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3小说常考4大母题母题3环境作用直指情节人物主题--环境题测试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3小说常考4大母题母题3环境作用直指情节人物主题--环境题测试含解析

母题3 环境作用直指情节、人物、主题——环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身后的眼睛 曾 平 那是一头野猪。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孩子已经能嗅到扑面而来的野猪的臊气。‎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冲去。尽管只有一小步,但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嗷嗷嗷地叫个不停。野猪的头猛地一缩,它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和重量冲向孩子。‎ 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 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眼睛全盯在孩子和野猪身上。月光洒在孩子父亲母亲紧张的脸上,他们的担心暴露无遗。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有些时候了。‎ 孩子没有退缩,也没有呼喊。他死死地咬紧牙,举起木棒严阵以待。野猪和孩子对视着。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 孩子恨不得将手中的木棒插进野猪龇满獠牙的嘴。野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听得见孩子的心咚咚地跳动。‎ 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他们都在积蓄力量。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儿地,跑了。‎ 10‎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在了地上。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号啕大哭。孩子不依不饶,小拳头擂在母亲的胸上,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儿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重复着孩子父亲的话,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母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孩子依然不依不饶,哭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孩子似懂非懂。他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怎么帮自己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起笔峥嵘,镜头径直展示了那“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直接点明了小说的内容,说明孩子是来看护窝棚的,他的任务是防止野猪偷食包谷棒子。‎ B.“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运用了细节描写,既表现了孩子惶恐害怕的心理,也表现了他为了履行对父亲的一言之诺,而敢与野猪相对峙的精神。‎ C.“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因为他的“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是孩子没有这么做,因为这是一种胆怯,一种懦弱,一种退缩。‎ D.小说最后追述道“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给人带来真实感,并给人以余音袅袅、韵味悠长之感。‎ 解析:选A “直接点明了小说的内容”错,应是暗示小说的内容,暗示孩子是来看护窝棚的。‎ ‎2.(分析环境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解析:先找出小说中描写环境的语句,如“皎洁的月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包谷地”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如“茂密的包谷林”“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这些描写营造了一种令人恐慌的氛围,为孩子和野猪的对峙设置了情境,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作了铺垫。围绕这些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①开头“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这里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故事发生的背景。②“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渲染了当时环境的可怕,烘托出孩子的勇敢,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③“月光洒在孩子父亲母亲紧张的脸上”“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衬托出了父母的紧张和孩子的害怕。‎ ‎3.关于本文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父母,也有人认为是孩子,你觉得是谁?为什么?(6分)‎ 10‎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观点,即“父母”或“孩子”,然后从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展开、主题的揭示以及笔墨的多少等方面陈述理由。‎ 答案:观点一:主人公是父母。①从情节看,正是那对父母在孩子身后的支持,才有了孩子打跑了野猪这个结局。②从人物形象看,写那个孩子,其实是在写父母,孩子越是激烈的表现,就越衬托出父母的爱和良苦用心。③从主题上看,身后的两双眼睛,主要传达的是父母的良苦用心和他们的教育方法这个主旨。‎ 观点二:主人公是孩子。①从情节看,全文主要围绕孩子与野猪搏斗来展开情节。②从人物形象看,通过写孩子与野猪搏斗,来体现孩子的勇敢坚强。③从主题上看,文章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面临许多挑战,要勇敢地面对,才能更好的成长。‎ 二、(2019·三湘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 古镇人家 袁省梅 古镇的街道短,窄,布局是独特的T字型,黑瓦灰墙的房屋看上去拥挤,却不显纷乱,倒是挺安静的。近年来,是越发的安静了。短短的老旧的小巷子,斑驳的墙壁,坑洼的石板路,盛不下年轻的眼光和心思。镇上的青壮年坐船,或者火车汽车,去上海,去宁波、杭州,或者更远的地方打工,头也不回地走了。石板巷就更安静了。‎ 周嫂子带着孙子小宝,叽叽咯咯地笑闹,从早上直到夜幕裹了古镇,给小巷子带来许多的热闹和欢笑,石板巷就泠泠叮叮地氤氲开一片一片的温暖和生机。‎ 刘叔家和周嫂子住邻居,门挨着门,却没有周嫂子家的热气腾腾,这是刘叔说的。刘叔说周嫂子跟孙子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刘叔的老伴早逝,儿子儿媳带着孩子在城里。刘叔看着周嫂子家的热闹,七拐八弯的皱纹里就多了许多的东西。刘叔叫儿子把孙子送回来,他照看。刘叔心说,孙子回来了,他家也像周嫂子家一样的热气腾腾。可是,儿媳妇不愿意。儿媳妇说,孩子两岁多了,快上幼儿园了,到了乡下,染一身的坏习惯,还说满嘴的乡下话。刘叔知道,儿子已经把孩子的户口买到城里了,他们,也在城里买下了房子。孩子到了去幼儿园上学的年龄,交上一笔钱,就跟城里的孩子一样了。刘叔只是不明白,家里有啥不好的?况且,镇上的幼儿园也挺好。刘叔把古镇说得天好地好,孙子也没回来。‎ 刘叔就跟以前一样,落寞地蹲在门边,秃鹫般佝偻着背,看着周嫂子跟孙子一起玩闹。有时,也跟着笑两声。有时,周嫂子回去做饭,刘叔就给孩子讲故事,说儿歌,都是很久以前看过的说过的,一说,刘叔也没想到,竟然都在嘴边,能说好多。‎ 有一天,周嫂子去街上买菜,嫌带着孙子累,就把孙子托付给刘叔照看一会儿。刘叔好的好的答应着,飞快地从家里拿来了饼干和八宝粥,都是儿子给他买的,他给周嫂子的孙子小宝吃。吃完,喝完,也不知他从哪儿找出铁环和陀螺,在巷子教宝宝玩滚铁环、抽陀螺。宝宝跟着刘叔比跟着周嫂子还要开心。周嫂子回来,宝宝不跟她回去,小尾巴一样跟着刘叔,爷爷爷爷叫得欢。‎ 10‎ 周嫂子不好意思,做了阳春面包了饺子,就端一碗给刘叔送去,烧了鱼虾,也要给刘叔送半碗。‎ 没几天,周嫂子和刘叔的事就在小镇上传开了,人们的话题自然集中在刘叔和周嫂子的身上,这个房挨房檐靠檐的小镇上到处在传播这条新闻。‎ 人们说,一个寡,一个孤,正合适。‎ 人们说,没准,这俩人早都在一起了。‎ 说什么的都有,而且是越说越暧昧,越说越生动,细枝末节地演绎开了。‎ 刘叔是在好多天后才从人们的眼角嘴边寻思到了一些异样。他嘿嘿笑,不管不理那些闲话,看见宝宝了,还是一颠一颠地给宝宝拿饼干拿八宝粥,带宝宝叠纸飞机抽陀螺。宝宝哪知道世相?也还是像小尾巴一样跟着刘叔在石板路上这头跑到那头。‎ 周嫂子害怕闲话,却拗不过宝宝,只好不等刘叔开门,就带着宝宝去另一条巷子玩。若是听见刘叔在门口,她就关了门,不让宝宝出去。刘叔看出了端倪,就把给宝宝叠的纸飞机、扎的毽子放到周嫂子家门边,躲到门里,从门缝看周嫂子和宝宝,听他们在巷里的说笑,他也悄悄地跟着不出声地笑两声。这种不出声偷偷地笑,让人感觉到格外的心疼和无奈。‎ 周嫂子再看刘叔时,就看见了刘叔眼里的黯然和热切,她的心里突然生了许多说不清的不安。阳光抚在古镇上,抚出来一条条悠长的阴凉,和挥之不去的黑深的忧伤。斑驳的木门、墙壁,石板路上大的小的坑凹,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岁月的匆匆和脆弱。周嫂子被眼前的景象弄得心碎。‎ 周嫂子咬咬唇,回到家里,坐了好久,直到宝宝从刘叔家回来,她才起来去烧饭。周嫂子做了光面。她记得刘叔喜欢吃光面。她还烧了虾,蒸了鱼,都是刘叔爱吃的。‎ 梆梆梆。很大的敲门声。执拗,大胆,故意给人听似的。就是故意给邻居听见让邻居知道的。周嫂子说,怕啥哟。隔着门,周嫂子高声大嗓门地喊刘叔,叫刘叔来端饭。刘叔欢喜地接过饭,不走,叫周嫂子等一下。他扭身回去了。刘叔从屋里出来时,把饭盒递给周嫂子,嘿嘿笑,宝宝醒了,叫过来,我用鱼骨给他做了个小枪呢。‎ 周嫂子接过饭盒,觉出了饭盒的沉,打开一看,她的眼睛一下就瞪大了,眼泪也倏地在眼里绕开了。饭盒里装着包子。不用看,周嫂子也知道,是她最爱吃的三鲜馅包子。‎ 雨扑簌簌地下了。‎ 雨,下在古镇的屋顶上,也下在青石板上。青石板路上旋即开出了一朵两朵……的水花,晶亮,透明,干净又好看。‎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二段着力描写周嫂子家里的温馨和快乐,突出其笑闹声为小镇抹上的靓丽色彩,也为下文写刘叔内心热切的渴盼作好了铺垫。‎ B.作者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落寞地蹲在门边”等句子就形象地描写出刘叔为孙子未回来上学而失落和伤感。‎ 10‎ C.小宝是作者巧妙设置的重要人物。通过对小宝的描写,我们看到了刘叔和周嫂子纯洁的人性和真挚的情感,也看到了小镇人们的愚昧和麻木。‎ D.作者善于在叙述中自然表露内心的思想感情。如“这种不出声偷偷地笑,让人感觉到格外的心疼和无奈”就透射出作者对刘叔的同情和感动。‎ 解析:选C C项,“也看到了小镇人们的愚昧和麻木”错,文中只是表现人们爱传闲话,有些无聊,“愚昧和麻木”的说法太过。‎ ‎5.面对刘叔的真情,周嫂子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6分)‎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小说情节,角度是“周嫂子内心的感情变化”,因此要紧扣“情感”寻找相关语句,如开始是“周嫂子做了阳春面包了饺子,就端一碗给刘叔送去……”,接着是面对村人的议论,周嫂子“害怕”和“躲避”,最后是周嫂子“执拗,大胆,故意给人听似的”与刘叔来往,向世俗闲话抗争。‎ 答案:①面对刘叔帮助照顾小宝,周嫂子过意不去,做面包饺子送给刘叔,表示感谢。②面对小镇人们的议论,周嫂子害怕闲话,故意躲开刘叔,不敢面对刘叔的真情。③面对刘叔的热情和黯然,周嫂子不安、心碎,最终下定决心,勇敢地与刘叔来往。‎ ‎6.(分析环境作用)小说开头、结尾段都对古镇进行了环境描写,有何独到的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6分)‎ 解析: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人物、情节、环境、主旨几个方面思考。如开头的描写“古镇的街道短,窄,……房屋看上去拥挤,却不显纷乱”,突出古镇的安静与闭塞,也为情节的发展作好了铺垫。结尾“雨,下在古镇的屋顶上,也下在青石板上。……晶亮,透明,干净又好看”,表达了作者对刘叔与周嫂子的真诚的祝福、对人世间美好感情的由衷赞美,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①小说开头交代古镇独特的外型、街道、房屋,突出古镇的安静与闭塞,为下文写刘叔与周嫂子的故事以及小镇人们的议论作好了铺垫。②小说结尾通过描写雨滴打在青石板上溅开水花,晶莹透明的画面,意在书写刘叔与周嫂子感情的真挚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刘叔与周嫂子的真诚的祝福、对人世间美好感情的由衷赞美,韵味悠长,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练 环境作用直指情节、人物、主题——环境题 一、(2019·安徽芜湖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鼓书艺人 老 舍 宝庆的心情十分震动,一个抗日团体给他来了信,要他的班子为抗战做点事情。‎ 当琴珠问起他们肯出多少钱时,他大吃一惊。他知道人家连车马费都不会给的。琴珠一听,直摇头:“不干!”‎ 10‎ ‎“我来付车马费,”宝庆没辙了。琴珠笑得前仰后合,半天才憋出话来:“您钱多,您有钱……我们穷人得挣钱吃饭。”‎ 宝庆让她笑去,回到旅馆,自己排练。‎ 他顺口哼了一两段,都不合适。平日里唱的多是些谈情说爱的词儿,就是那些忠君报国的,也不是味。‎ 在屋子旮旯里睡着了的窝囊废,让宝庆给吵醒了。他从床上坐起,揉着眼,“干吗不睡呀,兄弟?”宝庆说,他要准备一段词,鼓动大家抗日的心劲。‎ 窝囊废又躺下了。宝庆还在拨琴,心里琢磨着词儿。他先念上一句,然后用一只手在琴上弹几下,和着唱唱。有些字实在念不上来,就连蒙带唬,找个合辙押韵的词补上。每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儿,就直乐:“嗬!有了!”‎ ‎“唱什么呢?”窝囊废问。‎ ‎“《抗金兵》!表一表梁红玉擂鼓战金兵的事,”宝庆答道,“就是有些地方不好办。”‎ 窝囊废又坐了起来。他清了清嗓子,很严肃地说,“你为难的是不识几个字。”他下了床,“来,我来念给你听。你知道我有学问。”‎ 宝庆奇怪了,看着他。“您认那俩字也不比我多呀!”‎ 窝囊废受了委屈。“怎么不比你多?用得着的字我都认识。好好听着,我来念。”‎ 兄弟俩哼起鼓词来了。窝囊废念一句,宝庆念一句,哥儿俩都很高兴。很快就练熟了一个段子。窗纸发白的时候,窝囊废主张睡觉,宝庆同意了,可是他睡不着。他又想起了一件揪心的事。琴珠要是不干,那小刘也就不会来弹弦子了。大哥虽是弹得一手好弦子,但从不肯干这一行,他看不起唱大鼓这一门贱业,宁可什么也不干,赖在家里靠兄弟吃饭。‎ ‎“大哥,”他试着问:“您给弹弹弦子怎么样?”‎ ‎“我?”窝囊废应着,“我——图什么呢?”‎ ‎“为了爱国,也给自个儿增光,”宝庆说得很快,“咱们的名字会用大黑体字登在报上。明白吗?会管咱们叫‘先生’。方宝庆先生,方宝森先生。您准保喜欢。”‎ 没人答碴,只听得一阵鼾声。‎ 第二天上午,宝庆醒来一看,那把一向放在屋角里的三弦不见了。他跳下了床。没了这个宝贝,可就算玩完了!他一抬头,看见窝囊废的床空了。‎ 他急忙往小河边跑,一下子就找到了窝囊废,他正坐在一块黑色的大石头上,拨拉着琴弦。宝庆如释重负地笑了。‎ 重庆来的公共汽车司机,捎来了报纸。宝庆看着剧目广告,得意的心直跳。他、他哥哥的名字都在上面。用的是黑体的大字,先生的尊称。他像个小学生一样,大喊大叫地把报纸拿给窝囊废看。‎ 10‎ 彩排那天,他们早早地就起来了,穿上最好的衣服。窝囊废刮了胡子。他难得刮胡子,这回不但刮了,而且刮得非常认真仔细,一根胡子也没漏网。末了,他把鬓角和脑后的头发也修了修。他穿了件深蓝的大掛,正好跟兄弟的灰大褂相配。为了显得利落,他用长长的宽黑绸带把裤脚扎了起来。‎ 中午时分,他们进了城。宝庆打算好好请大哥吃上一顿,报答大哥成全他的一番美意。但轰炸后的重庆那么荒凉,劫后余烬的景象,倒了他们的胃口。有些烧毁的房子已经重建起来了,有些还是黑糊糊的一堆破烂,有的孤零零地只剩了一堵墙,人们用茅草靠着这堵墙搭起了小棚棚,继续干他们的营生。满眼令人心酸的战争创伤,一堆堆发黑的断砖残瓦。宝庆觉着眼前是一具巨大的尸体,疮痍密布。他一个劲地打颤。‎ 到了戏院,一见方家兄弟,大家都迎了上来。所有的青年男女,都管宝庆叫“先生”,他非常得意。这跟唱堂会太不一样了,人家那是把他们当下人使唤。‎ 幕前摆好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支着一面鼓。方家兄弟郑重其事地走上台。宝庆清了清嗓子,全场鸦雀无声。他于是开口,声音高亢,表情细腻,吐字行腔,精雕细琢。梁红玉以一弱女子,不惧强敌,不畏艰险,在长江之上,迎着汹涌波涛,擂鼓助战。说书人凭一面鼓,一张琴演得出神入化。只听得风萧萧,水滔滔,隆隆鼓声震撼着将士们的爱国心弦,霎时间,万马奔腾,杀声震天……‎ 三弦的最后余音也消失了。场里一片肃穆,气氛兴奋又紧张。听众屏息凝神,像中了魔,末了,突然爆发出掌声。‎ 宝庆大大方方地抓住窝囊废的手,举了起来。他鞠了一躬,窝囊废也挺不自然地鞠了一躬。听众一片叫好声。宝庆庄重地拿起三弦,走下了台——这是对他大哥,优秀琴师的一番敬意。‎ 后台,全体演员围住了宝庆和窝囊废。拍他们的背,跟他们拉手。年青的知识分子热情洋溢,宝庆激动得说不出话。吵吵嚷嚷的年青人围了上来,他立着,眼泪顺着腮帮子往下流。‎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宝庆想参加抗日义演却遭琴珠嘲弄,询问窝囊废可愿为自己伴奏,并没有得到回应,后又发现他起早练琴,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B.小说善于在细节中刻画人物,如窝囊废彩排前精心地打扮、表演后不自然地鞠躬,表现了他对弟弟情谊深厚和初次登台的紧张不安。‎ C.作者运用凝炼的语言、恰当的修辞、长短结合的句式描写出鼓书表演内容精彩,场面震撼,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将小说推向了高潮。‎ D.小说通过艺人故事展现市民阶层的生活境遇和精神面貌,以鼓书表演展现民间文化凝聚民心的力量,具有浓厚的市井特色和民族色彩。‎ 解析:选B B项,“表现了他对弟弟情谊深厚和初次登台的紧张不安”有误,“精心打扮”表现出他对演出的慎重,“不自然地鞠躬”中有初次登台的羞涩、赢得赞赏的激动。‎ 10‎ ‎2.(分析环境作用)小说中画横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轰炸后荒凉破败之景,渲染惨烈的氛围。结合“人们用茅草靠着这堵墙搭起了小棚棚,继续干他们的营生”及文章的最后一节内容分析可知,写废墟上人民的生活,是为下文抗日义演蓄势。结合“满眼令人心酸的战争创伤”“他一个劲地打颤”分析可知,描写的是宝庆的真切感受,表现了他质朴的民族情感。‎ 答案:①描写轰炸后荒凉破败之景,渲染惨烈的氛围,深刻揭露日寇的战争罪行。②描写废墟上人民的生活,他们艰难的求生触动了宝庆,为下文抗日义演蓄势。③描写宝庆的真切感受,表现了他质朴的民族情感。‎ ‎3.小说为什么不惜笔墨地刻画方宝森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6分)‎ 解析:此题考查小说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从映衬主要人物形象看,两人互为补充,真实地塑造了鼓书艺人的形象;对方宝森的描写,丰富了小说的情节,折射了当时鼓书艺人的处境。方宝森的行动,也表现了底层人民的爱国热情,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答案:①与宝庆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宝森的变化更加真实地展示了旧社会艺人渴望被尊重的心理。②丰富小说内容。宝森的言行促成情节发展,增添故事生动性。③折射社会环境。宝森的观念再现当时的社会风气和艺人的艰难境遇。④揭示小说主题。宝森的蜕变表达出讴歌底层艺人的爱国热情和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主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 谎骗的诺言 封季壬①‎ 女居停②送了医生,便出去配药,托我照看正病着的孩子。‎ 这时黄昏将逝,窗外星光雾影,引人深思。远看南岸,山峰隐没在雾海以外,人家灯火偶然一现,待定睛看时,却又隐约莫辨。我贪看这一忽儿的窗外夜景,若说山城景物有值得人喜欢的,也就莫过于眼前这一幅图画了。可不吗?任何一个晚上,无论晴雨,无论有无星光月色,你偶然走到一个路口,随便向哪一方向望去,你会惊望着雾影迷濛处的人家灯火,而误以为自己迷入了神话中的仙境。当你置身在仙境中的人家,极目四顾,眼底风物,不就是海市蜃楼的一现吗?‎ 幻景可以骗得人忘掉了自己的存在,所以许多人愿意在幻景中骗来片刻的安慰,明知被骗而甘于受骗,换来的安慰也就多么的可怜了。假如我是画家,我将永远保留眼前这一片景色在记忆中,不使落于纸上。事实上每一个居住在山城的人,谁都厌恶这一片望不见蓝天的土地。石坡爬弯了你的背脊,灰尘直射进你的肺里。如果是落雨天,你便成了一条掉进泥沼里去的狗似的,走过街,恨不得跳进水里淹死。可是,就在这时候,我却被幻景诱惑得忘了现实的存在。我贪望着远景,我甚至幻想起一些动人的神话故事来。‎ ‎“A先生,我请你给我讲个故事……”‎ 10‎ 病了的孩子并未睡着,他的喊声驱散了我的幻想,我恋恋地离开窗口,像第一次走上讲堂的人,脑子里空茫得像一页白纸。‎ 我似乎有许多的故事,可是待我一开口,思想像一团乱丝,任凭怎样也理不出一个头绪来。为了不愿使一个病了的孩子失望,故意从容地同他说些闲话,问他哪儿不舒服,问他要不要喝水,问他在学校上了些什么课。最后我点燃了一根烟,我也变成了个孩子似的近乎犯赖地要求他:‎ ‎“等我抽完烟好不好?”‎ ‎“好。”‎ 孩子笑了,是那么一个充满了希望的笑。‎ 一根烟抽完了,任何故事都想不起来。‎ 不等他又一次请求,我便又走过去,我抓住一个神话的尾巴,十分吃力地苦思着。‎ 可是这孩子才七岁,显然神话故事他还不能理解。一个七岁的孩子应该听些什么内容的故事才好呢?我忘了故事,我却思索这一个难解的问题。‎ ‎“你又抽烟了?”‎ 孩子不满地问我,我笑了笑。我不好意思说我还在想。‎ ‎“你天天在写故事,你应该给我讲一个长长的故事!”‎ 我像一个临考受窘的小学生,我连为自己辩解的勇气都没有了。‎ 我轻轻溜到窗口,恨不得把整个身体跟我的眼睛投向窗外,投向幻影雾景中去。我希望我伸手可以攀摘到一颗星星,希望星星赐给我一分应变的聪明。‎ 星星吝啬地眨眨眼隐去了。一阵听不清的私语从对岸山头随风吹来。我遭受到难堪的讪笑。惶急中我又退到床前,我终于讷讷地揭开了话源:‎ 一个小孩子用计打退了敌人……‎ 多么枯燥无味的题目,不到三分钟就讲完了,孩子一再问着“后来呢?”可是,我再也编不出一个可以使孩子满足的故事了。‎ 终于盼到女居停回来。为了骗孩子乖乖地吃药,女居停不等我同意便慷慨地答应了她的孩子“吃了药再给你讲个好听的故事”。‎ 孩子和母亲同时望了望我,脸上都浮泛着一层压抑不住的微笑。‎ 我无言地又点上了一根烟。‎ 幸好孩子吃了药便睡着了,然而我却无法从他梦里驱走那个谎骗的诺言。‎ ‎(选自小说集《废墟上的花朵》,有删改)‎ ‎【注】 ①封季壬: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1936年开始发表小说,其创作主要集中在解放前。②居停:〈书〉寄居之处的主人,古代称“居停主人”,后简省为“居停”,在旧中国文人笔下经常出现,也就是现代口语里说的房东。‎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0‎ A.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生病想听故事的“孩子”为主要人物,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但却隐寓着深刻主题的故事。‎ B.女居停在文中开头和结尾共出现两次,出场不多,但作用明显,既有利于情节的发展,又深化了全文的思想主旨。‎ C.“我”面对久久不放弃“希望”的纯真的孩子,却只能用善良的敷衍和欺骗应对,折射出“我”的无奈和悲哀。‎ D.“第一次走上讲堂的人”与“临考受窘的小学生”两处比喻都写出“我”当时紧张的心理状态,语言富有形象性。‎ 解析:选A A项,“以‘我’为见证人,以生病想听故事的‘孩子’为主要人物”错误。“我”不是“见证人”,而是主要人物;小孩子只是次要人物。‎ ‎5.小说有几处情节体现了“谎骗的诺言”?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6分)‎ 解析:解答此题,要立足全文,先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筛选出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分条作答。‎ 答案:小说中有两处体现“谎骗的诺言”:①生病的孩子需要“我”给他讲个故事,本来没有准备的“我”,不好意思拒绝,却以“等我抽完烟”为托辞。②为了哄骗孩子乖乖地吃药,女居停没有经“我”同意就答应孩子,只要吃了药就给他讲个好听的故事。‎ ‎6.(分析环境作用)有人说,小说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作用不可低估,为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首先要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 答案:①这段景物描写与后面的故事情节互为映衬,使全文结构浑然一体。②这段景物描写与下一段的议论、抒情文字相结合,为表现“我”的生存态度提供了寄托精神的虚幻境界。③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压抑与彷徨,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深化了主题。‎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