四军的通讯员啊。‎ 他手一挥,带着骑兵营出发了。‎ 已经是后半夜了,湖上月光变得更亮更白。苇草深处,不时传来露珠滴落声,还有“咚”的一响,是青蛙跳水的声音。棒子带着部队,静静地走着,沿着那条路走着,新四军监察哨看见了,没有阻拦。棒子带着骑兵营走到一处湖湾处,将两根手指插入嘴里,“嘘”地吹响一声口哨。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他已抱着身边的张叔叔,“噗通”跳入湖水深处的苇草丛里。‎ 湖里的月光顿时碎了。枪声响起,打破湖面的寂静。‎ 骑兵营士兵一个个在枪声中倒下,不一会儿,全被消灭。‎ 新四军战士划着水,从苇丛里浮出来打扫战场,同时寻找着棒子。一片荷叶下,一个声音道,在这儿呢。随着声音,棒子浮出水面,拖着肚子已经灌满水的张叔叔。‎ 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 大木三郎一直想破获新四军的交通线,就悄悄盯上了小王叔叔,摸清一切后,他枪杀了小王叔叔。然后,自己扮成通讯员,哄骗棒子,准备带着日军特种部队,假扮做新四军骑兵营,将湖东新四军一举歼灭。‎ 他最终自投罗网,却弄不清自己究竟在哪儿露了马脚。‎ 棒子得意地说,是你自己吐露了真相的。‎ 棒子说,大木三郎曾告诉自己,东洋马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高大。当骑兵营出现时,自己走过去,站在马旁暗暗一比,那些马都高过了自己的脑袋,而大白马和自己脑袋齐平。他终于清楚,他遭遇了日军。因此,发出信号,让提前防备着的新四军出击。‎ 大木三郎一听,傻了眼。‎ 棒子随着新四军战士押着垂头丧气的大木三郎,迅速消失在月光下的苇丛中。月光慢慢变淡了,照着湖面,苇丛里有只小划子,如一牙月亮,一晃一晃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1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棒子没等到小王叔叔却等来了一个陌生的张叔叔,这一蹊跷的情节为下文他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埋下了伏笔。‎ B.小说中反复出现“月光”形象,不但展示了那天晚上的特定环境,还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与故事情节相映成趣。‎ C.小说主人公棒子的形象生动鲜明:作为新四军通讯员,他尽管年纪还小,但机智勇敢,临危不乱,令人敬佩。‎ D.小说的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简练传神,如写月下苇草深处的露珠滴落声、青蛙跳水声,以静衬动,细致入微。‎ ‎5.小说结尾部分说,“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这样安排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5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①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  ③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迭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  ④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井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  ⑤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⑥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人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 ( 清· 魏禧《大铁椎传》)‎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B.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C.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D.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庚戌,干支之一,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循环的第47年称“庚戌年”。‎ B.省兄,探望兄长。省亲,回家乡或到远处看望父母或其他尊亲。‎ C.冠,帽子,在本文中是动词,指戴帽子,古代汉族男子到20岁要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D.鸡鸣,常指天明之前,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三个时辰,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寅时,相当于凌晨1—3时。‎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在刻画大铁锤的形象时,先扬后抑,开头写他的名不见经传、能吃、貌丑、沉默寡言,最后写他的英勇神武,引人入胜。‎ B.文章层层设置悬念,大铁锤的名字、身份、怪异的行为和装束,到宋将军这里的动机以及他毅然离开的原因,都是读者想要知道的。‎ C.读完通篇,有的疑问得到了答案,有的疑问却仍然无法解答,这一“异人”形象更使人难以忘怀。‎ D.这篇文章洋洋洒洒,纯为记叙,不加任何评论,只是通过别人的叙述和人物的语言来显示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因而形象生动,文意含蓄,发人思考。‎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 ‎ ‎ ‎ (2) 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送董判官 高适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首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倚剑”二字是关键字眼,它不仅使“行迈”、“别交亲”既悲既壮,而且暗示了友人是从戎远行。‎ B.诗的颔联写诗人对友人赴边后即受重用的祝贺,表达了对董判官的赞誉和慰勉。于此同时,还流露出一般羡慕之情。‎ C.作者多次出塞,因此诗中对于边塞的“多雨雪”和“风尘”的描写并非夸张之笔,而是作者实写出关塞的景物特点。‎ D.诗的最后一句以高昂的情调使开头“行迈”颓丧之气为之一振,使作品显得气势流畅,格调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 ‎11.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 临江仙①‎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 次句“云窗雾阁常扁”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13.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皆以为巧”,请分析此二句巧在何处。(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14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关雎》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荡漾、山岛高耸挺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庄子在《逍遥游》中,点出能够做到“无所待”而“逍遥游”的最高境界是“_______,________。”‎ ‎(5)鲍照在《拟行路难》中“ ?     。”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 ‎(6)《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7)《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今天,改革精神更饱满,改革士气更 。40年改革开放,为亿万中国人烙下鲜明的精神印记,成为当代中国昭彰的精神标识。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我们有发展的心气,有奋斗的劲头,有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必须以少年心气、青春姿态,坚定改革激情、喚起改革壮志激发改革决心,闯难关、啃硬骨头、蹬险滩,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今天,改革价值更笃定,改革力量更 。“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40年来,( )。过去6年多,中国的改革用一项项 举措,回应百姓呼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们让公平可及、让群众受益。新时代改革开放,让创造活力不断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交汇着历史与末来,影响着中国与世界。今天的中国,国家的现代化与民族伟大复兴 ,走的是一条改革开放之路。未来,中国仍然八要靠“‎ 关键一招”贏得明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15.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顽强 雄伟 掷地有声 众彩纷呈 B.振奋 澎湃 掷地有声 交相辉映 C.振奋 雄伟 铿锵有力 众彩纷呈 D顽强 澎湃 铿锵有力 交相辉映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激发改革激情、坚定改革壮志、唤起改革决心,啃硬骨头、闯难关、蹚险滩,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B.唤起改革激情、坚定改革壮志、激发改革决心,蹚险滩、啃硬骨头、闯难关,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C.唤起改革激情、激发改革壮志、坚定改革决心,闯难关、蹚险滩、啃硬骨头,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D.坚定改革激情、激发改革壮志、唤起改革决心,闯难关、啃硬骨头、蹚险滩,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无数劳动者渴望美好明天,用双手推动改革的进程,更书写下自己精彩的人生 B.无数渴望美好明天的劳动者用双手推动改革的进程,也书写下自己人生的精彩 C.无数渴望美好明天的劳动者书写下自己精彩的人生,也用双手推动改革的进程 D.无数劳动者渴望美好明天,书写下自己人生的精彩, 也用双手推动改革的进程 ‎18.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林冲)在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 B.因为这个实验不容出错,所以大家战战兢兢,不敢大意。‎ C.这家公司对职员的薪水锱铢必较,请个病假也要扣钱。‎ D.我们的作业就是我们的产品,既然答应老师就要一字千金,认认真真地完成我们的产品。‎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2018年8月以来,我市交通集团智能卡公司全面完成了“城市通手机支付码”的系统开发建设,其技术路线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精准性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B.哈尔滨永和菜业有限公司种植的西红柿全部采用绿色种植方式,西红柿口感清爽,营养丰富,不仅远销到杭州、宁波等江南地区,更畅销哈市本地。‎ C.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双‎11”‎期间,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这场购物狂欢。11日零点过后9个小时,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成交额就突破了2135亿元。‎ D.近两年,我省以提升耕地地力和禁止烧秸秆为主要目标,提高了对全省秸秆还田工作的推进力度。今年全省仅玉米和水稻秸秆还田面积就已接近4000万亩。‎ ‎20.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6分)‎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潜)‎ ‎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 ‎③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 ‎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 ‎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⑦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解析】A选项为原文第一自然段“在大数据时代…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的同样转述,B项“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储存器易于提取……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C项““被遗忘权”和“隐私权”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准确。原文是说“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而不是“对抗大数据”。D项“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于文无据。‎ ‎2.D ‎【解析】D选项“对我们的认同问题做出了全新论证”表述错误,文章通过论述大数据对我们的认同造成的影响来阐述“被遗忘权的意义。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3.B ‎【解析】B项“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无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它扩大了范围,原文给了限定词“在某种程度上”。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4.D【解析】“以静衬动”不正确,应是以动衬静。‎ ‎5.①使小说情节发生逆转,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②张叔叔的日军间谍身份被棒子识别,充分表现了棒子的细心、机智,突出了他的形象特点;③日军间谍冒充新四军通讯员,可见对敌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而深化了小说主题。(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共6分 ‎6.C.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7.D.鸡鸣,常指天明之前,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相当于凌晨1—3时。‎ ‎8.A.本文在刻画大铁锤的形象时,先抑后扬,开头写他的名不见经传、能吃、貌丑、沉默寡言,最后写他的英勇神武,引人入胜。‎ ‎9.(1)我当初听到你的名声时,把(你)当成英雄豪杰,然而现在看来都不顶用。我走了! (2)宋将军本来自以为很有本事,并且也很想看看客人的本领,就极力请求客人(允许一同去)。客人没办法,就和(他)一同走。‎ ‎10.B(B“即受重用”夸大或无中生有。)‎ ‎11.勉励友人莫畏艰辛,要经得住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防贡献良策,为祖国立功奋不顾身;反映了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和为国事献身的精神。(6分)‎ ‎12.B(B本词表现“孤寂之心,忧愤之情”) ‎ ‎13.示例:这两句运用对比和对偶的手法(2分),用“春归”与“人老”形成对比,写出春天又回到了建康,而我却只能在建康终老,再也难以回到北地家乡,创设出令人悲痛欲绝的意境。(3分)对偶使词句音韵和谐,便于抒发情感。(1分)‎ ‎14.(1)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5)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5.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顽:“强:坚强;强硬。振奋:(精神)振作奋发。结合前文“精神更饱满”等词语,选用“振奋”更为合理。雄伟:雄壮而伟大。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结合后文“活力”“源泉“涌流”等词语,选用“澎湃”较为合理。掷地有声:扔在地下能发出声响形容话语豪迈有力。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有节奏而坚定有力。此句形容“举措”宜用“掷地有声”。众彩纷呈形容事物缤纷多彩。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强调“现代化”和“伟大复兴”互相促进、互相映照,应用“交相辉映”。‎ ‎16.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句子的语病主要是动宾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唤起激情、激发壮志、坚定决心”搭配最妥,且从语言严密性的角度来看,三个动词“唤起”“激发”与“坚定”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即由轻到重的递进。“难”与“险”有轻重之分,并单且“闯难关”“瞠险滩”意思接近,应连接在一起。“啃硬骨头”不仅从词意的角度看应放在最后,而且根据话言习惯,多重并列短语一般也是字数多的放在后面,因此选择C选项.‎ ‎17.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文段重点强调劳动者对改革的助推作用。即所选句子强调的重心应该是“推动改革的进程”,而不是“书写下自己精彩的人生”。而且“书写下自己精彩的入生”与“书写下自己人生的精彩”也有差别,后者重点强调的是“精彩”。故选B项。‎ ‎18.D 【解析】应该是“一诺千金”。‎ ‎19.A 【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为“不仅畅销哈市本地,更远销到杭州、宁波等江南地区”。C项,“根据数据显示”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D.“提高了……力度”搭配不当,应改为“加大了……力度”‎ ‎20.“火”的字形如一把熊熊的火焰,“火”加“林”是“焚烧”的焚.“火”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与兴旺或者战争联系在一起,“红红火火”让人心中喜气洋溢,“烽火连三月”则又让人担心起边关的战事。‎ ‎21.作文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