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_备考冲刺之易错点点睛系列_专题24_议论文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3年高考语文_备考冲刺之易错点点睛系列_专题24_议论文阅读

2013 年高考语文备考冲刺之易错点点睛系列 专题 24 议论文阅 读 【高考预测】 2012 年《考试大纲》要求:阅读一般科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知识导学】 要点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要点解说】论述文中的重要词语主要是一些论述术语,明确这些术语的方法主要是拟 定一个操作性定义。所谓操作性定义主要是在篇章语境中,为了论述方便,赋予术语以特定 的内涵的方法。这种内涵多数是临时的、具体的,不具备普遍性和概括性特征。例如: 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 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 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文化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系统。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较浅显、具体的层次, 属显性文化,包括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一个人的某种活动、“做什么”,不是文化;一个 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共同行为、都“做什么”,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深埋于地下的石块 不是文化,一个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作为活动的产品就成了文物。显性文化反映了 文化的 更深层次,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 范、方式。人的活动效果既取决于“做 什么”,更 取决于人的活动规范、方式“怎么做”。 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与一定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密切相 关。他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的取向、目的问题。正是价值观的不同, “为什么做”的问题,最终决定了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B.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以深浅不同的多层次存在和表现的。 C.文化的浅显层次是指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 D.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概念“文化”的理解几项把“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 方式”说成是文化的浅显层次是错误的,因为第二段说“显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 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可见“规范、方式”属于文化的较深层次。与 科技文不同,正确选项 A、B、D 都只是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文化”的属性,并没有形成一个 关于“文化”的准确定义。论述文阅读理解术语大多数如此,更多地接近筛选并辨析信息。 要点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要点解说】论述文中需要理解的句子多数是论者所持的观点,或者是概括文章某一个 局部的内容要点,这些观点和内容要点是论者在相关篇章中需要展开证明的。如: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也是现代有了解原始文化的最重要的依据之 一。考古发掘显示,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都或前或后不约而同地经历了素 陶、彩陶、釉陶的发展阶段。所谓彩陶,是远古先民在制作好的陶胚内外壁上用矿物颜料绘 制各种纹饰,然后入窑烧制定型的一种带彩陶器。彩陶集实用和雕塑、绘画、烧制等各种艺 术、工艺于一体,展现了那个时代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反映了 原始社会数千年的社会状况和人的生存情境。可以说,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 …… 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无论是文字的始创、艺术的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还是远古神 话与图腾崇拜的出现,都离不开彩陶。因为彩陶除了作为原始人类日常生活器物之外,还是 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重要器物;彩陶的器形和陶壁上的纹饰,即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关和艺 术的追求,也是原始文字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在作为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研究依据的几类原 始文化遗存,如玉石器、彩陶、雕塑和岩画中,玉石器和雕塑的数量都较少,岩画的年代又 往往引起争论。唯有彩陶数量最多,年代也最准确,因而最具有可靠性和系统性。可以说, 彩陶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下列对“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彩陶保留着几千年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变经的痕迹,反映了新石器时找人类历史发展的 状况。 B.彩陶呈现出不同地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不同特点,再现了原始人类生活的独特 情境。 C.彩陶包含多重原始文化意蕴,为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D.彩陶上的纹饰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原始人类用它来记载历史。 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对于理解类的选择题的设计,不外乎文意的扩大、 缩小、拔高、歧解、偷换、添加等套路。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联系来去诶的那个语句的基本 内容或含意,同时还要抓住作者的基本行文思路,把握文章脉络,从整体联系中去理解文章 语句的含意。就本题来讲,错误的一项选 D 项。主要依据第一段中倒数第二句话以及最后一 段第一、二句话判断。D 项中“原始人类用它来记载历史”错误,原文彩陶上的纹饰只能体现 远古先民对美和艺术的追求,也是原始文字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并非等同于能够记载历史 的真正的文字,它只能作为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研究的依据之一。 要点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点解说】论述文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决定了其解读方法主要是一种在理 解基础上的转述和拓展。所谓转述,包括将文章具体的内容加以抽象、概括和提炼,或是将 文中抽象概括的内容具体化,这是一个相反相成的阅读思维过程,其间包含了分析和综合的 思维过程。所谓拓展,即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或者将其原理和观点运用于新情境,有所 发现或有所判断;或是由此及彼,由已知推论未知:这些都是基于对原文理解后将其观点和 原理推广到其他情境中的创造性应用。拓展的阅读思维过程目前主要以推断题形式加以考查, 前一章已有详尽阐释。下面与转述相关的有两个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阅读 思维过程。一般说来,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结构段落除外)都相对集中地表达了一个 中心意思。我们把这个中心意思叫做段落的中心。段落的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加以概 括,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 中心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际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一个上位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这就是 概括段落的中心。一个段落的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一般来说,文章有几个主 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多个内容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的关系组合链 接在一块,就形成了全文的中心。论述文中的内容要点大多是全文的分论点,其全文的中心 意思大多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 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循序 渐进的过程。 2.归纳内容要点 一般来说,论述文一个主体段落的中心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但各个段落的中心之 间有着复杂的关联方式,如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等等。在罗列全文段落中心的 基础上,我们要在更高层次上归纳并组合段落中心,形成更为概括的内容要点。 3.概括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就是文章的大意,在论述文中主要指论者对议论的社会现象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的策略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策略,即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作者的见 解和主张。选用这一策略要和对文章局部内容要点的把握相联系,使整体关照与局部分析协 调一致,当整体关照与局部分析相冲突时,要在整合局部内容要点的基础上调整整体认知。 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策略,即在把握文章各个局部内容要点的基础上,通过“并加”(把并列的 内容要点相加)和“提炼”(抽取各个内容要点的共同点)的方式,概括出中心意思。在论述文 阅读中,要善于把两种策略结合起来使用。 总之,概括论述文中心意思的方法可以归纳为:(l)整体阅读,把握大意;(2)归纳要点, 明辨关系;(3)提炼整合,明确中心。 要点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要点解说】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 说,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显豁的、明确的。在整体阅读中可以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 文的中心句(包括首括句和尾括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但有的论述文,作者的观点态度就不够明显。有的论述文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 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多人观点时作者本人 的意图就比较隐蔽。这些就需要我们下一番分析概括的功夫。 论述文中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集中在下列四个方面: 1.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一般从阅读的整体性出发,要求考生 对全文涉及的内容探幽发微,作出仔细的辨析。 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在论述文中大量出现,其要求一般在 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的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 3.比较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多人的观点。这类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对不同人的观点结 合语境作求同或求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 4.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作者对自己所论述的社会问题的观点 态度,有时是比较复杂的,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地赞成或者反对;有时对问题的某一方面是 肯定的,对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否定的,有时可能对问题的一些方面还是有所保留的。这些 情况读者在阅读中要仔细辨析,准确把握。这类试题一般安排在推断题中加以考查。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解题指南】要求能够通过上下文的联系,通过句与句的关系,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 义,这些词语的含义大部分是我们平时不常用到或在具体的语境中和字典意义不尽相同的。 考查要点有:①能确定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的新词语、新概念的含义;②能够确定多义词在文 中的具体义项;③能根据上下文的特定内容所限定的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确定词语的“情景义”; ④能确定代词或指代短语的指代内容;⑤能确定词语的本义和在文中的转化义(引申义、比喻 义等);⑥能确定词语的字面意义或言外之意、深层含义;⑦能确定因运用典故或其它方式产 生的特定含义;⑧能确定因修辞需要产生的临时义。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保护非物质文化辽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 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 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 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文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 新, 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之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追力”; 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标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 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遭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 仪、节庆,有关白世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 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 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勃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 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 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由于钟子期和俞 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深遵感人,而且历久弥斯。可以说,知音 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 乐品与诗品之品都互相沟通。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 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 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 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宇宙观、生命观更 具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 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其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 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 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 在社会的传统。 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被群体或团体认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是被个人认同的文化遗 产。 B.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 断创新的特点。 C.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 历史感。 D.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顺应可持续发展 的要求。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信息阅读中的“名词术语题”,关键在于要准确把握“名词术语”的本质 属性或基本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不断创新后,而使“各个群体和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 产产生认同感和历史感,并不是“各个群体和团体”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属张冠李戴,故 C 项有误。 【名师点睛】注意整理文章中出现的新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上下左右的相关概念。论 述类文章,不同于文化散文,它总是以说理或介绍最新发现最新研究成果为主的文章,这当 中自然就有新的现象新的概念出现,对这些研究过程中的现象和认识,有的还没有达到完全 成熟的地步,有的则已经得到确认或公认,在表述时,需要仔细区分。如有“……性”“…… 化”与没有“……性”“……化”,在文章中就完全不同,有“亚……”“次……”与没有“亚……” “次……”也迥然不同。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解题指南】社会科学类文章常用比喻、类比的方法来论证观点,用引用的手法说明新 发现和发现的社会意义,这些语句的意义和在文中的作用比较难理解,考生要从上下文中理 解句子的含意。考查的句子一般有:①首括句,②中心句,③转承句,④点睛句,⑤矛盾句, ⑥精辟句,⑦感情句,⑧修辞句,⑨结尾句等。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龙城”还是“卢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传诵千古的《出塞》,抒发了王昌龄追昔抚今的感慨。一般认为,诗中的“飞将”指 西汉名将李广,他长期戍守北部边境,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呼之为飞将军,一听到他的名 字就畏惧、惊退。那么,诗中的“龙城”又指何处呢? 历来唐诗集多作“但使龙城飞将在”。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持此说,认为“唐人 边塞诗中所用的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此处的“龙城飞将”,“乃 合用卫青、李广事。指扬威敌境之名将,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诗中用‘龙城’字,亦有 泛指边关要隘者。”就是说,“龙城”不过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具体城邑。 宋朝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将“龙城”改为“卢城”。为何做此改动呢?阎若璩《潜邱 札记》作了解释:“李广为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 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时有卢龙府、卢龙军。”所以龙城就是右北平,应为卢城。中国社会 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即取此说,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作“但使卢城飞将 在”,认为卢城即现今河北卢龙。但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只 有《汉书·西域传》中有一个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显然,此 卢城不是右北平。况且,《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的那次威震敌胆的龙城大捷是卫青指挥 的,并未提及与李广有关。 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引《晋书·张轨传》的记载:匈奴曾筑姑臧城,“地有龙行,故 曰龙城”。据此说,“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张际在《“龙城”考》中则认为,据《史记》《汉书》等多处记载,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 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汉代史籍往往采用音译,分别写成 “龙城”“笼城”“龙庭”,“龙城”可能是音近而误讹为“卢城”,两词实为同义。西汉初年, 匈奴连年犯境,汉朝无力抵御,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起来,才命卫青、霍去病等实施反 击。元光六年的龙城一战,首战告捷,一扫汉朝70多年的屈辱,大大振奋了军心民心。龙 城之战成为汉朝军民心目中扬威敌境、雪耻大胜的象征。李广是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的英雄, 是汉家大将的杰出代表。因此,王昌龄将大捷的象征――龙城,冠于西汉名将的象征――李 广头上,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王昌龄取“龙城”一词,还出于音律的需要,而且字面又瑰奇雄丽,选用了他,使诗句 达到了音、义、色具佳的境地。 从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寓意的角度看,以下表述中不含象征意味的一项是( ) A.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 B.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 C.“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D.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答案】C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章在作答时,要注意试题题目及选择肢与文章内容的对应关系, 当文章信息密度相对较大时,当连续几个选择肢容易混淆自己的视线时,同样需要采取脚踏 手指的方式,把试题或选择肢与文章相关的地方对应连接起来,以免被众多的试题文字弄昏 了自己的头脑。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指南】在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筛选和整合信息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从严格的意 义上说,理解文章结构、思路和文章观点等等都是对信息的筛选。考查的内容有:①能确认 词语在文中指代的重要信息和材料;②能查找、摘录文章的重要信息和材料;③能比照与题 干指向相关的信息和材料,辨析出细微的差别;④能准确归纳整理文中的信息和材料。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艺术默契”与京剧的伴奏 金开诚 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 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默契” 的形成和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谅解和求美是“默契” 的基础。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 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但这变动乃是在创作与欣 赏的相互作用中自然出现的;任何一方如果突然间严重破坏“默契”,那么创作与欣赏的相互 依存关系便趋于破裂,艺术作品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社会效果。 就京剧的伴奏而言,使用简单的民族乐器早已形成“默契”。这种“默契”还不仅仅是出 于谅解与定势,而且也符合求美求新的愿望。因为对许多老观众来说,主要以京胡伴奏唱腔 自有其美妙的感受,特别像徐兰沅、王少卿为梅兰芳伴奏,在老观众心目中都已到了“尽善 尽美”的地步,增加更多的音响只会起消极的作用。客观地看,这些伴奏与演唱之间也确有 水乳交融之妙。虽然这样的珠联璧合已不易见于当世,但因心理定势的关系,老观众仍感到 以苍劲或细腻的琴声来伴奏各种风格唱腔是最符合听觉要求的。同时老观众也并不保守,在 伴奏的发展中,京胡加上了二胡,又加上了月琴;名琴师们还不断设计一些花过门、花点子, 并在托腔①时准确运用琴声与唱腔的离合变化,这都已被接受并受到欢迎,所以双方的“默契” 事实上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但是,当伴奏突然变为庞大的交响乐队时,由于背离原有的“默 契”太大了,所以表示不能欣赏。这种不能欣赏,是受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默契”运 动规律的制约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生事物。 不过,艺术“默契”虽然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事情,是在创作与欣赏这个大系统内 所出现的一种规律性互动,却也必然受到系统之外的种种社会历史因素的制约。现在只就新 观众对京剧演唱与伴奏的听觉感受来说,由于听的能力缺乏训练而未能入于唱腔与伴奏的精 细之处,整个听觉既然处于极为粗略的宏观状态,就不能不感到京剧的唱腔与伴奏是过于单 调以至于陈旧的。但从美学上说,京剧的佳妙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确蕴藏着中华民族创造的 大量艺术精华。因此许多创作人员和热心人士深感到对它的继承与发扬负有历史的责任,为 此而进行种种探索以求改革振兴,试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就是这类探索的一种。这种 探索,特别需要得到懂行的老观众在精神上的赞助与支持,这也是一种社会性的默契。 [注]①托腔:戏曲演出时用乐器衬托演员的唱腔。 下列对京剧伴奏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以京胡为主的简单民族乐器为京剧伴奏,获得许多老观众的充分认可。 B.增加了二胡、月琴等民族乐器,标志着传统京剧伴奏的逐渐变化和发展。 C.使用交响乐队为京剧伴奏,就完全背离了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默契。 D.京剧伴奏引进新乐器新形式,是为了振兴传统京剧艺术而作出的新的尝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C 项有误,原文是“由于 背离原有的“默契”太大了,所以表示不能欣赏”,“背离默契太大”与“完全背离默契”的 范围有大小,语意有轻重,该项扩大了范围,表述武断。由文章结尾的两句也可以得到佐证。 ABD 三项均符合原文的意思。 【名师点睛】整体把握文章的价值取向。论述类文章的价值取向是非常明显的,赞成与 反对或提倡什么,在文章中是毫不含糊的,它不同于纯自然科学类文章在叙述上的客观与中 立,在阅读论述类文章时,一定要明白文章的价值取向,不能够在这些大的方面闹出笑话来。 相对文化散文信息密度要大得多,阅读论述类散文同样需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在表述中的 作用。如表示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忽略了 这些词语的修饰限定对象,就必然难以准确把握。 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题指南】考点考查的内容有:①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态度;②概括作者对文 中的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③比较作者在文中转述的多人的观点;④分析比较文章中信息材 料和作者观点的异同。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承认技术应用有负面作用,但他认为这只能通过技术来消除。埃吕 尔说:“我们在尽力揭露技术发展招致麻烦的一面……我深信,所有这些麻烦都会随着技术本 身的不断发展而被消除,而且,确实也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才能消除。”技术对消除、减弱技 术的负面效果,当然有重要作用,例如要在煤中脱硫,就应当研究和应用脱硫的技术,只有 主观愿望是不行的。但脱硫技术不会从燃烧煤的过程中自动生长出来,研究与应用脱硫技术, 仍然是人的决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会自然消除,是没有根据的, 也是有害的。 另一位学者弗洛姆说,现代技术系统有两个指导原则:第一原则是“凡技术上能够做的 事都应该做”,第二原则是“最大效率与产出原则”。弗洛姆所说的第二原则,就是所谓的效 率原则。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能够做”等于“应该做”。这两条原则 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还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 也应当采用,并且努力强化它的恶果。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 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 “能够”。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 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技术应当为人谋利, 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技术主宰人的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 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逻辑,也可以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 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技术的社会逻辑 高于技术的自然逻辑,当这两种逻辑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服从技术的社会逻辑。技术本 身的善恶、技术应用后果的善恶,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人类的最高目标, 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技术越发 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文关注。 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要降低技术的负面作用,应强化人对技术应用的责任感,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 判定技术应用的后果。 B.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就会被消除,而且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技术 的负面作用才会被消除。 C.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技术能够做到 的事,我们就应当去做。 D.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在于人怎样应用,所以要遵守技术的社 会逻辑,而非自然逻辑。 【答案】A 【解析】B 项是埃吕尔的观点,作者只是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C 项断章取义,第二段 末句“如果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 和责任”是个假设句,说明我们不能放弃对后果的评价和责任。D 项从第三段的表述中可以看 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但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并且要当两 种逻辑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要服从于技术的社会逻辑。 【名师点睛】把握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基本方法是: 1.整体解读,筛选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一般来说,论述文的标题、起 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文 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 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 用。 【易错点点睛】 易错点 议论文的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中国和西方的悲剧在哪里有着最接近的特征呢?我认为,是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悲剧 中。例如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就呈现着与古希腊悲剧更相接近的 美学特征。 在这里,首先存在着人类为什么会产生悲剧观念的问题。它是在人类感受到自我与整个 宇宙、整个大自然、整个世界的分裂和对立中产生的。 在《精卫填海》中,“东海”体现的是宇宙的意志、世界的意志和大自然的力量。精卫为 了寻找、享受自己的自由和幸福,被大海溺毙。她对给她带来巨大灾难的东海充满恐惧也充 满仇视。精卫无法向东海屈服,她要填平东海,消除产生她的灾难的根源。但她力量的微弱 和体现着宇宙、世界、大自然力量的“东海”的浩瀚,使她永远无法达到她的目的。而我们 却在她的悲剧性的抗争中感到了她的情感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感到了她的主体性的自我存 在。在这里,有人类自我存在的悲剧意识,有贯穿于这个神话故事的悲剧精神。这种悲剧意 识是在精卫与“东海”的分裂和对立的意识中产生的,这种悲剧精神是由精卫对带给她灾难 的“东海”的始终未泯的恐惧和仇视的情绪构成的,这种始终未泯的恐惧和仇视使她产生了 坚定不移的意志,这种坚定不移的意志支持了她始终不懈的填海行动。所以,悲剧精神是人 类特定情感、意志和行动的构成体。 在《夸父逐日》的神话中,夸父不自量力,但也正因为他的不自量力,使他要与日竞走, 终因焦渴而死,但却使他的生命充满了力量,充满了英雄主义的精神。 我们把中国古代这两则神话故事同古希腊悲剧对照着思考,就会看到她们有极为接近的 羌学特征。在古希腊的悲剧中首先贯穿的是人和神的对立。在古希腊的文化中,“神”是体现 宇宙的意志、世界的意志和大自然的意志的,人和神的对立就是人和宇宙、世界、自然的分 裂和对立。在这种对立中,“神”的力量是奇大无边的,“神”的意志是不可战胜的。但是, 人类却不可能完全遵从神的意志,他有他不能没有的独立的愿望和追求。比如“神”不把火 种交给人类,但人类需要火种,普罗米修斯违背神的意愿,偷了火种交给人类。他违背了神 的意志,受到神的惩罚,就被铁链锁在高加索山上。但失败没有使他屈服,他在反抗宙斯的 专制权力中表现了自己的力量,表现了自己的英雄精神。他的悲剧得到了人们的同情和怜悯。 俄狄浦斯王注定要杀父娶母,这是神的意志。他无法逃脱自己悲剧的命运,但他一直都在努 力反抗神的意志,正是他反抗自己命运的努力使他在自己的悲剧中站立着,表现了自己的崇 高。悲剧人物之所以是悲剧人物,是因为他反抗的是主宰着整个人类的力量,这力量是他永 远无法战胜的。在这种反抗中,人的主体性的力量才被发挥到了极致,人们才在悲剧人物的 身上发现了自己所蕴藏的全部能量。 在总体的审美形态上,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悲剧故事与西方古希腊的悲剧有着最为接近的 特征,它们都在悲哀与力量的结合中表现出自己的崇高性。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们表现的是 人在宇宙、世界、大自然面前的命运,是古代人的命运的悲剧。 (节选自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 1.对人类悲剧观念产生原因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对整个宇宙、世界、大自然始终怀有未泯的恐惧和仇视。 B.人类渴望拥有撼动整个宇宙、世界的意志和战胜自然的力量。 C.人类感受到自身的意志和力量是与整个宇宙、世界、大自然分裂和对立的。 D.人类不能完全遵从神的意志,但在抗争中,自己不得不放弃独立愿望和追求。 【错误解答】 B 【错解分析】 没有仔细阅读原文,所以对原文的理解不够透彻。这道题其实很容易。 【正确解答】 C。看第二段中的原话:首先存在着人类为什么会产生悲剧观念的问题。 它是在人类感受到自我与整个宇宙、整个大自然、整个世界的分裂和对立中产生的。 2.作者认为“悲剧精神是人类特定情感、意志和行动的构成体”。你怎样理解?答: 【错误解答】 悲剧精神是由人类的某种情感,意志和行动构成的。 【错解分析】 没有结合原文进行理解分析,只根据这个句子来解释,不合原文。 【正确解答】 (1)对句中“特定”的理解:人类在与宇宙、世界、大自然抗争这一特定 的环境中,为了获得幸福和自由而产生的情感、意志和行动。 (2)对句中“构成体”的理解:悲剧精神贯穿于情感、意志和行动。“情感”产生“意志”, “意志”支配“行动”。 3.为什么说夸父“不自量力”“与日竞走”充满了英雄主义精神? 答: 【错误解答】 夸父在与日竞走中,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崇高精神。 【错解分析】 答题不全面,扣题也不紧。没有从“不自量力”“与日竞走”这两个方 面进行分析。 【正确解答】 (1)夸父明知抗争的是无法战胜的主宰人类的力量,但他仍不懈地与日 竞走。 (2)夸父在与日竞走中,将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极致,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崇高精神— —英雄主义。 4.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悲剧有很接近的美学特征,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悲剧中的人物在顽强的反抗神的意志的过程中,显示出浓烈的悲剧性。 B.人本身独有的潜在能量,在与整个宇宙、世界和自然的抗争中,没得到最大限度的释 放和发挥。 C.崇高性是在人类的自身意志力量和与神抗争失败的悲哀中充分展示的。 D.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整个宇宙、世界和自然与古希腊悲剧中的神,都是不可战胜的主宰 人类的力量。 【错误解答】 A 【错解分析】 对原文理解不透彻。 【正确解答】 C。C 项的说法完全符合原文,原文结尾有这样的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悲 剧故事与西方古希腊的悲剧有着最为接近的特征,它们都在悲哀与力量的结合中表现出自己 的崇高性。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们表现的是人在宇宙、世界、大自然面前的命运,是古代人 的命运的悲剧。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5~11 题。 我看舞蹈的美 ①舞之关,是人的美。它是一种艺术,当然有艺术美,但它所假之物并不是声、色、字、 词,而是天生的,自然存在的人,因此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的美。它努力挖掘人的灵秀之气, 给人一种高级的美感。我国第一个提倡使用模特儿的荚术教育家刘海粟先生说过:美的要素 有二,一是形式,二是表现。人体充分具有这二要素,外有美妙的形式,内蕴不可思议的灵 感,融合物质的羌和精神的美的极致而为个体,所以为美中之至美。当我们看着舞台上那舞 动着的美人时,她(他)举手、投足、弯腰、舒臂,那美的形态、身段、轮廓、线条,恰好表 现了美的内蕴,美的感情,而不必借助什么道具。 ②当然,舞台上的演员不同于画室里的模特儿。舞蹈除自然美外,更重艺术荚,于是便 要讲到衣饰。但这衣饰决不像旧戏那样给人套上死板的程式,也不像话剧那样过分地写实。 它是绿荷上的塞珠,是峭壁上的青藤;是红花下的绿叶.是翠柳上的黄鹂,是一种微妙的附 着。它不过是为了揭示舞者荚的存在,像几片白云说明天空的深蓝;它不过是为了衬托舞者 荚的形象,像流水绕过幽静的山风。在舞台上作为外形之物,无论是先天的人体,还是后来 补充的服饰,在形、体、色、质上都有极美的苛求,真可谓“四荚具,二难并”,从而汇成为 一种更理想、更荚的“形”。为了表示飞动,西方艺术中有一种小天使,胖墩墩的孩子,两胁 下却生出一对肉翅,显得十分生硬。这柯如我们敦煌石窟里的飞天,窈窕女子,肩垂飘带, 升起在天空。人着衣披带本是很自然的事,但这自然的衣着,顿使沉重的人体化为轻捷的一 叶,潇洒、舒展、轻盈、自如,满台生风。人外形的荚,内蕴的荚,都因那轻淡饰物的勾勒 与揭示而成一种美的理想、荚的憧憬而挥发开来。国画界有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之争,从这 个角度观之,舞者真是靠自己的外美之形来写内美之神了。 ③再者,飘动的舞者,又决不是静止的雕像,所以造型荚外,更讲情感。这便要借助音 乐。本来,演员在那铃响幕启之前,是先在体内储满一汪情感的,上台后全待那乐声的煦风 拂来,才摇曳荡漾,粼粼生辉。乐声之于舞,如松涛上的清风,如干柴上的火焰,如桂树林 间的香馨,如钱塘江面的大潮。当我们耳闻乐声而目观舞台时,更多体味的已不是形、色、 物、体,而是神,是情,是韵,是一种充蕴全场、流动飘浮、深幽朦胧的美,是一种逆接千 古、延绵未来、辽阔久远的荚。当斗牛士的乐曲响起时,那狂热的西班牙舞步,便是催人上 阵的鼓点,我们激动、昂奋,仿佛一场决斗就在眼前;当(康定情歌》飘过时,那冉冉的舞影, 便是夏日给人小憩的阴凉,我们的心头一片静谧、惆怅,就像仰卧在康定草原上,看月亮弯 弯。这时,长袖在台上飘动,音符在空中隐现,舞者所内蕴外观的美,一起随着乐声溶为一 股感情的潮流,在观众的前后左右穿流激荡。对观众来说,现在已不是观看,而是在闭目听, 凝神想,用心,用身,去与演员交流了。这时再看台上的演员,观众已经绕过直观而通过她 心灵深处的那一泓秋水,在波光中照见了一个是她,但比她更美的形象。这便又是以神写形 了。 ④我们知道,在客观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美:大自然千姿百态的关;几何图形整齐组 合的美;孩童天真烂漫的美;中年精壮强健的荚;老者深熟沉静的美;美术家的色彩线条美; 音乐家的声音和谐荚;连被一般人认为最刻板的自然科学,也有它的“工程美”;连最枯燥的 哲学,也有它的哲理荚。这些美都是不同的人,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与条件下,乐而自得的。 而舞蹈,是一种真正以生命自身来塑造的艺术,因此它也最有灵性。舞者,是一面镜,能照 出各人的影;舞姿,是一阵风,能拂动各人的情;舞台,是一面大的雷达,能接收与反射各 人的思想。当我们在大剧场里落座,四厨灯光渐暗,乐声轻起,台上演员翩跹起舞时,我们 便一下获得了一种共同的荚。你看她一笑一颦,一起一停,一甩手投足,挺拔、秀丽、高朗、 忧愁,仿佛社会上一切美的物,美的情,这时全都聚在她的身上,咸一团美的魅力。她早巳 不是她自己,而是一位法力无边的荚神。她翻起人们的回忆,惹动人们的情思,牵动整个荚 的世界。这时平日里在你心中储存着的一切美好的形象,清风明月夜,风和日丽春,小桥流 水,百鸟啭呜,都会突然闪现在你的眼前,泛起在你的脑海。刹那间荚的信息开始了奇妙的 交流。 ⑤本来,舞蹈就是囚人内心情感的摇荡而不由得手舞足蹈。明月当空,花间的李白无亲 自怜,便起舞清影,举杯邀月;大江上的曹操有雄兵百万,就横槊赋诗,酹酒江心。今舞者, 正是从人们平常不自觉的动作中,抽出最荚的,规律性的东西,以衣具饰之,以音乐和之, 酿成一股酒香,反过来荡摇人的感情。所以,老者观舞,会生还少的乐趣;少年观舞,会陷 入一片深沉;科学家在这里能为自己的规律找到荚的表述方式;哲学家在这里能为自己的哲 理找到美的形象。怀素和尚观公孙大娘一舞而得书法之精妙,杜甫观公孙弟子之舞而有华章 传世。人们与其说是在欣赏舞蹈,不如说是在发现与升华自己潜在的美的意识,关的素养。 因为,无论是演员还是观者,他们都是最有灵感的高级生命。虽说表演艺术中还有话剧,但 它主要靠台词;还有戏曲,但它主要靠唱腔;还有电影,那便更要借助许多手段。只有舞蹈 是纯靠人的外形与内蕴。它的荚,实在是特别的。 5 . 作 者 认 为 , 舞 蹈 的 美 “ 首 先 是 一 种 自 然 的 美 ”, 这 是 因 为 。 【错误解答】 不做作,与大自然连在一起。 【错解分析】 对作者所说的“自然”二字理解没到位。 【正确解答】 舞蹈所假之物是自然存在的人。 6 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它是绿荷上的露珠,是峭壁上的青藤;是红花下的绿叶,是翠柳 上的黄鹂,是一种微妙的附着。)形象地表明了 A.舞蹈与艺术的关系 B.舞蹈演员的人体与衣饰的关系 C.舞姿与形象的关系 D.舞蹈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错误解答】C 或 A。 【错解分析】选 C 是因为对作者为什么运用比喻的原因没弄清楚。选 A 是因为从全文来 看作者好象主要是说这二者的关系,所以就以是这个,却不知道太泛了。 【正确解答】B。 7 第②段中有多组对比,下列不属于对比的一项是 A.舞台上的舞蹈演员与画室里的模特儿 B.旧戏、话剧中的衣饰与舞蹈中的衣饰 C.西方艺术的小天使与敦煌石窟的飞天 D.国画中的形神关系与舞蹈中的形神关系 【错误解答】B 或 C。 【错解分析】作者运用“国画界有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之争”为的是用来证明“人外形 的美,内蕴的关,都因那轻淡饰物的勾勒与揭示而成一种美的理想、美的憧憬而挥发开来”。 【正确解答】D。 8.第③段结尾说“以神写形”,从舞者的角度是指 ,从观众的角 度是指 。 【错误解答】神 形(神情 形态) 【错解分析】没有理解出本文中所说什么是“神”什么是“形”。 【正确解答】 把内在的情感表现为美的舞姿 通过与舞者的情感交流见到一个更荚 的形象(意思对即可) 9.第④段中最能体现该段大意的句子是 。 【错误解答】 我们知道,在客观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美。 【错解分析】 误以为首句就是中心句。没有从作者的表达意图上去分析。 【正确解答】 (而)舞蹈,是一种真正以生命自·身来塑造的艺术,因此它也最有灵 性。 10.第⑤段中举“李白”、“曹操”两例说明 ;举“怀素”、“杜 甫”两例说明 。 【正确解答】 舞蹈的美表现在外形和内蕴两个方面。外形指美的舞姿和衣饰;内蕴美 指荚的情感,它借助音乐与观众交流,让观众升华荚的素养。 专家会诊 1.把握议论文中心论点。议论文是作者用来表明自己主张观点和建议等的文章,所以一 定有一个主要观点。这个观点就是中心论点。 2.不要把分论点当成中心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解说或分说,它有时从某一个方 面来阐述,有时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所以,对于作者和文章来说,这或许是一个不完整、不 全面、甚至不正确的观点。在答题时,不可将二者混淆。 3.找出用来说明论点的论据。第一,哪些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哪些是用来证明分论 点的,要分清,这主要是让大家弄明白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二,各个论据之间是用什么 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 4.分析文章所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类比、列数字、比喻等。对各种方法的好处要能 够进行合理的分析。 【典型习题导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素书之美(有删节) 刘心武 还记得四十多年前的那一天,坐在素净的窗下,读一本素净的书。坐的是朴素的竹椅, 窗外是刚谢了秋叶的素枝,连泻进窗内的秋光也那么素净,读上几页,便闭目遐思一阵…… 唉,那是多么值得怀念的一幅青春读书图! 还记得,有一回读的是屠格涅夫的《罗亭》,算是长篇小说,但并不怎么厚,平明出版社 刊印,繁体宇竖排,里面没有插图,封面就是全白的底子上,中间一个比例相宜的竖起的黑 色长方形,当中再反白显示出“罗亭”两个宇。当时平明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那样的文学书 籍,原创的、翻译的全有,全是那样的装帧方式,真个是非常的素净。读那样的书,心灵似 乎被无形的尘拂轻柔地除秽,被托举到一种素净高尚的境界。 我们都懂得,书之所以能令人感动或有所感悟,关键在于其文本,就像一个人我们之所 以认为他好,关键在其内在品质一样。但是,“人靠衣裳马靠鞍”,书也有个包装的问题,到 现在,一般读者也都懂得,一本书不但应该内容好,形式上也应该好,这形式包括方方面面: 开本、用纸、封面设计(包括封底、书脊、勒口、书裙等的设计)、扉页(包括套封)的设计、 目录版式、序跋版式,最重要的是内文的版式——版心大小、字号、行距、天地留白…… 文学书可以有插图,也可以无插图。无插图的文学书只要文字好,读起来是“此时无图 胜有图”的。上世纪 50 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过一套文学名家在 1949 年以前创作的小说选 本,封面非常之素净,一度是全绿底面,后来干脆全白底子,上面一行大字标明某某小说选, 下面一行小字是出版社名称,里面全无插图,但多数都编选得十分精当,像我精读过的《吴 组缃短篇小说选》,里面《簏竹山房》等篇,其文字所唤起的想像,岂止是图画,简直是电影, 随着阅读,全景、中近景、特写、大特写、反打镜头、摇拍……那感觉竟接踵而至,甚至仿 佛有音乐、时起时停地伴随其中,那样的文本,配上插图反而令想像力梗阻了。 眼下中国的出版非常繁荣,文学走向了多元,文学书从内容到包装已是乱花迷眼的局面, 所谓进入了“眼球经济”阶段,要想刺激消费者掏钱来买,首先必须令其“夺目”。为达到“夺 目”效果,已有“无图不成书”的趋势。图文并茂当然是好事,但不要走向“无图不成书” 的极端。文学书籍里,应该有一元是素净派,这样的文学书从外到里都可以是无图的,然而 又是从形式上看也富有美感的。 素净的文学书现在成了稀缺的商品。进到书店,满眼花花绿绿,不光是文学书籍,几乎 绝大部分书都是浓妆艳抹。浓艳当然也是一种装束风格,不可或缺,但一味地追求珠光宝气, 以至于令人见色不见心,这样可不好。现在有的文学类书籍追求页页配图,而且追求配彩图, 图很夺目,文字被排成小号,还常常被印在衬色上或做成反白,看起来特别费劲,已经很难 说是图文并茂,应该算是彩图压迫文字,整个儿弄成了画蛇添足。也有的书,配的图大体不 差,印制可谓达到国际水平,但我翻阅之中,因图过多,很快产生出审美疲劳。至于乍看金 玉耀眼,细翻错字连篇、图文杂凑的新书,那就更让人倒胃蹙眉了。 有人告诉我,凡书必有图的编辑出版风气,是从境外流入的。真是这样吗?我无从做普遍 考察,抽样调查也难。但就我有限的见闻而言,只觉得尽管当今世界上图文并茂的书的确是 非常多,却也仍有不是很少的素净书在陆续地面世,而且销路也未必就比花花绿绿、大量配 图的书差。 “当今读者多爱图”的说法也许有一定道理,成人漫画也已经在我们的书店里露面。文 字是青菜,图画是冰激凌,有兼而爱之的,有只爱冰激凌的,但青菜也仍有人偏爱吧。以中 国读者基数之大,爱青菜的即使不是多数,那数目也应该非常可观,足以托起一个可以良性 循环甚至可以稳赚的市场。 在我的藏书里,几十年前的一些紊书,是最视若珍宝的。素净的环境里,以一颗去除躁 气戾气的素净心,享受素书之美,真乃人生头等乐事。 1 作者笔下的“素书”有哪些特点? 答: 答案:要点:内容优秀的文学作品,装帧朴素,没有插图。 2 文中所说的“素书之美”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答: 答案:要点:一方面是素净的外表给人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其优秀的内容给予人们的美 的享受。(意思正确即可。) 3 作者为什么把文字比作“青菜”,把图画比作“冰激凌”?谈谈你的理解。 答: 答案:青菜,侧重在自然、本色,概括了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本质;冰激凌,侧重在加工, 概括了对作品的包装。(意思正确即可。) 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借文学书是否应当配插图的问题,演绎出对当今图书出版发行过程中若干不正之 风的批评。 B.文章开头描绘了青春读书图:环境是素净的,书是素净的,心境也是素净的;结尾与 之呼应,升华了文章中心。 C.作者说,读吴组缃的作品,其文字所唤起的想像,岂止是图画,简直是电影:揭示了 优秀作品文字的魅力。 D.当今图书市场上之所以“素书”成了稀缺的商品,主要原因是出版商迎合读者喜欢浓 妆艳抹的消费心理。 E.作者认为,即使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图书的出版发行,文学书籍里,也应该保留素净 派应有的地位。 答案:AD 解析:A 离开了原文;D.是对文章内容的曲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音乐的灵魂 吴长青 我们身边不乏有各式的音乐,在体魄健全的人看来,音乐不外是装点生活的一种方式, 一种人性的张扬,甚至是一种招徕。 电视画面上那个弱智的周舟,生活近乎难以自理,一旦握起指挥棒,悠扬的乐声随即流 淌在棒端,那份怡然自得的神韵,着实让人回味不已。我无法回答是什么力量,使他变得如 此的睿智。我也无法解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里那个刚出了一盘《光明随想》CD 唱片的盲人 金元辉,是如何在黑暗的世界里娴熟地演奏钢琴,而且极为出神入化,于是,我便认为是音 乐走进了他们的心灵,音乐是有灵魂的。 音乐创造了无数的大家,海顿、格鲁克、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施特劳 斯、马勒、勋伯格。他们的光辉至今照耀在欧洲大地,照耀在人类的浩宇。多瑙河上的帆船、 阿尔卑斯山下的牧场,无一处不传响着大师们创造的经典。荚丽的俄罗斯大地上到处可见柴 科夫斯基音乐中飞翔的天鹅和一泻如洗的天鹅湖。 音乐是有灵魂的。音乐刻画着人类灵魂的普遍状态。“是以师旷觇风于盛衰,季札鉴微于 兴废,精之至也。夫乐本心术,故响浃肌髓。”(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师旷季札能从乐调 里看出各诸侯国的兴亡,是师旷季札聪慧?非也。刘勰说得好,音乐本来是用以表达人的心情 的,所以它可以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难怪人们听到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就能真切地感 受到天真的“鳟鱼” 被渔夫欺骗,捉到了岸上,仿佛也看到自由与桎梏,无邪与欺骗,天真与狡诈,命运的 作弄与挣扎。“鳟鱼”的命运,有时不也就是人类的命运吗? 音乐使人陷入哲学的深思。我惊诧于音乐的力量,它隐藏在人类精神家园的深处。 世界不是所有人都能触摸到它。“伯牙善鼓琴,钟予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予期 必得之。”(《列子·汤问》)伯牙、钟予期算是历史上知音的最佳代言人,是音乐沟通了两个 本不相干的生命个体。人的灵魂深处栖居着音乐的灵魂,音乐的灵魂维系着人类的灵魂。汉 代司马迁曾断言:“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音乐“感心动耳,荡 气回肠”。我们在惊叹音乐的同时,又不能不感喟人类面对艺术的自惭形秽。音乐是有灵性的, 音乐的灵性穿透时空,人类搭乘航天飞机飞越外星球,人类把地球与外星人沟通的媒介交给 了音乐,也许只有音乐才是地球人最好的表达方式。 有谁能诠释尽音乐,又有谁能读尽音乐。音乐犹如幽灵,钟情于每一个热爱它的人。音 乐没有高贵和浅陋,贝多芬的悲怆,莫扎特的高贵,柴科夫斯基的忧郁和凄苦……音乐植根 于全人类,它寄予着人类的思考,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人们用音乐来表述民族精神。 西方会囚有莫扎特的钢琴曲而自豪,东方也会因为有刘天华的二胡而欣慰;西方会因有《马 赛曲》而热血沸腾,东方也会因《义勇军进行曲》将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透过音乐,我们 即可窥见一个民族的全部精神力量。即使跨越千山万水,漂洋过海,音乐最终极的能量没有 变。 在第 55 后戛纳电影节上,当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听到他的作品《钢琴家》获得金棕 搁奖时,刹那间,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电影中以波兰钢琴家斯波尔曼为代表的犹太人 反抗纳粹的命运,其实就是音乐的命运,音乐不会因自然灾难毁灭,更不会毁灭在人类自己 制造的灾难里,音乐的精神是永恒的。 音乐,犹如文字般的描绘,画面般的铺展。面对有灵魂的音乐,我们不需任何心服,便 也有了一份平和,一份尊重。 (选自《现代教育报》) 5 从全文的叙述说明来看,音乐在人类生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答: 答案:既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又可以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引起人思想感情的共 鸣。 6 伯牙与钟子期、地球人与外星人本来都是“不相干的生命个体”,为什么他们却能通过 音乐来沟通。 答: 答案:因为音乐是沟通心灵的有效方式。 7 请具体解释“我们在惊叹音乐的同时,又不能不感喟人类面对艺术的自惭形秽”的含 义。 答: 答案:因为艺术尤其是音乐,比人类所拥有的其他一切更容易超越时空达到永恒。 8 对这篇散文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一开始就将音乐在体魄健全的人与弱智的人身上的不同作用进行对比,提出乐人 周舟弱智为什么能变睿智的问题,引发读者思考,制造了悬念,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B.这篇文章写了古今中外大批的音乐名人,既有欧洲的海顿、贝多芬、又有中国古代的 师旷、钟子期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就使得文章情节生动,波澜起伏。 C.文章引用刘勰和司马迁的话,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引用前者是说 明音乐可以反映国家兴亡,引用后者是说明音乐可以通气活血,净化心灵。 D.音乐具有灵魂,是因为它刻画着人类灵魂的普遍状态,正是由于这个特点,所以“音 乐的灵魂”才能作为全文的线索,把大量散乱的材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文章“形散神 不散”。 E.文末一句话暗示我们要热爱音乐这门艺术。这样,我们的人生就会多一些平和,多一 些超脱,变得高尚。这正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 建筑的阅读(节录) 张抗抗 对于大多数文学家来说,建筑也许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大的宏伟如《巴黎圣母院》,小 的精致若《醉翁亭记》。读到精致之处,读到忘形之时,就有了批注。文学家爱“批”建筑物, 诞生了《阿房宫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等传世名篇,于是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 并交与读者,阅读由此继续。文学家阅读建筑,在心理和行为上形成与文学的同构。可以说 是一种文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阅读中,我们发现建筑与文学某些相同的或是类似的规律, 即使我们读出了许多不同,但我们已经懂得,建筑与文学拥有一个何等丰富、天然的“共享 空间”。 建筑与文学的构思——我们走进香山饭店,欣赏它赞美它与山林自然和谐、相得益彰的 完美构思,当建筑大师面对香山脚下这块尚是空白的山坡时,他的头脑在瞬间所涌现的建筑 构思,便已奠定了日后这座建筑物的价值。贝聿铭先生曾说自己是一个“因地制宜”派。我 理解大意在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体现出功能的需求,形式才最 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恰如文学作品的构思,其实,取决于那个说故事的人真正想要说出“这 一个”故事而不是“那一个”故事。即使是现代主义文学所强化到极致的“有意味的形式”, 形式仍然无法与“意味”完全分解。区别只是在于,当一个新的构思形成的时候,它实际已 完成了意味的能指。 建筑与文学的相像——建筑师和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和右眼,眺望遥远的澳洲美 丽的悉尼歌剧院。我们在大师宏伟而奇特的想像面前叹为观止。那大洋洲湛蓝色的海水映衬 着白色屋顶,如蓝天上悠悠驶过的白帆,或是扇动着翅膀掠过长空的白色巨鸟,激发起我们 无尽想像。想像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因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才会有李白“飞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囚着建筑师飘忽无涯的想像,才会产生像古 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文学家,为人类的历史文 化遗产留下灿烂的宏篇巨著,填补了人在世俗而庸碌的生活中精神之空白,而在创造过程中 第一处惊人之笔,每线灵感的闪现,均被“想像”的翅膀所牵引蛊惑,“想像”应是灵感之母。 建筑与文学的语言——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炽热还是冷静,都在倾诉着作家的内心情 感。一座建筑,同样也用它特殊的方式在表达着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倾诉和表达都需要语 言,如果说文学语言已有通常定义,那么建筑语言究竟是什么?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的矗立,象 征着 19 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胜利。世界都市的一座巨型建筑,使用了全部的钢铁作为建筑材 料。在这里,钢铁首先组成了表达所需的最基本的“词汇”,但词汇并不等于语言。词汇必须 在加以组合、结构并赋予表达的内容以后,才形成语言。也许一千位建筑师同时使用钢铁作 为“词汇”,但却产出一千种不同的语言。埃菲尔铁塔雄壮的塔身,如同千条钢筋铁骨的胳膊 交叉缠绕而成的巨人,以及在风中微微晃动的塔顶那种可以俯瞰全城的高度,都在炫耀着展 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埃菲尔铁塔所蕴涵的建筑语言,便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读 懂,成为一种“表现”的典范。 黄土作为词汇时,黄土即是黄土。黄土中砌出了窑洞,窑洞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 的贫乏;青砖筑成了长城,长城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青砖砌成炮台,炮台表达着顽强。然 而建筑的语言终将超越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另一种方式。 9 第 3 段中说,(1)“建筑师和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和右眼”(2)“想像是建筑师 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这两个比喻在文中的含义各是什么? (1) 答案:(1)比喻建筑师和文学家都离不开想像。 (2) 答案:(2)想像在两者艺术生命中起着催化、促进的作用。 10 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 4 段中所问的“建筑语言”指的是什么? 答: 答案:(1)将各种建筑材料加以组合、结构并赋予某种思想的方式(工具等)。 (2)“埃菲尔铁塔”所蕴涵的建筑语言是什么? 答: 答案:(2)“埃菲尔铁塔”炫耀着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 11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建筑与文学某些相同或类似的规律,请概括说明。 (1) 答案:(1)构思上都充分地考虑到其功能和价值。 (2) 答案:(2)创作中都依靠想像产生灵感。 (3) 答案:(3)都以特有的语言方式来表达情感(或都以特殊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理解)。 12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学家”批“建筑物”,是指文学家对建筑的批判,如《阿房宫赋》借描述建筑的宏 丽壮观来揭露秦始皇的暴政。 B.文中列举李白的诗和巴比伦“空中花园”旨在阐明想像在文学和建筑中的功能。 C.窑洞以黄土作为语言,向世人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 D.“‘想像’应是灵感之母”强调任何艺术的匠心都是想像的结晶,想像是创作灵感的源 泉。 E.建筑与文学两种艺术有着内在联系,读者要像欣赏文学的美一样去发现建筑的美。 答案:A、C 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散文的知性与感性 余光中 文学作者给读者的印象,若以客观与主观为两极,理念与情感为对立,则常有知性与感 性之分。所谓知性,应该包括知识与见解。知识是静态的,被动的,见解却高一层。见解动 于内,是思考,形于外,是议论。议论要有层次,有波澜,有文采,才能纵横生色。不过散 文的知性仍然不同于议论文的知性,毕竟不宜长篇大论,尤其是刻板而露骨的推理。散文的 知性该是智慧的自然洋溢,而非博学的刻意炫夸。说也奇怪,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性交 融,才成其“理趣”。 至于感性,则是指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如果在写景、叙事上能够把握感官经验而令 读者如临其景,如历其事,这作品就称得上“感性十足”,也就是富于“临场感”。一位作家 若能写景出色,叙事生动,则抒情之功已经半在其中,只要再能因景生情,随事起感,抒情 便能奏功。不过这件事并非所有的散文家都做得到,因为写景若要出色,得有点诗人的本领, 叙事若要生动,得有点小说家的才能,而进一步若要抒情淋漓尽致,则更须诗人之笔。生活 中的感情要变成笔端的感性,还得善于捕捉意象,安排声调。 另一方面,知性的散文,不论是议论文或杂文,只要能做到声调铿锵,形象生动,加上 文字整洁,条理分明,则尽管所言无关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仍然有其感性,能够感人, 甚至成为荚文。且以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为例: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 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 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短短九十个字,回旋的空间虽然有限,却一波三折,层层递进,而气势流畅,议论纵横, 更善用五个“士”和三个“鸡鸣狗盗”形成对照,再以鸡犬之弱反比虎豹之强,所以虽然是 知性的史论,却富于动人的感性。在荚感的满足上,这篇知性的随笔竟然不下于杜牧或王安 石自己咏史的翻案诗篇,足见一篇文章,只要逻辑的张力饱满,再佐以恰到好处的声调和比 喻,仍然可以成为散文极品,不让美文的名作“专美”。 因此感性一词应有两种解释。狭义的感性当指感官经验之具体表现,广义的感性甚至可 指:一篇知性文章因结构、声调、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产生的魅力。也就是说,感性之美 不一定限于写景、叙事、抒情的散文,也可以得之于议论文的字里行间。 (选自《新华文摘》1994 年 10 期) 13 散文的知性有什么特点?(不超过 40 字) 答: 答案:要有层次,有波澜,有文采,不能长篇大论;是智慧的自然洋溢;要与感性交融, 形成理趣。 14 作者举《读孟尝君传》为例意在说明 答案:知性文章亦可具有感性美。 15 怎样使散文具有感性美?(不超过 60 字) 答: 答案:写感性文章要写景出色,叙事生动,抒情淋漓尽致;写知性文章要做到声调铿锵。 16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思考和议论是见解的两种表现形式 B.一篇好散文必须知性与感性交融 C.一个好的感性散文作家必须具有诗人和小说家的才能 D.王安石的散文超过了他的诗 E.《读孟尝君传》是一篇充满感性魅力的知性散文。 答案:BD 解析:B 项原文没有这种意思,有很多纯粹写景抒情的文章也是上好文章。D 项太绝对化。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 题。 创新才有希望 中华民族在科技、学术、文化领域缺少整体创新态势久矣,这个事实近年来已被越来越 痛切的感受到,而且,稍有文化感知能力的人都能判断,再过些年,事情将会更加严峻。我 在考察世界各文明故地时认识到,很多文明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疲疲沓沓地固守千年,而在历 史的关键时刻,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就决定了它们的生死存亡。现在,显然又面临着这样的关 键时刻,既令人兴奋又令人担忧。 国际间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最担忧的事情,就是突然发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已经衰退,他们 总是投注极大的努力来摆脱这种危机。常用的方法是向文学艺术求援,力图从那里借取创新 的激发点,激发起匪夷所思的想像力、摧枯拉朽的突破能力和灵感勃发的构思能力。当然, 他们的这种求援举动也常常没有效果。在为数很多情况下,文化活力还比不上科技活力、经 济活力和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的活力。有时还会出现严重的情况,连中小学的文化课教学也 活力消退,出现了刻板陈腐的惰性结构,那就越加让人悲哀了。 基于上述感受,我十分赞成一些朋友提倡的作文“新概念”,并对国内十大家著名晚报共 同发起的首届“晚报杯”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拍手叫好。这次创新作文大赛开展以来在社会各 界引起了广泛反响,足以证明把文化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创新训练提前到中学教育阶段, 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时代的潮流。 大赛组委会选了一批参赛作文给我,我一读之下便觉得满目清朗,心情愉快。它有三个 共同的优点:首先是真实。这里所说的真实不是指所写事情细节的真实,而是指写作者生命 的真实,这后者比前者要重要万倍。文章的苍白来源于生命的苍白、无聊的生命写出了苍白、 无聊的文章,其原因是他们不懂得生命和文章的关系,阻断了生命对于文章的灌溉渠道。这 种情形的产生,与以前 很多年间给文章堆积了太多外在的职能有关,不可深责写作者。现在我们提倡创新,首 先就是把阻断了生命渠道疏通,然后才谈得上其他方面。我看眼前这些文章就生变化,多数 都是天真烂漫、任性直率,时时固不拘常规而警策,处处因鲁莽突兀而可爱,常常因一不小 心露出假胡子下的稚嫩肌肤而更显得有趣。这种真实生命的直接流泻当然又是既多趣又放松 的了,因此纸页间充满春青 笑意。光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对文化转型期的前途保持乐观。 17 文中说“基于上述感受”,“上述感受”指什么?请分条写出。(不超过肋个字) ① 。 答案:①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文化领域缺少创新。 ② 。 答案:②在现在的历史关键时刻,创新能力决定民族存亡。 ③ 。 答案:③著名科学家常常从文学中借取创新能力。 ④ 。 答案:④文化活力常不及科技、经济等活力。 ⑤ 。 答案:⑤中小学文化课活力减退。 18 “一不小心露出假胡子下的稚嫩肌肤”是比喻说法,它本意想说明什么?这样写为什 么显得有趣? 答: 答案:本来年轻而试图装扮老成,因为它是真实生命的直接流泻。 19 作者认为:“中小学的文化课教学也活力减退,出现了刻板陈腐的惰性结论。”请根据 你切身体会,举出三个例子(只提观点不加阐释,不超过 20 个字) 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