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小说情节类题目的审题答题规范指导学案
课 题 小说情节类题目的审题答题规范指导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4 学习目标 1构建解答情节结构分析题的知识体系 2把握解题技巧 重点难点 把握解题技巧 方 法 讲练结合 内容部分 探 知 部 分(学生独立完成) 一、故事情节梳理、概括题 1.审题 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梳理小说的脉络;②概括小说的情节;③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④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中的某一方面);⑤小说的线索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答题 对小说情节的概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几方面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②答题时对事件的概括,应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尤其是“何人”“做何事”不能省);③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④要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规范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只鸟 芦芙荭 每天清晨走进公园时,他总要在那位盲眼老头面前徘徊好久好久。盲眼老头是遛鸟的, 鸟儿好漂亮,有一个特别令他怦然心动的名字——阿捷。每次盲眼老头用父亲喊儿子般亲昵的口气“捷儿、捷儿”地叫着那鸟儿,教那鸟儿遛口时,他的心就像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一般,久久不安。 他是个很古板的老头,并不爱鸟。退休这么长时间,除了每早来这公园里溜溜达达外,几乎没有一点儿兴趣。但自从见了盲眼老头养的那只叫阿捷的鸟儿之后, 学 生 笔 记 他就从心底生出了一种欲望——无论如何也要得到这只鸟儿! 之后的日子,他就千方百计地有意去接近那个盲眼老头。盲眼老头很友善,也很豁达。他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和他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简直有点喜出望外。 有一天,他终于按捺不住,对盲眼老头说,他想买下那只鸟。尽管他的话说得很诚恳,可盲眼老头听了他的话,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摇了摇头:“这只鸟儿,怎么我也不会卖的!” “我会给你掏大价的,”他有些急了,“万儿八千,你说多少,我掏多少,绝不还价。” “你若真的喜欢这种鸟的话,我可以托人帮你买一只。”盲眼老头的态度也极为诚恳。 “我只要你这只!” 可是,不管他好说歹说,盲眼老头还是不卖。他打定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主意,又去和老头交谈了几次。老头仍是那句话:“不卖!”这使他很失望。一次次失望,他感觉到自己的心像堵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他病了。他心里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病的。 几天以后,那位盲眼老头才得知他病了,而且知道病因就出在自己的这只鸟儿身上。老头虽然不舍得,还是忍痛割爱提了鸟笼拄着拐杖来看他。 “老弟,既然你喜欢这只鸟,我就将它送给你吧。” 躺在病床上的他,看到手提鸟笼的盲眼老头,听了这话,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病也当下轻了许多。他一把握住老头拄着拐杖的手,久久地不丢。 几天后,盲眼老头又拄着拐杖去看他,也是去看那只鸟。可是,盲眼老头进屋时,却没有听到鸟的叫声。盲眼老头忍不住了,问:“鸟儿呢?阿捷呢?” 许久许久,他才说:“我把鸟放了。”他没敢正眼去看盲眼老头。 “什么?你把鸟放了?你怎么可以放了阿捷呢?”果然,盲眼老头说话的声音变得异常激动。 “是的,老兄。我把鸟放了。你不知道,我这一生判了几十年的案子。每个案子不论犯法的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我都觉得自己是以理待人,判得问心无愧。现在细细回想,这一生,唯一判错的,只有一个案子。当我发现了事实真相后,未来得及重新改判,他就病死在牢狱里了。我现在已退下来了。这事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可自见了你提的鸟笼和笼中那只叫阿捷的鸟儿后,我的灵魂就再也不能安宁了。老兄,我错判的那个青年也叫阿捷呀!” 他说着说着已是泪水扑面而下。他发现盲眼老头听了这话,竟然变得木木呆呆的,那双凹下去的眼也有泪水流了出来。但他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几年后,盲眼老头先他而去了。他作为盲眼老头的挚友,拖着年迈的身体亲手为盲眼老头操办后事。办完后事,在为盲眼老头整理遗物时,他从盲眼老头的一个笔记本里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后生。他看了照片一眼,又看了照片一眼。他真不敢相信照片上这个年轻的后生,与他记忆中的那个阿捷竟然是那样的相像。他不知道,照片上的那个后生真的就是阿捷呢,还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选自《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并简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不爱鸟,却想得到那只叫“阿捷”的鸟;②因高价求购遭拒而病倒,却意外获得;③获赠后却又轻易将鸟放飞;④得知因自己的错判而冤死狱中的阿捷,或许就是盲眼老头口中的“捷儿”。 好处:层层铺垫,步步设疑,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 解析 概括情节跌宕之处要扣住叙述主要视角“他”(退休老人),抓住“鸟”这一线索,语言组织最好采用“转折句”形式。 研 究 部 分(小组合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情节作用分析题 1.审题 (1)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文中写了××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②××内容对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③某处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要关注以下几点: ①审出所给文字的特点,它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心理)描写,或者环境描写等,弄清文字特点对答题起着方向性作用。②审出所给文字在文中的位置,以此判定它与上下文的关联。③审问法,a.是单一问(只问情节作用)还是综合问(该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b.是问的某一段落的作用还是段落中的某处文字的作用,甚至某处描写的作用。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1题第(2)小题: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该题是综合问(必须答出情节、人物、主题、读者等方面作用),问的是小说开头的细节描写作用,而不是小说开头的作用。 2.答题 (1)答题模式 分析情节作用也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的,具体来说: ①结构(情节自身)作用 a.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埋下伏笔;b.照应前文;c.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d.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e.线索,贯穿全文。 ②内容作用 a.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环境,b.表现了(或“突出了”)人物性格,c.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 答题时可采用这样的形式:××情节(内容)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2)注意使用术语 ①指向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情节;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前文;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提供依据。情节说明要具体,不能笼统地说。 ②指向人物:丰富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 ③指向主题:点明或深化主题。 规范训练 (2012·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报 复 (法)雨果·克里兹 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拿起电话要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则简讯就行了。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 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可就在这时,他猛然一惊,附近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 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彭恩看见一支闪闪发亮的手枪。“把手举起来!”那人命令道。彭恩两手发抖。 “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样笑着,“你这条毒蛇,现在总算落到了我的手里。再有5分钟就是午夜。12点整,嘻嘻嘻??你将变成一具尸体。文亚明,我的宝贝,”白胡子老头扬起头,“我亲爱的文亚明,5分钟后你将报仇雪恨。这条毒蛇将永远闭上它的嘴! 啊,你高兴吗,文亚明?”说着,白胡子老头立刻举起手枪:“别动!” “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枪收起来吧。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 “给我住嘴,你这个杀人凶手!” “杀人凶手?你弄错了。我不是杀人凶手!” “那么请问是谁杀死了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儿子,亲爱的文亚明?谁呢,彭恩先生?” “我根本不认识你的儿子!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 “我的儿子叫??文亚明·穆勒!现在你明白了吧?” “文亚明·穆勒??我记得,好像是个演员吧?” “曾经是!因为他已经死了,他对着自己的头开了一枪。而正是你这个无耻的小人毁了他!你在文章里写过他:‘为助诸君一笑,还有一位文亚明·穆勒先生值得提及,因为他的表演,真堪称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你竟敢这样写我的儿子!而他,可怜的孩子,去买了一支手枪,自杀了。就是这支手枪,过一会儿将把你送到西天!” 彭恩禁不住浑身乱颤:“听我说,这并不能怪我??我感到很遗憾??可我只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你的儿子真的缺乏才华??你明白吗?我本人跟你的儿子并没有仇,可是艺术??” “你别再胡诌关于艺术的废话了!你是杀人犯!因此你得死!昨天夜里,”老头压低嗓门,“文亚明出现在我的梦里。他对我说:‘爸爸,拿上手枪去找那毒蛇。午夜12点的时候,杀了他替我报仇!否则,我的灵魂将永远四处飘游,不得安身!’” “可你不能杀我??看在上帝面上??你简直疯了!??” 老头大声地嘲笑道:“真叫人恶心,你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胆小鬼!一条罪恶深重的蛆虫,半文不值的小人!你那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哪里去了?你的体面威风哪里去了?现在你已面对死神,没有了你,人人都会如释重负。” 彭恩双手合十,央求道:“亲爱的先生,如果你一定要杀我,至少让我能最后给我的亲人写几句诀别的话??并表明我的遗愿。” “行,我成全你!”陌生人宽宏大量地答应,“写吧,你还可以活15秒钟!”彭恩拿起铅笔,在纸片上写了两三行字?? 午夜的钟声响了。 老头怪叫一声,抠动了扳机。 硝烟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现在你对文亚明·穆勒的表演才华有了新的看法吧,对不对?看你那个熊样! 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该会学得谨慎一些了!” 看着手里拿着铅笔,满脸蜡黄的彭恩,文亚明伸手拿过那张纸条。只见上面写道: “亲爱的文亚明·穆勒,你不仅是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而且是头号傻瓜。你戴的假发套大了一号。彭恩。” 2.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点明彭恩的身份,③表现彭恩的性格特征,④为下文做铺垫。 解析 本题考查小说中某一情节的作用。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是在文章的开头,分析其作用,首先要考虑小说开头段的一般作用,比如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等等;其次要考虑情节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彭恩打电话时语气严厉、措词犀利,从中可看出他是一位言辞尖锐的剧评人。 3.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特点:①情节发生逆转,②具有喜剧色彩。艺术效果:①呼应前文;②出人意料,令人回味;③丰富了人物形象;④深化了主旨。 解析 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特点及其艺术效果。小说的结尾让人联想到欧·亨利的小说结尾,情节突转,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但相比之下,又多了一点让人忍俊不禁的感觉。分析其艺术效果要考虑到在结构安排、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应 用 部 分(独立完成、小组合作) 三、综合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古 董 耿春元 古董是子午镇常少山的外号。 古董一词除词典上的解释外,在子午镇还有不可理喻、个别、不一般、冥顽不化等意思。常少山沾上古董这诨名,是在常少山的母亲去世那年。子午镇的风俗,双亲中有一个先走了的,丧事要做三天,叫小丧;双亲中最后一位也去了,丧事要做五天,还要扎灵车请鼓手,叫大丧,很隆重的。常少山的父亲早亡,遵照当地风俗,他母亲的丧事应该大做的。谁也没有想到,常少山竟然当天就把母亲的遗体埋掉了,而且连滴眼泪都没掉,还跟儿子常宝说:“我死了,也这样!” 为这事,常家的族人气愤了,约合起来要揍他。常少山说:“我这是厚养薄葬。老人活着的时候你不孝,老人死了,弄些排场给人看,顶屁用!” 导读:第二天,6.文中哪些情节体现了常少山的“真人”性格?请简要概括,可据以上情节进行概括,为下文王先生来鉴赏茶壶的情节张本,这一细节描写直接引出下文王先生来鉴别的情节,这个故事情节又进一步表现了常少山的人物形象,这样安排情节好不好?试作探究,这样安排淡化情节,可以从不能全面展现人物形象、情节不合理不完整等角度进行阐述,常少山他娘瘫痪在床八九年,常少山日夜守护在床前,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吃一口,再给娘一 常少山他娘瘫痪在床八九年,常少山日夜守护在床前,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吃一口,再给娘一口;自己饱了,娘也饱了??常少山是孝子啊!常少山把话说得理直气壮,大家听来也在理,只是不是常人的理,只好说:“跟个古董生什么气?”便散去了。 常少山是古董,想不到他家里竟然冒出个真古董来。 常少山一生就交了一个朋友。这朋友叫吕尚。有一天吕尚来做客,突然被面前的那把茶壶惊住了。正泡着茶呢,吕尚小心地端起来,左瞧瞧右看看,眼睛都绿了。然后干脆把茶叶倒掉,用清水冲洗干净,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后,问道:“这壶,哪里来的?” 常少山说:“用着的那把打了,才从旮旯儿里找出这把旧的来,用上了。” 吕尚说:“收起来,别再用了,这家伙是古董,比你还金贵。”常少山就笑,说:“神经病了不是?搬家时差一点被我当垃圾扔了,怎么就成古董了?是古董,用它泡的龙井怎么还是龙井味?应该是普洱味呀??” 吕尚说:“别闹了,你把它小心放着,赶明儿我请位老师来长长眼色,也好验证验证我的鉴赏功夫??” 第二天,吕尚果然领来了一位先生。先生姓王,气质儒雅,行色匆匆,眼中别无他物,来到就说看壶。吕尚发现那壶就在茶几上,还是昨天放的地方,并没动过。 吕尚双手将壶捧起,王先生轻轻接过,凑到窗前光亮处,打眼一看,便说不假。沉吟片刻,又看,说:“错不了,就是它!”便轻轻放下,掏出手绢擦擦双手,向常少山点点头,说道:“听吕尚说过您,我很赏识,都是朋友了。吕尚没有看错,这把壶是件宝物!如果您愿意,我出10万要了它!” “你不早说。” “早说怎么?” “早说我就卖给你。不用说10万,2万就卖。” “为什么?” “缺钱用呀!” “现在不缺了?” “不缺了。一家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生活必需的都有了,卖它干啥?” 其实,一见面,常少山就很看重王先生这人,听他说话,更觉诚恳忠实。只是常少山这人言语行事离不了古董脾气,三言两语就把人家打发走了。 这事过去不久,常少山得了重病,不几日便一命呜呼了。常少山病故,吕尚慌忙赶来,便把茶壶的事告诉了常宝。常宝说:“老爷子病中根本就没有谈及家中有什么宝贝茶壶。就是有,他那脾气也不会拿它当回事??” 于是两人便在常少山住的屋子里寻找。找来找去根本不见那玩意儿,却发现了一张字条,上写: 茶壶即茶壶 打碎是瓦片 人间多少事 都被自己骗 常宝看过,递给吕尚,说是不解。吕尚接过默念一遍,又默念一遍,然后长叹一声,道: “怎么是古董呢?分明真人也!” 6.文中哪些情节体现了常少山的“真人”性格?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母亲厚养薄葬;在吕尚面前坚称茶壶很普通;对王先生称生活好了,不缺钱了,茶壶10万也不卖;不拿古董当回事,茶壶不知所终。 解析 文章说常少山是古董,也就是说他有真人性格,需要概括他的主要事件行为。文章以“常少山是古董,想不到他家里竟然冒出个真古董来”为界,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写对母亲生前和死后的态度,后一部分写对茶壶的态度,可分面对吕尚、面对王先生和逝世以后三个层次,可据以上情节进行概括。 7.文章中写“吕尚小心地端起来,左瞧瞧右看看,眼睛都绿了”,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真切,表现吕尚看到这一茶壶的惊讶,说明这一茶壶可能是个古董,为下文王先生来鉴赏茶壶的情节张本,有利于塑造常少山的“真人”形象。 解析 这个细节描写出现在吕尚来做客,常少山用茶壶泡茶时。吕尚的反应侧面说明这个茶壶可能是个古董,这一细节描写直接引出下文王先生来鉴别的情节,这个故事情节又进一步表现了常少山的人物形象。 8.文章引述常少山留在纸条上的四句话,有怎样的深意?试作阐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展示常少山不把古董当回事儿的思想,从行为再到灵魂,全面刻画人物形象,借常少山之笔,揭示深刻的哲理:世间许多值钱的东西,都是人为炒作的结果,并无多大的实际使用价值。 解析 解答本题,可从塑造人物和揭示主题两个方面去理解。从塑造人物角度说,是展示人物深刻的思想,点明行为的思想基础;关于主题,要特别抓住“人间多少事”一语 进行考虑,突破对茶壶的一般性认识,升华到哲理的高度,即如何认识事物的价值问题。 9.文章最后并未交代茶壶的去向,这样安排情节好不好?试作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这样安排好。第一,茶壶不知所终,说明常少山根本就不把茶壶当回事儿,既合乎情理,也便于突出人物的与众不同,展现其真人的性格。第二,这样安排淡化情节,突出人物思想,便于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余地。 (示例二)这样安排不好。第一,交代常少山如何处置茶壶,便于从正面展现人物性格,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第二,破坏故事的完整性,给人没有结局之感。第三,如此贵重之物,家人、朋友一概不知去向,不合情理。 解析 答本道探究题时可以肯定作者的安排,也可以否定作者的安排。若作肯定解答,说明常少山不把茶壶当回事,可从合理性、便于塑造人物形象以及给读者思考空间等角度进行阐述。若作否定解答,可以从不能全面展现人物形象、情节不合理不完整等角度进行阐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