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全国)(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全国)(4)

‎2018届二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秩序”是一个久违的概念。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自觉的社会转型,中国不仅到了确立现代文明秩序的阶段,也到了能对世界新秩序的形成产生越来越大良性影响的阶段。‎ 传统中国长期被称为“礼仪之邦”,这表明那时的中国不仅有秩序,而且有让“近者说,远者来”的文明秩序。自南宋以降,作为一种大的文化形态的农耕文明开始走下坡路。随着皇权专制不断强化的,是民气的衰落和思想的萎缩。直到清朝这最后一个专制王朝,中国内部的“造反”和“起义”都只能充当某家某姓“改朝换代”的工具,脱不出帝王易位、治乱兴替的循环。‎ 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既有相近或相似之处,又各有其特点。我们知道,西方社会也曾经长期陷入封闭和停滞的状态。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大约一千年的时间里,欧洲处于中世纪。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其缓慢,并不时受到破坏。然而,兴起于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6世纪的宗教改革,使西方社会经历了一番称得上脱胎换骨的改变。由资本和科学技术推动的市场经济,不仅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廉价商品,还使人们获得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形成多方面的社会联系,它冲垮一切闭关锁国的防御,把整个世界都纳入其中。然而,由国家权力介入的殖民活动以及民族利益的竞争,使得西方文明对非西方世界必定构成欺压和示范的双重效应,从而使后者陷入既要向之学习又必须加以反抗的尴尬处境。‎ 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提出“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用“中心”与“边缘”说明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世界严重的不平衡和依附现象。俄国处于这一体系的“半边缘”,中国则处于“边缘”。进入20世纪,处于一战后期的俄国连续发生政治事变,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自上而下”地推动工业化。由工商文明所主导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挑战和欺压,也造成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巨变”,对外摆脱殖民控制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对内铲除帝制、变“家天下”为“公天下”,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夙愿与使命,这就是民族和民主革命。革命无疑是对传统秩序的颠覆性破坏和革除,若非如此,中华民族不可能像火凤凰一样涅槃重生,在现代世界上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历史终有其局限性,现代中国对秩序和规则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些曲折。我们曾用一种简单的阶级观点看待传统文化,没有把民族文化与“封建”的政治制度做适当区分,没有把人文文化与政治文化做适当区分,许多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并继承了民族精神的先进人士,却在文化上采取了激烈地反传统的态度,结果,蕴含在传统文化中代代相传的许多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如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也被否定或丢弃了。凡此种种,长期的自我折腾,加剧了人心和社会的失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正轨,尤其近年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国家转型和文明重建有着更为深邃的战略思想,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提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加强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同时,以更为开阔的胸襟面向世界和未来,推动现有的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变,这又反过来积极地影响着国内文明秩序的建构。‎ 正是在这种情势下,我们需要从理论上深入地解析和理解秩序与社会历史秩序,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秩序的性质及历史变迁,把握其中的文明、自由与和谐之道。‎ ‎(摘自张曙光《论秩序与社会历史秩序》,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社会“秩序”发展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中国不仅有秩序,而且有着文明的秩序,南宋以后,随着皇权专制不断强化,这种文明秩序逐渐衰落。‎ B.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挑战和欺压,使得中国发生“三千年未有之巨变”,民族和民主革命爆发,传统秩序被革除。‎ C.我们曾对秩序和规则的理解存在问题,使得人心和社会失序,改革开放以后,文明秩序的建构才逐渐步入正轨。‎ D.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逐渐转型,中国确立了现代文明秩序,并且对世界新秩序的形成有着良性影响。‎ 解析:选D 从原文第一段可知,“中国确立了现代文明秩序,并且对世界新秩序的形成有着良性影响”说法错误,应该是“到了”这一阶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有相似之处,中国也一样经历过长期封闭和停滞的时期,然后一系列革命使得社会重生。‎ B.由资本和科学技术推动的市场经济冲垮了一切闭关锁国的防御,把整个世界都纳入其中,为非西方世界指明了发展方向。‎ C.清代,也曾经有一些“造反”“起义”等,但这些和后来的民族民主革命不同,并没有结束皇权专制。‎ D.关于国家转型和文明重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应该全面依法治国,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解析:选B “为非西方世界指明了发展方向”错误,文中只是说西方文明对非西方世界有“示范”作用。‎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处于“现代世界体系”边缘的中国,也发动了一系列革命,对外摆脱了殖民控制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对内铲除了帝制。‎ B.处于“现代世界体系”“半边缘”的俄国,在一战后期连续发生政治事变,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工业化的发展。‎ C.许多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并继承了民族精神的先进人士,因为对传统文化认识简单,采取激烈地反传统态度,以致否定或丢弃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D.构建文明、自由与和谐的社会秩序,需要对秩序与社会历史秩序进行深入解析和理解,并能对人类社会秩序的性质及历史变迁进行辩证认识。‎ 解析:选C 曲解文意,文中说的是“用一种简单的阶级观点看待传统文化”。这些先进人士这样做的原因是“用一种简单的阶级观点看待传统文化,没有把民族文化与‘封建’的政治制度做适当区分,没有把人文文化与政治文化做适当区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而“和”的本质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左传》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还要处理好“王道”与“霸道”之间的关系。所谓“王道”,就是用道德来感化四夷。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霸道”,则是使用武力以制服四夷。儒家并不是完全排斥武力的使用,而主张“以力辅仁”。《左传》曾谈到军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于此可见,“兵”只是昭示“文德”的手段。‎ ‎“厚往薄来”也是儒家治理天下的一条原则。孔子所总结的周朝治理天下的九条纲领中就有“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关于“厚往薄来”,据唐朝孔颖达解释:“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君子”(统治者,有德者)应当以“义”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不过,孔子并不否定“利”。孔子所否定的是不义之利。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将“义”置于“利”之上,提倡“以义制利”。而孟子主张,“君子”应持“义”而忘“利”。后来的中国封建帝王,为了表现“天子有德”的风度,对于“四夷来朝”的行为也就一概施行“厚往薄来”的方针。譬如,十分节俭的明太祖就曾指示:“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赍予之物宜厚,以示怀柔之意。”‎ 儒家文明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普遍价值,如上所述的这些涉外理念,今天对于我们也有十分宝贵的理论价值。‎ ‎(摘编自陈尚胜《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既要关注古代的朝贡制度、中国中心主义和儒家的天下观,也要考虑与之配合的涉外理论。‎ B.儒家认为,“和”是构建理想天下秩序的思想准则,是国家之间的交往方式,应以此实现“协和万邦”,使各国和平相处。‎ C.外交上,儒家主张既要有“王道”,又要有“霸道”,但要“以力辅仁”,即以“王道”为主,以“霸道”为辅。‎ D.儒家的义利观批判见利忘义,主张“以义制利”,表现在外交上就是“厚往薄来”,尽其所能来回报对方的深情厚谊。‎ 解析:选D 原文中“厚往薄来”的意思是:“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本项“尽其所能来回报对方的深情厚谊”的转述不正确。‎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左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重要的是要友善地与邻国相处,以达到“亲仁”的理想境界,这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法宝。‎ B.儒家认为求同存异才能和谐共处,故其所倡导的“和”是建立在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差异的基础上的。‎ C.明朝郑和率领水军巡游诸国时,对“夷狄之邦”奉行“以不治治之”的理念,体现了与邻国相处“和为贵”的思想。‎ D.明太祖十分节俭,但是在赏赐来朝使节时却非常大方,这是为了表现“天子有德”的风度,以显示对蛮夷之邦的怀柔之意。‎ 解析:选A 原文“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中的“亲仁”不是一种理想境界,而是处理好国家关系的方式。本项“以达到‘亲仁’的理想境界”的理解不正确。‎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协和万邦”“天下一家”“厚往薄来”等涉外理念,是建立理想世界秩序的重要保证,这对解决当今国际问题的困局有借鉴价值。‎ B.后世儒者提出的“王者不治夷狄”的主张,虽然与儒家所持的天下观并不完全相同,但同样显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 C.一个国家要赢得别国的尊重,除了施行仁爱、道义之外,还需要拥有显示国家威力的军队,因此“弱国无外交”是有道理的。‎ D.儒家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告诉我们不要计较眼前的利益,而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大局,这样才有助于推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 解析:选A 原文中论述的“涉外理念”并不包括“天下一家”,也没有说“天下一家”是建立理想世界的重要保证,本项的分析不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