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 语 文 ‎2019.11‎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凤凰展翅,逐梦蓝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的建设标准,始终以旅客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 预计到2025年,70万平方米的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年度旅客运输量将达7200万人次。人流量巨大的交通建筑需要一定的空间高度,才能让旅客感到舒适。大兴机场航站楼核心区18万平方米的屋面只用8根C型柱支撑主体结构。8根C型柱合围形成了一个直径达‎180米、最大高差约‎30米的无柱圆形空间,这样的设计为旅客提供了最大化的公共空间。C型柱连接屋面的部分带有采光功能,保证了航站楼自然采光的均匀合理。站在航站楼中心,通道没有任何遮挡,旅客可以清晰地找到自己想去的登机口,目测步行距离。‎ 传统的线性构型航站楼从入口到登机口的步行距离很长。大兴机场采用集中式多指廊构型,这种放射状的构型让旅客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这个数据在世界其他同规模的大型杋场中称得上翘楚。为了便于旅客明晰自己的方位并快速找到登机口,五条指廊还分别采用不同的座椅颜色和标识牌,并通过对登机口进行不同的编号来实现区分。‎ 在首都机场T1航站楼,国内出发旅客与到达旅客走在同一个楼层上,比较方便;但没有隔离廊分离且通道较窄,导致客流相对集中。基于客流增大、航站楼规模扩大的情况,T2、T3机站楼采用分流模式,让双向的旅客各走各的通道,这样就保证了安全与秩序。然而,分隔的空间需要更大的面积;“到达通道”的商业和配套设施较少,对于回程旅客来说不够友好。大兴国际场航站楼国内旅客进出港的规划设计,汲取了首都机场三个航站楼的优点,又有效改进了它们的不足。其采用进出港混流设计,不仅 ,而且 。考虑到混流模式下将会出现的客流集中问题,大兴机场首先 ,进而 ‎ ‎ ,特别是在人流最复杂的中心区采用了流线规划,増加了引导设计。这些措施保证了旅客出行的方便快捷与安全舒适。‎ 大兴机场还委托中央美院启动了公共艺术设计工作。航站楼五个指廊的尽端,是五个庭院式的候机厅—中国园、瓷园、田园、丝园、茶园,室内外空间相互融合,在节省建筑面积的同时带来了室外候机的新感受,为旅客提供了放松的候机环境和绿色的活动空间。机场与国家博物馆合作,在航站楼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行李提取厅,还有一座“天空美术馆”,展示国内外大师的作品。‎ 金秋的北京,阳光洒在古铜色的航站楼顶,大兴国际机场犹如一只金凤凰展翅欲飞。‎ ‎(取材于冯霜晴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世界级的航空枢纽,需要世界级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综合体建筑面积虽然超过了140万平方米,但它并不仅仅是以大取胜,其工程的先进性、复杂性更是令人惊叹,处处彰显出中国建设的力量。‎ 通常大的建筑都会分解成不同的单元、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房间,整体进行规划,分步进行设计。但航站楼则不同,旅客在同一空间中根据不同流程自由流动,可以形象地说,航站楼就是一间70万平方米的屋子,成千上万的人在其中活动。‎ 为此,负责施工图设计的部门联合国内各建筑专业的几十位顶级设计师,集合造型设计、结构受力、机电设备、弱电信息、旅客流程等各方面专家的才智,“同画一张图”,统筹管理,联合推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废寝忘食,日夜鏖战,把设计方案变成了一张张可以落地实施的施工图。‎ 作为航站楼的“骨架”,钢结构是航站楼建筑的重中之重。航站楼的钢网架结构由支撑系统和屋盖钢结构组成,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自由曲面空间,总投影面积达31.3万平方米,相当于44个标准足球场,用钢总重量超过5200吨。C型柱连接整个机场的屋面系统和地面,对整个建筑起到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从航站楼正下方穿过的轨道交通系统,一方面实现了轨道交通与航站楼的一体化,另一方面从结构力学到抗震、消防的功能要求,都对机场的基础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 ‎“C型钢柱的竖向和水平承载能力、抗连续性倒塌能力和抗震能力要求都非常特殊,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都没有提及。”结构总工程师束伟农说。对此,设计团队经过专项研究,最终确立了由核心区、指廊两大部分组成航站楼钢结构的方案。其中,核心区屋顶由6个较为完整稳定的受力体系连成有机整体,由63450根杆件和12300个球节点拼装而成,‎ 最大跨度‎41.6米,网架最大高差约‎5米,与地面最大高差约‎30米,安装合拢线达‎2600米。五个指廊屋面钢网架共由8472个球节点和55267根杆件拼装而成。‎ 建设者们自主研发,采用吊装、滑移、提升等多种方法,特别是采用了“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该技术系统由钢绞线、提升油缸集群、液压泵站、传感检测、计算机控制和远程监视系统等组成,平稳地把钢网架提升到指定位置,提升精度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 ‎(取材于杨语溪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北京大兴囯际机场,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的标志性工程。‎ 大兴机场投入使用后,一亿多人口、二十余万平方公里的京津冀地区便拥有了四座年吞吐量过千万的机场,再加上张家口、唐山、邯郸、秦皇岛和承德这5个小机场,京津冀机场群已然成型。‎ ‎2017年11月,国家发改委、民航局首次明确了北京要打造“一市两场”双国际枢纽战略,明确在短时间内,“双枢纽”各有侧重:首都机场重在“提质”,疏解非国际枢纽功能,提高国际航线网络覆盖率;大兴机场重在“上量”,确保实现“2025年7200万人次”的发展目标。同时对天津、石家庄机场,明确了其主要发展方向。天津机场将重点发展国内中转航线、周边国际旅游航线等特定航空市场,适度发展中远程囯际航线,增强航空货物流保障和中转的能力,增开货运航班;石家庄机场将重点增强对周边的聚集辐射能力,同时大力发展低成本航空、货运包机、航空快件等特定航空市场。‎ 随着机场间综合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京津冀机场群将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乘客以大兴国际机场为中心,未来将实现半小时到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一小时到达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等京津冀重要城市。52019年9月26日,京雄城际铁路北京西至大兴机场段正式开通。作为连接千年古都北京和未来的“千年之城”雄安之间的高速铁路,京雄城际着力打造我国智能高铁新标杆。它是全球首条穿越国际机场航站楼的高速铁路,也是京津冀区域内第一条可全线使用电子客票的线路。乘客购买铁路电子客票后,可在手机上生成一个二维码,扫码即可进站乘车。大兴机场站为地下高铁站,它与地铁、城际铁路相连接,装修与杋场整体风格相融合,站内各种标识与航站楼无缝衔接,路线导引清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机场站还特别设置了“凤栖梧桐”主题文化墙,与机场“凤凰展翅”的整体造型相协调,寓意京雄城际沿线地区能“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未来,城际铁路公交化,高铁换乘会像坐公交一样方便。京津冀机场群综合交通运输建设不但可以提高人员、物资等生产要素的流通与集散效率,辐射周边发展,也可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新兴业态与商业模式提供基础支撑。‎ ‎ (取材于陆二佳等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8根C型柱支撑航站楼屋顶,使内部空间变得开阔,从而缩短了旅客的步行距离。‎ B. 放射状的构型和五条指廊不同的座椅颜色及标识牌,有利于旅客快速到达登机口。‎ C. 在人流最复杂的中心区采取流线规划,增加引导设计,旨在提升服务设施使用率。‎ D. 具有中国元素的候机厅和博物馆、美术馆、共同营造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2. 根据材料一第四段的内容,将下面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增加了通行宽度 ②节省了面积,有效利用了空间 ‎③设置了双向自动步道 ④保证了到达旅客享受商业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资源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①③ D. ④②③①‎ ‎3. 材料二画线语句是对文章内容的形象、直观说明,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间70万平方米的屋子”——侧重说明航站楼规模庞大、气势恢宏。‎ B. “同画一张图”——表现了各领域设计人员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精神。‎ C. “相当于44个标准足球场”——使读者对总投影面积的感受更加直观。‎ D. 第五段画线句的一组数字——说明C型钢柱施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 ‎4. 下列所述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特点,材料一和材料一的未提及的一项是( )‎ A. 美观实用并重。 B. 设计、建设中颇多创新之处。‎ C. 施工工艺精湛。 D.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旅客出行。‎ ‎5.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京津冀机场群”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规模庞大:包括四座年吞吐量千万级以上的机场和多个小型机场。‎ B. 分工明确:四个大型机场的发展方向和承担的航线功能各有侧重。‎ C. 交通便利:保证了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一小时均可到达。‎ D. 功能强大:运输效率高,辐射周边,支撑新兴业态与商业模式发展。‎ ‎6. 学校准备举办“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人文·科技之旅”主题游学活动,现面向全校同学征集参观打卡地点。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填写下面的征集表。‎ 要求:推荐两个需要重点参观的地点,并拟写推荐语。推荐语要主题突出、语言简洁、有说服力。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人文·科技之旅”主题游学活动打卡地点征集表 打卡地点 推荐语 ‎①‎ ‎②‎ ‎【答案】1. B 2. C 3. C 4. D 5. C ‎ ‎6. 答案示例:打卡地点①:航站楼核心区的一根C型柱前推荐语:C型钢柱应是本次人文·科技之旅的重点参观项目。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在航站楼核心区的任一根C型柱前打卡留念,驻足参观。远观,我们可以感受C型柱支撑屋顶,为航站楼带来的开阔感,在宏大与舒适中体会人文机场的内涵。近看,我们可以观察C型柱连接屋面部分特殊的采光设计,观察它与屋顶和地面间的支撑结构。C型柱设计、施工中的科技含量,能让同学们更好的感受到中国制造的独特魅力。打卡地点②:京雄城际铁路大兴机场高铁站推荐语:本次游学活动,我建议从北京西站乘坐京雄城际高铁前往大兴机场。游学首站打卡大兴机场高铁站。刷二维码乘车,同学们可以感受到高铁的智能服务。“凤栖梧桐”主题文化墙前拍摄集体照,大家可以留下见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纪念。由高铁站前往航站楼的过程中,大家还可以体验旅客的真实感受。大兴高铁站内清晰的路线导引,与机场航站楼无缝衔接的标识,和机场相同的装修风格,都会让你感到方便、快捷与舒适。‎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要做好这道题,必须全面提取信息,快速筛选整合,与选项加以对照。常见问题有:遗漏信息、杂糅信息、时空有误、不合逻辑、无中生有、表述绝对等等。‎ A项,“从而缩短了旅客的步行距离”,结论无中生有,不合逻辑。原文说“站在航站楼中心,通道没有任何遮挡,旅客可以清晰地找到自己想去的登机口,目测步行距离”,可见文本意思只是说视野开阔,便于清晰找到登机口,目测步行距离,并不等于缩短了步行距离。‎ B项,正确。信息源为“大兴机场采用集中式多指廊构型,这种放射状的构型让旅客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为了便于旅客明晰自己的方位并快速找到登机口,五条指廊还分别采用……”,可以得出B项“信息放射状的构型和五条指廊不同的座椅颜色及标识牌,有利于旅客快速到达登机口”这个结论。‎ C项,“采取流线规划,增加引导设计,旨在提升服务设施使用率”,推断有误。原文说“特别是在人流最复杂的中心区采用了流线规划,増加了引导设计。这些措施保证了旅客出行的方便快捷与安全舒适”,可见只是说保证了方便快捷与安全舒适。‎ D项,“具有中国元素的候机厅和博物馆、美术馆,共同营造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表述绝对。原文说“还有一座‘天空美术馆’,展示国内外大师的作品”,可见,并非都是中国元素,也不是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能力。要做好这道题,必须准确理解相关文段内容,关照前后文,注意语境陈述对象、关联词语等有助于判断的敏感处。首先宏观把握选填句子的类别属性,②④属于效果,①③属于举措。而根据语境“其采用进出港混流设计,不仅……,而且……” 能够确定横线前两处应该填效果;再看第三、四空前后内容 “考虑到混流模式下将会出现的客流集中问题,大兴机场首先……,进而……,特别是在人流最复杂的中心区采用了流线规划,増加了引导设计。这些措施保证了旅客出行的方便快捷与安全舒适” 显而易见属于举措,据此可以排除AB项。然后再根据选填句间的逻辑关系确定答案,“不仅……而且”“首先……进而”都是递进关系,可以确定顺序为先②后④,③在①前,于是排除D项。‎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词句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要做好这类题一定要看行文结构,注意前后文,即语境,另外还要结合修辞来理解判断。具体方法有:(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2)从分析结构入手(3)从分析位置入手(4)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5)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 A项,“‘一间70万平方米的屋子’——侧重说明航站楼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表述错误。根据原文“但它并不仅仅是以大取胜,其工程的先进性、复杂性更是令人惊叹,处处彰显出中国建设的力量。”“可以形象地说,航站楼就是一间70万平方米的屋子,成千上万的人在其中活动”,通过转折词“但”可以确定并非仅仅强调“大”,而是通过类比,说明 “‎ 旅客在同一空间中根据不同流程自由流动”,显示中国建设令人惊叹的成就、力量。‎ B项, “‘同画一张图’——表现了各领域设计人员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精神”,信息不全概括不准。原文说“为此,负责施工图设计的部门联合国内各建筑专业的几十位顶级设计师,集合造型设计、结构受力、机电设备、弱电信息、旅客流程等各方面专家的才智,‘同画一张图’,统筹管理,联合推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废寝忘食,日夜鏖战,把设计方案变成了一张张可以落地实施的施工图”,可见“图画一张图”的意思是:集合大家才智,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统筹管理,联合推进,专注高效高速。选项只强调团结和艰苦,根据文意应该强调短时间内完成,文本中客观上的“苦”并不突出,主要表现主观上大家的努力。‎ C项,理解正确。‎ D项,“说明C型钢柱施工难度大”,无中生有。根据后文信息 “建设者们自主研发,采用……,平稳地把钢网架提升到指定位置,提升精度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作者的用意仅在于强调设计者们的智慧以及精准度高,并没有突出表现施工难度大,可以推测出研究难度大,但因为有方法和技巧反而让施工变得轻松有成效。‎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相关文段内容的提取筛选整合能力。做此题时先锁定答题区域,认真阅读并仔细提取、精准筛选信息,概括出来后和选项加以比对即可。一定要注意审好题,确定答题区间为材料一和二,不能多也不能少。‎ A项,提取材料一结尾段““金秋的北京,阳光洒在古铜色的航站楼顶,大兴国际机场犹如一只金凤凰展翅欲飞”可以得出选项A中的美观。材料一第2、3、4段均可见“实用”,从而得出“美观实用并重”。‎ B项,材料二突出了“设计、建设中的颇多创新处”。‎ C项,材料二第5、6自然段突出了施工工艺精湛。‎ D项,“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旅客出行”在材料三倒数第2自然段,可见材料一二并未提及。‎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整合能力。要做好此题,需要寻找信息源提取文中信息,然后筛选整合概括出答案来。首先圈定答题区域为“材料三”,然后注意题干问的是对“京津冀机场群”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信息源在材料三的第2自然段。‎ B项,信息源在材料三第3自然段。‎ C项,“交通便利:保证了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一小时均可到达”,表述绝对。原文说“乘客以大兴国际机场为中心,未来将实现半小时到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一小时到达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等京津冀重要城市”,可见选项问题有二,其一遗漏了“未来”,未然变已然;其二丢掉了“重要城市”,部分变整体。该选项时态把握有误,表述太绝对。‎ D项,信息源在材料三的最后一段。‎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要做好这道题,前提条件是熟悉文本内容,能够熟知三则材料涉及的地点,视为打卡项,然后清楚三则材料提供的值得推荐的成果、成就,符合本次活动的内容要求: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人文·科技之旅”征集参观打卡地点,并拟写推荐语。最后还要注意对于推荐语的要求,即中心明确突出,其中主题突出,人文、科技体现其一即可。语言简洁流利,具有说服和感召性。 结合文本中说明介绍的文字,加以润色修改,表达上要符合学生口吻,信息力求具有吸引力诱惑性。‎ ‎【点睛】推荐语:重在“推介”,目的在于让人喜欢。一般写法:读懂文章,把握文章体裁类型及主题。要向对象介绍相关内容,首先应该告诉大家主要目的或者概括题干信息。然后应该介绍值得推荐的地方,即推介内容的主要特点。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其几个主要方面。尽量多角度多侧面介绍,层次上要有逻辑性。‎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9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取材于《墨子·非乐》)‎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 ① );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 ② );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 ③ )。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 ‎(取材于《荀子·乐论》)‎ ‎7.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吹竽笙而扬干戚 扬:发扬 B. 制《雅》《颂》之声以道之 道:引导 C. 敌国不敢婴也 婴:侵犯 D. 然后名声于是白 白:显赫 ‎8.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利人乎即为 异乎三子者之撰 B. 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 复驾言兮焉求 D. 出所以征诛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9. 根据文意,将下面词语对应的字母,分别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内。( )‎ A. 顺 B. 敬 C. 亲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亏夺民衣食之财 因此减损掠夺百姓作为衣食之用的财物。‎ B. 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 使那乐声能够充分表达快乐却又不放纵。‎ C. 比物以饰节者也 ‎ 配合上各种乐器来调整节奏。‎ D. 以至足其上矣 ‎ 从而能够使自己得到极大的满足。‎ ‎11.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厚措敛乎万民 ‎②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12. 选文中墨子认为兴乐是不对的,荀子不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文意,分别概括他们的理由。‎ ‎【答案】7. A 8. B 9. BCA 10. D ‎ ‎11. ①向百姓横征暴敛。②音乐影响人深远,(它)教化人迅速。 ‎ ‎12. 参考答案:墨子反对“兴乐”的理由:兴乐会加重百姓负担,是不仁的行为;兴乐对于改善百姓生活、国家平定祸乱没有具体作用.荀子认为应该“兴乐”的理由:音乐是人情的自然流露,君王通过音乐可以引导人心向善;音乐能够使社会安定、人际关系和谐;音乐能起到教化百姓、团结民众的作用,有利于君王的统治。‎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可以借助代入后排除法,结合上下文语意成立,搭配上无语法问题就是正确的,比如A项,“扬”语法上是动词,接的宾语为“干戚”,亦作“干鏚”,盾与斧,古代的两种兵器,亦为武舞所执的舞具,也可以指征战。所以语法上“发扬”不能与“干戚”搭配。‎ A项,错误。扬,舞动。‎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区别、判断法人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A项,语助词,表示停顿/同“于”,跟,和;‎ B项,均为语气助词,表停顿;‎ C项,兼词,于之,同百姓、和民众/ 代词,什么;‎ D项,表凭借,用来……的/表原因,……的原因;‎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能力,属于衔接题。语句衔接题答题技巧: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抓中心。第二,抓思路。第三,抓暗示。第四,抓标志。本题第①空语境为“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 )”,上下群臣之间应该是恭恭敬敬的关系,孟子说“君臣主敬”,所以第①处填B项“敬”;第②空所在语境为“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 )”,父子兄弟之间是“亲”情,所以第②处填C项“亲”;第③空所在语境为“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 )”,相邻之间追求“和睦顺从”,所以第③处填A项“顺”。所以第③处填“顺”。故答案依次为BCA。‎ 故选BC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属于文言文翻译。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 D项,“以至足其上矣”,关键词为:以至,从而;足,使得……足,满足;上,君主。大意为:从而使自己的君主得到满足的。‎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重点句子的能力。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特殊句式要留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重要区别,对特殊句式的考查往往放在翻译中进行。特殊句式往往都有特殊的词语标志,只要抓住这些标志便可判断出来。而无标志的判断句和被动句,尚需借助语意、语境作出判断。特殊句式都有特殊的翻译要求,译时要把这些要求体现出来,如判断句要加“是”或“不是”,被动句要加“被”或“受”,倒装句式要回归到现代汉语语序中。‎ ‎①首先判断“厚措敛乎万民”是一个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做好语序的调整“乎万民厚措敛”;然后翻译好下列关键词语:厚,多多的;措敛,聚敛;乎,相当于“于”,向;万民,百姓。②句重点词语有:夫,发语词,不翻译;声乐,音乐;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入人,对人的影响;也,两处都是句中停顿,语助词,不翻译;其,代词,音乐;化,教化;速,迅速。‎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情感态度、立场观点的提取、筛选、整合、概括、判断的能力。要做好此题首先应该准确审题“选文中墨子认为兴乐是不对的,荀子不同意他的观点”,这是一件给定的立场观点;“请根据文意,分别概括他们的理由”,结合文本找出证据,还要用自己的话概括。‎ 分析文段一、墨子反对“兴乐”的主张在文段中为“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意思是“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是错误的!’” ,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理由为“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意思是“以求有利于天下,为天下除害,是无补于事的”,具体而言“姑尝厚措敛乎万民” ,意思为“且向万民征敛很多钱财”,所以用自己的话概括理由为兴办音乐加重百姓负担,是不仁义的,而且对于改善百姓生活、为天下除害是没有具体作用的。‎ 分析文段二:“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这是荀子的音乐观,转换成自己的话理由(1)便是音乐是人情的自然流露;“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足以感动人之善心, 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把它转换成自己的话就是理由(2)君王通过音乐可以引导人心向善; “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足以治万变”,从中可总结出荀子主张兴乐音乐的理由(3)能够使社会安定、人际关系和谐; “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据此可以总结为理由(4)音乐能起到教化百姓、团结民众的作用,有利于君王的统治。‎ ‎【点睛】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从考试走向看,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参考译文:‎ 文段一、‎ 墨子说:“仁人做事,必须讲求对天下有利,为天下除害,将以此作为天下的准则。对人有利的,就做;对人无利的,就停止。”仁者替天下考虑,并不是为了能见到美丽的东西,听到快乐的声音,尝到美味,使身体安适。让这些来掠取民众的衣食财物,仁人是不做的。‎ 民众有三种忧患: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寒冷的人得不到衣服,劳累的人得不到休息。这三样是民众的最大忧患。然而当为他们撞击巨钟,敲打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舞动干戚等兵器,民众的衣食财物将能得到吗?我认为未必是这样。且不谈这一点,现在大国攻击小国,大家族攻伐小家族,强壮的掳掠弱小的,人多的欺负人少的,奸诈的欺骗愚笨的,高贵的鄙视低贱的,外寇内乱盗贼共同兴起,不能禁止。如果为他们撞击巨钟,敲打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舞动干戚,天下的纷乱将会得到治理吗?我以为未必是这样的。所以墨子说:“且向万民征敛很多钱财,制作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有利于天下,为天下除害,是无补于事的。”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是错误的!” ‎ 文段二、‎ 音乐,就是快乐,它是人的情感必不可少的。所以人不能没有音乐,人有快乐就一定通过声音流露出来,通过行动表现出来;人之所以为人,声音、行动、性情变化都表现在这音乐中了。所以人不能不快乐,快乐就不能不表现出来,这种快乐的表现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不可能不出现混乱。先王厌恶这种混乱,所以创作了《雅》《颂》的音乐来引导人们,使那乐声能够充分表达快乐却又不放纵,使那音律的宛转或舒扬、繁复或简单、清脆或浑厚、停顿或推进,都足够用来感动人的善良之心,使那些奸邪污浊之气没有途径能和民众接触。这就是先王设立音乐的原则,但是墨子却反对音乐,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音乐在祖庙之中,君臣上下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人不和谐恭敬的;音乐在家庭之中,父子兄弟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人不和睦亲近的;在乡里家族之中,年长的和年少的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人不和睦顺从的。所以音乐是审定一个主音来确定乐调和谐的,是配合上各种乐器来调整节奏的,是共同演奏来完成乐曲的,它足能用来率领统一的原则,足能用来整治各种变化。这是先王设立音乐的方法,可是墨子却反对音乐,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人们听那《雅》《颂》的音乐,意志胸怀就开阔了;拿起那盾、斧等舞具,练习那俯仰、曲伸等舞蹈动作,容貌就庄重了;跳在那舞蹈的行列位置上,合着那舞曲的节奏,队列就方正了,进退就整齐了。所以音乐,对外可以用来征讨诛伐,对内可以用来谦恭礼让。音乐影响人深远,教化人迅速。音乐中正平和,那么民众就和睦而不放纵;音乐严肃庄重,那么民众就心齐而不混乱。民众和睦心齐,那么兵力就强劲,城防就坚固,敌国就不敢来侵犯。像这样,那么百姓就没有不安心地住在自己的住处,喜欢自己的家乡,从而使自己的君主得到满足的。然后,君主的名声就会因此而显赫,光辉因此而广大,四海的民众就没有不愿意得到他,并把他作为君长的。这是称王天下的开始。‎ ‎13.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概括其体现的孔子对于“乐”的认识。‎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 ‎②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③子谓《韶》【1】:“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2】“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 注释:【1】《韶》:歌颂舜因文德受到尧禅让的音乐。【2】《武》:歌颂武王灭商功绩的音乐。‎ ‎【答案】答案要点:乐要以仁为基础,乐与礼能够起到完善人格的作用,乐要兼具道德性和艺术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具体而言属于概括所给文字的内容主旨或观点态度。首先要细审题“概括其体现的孔子对于‘乐’的认识”,这里已经明确了中心论点“孔子对于乐的认识、看法或主张”。然后结合选文信息加以理解即可。选段有三,每一段作为一个层次,三个层次就是三种认识。会翻译就会概括,所以这道题关键点在于文言文翻译。文段①两个“而”都翻译成假设连词“如果”,如……何,固定结构,对……怎么办。大体意思是强调仁爱对于人的重要性,以及对于音乐的重要性。总而言之第①段层意为:音乐离不开仁义之心,此为答案点(1);文段②谈的是关于完美的问题,要聪明、淡泊(自制)、勇敢、多才艺,再加上礼乐的作用,就可以成为完美的人了。句中“文”,是修饰的意思。可见突出了礼乐对于完美人格的作用,此为答案点(2);文段③要结合注释来理解“《韶》乐歌颂有文德的音乐”,《武》歌颂的是武力征伐的功绩,结合文段,通过对比得出关系,可以推测出“尽善”指的是文德,“未尽善”指的是武力或战争等,正反对比中突出观点,音乐美重在表现仁德的思想内容,此为答案点(3)既要声音美,还要品德、人格美,这样的音乐才是尽善尽美。‎ ‎【点睛】文言文直译的原则:信、达、雅 ‎“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 ‎“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 ‎“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 注释:“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注意: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参考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如何能推行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如何能推行乐呢?”‎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 孔子评论《韶》乐说:“声音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评论《武》乐说:“声音美极了,内容却不够好。”‎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七里濑 谢灵运[1]‎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2]。‎ 既秉上皇[3]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4],想属任公钓[5]。‎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注释:【1】谢灵运:南朝诗人,此诗为作者被贬谪,自京都赴任永嘉,途经富春江畔七里濑时所作。【2】要妙:精微玄妙的道理,这里指老庄的哲学。【3】上皇:伏羲氏。“秉上皇心”,意指秉持着上古时代人生活简单、恬淡少欲的想法。【4】严子濑:东汉隐士严光垂钓处。【5】任公钓:《庄子·外物》有寓言说,任公子以五十头键牛为饵,钓于东海,一年后才钓得大鱼。‎ ‎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逝湍”与“奔峭”,形象地写出了江水奔流不息的状态,江岸陡峭的样貌。‎ B. “据湲”“沃若”一叫啸”等,词语中两个字的韵母发音相近,读来富有音韵美。‎ C. “遭物”二字承上启下,诗歌由此从叙事写景转入抒情议论,结构圆融自然。‎ D. 作者追慕古代先贤,希望领悟到精微玄妙的道理,以解脱乱世中百姓的疾苦。‎ ‎15. “石浅水据,日落山照曜”一句,景物描写远近相谐,带给人一种立体、旷远的空间感,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 A.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断句》)‎ B.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跳北楼》)‎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D.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仲殊《南柯子·忆旧》)‎ ‎16. 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案】14. D 15. B ‎ ‎16. 被贬谪后,于羁旅途中的孤独感伤对时光流逝的愁苦无奈。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面对世俗的清高孤愤。‎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是一道客观选择题,四个选项涉及的角度有:解词、译句、结构、手法、情感等。‎ D项,作者情感态度解读有误,无中生有,并非“以解脱乱世中百姓的疾苦”,而是写在贬谪的路上,诗人目睹七里濑一带的急流落照,荒林哀禽,想到自己身遭贬谪,远离都市,不由睹物伤情,内心愁闷。但一看到远处的严子濑,联想到东汉逸士严光曾隐居富春山,耕田打鱼,终老山林,又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有了精神寄托。借观赏沿江景物以寄托作者落落寡合的"羁心",诗中虽作旷达语,却充满了不合时宜的牢骚。‎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的赏析解读能力。本题题干诗句氛围情调等特色已定,把选项诗句逐一进行分析,找出与题干诗句特点一致的,剩下的就是答案。要做好此题,理解诗句意思一定要细致入微,性质一定要准确,比如是乐景还是哀景,是喧闹还是寂静,是萧瑟还是空旷、辽远等。要做好此题一定要翻译准确、到位。‎ A项,乐景,不能体现题干内容。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有两三抹微云飘在银河间,而几点雨滴在梧桐之上,都是以景为心情导引的形容吟咏。 微云、河汉、疏雨、梧桐,均是平常之物,而诗人把这四种物象由两个动词巧妙地串连起来,组成一幅静谧清幽的秋夜画面。“淡”、“滴” 二字就是诗中之眼,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 B.项,哀景,能体现题干。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 C项,乐景,不能体现题干要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成对的黄鹂在新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青天上自由飞翔。这美景刻画细微。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仿佛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好一片具有喜庆气味的勃勃生机!‎ D项,乐景,不能体现体现题干要求。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青山连绵不断,潮水褪去路上还带着泥沙。“潮平带路沙”是近看所得之景。词人的视线由“十里青山”的远景观赏收回到眼前之景,由赋山转向摹水,点出行人的具体环境。第三句由写所见过渡到所闻。远处一带青山,偶尔可以听见“数声啼鸟”,这对欢乐人来说,便是青山绿水、美景如画;莺歌燕舞,良辰美景的赏心乐事.‎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正确把握作者所描述的对象,进而通过描写对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作者的好恶、爱憎,是寄寓在描述对象中的。这里的描写对象为景物。抓住景物特点,体悟景物背后寄寓了诗人多少、什么样的情感。“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分析”二字暗示了解答此题不仅要概括思想感情,还需要从诗中举出例子来证明。‎ 结合注释可以了解诗人处境为仕途之路不顺利,遭遇了被贬谪,首句可见诗人处于羁旅行役状态。“孤客伤逝湍”等句既暗示孤独感伤。又感伤江上行舟之艰险,以及岁月流逝之匆遽,表达了心中无可奈何的愁苦之情。最后一节,作者借古人以明志。"严子"和"任公"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古人。严光是避世的隐者,而任公则象征着具有经世大才的非凡之辈。作者意思说自己纵有经天纬地之才,由于不合时宜,宁可做个隐士。结尾两句,作者明确表示:即使不同时代的人也可以志趣相投,步调一致。言外隐指:本人知音寥落,当世的人对自己并不了解。从而可以推断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面对世俗的清高孤愤。‎ ‎【点睛】《七里濑》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所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一韵到底,凡十六句,每四句为一节。开头四句语言颇艰涩费解。第二节的四句全是景语。第三节从写景转入抒情,却兼有议论。最后一节,作者借古人以明志。诗意借观赏沿江景物以寄托作者落落寡合的"羁心",诗中虽作旷达语,却充满了不合时宜的牢骚。这首诗以景入情,跌荡起伏,正相表里。‎ ‎(1)羁(jī)心:羁旅之心,离乡人的愁思。积:聚集。‎ ‎(2)展:申展,这里是尽情的意思。‎ ‎(3)逝湍(tuān):急流不停的江水。湍,急流。徒旅:游客。孤客、徒旅皆诗人自指。奔峭:崩落断裂的陡峭江岸。‎ ‎(4)潺湲(chányuán):水流的样子。‎ ‎(5)日落:日光下射。照曜:阳光闪耀的样子。‎ ‎(6)荒林:无人料理和游赏的野林。纷沃若:枝叶繁茂众多的样子。纷,纷纷,众多。沃若,即沃然,美好繁盛的样子。‎ ‎(7)遭物:看到客观景物,即面对着流水、日光、荒林和哀禽。悼:感伤。迁斥:被贬滴、斥逐。‎ ‎(8)存期:期望,想要。存,想。要妙:精微玄妙的道理,这里指老庄的哲理。‎ ‎(9)秉:掌握,把持。上皇心:上古时代人们淳朴的思想感情。上皇,即羲皇,伏羲氏,历史传说中的上古时帝王。岂屑(xiè):哪顾,不管。末代:衰乱之世,这里指诗人所处的社会。诮(qiào):责备,讥诮。‎ ‎(10)想属(zhǔ):联想。任公:任国公子。《庄子·外物篇》中写道:任国的一位公子做了一个大钓钩和大绳子,用五十头牛当作钓饵,到东海去钓鱼。钓了一年才钓得一条极大的鱼。他把这鱼切开做成肉干,从淛河以北到苍梧以东的人都可以吃得很饱。‎ ‎(11)同调:情调相同,志同道合。‎ 译文 在秋晨自己的羁旅之思更加浓重了,自己怀着这种秋晨的羁旅之思来尽情地游赏眺望。‎ 看到急流的江水和崩落的江岸更感伤自己的长期在外飘荡。‎ 只见急流飞逝,日落西山,余辉照耀。‎ 荒林落叶纷纷,哀禽凄凄哀号。‎ 贬谪的游子,怎能不睹物伤悼,幸运的是,我已悟出了长存的微妙要道。‎ 既然抱定上古三皇的淳朴之心听任自然,无为治郡,怎会顾忌末代群小的讥诮。‎ 目睹严子濑的淙淙急流,联想任国公子的东海垂钓。‎ 谁说古今不同,只要都怀着一颗高沽韵心,即使时代辽远,也能共谐异曲同工之妙。‎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谢灵运诗中写到:“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不同时代的人也能心神相通。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决心“_________,_________,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以报答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唐朝的杜甫在《蜀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其“智”与“忠”;宋代的陆游也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来表达自己的敬仰。再如,战国的屈原在《国殇》中礼赞视死如归的英雄:“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________,_________!”千年后的李清照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歌来追随相和。‎ ‎【答案】 (1). 庶竭驽钝 (2). 攘除奸凶 (3). 三顾频烦天下计 (4). 两朝开济老臣心 (5). 身既死兮神以灵 (6). 魂魄毅兮为鬼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掌握的能力。一定要审准题,按规定默写,要求写几句就写几句。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注意: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像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实在记不准的也不能空白,尽量蒙猜答案,用有胜于无的原则应对。本题属于情景式的默写,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推导记忆。不要出现错别字,也不要多写或少写,若一个字出错,功夫便是白费了。本题注意以下易错字:庶竭驽钝、攘、频烦、魂魄等等。‎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儿女 回想四个月以前,我犹似押送囚犯,突然地把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从上海的租寓中拖出,载上火车,送回乡间,关进低小的平屋中。‎ 自己仍回到上海的租界中,独居了四个月。这举动究竟出于甚么旨意,本于甚么计划,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也不相信。其实旨意与计划,都是虚空的,自骗自扰的,实际于人生有甚么利益呢?只赢得世故尘劳,做弄几番欢愁的感情,增加心头的创痕罢了!‎ 当时我独自回到上海,走进空寂的租寓,心中不免虚空起来。‎ 晚上整理房室,把剩在灶间里的篮钵、器皿、余薪、余米,以及其他三年来寓居中所用的家常零星物件,尽行送给来帮我做短工的邻近的小店里的儿子。只有四双破旧的小孩子的鞋子(不知为甚么缘故),我不送掉,拿来整齐地摆在自己的床下,而且后来看到的时候常常感到一种无名的愉快。‎ 朋友们说我关心儿女。我对于儿女的确关心,在独居中更常有悬念的时候。但我自以为这关心与悬念中,除了本能以外,似乎尚含有一种更强的加味。所以我往往不顾自己的画技与文笔的拙陋,动辄描摹。因为我的儿女都是孩子们,最年长的不过九岁,所以我对于儿女的关心与悬念中,有一部分是对于孩子们——普天下的孩子们——的关心与悬念。他们成人以后我对他们怎样?现在自己也不能晓得,但可推知其一定与现在不同,因为不复含有那种加味了。‎ 回想过去四个月的悠闲宁静的独居生活,在我也颇觉得可恋,又可感谢。然而一旦回到故乡的平屋里,被围在一群儿女的中间的时候,我又不禁自伤了。因为我那种生活,或枯坐默想,或钻研搜求,或敷衍,应酬,比较起他们的天真、健全、活跃的生活来,明明是变态的、病的、残废的。‎ 有一个炎夏的下午,我回到家中了。第二天的傍晚,我领了四个孩子——九岁的阿宝、七岁的软软、五岁的瞻瞻、三岁的阿韦——到小院中的槐荫下,坐在地上吃西瓜。夕暮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微风吹动孩子们的细丝一般的头发,身体上汗气已经全消,百感畅快的时候,孩子们似乎已经充溢着生的欢喜,非发泄不可了。最初是三岁的孩子的音乐的表现,他满足之余,笑嘻嘻摇摆着身子,口中一面嚼西瓜,一面发出一种象花猫偷食时候的“ngamngam”的声音来。这音乐的表现立刻唤起了五岁的瞻瞻的共鸣,他接着发表他的诗:“瞻瞻吃西瓜,宝姊姊吃西瓜,软软吃西瓜,阿韦吃西瓜。”这诗的表现又立刻引起了七岁与九岁的孩子的散文的、数学的兴味:他们立刻把瞻瞻的诗句的意义归纳起来,报告其结果:“四个人吃四块西瓜。”‎ 于是我在自己心中默默地批判 他们的作品。我觉得三岁的阿韦的音乐的表现最为深刻而完全,最能全般表出他的欢喜的感情。五岁的瞻瞻把这欢喜的感情翻译为(他的)诗,已打了一个折扣;然尚带着节奏与旋律的分子,犹有活跃的生命流露着。至于软软与阿宝的散文的、数学的、概念的表现,比较起来更肤浅一层。然而看他们的态度,全部精神投入在吃西瓜的一事中,其明慧的心眼,比大人们所见的完全得多。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我实在不敢受他们“父亲”的称呼,倘然“父亲”是尊崇的。‎ 我在平屋的南窗下暂设一张小桌子,上面按照一定的秩序而布置着稿纸、信箧、笔砚、墨水瓶、浆糊瓶、时表和茶盘等,不喜欢别人来任意移动,这是我独居时的惯癖。我——我们大人——平常的举止,总是谨慎、细心、端详,斯文。例如磨墨,放笔,倒茶等,都小心从事,故桌上的布置每日依然,不致破坏或扰乱。因为我的手足的筋觉已经由于屡受物理的教训而深深地养成一种谨惕的惯性了。然而孩子们一爬到我的案上,就捣乱我的秩序,破坏我的桌上的构图,毁损我的器物。他们拿起自来水笔来一挥,洒了一桌子又一衣襟的墨水点;又把笔尖蘸在浆糊瓶里。他们用劲拔开毛笔的铜笔套,手背撞翻茶壶,壶盖打碎在地板上……这在当时实在使我不耐烦,我不免哼喝他们,夺脱他们手里的东西,甚至批他们的小颊。然而我立刻后悔:哼喝之后立刻继之以笑,夺了之后立刻加倍奉还,批颊的手在中途软却,终于变批为抚。因为我立刻自悟其非:我要求孩子们的举止同我自己一样,何其乖谬!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现实的压迫而痉挛了的缘故。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岂象我们的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害这天赋的健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废者。残废者要求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 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1928年夏作于石门湾平屋 ‎(取材于丰子恺的同名散文)‎ ‎18.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悬念:惦记思念 B. 批判:批驳否定 C. 端详:端庄安详 D. 穷屈:拘谨屈从 ‎1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④段“更强的加味 指作 作者除了有对儿女们的关心与悬念,还有对普天下孩子们的童真与天性的尊崇。‎ B.‎ ‎ 作者在记叙“吃西瓜”事件时,认为对于生活的表现,散文的、数学的、概念的比音乐的、诗歌的肤浅。‎ C. 第⑧段中,面对儿女们天真的行为,作者的态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不耐烦到欣赏,最终到遗憾无奈。‎ D. 这篇文章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挖掘宏旨精义,用语质朴自然,亲切率真,散发着恬淡的人文情味。‎ ‎20. 第①段中写作者回忆送女儿回乡间的情形,画线句极富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21. 结尾处作者说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在自己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请简要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22. 文中提到世人“希望以儿女永续其自我”,请从《红楼梦》贾政对待宝玉的相关言行中举出例,谈谈你对这种观念的看法。‎ ‎【答案】18. B 19. C ‎ ‎20. 作者回忆送儿女回乡间的情形,画线句将作者强硬的行为和儿女可爱天真的状态加以对比,以自嘲的语气,表现出作者回忆这段往事时,内心充满了愧疚与自责。“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用比喻描绘儿女天真可爱的状态:“拖”“载”“送”“关”等一系列动词,状写自己强制且近乎于粗暴的行为;“押送囚犯”语带夸张,语气越强烈,越表现出作者回忆时内心的痛苦。 ‎ ‎21. ①孩子们有着未被世智尘劳所蒙蔽的最健全明慧的心眼,他们能最眀确、最完全地看到事物的真相。②孩子们还未受到种种现实的压迫,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③作者能够跳脱出“父亲”的身份,从平等的视角看待孩子们。 ‎ ‎22. ‎ 我认可丰子恺先生的观点,认为父母子女的关系不该是“永续其自我”,自然平等相待即可,不必把父母的心愿、期待或者幸福寄予下一代。教育平等,生长自然,这应该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最为正常、理想的状态。在《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贾宝玉做了错事,贾政一怒之下,拿大板子恨不得一顿打死: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贾政听了王夫人为宝玉求情的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论者多以这一段说明贾政对于宝玉的冷酷、不近人情。贾政痛打宝玉,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宝玉不喜欢应科举,而贾政的心情却是:自己在仕途努力,儿子却如此不争气。父子之间呈现了一种不自然、有失平等的、欠缺和谐的状态:贾政对于儿子的不上劲经常痛苦,宝玉对父亲则是胆战心惊、惧怕至极。若反过来,如同丰先生那样看待子女,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给予平等地尊重理解,在教育路上顺其自然,不强制,无强权,或许就是和睦相处和乐、温馨、美好的局面了。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的方法主要有:(1)联系上下文。如果是一个句子中的词语,应该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来理解,联系上下文字找出其正确解释。(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有些词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3)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词语的理解,即通过具体可感的词语进行换词,可以大体明白词语的含义。(4)拆分法。词语一般是由几个字组合而成的,我们可以先把词先拆开理解,再把意思合起来就可以组合出词语的含义。(5)看修辞义。比如比喻象征义、双关义等等。‎ B项,批判,解释错误,应该是评判、评价的意思。结合原文相关段落,尤其是后语境可以理解并非“批驳否定”而是赞扬肯定。“我觉得……表现最为深刻而完全,最能全般表出他的欢喜的感情。……然尚带着节奏与旋律的分子,犹有活跃的生命流露着。……其明慧的心眼,比大人们所见的完全得多。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可见作为父亲的丰子恺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亮点。‎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能力。(1)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感染力,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2)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3)从句式入手。常见的几种句式表达效果为: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反问句,加强语气。(4)感叹句,抒情强烈。答题格式:这是个……句,表达了……(作用)。‎ C项,“第⑧段中态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不耐烦到欣赏,最终到遗憾无奈”,概括错误。原文说“然而孩子们一爬到我的案上,就捣乱我的秩序,破坏我的桌上的构图,毁损我的器物。他们拿起自来水笔来一挥,洒了一桌子又一衣襟的墨水点;又把笔尖蘸在浆糊瓶里。他们用劲拔开毛笔的铜笔套,手背撞翻茶壶,壶盖打碎在地板上……这在当时实在使我不耐烦”,可见最开始的表现是“不耐烦”然后“不免哼喝他们,夺脱他们手里的东西,甚至批他们的小颊”。“然而我立刻后悔”“哼喝之后立刻继之以笑,夺了之后立刻加倍奉还,批颊的手在中途软却,终于变批为抚。因为我立刻自悟其非”,可见最后的态度不是遗憾无奈,而是源于体谅、理解和关爱的“抚”摸,并且懊悔自责,认为自己还不如孩子们。所以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转化过程应该是:不耐烦(哼喝)——后悔——笑——抚——自责。‎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重点句子的能力。现代文阅读怎样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呢?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1)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2)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3)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答题时首先明确用了何种修辞,并具体分析举例,最后点明效果,即情感主旨,按照由浅入深的逻辑思路。‎ 第①段中写作者回忆送女儿回乡间情形的句子富有表现力,因为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修辞:本体为“儿女”,喻体为“小燕子”,效果词为生动形象,情感态度即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为“活泼天真可爱”;细节或者动作行为描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动词 ,“押送”“拖出”“载上”“送回”“关进”等,表现“我”对孩子们的最初态度为粗暴、蛮横、强权,总之是盼他们快点离开;采用抑扬先抑手法,与下文“我”对孩子们的喜爱形成鲜明对比;“囚犯”一词,戏谑幽默中传递了大人对孩子的不尊重,关系的不平等,与下文我的转化形成对照,突出回忆中“我”愧疚、自责、懊悔、痛苦等复杂情感。‎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结尾段中主要句子的理解能力。要做好这道题首先能够判断该句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总结全文,抒发感情。然后从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做好筛选、整合,并归纳概括。所以此题是一道综合考查能力的题。首先解读题干给句“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活泼的孩子们的无限喜爱;“在自己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强调突出了我对孩子们的情感态度;“请简要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明令考生找出原因,简要归纳。答案 ①②“孩子们有着未被世智尘劳所蒙蔽的最健全明慧的心眼,他们能最眀确、最完全地看到事物的真相”源自第7段结尾“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我实在不敢受他们“父亲”的称呼,倘然‘父亲’是尊崇的”;答案③取自最后一段“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并解读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题干为“文中提到世人‘希望以儿女永续其自我’,请从《红楼梦》贾政对待宝玉的相关言行中举出例子,谈谈你对这种观念的看法”,可见本题问的是对于“世人所言的“希望以儿女永续自我”的认知、感悟或评价。题目既然来自文本,尽量顺应作者丰子恺的观点,二姐结合现实考虑也是符合当今的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教育理念的。文中作者说“世人以膝下有儿女为幸福,希望以儿女永续其自我,我实在不解他们的心理”,可见对于“希望以儿女永续其自我”的说法,可以抱持否定观。丰子恺说“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广义的友谊。所以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朋,同类也。”并育于大地上的人,都是同类的朋友,共为大自然的儿女。作者说“儿女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据此理解儿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父母不必希望儿女“永续其自我”。理解了文中观点后,再根据《红楼梦》中贾政和贾宝玉之间的关系作为反面论据即可。‎ ‎【点睛】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即赏析词句段的答题思路——字面+中心,所谓“字面+中心”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方法: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感情?(也可问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3、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有研究发现,针对同一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后的学习效果保有率是不同的(见下图)。请根据此图反映出的规律,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为同学们提出学习改进建议。要求:建议合理、具体、切实,150字左右。‎ ‎②近年来,頔、琰、杲、嫕【注】…这样的生僻字逐渐成为了新生儿姓名里的“热门字”。请对这一现象加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150字左右 ‎【注释】:頔 (dí):美好。琰(yǎn):常用来形容美玉。东汉才女蔡文姬,名琰。杲(gǎo):日出明亮的意思,语出《诗经·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日出”。嫕(yì):柔软、和善,语出《楚辞·神女赋》“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 ‎③请从你熟悉的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以“ ,你的人生是一首歌”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人物名字, 题目补充完整。人物特点符合原著,感情真挚。不超过150字。‎ ‎【答案】示例①学习方式五花八门,要选择适合且效果好的。不同学习形式的收获(保有率)差别比较明显。听讲最低,其次阅读、视听结合,而最高的保有率为教授他人,其次是实践练习,分组研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深层次去考虑应该是跟投入是成正比的,看来精力投入越高知识转化越高!这里的“投入”更多的是指时间、精力和学习意愿,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化被动学习为“主动”,课间可以选择给同学讲题的方式来巩固记忆,或者利用假期亲自实践。课堂上有机会的话积极投入到小组的研讨中,当然日常学习还应该是以听讲为主,语文课上依然要重视阅读。 ‎ 示例②‎ 答案一:我认为这种借助生僻字起名字很好。因为现实生活中重名字太多,给学习生活都带来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困惑。而借助生僻字则可以避免重名现象。据统计,中国有50大姓名重复,其中排名姓名重名数前四名有:1张伟290607,2王伟281568,3王芳268268,4李伟260980。重名带来很大弊端,比如学龄前家长找孩子时有麻烦;另外就是上学后考试、收发作业、招呼名字等都会有弊端;甚至住宾馆开房、开表彰会、参加比赛等等都会有妨碍。所以我认为家长选择生僻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答案二、我认为借助生僻字起名字不好。所谓生僻字就是大家比较陌生的字,不是难写,就是难认。名字伴随一生,体现在各种场合。如果名字中带有生僻字,不仅会给相关办事人员带来很多麻烦;更关键的是,这样的名字会给名字的主人带来很大的不利。具体表现为:一、对性格有影响,会因此悲观、孤僻、不合群等。二、对人际关系有影响,不能很快融入团队中。 三、对机遇有影响。名字中有生僻字的人的机会相比其他人要少很多。所以,起名字最好不要用生僻字。‎ 示例③海伦.凯勒,你的人生是一首歌 你双目失明,却用生命书写光辉;你一生坎坷,却用自信诠释人生。上帝没有给你缤纷色彩,却用精神的画笔描绘生活的万花筒!你眼睛看不见, 心中有明月和太阳。你是海伦凯勒,你的人生就是一首歌!你用盲文写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给我们面对磨砺的态度——用顽强不屈和拼搏奋进为主调,弹奏一曲世间绝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微作文写作的能力。微写作,是一种微型的写作或者微小的写作,它考查的是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微写作已经成为各类考试的宠儿,而在考场上,学生的解答却问题百出:有的没有中心,有的空发议论,更有甚者只是将材料翻新,摘抄。本题①②属于微作文中的评论类题目,我们称之为微评论。每一则微评论都涉及一定的评论对象,一般包括时事、人物、读书、影视评论,有时也有事物、思想、现象等其他评论。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评论,考生答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起承转合有秩序,引议联结讲道理。议论文体观点一定要明确。第①题属于提建议,要符合实际,要顺应图表内容,更要具备可操作性。第②谈对现象的看法,可褒可贬,也可以辩证谈。本题③属于抒情文字或者写一首诗。除了注意文体表达与前两个的不同要求,还要注意字数也不同,前两个是“150字左右”,最后一个是150字之内。对象一定是源自文学作品中,还应该是正能量的励志榜样,否则不能用“歌”来形容、比喻。既然有字数限制,语言力求简洁;既然是作文,表达力求流畅自然;既然由命题要求,观点一定要明确,中心一定要突出,可以使用总分总或者分点写作的结构模式。‎ ‎【点睛】议论性微写作,总结出三步走的解题技巧。‎ 第一步,审题。1.题干中“谈谈看法”,“说出感受”,“就某一方面作赏析”等带有评论、说理性的要求,就可以确定题干是要求我们完成议论性微写作了。2.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抓住“结合……”的要求,明确题干要求我们“结合”的是“材料”还是“生活实际”。‎ 第二步,构思。1.根据题干要求,提出一个明确而简洁的观点。观点要求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能是短语,也尽量不要是复句。‎ ‎2.根据题干中“结合……”的要求,找寻有力的论据来证明观点。如果题干要求“结合材料”,那就把文段中的所有材料再次认真阅读,针对自己提出的论点,从每一则材料中得出有用的论据。如果题干要求是“结合生活实际”,那就从平时的积累中找出能为自己所用的有代表性人物的典型事例。‎ ‎3.文章结尾,根据论证情况,提出总结性的具有号召力的结论,要求简洁有力。‎ 第三步,写作。首先,根据字数要求,提前做好字数规划,不能出现才写到一半,答题卡上的格子已经用完了的情况。其次,保证文从字顺,一气呵成,不能挤牙膏似的,写了上句,想半天也写不出下句,那样的文章势必读来疙疙瘩瘩。最后,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这百十个字写好,“好”不是要求学生都成了硬笔书法家,而是字的大小适中,笔画清晰,字体大方即可。书写就像一个人的外貌,对于学生的写作得分影响是无形而巨大的。‎ ‎24.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古代,万千学子千里迢迢进京赶考,以酬壮志、报国家。1949年3月,毛泽东主席把进驻北京筹划建国,比喻为进京“赶考”,并说希望能考出好成绩。70年来,中国人民秉承这种“赶考精神”,不断创造新辉煌,谱写新篇章。中华民族正奔赴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赶考”路上,而风华正茂的你们也在为未来的人生,挥洒汗水、锤炼本领。‎ 对于“赶考精神”,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党和国家,给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颁发勋章和奖章。核物理学家于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教育家于漪、防沙治沙的楷模王友德、“敦煌女儿”樊锦诗……他们胸前金灿灿的奖章,仿佛在向我们生动地讲述着奋斗者的故事,折射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精神,告诉我们平凡的人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一枚奖章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有细节、有描写。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 ‎【答案】①例文 携赶考精神上路,看中国风华正茂 ‎——写在建国70周年之际 ‎90年前,一批青年怀抱“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的情怀,将目光投向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路径新方法。将五四运动置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才能理解它“新觉醒”的价值;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才能读懂它“新选择”的意义。“中国向何处去?”这是100年前五四运动中,赶考路上的青年们对于中国前途命运的追问与思考,不断探索勇攀高峰,是中国特色的赶考精神。‎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探索。热血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奋不顾身;青年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努力探寻改变中国命运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在救亡图存的路上,在“改造中国”的艰苦实践中,赶考精神照耀下的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逐渐清晰起来。‎ 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百年风云激荡,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创业艰难百战多”,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先驱们不懈追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奋斗目标,找到了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不屈不挠,攻坚克难,也是我们的赶考精神,助力中国走向崭新的明天、美好的未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站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回望历史,更能感受百年赶考路背后的精神脉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赶考精神让我们在复兴的路上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如今,一代代革命先驱孜孜以求的强国梦、复兴梦,从未像今天这样距离我们如此之近。然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仍需要回答属于这个时代的命题,应对属于这个时代的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与一百年的历史对话,正是为了深化我们的思考、坚定我们的脚步,正是为了沉淀昨天的河床、展望明天的道路,让我巍巍中华青春永驻。‎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用日出东方、河流奔涌的壮丽景象寄托对中国光明未来的美好愿望。如今,愿望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而沿着70年以来开辟的道路,充满活力的中国再次出发,正走入又一个精彩的百年。赶考精神,是中国跻身强国的制胜法宝,新世纪定当不抛弃不放弃!‎ ‎②例文 一枚奖章的故事 ‎——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 有一句古话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所在的岗位其实很平凡,我所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平凡的小事。比如送人一杯热水,给司乘人员购买一个汽车小零件。这些都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事情。‎ 只要我力所能及,并且能够服务这个社会,哪怕事情再小,我也一定去做。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为别人着想,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我是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路政总队京秦支队遵化大队副大队长苏俐。‎ 我的家里挂着这样一张照片,面色黝黑的的我微笑着双手接过习主席颁授的荣誉奖章,这枚奖章在灯光照耀下格外耀眼,熠熠生辉。时至今日我都不记得记者采访时我说过了什么,只记得激动得泪如雨下,挂在颈项间的那枚奖章的分量沉甸甸。‎ 这枚奖章授予我的原因我也说不清道不明,或许源于我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第一个创建“学雷锋爱心执法车队”,抑或源于我第一个创建河北交通高速路政“搭把手”服务队,并创建“学雷锋私家车队”、电影普法宣传队……。‎ ‎……我在爱心执法的路上一干10多年,于2019年获得了这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这枚奖章的背后是我的爱心执法之路,它从送上一杯热水开始。‎ 在一个气温骤降的清晨,我和同事在高速公路上例行巡逻,发现一位驼背老人独自在高速路上徘徊。我并没有立刻上前,呵斥老人离开,而是慢慢地停住车,拿出暖瓶,倒了一杯热水,然后才走向老人。 “这么冷的天,大爷您先喝杯热水暖暖身子,咱们到外边来,这里不安全……”‎ 我的巡逻车里配备了油桶、常用工具、名片等。我给自己的执法工作总结出 “八个一”:办理案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一个敬礼服人,一张笑脸迎人,一句您好感人,一杯热水动人,一片坦诚待人,一张名片帮人,一声再见送人。‎ 十几年来,我为司乘人员、社会群众做好事实事11000余件。‎ ‎“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困必扶,有警必助,这是路政员的承诺,意气风发的路政队员,情愿将青春奉献……”这是我和同事创作的《路政员之歌》的歌词,也是我工作的准绳。‎ 遇到车辆在高速公路抛锚的情况,我会主动帮忙购买零件。车修好后,车主询问价格,我会摆摆手说:“没多少钱,快赶路吧。”‎ 高速公路上车速快,发生的事故多为大事故,性命攸关。遇到这种情况,即使环境再危险,我也从没有犹豫、退缩过。‎ 这枚五一劳动奖章,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今后人生道路的鞭策。助人的同时,我也把自己定位成蒲公英,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把爱的力量放大,把爱的种子传播,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首先审清题目要求:“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任选一个,让试题具有了一定的开放、灵活性,相比固定为一道题的出题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有话可说的民主、自由、平等局面。考生选择适合自己并擅长的题目、话题、角度即可。‎ 材料①关键词或话题为“赶考精神”,审题没有任何难度,写作上只要贴近所给材料中“建国70周年”,“不断创造新辉煌,谱写新篇章”,“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路”“而风华正茂的青年们为未来的人生,挥洒汗水、锤炼本领”等关键句中的任何一个都算切题、符合要求。“写一篇议论文”,这个文体要求不可忽视,否则便是偏离题意。‎ 材料②“请以‘一枚奖章的故事’为题”,属于命题作文。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命题,因为给定了材料,“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党和国家,给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颁发勋章和奖章”,可见材料的作用是为了引出话题和给定的题目;“核物理学家于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教育家于漪、防沙治沙的楷模王友德、“敦煌女儿”樊锦诗……”,以上名字提示我们写作时应该选择为国家、社会、百姓做出突出贡献的正能量人物为榜样;“他们胸前金灿灿的奖章,仿佛在向我们生动地讲述着奋斗者的故事”,可以扣住关键词“奋斗”来写作;”折射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精神,告诉我们平凡的人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也可以抓住关键词语“平凡和伟大”来写作。当然超越以上话题,写到别的精神品性、人格魅力也是可以的。比如:淡泊名利、谦虚谨慎、使命担当、爱国节操等等。另外还要注意 “写一篇记叙文”这一限制性要求,写成议论文等其它文体是不及格的;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安排“细节描写”。‎ 立意提示:‎ 材料①:复兴路上的赶考精神;自信赶考,独占鳌头;新世纪的赶考精神;少年赶考,无畏无惧;赶考路上,大步流星。‎ 材料②:奖章背后是奋进者的歌;荣誉奖章实至名归;用平凡打造伟大的奖章;熠熠生辉的奖章,闪闪发光的人格;奖章奖章,彰显大爱,魅力无穷。‎ 可用素材:‎ 材料①赶考精神:‎ ‎1、1949年3月23日,在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之际,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赶考”命题。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还远未结束。”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最大的考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出考题,人民是考官,我们党是答卷人。因此,答好新时代之问、新时代之考,赶考精神依然放射着真理的光芒,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 ‎2、新时代,弘扬赶考精神就是要不断检验我们党的初心筑得牢不牢,延续的好不好。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团结凝聚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成功之匙。因此,必须时刻提醒每一名党员入党时的誓言,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理想信念。‎ ‎3、新时代弘扬赶考精神就是要时刻不忘考纪,严格执行党的政治规矩。讲政治规矩首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这与西柏坡时期纪律规矩建设是一脉相承的。新时代,弘扬赶考精神就是要时刻检验纪律规矩执行达不达标,合不合格。‎ ‎4、新时代弘扬赶考精神,就是要不断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观。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指出:“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人民群众是这场考试的‘考官’,造福人民才是最大的政绩”。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业中,中国共产党必须秉持赶考精神中人民性的政治本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人民的评判标准作为党赶考的方向。这是我们衡量党员干部政绩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唯一标尺。‎ ‎5‎ ‎、新时代弘扬赶考精神,就要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善于创新,提升综合能力。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很快,当代中国发展变化也很快,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加强学习是认识好、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地提高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提高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成真。因此,弘扬赶考精神,就是要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增强对纷繁复杂局势的驾驭能力,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6、总之,“赶考”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考试,是人民对我们党永不谢幕的考试,“赶考”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时刻敬畏考官,严守考纪,把握考纲,答好考题,向历史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材料②一枚奖章背后:‎ ‎1、奖章背后是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蛟龙号”潜艇多次下水试验成功,打造了中国深度。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复兴号”通车,开启了中国速度。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占据国际市场,证明了中国实力。中国,了不起!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宗旨。这一新世纪的蓝图构想属于国家、民族,每一个人,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发展必将立身于世界发展潮流之中,也将为各国共同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机遇。‎ ‎2、奖章背后是三代植树人坚守塞罕坝,实现了把沙漠变绿洲的史诗级传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国家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绿色中国”的实现指日可待。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也不断出现新成效,短短几年,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50%左右,人民日益富起来,环境日益好起来。‎ ‎3、奖章背后是了不起的大中国,了不起的中国人!在建设新世纪中国的漫漫征程中,涌现了无数感动中国人物,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有投身于新中国建设、隐姓埋名20多年、只为中国制造国之重器的“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的院士程开甲。有国家航空地球物理领域的顶级科学家、用生命叩开地球之门的海归教授黄大年。‎ 有踏过平庸,一心只为打造中国天眼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代楷模”南仁东。有六年坚守扶贫一线,宁愿冒着失明危险也要恪尽职守,坚持为贫困地区早日摘掉穷困帽子而奔波不已、奋斗不息的好干部张渠伟。……正因为有了像他们一样大公无私以身许国的一代代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中国从备受欺压凌辱侵犯一步步发展到令人仰望敬畏的大国强国。看,走进新时代,改革开新篇,中国发明举世震惊,华夏奇迹不可胜数,令世人叹为观止,情不自禁感慨——中国,了不起!‎ ‎4‎ ‎、一份荣誉的获得绝非轻而易举,其中要浸透着多少汗水和心血,更需有面对困难时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打不垮的毅力,此外,还要有高瞻远瞩的眼界和胸怀。一份荣誉的获得,参与争取荣誉的人首先会发自内心地对自己提出高标准、高要求,然后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抱怨、不退缩,通过不断地找方法来克难攻坚,来实现既定的目标。‎ ‎5、荣誉背后是责任,荣誉是一根鞭子,就是说,我们在取得荣誉后不骄傲,不自满,而是自觉地把荣誉作为悬在头上、举在身旁的一根“鞭子”,并在这根鞭子督促下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取得更辉煌的业绩。荣誉作为鞭策激励自己不断发奋向上的一种动力,成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座“加油站”。‎ 荣誉像一根鞭子,警示着人们去自省言行、剔除杂念、校正偏颇、削减傲气,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去开拓宽广空间。因为有时荣誉也像一个枕头,诱惑着自满的人坠入享乐、惰性、轻狂等相互掺和而成的泥淖,渐渐陷身。有些取得荣誉的人,或把荣誉作为资本,在荣誉面前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或把荣誉作为包袱,整日里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或把荣誉作为筹码,伸手要位要权,要名要钱等等,这些取得荣誉的单位和个人最终从荣誉的巅峰跌入低谷。究其根源,无不与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荣誉有着密切的关系。‎ 新的发展有新的要求,新的任务有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是迎难而上,还是望而却步?是满足于现状,还是不断进取勇攀高峰?荣誉的背后是强烈的责任感在作坚强有力的支撑。愿各级各类评为先进、获得荣誉的单位和个人都能把荣誉作为一根鞭子,时时鞭策自己不断进取,时时激励自己永远向前。‎ ‎6、从20后到80后,从教师到院士,从军人到英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生呈现着不同的精彩,焕发着别样的光芒,但若将他们的人生抽象,便会得到如下共同的关键词。‎ 首先,是信仰与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在获奖者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的力量。始终激励他们的,是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始终支撑他们的,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始终促进他们的,是“用毕生所学为党和国家作贡献”的铮铮誓言。无论是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张富清;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的袁隆平;还是坚定捍卫国家利益、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李道豫……若没有这份信仰与信念,是不能将胸中的信仰之火长久地燃烧下去的。‎ 其次,是匠心与执着。信仰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具体实在的,见之于一事一业中,体现在一言一行里。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始终用初心、匠心,执着于一事,人生才能创造出卓越。在这里,舍其一生,只为铸就一样国之重器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60‎ 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解决抗疟治疗失效难题的屠呦呦;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见证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之路,老而弥坚的文学创作者王蒙;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的敦煌女儿樊锦诗……他们的经历为匠心与执着做下注脚。‎ 最后,是崇德与向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是重视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历来强调“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在爆炸瞬间将战友推离,用自己的生命换回部队其他人员平安的申亮亮;用退伍抚恤金建图书室、办夜校,25年带领群众治山治水、脱贫致富的残疾军人朱彦夫;主动承担28名上海孤儿的养育任务,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大爱无疆的都贵玛……在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获得者身上,我们见证了崇德与向善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世界东方的这片热土,在奋进中发展,在变革中新生。我们的共和国,正是有了这样的功勋获得者,才真正挺起了脊梁。他们不仅为我们创造了物质财富,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岁月流逝,他们与共和国永存。‎ 行文结构:‎ 首先拟定一个含有正、副两个标题的题目,融入话题“赶考精神”和写作背景“建国79周年”。‎ 开头部分照应题目,联系新世纪中国的新形势,亮出中心话题及观点“不断探索勇攀高峰,是中国特色的赶考精神”。‎ 正文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写中国发展的路上赶考精神的具体表现。无畏无惧、坚忍不拔、满怀希望……‎ 结尾引用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富有气势和说服力感召性。“如今,愿望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而沿着70年以来开辟的道路,充满活力的中国再次出发,正走入又一个精彩的百年。赶考精神,是中国跻身强国的制胜法宝,新世纪定当不抛弃不放弃!”结构上照应题目并总结全文发出号召。‎ ‎【点睛】新材料作文 “五步成文法”即,“引”“析”“提”“联”“结”。‎ ‎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 ‎①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主体部分)‎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 表述观点(分论点)角度:‎ ‎(1)原因: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 ‎(2)结果:从结果会怎么样的角度思考 ‎(3)态度:从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的角度 ‎(4)方法:从如何去做的角度思考 ‎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