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静宁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记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记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②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③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治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演说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④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 ⑤不过,即使是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与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歌不同源。 B. 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 C. “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形式上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 D. 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在当时社会承担着政治言说的两方面功能,一是可以补察时政,二是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 B. 第一段中引用《国语》和《礼记》,论证了“诗”的产生与当时统治阶级的礼乐政治活动的紧密联系。 C. 通过与“歌”的大量比较分析,本文重点论述了“诗”的起源、作用和所承担的更多的社会功能。 D. 本文作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歌”无法满足统治者教化百姓的需要,因而才产生了“诗”这种形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 B. 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C. 早期的歌是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 D. “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的歌”于文无据。C项,以偏概全,不光是“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D项,“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是不准确的,文中的话是“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C项,重点论述了“诗”分析不当,本文只是论述了诗、歌二者的起源以及各自功能。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把歌和音乐割裂开来,是不正确的,因为原文第二段“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这两者是一体的,另外借助音乐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的是“诗”而不是“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意外的帮助 (美)海伦·卡伦 18岁那年,我只身离开纽约,来到位于英国约克郡的利兹大学研读历史。我一边努力去适应陌生的环境,一边默默忍受着内心巨大痛苦的煎熬——我的父亲最近去世了,我不知道这种痛什么时候是尽头。 一天下午,我来到集市,打算买一束花回去装饰我那简陋的学生公寓。在花店前,我看到了一位老人,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一袋苹果,摇摇晃晃的,好像就要摔倒。我赶紧上前扶住他。 “谢谢你,宝贝儿!”他用那种我从来都听不厌的轻快调子对我说,“我现在感觉好多了,不用担心。”说完,他微笑地看着我,双眼闪动着老年人少有的明亮的光芒。 “我可以和你一起走吗?”我说,“免得让这些苹果过早地变成苹果酱。” 他哈哈一笑,说道:“小姑娘,你一定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对吧?” “是的,我从纽约来。” 我和本斯先生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路上,本斯先生一直依靠他的手杖走路。回到他的家,我扶他坐下椅子后,我坚持要帮助他准备晚饭。 做好饭后,我问我是否可以再来看他,我想随时来看看他需要什么帮助。他眨了眨眼,微笑着答道:“我从来没拒绝过一个好心的姑娘呢!” 第二天,我再次来看他。虽然他从未请求过帮助,但是那根大手杖默默提醒着他的虚弱。那天晚上,本斯先生问了我的学习,我的未来计划,不过他问得最多的还是我的家庭。我告诉他,我的父亲最近去世了,心中非常悲痛。听了我的话,他默默地举起手指指着旁边桌子上的两个相框,那是两个不同的女人,但她们长得非常像。 “那是玛丽。”他指着照片说,“她已经去世6年了。那是我们的爱丽丝。她是一个很好的护士。7年前她因意外事故去世了。失去她对我的玛丽打击太大了。” 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禁不住泪流满面。 我一周去看望本斯先生两次,总是在星期二和星期五,每次见到他,他都是坐在椅子上,而他的手杖则靠在墙上。本斯先生有一台小黑白电视机,但他显然比较喜欢看他的书和那几本厚厚的相集。看到我来,他总是显得格外高兴。 当我沏好茶,我们的畅谈就开始了。我告诉本斯先生,父亲去世两周前,因为和他闹别扭,我一直都没有跟他说话,为此,我觉得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我永远也没有机会请求父亲的原谅了。 大部分时间本斯先生都是让我说,他则做一个耐心的听众。我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能凭他的人生经验和想象力做出准确的理解。 大约一个月后,我决定在星期天去看望他,没有事先打电话。靠近他的房子,我看见他正在花园里干活,轻松的弯腰,然后又灵活地站直。我顿时目瞪口呆。 他突然转身,看到了正在发愣的我。他招手示意我过去,我没有做声,但我接受他的邀请进了屋。 “哦,亲爱的。这次让我来替你沏茶吧。你看起来累坏了。” “怎么回事?”我开口问道,“我一直以为……”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亲爱的。你第一次在集市看到我时……哦,那天早上我在花园里干活时被一颗石头绊倒了。” “但是……你什么时候可以再次正常走路的?” “啊哈,我想是在我们第一次相遇之后的第二天。” “可是你为什么一直瞒着我呢?”我问,他肯定不是假装孤苦无助来让我为他沏茶、做饭。 “亲爱的,你第二次来看我的时候,我看到你非常不开心。于是我就想,这个小姑娘需要一个老人的肩膀来依靠。如果你知道我恢复了健康,你认为你还会来吗?当时正处于痛苦中的你需要一个倾诉对象与给你安慰的人,并且这个人懂得如何倾听你的诉说。” “可是,那根手杖又是怎么回事?” “呵呵。那是一根好手杖。我到荒野的时候就要用到它了。下个礼拜天,我们就一起去荒野,怎么样?” 下个礼拜天,我们真的去了荒野游玩。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和本斯先生的第一次交往中,我扶他回家,给他做饭,是因为本斯先生确实需要别人的帮助,而随后的交往中,其实是我从本斯先生那里获得帮助。 B. 本斯先生介绍相框后,我“泪流满面”,是为玛丽和爱丽丝过早离世而哀伤,为本斯先生孤老一人生活而同情,为自己没有机会请求父亲原谅而痛哭。 C. 本斯先生给我“沏茶”是关心我,也是因他装病对我表示歉意。他装病的目的是甘心做一个听取我倾诉的观众,让我有理由到他家里,获得他的慰藉。 D. 小说采用双线结构,明写我帮助本斯先生,暗写本斯先生帮助我,以我和本斯先生精神上的相互帮助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真情,充满了正能量。 5. 小说中的本斯先生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6. 小说多次写到“手杖”,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①热心助人(充满爱心,对人有好,有善心);②生活乐观(为人开朗,生活态度积极,笑对生活);③善于沟通(细心观察,耐心开导,理解他人,交流方式灵活); 6. ①结构上: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出现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使结构完整,内容紧凑;②情节上:推动情节发展,暗示本斯先生身体不好,让我产生了错觉,随后它没有出现使我发现真相,最后本斯先生和我一起去荒野游玩又用到它;③形象上:有利于表现我的善良,对本斯先生的关心;也有利于突出本斯先生对我的精神帮助和乐观生活态度。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D项,“精神上的相互帮助”表述不当,应该是本斯先生在精神上帮助我。故选D。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时要根据人物的事情概括其形象特点。此题从主要性格“热心助人”、“为人开朗”、“笑对生活”“善于沟通”等角度概括本斯先生的形象特点。文中本斯先生说“亲爱的,你第二次来看我的时候,我看到你非常不开心。于是我就想,这个小姑娘需要一个老人的肩膀来依靠。如果你知道我恢复了健康,你认为你还会来吗?当时正处于痛苦中的你需要一个倾诉对象与给你安慰的人,并且这个人懂得如何倾听你的诉说。”这表明他是一个充满爱心、细心观察,耐心开导,理解他人的人。 “大部分时间本斯先生都是让我说,他则做一个耐心的听众。我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能凭他的人生经验和想象力做出准确的理解。”这表明他是一个细心观察,耐心开导,理解他人的人。他假装衰老软弱,是为了让“我”来他家,消除“我”心中的痛苦,这说明本斯先生为人善良,跟人交流方式非常灵活。本斯先生在妻女都去世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样的生活态度感染了“我”,题干只是要求考生“简要概括”,并不用结合事例分析。“哪些形象特点”要分点作答。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中物象的作用。答题方略:从情节结构、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艺术效果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①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②为下文作铺垫(伏笔)作用;③衬托人物,寄托人物情感;④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⑤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阅读小说,找到小说中写到“手杖”的语句或段落,“我看到了一位老人,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一袋苹果,摇摇晃晃的,好像就要摔倒。我赶紧上前扶住他。”此处“手杖”在刻画人物方面有利于表现我的善良,即“我”对本斯先生的关心。“路上,本斯先生一直依靠他的手杖走路。”“虽然他从未请求过帮助,但是那根大手杖默默提醒着他的虚弱。”“每次见到他,他都是坐在椅子上,而他的手杖则靠在墙上。”“可是,那根手杖又是怎么回事?”“呵呵。那是一根好手杖。我到荒野的时候就要用到它了。”“手杖”暗示本斯先生身体不好,让我产生了错觉,随后它没有出现使我发现真相,最后本斯先生和我一起去荒野游玩又用到它,所以,“手杖”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在人物塑造方面,“手杖”也有利于突出本斯先生对我的精神帮助和乐观生活态度。“手杖”出现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使结构完整,内容紧凑。综上分析,小说中“手杖”的作用可以从结构上、情节上、形象上主题上分点回答。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以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太祖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7. 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B. 《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 C. 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 D. 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B. 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C. 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 D. 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10.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2)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答案】7. B 8. B 9. D 10. (1)苏轼问母亲:“苏轼如果将来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 “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 (2)只是他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使得他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培养语感,注意名词、动词、对称性结构、虚词等。语意为: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陆贽(唐代贤相之一)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故本题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课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本题B项,“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 ‘五经’”有误, 五经为《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故本题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本题D项,“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理解错误。文中说“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对“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的“厌”理解错误。故本题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注意关键词:(1)若:如果。为:做。许:允许。顾:难道。(2)但:只。为:表被动。不使(之):省略句。安于朝廷之上:介词结构后置,在朝廷上安然任职。 【点睛】翻译: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程氏读到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等到成年以后,(苏轼)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能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嘉佑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疑心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于是)只放在第二名;而把“《春秋》对义”一文(这篇反而是曾巩的文章)列为第一。(苏轼)参加殿试,中乙科。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避开这个人,让他出人头地了。”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洪水在梁山泊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人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效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卒长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板。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终于保卫了徐州城。 当初,宋太祖时实行差役制度,时间长了,产生了弊病。王安石担任宋神宗的宰相时改为免役制。司马光担任宰相,知道免役的害处,不知道它的好处,想要恢复差役制。苏轼说:“差役制和免役制各有利弊。免役的害处是官吏聚敛民财,钱财聚集在朝廷而百姓闹钱荒。差役的害处是百姓长时间服役,不能专心全力在农事上,此时那些贪婪狡猾的官吏就趁机做一些不法的事情。这两种害处的程度,大概是相等的。”司马光并不认为苏轼说得正确。苏轼又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观点,司马光很愤怒。苏轼说:“当年宰相韩魏公(指韩琦,是宋朝时辅佐过三任皇帝的宰相)指责陕西省的义勇军,您当时是谏官,努力和他争执,韩公不高兴了,您也不顾。苏轼以前听您详细说过这件事,难道今天您做了宰相,就不许我苏轼把话说完吗?”司马光听完笑了起来。 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在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去世,享年66岁。 苏轼和弟弟苏辙,随父亲苏洵学习文章,后来得力于天赋。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言语,也都能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 苏轼自从成为举人到后来出入皇帝身边做侍从,都一定是以爱戴君王为根本,忠心耿直的言论,正直无畏的节操,都远远在众大臣之上。只是他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使得他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③ 倚马见雄笔④,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年),作者时在长安闲居;临洮,边塞重镇,在今甘肃境内。②二毛:花白头发。③阳谷、陇山:均为赴临洮所经之地。④倚马:晋代桓温北征时,曾令袁虎倚马草拟告捷文书,袁虎毛不辍笔,不久就写成了。后以“倚马”指文思敏捷。 11. 下列对《送蹇秀才赴临洮》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蹇秀才渴望事业顺利而不得的情状,暗示不得志也是其赴边的原因之一。 B. 第二句颇有意义,其中有同情,有遗憾,也隐含着对友人年高而不丧志的赞赏。 C. “莫厌陇山高”在批评友人畏难情绪的同时,也巧妙写出陇山山高难行的特点。 D. 全诗虽然重在写送蹇秀才赴边,但字里行间也暗含作者对建功边塞的向往之意。 12. 《送蹇秀才赴临洮》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但两首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情感却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答案】11. C 12. (同)两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宽解之意。 (异)高诗用“雄笔”“宝刀”,肯定友人的文武之才,相信友人凭自己的努力会在边塞建功立业。王诗站在“同是宦游人”的角度,将心比心,劝民友人放宽胸怀,不因一时失意、别离而伤感。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解读能力。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找到对应的答题区间,认真分析。本题C项,“ ‘莫厌陇山高’批评友人畏难情绪”,表述错误,根据诗句“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可知,蹇秀才久沉下僚,想到战场上去争取功名,“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意思是“还想奔赴阳谷,不嫌陇山山高”。全诗并没有畏难情绪。故本题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反复阅读两首诗,从情感内容和抒情风格方面对比分析。相同点:《送蹇秀才赴临洮》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标题里都有“送”字,交代这是送别诗,都是送别友人,“与君离别意”和“料君终自致”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宽解之意。不同点:从风格来看,高诗选取了“雄笔”“宝刀”等意象,雄浑大气,符合边塞诗的风格,感情慷慨激昂,表达了希望友人凭文武之才在边塞建功立业的祝愿;王诗既有豪迈又有凄恻,站在“同是宦游人”的角度,将心比心,劝友人放宽胸怀,不要因一时失意、别离而伤感。 13.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的一词多义能力。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解题时,注意一定要结合词语所在的上下文,来判断其在句中的含义。本题要求选出“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A、B、C三项中“所以”表示“……的原因”。D项中“所以”为“用来……的”之意,表凭借。故选D。 1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 惟兄嫂是依 B. 大王来操何 C. 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考生应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常见类型,如:宾语前置、省略句、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考生应通过一些标志性词语或句意判断。本题A项,“惟兄嫂是依”是宾语前置句,“是”是提宾标志;B项,“大王来操何”是宾语前置句;C项,“从嫂归葬河阳”是省略句,“归葬(于)河阳”; D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句读”为名词,“不知”为动词,“之”是提宾标志。本题A、B、D均为宾语前置句,C为省略句。故本题选C。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无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伶官传序》中,作者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鲜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不可贪图安逸享乐以及人常常被细微之事困扰的道理。 【答案】 (1). 人生代代无穷已 (2). 江月年年只相似 (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4). 使我不得开心颜 (5). 吴楚东南坼 (6). 乾坤日夜浮 (7). 忧劳可以兴国 (8). 逸豫可以亡身 (9).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10).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注意几个提示语(1)“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对应“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2) “鄙弃权臣贵戚”对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洞庭湖浩瀚无边”对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4)“人不可贪图安逸享乐以及人常常被细微之事困扰”对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点睛】古诗词默写年年必考,近年来理解性默写题的考查比例渐渐加大,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与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16.翻译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2)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答案】(1)况且燕赵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 (2)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3)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委,都是由于人事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考生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1)且:况且。殆:几乎。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诚:的确、实在。(2)诚:假如。虽:即使。辍:离开。就:就职,赴任。(3)岂:难道。抑:还是。本:推究。人:人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今天,虽然高考与科 举大相径庭,但作为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国人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 的,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 )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 “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 。然而,目前网上的“状元笔记”大都是“赝品”。商家往往为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被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 ,进行营销。 可见,对于“状元笔记”,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一方面,“状元笔记”质量参差不齐, 学生难分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状元笔记”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人都适用的“考试秘籍”。与其 ,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附着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B. 但国人在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C. 但从全国性最严格的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看到了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D. 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充满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这些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让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当成制胜的法宝。 B. 虽然那些东西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也会将此当成制胜的法宝。 C. 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之所以会当成制胜的法宝,是因为这些状元笔记跟“状元光环”擦点边。 D. 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对哪怕是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当成制胜的法宝。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蹴而就 无可非议 鱼龙混杂 亦步亦趋 B. 一蹴而就 无可厚非 鱼目混珠 拾人牙慧 C. 一挥而就 无可厚非 鱼目混珠 亦步亦趋 D. 一挥而就 无可非议 鱼龙混杂 拾人牙慧 【答案】17. A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B项,搭配不当,“国人……寄寓着”主谓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从全国性最严格的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介词残缺,“从”是后面的“中”搭配,就不能与后面“……的身上”搭配了,故应在“从”前加“在”,就变成“在……的高考身上”;D项,搭配不当,“充满……‘精英’崇拜”动宾搭配不当。故选A。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括号前面说“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括号后面说“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可见中间应是说他们有“状元崇拜”的表现,这一表现在四个选项中都提到,前后内容之间应是呈现转折关系,排除C项;前面说“众人皆知”,后面说“他们……”,可见中间部分应也是从“他们”的角度来说,这就排除A项;B项,“虽然那些东西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中“那些东西”显然是指前面的“状元笔记”,选项中说“状元笔记”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这显然说的过于绝对化,故排除B项。既体现与上文的转折关系,又突出后文“他们”承前指代的内容,故选D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第一处说的是“任何人的成功”,应使用“一蹴而就”。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表示没有可过分责难的。第二处要说的是这种做法不必过分责难,应使用“无可厚非”。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第三处说的是“笔记”,应使用“鱼目混珠”。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第四处说的“是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应使用“拾人牙慧”。故选B。 20.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答案】“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参与者” “打探者”改为“知情者” “关爱者”改为“关注者” “征询”改为“征集” “等着”改为“期待”或“等待”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重大事件需要共同见证,“参加者”可以参加活动,但在此出现不够妥帖;业界内幕需要知情,“打探”的是小道消息,在此出现不能体现业界内幕的公正、公开性;社会热点需要关注,“关爱”的应该是社会的群体;“征询”是征求询问的含义,此处表达含义是对新闻线索的征集,不是对问题的意见询问;“等着”过于口语化,在启事初稿的片段中应该使用双音节词“期待”。 21.李白、杜甫、苏轼、李煜、陶渊明、季羡林、屈原、柳永、欧阳修、鲁迅、路遥等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物。请仿照下面例句的形式,为以上提及的人物中的两位分别写一段话,评价其作品的意义及其在文学上的成就。 示例:《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次个性解放的爱情呐喊,一座震撼世界的话剧巅峰;莎士比亚,捍卫人文,抨击封建,是无与伦比的辉煌的戏剧大师。 人物一: 人物二: 【答案】《石壕吏》,一部响彻诗坛的人间绝唱,一部感天动地的血泪悲歌;杜甫,忧患苍生、悲天悯人,是空前绝后的神圣的现实主义诗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和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题时,从例句来看,先列出作品,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的主题及影响,句式为“一……一……”然后指出该作品的作者,并评价这位作者的成就(用两个四字词语)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用判断句式“是……”)。根据题干要求,这位作家必须是选自“李白、杜甫、苏轼、李煜、陶渊明、季羡林、屈原、柳永、欧阳修、鲁迅、路遥”中的一位。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诗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61年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名句,《记念刘和珍君》,1926年 在我21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霍金心语,《霍金传》,2016年 人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容易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和格局。 ——马云名言,《马云精彩语录》,2018年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心怀天下追梦模联 放眼世界、情系天下、心怀众生,这就是模联人的梦想、追求与情怀;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就是模联人的责任、担当和使命。 我与模联的邂逅,是在一次社团招新会议上。望着宣传视频上一位位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的青年代表们神采飞扬,指点江山的画面,我的内心不禁汹涌澎湃起来,怀着无限憧憬之情加入了模联社团。从懵懵懂懂的社团萌新到身负重任的一社之长,汗水与心血凝聚成了青春道路上奇幻的风景,收获的欢歌伴随着前进的步伐在成长之路上徜徉。 回想起寒假参加的第六届常州市模拟联合国大会,种种情景仍然历历在目。这是我第一次领队参加常州市的校际会,而且在高手如云的GA会场中担任俄罗斯代表,紧张与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为了开好这场里程碑式的会议,在会前我做了大量准备。面对主席团下发的一轮轮学术更新,望着几万字的背景资料,我珍惜一分一秒的课余时间,对这些庞杂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加工处理,整理编排出了近万字的资料。我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会场上代表们一次次口若悬河的演讲,一场场唇枪舌剑的辩论都是在拥有厚实的学术基础下才能迸发的,自己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做到厚积薄发,从容应对。 穿戴好整齐的着装,步入会场的那一刻,一股凛然之气便扑面而来,我知道,一场激动人心的征战已经拉开了序幕。在模联会场上,代表们的投入度十分重要,穿上西装,打好领带,竖起国家牌,我们就是每个国家的外交官,我们不再属于个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一个国家的风范,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所代国家的国情,更要分析各个国家间的利益关系,为了国家利益这个至高目标而奋斗。作为俄罗斯代表,我更是时刻处于风口浪尖。我不仅要在美国和欧盟之间斡旋,挑起这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使之无法趋于一致。还要和中国相互配合,在广大欠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游说,以寻求他们的支持,共同抵抗欧美。 光阴似箭,在经过了3天的精彩会议之后,会议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各国的利益需求愈发凸显,国际形式也是愈发明朗。当天晚上,我便召集俄罗斯的利益同盟国们一起到我的房间商讨决议草案的写作。决议草案是一次会议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成败的关键。我知道,决议草案代表的是一个集团的利益,起草的时候必须拥有大局观念,才赢取更加广泛的支持。所以我大量听取了各个国家的意见,综合考虑各国的国情,用资金和技术换取非洲和中东国家廉价的石油、矿藏资源。与独联体国家达成共识,积极增加贸易往来,减少关税壁垒。继续用天然气等能源优势牵制欧洲,与中国一道联合抵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的制裁……转眼已至深夜。大家却丝毫没有一丝困意,紧张的谈判与游说依然在进行,激烈的磋商和讨论依旧不休,每个人都是那样的投入。我想,正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给了我们无穷动力,激发着我们的潜力。我知道,当我们在联合国会场上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之时,身上肩负的是国家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在最后决议草案的投票中,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我们的决议草案顺利通过了,那时的骄傲与欣喜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放眼世界、情系天下、心怀众生,这就是模联人的梦想、追求与情怀;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就是模联人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模联的确让我完成了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到具有世界视角的代表的转换,让我从身边一人一事的得失中摆脱出来,担当起维护国家利益的重任,肩负起整个国家人民重托。模联,让我认识到,我不仅仅是一个学生,也是中国公民,更是世界公民! 在模联之路上,我将承载着收获与成长,怀揣着梦想与激情,继续高歌前行!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由多则材料组成的新材料作文。首先分析每则材料的意思,第一则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思是“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态,展现了诗人心怀天下的博大情怀;第二则是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名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两句展现了猛士们直面人生,直面困难的精神;第三则是霍金的一句话,“在我21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前半句体现了一种归零心态,人生难免会有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顺境时,把自己适时“归零”,可以戒骄戒躁,消除“骄娇”二气,不把成功和顺境当“包袱”背起来;逆境时,固然会失去很多,但能够在失去时勇于“归零”,才能重新面对自己,从头开始,积极奋斗。下半句体现的是乐观心态,无论面对怎样的磨难,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珍惜所拥有的一切。第四则是马云的名言,“人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容易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和格局”,人的潜力往往很大,如果自己给自己设定无形的界限,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办法等,无法挖掘到自己更大的潜力,也会把宝贵的创造力扼杀在摇篮里,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明确了这些名言的意思,然后选取一则进行立意,也可以综合几则进行立意。接着分析文体,材料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但要做到文体清晰。最后分析行文构思,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以从如何才能直面人生列举分论点;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构时要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参考立意: 心怀天下;直面人生;要善于替人生归零;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素材: 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快乐是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是一种生命情绪的自然流露,快乐要靠自己用心去汲取。真诚的心容易感动,真诚的心充满感激,有了感激的心你就会快乐满足。学会接受残缺,是人生的成熟。人无完人,缺憾是人生的常态。人生有成就有败,有聚就有散,没有谁能得天独厚,一手遮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人生的无奈。成熟的人,能淡然地面对一切不完美,所以不强求不执着,凡事尽人事,随缘而安。追求完美是美好的理想,接受残缺是美好的心态。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太阳一到中间,马上就会偏西;月圆,马上就会月亏。所以,有缺憾才是恒久,不完满才叫人生。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开全,月未圆。肯低头,就永远不会撞门;肯让步,就永远不会退步。求缺的人,才有满足感;惜福的人,才有幸福感。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平凡的世界》 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人生》 【点睛】多则名言选择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每一则,而且要找到关联,综合立意。这就增加了审读量,也赋予了考生选择权,要求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理论上说,选择两则或三则,会出现若干组合;即使选择相同的两三则,也因理解的主观差异,形成多样化立意,这就给考生提供了选择和创造的思维空间,大大降低了作文的雷同性。在所有材料作文中,相对于新闻事实、寓言故事、漫画来说,名言名句的难度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它言简意赅,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另一方面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缺少具体的指向性。这就需要考生认真理解其内涵并联系生活明确其外延。当然,高考题中出现的名言名句,其哲理还是相对好理解,以便学生有话可说。 这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大致分为这样几步: 一、逐一解读名言的内涵外延。所谓内涵,是名言本身所说的意思,所包含的哲理。解读是为作文立意做准备,因此不能停留于内涵的准确把握,还要初步联系社会生活,即弄清名言适应的对象或范围,为后期的立意和选择打下基础。 二、寻找名言之间的逻辑关联。通过解读,不同名言之间最容易关系的句子可以先进行“组合”。理论上说,任何两两组合都是可以的,只要能找到其关联。多数考生可能以相关、相似或相反的两句来构思立意。如果以某两句为主,把相关的第三句加进去,立意的高度会更与众不同。 三、综合两三句提出中心论点。仅仅将有关的两三句找出来,找到其关联的点,还不能“立意”。要综合其内涵与外延,针对个人或社会,提出一个基本的看法,即站在这几个名人的肩膀上去审视人生或社会。从逻辑上,两三则名言之间有“主次共建、相辅相成、正反对照、互为补充、条件因果、相互转化”等重构关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