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新津中学高2019级高一12月月考试题 语 文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寥廓 切齿抚心 激浊扬清 长歌当哭 B.横亘 秦晋之好 偏袒扼腕 佳言懿行 C.翌年 殒身不恤 桀骜不训 图穷匕见 D.谄媚 睡眼惺忪 涕泗交流 挥斥方遒 2.下列各项中,使用准确的一项是 (3分) (1)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 、缠绵悱恻的唱腔。 (2)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________。 (3)广大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________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A.不瘟不火 鱼目混珠 息息相关 B.不温不火 鱼龙混杂 休戚相关 C.不瘟不火 鱼龙混杂 息息相关 D.不温不火 鱼目混珠 休戚相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3分) A.上周,我校举办了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高中部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 B.过去他身体长期不好,多次住院,曾经一度休学,现在能每天坚持按时到校学习,已经很不错了。 C.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过程。 D.有关报道披露,由于长期管理缺位、过度采挖,导致锡矿山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大量采空区未得到有效治理,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相当于“何”“怎么” B.苟为后义而先利 暂且 C.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等 D.寡人愿安承教 乐意 5.下列各句文言句式的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迟兵 A.四境之内不治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D.此亡秦之续耳 二、(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9分)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数十数百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还会得到更深远的发展,而其发展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使用或许会逐渐从影视扩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尤其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互动性的艺术门类,可能会较早地与“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真正有价值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艺术新经典,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摘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6.下列关于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 “ 评点 ” 这一评论样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 分) A.“评点”是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综合、直观、凝练是它的主要特征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B.“评点”关注的是作品本身,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有时也通过分析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文化环境来辅助剖析作品。 C.“评点”的语言自成特色,大多较为简短,往往三言两语却切中肯綮,犀利又独到,睿智幽默,发人深省或引人会心一笑。 D.“评点”以原著为载体,是对原著的一种再创造,又与原著融为一体,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一种评论方式,评论者以上传字幕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评点,因字幕快速、密集而得名。 B.“弹幕”可以加强评论的互动性和评论的即时性,提高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提高观赏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 C.“弹幕”有利有弊,一些低劣的评论容易破坏作品本身的美感,更大的弊端是大量的弹幕会影响艺术观赏的完整性。 D.“弹幕”与传统的“评点”颇为相似,“弹幕”的流行使传统的“评点体”有可能在视听化、网络化条件下得到复活。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时代的“金圣叹”,也就是适应文艺视听化、网络化和评论互动化、即时化这一新格局的文艺批评者。 B.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们也是“文化搬运工”,负责将所有作品化难为易,使得欣赏者能更有效地欣赏作品。 C.“弹幕”与互联网技术联系紧密,它介入的领域将更宽泛,最终或许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 D.文艺评论的作用重大,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也可能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新经典。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1题。(15分) 家国情怀 火箭人生 李 艳 梁思礼的名字为更多人所知是因他显赫的家庭——他的父亲是近代中国有名的大家梁启超,他的兄长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然而对了解航天的人们来说,梁思礼的大名同样是“如雷贯耳”。他是中国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他参与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诸多“首次”。 1924年,51岁的梁启超迎来了他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在后来的许多年里,粱思礼每每回忆他与父亲的相处,总是充满了怀念和温情。“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你父亲那里继承下了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我回答说‘爱国’,”梁思礼说,“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这句话支撑了我一生的追求。” 梁思礼1949年从美国回国,在最艰难的岁月他一心为国,投身航天。“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回国后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梁思礼说。梁启超曾著《少年中国说》,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奋进,梁思礼用了一生始终践行。 1956年是梁思礼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入了党、走进婚姻殿堂,更重要的是,这一年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原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是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从此,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的发展事业之中。当时既无资料,也无仪器和导弹实物,除了钱学森外,谁都没有见过导弹和火箭,简直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但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 如果说1956年是梁思礼人生的转折点,那么“东风”二号则是他事业的关键节点。1962年,“东风”二号点火发射,起飞几秒钟后,导弹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头部还冒出白烟,最后落在了发射阵地前300米的地方,这次失败带给梁思礼极大的震撼。也是这次失败,成就了之后的“长征”二号系列火箭工作,更成就了梁思礼开创的“可靠性工程学”。他提出:“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统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是管理出来的,不是试验出来的。”梁思礼一生得过无数奖项,有过很多头衔,但是他最珍视的便是火箭设计师。 此后梁思礼积极推行并领导实施了一系列质量控制和可靠性保证措施,使“长征”二号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我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稳居世界前列,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20世纪80年代后,梁思礼开始深入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又将可靠性的工作由硬件拓展到软件。 梁启超曾著有《学问之趣味》,文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这种趣味主义被梁思礼视为父亲留给他的遗产之一。他说:“人的一生要有‘趣味’,没有趣味,人生就没有意义。我先搞导弹控制、再扩展到计算机应用,都是趣味驱使。” 央视曾录制一期他的访谈,他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唱片,俨然音乐发烧友的架势。他留学期间曾是摔跤健将,在比赛中屡有佳绩。他还喜欢游泳,并学会了“水母式”泳姿,漂浮在泳池中,脚不着地,借着失重的状态想象着自己正在“太空出舱行走”。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仍未减少对体育的喜爱,2010年南非世界杯,他还像年轻人一样凌晨起来看比赛直播。 梁思礼经历过常人难以体会的跌宕——出身名门、投身航天、功勋卓著,可谓风光无限;也曾经历幼年丧父、亲人相继离世以及特殊年代的政治风波。但这“趣味”二字让梁思礼拥有了别样的人生。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49年,拿到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著名无线电公司RAC伸出了橄榄枝,但我选择了回国,我的好朋友林桦留在了美国。他搞的是美国洲际导弹,我搞的是中国洲际导弹,我的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他住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别墅里,我住在很普通的单元房子里。有人曾问我对此有何想法,我的回答是,他干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干的导弹是保卫我们祖国的。 (《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梁思礼院士自述》) ②梁启超一生写给子女的家书超过百万宇,字字都是满满的爱,对子女们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他既是孩子们的慈父,又是导师、亲密的朋友。梁思礼说:“其实,在我的记忆中,我只是觉得父亲很疼爱我,当时我年纪很小,认识的字不多,很多事情也是后来看到父亲书信集的时候了解到的。” (高深《从梁思礼成长看梁启超的家教》)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梁思礼是中国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在航天界,他的大名“如雷贯耳”,这主要是因为他出身显赫的家庭。 B. 梁思礼参与了我国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神舟飞船等诸多“首次”,也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人。但他的主要贡献在火箭制造方面,他最珍视的是火箭设计师的称号。 C. 梁思礼爱好广泛,除科研外,他还热爱音乐,喜欢游泳,甚至热爱足球,而所有这些,他都将之归于“趣味”。这种趣味主义被梁思礼视为父亲留给他的遗产之一。 D. 梁思礼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的副主任,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的发展事业之中。 10. 梁思礼在科学上能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11. 文章结尾写到“‘趣味’二字让梁思礼拥有了别样的人生”,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言文阅读(25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目。(9分)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选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亟请于武公 亟:屡次 B.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都:大概 C.缮甲兵,具卒乘 缮:修整 D.国不堪贰 贰:两属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国之害也 君之所知也 B A 焉辟害 D 将焉取之 公闻其期 其真无马邪 C 大叔又收贰以为已邑 以乱易整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C.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D.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16分)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 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差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鮑叔能如人也。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农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团。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①,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候。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曹沫之约:桓公五年(前681年),齐国与鲁国在柯邑会盟,会上鲁将曹沫手持匕首劫持齐桓公,齐桓公当时被迫答应退还鲁国被齐国侵占的领土。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桓,是齐国国君姜小白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有地位的人,依生平事迹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B.霸,指诸侯受周天子任命为“方伯”,后可用周天子名义召集诸侯会盟,维持各国之间既定秩序。齐相公以霸主身份,多次召集诸侯会盟。 C.封邑,古代国君封赐给亲信、贵族、臣属作为世禄的土地,也叫“食邑”。受封之人对封邑中的百姓有征收租税之权,但不可世袭。 D.仓廪,泛指仓库。有曰方者为仓,圆者为廪;又有曰盛谷者为仓,盛米者为廪。在古代,遇到饥荒之年可以“ 发仓廪以贩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管仲年少有才,但仕途不顺。多次做官都被免职;多次出战又多次战败;因家有老母而逃跑;辅佐了公子纠,也未成功。 B.管仲得遇知己,鲍权牙为国让贤。即使管仲仕途失意落魄,鲍叔牙依然相信管仲的才华,把还是囚徒的管仲推荐给了齐恒公。 C.管仲心系国家,用心治国。他认为物质充裕方能建设道德,推行政令要顺应民心,所以放低自己姿态,使执政主张易于施行。 D.管仲善于引导齐桓公,处理好齐国外交事件。桓公攻山戎,管仲趁机督促燕国重施召公之政;桓公想背约,管仲引导他守信。 17.把文中划横线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終善遇之,不以为言。(4分) (2)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2分)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4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8分) 寄外舅郭大夫① 陈师道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①元丰七年五月,陈师道的岳父郭概赴蜀任职,陈因家贫,无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三个子女都随郭概赴蜀。陈则留在长安。此诗是分别后作。外舅:女婿称呼岳父为“外舅”。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首句说从遥远的四川,回来一个带信的使者。一个“通”字,把“巴蜀”和“归使”串联起来,说明获知“巴蜀”之地妻子儿女消息的艰难。 B.“妻孥且旧居”一句写妻子儿女仍在外家居住,这即使信使带来的消息,又是作者内心独白。 C.颔联中“深知”与“不忍”写作者明知道信使是报消息的,但又不忍心问,将作者想知道家人的消息但又害怕是坏消息的矛盾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D.颈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距离遥远不算什么,亲情不会因此而生疏,关键是家人的身体要健康,这既是作者对妻儿的安慰,也是自我慰藉。 E.本诗含蓄委婉,慷慨悲壮,情真意切。首联情绪平静,颔联沉抑,颈联欢快,尾联感慨深沉,起伏跌宕,尽显真情之妙。 19.本诗感情丰富,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五、默写(10分) 20.补写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共10分) (1)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2)《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认为真的猛士应该具有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志向,并矢志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一段,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众宾客的愤怒和同仇敌忾。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____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六、(8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既然如此①______________这也许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②____________。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了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③_______________,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 22.下面是郑燮就“墨竹”写的一副对联,现已打乱,请将打乱的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填写序号即可)。(2分) ①仰面花 ②傲骨梅 ③虚心竹 ④低头叶 ⑤无 ⑥有 上联: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小孩子,不知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可合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新津中学高2019级高一12月月考试题语文参考答案 1、D【解析】试题分析:A.“抚”改为“拊”;B项,“佳”改为“嘉”;C项,“训”改为“驯”。 2、A【解析】试题分析:“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不温不火”指性格温和,销售行情不火爆。“鱼目混珠”是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不指物。“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是说彼此之间祸福互相关联。 3、C【解析】试题分析:A项,句式杂糅,删去“组成”B项,“曾经”“一度”重复,删除“曾经”D项,介词滥用,去掉“由于”;或语意重复,保留“由于”,去掉“导致”。 4、B 【解析】苟:如果 5、C 【解析】:C.定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句、省略句;B.省略句、状语后置句;D.判断句 6.B【解析】根据原文“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可知“有时也通过分析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文化环境来辅助剖析作品”错误。 7.C【解析】原文第二节“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即低劣的评论会影响艺术欣赏的完整性。“一些低劣的评论容易破坏作品本身的美感”曲解文意。 8.B【解析】原文第三节,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们除了评论作品外,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批评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选项“负责将作品化难为易”偷换对象。 9.C【解析】(A项因为他出身显赫的家庭是对其他的更多人而言;B项“他的主要贡献在火箭制造方面”错,无中生有;D项中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是原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10. ①父亲梁启超爱国主义思想影响、激励了他;②“东风”二号的失败,让他开创了“可靠性工程学”;③视父亲留给他的“趣味主义”为珍宝,并一直实践下去。(答对一点2分,答对三点6分) 11. ①趣味使他事业辉煌,梁思礼搞导弹,计算机,都是趣味驱使,让他的人生有价值。②趣味使他热爱生活,梁思礼爱好音乐,体育等,从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③趣味使他笑对人生,梁思礼经历过大起大落,他直面生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答对一点2分,答对三点6分) 12.B【解析】都:城邑。 13.A【解析】 A项都是疑问代词,哪里。B项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不译。C项介词,“把”/介词,“用”。D项代词/语气副词。 14.C 15.C【解析】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受封之人对封邑中的百姓有征收租税之权,但不可世袭”错误,封邑,可世袭,且文中有“封邑者十余世”的表述。 故选C。 16.C 【解析】C项,“所以放低自己姿态”错误,根据原文“故论卑而易行”中“论卑”是指政论符合下情,并非指放低自己姿态。故选C。 17.(1)管仲家里贫穷,经常欺骗鲍叔,但鲍叔始终好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欺”:“欺骗”、“欺诈”; “遇”:“对待”;“以”:“因为”;“言”:“怨言” (2)鲍叔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以后,把自己的地位置于管仲之下。 “进”:“推荐”;“下”:“位置在下”、“地位在下” (3)我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认为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 (“仆”“迟”“辞决”判断句各一分) 18.DE【解析】D项,是反问。E项,“含蓄委婉,慷慨悲壮”错,应是“通俗易懂,自然纯朴” 19.①表达对妻儿的关心思念。面对来使,诗人想细问又不敢问,生怕听得凶讯,表现了诗人对妻儿的深切关心和思念。(分析第三联亦可。)②抒发家庭不能团聚的悲哀。诗人年已老大,愁病交攻,却还得忍受与妻儿分离之苦,不禁悲从中来。(或:询问妻儿情况、写信安慰妻儿时都饱含分离的悲哀。)③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慨(或:对社会不平的怨愤)。结尾哀叹自己贫困潦倒,连妻儿都无力养活,只能分居两地,追根究底皆因功名难就。 (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1)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5) 尤使我耳不忍闻 (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1. ①何不索性将孟子排除在圣贤之外呢?(为什么还要重视他呢?) ②是和荀子的“人性本恶”相对而言的 ③两人都是从人性出发的 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2.上联:③⑥④ 下联:②⑤① 材料作文的审题包括两点,一是审材料本身,看看这个材料里主要的关键语句和结果是怎么引出的,确定自己的写作范围,变成一个“话题作文”,显然“回声”关键核心的词语,对面的“小山” 可以是人,自然,社会。我们在写作时,只需要选择一个范围,写深入,写出自己独特的真实的情感就行了;审题的第二点是审要求,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一般都有“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样的要求。 这则材料的关键词显然是“回声”。“回声”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与其有相似之处、相通之理。古诗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就含有“回声”之理。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要稍微留心一下便会发现许多“回声”现象,比如:付出与回报,理解他人与被人理解,欺骗生活与受生活捉弄,破坏环境与遭自然惩罚等。“回声”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人生、社会哲理。"回声"又是极富现实意义的话题:创造良好的人际、社会、自然环境是时代的呼唤。同学们尽可驰骋于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去捕捉与“回声”想关的素材,挥动生花妙笔去描画生活中的“回声”现象,点析“回声”本质,写出隽永华美的篇章。 材料中最后有一句母亲的话“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这是立意的重点。“回声”,这里面包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先要发出声音,这在我们的隐喻里面,就是付出和奉献,而回声则可以理解为回报、回应、结果等意思。这个话题实际上包含了一种关系,或者说一种关联,浓缩一下,就是奉献和回报,但是,我们写作的着眼点应该是在回报上,奉献、付出自然是不能不提及的,但是回报和感应才是我们写作的重点所在,切忌全文只写“奉献”之类。另外,选择好表达的角度,角度易小,驾御起来容易,也往往能以小见大,写出深刻的主题,而记叙文更要注意细节的描写。 静听回声 伴随着轰隆的机器声,我徘徊在家乡小镇温存婉约的街道,灰蒙蒙的天空飘洒着细细的雨丝,落在润润的泥土之中,小河上泛起一圈又一圈无尽的涟漪,远处鱼船静静地漂着,满载家乡人家湿湿的愿望。偶然步入了一条小巷,绵长,悠远,猛然想到戴望舒的《雨巷》,他是否就在这样的雨巷里邂逅丁香般的女子。倏地记起,仿佛就在街的尽头。 听说不久这里就要拆迁了,所以我每次回来都要来走走,故乡的小巷不像江南小巷那样轻盈灵动,多了几分沉稳与庄重,也不像江南小巷那样曲回百折,而是笔挺正规,就像北方人的性子,豪放不羁。只是它们一样的悠长,究竟通向何方?当久久徘徊时分我尽情聆听小巷的回声。 我对世界最初的感觉就萌发在故乡的小巷。四五岁时,会拿一支粉笔,在小巷两旁的墙壁上随意涂鸦,画出孩子眼中的世界,大人们笑着摇摇头,我却乐在其中,追寻光影下藏着的世界。 我对人生的认识也是由于故乡的小巷。晴朗的夏日傍晚,搬一个小马扎,静静地坐在小巷中,嗅着小巷散发的浓厚古老的气息,看着袅袅炊烟悠悠地融入蓝天,多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偶尔,我也会沿着小巷走下去,用脚轻轻抚触已被岁月打磨圆滑的地砖,用手静静地摸着被时间风化的墙壁,那一刻,心中便充满了远古的幻想,人生也就在小巷的尽头明朗起来。 一条小巷,也让我体悟了人文的美。一个清新的早晨,跑去打开院门,恰好遇到对门的张大爷也来开门,相视一笑,彼此道一声早上好,一天也会很温馨,逢年过节,家家挂出了一对大红灯笼,红得耀眼,映红了古朴的小巷。这时,你给我一个梨,我给你几个李子,大家说说笑笑,谈天说地,这时,小巷上空回响着动听的欢笑,久久不肯散去。 当机器声代替了欢笑声,我们在怎样对待我们的过去呢,这美丽的小巷她还会再现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离故乡越远,对故乡的思念也就越深,这种思念刺得心口生疼,久,越难以愈合。在这轰鸣机器声中我们是否能听清小巷的回音和故乡的记忆。我多么希望在一个明朗的日子,大家都来静听一下静听小巷的回声…… 邻 居 一处小院,隔墙住着两家。老刘是一位从事“爬格子”的,妻子、女儿一家三口。墙那边,听说是什么局长。老刘家种着些豆角,而墙那边也长着些丝瓜。豆角藤顺墙蔓过去,瓜秧沿墙爬过来。绿油油的豆角,长条长条的丝瓜,长得讨人喜欢。局长家三天两日,来客络绎不绝。到晚上,局长家灯火辉煌,宾朋满座;而老刘家,冷冷清清,“一盏灯漂白了四壁”。初作邻居时,见面也打打招呼,道个好。后来,局长便把招呼给免了。对老刘的招呼,只是很高傲地点下头,再后来,这点动作也没有,如同一个面无表情的蜡像。老刘心里感叹着:“我曾尝试着接近别人,无奈别人看不起我们这些小知识分子啊!”于是两家都不去管那些爬过墙头的豆瓜,一任它们长着。日子照过。 一天,局长家搬走了,听说是贪污还是什么,反正是犯了法。接着新局长家搬进来了。老刘心里说:“我不会再去和局长家尝试交往了,还不是一样,把我们的热脸帖在人家当官的凉屁股上!”于是老刘的招呼也成了往事。 又过了几天,老刘在家写作,女儿跑进门来,手里拿着一个大红苹果,“谁给的?”老刘问,“邻居的老伯伯给的。”“怎么能随便要人家东西,说‘谢谢’了吗?”“说了,老伯伯可喜欢我咧!”老刘心想:“还不是刚来热乎乎,到后来冷冰冰!” 新的邻居家里也很安静,老刘看到,新局长早上骑自行车上班,下班自行车相伴,偶尔来几个客人,却从没有灯火辉煌杯盘相碰的繁华。老刘的心里防范有所松动。 又过了两天,老刘发现女儿的旧书包不见了,换了一个崭新的。“嗬,这么漂亮,谁买的,是妈妈吗?”“不是,老伯伯送我的,他说改天要来我们家作客呢!”晚上,老刘未眠,他在想:我是否也该尝试着接近别人? 第二天,老刘起了个大早,开始摘豆角和丝瓜来。他想:“将人家的瓜送回去,摘些豆角给人家尝尝鲜。”走到门口,只见邻居——那位局长也走过来,手里提着一兜瓜和豆。“多好的豆!”局长说,“我早想尝尝鲜了。来了好几天,我想邻居嘛,应该有所来往,我、你,还有其他人,谁不想和睦相处?这不,我就到你们家,咱们订个协定:‘种瓜得豆,种豆得瓜’。欢迎吗?”“欢迎,欢迎,那当然行,那当然行!”老刘连声说道。傍晚,各家的院子里就都飘出了瓜的清香,豆的翠绿。 小院依旧是小院,豆蔓和瓜秧长得更绿更繁,而且缠绕在了一起。 【简评】首先,小说的构思比较巧妙,他通过老刘和前后两位局长邻里关系的变化,来反映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回声”。自然界的回声是单纯直接的,而人类之间的“回声”则由于社会地位,个人素养等一系列原因而使得“回声”有所微妙。小说基于“回声”而跳出回声,立意很深,构思很巧。其次,文章中并不是一味地讽刺与揭露某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而是更多地通过对比来歌颂新局长的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生活,主动搞好邻里关系的优良作风。我们不去探讨这样的局长有多少,也不去观察这样的事例有几何,单从考生歌颂的对象,我们就能看出他阳光般的心灵。三是文章对细节的处理很到位。前一位局长的以权谋私,通过“客人”多以及“灯火辉煌”而揭示,对人颐指气使则通过“很高傲地点下头”和“面无表情的蜡像”来刻画。人物形象很鲜明。第四,文章很好地利用了豆角和丝瓜的道具。开篇用其营造氛围,结尾用其深化主题,行文很条理。 参考译文(一):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寤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疼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这个地方作为他的封地。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都城城墙长超过了三百丈,高超过了一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城市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不超过五分之一,小城市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控制不了。”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的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庄公说:“不仁义的事情干多了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看着吧!” 不久之后,太叔把国家西部和北部边境的城池,暗中归自己控制。公子吕说:“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人的统治,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太叔,就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用不着,他会祸及自己。” 随后,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张到了廪延。子封说:“可以动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庄公说:“对君不义,对兄不亲,虽土地广大,也会崩溃。” 太叔修治城郭,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制造武器,训练步兵,修造战车,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做内应。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他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到鄢地攻打他。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国。 参考译文(二):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里贫穷,经常欺骗鲍叔,但鲍叔始终好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为齐桓公以后,公子纠被鲁国杀死了,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以霸主的身份,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一度整顿匡正了天下秩序,这都是靠管仲的智谋。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不认为我贪财,因为他知道我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我被关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鲍叔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愧,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鲍叔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以后,把自己的地位置于管仲之下。鲍叔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管仲当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的齐国地处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顺应百姓们的思想愿望、风俗习惯。所以,他在著作中称述说:“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法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要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坏事化为好事,使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区分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桓公本来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重新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侯国强大。过了百多年后,齐国又出了个晏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