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安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实验班)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安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实验班)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是以文化自觉即对文化的理性反思为前提和基础的。文化自觉是指一定文化主体的一种理性的“主体意识”或“自我意识”,是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对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以及自身文化在国际关系格局中所处的“实际序位”和“发展态势”等问题进行理性审视和深刻反思,从而对自身文化的优劣长短、国际影响力及其限度形成的自知之明。 文化自觉建基于对文化的理性反思,核心也在于反思。文化反思与形成文化主体性是同一过程的两面,二者又互为前提相互作用,完全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般而言,文化反思总是需要有“他者”的存在作为一种比较的基础,一种合理的刺激。在历史上,总是由于文化交流,一种陌生文化的出现,相互之间出现碰撞,才会引起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和反思的。 文化反思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对文化实有情况的认知,包括一定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各种文化形式及其地区分布情况,“他者”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交流的情况,各种性质文化对人们思想产生的实际影响等,这是基础性的。一是对各种文化的作用、意义进行的评价,尤其是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发展、政治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作用的评价。 文化反思的内容主要存在三个维度:关于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关于如何处理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关系,这个维度是一种对各民族文化的平等对待层面的观照;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对本民族文化以及他者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性质的分析比较,这个维度属于一种超越性的透视。 文化反思有着深浅的层次差别,也有一个从浅到深的层次递进过程。近代以来,通常那些经济军事强大的民族国家会表现出一种文化强国心态,在文化输出方面也出现“巨大贸易顺差” ;相反,经济军事落后民族的许多人则容易出现文化自卑心态,唯有以前者的标准为标准,以获得前者的认可为傲视同侪的资本。所谓“挟洋自重”,此之谓也。这两种态度里并非没有文化反思的因素,文化反思的层次递进,就是将人们对文化的反思以及形成的自傲或自卑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于文化发展以及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作用,同时都纳入进一步反思审视的范围,在超越民族文化本位的前提下,客观地分析本民族文化的优长劣短,搞清楚我们是谁,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还缺什么,我们经过努力能获得什么。 总之,只有建立在扎实的理性反思基础上的文化自觉,才是真正的文化自觉;只有建立在理性的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是具有持久生命力和价值前景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董朝霞《文化自信须以文化自觉为基础》2018年7月16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文化的理性反思是文化自觉的基础,而文化自觉又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 B.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进行审视反思后对自身文化形成的自知之明。 C.文化反思与形成文化主体性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二者互为前提和相互作用。 D.文化反思包括对文化实有情况的认知和对各种文化尤其是外来文化的评价两种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开篇即提出论点,篇末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论点。 B.文章主体部分重点论述文化反思,强调理性的文化反思在文化自信形成中的重要地位。 C.文章以“巨大贸易顺差”形象地论述经济军事强国在文化输出方面的压倒性优势。 D.文章关于文化反思的两种形式、内容的三个维度、深浅的层次差别的论述,是并列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即使没有陌生文化的出现,那些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人依然会对自身文化进行理性反思。 B.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催生文化强国心态,这种心态又反过来促进经济军事实力的发展。 C.文化强国心态和自卑心态虽然只是文化反思的浅层次状态,但对文化发展和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作用不能忽视。 D.在处理民族文化关系方面,如果能够平等对待对各民族文化,就能正确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关系。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背灵魂回家 曾晓文 ①回家的路,总是漫长。 ② 从多伦多出发,经过十三个多小时的航程,再搭乘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终于抵达中原的一座小城。我已疲惫不堪,更不堪的是对别样重逢的期待。我走进家门,迎面撞见照片上风华正茂的父亲:浓黑的发是青春见证,鼻梁挺直正如他的个性,而他的眼神穿越岁月的雾霾风尘,明亮坦诚。照片下是他留给我的全部遗产:大约三千册书。它们立在质地不同的书架上,却拥有同样静默等候的姿态。 ③上一次回家是在一年多以前,父亲尝试了多种疗法,勇士般地与肺癌对峙。谁料不到两个月,他竟在死神面前折戟沉沙。父亲的照片是黑白的,摄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时他正在读大学中文系,文采出众,担任学生刊物的副主编。他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甚至荣获了省级文学奖。他毕业后自愿到东北边疆小城教中学语文。他在业余时间把《艾子杂说》等文言文译成现代文,并寄给了史学家吴晗先生,得到了赞赏和推荐。“文革”伊始,吴晗先生惨遭迫害,父亲因与他的书信往来被定成“黑帮分子”。他的新鲜出炉的小说集被送回印刷厂打成纸浆,同时被打碎的,还有他的文学梦。我出生那天,他正被关在“牛棚”里“反省罪行”。他请看守带一张纸条给我的母亲,上面写着给我取的名字——晓文,通晓文学,他是以我的名字寄托他的文学梦想啊。 ④我慢慢地抚触一排排的书籍,书脊上似乎还有父亲的温热。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被发配到东北偏远的小山村劳改,7年后才回城,仍被剥夺教书的权利,只能在学校的工厂里打杂。1976年夏天,他因涉嫌“右倾翻案风”蒙冤入狱。在他坐牢的那段日子里,我被邻居唾弃,被同学欺侮,一个人躲在小屋里读他的藏书,以文学的烛光抵抗了生命中的黑暗。 ⑤我决定从父亲的藏书中精选出几箱,海运到加拿大。 ⑥翻开每一本书,都有数不清的仓颉创造的精灵跳跃出来,使世界霎时变得不同寻常。在2005年我带走了《二十四史》的前二十本,这一次把后面的几十本装进了纸箱,从此我至少拥有了历史的完整。我找到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他知道这是我最喜欢的名著之一,居然一口气买下了三个译本。我看到了自己写的几本书。父亲在我出版第一部小说之后,兴奋地买下一百本,送给他的老学友们,似乎向他们宣告,我承继了他对文学的拜谒和对文字的热爱,他的文学梦如凤凰涅磐,死而复生。我慢慢地取下两部装帧朴素的高考文言文辅导书,那是父亲编著的。几年前,当他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不顾亲人的反对,抓紧分分秒秒写书。他执教将近半个世纪,决意把中学语文教学经验留给后人。他不会用电脑打字,只能用手写。在初稿写就后,反复校对了五遍。我难以想象他在接受化疗、理疗期间是怎样坚持工作的。这两本书总共不过六百页,但蓄满了意志的力量,在我手上重若千钧,使我从此在写作中再不敢轻言放弃。 ⑦我的目光被普希金诗歌集吸引了。翻开封面,就如开启岁月的银屏,再次置身于熟悉的场景。多年前父亲站在四壁皆空的小屋中,慷慨激昂地背诵《纪念碑》: ⑧“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不,我不会完全死亡/我的灵魂在遗留下的诗歌当中/将比我的灰烬活得更久长,和逃避了腐朽灭亡/我将永远光荣不朽……” ⑨父亲没有成为诗人、作家,但他得到了众多亲友和学生的爱戴,而我朝朝暮暮用回忆的笔,写下他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篇章,如今他的传记在我的世界里铺天盖地。在我的心中,耸立着一座专属于他的“纪念碑”。 ⑩几个月后,父亲的书被运到了我在多伦多的家里,我无法立即整理。我面对一片纯个人的精神空白,只好在书桌旁坐下来写作。 (11)我请人定制了栎木的书架,还装了灯,终于把父亲的书一一整齐地摆了上去,郑重得如主持一场宗教仪式。我与父亲阴阳两隔,但我在很多本书上发现了他的注解、指纹。在传说中,巫师背逝者的灵魂回家,与生者交流。这些书是成群结队的“巫师”,指引我与父亲展开不倦的灵魂对话,于是在喧嚣的尘世,我拥有了一小片安宁的净土。 (12)我身居非中文环境的异国,在业余时间用一支不懈的笔,划一方精神清潭,灵根自植,使深情的兰花在水中四季绽放。也许我和千百位海外写作者一起,背载中华文化遗产,永远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建立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以文字“唤醒人们的善良的感情”。 (选自2015年2月《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注:曾晓文,加拿大华裔女作家。 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以书籍为线索,不但串联了我和父亲热爱文学的故事,而且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薪火将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 B. 文章记叙了作者搬运书籍回自己多伦多家中的过程,其间穿插了父亲的一些往事,目的在于交待运书的原因。 C. 文章第⑩段说“几个月后,父亲的书被运到了我在多伦多的家里,我无法立即整理”,是因为我仍然无法摆脱父亲去世后的悲痛,无空进行整理,因为我要通过写作来告慰父亲。 D.本文笔调奔放,以他乡人的身份,将回望原乡的姿态,凝成执着而坚定的信念,感情真挚浓烈。 5.文章第⑦⑧段回忆父亲多年前站在小屋中背诵《纪念碑》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6.散文标题“背灵魂回家”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 材料二: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徒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 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 (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 材料三: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有“内在疾患”。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80%以上,甚至有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 下图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 (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材料四: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 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最为期待的。通过“互联网+”把以上这些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 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 (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中国空巢老人的数字惊人,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 B. 虽然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当下已成为社会难题。 C. 因为年老体弱,农村空巢老人要面对来自外在危险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威胁。 D. 把“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能使市场和老人实现共赢。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材料一表明,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的数量接近老年人口总数的一半,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许多困难。 B. 根据材料二,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诸如“医保”改革政策的落实,“空巢”之痛势必短期内可以获得有效解决。 C. 根据材料三中相关数据可知,空巢老人患病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内在疾患”是最应该引起社会关注的安全问题。 D. 依据材料四,经过市民政局的积极努力,南京市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的空巢老人有望能够享受到便利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 9. 怎样才能让“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四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 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未几,赐爵河东县侯。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 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 (选自《新唐书•裴炎传》,有删节) 注释:帝不豫:皇帝有病。及大渐:渐,疾病加重。 9.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 B.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 C.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 D.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宫,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 B.五品,正五品是中国古代官位的一个级别,属于中级官员,一般是州级官员。 C.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 后泛指帝王的宗庙,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D.侯,古时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一等。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高宗晚年,裴炎特别受到信任和倚重。唐高宗病重,裴炎奉诏协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唐高宗临死,裴炎受遗诏辅政。 B.唐中宗登基后,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给自己乳母儿子五品官,裴炎坚决不肯从命。 C.徐敬业起兵造反,裴炎企图做内应发动兵变推翻武则天;后因下了很多天的雨,武则天没出皇宫而作罢。 D.裴炎被弹劾逮捕下狱后,刘齐贤、蒋俨为他辩解,但武后坚持认为裴炎谋反,最终在都亭驿杀了裴炎。 1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炎独固争,后愈衔怒。(5分) (2)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5分) (二)古代诗词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4.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首联承题。上句扣“野泊对月”之事;下句点“野泊”之因:逋逃漂泊,故有“野泊”。 B. 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之野,仰望北斗横斜,耳闻凄凉角声,意境苍凉。 C. 颈联写杯酒增添羁旅之愁,浪花卷动归乡之心,不由得暗自惊叹,表现了“野泊”时的伤感。 D. 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本诗颔联境界开阔,情感悲壮,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神似。 15. 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 。 (2)《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短歌行》中运用比喻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一句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_______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________。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成都的诗的传统,(①)。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________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哪里就生根发芽。诗的传统,(②)。它靠的不是________,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杜公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③)。才有了以后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些“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印。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悠闲自得 平分秋色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B.自得其乐 平起平坐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C.悠闲自得 平起平坐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D.自得其乐 平分秋色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B.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 C.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D.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①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②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③道出了草堂建成前的情景和心情。 B.①要得益于杜甫 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后的情景和心情。 C.①要得益于杜甫的草堂 ②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 D.①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 20.下面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匠》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5分) 《语文匠》编辑部: 我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久闻你刊大名,决定向你刊投稿。现奉上大作《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拔冗回示为谢! 此致 敬礼! 张晓 2018年7月6日 21. 阅读下面文段,围绕“国家精神”,根据划线句子仿写三句话,组成排比句式。(6分) 22. 国家精神是什么?简单两个字,就是一个国家的“国魂”。 它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赤子精神; ; ; 。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0月28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公交车上,乘客刘某因错过目的地站要求停车,司机冉某以该处无公交车站拒绝。刘某对司机大加指责,司机不断回头解释与争吵,乘客大多选择旁观不语,矛盾逐渐升级。当车经过万州长江二桥时,刘某突然拿起手机两次砸向司机头部,司机冉某放开方向盘进行回击,双方开始殴打,最终导致车辆失控,与迎面的小轿车碰撞后冲出二桥护栏坠江,造成车上15个鲜活的生命在3秒内瞬间消逝。 在救援人员忙着对失踪人员救援的同时,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谣言。比如“公交车司机凌晨K歌导致开车时睡着引发事故” “大巴和小轿车相撞的原因系女司机驾驶的小轿车逆行”…… 由此引发网友议论与谩骂。这次相关权威部门的真相披露和辟谣工作相当及时,事故真实情况和相关调查结果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让民众了解真相。 读了上面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实验部 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注:选择题每题3分.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4.D(D、应为“笔调清淡”,“感情真挚,平静忧伤”。) 5.①写出了父亲在文革困境中对自由的渴望和倔强不屈的品格。表现了父亲执着追求文学梦想,并敢于为坚持理想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2分)②表达了中华文化的薪火将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深化了主题。(2分)③在结构上,为引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2分) 6.①标题以“灵魂”喻书,指作者继承了父亲的大约3000册书。②“灵魂” 又指文学梦想,意指自己承继了父亲的文学梦想,坚守了文学之路。③“灵魂”还比喻中华文化的遗产,抒发了海外华人与祖国血脉相连、与汉语文脉相同的情怀。④表达了中华文化的薪火将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突出了主题。(每点2分)) 7. A(强加因果,空巢老人数量多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无因果关系) 8. B(“势必”和“短期”内无中生有) 9.①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地区发展平衡,减少劳动力候鸟式迁徙;②推进社保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为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创造条件;③加大政府投入,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④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探索新的养老模式。(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C 11.D,第二等 12.C(“徐敬业起兵造反”在后,并非“为内应”) 13.(1)武承嗣又劝说太后诛杀汉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以断绝李唐宗族的希望,唯独裴炎坚持争执,武后愈加愤恨。(讽,绝,固,衔各1分,句意1分) (2)裴炎是国家大臣,对国家有功,一心侍奉皇上,天下人都知道,我知道他不会谋反。(判断句式1分,社稷1分,悉1分;句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裴炎,字子隆,是绛州闻喜县人。性情宽厚,很少谈笑,有奇特的节操。高宗前往东都,留皇太子在京师,让裴炎辅佐。皇帝有病,太子监国,下诏裴炎和刘齐贤、郭正一在东宫商量处理政事,等到皇帝病危,接受遗命辅佐太子,就是唐中宗。 中宗想要任命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并授予乳母的儿子五品官,裴炎坚持不同意,皇帝发怒说:“我即使有意把国家让给韦玄贞,难道又有什么不可以?为什么要吝啬侍中这一职位呢?”裴炎感到担忧,便与武后谋划废掉皇帝,武后命令裴炎、刘祎之带兵入宫,宣布武后命令,扶皇帝下殿,皇帝说:“我有什么罪?”武后说:“将天下交给韦玄贞,难道没有罪吗?”便废皇帝为庐陵王,改立豫王为皇帝。裴炎因为制定谋策的功劳,封永清县男。 武后执政后,逐渐放纵,于是武承嗣请求建立七庙,追封自己的父祖为王,裴炎上谏说:“太后是天下的母亲,以盛德临朝听政,不应当追封祖父、父亲为王,显示自私,况且难道没看到吕氏失败的事吗!”武后说:“吕氏的封王,是将权力交给活人,如今我追封的是祖先,存亡互异,怎能相提并论呢!”裴炎说:“蔓草难以对付,不可任它萌芽生长。”武后不高兴而作罢。武承嗣又劝说太后诛杀汉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以断绝李唐宗族的希望,刘祎之、韦仁约畏惧沉默不敢说话,唯独裴炎坚持争执,武后愈加愤恨。不久,赐爵河东县侯。 豫王虽然是皇帝,不曾处理天下事务。裴炎谋划趁太后出游龙门时,派兵拘捕她,将国政归还天子。正值久雨,太后不出游而停止此事。徐敬业起兵,太后提议讨伐他,裴炎说:“天子长大了,不参与国政,因此小人有借口。如今假如还给儿子明君之政,逆贼不用征讨就会自行瓦解。”御史崔詧曰:“裴炎受先帝顾命之托,大权在手,听说叛乱不去征讨,却请求太后归还国政,此中必定有异图。”太后便拘捕裴炎押送诏狱,派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共同审讯他。凤阁侍郎胡元范曰:“裴炎是国家大臣,对国家有功,一心侍奉皇上,天下人都知道,我知道他不会谋反。” 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相继为他辩解,太后说:“裴炎谋反已有端倪,只是卿等不知道罢了。” 胡元范、刘齐贤说:“如果裴炎能谋反,我们也能谋反了。”武后说:“我知道裴炎谋反,你们不谋反。”便在都亭驿杀了裴炎。 裴炎被弹劾时,有人劝他说些恭顺的话,裴炎说:“宰相下狱,没有自我保全的道理。”最终不屈服。官府抄没他的家财,没有一石粮食的积蓄。 (二) 古代诗歌阅读(9分) 14. B(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上句写“野泊”所见,天上参横斗转,地上洞庭茫茫,为视觉,属静景;下句写角声悲鸣,声断岳阳城,为听觉,是动景。) 15. ①羁旅漂泊之感。 “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②思归之情/故土之思。“归心”,回归故土的心愿,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③为国担忧。“欲问行朝旧消息”,迁移不定的朝廷,让诗人挂心问消息,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担忧之情。 ④伤时之情/为乱世而哀伤。“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让盼着国家安定回归故土的诗人哀伤不已。(格式:总结性术语1分+扣原诗分析阐释1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 (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B 18.C 19.D (每题3分) 17.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悠闲自得:心无牵挂,随意而满足。形容神态悠闲、心情安逸,不在乎事事所为,只在乎自身感觉的快慰;本着对自己好和对别人好的意义,才是真正的快悠闲适和闲得乐哉;自由清闲,心情舒畅。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句中重在强调“乐趣”。平起平坐:比喻地位相当,身份不分高低。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 表示平局。句中重点强调“地位”。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把某个人(或某种人)看得不同于一般。另当别论:原来看法等不成立,另加以有评论。句中重在强调“看法”;晨钟暮鼓:意思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可以用来形容寺院僧人的生活。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句中强调“时间短”,因此选B。 1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根据语境,A项“衍生”搭配不当不当,B项,“心领神会”不合语境,搭配不当;D项,包含AB项的错误。 19.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陈述对象的衔接,第一空后面是“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强调的是“杜甫和草堂”;第二空,根据后面的“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可知重在强调“底蕴”;第三空,注意前面的“《堂成》”,可知是“建成时”。 20 【答案】(1)“你刊”改为“贵刊”; (2)“妹仔”改为“女生”; (3)“大作”改为“拙作”或“拙笔”; (4)“拜读”改为“指正”; (5)“务必”改为“能”或“能够”。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设置的情境是“雅安XX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报》编辑部的投稿信”。“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妹仔”是方言,指女孩或女生,用在此处不合适,改为“女生”。“久闻你刊大名”,“你”应改为“贵”,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现奉上大作《蒙茶飘香》一篇”,“大作”,敬辞,称对方的著作。此处说自己的作品,应称为“拙作”。“敬请拜读”,“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此处说别人读自己的文章,不当,改为“指正”。“务必拨冗回示为谢”,“务必”带有命令语气,不当。 【答案】 (1). 它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 (2). 它是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精神 (3). 它是一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发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仿写能力。仿写时一定要与例句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一致,还要注意内容上的关联。本题,围绕“国家精神”,参考例句“它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赤子精神”的句式,写两句话,与原句前后构成排比句即可。也就是用“它是一种‘……(诗句)’……(诗句体现出的精神特点)的精神”写两句话。参考答案: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它是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精神;它是一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发精神。 四、作文(60分) 人民微评|不形成制度正义,类似悲剧便难断绝 一段惊心动魄的视频,还原了悲剧诱因;一场无谓的纷争,拉十几人“陪葬”。教训之惨重,让人不敢直视,却不得不叩问,乘客与司机互殴何以一再出现?痛定思痛,别止于唏嘘,更别停留于愤怒。无彻底反思就无真正救赎,不形成制度正义,类似悲剧便难断绝。 新华微评|不放任自己,不纵容他人,生活方能平安美好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原因让人唏嘘不已:一场看似不起眼的争执导致了多条鲜活生命逝去。因为一点怨气,危及公共安全伤及无辜,教训惨痛至极!逝者安息、生者警醒:生活中,情绪难免起伏,但须时刻谨记敬畏生命、敬畏规则、敬畏秩序,理性、平和,多一些推己及人的宽容。不放任自己,不纵容他人,生活方能平安美好。 中青微评|方向盘上有人命!司法应对“乘霸”出手 不守规则、戾气横生,互殴对骂、害人害己。方向盘上有人命!第一,不跟行进中的司机吵架,这是公共安全的底线;第二,司机不开情绪车,这是职业操守的底线。把车停下来、换个场合好好说话,究竟有多难?重庆公交坠江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人为之灾。当然,无理取闹的各色乘霸,已经成为主要祸害。司法再不出手,恐人人自危。 福音微评|血的教训---冲动是魔鬼 无论是女子还是司机,他们都不愿意这样的悲剧发生,使自己以及无辜的乘客丧失性命。然而双方在相互刺激的言行中,愤怒的情绪突然爆发,一时间失去了理智,做出了极端错误的行为。他们的言行正应了“冲动是魔鬼”这句话。这是人们在行为系统不理智的表现,是人的情感特别强烈、基本不受理性控制的一种心理现象。 澎湃微评|规范司机应对是当务之急 唯一有效的提升安全的办法,就是提高司机的反应水平。香港公交车有规定,乘客不能和司机交谈,如果你乘车时询问司机,他不会搭理你,别的乘客会厌弃甚至可能警告你,这就是文明。内地也有类似的规定,比如“不许与司机闲聊” 。文明的养成需要很长时间,公民素质的提高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但是这样惨重的代价谁都不愿看到,或许只能从规范司机行为入手,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乘车文明。 中青微评|必须保障司机不被打扰的权利! 因女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结果让人唏嘘,让人愤懑!行车过程中,驾驶员被扰被打频频发生,除了提高公共安全意识,避免戾气丛生,还要尽快出台措施,切实保障公交驾驶员行车过程中不被打扰的权利。在更大范围内,加快设立司机独立驾驶室、安装驾驶座防护栏,迫在眉睫! 写作分析 对于刘某: 刘某不顾规则,强行要求停车。要求没得到满足便辱骂和行动攻击,导致公交车失控坠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行为已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以危险方法致多人死亡,触犯《刑法》 。 “上帝欲毁灭一个人,必先使其疯狂。”生活中,将人们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大灾难,而是我们不善自控的性情。一个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在冲动的时候,都难以做出正确的抉择。在涉及到公众及个人安全的关键时刻,一定要保持克制,不要激动,更不能做蠢事,不妨给自己一点空间和时间。否则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对于司机: 在驾驶公交车途中,司机冉某与乘客争吵、互殴,为个人荣辱不顾全车乘员安危,其行为严重违反公交车驾驶员的职业规定,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并涉嫌违法。 作为司机要时刻将行车安全和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置于首位,遵守交通法规,集中精力,不要分心。行车过程中如遇乘客无理取闹,要保持冷静,牢记安全驾驶操作规范,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停车并报警。切勿因一时冲动导致车辆失控发生悲剧。 对于乘客: 公交车上,全车人就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放任事态升级,当灾难来临时,谁都逃不掉。特定环境下,沉默并不是金,该说不时不说不,该出手时不出手,沉默可能就是陪葬! 乘坐公交、客车外出,要遵守秩序,文明乘车。发生坐过站等情况,请在下一站下车,切勿提出无理要求。若遇个别乘客无理取闹、干扰司机安全驾驶,不要做“旁观者”,要联起手来,敢“管闲事”,及时制止闹事人员。这不仅是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更是为全车乘客生命安全负责! 对于网友: 事故发生时,部分自媒体和“看客”抱着投机目的和“看热闹”的心态,不顾事实真相,没有深入调查,炮制出一个个吸睛言论。“避让论”“K歌疲劳论”一时甚嚣尘上,这些带有主观偏见和恶意诽谤的言论无疑给当事人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伤害。 在网络舆论自由化,传播渠道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除了不造谣,不传谣,还要学会辨别消息真伪。真相未明时,我们应多些耐心,多些冷静,多些定力,给调查真相留出足够时间,帮调查人员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别让谣言替代事实,别让主观影响客观。 对于相关部门: 从相关权威部门及时辟谣,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角度作文亦可。 立意角度 1、要有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 2、冲动是魔鬼,学会控制情绪,做事要冷静。 3、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切忌冷漠。 4、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静待事实真相。 5、相关部门的职能与责任。 …… 时评范文 生命的列车 前言:人生一世,就像搭车旅行,经历无数次上车、下车;有时是意外惊喜,有时是刻骨铭心的悲伤…… 不久以前,我读了一本书,书中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 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车旅行,要经历无数次上车、下车;时常有事故发生;有时是意外惊喜,有时是刻骨铭心的悲伤…… 降生人世,我们就坐上了生命的列车。我们以为,我们最先见到的两个人——我们的父母,会在人生的旅途中一直陪伴着我们。很遗憾,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会在某个车站下车。留下我们,孤独无助。他们的爱,他们的情,他们不可替代的陪伴,再也无从寻找…… 尽管如此,还会有其他人上车,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将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们之中有我们的兄弟姐妹,有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还将会体验,千古不朽的爱情故事。 坐同一班车的人当中,有的轻松旅行,有的却带着深深的悲哀……还有的,在列车上四处奔忙,随时准备帮助有需要的人……很多人下车后,其他旅客对他们的回忆历久弥新……但是,也有一些人,当他们离开座位时,却没有人察觉。 有时候,对你来说情深义重的旅伴,却坐到了另一节车厢。你只得远离他,继续你的旅程。当然,在旅途中,你也可以摇摇晃晃地穿过自己的车厢,到别的车厢去找他……可惜,你再也无法坐到他身旁。因为这个位置,已经让别人给占了…… 没关系,旅途中充满挑战、梦想、希望、离别……就是不能回头。因此,尽量使旅途愉快吧!善待旅途上遇见的所有旅客,找出人们身上的闪光点。 永远记住:在某一段旅程中,有人会犹豫彷徨,因为我们自己,也会犹豫彷徨;我们要理解他人,因为我们也需要他人的理解。 生命之谜就是:我们在什么地方下车?坐在身旁的伴侣,在什么地方下车?我们的朋友,在什么地方下车?我们无从知晓…… 我的孩子们上车时,没有什么行李,如果我能在他们的行囊中,留下美好的回忆,我会感到幸福。 我下车后,和我同行的旅客都还能记得我,想念我,因为我而更快乐更成功,我将感到快慰。 献给你,我生命列车上的同行者,祝你:旅途愉快! 世道变坏,是从普通人“作恶”开始的 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这是世界告诉我们的潜在真相。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的原因终于查明了,真相令人气到发抖。 简单来说就是,乘客刘某没有在司机提醒到站时下车,等反应过来时车辆已经过站。 她要下车,因为没有站点司机不肯。恼羞成怒的她与司机发生争吵,随后还用手机击打司机脑袋,司机反抗后猛打方向盘,最终酿成大祸。 万万没想到,一次争吵,竟然要以15条人命,15个家庭的幸福作为代价! 可悲可叹! 你知道吗? 那辆车上有正期待满怀要去给儿媳妇过生日的婆婆; 有还有半站就能下车和儿子团聚的父亲; 还有正欢天喜地带着孩子去公园玩耍的一家四口。 ..... 他们以为那辆车能带着他们去他们想去的地方,却没想到,这辆车的终点竟然是冰凉的水底和无尽的黑暗。 有人问,不就是错过站了吗?下一站再下不就好了,至于这么大动肝火吗? 对于只图一己私利的人来说,当然至于。 错过站意味着他们要多走一段路,要多浪费一点时间,多消耗一些精力,任何损耗自己利益的行为,他们都不能容忍。 对他们而言,不占便宜,就是吃亏。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灾难来临的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成为“凶手”。 这个世界变坏,大都是从普通人“作恶”开始的。 这种“恶”倒也不是什么滔天大罪,他们不过就是为了私利,逃逃票、插插队、耍耍小聪明而已。 不能说十恶不赦,但,是真的坏。 还记得那个“抢橘子”事件吗? 王爱军从四川拉了32吨橘子准备送往北京销售,不料发生追尾,只好拖到附近县城进行贱卖。 令王爱军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些路过的群众竟然一窝蜂地冲向受损车辆,趴在车厢一侧奋力从车内往外掏橘子,还有家长领着孩子合力哄抢,场面一度失控。 他们抢得不亦乐乎,王爱军绝望了,他拼命哭喊:别抢了,可怜可怜我! 但大家不为所动,依旧疯了似地从车里扒橘子,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一个小时。 王爱军说,这车橘子价值8万多元,因为追尾,成本价70元的橘子只能卖到30元。但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来抢。 这八万块对王爱军来说,可能意味着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收入,又可能是他养家糊口的全部生活费,他们看似掏空的是橘子,可实际上掏空的是王爱军的心啊。 那些抢橘子的人真的缺这几斤橘子吗? 不,他们是缺德。 马克思说,“庸俗、斤斤计较、贪图私利的人总是能看到自以为吃亏的事情”,殊不知,当危害积攒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彻底爆发。 这种爆发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会打破一个人对世界的向往;还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生的希望。 就像那位乘客在为了利益争执的时候没想到会赔上一车人的性命; 那些哄抢橘子的人也没想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毁掉一个家庭,给孩子带来最坏的影响。 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这是世界告诉我们的潜在真相。 弘一法师说:我不知何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 生活中常见又最易被忽视的,就是那些为一己之私,到处占便宜的小人。 你指责他,他以“屁大点事”回击,你不指责他,他所谓的“屁大点事”又严重危害着别人的利益,甚至生命安全。 前年国庆伊始,在人们都殷切盼望全家团圆时,司机老张一家,再也无法团圆了。 10月1号上午,老张驾驶货车行驶在甬台温高速上,再有几个小时,他就可以赶到温州老家。 几分钟后,因驾驶不慎,老张的小货车与前车发生追尾,老张下肢受伤,被卡在了驾驶室内。 有人紧急报警,需要老张做的,就是坚持到救护车到来。 可就在救护车紧急赶来,距离老张只有几公里时,再也无法前行了。 因为,高速堵车,用于紧急救援的应急车道,被私家车占的严严实实。 任凭救护车怎样拉警笛,前面的车子也纹丝不动。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老张卡在驾驶室血流不止,渐渐体力不支。 现场的人说:“一开始,小货车驾驶员还能说话,但慢慢地,他把头趴在了方向盘上,陷入了昏迷……” 有人在他耳边大喊:“你挺住,救护车马上就到!” 而这句话,不仅没能叫醒老张,还成了他生前听到的最后一句话,而且,还是一句谎话。 在老张昏迷近20分钟后,车道终于被清理出来。 可此时的老张,已等不及救援,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无法想象老张妻女,会以怎样悲痛的情感,来迎接这个原本应该团聚的假期,迎接至亲至爱离去的事实。 而那些“亲手杀死”老张的小车司机们,给他们最严重的惩罚,不过是扣6分,罚200块元人民币。 而下一次,他们仍可以若无其事地,继续占用应急车道。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相比明目张胆的恶人,那些自私自利,爱占便宜,漠视规则的小人,才真正应该被唾弃。 在微博热搜上,曾出现过这么一件奇葩事儿: 一段视频里,一群大爷大妈,爬高上低,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又着急忙慌地抢柿子。 他们有的绑竹竿,有的拿布袋儿,有的甚至爬到树上,直接折断树枝,把柿子摘了个精光,随后扬长而去。 原来,这些柿子树是邯郸学院校内的,今年结满了柿子,准备举行柿子节。 不料被附近市民发现,直接进入校园一顿哄抢,任凭学生们阻止,他们都听而不闻。 最后,学院无奈,只好取消柿子节,筹备花出去的钱,也都白白损失了。 几年前,网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张照片: 时值春暖花开,湖南农业大学“耘园”的油菜花盛开,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去观赏。 但是一些游客不听劝阻,跨过隔离带跑到实验田里拍照,还险些把学生培植的植物给掐了,导致这位同学差点毕不了业。 那些爱占便宜,自私自利的行为,看似无伤大雅,实际却严重损害着别人的利益。 还记得年初“女子高铁扒门,致使高铁延误3分钟”的事件吗? 只为等她迟到的老公,差点让高铁系统紊乱不说,竟让整列车乘客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相比7年前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后果: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亿9371万元。 如果再次出现意外,无疑造成的后果将远远甚于上次。 生活中太常见一些人自私、不守规则,伤害别人利益的事件: 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导致两车相撞,无辜司机受伤。 加油站附近不听劝阻,擅自点火抽烟,导致油库起火。 甚至这次,因自己不想多走路,殴打司机,导致整辆公交坠江,14人陪之殒命。 她从未想过自己只是错过了一站,而另外14人,却错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人之初性唯利,利无善恶,行有善恶,君子取利,以道行之。小人取利,无道而行。” 生活中有太多为了私利作恶的普通人,他们无视别人,一心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其实这世上有很多恶只在一念之间,底线的流失、原则的崩塌、规则的变形都足以让这个世道变得越来越坏。 我不奢望你大公无私,只请你不要为了私利而扰乱别人的生活轨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