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1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10)

长安一中2016级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崔薇    审题人:韩超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 2.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 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鉴赏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魏家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 ‎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 ‎ 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 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周瑞家的向凤姐回话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 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因问周瑞家的:“这姥姥不知可用了早饭没有?”刘姥姥忙说道:“一早就往这里赶咧,那里还有吃饭的工夫咧。”凤姐听说,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摆在东边屋内,过来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 刘姥姥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问个好儿罢。”一面说,一面就站了起来。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 ‎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 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 “奶奶下来了”。这一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 B.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但刘姥姥却迟疑再三,言非所想,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 C.刘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 D.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从一个外人的眼光来描写贾家的奢华,凤姐满屋子耀眼争光的物件,引起这个穷困农妇的无比惊奇,也写出荣府的豪富奢华。‎ E.刘姥姥说到为难之处,推出板儿说话,作者刻意安排这个角色使他成为行乞的幌子,缓解了刘姥姥的窘态,可以不觉得她的话语那么突兀。‎ ‎5.凤姐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时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有人认为傲慢无礼,也有人认为比较得体。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三)文言文阅读(2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黄绂,字用章,其先封丘人。曾祖徙平越,遂家焉。绂登正统十三年进士,除行人,历南京刑部郎中。刚廉,人目之曰“硬黄”。大猾谭千户者,占民芦场,莫敢问,绂夺还之民。 ‎ 成化九年,迁四川左参议。久之,进左参政。按部崇庆,旋风起舆前,不得行。绂曰:“此必有冤,吾当为理。”风遂散。至州,祷城隍神,梦若有言州西寺者。寺去州四十里,倚山为巢,后临巨塘。僧夜杀人沉之塘下,分其资。且多藏妇女于窟中。绂发吏兵围之,穷诘,得其状,诛僧毁其寺。仓吏倚皇亲干没官粮巨万,绂追论如法,威行部中。历四川、湖广左、右布政使。奏闭建昌银矿。两京工兴,湖广当输银二万,例征之民,绂以库羡充之。荆王奏徙先垄,绂恐为民扰,执不可。二十二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增置建安等堡边墙及移置驿传、拓教场地,人皆利之。劾参将郭镛,都指挥郑印、李铎、王琮等抵罪,计捕奸豪张纲。申军令,增置墩堡,边政一新。出见士卒妻衣不蔽体,叹曰:“健儿家贫至是,何面目临其上!”亟豫给三月饷,亲为拊循。 ‎ 弘治三年,拜南京户部尚书。言官以绂进颇骤,频有言。帝不听就改左都御史焚差历簿于庭曰事贵得人耳资劳久近岂立官意哉绂历官四十余年,性卞急,不能容物。然操履洁白,所至有建树。六年乞休,未行卒。 ‎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三·黄绂传》) ‎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帝不听就改/左都御史焚差历簿于庭/曰/事贵得人耳/资劳久近/岂立官意哉/ ‎ B.帝不听就改/左都御史焚差历簿于庭/曰/事贵/得人耳/资劳久近/岂立官意哉/ ‎ C.帝不听/就改左都御史焚差历簿于庭/曰/事贵/得人耳/资劳久近/岂立官意哉/ ‎ D.帝不听/就改左都御史/焚差历簿于庭/曰/事贵得人耳/资劳久近/岂立官意哉/ ‎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始创年号,此后形成制度,如正统、成化、弘治。 ‎ B.仓吏是管理官仓内粮食的官员,其别称为官仓鼠,意指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 ‎ C.驿传是古代供官员往来和递送公文用的交通组织系统,又是封建制度下对平民的一种徭役。 ‎ D.古代有尊左、尊右的说法,黄绂从右副都御史升任为左都御史来看,明朝官职是以左位为正。 ‎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黄绂刚直清廉,被人们称为“硬黄”。他是进士出身,担任南京刑部郎中时,曾经为百姓从大奸人谭千户手中夺回被强占的芦场。 ‎ B.黄绂执法严明。他任左参政时,派兵包围州城西面寺院,诛杀杀人沉尸、劫掠财物的僧人。依法追究依仗皇亲权势贪污巨额官粮的仓吏。 ‎ C.黄绂体恤百姓。两京工程兴起时,他用地方财政的盈余抵充湖广百姓应循例缴纳的税款。荆王奏请迁移祖先坟墓,黄绂担心扰民,坚决不同意。 ‎ D.黄绂绥边有方。他增设建安等城堡边墙,设置驿传,扩大教场,予民便利。惩治不法将领,逮捕奸豪。捐赠财物,抚慰士卒妻子儿女。 ‎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 ‎(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5分)‎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5分)‎ ‎(3)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5分)‎ ‎(4)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5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0.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 B.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 C.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 D.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 E.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 ‎11.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2.古诗文名句默写(12分)‎ ‎(1)《陈情表》中作者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 ‎ , , , 。‎ ‎(2)《滕王阁序》中写景字字珠玑,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被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句子是: , 。‎ ‎(3)《归去来兮辞》中写归乡途中轻快心情的句子是:‎ ‎ , 。‎ ‎(4)《逍遥游》中庄子以两个小事物举例说明“小年”的句子是: , 。‎ ‎(5)《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无心功名的句子是 , 。‎ ‎ ‎ 二、基础知识(16分)‎ ‎13.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中国海军在南海举行的军演,展示出新时期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决心,即使马革裹尸,也要捍卫主权。‎ ‎②中国和本地区国家就解决南海分歧达成了有效共识,希望域外国家支持而不是干扰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努力,不要横生枝节,不要试图破坏这个局面。‎ ‎③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④莫言小说最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⑤日前,一名小伙为了让自己的网络直播更火,铤而走险去直播捅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蜇成重伤,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⑥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无处寻觅,令人唏嘘不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①③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近来,由于受到国际原油继续走低的影响,我国将迎来原油价格调整的“窗口期”,全国大部分省市93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进入“五元时代”。‎ B.央视对电影《狼图腾》做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片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力,更是因为其在春节期间排片比例与票房规模呈现出的逆势增长。‎ C.中国传统民居由正房、东厢、西厢、倒座和中间天井构成,无论是北方四合院、南方厅堂和上海石库门,都是这种适于合家聚居的结构。‎ D.据悉,德国之翼4U9525航班是从西班牙巴塞罗那飞往德国杜塞尔多夫途中坠毁,机上15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丧生,副驾驶安德烈亚斯·卢比茨涉嫌蓄意坠机。‎ ‎15. 微写作(10分)‎ ‎ 某校校刊拟增设“走近文学大师”栏目,校刊主编请你从以下文学大师中选择一位,结合其经典作品,写一段推介文字,让同学们了解、喜爱这位大师,以激发大家阅读其作品的兴趣。(200字以内)‎ 备选大师:关汉卿 巴金 曹禺 雨果 莎士比亚 三、作文(60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 ‎(2)我之所以选择了错过,正是为了更多的不可错过。‎ ‎(3)收拾起心情,继续走吧,错过花,你将收获雨,错过这一个,你才会遇到下一个。‎ 全面分析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 论述类文本 ‎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项,忽略了“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这一信息,表述绝对化。‎ 答案:A ‎2.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从文中第三段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一种“治国的原则”,而不是“美学思想”。‎ 答案:C ‎3. 解析:本题 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作者在语言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强加因果,前后构不成因果关系。B项,曲解文意,文中重点强调庄子重视平淡之美。C项,将“已然”当“未然”,原为是“成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选项中是“将成为”。‎ 答案:D 文学类文本 ‎4.(5分)‎ 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5.(8分)‎ 观点一:凤姐接待刘姥姥傲慢无礼。‎ ‎①运用了“不接茶”、“不抬头”等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富贵和傲慢;②运用了“‎ 忙欲起身、犹未起身”等动作描写,显示了凤姐的虚情假意;③运用了嗔怪周瑞家的等语言描写,反衬了凤姐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 观点二:凤姐接待刘姥姥比较得体。‎ ‎①运用了“满面春风”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热情;②运用了“忙欲起身”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凤姐对穷亲戚的尊重;③运用了多出语言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周到和客气。‎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文言文阅读 ‎6.D (理清事理即可断句。言官反对黄绂升职,皇帝把黄绂改任为左都御史,并反对按资历晋级。加上标点符号是:帝不听,就改左都御史,焚差历簿于庭,曰:“事贵得人耳,资劳久近,岂立官意哉?”)  ‎ ‎7.B (仓吏本指管理官仓的胥吏,不是专指贪官污吏。) ‎ ‎8.D (“捐赠财物”无中生有,原文是“亟豫给三月饷”,即给士兵预支三个月的军饷。) ‎ 译文:‎ 黄绂,字用章,他的祖先是封丘人。曾祖迁移到平越,于是安家到这个地方。正统十三年,黄绂考中进士,授官行人,历任南京刑部郎中。黄绂刚直清廉,人们称他为‚硬黄‛。大奸人谭千户,强占百姓芦场,没有人敢过问,黄绂夺回芦场还给百姓。 ‎ 成化九年,晋升为四川左参议。过了一段时间,晋升为左参政。他巡查部属到崇庆,在轿舆前突然刮起旋风,不能前行。黄绂说:‚这里一定有冤魂,我应当过问这件事。‛风于是散去。到了州城,向城隍神祈祷,梦里仿佛有人说到州城西面的寺院。寺院距离州城40里,倚山而筑,后面临近大水塘。(经调查得知)僧人夜里杀人,并沉尸塘下,瓜分掉被杀者的财物。并且在洞窟中藏了很多妇女。黄绂派官兵包围寺庙,深入追问,得出实情,诛杀了僧人,毁掉了那座寺庙。仓吏倚仗皇亲贪污官粮极多,黄绂依法追究,威望流传于辖区。历任四川、湖广左、右布政使。奏请关闭建昌银矿。 ‎ 两京工程兴起,湖广应当缴纳2万两银子,按旧例是向百姓征收,黄绂用地方财政盈余抵充。荆王奏请迁移祖先坟墓,黄绂担心扰民,坚决不同意。 ‎ 成化二十二年,提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弹劾参将郭镛,判都指挥郑印、李铎、王琮等有罪,用计逮捕了奸豪张纲。申明军令,增置墩堡,边防政务出现新面貌。出巡时看见士兵们的妻子衣不蔽体,叹息说:‚勇士们家里贫穷到这个地步,我有什么脸面做他们的长官!‛立即预支了三个月军饷,亲自抚慰他们。恰逢诏令毁弃庵寺,黄绂于是汰除所有尼姑,将她们嫁给没有妻子的壮士。等黄绂离开此地时,很多人携带子女在路上拜送。 ‎ 弘治三年,授官南京户部尚书。谏官因为黄绂晋升很快,不断谏阻。皇帝不听,黄绂就地改任左都御史,皇帝在大庭上焚烧了差历簿,说:“事情贵在得人,资格和任职年限,哪里是立官的本意呢?”黄绂历任官职40余年,性情急躁,不能宽容待人。然而操行高洁,所到之处均有建树。弘治六年,请求退休,没上路就去世了。 ‎ 黄绂在成化二十二年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增设建安等城堡的边墙以及合理移置驿站、扩大教场。百姓都因此得到便利。弘治三年,破格提拔为南京户部尚书。四年改任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主管都察院事宜。弘治六年黄绂上疏请求退休,皇帝允许他乘坐驿车返乡。(黄绂)还没动身就死了,皇帝听到黄绂的死讯,按照传统的规格赐予葬礼。黄绂性格急躁,不能宽容待人,遇到事情就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没有什么顾虑。然而他在所任职位上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 ‎9.(1)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需要疑惑什么呢?(聊、乘、化、“奚疑”宾语前置各1分,大意1分)‎ ‎(2)大鹏背负着青天,而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然后才能计划着往南飞去。(补主语、夭阏、“莫之夭阏”宾语前置、图、南名词作动词,1个1分)‎ ‎(3)我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财富,到万里之外去朝夕侍奉父亲。(簪笏、百龄、晨昏各1分,“奉晨昏于万里”状语后置1分,大意1分)‎ ‎(4)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长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不曾停止侍奉离开。(夙、婴、“常在床蓐”意思、“汤药”名词作动词、废各1分)‎ ‎10. AD(选对一项3分,选对两项5分。) ‎ ‎11. ①漂泊思归之情。(1分)“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1分)“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1分)②忧国伤时之情。(1分)“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1分)“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1分)(意思对即可)‎ ‎12.(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4)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A 解析:马革裹尸 马革即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褒义词。横生枝节枝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涸辙之鲋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铤而走险 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14.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A项,成分残缺,“国际原油”后应补出“价格”。B项,语序不当,“不仅”和“更”两词之后的内容互换位置。C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为“无论……还是”或“无论……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