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第05期)-2017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第05期)-2017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

一、【2017届安徽蚌埠二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当全国人民都在纪念抗日英雄的时候,现实生活中却有一种不良的文化现象屡屡发生,这就是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比如,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将严肃的抗战历史娱乐化;有人对抗战中的英雄人物进行解构乃至重构,试图颠覆或终结相关英雄的经典形象。‎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全面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借助新媒介,传播范围更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比如,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诋毁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的各种扭曲的“英雄叙事”。媒体把这类叙事的“主体”命名为“凿船党”,并表达了对他们的警惕:“他们每天寻寻觅觅,看见正面的东西就上去凿几下子,而且每每有所斩获,用着放大镜在英雄身上发现了一些瑕疵,他们便极力将其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开始坍塌。”与此同时,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不顾历史本真,肆意将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塞进来,这种做法是对英雄形象的亵渎,以至连普通观众对“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都忍无可忍。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这些影视剧经由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介渠道得以在更大范围传播开来。伴随着上述种种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濡染,这种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对成千上万的普通观众——尤其是对年轻人贻害不小。抹黑恶搞英雄形象,导致英雄形象扭曲,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这种错误的英雄叙事,既具有明显的隐喻性特征——它隐喻了当下有些人存在着虚无化的价值取向和戏谑化的政治取向,也具有另一种特征——扭曲的生活化叙事:传统的英雄叙事在本质上是传奇性的叙事,近年来由传奇性叙事向生活化叙事的转变,有人刻意对英雄人物进行解构甚至污蔑。‎ 新媒介环境下,扭曲的英雄叙事的出现有着诸多原因。首先,新媒介的技术特性,对英雄叙事的变迁乃至扭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新媒介为英雄叙事提供了相应的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也被“凿船党”们纳为其建构与传播“英雄叙事”的重要平台。进而,英雄形象的崇高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现出融合世俗、迎合消费的特征。其次,网络推动了众多思潮的传播,一些非主流思潮成为扭曲的英雄叙事得以展开的思想土壤。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感的对立面,利用网络上的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散播包括其“英雄叙事”在内的种种言论,挑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在这种思想土壤之上,“凿船党”们进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而已。再次,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 作为国人精神图腾的英雄形象,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不应被扭曲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而应成为国人的精神塔基。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及其危害,我们不可漠视,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价值立场。‎ ‎ (改编自《光明日报》,丁松虎《英雄叙事的扭曲与纠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以及有人试图颠覆或终结抗战中的英雄人物的经典形象,这都属于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 B.“凿船党”们借助“三微一端”等新媒介将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传播的范围更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 C.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出现“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是因为创作者在剧中加入了许多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 D.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抹黑恶搞英雄形象,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错误的“英雄叙事”反映了有些人错误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取向,也反映了英雄叙事文本由传奇性叙事向扭曲的生活化叙事的转变。‎ B.英雄形象被一些人解构甚至污蔑,从而他们的崇高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现出融合世俗、迎合消费的特征。‎ C.“凿船党”们为达到扭曲 “英雄叙事”的目的,采取的是利用网络上的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传播的策略。‎ D.英雄形象是国人的精神图腾和精神塔基,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不应被扭曲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全国人民纪念抗日英雄时,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感的对立面,挑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 B.英雄人物身上可能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凿船党”们发现这些瑕疵后,把这些瑕疵极力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慢慢坍塌。‎ C.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加强对微博、微信的监管能一定程度上遏制这种现象。‎ D.我们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及其危害不能漠视,只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价值立场,就能防止扭曲的英雄叙事对我们带来危害。‎ ‎【答案】‎ ‎1C ‎2C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强加因果,前后内容不构成因果关系。‎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往往要对原文信息进行综合梳理。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的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文中“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不顾历史本真,肆意将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塞进来,这种做法是对英雄形象的亵渎,以至连普通观众对‘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都忍无可忍”,“手撕鬼子”和“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没有因果关系。‎ ‎2‎ 试题分析:弄混了“目的”和“策略”。“凿船党”们进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而已。‎ ‎【考点定位】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理解文章内容,要了解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中“在非主流思潮成为扭曲的英雄叙事得以展开的思想土壤之上,‘凿船党’们进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而已。”“英雄叙事”是他们采用的策略,不是目的。‎ ‎3‎ 试题分析:“就能防止扭曲的英雄叙事对我们带来危害”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 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D项“只要……就……”是充分条件,前面条件成立,必然有后面的结果,有些绝对化。‎ 二、【2017届福建龙岩五校“上杭、武平、漳平、长汀、永安一中”高三上半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猴年说“猴”‎ 杨志忠 代表申年的生肖是人们喜爱的猴子。在中国古代,常将猿猴连称,人们喜爱猿猴,还因为古人将它视为长寿的象征。《抱朴子》一书中就有“猴寿八百岁”的记载,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详平和,生活幸福。‎ 猿猴长寿而面目又似老人,加上长臂善于攀援,因此猿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还被赋予更为神奇的色彩。最脍炙人口的故事,当属《吴越春秋》中所记越女和袁公比剑术之事,当对搏三击之后,袁公飞上树梢化白猿而去。‎ 而中国古典小说中更为神奇的猿猴,还是小说《西游记》中那位神通广大的猴王孙悟空,在书中被喻为“心猿”。他那猿猴头而身穿人类服装的有趣造型,今天已是家喻户晓、老少熟知,并被作为中国画、年画以及面塑、剪纸、风筝等民间工艺创作的题材,更是活跃在戏曲舞台和电影、电视屏幕之中。特别是孙悟空竖起“齐天大圣”的大旗,身披铠甲大闹天宫的无畏形象,更被视为中华民族英勇抗暴精神的象征。‎ 谈起行者孙悟空那猴首人装的艺术造型,则需追溯到明代《西游记》小说成书以前,至少在隋唐时期,十二辰(十二时)中的“申”像,就已经从写实的猴子被塑造成猴首人躯身穿袍服的形貌。就是由历史上唐玄奘西天取经而铺衍的故事中,出现有随行的猴行者,《西游记》也非首创,至少在五代时已经出现。甘肃敦煌榆林窟西夏时期的壁画,有西行求法高僧礼拜普贤菩萨的画像,在高僧身后随有驮经的白马,白马旁立有合什礼拜的猴首人身的猴行者。这些猴行者的形貌,正是后来孙悟空艺术造型的前身。‎ 除了猴首人身的神异造型以外,中国古代文物中更多的是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史前的原始陶塑。在湖北天门市石河镇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小型陶塑动物中,有高度不及5厘米的小陶猿猴。由于形体很小,史前艺术家只塑出它的大轮廓,但是已能掌握猿猴的体质特征,极为古拙传神。‎ 历史进入青铜时代,猿猴造型仍是人们喜爱的艺术形象,常被采用为青铜器的装饰图像。山西省闻喜县出土的青铜刖人守囿挽车的车盖上,就饰有一只立体塑的蹲猴。到秦汉时期西南地区的古代滇族文物中,更是常有以猿猴造型为题材的青铜艺术品。云南石寨山滇族墓中出土的一件圆形镶嵌饰牌,周缘攀伏着一群镂空的猿猴,首尾相连,前面的猴把尾巴翘绕到后随的猿猴头上,后面的猿猴又用前爪抓住前面猿猴的躯体,虽然猿猴都呈同样的姿态,但是回环往复,呈现出颇为强烈的动感。‎ 古人还常利用猿猴舒张长臂的形体特征,制成具有实用功能的精美工艺品。例如从山东曲阜鲁国墓葬发掘中获得的银质猿形带钩,利用猿猴前伸的长臂,制成带钩臂部,臂端的猿爪自然曲握成钩。以猿猴伸臂作钩的设计构思,在汉代的文物中有更成功的创作。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发掘中,出土过青铜花形悬猿钩。在倒垂的四瓣花朵的花芯处,倒悬一猿,猿猴用右臂和右爪上抓花芯,将伸展的左臂下探,左爪呈钩状,用以悬物。‎ 但是汉代猿猴造型艺术品中,艺术水平最高的应属甘肃酒泉汉墓随葬的动物模型中的木雕猿猴。这些木雕刀法简练,但形态多变,只雕出形体的大轮廓,不拘泥于细部刻画,能很好地掌控块面和阴影的变化,拙稚朴实,神韵十足。‎ 在汉墓中发现的猿猴图像,除了写实的以外,也有一些寓意象征性的作品。例如将猴和马组合在一起,在画像石和陶俑中都出现有猿猴骑在马背的图像,其寓意为“马上封侯”,以企望官场升迁。由此看来,申年即猴年也意味着对企望升官的人是一个好年头。 ‎ ‎ (选自2016年02月03日《人民日报》)‎ ‎1.下列有关“猿猴造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书中被喻为“心猿”的孙悟空,活跃在戏曲舞台和电影、电视屏幕之中,被视为中华民族英勇抗暴精神的象征。‎ B.中国古代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可追溯到史前,史前原始陶塑中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古拙传神。‎ C.青铜时代,猿猴造型常被采用为青铜器的装饰图像,“刖人守囿”车车盖上的蹲猴就是这种图像的代表。‎ D.猿猴造型艺术品不仅可供人们欣赏,也有其实用功能,如人们利用猿猴长臂的形体特征制作的带钩就兼具这两种功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猿猴在中国古代传说和古典小说中被赋予神奇的色彩,与猿猴有关的故事中,最脍灸人口的当属《吴越春秋》中越女与袁公比剑的故事。‎ B.猿猴作为一种艺术造型,在史前的原始陶塑、秦汉的青铜艺术品、明代的小说中均可见到。‎ C.河北满城西汉出土的青铜花形悬猿钩,是利用猿猴舒张长臂的形体特征,制成的最成功的精美工艺品。‎ D.甘肃酒泉汉墓随葬的动物模型中的木雕猿猴掘稚朴实,神韵十足,是汉代猿猴造型艺术品中艺术水平最高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喜爱猿猴,是因为古人将猿猴视为长寿的象征,而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祥平主、生活幸福。‎ B.《西游记》的故事是从历史上唐玄奘西天取经而铺衍来的,《西游记》中的猴行者形象并非首创,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时期。‎ C.古人在创作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外,还创作有寓意象征性的作品,如猿猴骑在马背上的图像,其寓意为“马上封侯”。‎ D.我国古代文物中,有银、铜、木等多种材质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其中汉代木雕猿猴的雕刻艺术十分高超。‎ ‎【答案】‎ ‎1.A ‎2.C ‎3.B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是对文章第双三节内容的理解,选项曲解文意。‎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主要内容的能力。C项表述错误,由原文“以猿猴伸臂作钩的设计构思,在汉代的文物中有更成功的创作”可知,“最成功的”错。‎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是对文章不第四节内容的理解,选项曲解文意。‎ 三、【2017届福建漳州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 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 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 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 B.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C.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 ‎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 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 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 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 C.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D.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答案】‎ ‎1.B ‎2.D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的本土性原则,没有涉及和外来饮食关系,自然就谈不上“中和”“融合”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 ‎,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中的B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的本土性原则,没有涉及和外来饮食关系,自然就谈不上“中和”“融合”的意思。‎ ‎2.‎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D项“南北朝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的表述错误,因为第四段有这样的表述: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 ‎3.‎ ‎【试题分析】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中华饮食文化”被世界认可是因为其“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这一理解错误,因为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是说明:“中华饮食文化”被世界认可是因为其“并不会失去自我”。‎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C项“中华饮食文化”被世界认可是因为其“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这一理解错误,因为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是说明:“中华饮食文化”被世界认可是因为其“并不会失去自我”。‎ 四、【2017届甘肃会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五四”以后,西风狂飙。随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自然成了众矢之的。礼教从古代文化价值体系的高处跌落下来,变成抬不起头的概念。时至今日,一提到“礼教”,似乎就意味着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是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唯恐避之不及;但说起“礼仪”,人们却并不反感。‎ ‎“礼仪”源自典籍《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礼教”‎ ‎,其原义就是礼仪的教育。然而,在今天的汉语语义场中,礼仪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而礼教则成了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礼教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造成了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时的尴尬。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以礼乐教化人心本来是礼教的核心内容,自现代以来,却长期无法名正言顺。‎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这里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也就是学习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比如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 清代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了一本浅易的韵文读物——《弟子规》。这本久已不闻的小册子,近几年重新兴起,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斥之者以为它所宣扬的是愚忠愚孝的腐朽礼教,这泛起的沉渣必将毒害儿童的健康成长。比如,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里只有子女单方面对父母的义务,没有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这太不公平!‎ 看来,反对者们恐怕存在一个很重要的误解。在古代,中国人一般都是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考量的。因此,一个男子的身份可以同时是儿子、父亲、丈夫、领导、下属和朋友。若强调这位男子作为儿子的义务,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另外,就“父慈子孝”的伦理要求而言,对成人的要求其实比小孩子高得多。‎ 很多人都认为,受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孩子至今仍接受着既多又严的规矩和纪律的教育,丧失了自由之个性;西方则没有礼教,孩子们没有束缚,比较自由任性。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阶层相对固化的西方,“礼不下庶人”,贫民阶层在礼仪和规则的教育上确实比较随意;但精英阶层的孩子都必须接受非常正规而严格的训练。无论是在知识能力的学习上,还是在礼仪规范的训练上,英美那些优质私立中小学的要求都远远高于贫民区的公立中小学。为培养出懂礼仪、有修养的绅士或淑女,英国的不少私立中小学甚至现在仍保留着传统的体罚制度。‎ 今天,我们重新重视传统的礼教,当然不是要复古几千年前的礼仪规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礼的具体内容,总是要与时俱进,跟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但是,礼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对他人的尊重”,则是普遍和永恒的。‎ ‎ 选自《光明日报》钱翰的文章,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四”‎ 以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开始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因此广受批判。‎ B.“礼教”的本义就是礼仪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以礼乐教化人心,但近现代以来,却逐渐被国人误解,成了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 C.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礼教早已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沉渣”。‎ D.作者认为,朱熹所说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即教会学生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基本礼仪。‎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礼仪”源自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与“礼教”的境遇大不相同,至今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毫无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等令人反感的因素。‎ B.《弟子规》是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出来的一本韵文读物。‎ C.近几年,《弟子规》重新兴起,但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人认为此书宣扬愚忠愚孝,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 D.在中国,古人一般会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考量,当强调某人作为某一身份的义务时,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教”不应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作者有为“礼教”正名之意。名正言顺,有利于今天的国人更好地传承我国古代的礼仪教育。‎ B.实际上,西方精英阶层十分重视礼仪和规则方面的教育,他们的孩子必须得接受非常正规而严格的训练,但贫民阶层对礼仪和规则的教育却显得比较随意。‎ C.虽然礼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时代和社会里会有所不同,但是礼的精神实质——对他人的尊重——是一致的。‎ D.今天,我们重新重视传统的礼教,不是要复古几千年前的礼仪规范,但礼教的内容应以传统经典为凭借,并兼顾中西。‎ ‎【答案】‎ ‎1C ‎2A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曲解文意。选项说造成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于礼教早已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沉渣”。原文第五节中说“斥之者以为它所宣扬的是愚忠愚孝的腐朽礼教,这泛起的沉渣必将毒害儿童的健康成长。”意思是“斥之者以为”,并非是客观事实。结尾对举例评价“这里只有子女单方面对父母的义务,没有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这太不公平!”分明对斥之者的看法不以为然。‎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如该题C中,原文是“斥之者以为”,选项表述成“其根本原因在于”,成了肯定正确的事实了。‎ ‎2‎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礼仪中“毫无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等令人反感的因素”,说法绝对,因为第二节讲述了礼教与礼仪的关系, “‘礼教’,其原义就是礼仪的教育。”“以礼乐教化人心本来是礼教的核心内容” 。‎ ‎3‎ 试题分析:题目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后半句无中生有。D项“礼教的内容应以传统经典为凭借,并兼顾中西”说法不妥。原文只是说“礼的具体内容,总是要与时俱进,跟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相适当”,不能因为文中提到了一些中华文化经典和西方教育,而臆造出“礼教的内容应以传统经典为凭借,并兼顾中西”的说法。‎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比如D项,原文中是说“礼的具体内容,总是要与时俱进,跟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相适当”。‎ 五、【2017届广东广州铁一中高三上10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答案】‎ ‎1.D ‎2.C ‎3.B ‎【解析】‎ ‎1.‎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D结合文本内容“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可知,李白诗的传唱,到了晚唐就不再流行,不是唐朝诗人之多的原因,两者不构成因果关系。‎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A中唐诗被宋词元曲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长盛不衰,值得欣喜,在文中没有二者的比较;B项中“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用心去歌唱”在文中无体现,文中说“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D项中,《我和你》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色,文中无此意。‎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如B项中“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用心去歌唱”在文中无体现,文中说“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3.‎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B中,杜甫的诗当时难以流行,并不是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相反,正是因为“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 六、【2017届广东湛江市高三上期中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与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不同,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机构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进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还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在西洋,对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他们道德观念的来源,而且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象征着团体的“神”有两个观念:一是每个人个人在生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因而每个团体分子和团体的关系是相等的,团体不能为任何个人所私有。人对人得互相尊重权利,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防止“团体代理人”乱用权力,于是他们有了宪法、国会。宪法观念是和信阳公务观念相配合的。国家可以要求人民的服务,但是国家也得保证不侵害人民的权利,在公道和爱护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恰恰相反,在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 “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我们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与此不无关系。因为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效力路线图为是朋友,相配的是中信。孔子曾总结: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然而,连孔子都很难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因为在社会形态中,综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缺乏具体性,只有一个广被的“天下归仁“的天下,这个和“天下’相配的“仁”也不能比“天下”观念更为清晰。所以凡事要具体说明“仁”时,还得回到 “孝悌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这样等于要说明”天下”时,还得回到”父子、昆弟、朋友”这些具体的伦常关系。‎ 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 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在信仰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另外团体格局的社会里,在同一团体的人“兼善”的, 就是”相同”的。而儒家最反对那一套,如孟子曾说:“‎ 服务之不齐,物之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 是由无数私人关系达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社会关系的亲疏是由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亲疏决定的。‎ B.在这样的社会结构格局中,“神“是团体的象征,也是人们道德观念的来源,还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 C.在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中,团体内,人人平等,个人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而团体也必须保障个人的权利。‎ D.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克己”“修身”是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亲属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乡土社会没有产生像西洋一样的团体格局,是因为彼此的道德观念不同,信仰对“神”的信赖与膜拜,造就了其独特的宪法观念与公民观念。‎ B.差序格局在形成过程中有各种路线,可是由于综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缺乏具体性,所以连孔子也无法具体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 C.西洋的宗教观念和宪法观念,都与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紧密管相关,两者都突出体现了团体内每个个体和团体的关系相等的原则。‎ D.在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各种道德要素都与私人关系有关,在传统的道德里,很难有适合于整个社会的笼罩性的道德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从己向外推出去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由此形成的道德观念也是与自我密切相关的。‎ B.孔子多次提及“仁”却难以说明“仁”的普遍性含义,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差序格局中缺乏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 C.虽然我们的传统道德系统中缺乏部分差序的兼爱,但是讲究“孝悌忠信”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超乎个人利害关系的社会义务。‎ D.孟子反对“兼善”,是因为他认为“比而同之”违反了儒家的差序人伦,个体任何行为的选择都应该根据他人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而有所不同。‎ ‎【答案】‎ ‎1.B ‎2.A ‎3.C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中国乡土社会没有产生像西洋一样的团体格局,是因为彼此的道德观念不同,信仰对“神”的信赖与膜拜,造就了其独特的宪法观念与公民观念”因果倒置,原文是“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C项,推理错误,据原文“‎ 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可以知道。‎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七、【2017届贵州思南中学高三上半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佛教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传来之初,人们对它了解甚浅。汉末、三国时期,佛经已渐有翻译。迨至东晋时期,则开始了大规模佛经传译的工作。这时,东来传教的高僧日多,本土的出家僧众也激增,其间有不少的饱学大德,因此,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迅速扩大。‎ 东晋南北朝以来,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随着本土人士对佛教教义的深入了解,佛教这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就暴露出来了。由于当时中国本土文化以儒、道为代表的格局已经形成,所以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表现为佛、道与佛、儒之间的矛盾冲突。‎ 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有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道教主张长生久视、肉体成仙,而佛教则宣扬诸行无常、涅槃寂灭,这样两种根本相反的解脱观,自然是会发生冲突的。但佛道两教之间的冲突,更多的却是发生在争夺社会地位上。从南北朝至五代,先后发生过四次较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其中前两次的灭佛运动,即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和北周武帝建德二年那两次,则又是与道教的争夺统治者的崇信,确立其社会的正统地位直接有关。唐武宗会昌五年的那次灭佛运动,其中也有道教人士参与劝谏。只有五代后周世宗的废佛运动,未见有道教的掺入。‎ 佛教与儒家的冲突,最直接的是佛教的出世主义、出家制度明显有违于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等礼教。所以两家斗争的焦点,也就主要集中在佛教的出世出家是否违背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道。在这一斗争中,坚持儒家立场者,激烈抨击佛教的出家制度教人剃须发、不娶妻、不敬养父母等,完全违背了孝道;而出世主义的不理民生、不事王事、不敬王者等,又完全违背了忠道。因而极贬佛教为夷教胡俗,必欲消灭之而后快。站在佛教立场者,为求得在中国的生存,则竭力采取调和态度,辩明其不违中国礼俗之根本。‎ 当时佛教与儒、道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等问题上。成佛是佛教徒的最高理想,对此问题,当时的中国佛教徒提出了一种“神明成佛”的理论。当时的儒、道学者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形神相即”、“形质神用”、“形死神灭”等观点。又,佛教讲因果报应,强调自己种下的因,自己承受其果报。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则盛行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的教训。即祖先积善或积不善,由子孙去承受福或祸,而主要不是本人去承受。‎ 在佛教与儒、道发生矛盾冲突的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与儒、道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佛教传入之初,为使中国人理解这一外来宗教的思想,借用了大量的儒、道所用的传统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佛教的一些名词、概念。然而,由于佛教传入初期,人们对其了解不深,这种名词、概念的借用,也就给一般人带来了不少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渗入了佛教之中。‎ 在中国儒、道思想的影响下,原印度佛教的许多特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至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了形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整,取得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协调,形成了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佛教终于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佛教的影响也不断地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衣食、语言、思想、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医学、天文等各个方面。至此,佛教文化已成为整个中国文化中可以与儒、道鼎足而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节选自楼宇烈的《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 ‎1.下列有关佛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不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传统文化,是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 B.佛教传来之初,人们并不了解这一外来文化。随着佛经的翻译,人们才开始深入了解佛教教义。‎ C.东晋时期,外来传教的高僧、本土的僧众日渐增多,还出现了许多饱学大德,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扩大。‎ D.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与儒、道教之间的矛盾冲突。‎ ‎2.下列有关佛教与儒、道之间矛盾冲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也有争夺统治者的崇信,确立其社会的正统地位的斗争。‎ B.坚持儒家立场者,认为佛教完全违背了孝道、忠道。站在佛教立场者,则运用极端手段竭力辩明其并未违背中国的伦理纲常。‎ C.在理论方面,佛教与儒、道的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两个问题上。关于神的存灭,其观点是相对的;关于因果报应,其观点是相同的。‎ D.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与本土产生的儒、道之间有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又达到与儒、道的相互吸收和融合。‎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借用儒、道所用的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佛教的一些名词、概念,带来了不少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主动地融合到佛教之中。‎ B.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它们在形式和理论上自我调整和发展更新,形成中国特色的宗派。‎ C.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至隋唐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共存、互融互补的局面。‎ D.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撇开佛教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丰富,更是无法全面深刻把握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的。‎ ‎【答案】‎ ‎1.B ‎2.D ‎3.D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答题关键“佛教”,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义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指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选项B项曲解文意。‎ ‎2.‎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答题时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得出答案。‎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A.原文信息为:“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渗入了佛教之中。”渗入,并非主动融合;B.原文信息为:“佛教完成了形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整,取得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协调,形成了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自我调整的是佛教而非儒、道教;C.原文信息为:“佛教文化已成为整个中国文化中可以与儒、道鼎足而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原文并未提及“以儒家为主体”,另从历史考证,隋唐时期,儒教文化并未成为主体。‎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致。‎ 八、【2017届贵州铜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艺文之末品——民间书信 赵宪章 中国古代书信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就现存文献来看,当在秦汉之后,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史家通常将《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相提并论,因为阐发《史记》写作的动因和宗旨是它们的共同主题,对于研究司马迁的人生阅历和史学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文体,导致其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大相径庭。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表述最为明显。前者面对知己任少卿,从个人立场出发宣泄私人真情,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无所顾忌;后者从公众立场出发表达自己的修史大志,严谨得体,语气平缓,措辞讲究。‎ 这就是“书”与“文”的不同,即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报任安书》之所以是“民间书信”而不是“公牍文”,首先在于它是个人私情的充分倾诉,即所谓“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对自己的身心造成重大创痛的“李陵之祸”,只能深深地掩埋在纸背文后。另外,《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有司马迁的家世及阅历的自述,以表达自己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但其叙事的策略和语调却大相径庭。《太史公自序》虽然名曰“自序”,实则是假借他人视角进行叙述,即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报任安书》就不同了,作为致友人的书信,不可能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第一人称”是所有书信文体无以选择的叙事视角,从而为宣泄个人感情预设了“无障碍通道”。就此而言,民间书信作为最典型的“第一人称文体”,“私语真情”是其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之最显著的特点,是民间书信之所以被文学史所接纳的重要原因。 ‎ ‎“私语真情”之所以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即“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因为它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 包括情书、家书等一切民间私人书信具备自身特有的“安全言说”的文体形式,所诉说的情感往往不能外言,是私密的。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人和诱人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就此而言,现代电信、E-mail和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作为“私语真情”的文体属性已经稀释或隐退。书信的言说实际上是在说“不可(与他人)言说之说”。而“说不可说之说”恰恰就是文学的言说,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当然,书信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于文学的文学魅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 ‎ 当然,书信的“艺术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因,诸如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信封和邮票的艺术设计等,甚至包括整个邮政事务在内的传递活动,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在书信的所有艺术性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 ‎(节选自《民间书信及其对话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A.《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将阐发《史记》写作动因和宗旨作为它们的共同主题。‎ B.《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的差别在于“李陵之祸”的表述。‎ C.《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文体性质上的不同,可视为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 D.《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自述家世及阅历,以交代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 ‎ ‎2.下列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私语真情”是民间书信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史接纳民间书信的重要原因。‎ B.“私语真情”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原因在于书信具有个人化和情感性这一文学属性。‎ C.“私语真情”本身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个体情感,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需要借助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 D.“私语真情”往往不能外言,有私密性,这种特点使得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有了动人和诱人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书信在秦汉之后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进入文学世界,就现存文献来看,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一切民间书信的言说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它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 C.“说不可说之说”是书信的言说特点,也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但两者并非可以将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 D.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设计等都包含着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的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也是书信的艺术性因素。‎ ‎【答案】‎ ‎1.B ‎2.C ‎3.A ‎【解析】‎ ‎1.‎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B结合文本内容“由于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文体,导致其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大相径庭。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表述最为明显”可知,表述绝对,“李陵之祸”的表述只是最为明显。‎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C结合文本第三节内容“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即‘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因为它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可知,偷换概念,此项表述的是“书信”的特点。‎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结合文本第三节内容“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即‘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因为它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可知,偷换概念,此项表述的是“书信”的特点。‎ ‎3.‎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结合文本第一节内容“中国古代书信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就现存文献来看,当在秦汉之后,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可知,“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于文无据。‎ 九、【2017届河南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神秘莫测北极光 最早记录北极光的是挪威编年史《国王的镜子》,成书大约在1230年。直到17世纪后期,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才第一次将极光与地球磁场联系起来。这一时期,法国科学家雅克·德麦兰是第一个提出极光和太阳有关的人。‎ 人们发现,当太阳风到达地球,它们被看不见的盾牌——地球磁场偏转。地磁层是地球周围一个保护层,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磁化区域,是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的天然屏障,正是有了这道屏障我们才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地磁层的外边缘与行星际交界的地方叫作磁层顶,在地磁南北极上方的磁层顶形状像漏斗,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可以从此处“漏”进磁层,在地球附近沿着磁力线绕圈,同时向地球两极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和地球高层大气发生碰撞,发出灿烂的光芒,这就是极光。碰撞通常发生在距离地面80---300千米的高度,绿、蓝、白、红四色光芒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椭圆的环形区域,也就是极光环带。‎ 极光的发光原理跟霓虹灯相似。霓虹灯管中封存着氖、氩等惰性气体,电子在其中跑来跑去,撞到气体原子时,就会使后者受激发光。不同的原子在不同条件下受到激发,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极光也是如此,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在不同的高度撞到不同的气体分子,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通常来说,在200千米以上的高空,带电粒子撞到氧原子时,氧原子会受激发出红光;在100~200千米高空,氧原子则会受激发出黄绿色光,这是极光最明亮、最常见的颜色。电离状态的氮则会发出蓝光,中性的氮受到撞击时发出的则是紫红色光。北极光一般遵循持续1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太阳活动剧烈的年份是观察极光的好时候。观看极光的最佳地点当然是在高纬度地区。‎ 不光地球上有北极光,很多行星都会出现这样的奇景,比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些行星都有大气和磁场,极光以同样的机制出现。木星和土星这两颗行星的磁场比地球更强,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见这两颗行星的极光。‎ 北极光是否会出声,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很多人宣称强烈的北极光会伴随着声音,记录在案的极光声音类似于“噼啪”‎ 声和低沉的轰鸣声,持续时间短暂而微弱。挪威天体物理学家布莱克表示,“北极光发生在离地表80千米以上的空间,那里近乎真空。因为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很难传到地面上。”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有趣的解释。1911年,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的同伴约翰森在日记里写道,阿蒙森出去之后告诉同伴,他呼气时能听到自己的呼吸被冻住的声音。于是约翰森和另外一个人也出去尝试了一下,同样也听到了“噼啪”声,这种声音他们曾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出现强烈极光的时候听到过。而当他们屏住呼吸,摇晃脑袋时,声音就消失了。‎ ‎2012年,芬兰研究人员曾在一个极光观测地发现,声音来自地面以上约70米的高空,而北极光则出现在地面以上约120千米的地方。科学家无法确定声音是如何出现的。至今,极光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令人震撼的极光碰撞等现象。随着对太阳和地球磁场的深入了解,人们会发现北极光越来越多的秘密。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曹玲,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关于“极光”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极光与地球磁场有着密切联系,而将二者联系起来的第一人是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而最早记录北极光的国家是挪威。‎ B.极光是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从地磁两极上方的磁层顶进入磁层旋转并向两极沉降,与地球高层大气发生碰撞而发出的光芒。‎ C.极光通常发生在距离地面80~300千米的高空,绿、蓝、白、红等颜色的极光形成一个椭圆的环形区域,被称之为极光环带。‎ D.极光是会发出声音的,只是在地面上很难听到,记录在案的极光声音类似于“噼啪”声和低沉的轰鸣声,持续时间短暂而微弱。‎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不受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的辐射危害,是因为在地球周围有一道被称为天然屏障的地磁层保护着。‎ B.霓虹灯是根据极光的发光原理制造的,将霓虹灯管中封存氖、氩等惰性气体,让电子在其中与它们碰撞,而使后者受激发光。‎ C.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距地面80~300千米内的大气层时,在不同高度即使碰撞到相同气体分子,气体也可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能听到自己呼吸时被冻住的声音,这种“噼啪”声同约翰森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出现强烈极光时听到的一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极光的发生同大气和磁场有关,木星和土星的磁场比地球磁场强很多,这两颗行星的极光比地球上的极光可能更明亮、更绚烂。‎ B.观察极光不光要选择最佳地点,还要选择好时间,极光一般遵循太阳活动的周期,太阳活动剧烈的年份才是观察极光的好时候。‎ C.布莱克认为阿蒙森等人听到的“噼啪”声不是极光发出的声音,因为在离地面80千米以上的高空接近真空,声音不能传到地面。‎ D.人类尽管很早就有国家记录极光和科学家们研究极光,但是直到现在,如极光的碰撞、极光的声音等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 ‎【答案】‎ ‎1.D ‎2.B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极光是会发出声音的” 判断有误,文中说“北极光是否会出声,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D项曲解文意。‎ ‎2.‎ 试题分析:“霓虹灯是根据极光的发光原理制造的”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无中生有。‎ ‎3.‎ 试题分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是离地面80千米以上的高空接近真空,应该为“‎ 声音很难传到地面”错。‎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C项混淆范围。‎ 十、【2017届黑龙江大庆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庸”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和”。“和”不是简单的折中、调和,而是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都能适度,达到一种和谐与统一。‎ 以此观中国传统绘画,“和”的思想在其中的印迹俯拾皆是。从笔法看,有藏锋、露锋、中锋、侧锋。一幅画全用藏锋、中锋,则画面呆板;若全用露锋、侧锋,则不够含蓄。从线条看,过细过圆,则柔弱无骨;过粗过重,则显压抑。从用墨看,有浓、淡、干、湿。过浓画面沉闷,过淡画面苍白,过干则失气韵,过湿则失刚劲。因此,作画时要藏锋、露锋、中锋、侧锋并用,线条要刚柔并济、时轻时重,墨色要浓淡相间、干湿互补。当然,所有这些对立要素并非各占一半,而是运用适度。这便是“和”,是一种互补的和谐。‎ 在造型和构图方面,中国传统绘画也处处讲求“和”,讲求“和而不同”。画树,不能画出完全平行的枝;画山石,要大小相间;画鸟,常是一栖一飞,或一只闭嘴一只鸣叫;画人物则要求有动有静,衣纹不能完全平行。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方面十分讲究,奇正、开合、主次、虚实都是一些基本要求。要求布局严整,但不是要求画得四平八稳,而是奇中求正,险中见稳。讲究对称开合就体现了对称,但不能把相对的两部分画得一模一样。注重主次,主要对象细细刻画或放在突出位置,陪衬对象寥寥数笔一带而过,虚实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特色。天空常常不染色,只是一片空白,远山也是似有似无。虚实对照,既突出了主要对象,又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画面上一叶扁舟,不画水波纹,你会想到这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湖;山上悬瀑,下面是一片空白,你会想象到山脚的清溪。‎ 中国传统绘画正是通过这些对立要素和对立概念的互补而达到的和谐,才具有了一种韵味独特的形式美。‎ 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一种整体观念。这种整体观念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线条、水墨、造型、构图的种种对立要素和各种要求,但在一幅画中只要运用其中一部分要素,满足某些要求从而达到某一种统一的效果,即显现出独特的风格。例如,有的画偏重于精细,有的画偏重于简约,有的雄浑,有的清奇,有的恬静,有的飘逸。为表现某种风格或特点,画家在笔墨运用、造型构图上就有所侧重。画家们常常采用夸张手法,以突出其特色,与这种特色不协调的东西就大胆舍弃。为了追求这种统一性,画家常对次要的、细小的情节省略或简单概括。我们有时看到一幅画的细节似乎很粗糙、很随意,可是当观看整幅画时,立时感受到它的确气韵不凡。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所追求的整体美。‎ 和谐与统一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有机结合的。只有和谐,才能真正达到统一;而统一也不是毫无差别、毫无变化的同一,而是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统一。中国传统绘画由于融入了和谐与统一的哲学思想,因此它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 (节选自颜锋《中国绘画传统与人文精神初探》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传统绘画的笔墨运用和造型构图上,可以看到“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印迹俯拾皆 是。‎ B.“统一”的观念常常支配着中国传统画家的创作,这种观念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C.中国传统绘画融入了和谐与统一的哲学思想,具有韵味独特的形式美和气韵不凡的整体美。‎ D.如同“和”不是完全的同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统一”也不是毫无变化的同一,而是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统一。‎ ‎2.下列对于中国传统绘画中“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A.“和”并不是简单的折中、调和;而是通过绘画技法中的一些对立要素和对立概念的互补而达到的和谐。‎ B.在绘画的笔法、线条、用墨上,对其中要素的均等运用,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和”的思想。‎ C.画山石大小相间,画鸟一栖一飞,画人物有动有静,这都是中国传统绘画在造型方面的“和”的表现。‎ D.讲究布局,讲究对称,注重主次衬托,重视虚实对照,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方面的“和”的表现。‎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上讲求“和”‎ ‎,但布局上并不要求画得四平八稳,对称上也不能把相对的两部分画得完全一样。‎ B.作画时,画一叶扁舟,而不画水波纹;画山上悬瀑,下面是一片空白。这种虚实对照的特点,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为显现某种独特风格,中国画家在一幅画中选用笔墨运用的种种对立要素时,会有所侧重,甚至只运用其中的一部分。‎ D.为追求统一性,突出自己画作的特色,画家们就将某些次要的、细小的情节,以及与风格或特色不协调的东西舍弃省略掉。‎ ‎【答案】‎ ‎1.C ‎2.B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本文主旨的概述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通读文本,不难发现作者强调的是“中国传统绘画融入了和谐与统一的哲学思想”,C项表述合理。A项只是提及“传统绘画的笔墨运用和造型构图”,理解片面。B项只是关注到了“‘统一’的观念”,忽略了“和谐”的角度。“这种观念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与主旨无关。‎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于中国传统绘画中“和”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B“对其中要素的均等运用”表述错误。这里偷换概念,把原文中的“适度运用”更改为了“均等运用”,整句对“和”的理解表意就错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如本题B“对其中要素的均等运用”表述错误。这里偷换概念,把原文中的“适度运用”更改为了“均等运用”,整句对“和”的理解表意就错了。‎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D项“舍弃省略掉”的观点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不符。作者认为“为了追求这种统一性,画家常对次要的、细小的情节省略或简单概括”,而不是选项中的“舍弃省略掉”。‎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舍弃省略掉”的观点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不符。作者认为“为了追求这种统一性,画家常对次要的、细小的情节省略或简单概括”,而不是选项中的“舍弃省略掉”。‎ 十一、【2017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三12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来.源:全,品…中&高*考*网】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独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的复杂关联。除了自然界种种物象变化对人心的影响之外,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也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 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方面,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使人产生或悲或喜之情;另一方面,人将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本无情感知觉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了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从而在自然施与人巨大影响的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 对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奇妙的生命共感现象,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自然变化、草木荣枯使古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察到自己的生命,并联想到万物与人的生死。因此,在古人的诗文中,纯粹的自然现象是没有的,流动的水,吹过的风,开落的花,都与人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 生命的共感帮助我们理解了自然物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却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自然物可以引起人的快感,有的则引起人的悲感。这就需要探讨自然与人之间异构与同质的问题。‎ 异构,指二者之间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同质,指两种物质之间本质的相同。前者将两种物体区别开来,后者则将两种物体联系在一起。人类和自然,无论形式差异多大,都遵循生命的规律,如生老病死、兴衰荣枯。只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具有更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介入,因此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都是人赋予它的。但久而久之,这种内涵脱离了人的主观赋予而内化为物的客观属性了。比如,人愤怒的时候就像江海中翻滚的波涛,于是有人便赋予波涛以愤怒的含义;在悲伤的时候泪如雨下,于是有人便赋予雨以悲伤的含义。可是随着这些含义日趋固定,当后人写“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时,写“泪飞顿作倾盆雨”时,谁还会为这些自然物的原初含义而大动脑筋?在人们看来,这些自然物所包含的愤怒、悲伤、愉悦等含义似乎是它们与生俱来的。‎ 自然物之所以能表现人的心理情感,除了人赋予它以意义之外,它本身必定也具有能够使人赋予这种意义的某种特质。这种特质,被西方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称为“力的结构”。由于人的情感也受着形式不同但实质一样的力的结构的制约,所以,人便自然地从外部事物中观察并提取与自己心理情感相一致的内在意义,从而将该事物作为表现自己某方面的情感的特定载体。‎ 由此可见,人们观察自然并借以表现自我情感,是一种主客观相互包容、渗透、影响的活动。这个活动中人的心理情感的作用会得到强化,但自然的物性特征也不可忽略。‎ ‎(摘编自尚永亮《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与异构同质》)‎ ‎1.下列各项中的情境,不能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生命共感”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中,暮春时节,林黛玉来到大观园,看到繁花落尽,满地堆红,于是带着扫把、篮子、花锄,扫起落花,埋在土里,做成花冢。‎ B.《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家,端起酒杯自斟自饮,看到院子里的松树傲然挺立,菊花灿然怒放,他感觉到心中涌出一种久违的快乐。‎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严冬时节,林冲看到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大雪纷纷扬扬,他觉到身上寒冷,为了御寒,便挑起酒葫芦出外买酒。‎ D.《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坐在被竹林和树木包围着的小石潭边,四周寂静无人,寒气透骨,幽静深远,感到过于冷清,心神凄凉,于是起身离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中,自然界的种种物象变化对人心施加着一定的影响,而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 B.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是人赋予它们的,只不过时间久了,这些特定的精神内涵就成了这些自然物与生俱来的的东西。‎ C.“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体现着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现象,也体现着自然与人异构与同质的问题,它是主客观相互包容、渗透、影响的活动。‎ D.要让某个自然物表现人的某种心理情感,除了人赋予它以意义之外,这个自然物本身也必须具有能够使人赋予其这种意义的某种特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然界的事物本来是无知觉无情感的,人却可以将自己的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从而成为艺术形象。‎ B.人与自然既存在异构关系,又存在同质关系,没有前者人与自然就不可区分,没有后者人与自然的联系将很难建立,人们就不会将情感投射到自然物上。‎ C.当人有了某种情感,他观察外部事物时又恰恰提取到与自己心理情感相一致的内在意义,于是该事物就成为他表现自己某方面情感的特定载体。‎ D.《饮冰室文集》中“同一月夜也……”这段话,说明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形态: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人也会将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自然上。‎ ‎【答案】‎ ‎1.C ‎2.B ‎3.D ‎【解析】‎ ‎1.‎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 ‎,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C.文中的风雪描写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没有林冲情感的投射。‎ ‎2.‎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如本题B项结合文本内容“因此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都是人赋予它的。但久而久之,这种内涵脱离了人的主观赋予而内化为物的客观属性了”可知,“这些特定的精神内涵”是人们赋予它们的,最终也不能说是它们与生俱来的。‎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D项结合文本第一段内容“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从而在自然施与人巨大影响的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可知,这段话主要说明“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D结合文本第一段内容“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从而在自然施与人巨大影响的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可知,这段话主要说明“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 十二、【2017届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上月考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的死再一次提醒我们,抑郁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一个人无论事业多么成功,或者表面上多么幸福,都有可能被抑郁症缠上。‎ 有人认为抑郁症就是一时想不开导致的情绪低落,纯属心理问题。其实不然,抑郁症属于生理性疾病,与遗传和环境刺激都有关系。得了抑郁症的病人绝不仅仅是情绪低落这么简单,而是对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无动于衷,仿佛大脑被屏蔽了。病情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幻觉,听到或者看到完全不存在的东西。‎ 还有人认为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直接原因,但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抑郁症患者确实对生活失去了兴趣,严重的甚至连床都不愿起,饭也不想吃,但这并不等于他想死。有人做过统计,虽然大多数尝试自杀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但真正付诸行动并“成功”的还不到4%。‎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还有两个因素和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相关现代文阅读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的死再一次提醒我们,现代文阅读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的死再一次提醒我们,。其一,抑郁症患者如果服用某种神经性药物的话,自杀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这里所说的神经性药物特指中枢神经抑制剂,包括鸦片、海洛因和吗啡等毒品。威廉姆斯就是个瘾君子,曾经多次进戒毒所接受治疗,说明他的毒瘾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其二,抑郁症患者如果还伴有狂躁症,情况就会变得格外严重。狂躁症和抑郁症正相反,患者表现为情绪失控,精神极度亢奋,思维大幅跳跃,说话口无遮拦。事实上,不少抑郁症患者在抑郁和狂躁之间来回切换,一会儿兴奋到极点,转眼间又抑郁到极点,医学上称这类病人为躁郁症患者现代文阅读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的死再一次提醒我们,文章现代文阅读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的死再一次提醒我们,威廉姆斯就是一个典型的躁郁症患者,他自己也承认他一上舞台就会变成一个疯子,回到生活中就会立刻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想说话。‎ 像威廉姆斯这样的情况在演艺界似乎非常普遍,很多演艺界人士都有这种倾向,自杀的比例似乎也相当高。大家熟悉的涅槃乐队的主唱科特·科本就是一例。他生前患有严重的躁郁症,几乎可以肯定这是他在演艺生涯巅峰时期突然吞枪自杀的主要原因。‎ 如果把范围扩展到艺术家领域,案例就更多了。画家凡·高、作家伍尔夫和海明威都是因为抑郁症而自杀的。海明威家庭先后一共有七位成员自杀身亡,似乎天生带有某种“自杀基因”,而且这个基因还挺强大。‎ 实际上,人类的“自杀基因”是不存在的,但是,抑郁症也许是有遗传基因的,海明威家族的情况就是明证。抑郁症基因虽可怕,但也不是一无是处,这种基因同时还带有某种好处,比如说它会提高一个人的艺术创造力,也许这就是艺术家群体中得抑郁症的比例较普通人更高的原因。‎ 不过,这个结论在科学界是有争议的,至今未有定论。但不管怎样,杀死威廉姆斯的是严重的躁郁症。我们应该正视这种疾病。‎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个自然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抑郁症是一种人人都能患上的可怕的疾病,事业成功的人或者表面上幸福的人,都有可能被抑郁症缠上。‎ B.实际情况是,抑郁症这种原本属于生理性的疾病,同时也属于心理性疾病,与遗传和环境刺激都有关系。‎ C.患上抑郁症的病人除了情绪低落,还对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无动于衷,病人的大脑仿佛处于被屏蔽的状态。‎ D.抑郁症会使病人产生幻觉,病情严重时还会令病人听到或看到完全不存在的东西,甚至会夺去人的生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相关数据表明虽然大多数尝试自杀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直接原因。‎ B.如果抑郁症患者服用鸦片、海洛因和吗啡等抑制中枢神经的某些神经性药物,就会大大提高其自杀的可能性。‎ C.几乎可以肯定涅槃乐队的主唱科特·科本在演艺生涯巅峰时期突然吞枪自杀的主要原因是他自杀前患有严重的躁郁症。‎ D.海明威家族先后一共有七位成员自杀身亡的情况,表明“自杀基因”是能够遗传的,而且这个基因还挺强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狂躁症是一种和抑郁症正相反,以情绪失控、精神极度亢奋、思维大幅跳跃及说话口无遮拦为患者表现的病症。‎ B.在抑郁和狂躁之间来回切换,一会儿兴奋到极点,转眼间又抑郁到极点,有这种表现的病人在医学上被称为躁郁症患者。‎ C.凡·高、伍尔夫和海明威都是因为抑郁症而自杀的,可见艺术家领域中画家和作家因抑郁症而自杀的案例更多。‎ D.艺术家群体中得抑郁症的比例较普通人高,其原因也许在于抑郁症基因同时还带有提高人的艺术创造力的好处。‎ ‎【答案】‎ ‎1.C ‎2.D ‎3.C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题干一般是““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概括文章的内容。‎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题干“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本题比较简单。D项,曲解文意,“‘自杀基因’是能够遗传的”错,原文是“似乎天生带有某种‘自杀基因’”,变猜测为肯定了。‎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就是曲解原文。‎ ‎3.‎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就是曲解文意。‎ 十三、、【2017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 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其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此“格”指的是诗的境界。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后二者则是对应“调”。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格”“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 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观作品整体,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面的诗体——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等相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定涉及意义。二者的结合,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中可能偏于某一方面的意义。‎ 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还展开了两个具有一般性的文论问题,一是崇古还是创新;二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主情还是主理。‎ 值得重视的是,当格调论涉及古今之争、情理之争、内容与形式之争时,道德与审美、人格与文风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思想,培育健全情志,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起来。沈德潜作为格调论的总结者,重诗教而崇尚温柔敦厚之风。他在《说诗啐语》中说,六朝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至唐诗格律工整,兴寄和诗教则有所缺失,他要求不仅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追溯古诗的思想境界。‎ 现当代学者论及“格调”时,同样是将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评说一个人、一部书,一件艺术作品及其他审美对象之格调有无、高低,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是就内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外在风范而言,当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2‎ ‎ (选自《文史知识·格调:人格与境界的天成》,2016年7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格调”要求诗有大格局、高境界和美的形式,其中“大格局和高境界”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美的形式”是由“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 B.严羽是格调论的提出者,他在《沧浪诗话》中对诗歌思想和艺术的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诗歌写作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等进行了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 C.明代用格调论评论诗歌“格调”时,“格”指诗的格局,探讨诗的体制问题,即诗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是音调,探讨诗的音节声调,即诗的情绪和感觉。‎ D.现当代学者论述审美对象具有的“格调”时,会把人和文风统一起来,可以是道德评判也可以审美评判,可能涉及文学作品的精神境界、外在的风范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z【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A.评论诗歌用到的术语“格调”刚开始是“格”“调”分开用的,后来把两个字连起来用,在之后论述诗歌时既可把“格调”分开用,也可以连起来使用。‎ B.“格”作为诗论术语的含义很丰富,欧阳修论述郑谷诗“格不甚高”的“格”是指诗歌的境界,论述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指诗的总体风格。‎ C.沈德潜认为学习诗歌不仅要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学习六朝的古诗,因为六朝古诗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兴寄、诗教方面要比唐诗高。‎ D.“格调”连起来用是诗形式美与高远或深沉的境界的结合,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现,虽然“格调”的含义有所偏重,但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皎然《诗式》中从“格调”的角度讨论了谢灵运诗的内容和形式,从谢灵运特立独行的品格方面讨论他的诗歌的精神境界,从音调、用词方面体会诗人的随性。‎ B.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和境界外,还讨论崇古还是创新、重内容还是重形式和主情还是主理的问题,这就要涉及道德与审美、人格和文风的关系等问题。‎ C.严羽把写诗方法概括为五类,“体制、格力、气象”大致对应“格”、“兴趣、音节”‎ 大致对应“调”,后世探讨诗法和文法没有脱离严羽系统探讨诗法的范畴。‎ D.古代很多人十分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注重提高艺术品位,写文章时尽力表现出自己高尚的思想境界,把人格和艺术风格统一起来,以此传播正确思想。o ‎【答案】‎ ‎1B ‎2D ‎3C ‎4B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如本题B项中,原文第三节中说“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已说明严羽不是粗疏和宽泛的论述。“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这其中的“宽泛”并不是说严羽,而是从广义的角度评价“格调论”。‎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但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于文无据。原文第4节中说“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第5节中说“二者的结合,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中可能偏于某一方面的意义。”并没有表达出要偏重于境界方面的意思,错误类型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如本题D项中文中涉及该选项内容的有4.5两节,找出内容加以比对即可发现正误。‎ ‎3‎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十四、【2017届湖南石门一中高三9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自古,文人恃文墨为生,所以传统文房四宝中的砚,又被称为“砚田”。砚的历史可谓久远。古语中“砚”通“研”,砚台其实是由研磨器演变而来的,它可以将大小不一的有色物研碎、磨细,使其成为书写用的颜料。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早的砚为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出土的一方研磨盘,同时出土的还有一根研磨棒、一个水杯和几块颜料。经专家鉴定为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文化时期制造,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  ‎ 从砚诞生之日起,它的首要作用就是研磨发墨。一方砚,最关键的是实用。否则“文藻缘饰,虽天然,失砚之用”,再美的纹饰,假如失去使用的功能,也毫无意义。砚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在隋唐。当时经济发达,文化事业也随之繁荣,唐朝实施的“以书取仕”方针,刺激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人们对砚台的要求也从原来的坚实、美观,变得更细致。四大名砚之中的端砚和歙砚就出现在唐朝。端砚因石材产于端州的端溪而得名,唐代诗人李贺诗云:“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歙砚具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南唐后主李煜曾赞“歙砚甲天下”。唐代砚形也多为箕形砚,是根据生活中的簸箕而发明的,实用性强,墨堂前低后翘,砚形前窄后宽。‎ 隋唐之后,砚的作用超出了文具范畴,砚台从一种工具演变成文人墨客争先珍藏的艺术品。南唐后主李煜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藏砚大家。他曾专门召集大臣,研究怎样改良纸张和制砚,还封了历史上第一个现在还可以查见姓名的“砚务官”。‎ 到了北宋,已经达到了“无砚不文人”的境界。宋代砚文化的再一次飞跃式发展,得益于当时采取的重文抑武施政方针。从宋词的风格可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弄里文人,均醉心于风花雪月,这一特征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在砚台的雕刻制造上。当时,砚开始按做派进一步分为匠人砚和文人砚。匠人砚出自手艺人之手,工艺上乘,雕琢细致,但可能创意稍逊,多会刻画吉祥图案或花鸟鱼虫。古时手工艺人多是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因此,他们所制的砚上一般无铭款。文士做的砚台为自己的创意,因此雕饰虽也有,但诗词歌赋、铭文跋语占了很大空间。文人爱砚,大文豪苏东坡可谓藏砚、赏砚的领军人物。纵观苏东坡一生,写就的砚铭有近30首,几乎占了他全部。‎ 铭文的一半,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当属“我生无田食破砚”,足见其爱砚之深。这种对文物的痴念,是只有太平文人才会有的。时至靖康之变后,面对山河离乱,文人砚开始寄托爱国报国之铮铮豪情。岳飞、陆游、文天祥都曾在砚台上刻文明志。‎ 世人皆言,“文人砚发端于宋,兴于明清。”明清时,砚制虽基本承沿宋习,但受社会风尚市井民俗化趋势的影响,分岔路而行:一条是题材多样、工艺自由的世俗化路线;另一条便是文人砚更趋成熟,如自然随形砚开始出现,线条追求含蓄和意味,书画及文学的成分更重。‎ 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已将砚石之天然与文人之性灵逐渐融合成趣,不但使砚有别于其他文房用具的单纯工艺品属性,更让砚拥有了自己蔚为壮观的文化内涵。‎ ‎   (摘编自卢楚函《性灵文人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古农民靠耕种田地维持生计。而文人则不仅依托“砚田”谋生,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借助“砚田”著书立说,寄寓人生理想。‎ B.砚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的砚台实际上就是一种研磨器,古人通过它将‘些有色崖颜料研碎、磨细,添加水分后供书写用。‎ C.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方研磨盘是我国最早的砚,它是母系氏族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制造的,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 D.到了唐代,砚台的制作工艺越发精巧,同时结合实际需要,注重砚台的实用效果,四大名砚中的端砚和歙砚就出自这一时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隋唐时期,砚主要是文人的一种书写工具,缺乏艺术价值;隋唐之后,砚的实用性逐渐被艺术性所取代,人们更看重其收藏价值。‎ B.宋词的发展和兴盛,在一定程度上为砚台的雕刻制作提供了更大的题材空间,砚的做派出现明显的分化,文人砚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 C.太平治世,文人藏砚赏砚,多抒发闲情逸致;离乱之时,很多文人借砚台刻文明志。因此,文人爱砚也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 D.制砚匠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制作的砚更注重雕饰,而文人砚将砚石的天然性和文人的性灵自然融合,进一步丰富了砚的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隋唐发达的经济和北宋的重文抑武政策为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这充分说明经济发展、重视文治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B.古砚经历了从追求实用到强调艺术的发展过程,为了提升砚台的艺术品位,古代文人往往亲自动手,根据自己的创意制作砚台。‎ C.明清时期市井民俗化的社会风尚促使砚制出现显著的区分,文人砚逐渐走向成熟,更加注重自然随形,追求含蓄和意味。‎ D.匠人砚和文人砚在铭文和创意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今人研究古砚,可以依据铭款和创意的不回特点来辨识匠人砚和文人砚。‎ ‎【答案】‎ ‎1.C ‎2.A ‎3.B ‎【解析】‎ ‎1.‎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C结合文本内容“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早的砚为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出土的一方研磨盘,同时出土的还有一根研磨棒、一个水杯和几块颜料”可知,“最早的砚”错,原文“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混淆范围。‎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A结合文本内容“砚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在隋唐。当时经济发达,文化事业也随之繁荣,唐朝实施的‘以书取仕’方针,刺激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人们对砚台的要求也从原来的坚实、美观,变得更细致。四大名砚之中的端砚和歙砚就出现在唐朝”可知,“缺乏艺术价值”错。‎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结合文本内容“砚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在隋唐。当时经济发达,文化事业也随之繁荣,唐朝实施的‘以书取仕’方针,刺激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人们对砚台的要求也从原来的坚实、美观,变得更细致。四大名砚之中的端砚和歙砚就出现在唐朝”可知,“缺乏艺术价值”错。‎ ‎3.‎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B结合文本内容“砚开始按做派进一步分为匠人砚和文人砚。匠人砚出自手艺人之手,工艺上乘,雕琢细致,但可能创意稍逊……赏砚的领军人物”可知,“提升砚台的艺术品位”不准确,文人治砚的初衷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创意。‎ 十五、【2017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月考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就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而言,明清时期具有集大成的意义。无论荒政、仓储体系建设,还是养老慈幼、收养贫病残疾,以及各种福利、宗族保障等,从制度层面无不表现出对历朝历代的继承。但具体的办法、措施,又体现出不少发展与创新之处。‎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相差悬殊,灾害的发生非此即彼,无灾之年极为罕见。中国传统社会中荒政之所以发达,便是基于这样的国情和社会背景。‎ 传统中国的荒政制度,极为重视备荒仓储的建设。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强调,将备荒仓储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如朱元璋先是“令天下立预备仓,籴谷收贮以备赈济”,后来又感到常平仓平抑粮价的作用不可低估,遂下诏:“今后宜令各府县设常平仓。每遇秋成,官出钱钞收籴入仓。如遇歉岁,平价出售。盖米价不踊,则物价自平,如此则官不失利,民受其惠矣。”其后历代皇帝也多有强调。雍正二年时,各省已“渐行社仓之法”,并最终形成“省会以至州郡俱建常平仓,乡村则建社仓,市镇则设义仓,而近边有营仓之制,所以预为之备者,无处不周矣”的局面,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 宋代以后,官僚士大夫设置族田、建立义庄,通过保障和改善宗族成员生活的手段,维护子孙的生存,达到“敦本收族”的目的。最早的宗族义庄制度可以追溯到北宋范仲淹创立的范氏义庄。明清时期,宗族制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为了重整封建宗法关系,明代各个宗族纷纷建祠修谱、创立族田义庄。“义庄之设遍天下。”适应宗族人口增加、规模扩大等情况,明清时期宗族社会保障主要表现为周贫、济困的特点。‎ 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虽曾得到政府的大力提倡,但其规模及设施等似未必能超过宋代。明清时期的最大亮点无疑是民间慈善活动的兴盛。‎ 中国历史上的慈善活动早就已经出现,但其成为一种由团体机构主持的社会事业则始自明代后期。明代后期出现的民间慈善组织主要有同善会、放生会、掩骼会、一命浮图会、救生会(局)、育婴会等。放生指释放、救护被捕捉或将被宰杀的动物,如鸟兽虫鱼之类。明末清初的杭州、绍兴、南京、常熟、吴江、昆山、桐城、北京、番禺等地都设有放生会或放生社,放生事业十分兴盛。掩骼会的职能为收集掩埋暴露的无名尸骨。崇祯十四年,江苏太仓州遭遇严重旱灾,知州钱肃乐组织一命浮图会。参加一命浮图会的人,根据财力,可一人救济多人,也可多人合救一人。救生会(局)的基本运营模式,是由民间或政府出资雇佣水手,置备救生船在容易发生事故的水面巡视,一旦发生船舶倾覆或有人落水的事故,救生船应迅速前往打捞。育婴会(社)是以收养弃婴为职能的慈善组织。明末慈善组织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同善会。劝善是同善会最主要的目的,可以说它是对行善者的一种褒奖。救济对象除了贫困这一物质标准外,还有道德方面的要求,贫困无依的孝子、节妇属于救济的首选对象。清代的民间慈善事业出现了兴盛的局面,慈善组织数量众多,种类齐全,财力充足,参与人员广泛,慈善活动经常化。‎ 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障的制度体系更为完备,但保障的层次仍然较低,多属社会救济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恩惠色彩。其成功经验和显著成效,为现代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 ‎(节选自王卫平《明清时期传统社会保障事业的经验和特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制度层面到具体的办法、措施,既有对历朝历代的继承,也有不少的发展与创新,带有集大成的性质。‎ B.中国传统社会中荒政之所以发达,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相差悬殊,灾害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 C.中国传统上十分重视备荒仓储建设,明清时期建立起常平仓、社仓、义仓、营仓等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 D.宗族义庄制度始于宋代,到明代得到极大发展,明代义庄带有深厚的封建宗族色彩,它以“周贫、济困”为宗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其规模及设施等都未必超过宋代,但它在民间慈善活动方面空前兴盛,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B.同善会对贫困的救助,是以劝善为目的的,孝子、节妇属优先救济对象,而道德败坏、游手好闲者,虽然贫困也不会得到救助。‎ C.民间慈善组织放生会、掩骼会、育婴会等主持的慈善事业,均属于社会救济范畴,集中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收养等。‎ D.明代后期出现的民间慈善组织其慈善活动由民间团体机构主持和完成,但事实上有些活动也会有政府参与其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突破了政府单一救灾体系,以宗族和慈善团体等构成的民间力量成为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明清时期社会保障事业政府允许民间共同参与,这样就使得社会保障活动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广泛地利用各种资源各有侧重地开展。‎ C.在借鉴和吸收前代经验的基础上,明清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继续发展和完善,制度体系更为完备,成效也更加显著。‎ D.传统社会保障事业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将实行社会保障视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恩惠,因此社会保障的层次较低。‎ ‎【答案】‎ ‎1.A ‎2.C ‎3.D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题干一般是“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概括文章的内容。A项曲解文意。‎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题干“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本题比较简单。C项,放生会从事的慈善事业不属于社会救济范畴,它所救助的是“被捕捉或将被宰杀的动物”,并非“社会弱势群体”。 ‎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就是曲解文意。‎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D项强拉因果,由原文最后一节“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障的制度体系更为完备,但保障的层次仍然较低,多属社会救济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恩惠色彩。”可知,“具有鲜明的恩惠色彩”与“社会保障的层次较低”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D.就是强拉因果。‎ 十六、【2017届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 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 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心躁”而无法“用心一”。‎ 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  ‎ ‎《道德经》里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选自2016年4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浮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也都无法逃避。‎ B.浮躁是人们喧嚣的本质,杂乱吵闹则是其表面现象。‎ C.浮躁是人们心中产生急躁,失去了定力,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表现。‎ D.因为人们面对浮华世界而欲壑难填,所以社会风气变得浮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都会有无可非议的各种各样的奢望,这奢望也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 ‎ B.如果社会上浮躁风气盛行,那么这就会使社会中多个行业的人们变得急于求成。‎ C.一些地方的工程出现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又劳民伤财的现象,是因为工程负责方一心求快而忽视了施工的细节和质量。 ‎ D.有些人做事由于用心不专一,只顾着忙赶场子,看似在勤奋忙碌,可到头来往往也难成大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经》所言“静为躁君,躁则失君”,呈现的是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法。‎ B.无论是古代,还是日新月异的今日社会,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保证不被社会的喧嚣浮躁所裹挟,要静心定神、扎实做事。 ‎ C.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躁,进而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的宁静心态。‎ D.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种“大家”风范,也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虽然不是常人所能及,但是大家都要专心致志,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答案】‎ ‎1.A ‎2.A ‎3.D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答题关键“浮躁”‎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义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指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选项A项曲解文意。‎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人们都会有无可非议的各种各样的奢望,这奢望也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表述错误。由原文第二节“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可以推测,奢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是面对浮华世界之时产生的变化。‎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答题时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得出答案。‎ ‎3.‎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致。‎ 十七、【2017届江西吉安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市”的本义为市场,与“城”不同。早期的“市”多在野外或井边,故有“市井”之称。而我国的“城”约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最早只是政治性质的城堡,与“市”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由于城市人口的集中,居民生活的需要,城内便有“市”的设立。“城”的存在,为“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市”的发展,又促进了“城的发达。“市”在我国“城”中出现,长期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实行的是“坊市制”。‎ 在先秦文献中并无“坊”名,当时城市居民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为“里”。“里”原是农村的一种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当时为了防止盗贼的攻击,采用这种四面筑院墙的封闭聚居形式。从先秦起,这种称“里”的组织形式在城市中长期存在,有时称作“闾里”或“闾”,秦汉仍因之。从晋代开始,城市居民住区正称仍为“里”,但有时又称作“坊”‎ ‎。《元河南志》卷二《晋城阙宫殿古迹》所引《晋宫阙名》中,有“诸里”和“诸坊”的名称。到北魏时的洛阳,全城有二百二十“里”,也作二百二十“坊”。这“坊”字,即源于“防”的别体。从隋开始,“里”改称为“坊”。‎ 所谓“坊市制”,即城中之“市”集中在一个限定的范围之内,“市”与“坊里”一样,都是方形,四面筑有围墙,并开有市门。如唐长安皇城前东、西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平面近正方形,每面各开二门,有道路相通,形成“井”字形相交。唐代的市场交易限定在市内进行,并限定交易时间。‎ 在“坊市制”下,一般居民出入坊里,必须经由里门,不许直接临街开门。如汉代规定只有“甲第”——统治阶级中显要人员的宅第,才能“当道直启”。唐代则明确规定:“非三品以上及坊内三绝,不合辕向街开门。”当时街上设有“街鼓”,天明和落日,坊门随街鼓声而开闭。‎ 在市民居住的坊中,一般是不允许开设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的。但在“市”周围的坊里,往往由于有商人和手工业者居住,所以有例外。如东市南面的宣平坊中有卖油者,升平坊北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西市东面的延寿坊中有鬻金银珠玉者。‎ 唐代中叶以后,由于城市商业经济繁荣发展的需要,古典的坊市制逐渐被破坏,在一些城市内开始出现商贸活动,有的甚至破坏城墙而临街设店。到肃宗至德年间,人们纷纷穿破坊墙而临街设铺。这样,旧有的古典坊市制开始瓦解,新的“坊巷制”逐渐形成。‎ 约在宋仁宗末年,“坊巷制”完全取代了过去的“坊市制”,即“街巷”成为城市居民实际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而“坊”仅作为名称被保留下来,其本意已完全丧失。直到近代,城市中一些弄堂、胡同仍称“某某坊”。这是因为人们依然习惯以“坊”作为雅称,而一般市民则以“街”“巷”相称。‎ ‎(摘编自杜瑜《由坊市到坊巷》)‎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A.在中国古代,“城”与“市”最初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市”的本意为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城”约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最初为政治性的城堡。‎ B.“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随着城中人口的聚集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增加而产生,长期被限定在城中一定的区域。‎ C.“城”与“市”相互促进。“城”中人口聚集带来的消费需求,为“市”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市”的发展又为“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D.“市”与“坊里”一样都是方形的,四面筑有围墙,有门与外面相通。有的“市”面积比“坊”大一些,里面道路纵横。‎ ‎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A.先秦时期的“里”,原是农村的一种封闭式的聚居形式,其目的是防止盗贼,后来成为城市中的一种居民聚居单位。‎ B.唐朝时城市中称为“坊”的居民聚居区,在秦汉两代有时称作“闾”,在晋代“里”“坊”并称,而近代城市中的“坊”,实际上指的是街巷。‎ C.在唐初长安中的坊里,普通居民不能开设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但商人和手工业者则可在所居住的坊里开店经营。‎ D.在坊市制下,市场交易有限定的区域和时间,居民出入坊里亦有规定的路径和时间,“当道直启”只是少数人才享有的特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A.“坊”是“防”的别体字,可见“坊”有“防守、防备”之意,这跟“里”以筑墙防备盗贼的内涵一致。‎ B.坊市制是古代政府运用权力人为塑造城市格局的体现,能使城市布局井然有序,但也让市民生活受到诸多限制,比如不能自由开店,不能夜晚行街。‎ C.坊市制的瓦解和坊巷制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发端于唐代中叶以后的肃宗至德年间,大约完成于北宋仁宗末年。‎ D.跟坊市制相比,坊巷制更有利于商业经济的发展繁荣,使居民生活更加自由便利,使城市更有活力。‎ ‎【答案】‎ ‎1.B ‎2.C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它随着城中人口的聚集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增加而产生”有误。根据文意,早期的“市”并非城市生活的产物。‎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偷换概念。‎ ‎2.‎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C混淆范围。‎ ‎3.‎ 试题分析:“这一过程发端于唐代中叶以后的肃宗至德年间”有误。根据原文,应是发端于“唐代中叶以后”的某个时期,开始是“在一些坊内开始出现商贸活动,有的甚至破坏坊墙而临街设店”,到肃宗至德年间“人们纷纷穿破坊墙而临街设铺”,对坊市制的破坏已经较前更甚了。‎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C项曲解文意。‎ 十八、【2017届辽宁庄河高中高三上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实验艺术,一方面被西方媒体热炒而名播世界,另一方面现代实验艺术,一方面因被西方媒体热炒而名播世界,另一方面却在它的原产地备受冷落。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成了现代实验艺术的诞生呢?‎ 从历史上看,先锋艺术在现代的出现,一个根深蒂固的动因是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社会信仰的变化。这种信仰在艺术领域表现得更为极端,意大利未来主义者马里内蒂曾开宗明义地讲,“未来主义就是仇恨过去”。新型艺术家之所以事事采取与传统对抗的立场,是有被信仰裹挟的背景。1973年,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曾在其《影响的焦虑》中讲,千百年来,一切艺术的主题和技巧已被艺术家用尽,后来者要想对艺术史有所推动,唯一的手段就是否定或推翻传统。‎ 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改变了艺术的价值取向。现代以来,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的实践能力。人不仅可以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而且可以再造现实。也就是说,传统上仅对艺术有效的审美原则,现在已彻底被放大为对日常生活全面有效的原则。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创造如果仍然遵循美的规律,那么它在现代的命运就必然是被淹没的。相反,它表现丑或震惊,则极易拉开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就此而言,西方现代艺术表现丑,就不仅是以另一种方式与“美的艺术”对抗的问题,而且也是在已经审美化的现实中重建自身价值的问题。‎ 无论现代艺术在审美标准问题上如何让人无所适从,它秉持的信仰和拓展艺术边界的努力本身并没有错。比如,关于现代艺术中的丑陋和怪诞,这与其说是艺术本身出了问题,倒不如说是人们业已固化的审美经验模式阻滞了对新艺术的接纳。因此,对一些艺术创造保持耐心是必要的,它有助于拓展人的审美经验,让人的心灵更加开放。‎ 同时,新艺术由于放弃了常规意义上的审美标准而饱受责难,不过真正严肃的现代艺术实验却往往有更高的思想目标。像杜尚的《自行车轮》,虽然造型粗陋,但却包含着为静态雕塑植入运动的新艺术理想,并因此成为20世纪运动雕塑的开启者。由此来看,现代艺术对美的放弃以及与日常生活的混同,并不意味着它变得越来越浅薄,而是越来越深刻。今天,我们已习惯于将现代艺术称为“走向费解的艺术”,可能也说明了一种深度的哲学认知,而不仅是审美,已成为这类艺术为自身规划的目标。‎ 总之,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艺术和审美多元化的时代。正是这种多元,使艺术表现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充沛的活力;但也正是这种多元,对人珍视的传统构成了冲击,并因此使美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高估了现代艺术对固有审美传统的颠覆力量。虽然每年都有实验艺术家制造出一些“骇人听闻”的艺术事件,但正规的国画或油画展览,仍然主导着人们的艺术生活。 ‎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促成“现代实验艺术诞生”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社会信仰的变化和艺术价值取向的转变,使得现代人否定或推翻传统。‎ B.生活中的现成品开始直接成为艺术,这也直接导致了传统艺术体制的崩解。‎ C.现代艺术家的大胆创新与不懈努力,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艺术理想。‎ D.现代艺术最终表现的仍是美,虽然艺术和审美多元,但求美向善仍是主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意大利未来主义者马里内蒂说“未来主义就是仇恨过去”,说明启蒙运动后出现的先锋艺术对传统持否定态度。‎ B.现代工业技术不仅可以让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而且可以再造现实,打破艺术与生活对立的传统格局。‎ C.艺术的创新值得肯定,它有助于拓展人的审美经验,让人的心灵更加开放,对它的接纳需要保持一定的耐心。‎ D.艺术和审美的多元化,颠覆了固有的审美传统,使艺术表现出更充沛的活力,也使美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艺术在审美标准上让人觉得无所适从,除人们的审美经验模式固化外,艺术本身出了问题是根本原因。‎ B.不管现代艺术价值取向如何改变,美都不会因为艺术的变局而消失,只会变换新的表现形式重建自身价值。‎ C.新艺术放弃了常规意义上的审美标准,与日常生活混同,这不能说明它变得越来越浅薄。相反,越来越深刻。‎ D.每年都有实验艺术家制造出一些“骇人听闻”的艺术事件引人注目,这反向证明了它对传统的高度依附性。‎ ‎【答案】‎ ‎1.B ‎2.D ‎3.A ‎【解析】‎ ‎1.‎ 试题分析:不是生活中的现成品开始直接成为艺术直接导致传统艺术体制的崩溃,而是艺术生活化的浪潮所导致。‎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B项偷换概念。‎ ‎2.‎ 试题分析:现代艺术对固有审美传统具有一定的颠覆力量,但不能说已经颠覆了固有的审美传统。‎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D曲解文意。‎ ‎3.‎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A项曲解文意。‎ 十九、【2017届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9分)‎ 中西美学比较 彭吉象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中国的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 模仿、写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 ?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 ‎ 古希腊戏剧。《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答案众说不一,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西方文化从古到今都是“二元论”,最早是上帝和人,文艺复兴以后,变成了人和自然二元对立。因此,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非常快。“二元论”就是强调主客分立,人要不断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我们现在用的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现在进入21世纪了,西方文化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一味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后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是科学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就中西文化来说,很难说哪个优哪个劣,应该说是互相取长补短。归根到底,中西方美学的不同是由于两种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美学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美学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两者都追求美,但中国追求的是美和善的统一,西方追求的是美和真的统一。‎ B.中西方悲剧的结局大不相同,西方悲剧一悲到底,台上主要人物几乎全都死去,如《哈姆莱特》,而中国悲剧的结尾总有光明,如《窦娥冤》。‎ C.中西方对美学的追求不同,所以其绘画的注重点也不同,中国绘画强调表现,注重的是散点透视,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再现,注重的是焦点透视。‎ D.中国文学强调抒 情,其源头之一《诗经》中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抒情诗。西方文学重视叙事,其文学源头《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和《楚辞》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即都是抒情文学,尽管它们产自不同区域,分别代表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 B.中西方美学与艺术之所以特色迥异,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中西方民族文化不同,而后者是最根本的。‎ C.人一味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终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是进入21世纪之后西方文化弊端的主要表现,而且这弊端愈加明显。‎ D.中国文化不强调征服自然,而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虽然造成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却为当今的世界发展指明了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季羡林、汤一介都曾经以“天人合一”来概括中国文化,这四个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对中国文化的最精练的概括。‎ B.西方文化自古至今都是“二元论”,只不过由于时代的不同,“二元论”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最初的“二元”是指上帝和人,文艺复兴后是指人与自然。‎ C.西方文化强调主客分立,此传统让西方人不断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使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很快。‎ D.中西方文化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因为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他们希望从中吸收精华。‎ ‎【答案】‎ ‎1.B ‎2.D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以偏概全。并非西方所有悲剧都让“台上主要人物几乎全都死去”。原文中说的“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只是对《哈姆莱特》的陈述。‎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B以偏概全。原文中说的“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只是对《哈姆莱特》的陈述。并非西方所有悲剧都让“台上主要人物几乎全都死去”。‎ ‎2.‎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结合文本内容“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非常快。‘二元论’就是强调主客分立,人要不断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我们现在用的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可知,“造成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于文无据。‎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D项结合文本内容“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是科学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就中西文化来说,很难说哪个优哪个劣,应该说是互相取长补短”可知,因果关系不当。中西方文化难分优劣,其原因不是西方人“已经认识…希望从中吸收精华”,而是中西方文化各有优缺点。‎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D结合文本内容“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是科学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就中西文化来说,很难说哪个优哪个劣,应该说是互相取长补短”可知,因果关系不当。中西方文化难分优劣,其原因不是西方人“已经认识…希望从中吸收精华”,而是中西方文化各有优缺点。‎ 二十、【2017届宁夏中卫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这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结识的批评家,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 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诗与思是宿敌。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儒家诗圣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屑地批评说:“道它作甚?”言下之意是很无聊很没有意思。‎ 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平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画,挂也。”古文挂、卦,音同义同而形似。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 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批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则假。这样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普通画家看批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 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于是,偏重赞赏的批评,除了当事人之外,会受到画坛广泛的排斥,斥之为吹捧。反之,对于批评界的指责,画家又以外行为由加以抵制。‎ 批评文章如果是艺术品的说明词,就降格为应用文。批评文章如果把作品视为直观的现实,就成了社会学、文化学的业余议论。批评家如果把作品作为解释的容器,可以装进不同的观念,画家会质疑:那我在那里?‎ 晋唐以来的价值观,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书法,最后是绘画。而今反过来了:画最值钱,书法其次,文章最贱。按照国营牌价,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当于书法名家在宣纸上写一撇或名画家在画上滴一点。批评家与画家在社会回报上失衡,造成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画家怎能不看轻批评家?‎ 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一个二三流画家的几件庸作,批评文章动辄几千字,比苏东坡评论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王维、李思训、吴道子等名家的文字加起来还长。不长就不学术的西式文本摧毁了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怎能让人器重?‎ 大画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评,肯定比很多批评家高明。又由于轻文重画是全社会的综合态度,致使进入批评界的一流人物实在是太少。就凭你那几个筋斗翻来翻去,他能看得上眼吗?‎ 批评界的内斗削弱了自身。进入学术的前沿地带,批评界的老同事老朋友也很难形成共识,价值判断往往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容易发生冲突,让外界产生一盘散沙的印象。‎ ‎(《中国书画》彭德《画家为何轻视批评家》)‎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画家轻视批评家”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是有形的诗,批评是无形的思,诗与思是宿敌。‎ B.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话语往往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 C.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 D.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无法让人器重。‎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其结果是批评文章越来越被画家轻视。‎ B.画家的作品可以有不经意的败笔,批评文章则不允许出现败笔。‎ C.画家总是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这无疑增加了批评的难度。‎ D.批评文章应学习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不应盲目效法西式文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思想,卦象的延伸就是画,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 B.如果把画家的稿酬降低,批评家的报酬提高,那么画坛就会出现许多高质量的批评文章。‎ C.从价值观上看,当代的书画价值要远远高于文章的价值,这和晋唐以来中国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截然相反。‎ D.成为好的画坛批评家,需要有高超的绘域技艺、恰当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公正的批评态度等条件。‎ ‎【答案】‎ ‎1.C ‎2.A ‎3.D ‎【解析】‎ ‎1.‎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C项混淆范围。‎ ‎2.‎ 试题分析:“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文中无据,属于主观臆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A无中生有。‎ ‎3.‎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A项,因果倒置;B项C项混淆逻辑范围。‎ 二十一、【2017届山西怀仁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根据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这一时期起于公元前800年左右,止于公元200年左右,高于现代的年平均气温1℃~2℃。这种气候的特征,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找到佐证。‎ 从植物分布变迁方面看,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气温上升,南方亚热带与暖温带植物纷纷北上。以竹为例,目前大面积的竹林基本上不超出长江流域,而在当时,黄河流域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大面积竹丛。比如,春秋时的淇水一带,竹木巨大成萌,连延不绝。《诗经·卫风·淇奥》咏道:“瞻披淇奥,绿竹青青”;到汉代时期,这一带仍然竹木繁茂。西汉元封二年,黄河决口,武帝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即以“下淇园之竹为楗”(《河渠书》)。西北地区也是广有竹林,《山海经·西次二经》即记六盘山一带:“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当时的关中地区,同样是竹林众多,在《诗经·小雅·斯干》中就曾言:“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司马迁所言“渭川千亩竹”(《货殖列传》)、班固所言“鄂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地理志》),更是脍炙人口。‎ 除了竹林之外,其他一些暖温带、亚热带植物的北移也十分引人注目。如《诗经》中屡屡在北方出现关于“梅”的诗篇。《召南》之“摽有梅”,地域当在当时的雍梁之地;《秦风》之“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其地域应在秦岭山脉。另外,《陈风》有“墓门有梅,有鸮萃止”,《曹风》有“鸤鸠在桑,其子在梅”,两国地域均在兖、豫之地,即今河南山东一带。而梅树的下限温度为-l4℃,因此当时平原中部冬季最低温度比现在要高。‎ 从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看,在这一历史时期,其南线出现北移现象。据有关专家研究,当今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的南界大体上东起连云港附近,经商丘北跨黄河,沿黄河北侧高地西伸,这条线以北的河流每年都有稳定的封冻现象。但在春秋西汉时期,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北移大概至令山东曲阜一带甚至再向北一些。据《左传》《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记载,在关中地区及曲阜、洛阳地区,于鲁桓公十四年(前698)、成公元年(前590)、襄公二十八年(前545)、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07)、昭帝始元二年(前125)都有“无冰”记载,而河流封冻要比河边出现冰情所要求的冬季温度还要低。‎ 另外,这一时期,渤海湾地区还出现大范围的海侵现象,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与当时气候之温暖不无关系。《汉书·沟洫志》记载:“王莽时,征能治河者以百数……大司空掾王横言:‘……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谭其骧等专家认为,王横所言,乃是发生在西汉中期的一次大海侵。其“九河之地”相当于今渤海湾西岸的天津、宁河、宝坻、武清、静海、黄骅六县市各一部分或大部分地区,即这次海侵的范围大体在海河平原上海拔四米的等高线附近,方圆数百里。直到东汉中叶以后,海侵地区的海水才渐渐后退;东汉末年,海陆形势基本恢复到海侵以前的局面。但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地区仍然人烟稀少。因而这一地区出现了西汉中叶以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存在年代上的中断现象;而且在这一区城的七里海北岸大海北村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大量的孔虫壳体,其组合可能代表一个稳定的沼泽湖环境。这些都表明,温暖、多雨是当时气候的一个重要特色,王横所言“天尝连雨,东北风”,当不是孤立现象。‎ ‎    (摘编自马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根据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两汉时代的年平均气温高于现代的年平均气温。‎ B.竹丛大面积分布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也是广有竹林,原因在于这一时期气温上升。‎ C.河流冬季封冻线出现的北移现象,也是这一时期气候变暖的佐证。‎ D.大范围的海侵现象的出现,是渤海湾地区当时气候的一个重要特色。‎ ‎2.下列不能佐证“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的一项是    (  )‎ A.《诗经·卫风·淇奥》咏道:“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B.黄河决口,武帝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 C.封冻线北移大概至今山东曲阜一带甚至再向北一些。‎ D.大海北村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大量的孔虫壳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汉中期发生的一次大海侵,范围大体在今天津、宁河、宝坻、武清、静海、黄骅六县市各一部分或大部分地区。‎ B.这次大海侵,从西汉中期发生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地区受到的影响一直存在。‎ C.文化遗存在年代上的中断现象充分证明了这一地区人烟稀少。‎ D.西汉中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渤海湾地区是温暖多雨的气候特征。‎ ‎【答案】‎ ‎1.D ‎2.B ‎3.C ‎【解析】‎ ‎1.‎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D表达笼统,不合文意:原文“温暖、多雨是当时气候的一个重要特色”。‎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佐证“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B句意侧重把握错;“黄河决口,武帝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是证明此地竹子多。‎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B句意侧重把握错;“黄河决口,武帝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是证明此地竹子多。‎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C项结合文本内容“东汉末年,海陆形势基本恢复到海侵以前的局面。但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地区仍然人烟稀少。因而这一地区出现了西汉中叶以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存在年代上的中断现象”可知,因果倒置。‎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结合文本内容“东汉末年,海陆形势基本恢复到海侵以前的局面。但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地区仍然人烟稀少。因而这一地区出现了西汉中叶以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存在年代上的中断现象”可知,因果倒置。‎ 二十二、【2017届陕西长安区一中高三上第二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后世诗论家多冠王维以“诗佛”,从其诗歌创作的实践看,他也常能将佛教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模式引入诗歌创作,从而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思维空间,在诗歌艺术上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人们习惯将他创作的这类诗称为“禅味诗”。‎ 王维禅味诗一方面表现为“空寂”“无我”,另一方面表现为“敛势的空间体验”。‎ 说其“空寂”“无我”,必须要了解一下王维奉佛的背景。其母崔氏、其弟王缙均曾师事大照禅师普寂,这就使得王维自幼便多少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熏陶。另外,王维生活的时代,士人习佛风气兴盛,王维成为“习佛士”中一员不足为怪。加上王维早中进士,仕途顺利,很早就摆脱了一般人急功近利的政治、名誉追求,可以将精力转向比较抽象的精神和宗教问题,并潜移默化、不可避免地渗入到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中,且进入其文学创作,为其“诗”“思”提供了不少的启示抑或“灵感”,从而也使得其诗作有了抹之难去的禅味。如在《酬张少府》一诗中,“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林”,表现出了他对禅宗的理解。用诗中那渐行渐远的渔歌,烘托出自己在顿悟“穷通”之理实为“空无”时内心难以言说的独特感受。‎ 王维禅味诗“敛势的空间体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他通过悟禅而将自己本可无限外化、无限扩大的心灵转变为向内心深处进行探究。这是他求得自己心灵安慰与人格净化的一种方式。如《归嵩山作》:“迢递嵩山下,归来且闭关。”一“归”一“闭”,即是空间意识上的两重内敛——它将人的精神情感与生命力量由外在的无限大、无穷远而消解在了人的一种心理之中,从而使人的生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安顿、止泊。‎ 王维禅味诗的这一特点,可从中国的人文精神上去探求原因。中国的人文精神可分为两种:一为刚性的,主要表现为一种向外的拓展与用力;另一种则是柔性的,主要表现为向人的内心深入,以求得一种让人能够调整心理精神失衡的东西。王维创作的禅味诗,体现出了柔性的人文精神特点。在其亦官亦隐的日子里,在让他深为不满却又深感无奈与无力的现实面前,他只得将其精神与注意力朝内转。凭借其奉了大半生佛的直觉与经验,在其内在的精神境界里,为自己的生活与生命创造、建构出了一种存在意义,即在诗的王国与信仰的殿堂里安顿生命、净化灵魂。同时,王维之所以那样做,也是一位有文化良知与文化人格、有着高度正义感与使命感的文化人在竭力追求争保护其个体人格的一种外在显现,是其感性与理性相互撞击、相互渗透并最终是理性居了上风的结果。‎ ‎ (节选自刘建琼《论王维诗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有删改)‎ ‎1.下列对“王维禅味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因王维在诗歌创作时引入佛教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模式而得名。‎ B.它是王维为丰富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思维空间等而创作的诗歌。‎ C.它的“空寂”“无我”特点在《酬张少府》诗中得到体现。‎ D.它“敛势的空间体验”特点主要表现为将自己的心灵转变为向内心深处进行探究。‎ ‎2.“王维禅味诗”的形成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家人和社会风气的影响,王维成为一名“习佛士”,这就使得他的诗作有了抹之难去的禅味。‎ B.王维早中进士,仕途顺利,有精力研究抽象的精神和宗教问题,从而为他诗歌创作提供了启示或灵感。‎ C.王维对当时现实不满却无力改变,只能借助奉佛的直觉与经验,写诗来寄托信仰,抒发不满情绪。‎ D.王维有文化良知与人格,有高度正义感与使命感,禅味诗是他追求和保护个体人格的一种外在显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世诗论家多冠王维以“诗佛”之名,主要是因为他的诗作常能体现“禅味”,在诗歌艺术上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 B.王维将精神与注意力朝内转的做法,是求得自己心灵安慰与人格净化的一种方式,体现出了他柔性的人文精神特点。‎ C.“君问穷通理,渔歌人浦林”借渐行渐远的渔歌,表现出王维在顿悟“穷通”之理实为“空无”时内心的感受。‎ D.“迢递嵩山下,归来且闭关”中“归”“闭”二字,体现出诗人用外在情感的无穷大来消解自己心理的失衡。‎ ‎【答案】‎ ‎1.B ‎2.C ‎3.D ‎【解析】‎ ‎1.‎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B结合文本内容“他也常能将佛教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模式引入诗歌创作,从而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思维空间,在诗歌艺术上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丰富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思维空间”是禅味诗的效果而非创作目的。‎ ‎2.‎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结合文本最后一段内容“凭借其奉了大半生佛的直觉与经验,在其内在的精神境界里……有着高度正义感与使命感的文化人在竭力追求争保护其个体人格的一种外在显现”可知,“抒发不满情绪”错,无中生有。‎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D项结合文本内容“即是空间意识上的两重内敛——它将人的精神情感与生命力量由外在的无限大、无穷远而消解在了人的一种心理之中,从而使人的生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安顿、止泊”可知,“用外在情感的无穷大来消解自己心理的失衡”错,主客颠倒。‎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D结合文本内容“即是空间意识上的两重内敛——它将人的精神情感与生命力量由外在的无限大、无穷远而消解在了人的一种心理之中,从而使人的生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安顿、止泊”可知,“用外在情感的无穷大来消解自己心理的失衡”错,主客颠倒。‎ 二十三、【2017届四川成都七中高三零诊】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第1~3題。‎ 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为政以德”,非常注重教化的作用。儒家经典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以此为目的,为政者必须是深谙儒家伦理道德且身体力行者。正所谓“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换言之,任用大量儒家知识分子是实行儒家治国理念的前提和保证。在立国前后忙于征战的阶段,辽、夏、金所任用的儒学人才是通过扣留使者、招降纳叛、主动投靠等方式获得的。为满足对儒学人才的大量需求,在政权稳固之后,也只有仿效中原王朝推行科举制度了。金朝在其第二任皇帝太宗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科举取士了。《金史》记载:到了“世宗、章宗之世,儒风丕变,庠序日盛,士由科第位至宰辅者接踵”。儒家知识分子在金朝社会的繁荣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辽朝和西夏也都实行了科举制度。‎ 深受儒学熏陶的官吏们是儒家治国理念的贯彻实施者,而最高统治者皇帝,是治国理念的决策者。辽朝“为政以德”的例子很多。在建立辽朝之前,契丹民族的社会组织形式还是类似奴隶制的部落联盟。与此相应,直到辽代初期还在实行严刑峻法,带有明显的奴隶制法律特征。到了辽代中期,随着吸收汉文化的深入,景宗和圣宗针对辽初的“重法”,开始主张“慎刑”“宽法律”。例如,原来契丹习惯法允许主人对奴隶随意处置。统和二十四年辽圣宗下令:“若奴婢犯罪至死,听送有司。其主无得擅杀”。重熙元年辽兴宗又下令:“奴婢犯逃,若盗其主物,主无得擅黥其面”。这些法律条文的修订有利于改善奴隶的待遇,是辽代法律汉化的结果。在西夏,其法律的儒化倾向也很类似。‎ 金朝皇帝大都儒学修养较高,其中贯彻儒家治国理念最为突出者,当属史称“小尧舜”的金世宗。金世宗主张“为政以德”“宽仁”治国。大定四年,尚书省上奏,“大兴民男子李十、妇人杨仙哥并以乱言当斩”。世宗皇帝批复说,“愚民不识典法,有司亦未尝叮咛告诫,岂可遽加极刑”,最后的处理结果是“以减死论”。他还曾下诏给有司:“朕惟人命至重,而在制窃盗赃至五十贯者处死,自今可令至八十贯者处死”,提高死刑的量刑标准以示对人命的看重。但是,世宗也并非一味“宽仁”。他还曾说过:“夫朝廷之政,太宽则人不知惧,太猛则小玷亦将不免于罪,惟当用中典耳”;又说:“帝王之政,故以宽慈为德。然如梁武帝专务宽慈,以至纲纪大坏。朕常思之,赏罚不滥,即是宽政也,余复何为。”因此,金世宗主张的是治国执法宽猛相济,而这正符合儒家“德主刑辅”的理念。为了贯彻儒家的“礼治”主张,金朝在法律上也很注意维护儒家的伦理道德。大定二十三年,“尚书省奏,益都民范德年七十六,为刘祐殴杀。祐法当死,以祐父母年俱七十余,家无侍丁,上请。上曰:‘范德与祐父母年相若,自当如父母相待,至殴杀之,难议末减,其论如法。’”而世宗皇帝以刘祐不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由坚持依法判刘祐死罪。这显然是出于对儒家伦理的维护。鉴于熙宗、海陵王都是死于政变,世宗也很注意宣扬儒家的忠孝观念。他多次告诫皇太子及亲王等:“人之行,莫大于孝悌”。世宗还下令颁行用女真文翻译的儒家经典。 ‎ ‎(节选自李玉君《儒学与北方民族政权的治国理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注重教化,要求为政者必须是深谙儒家伦理道德且身体力行者。‎ B.在政权稳固后,因为不能满足对儒学人才的大量需求,辽、西夏、金也仿效中原王朝推行科举取士制度。‎ C.金朝皇帝大都儒学修养较高,贯彻儒家治国理念,金世宗主张“宽仁”治国,甚至提高死刑的量刑标准。‎ D.金世宗维护儒家伦理道德,刘祐殴杀范德后,考虑到刘祐一死则刘祐的父母无人赡养,曾建议免刘祐死罪。‎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北方民族政权在立国前后的征战阶段,就对汉儒看重,通过扣留使者、招降纳叛、主动投靠等方式获得了儒学人才。‎ B.儒家治国理念的贯彻需要儒学人才,北方民族政权推行科举后,大量儒学人才正是其实行儒家治国理念的贯彻实施者。‎ C.在辽朝建立之前,契丹的社会组织形式还类似奴隶制,直到辽代初期还在实行带有明显奴隶制法律特征的严刑峻法。‎ D.金世宗以梁武帝为借鉴,认为帝王之政,要以宽慈为德,严明赏罚,不能走极端,这符合儒家的“德主刑辅”理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朝兴办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儒家知识分子,他们可通过科举入仕,对金朝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B.辽代法律条文的儒化倾向,有利于改善奴隶的待遇。到了辽代中期,当奴婢犯法,其主人不能随意处置。‎ C.北方民族政权学习中原的儒家治国理念,体现了该民族政权在治国理念上对儒学的全面认同和积极运用。‎ D.金世宗注意宣扬儒家的忠孝观念,曾下令颁行用女真文翻译的儒家经典,希望女真人知晓儒家伦理道德。‎ ‎【答案】‎ ‎1.D ‎2.B ‎3.C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D张冠李戴。‎ ‎2.‎ 试题分析:儒家治国理念的贯彻实施者是“深受儒学熏陶的官吏们”,“大量儒学人才”放大概念范围。‎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混淆范围。‎ ‎3.‎ 试题分析:“全面认同”错,绝对化;“积极运用”也值得商榷。‎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C项混淆范围。‎ 二十四、【2017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11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中华国学最突出的核心价值或理论价值是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其具体表现为始终彻底地从一种伦理化的人文世界观立场看待世界和人生,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普世关怀和人文实践精神。‎ 国学中的“人文”一词,早在《周易》中已出现。《易传》在解释贲卦的卦义时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产生自然界的“天文”现象;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根据天文,可以察知自然界阴阳寒暑、风霜雨雪等天时的变化;根据人文,可以改变人性气质、风俗环境等社会条件,从而使整个社会趋于良善。可见,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人文”一词,用以指称人类社会赖以健康发展的文化精神特征,标示“天文”“地文”“物文”等与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之本质区别。‎ 天文、地文,乃至虎豹之文,在古人看来皆属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文采,而“人文”‎ 乃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这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不同于天地,也不同于草木鸟兽。用荀子的话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里,“亦且有义”四字可以概括出国学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它不仅与天文、物文等自然之文不同,也与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可以说,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体认、普世性的实践理性和道德关怀。在《论语》中,有一段子路求教孔子的故事,子路问孔子如何才算完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这里的“文之以礼乐”,即是强调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不能把儒家的道德关怀仅仅限制在伦理或政治领域,其更重要的意义乃是对“人”的发现,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的主体性的揭示,也是对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所谓“主体性”或“本体存在”,皆指人的道德自觉。用孟子的话说便是人皆有“四心”(或“四德”),因此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是道德自觉;而构成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又是儒家的仁爱学说。《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即可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孔子以“仁”界定“人”,即是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又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把“爱人”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再通过推己及人的方法,达到“爱亲则继其爱人”、“孝之放爱天下之民”等社会效果。孟子发挥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又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认为孔子所谓“仁”,乃是仁者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因此“仁”必须是自觉的而“非由外铄”,这样才能由“不忍人之心”,发展为“不忍人之政”,以仁德之心施仁政于百姓,使天下之穷民(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而无告者皆有所养,从而实现仁治社会的愿望。‎ ‎   (选自2013年第5期《社会科学论坛》,略有删减)‎ ‎1.下列对国学中的“人文”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我们国学中的“人文”一词,这在《周易》中可以找到最有力的证据。‎ B.“人文”既不属于自然之文,也不属于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之文,而是以道德自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文。‎ C.“人文”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以礼乐道德为主要内容。‎ D.“人文”一词在国学中可以用来标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与“天文”“地文”“物文”等的本质区别。‎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B.孟子认为孔子所说的“仁”表现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人皆有“四德”,这是一种道德自觉。‎ C.“仁”字在《论语》一书中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所以说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是“仁爱”。‎ D.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整个社会之所以不断趋于良善,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起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仁爱学说是构成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其内涵已经超越伦理或政治领域。‎ B.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推己及人,从仁德到仁政,从而实现仁治社会的愿望。‎ C.孔子“文之以礼乐”的思想,强调了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家的人文关怀。‎ D.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的话来说明仁爱、礼乐道德,这些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 ‎【答案】‎ ‎1B ‎2C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人文”只是与由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但仍属于社会之文。“是以道德自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文”缩小了“人文”的范围。缩小范围。‎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这类题目的错误点设置:(1)暗中更换,偷换概念;(2)夸大或缩小事实;(3)相互矛盾;(4)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解答此题要理清文章的思路,找准选项对应的区域,依次筛选,选项与原文内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能够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抓住本质特征。文中“人文”只是与由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但仍属于社会之文,而B项缩小了人文的范围。‎ ‎2‎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这类题目的错误点设置:(1)暗中更换,偷换概念;(2)夸大或缩小事实;(3)相互矛盾;(4)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文中孔子只是以“仁”界定“人”,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与“仁爱”,而C项说成重视“仁”,就肯定人的价值是“仁爱”。属于强加因果关系。‎ ‎3‎ 试题分析:荀子的话没有涉及仁爱、礼乐道德方面的问题。错误原因: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辨明选项信息所在的段落,确定对应的语句,联系原文细心体会。文中荀子的观点只有“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句“亦且有义”概括出国学对人文价值的追求。荀子的观点中没有涉及仁爱、礼乐、道德。‎ 二十五、【2017届四川遂宁市高三零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词就其本来性质而言,是歌辞,是广义上的诗歌的一种。‎ 中国古代的诗歌,向来同音乐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如《诗经》的全部和《楚辞》的一部分,以及汉魏六朝乐府诗,原来都是配乐歌唱的。但随着新的音乐和新的歌辞的出现,原来的歌辞往往成为纯粹的文字作品,譬如《诗经》到了汉代,汉乐府到了六朝,都只有少数还在传唱。而六朝人和唐人所写的古乐府诗,也都只用于诵读。‎ 汉魏六朝主要的音乐系统为“清商乐”,而到了隋、唐,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系统——燕乐。它是由西域流入的“胡乐”‎ ‎(尤其是龟兹乐)和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相融而产生的。“燕乐”至唐代大盛,其歌辞起初叫做“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在唐代,不少文人诗歌(尤其是七绝)被伶伎直接用来配合音乐歌唱,如《乐府诗集》所录《水调》的第七段,就是杜甫的七绝《赠花卿》。但以齐言的诗入曲必然有不相合的,为了适应曲调格式,就需要做一定的变动处理,如破句、重叠、和声等,这样才能和长短不齐的曲拍相合。与此同时,也有人一开始就按照曲拍的要求来写作歌辞。近代在敦煌发现了一批唐代民间曲子词的抄本,这些歌辞的句式大多是长短不齐的,在字数、平仄等方面似尚无严格规定。一般把这种曲子词视为词的原始形态。词形态完全稳定以后,是一种具有严密的格律形式、句式参差不齐的诗体。每首词都有以词牌命名的词调,表明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规定了一首词的文字格律:依乐章结构分片,依曲拍断句,依乐声高下用字。到后来,词和音乐脱钩,词成为书面文学,词牌就只表示文字的格律形式了。‎ 词能成为宋代文学成就的主要代表,当然不可能仅仅取决于其音乐特征和句式上的变化,更取决于它在抒情表现上的某些特征。诗的发展历史很长,功能也复杂,词则具有更为单纯的抒情性。而且,在苏轼、辛弃疾那种 “豪放派”出现以前,词很少像诗那样触及严肃、沉重、宏大的主题,它关注的主要是男女欢爱、相思别离、风花雪月之类。这些更具有个人性的、与日常生活更贴近的情感内容,在词中获得充分的表现。诗的语言通常追求精练,常用浓缩和跳跃的笔法,所以很难在细节上展开。而词的表达更为浅显和委婉曲折,意脉的流动较为连贯,因而能够将情感呈现得更为细微。像温庭筠《更漏子》的下阕写“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在诗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词的长短句格式,也不能只看到它与音乐的关系。参差错落的节奏本来是由音乐旋律决定的,但同时,这样的形式也更适合上述抒情偏向的需要。‎ 古人有一种习惯的说法,把词称为“诗余”。“余”者,余绪之谓也,诗中说不尽的、不便说的,就拿到词中来说。在古人一般的观念中,词较为轻巧、浅俗,格调不如诗高雅,有点小看它。但正因为如此,词的写作更少拘束,更为自由。而对于喜好和擅长写作词的诗人来说,则未必有轻视的意识。‎ ‎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的诗、词和音乐的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燕乐”是从西域流入的以龟兹乐为主的胡乐和以清商乐为主的汉族音乐相互融合的产物,盛行于唐代。一般来说,配合燕乐而写的歌辞可视为词的雏形。‎ B.中国古代诗歌有一部分原本是配乐歌唱的,如《诗经》、汉魏六朝乐府诗等。但到了后世,许多诗歌就只用于诵读,如六朝人和唐人所写的某些乐府诗。‎ C.唐代文人创作的七绝,是当时燕乐歌辞的来源之一,但为了与曲拍相合,配乐歌唱时需要做破句、重叠、和声等处理。这是因为以齐言的诗入曲必然有与曲调格式不相合的。 ‎ D.词的长短句格式,也不能只看到它与音乐的关系。音乐旋律本来是由参差错落的节奏决定的,但同时,这样的形式也更适合上述抒情偏向的需要。 ‎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近代在敦煌发现了一批唐代民间曲子词的抄本,这些歌辞的句式大多是长短不齐的,在字数、平仄等方面无严格规定。‎ B.杜甫的七绝《赠花卿》,就是《乐府诗集》所录《水调》的第七段,这充分说明唐代就是伶伎直接拿文人诗歌来配乐歌唱的现象。‎ C.词具有更为单纯的抒情性,主要是抒发男女欢爱、相思别离等更具个人性的、日常化的情感,在苏轼、辛弃疾那种 “豪放派”出现以前,很少触及严肃、沉重、宏大的主题。‎ D.词的长短句格式,不仅是抒发情感的需要,更是由音乐旋律决定的,而后者是决定词能够成为宋代文学主要代表的更重要的因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诗余”的含义可以看出:一方面,古人认为词的格调一般要低于诗一等;另一方面,词的产生,其实是广义的诗歌自身发展变化的结果,是对诗不足之处的扩展和补充。‎ B.温庭筠《更漏子》的下阕所表现的离情,在诗中是不可能出现的,这是因为诗在语言上多追求精练,且常用浓缩和跳跃的笔法,很难在细节上展开。‎ C.相比较于诗而言,词的发展历史较短,功能较单纯,但其轻巧浅俗反倒使词的写作比诗更加自由,在内容和表达上,受到的限制更少。‎ D.词的形态完全稳定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词牌的作用发生了变化:起先它规定了词的分片、断句、用字,表明了词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后来就表示文字的格律形式。‎ ‎【答案】‎ ‎1.D ‎2.C ‎3.B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是对文章第双三节内容的理解,选项曲解文意。‎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主要内容的能力。A.范围扩大,“在字数、平仄等方面似尚无严格规定。”B.绝对化,“这说明唐代存在伶伎直接拿文人诗歌来配乐歌唱的现象。”D.逻辑错误,原文是“不仅是由音乐旋律决定的,更是抒发情感的需要,而后者是决定词能够成为宋代文学主要代表的更重要的因素。”‎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 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是对文章倒数第三段内容的理解,选项曲解文意。‎ 二十六、【2017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谣言为什么不缺受众阅读答案 谣言从来不是新鲜事。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技术的进步让谣言跑得更快、传得更远了。‎ 相关研究显示,微信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6亿,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微信中的联系人多是同事、朋友等平日里打过交道、联系较为紧密的人,当现实关系延伸到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每一条转发显得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小龙虾是一种处理过尸体的虫子,外国人从不吃》《肯德基的鸡都长着六个翅膀》《人社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这些看着眼熟的文章是不是曾经在你的微信朋友圈出现过?在微信公众平台辟谣中心,类似已辟谣的文章达280148篇,而2015年微信朋友圈谣言的举报处理总量达到21695437次。微信官方推出的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将谣言分为七类,分别为失实报道、儿童走失、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科学常识、迷信。‎ 数据显示,2015年失实报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29%,而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为食品安全(20%)与人身安全(12%)。《倒着输银行卡密码能自动报警》《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等入选年度十大谣言,举报次数最多的《微信朋友圈降权》达到了233210次。‎ 很多人疑惑,许多诸如“六个翅膀的鸡”等谣言明明漏洞百出,为何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甚至反复传播?在不少专家看来,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是部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猎奇心理是谣言传播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 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尹雪赓分析认为:“从传播规律来看,人们更关注新奇、颠覆常识的讯息,出于这样的心理,谣言也就更容易得到传播。”‎ 失实报道之所以能成为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主力,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满足了不少人的猎奇心理。此外,失实报道还符合部分网民的固有观念,因而更容易取信于人。‎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管健指出,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空间中,网民置身于相近的看法中,更容易强化原有观点,甚至倾向于有选择地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本来信念的讯息,而拒绝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 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相关谣言一直是各大网络平台经久不衰的“牛皮癣”。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此类谣言正是抓住了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对于和自身健康、财产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公众往往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追寻更深层的原因,管健分析了网络谣言背后的社会心态。她认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还归因于害怕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从众心态和责任的分散、个人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射等层面。管健说:“个体的知识储备和经验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越是不确定,就越会依赖别人。在焦虑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人们通常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而是更多地去观察模仿他人的做法和观点,这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此外,从众与责任分散弱化了谣言传播的负罪感。”管健说,网络世界中,公众作为普通看客,常常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自己的判断、认识上也会慢慢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在群体活动中,很多人会持有责任分散的心理,觉得法不责众,因而更容易表现出有违社会规则的态度。‎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认为,要求公众去辨别信息的真伪实际上很难做到,尤其是突发事件,公众急于想要了解事件真相及其进展,但又无法掌握一手材料、缺少专业判断能力。因此,辟谣还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的共同努力。‎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1月20日12版)‎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微信朋友圈中多为平日打过交道、联系较为密切的人,所以每一条转发显得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 B.网络谣言根据危害大小可将其分为失实报道、儿童走失、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科学常识、迷信等七类。‎ C实报道是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主力,因其符合部分网民的固有观念,更容易被网民信任。‎ D公众往往选择相信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相关谣言,此类谣言在各大网络平台中持续时间较长、难以平复。‎ ‎2.下列对谣言传播原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空间中,网民倾向于有选择地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本来信念的讯息,而拒绝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 B.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总是抓住人们更关注新奇的、颠覆常识的讯息的猎奇心理,成为部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 C.在焦虑普遍存在的当下,人们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更多的是去观察模仿他人的做法和观点,因而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D.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害怕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从众心态和责任的分散、个人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射等层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众作为普通看客,在群体活动中,很多人会持有责任分散的心理,觉得法不责众,因而更容易表现出有违社会规则的态度。‎ B.从传播规律来看,人们更关注新奇、颠覆常识的讯息,出于这样的心理,谣言也就更容易得到传播。‎ C.对于和自身健康、财产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公众应该理性判断,不应只坚持趋利避害的态度——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D.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只要引导公众警惕网络信息,仔细辨别信息真伪,谣言定能得到有效的制止。‎ ‎【答案】‎ ‎1.B ‎2.B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危害大小”分类的表述有误。文中没有说到分类标准,“根据危害大小”的分类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无中生有。‎ ‎2.‎ 试题分析:强加因果,且“总是”一词过于绝对。“人们更关注新奇的、颠覆常识的讯息的猎奇心理”和“部分谣言产生和传播”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前加因果。‎ ‎3.‎ 试题分析:“谣言定能得到有效的制止”表述过于绝对。‎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D项混淆范围。‎ 二十七、【2017届浙江温州中学高三上11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刘颁《中山诗话》写道:“真宗问近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丁晋公独曰:‘斗直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如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 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 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王维等人所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说也有其渊源。曹植在《名都篇》中曾经写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尽管“‎ 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因此他的叙述便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追摹和袭用。‎ 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初看是诗人的意图意义和读者的解释意义之间出现了龃龉,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的情况说:“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与历史差别很大,历史要求具有实录精神,而诗歌则不然,“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 ‎ (选自《 光明日报 》,有删改)‎ ‎8.下列关于杜甫诗歌中酒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提到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在后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B.宋代的刘颁和陈岩肖都认为,杜甫所说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是真实可信的。‎ C.王嗣奭不认可杜甫在诗中所说的唐代那时的酒价,但他也承认,那时酒价确实比较贵。‎ D.杜甫诗歌中酒价的叙述似乎可以在《新唐书·食货志》中得到印证,但因年代相隔较长,也不能完全采信。‎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朝时一斗酒曾卖三百钱是可信的,不能因为有人对杜甫的叙述不以为然就否认这一点。‎ B.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巨大,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各自饮的酒品质不同。‎ C.李白、王维等人对于美酒价格的叙述,深受曹植影响,是对曹植叙述范式的追摹和袭用。‎ D.诗歌不能等同于历史,因此把诗歌描述的内容当成是历史事实来解读是不适宜的。‎ ‎10. 作者认为,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误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它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相关文段,简要概括。(3分)‎ ‎【答案】‎ ‎8.B ‎9.C ‎10.(3分)①唐代诗歌中的酒价用语袭用前人,并非实指;②史书记载时间与杜甫时代相距甚远,不足为据;③王夫之认为诗歌不具有实录精神,唐代诗歌中的酒价用语并非记实。(每点1分)‎ ‎【解析】‎ ‎8.‎ 试题分析:在刘颁的记载中,“三百钱一斗酒”是丁晋公的看法,不能因此就说刘颁也执此观点。‎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B项张冠李戴。‎ ‎9.‎ 试题分析:说法绝对,原文是“不排除”,表示推测。‎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C混淆范围。‎ ‎10.‎ 试题分析:注意从“用语袭用前人”“与杜甫时代相距甚远”“诗歌不具有实录精神”的角度作答。‎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 二十八、【2017届广西桂林中学高三10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 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 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的体现。‎ D.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2.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 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C.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3.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考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答案】‎ ‎1.C ‎2.B ‎3.D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即可得到答案。‎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项,“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说法绝对,原文第四段的表述为“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以“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得到答案。‎ ‎3.‎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二十九、【2017届广东佛山南海区高三12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史学原本注重图像。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记录了很多地理、物产、民俗、宗教、山川鸟兽等内容,本来也有图像,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日渐遗失,最终只剩下文字。中国史学,素有“左图右史”的传统。宋代的郑樵在《图谱略》中说:“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当然,图像不仅指平面的图画,凡是在平面或是空间构成图形、实体的物体都可以称之为图像。‎ 宋以后,文字气场越来越大,在表现思想方面的长处凸显,与此同时,由于传播相对困难、表意欠缺深度和准确性,图像的重要性日渐式微。这之后,出现过一个可以重拾图像地位的机会,那就是形成于北宋、发达于清朝后期的金石学。金石学是以器物上的铭文和石刻碑碣上的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但它的缺憾在于,没有将器物本身的造型,位置等作为历史资料或者思想观念的表述来看待。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讲,书法也是一种图像,但远远不够,毕竟那些古代的铜器、石刻,包含了丰富的图像和历史文化信息。‎ 与传统史学不同,国内现代史学始于20世纪初,可以梁启超《新史学》的问世作为标志。梁启超强调史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推崇史料的价值。王国维、陈寅恪等国学大师呼吁重视甲骨文献、简牍文书等地下史料。此外还发现了一批档案文献,包括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及“八千麻袋”的清宫大内档案等,都将史料利用及史学研究往前推了一大步。‎ 虽然在迭出的新史料中,文学大家们也对图像流露过浓厚的兴趣,但图像在史料中的地位并未发生突破性变化。郑振铎就批评过“轻图像而重文字”的习惯。即便这样,郑氏所编写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也免不了只是个“插图本”。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历史研究有了较为宽松的叙述研究环境,图像和历史的交流融合渐趋深入。时下,伴随着图像证史渐成风气,图像作为历史留存的证据,逐步得到史学界的回应,以图像为研究对象的“图像史学”呼之欲出。‎ 图像和文字能够相互印证。作为史科,文字能蕴含丰富的信息,而图像明显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几年前陕西潼关发现一座隋代大墓,后来根据列戟的数量,推断出墓主人为隋太子杨勇。戟是一种武器,也可作为仪仗器、礼器使用。唐代列戟制就是通过施戟杆数的多少来表示其主人身份、地位、等级及权力。《唐六典》中记载:太庙、太社及诸宫殿门,各二十四戟:东宫诸门,施十八戟;正一品门,施十六戟……目前已知的墓穴发现都跟文献完全对应,列戟形状也一目了然,对还原当时礼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图像还能让我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并非历史的各个方面都有文字描述,这个缺陷就要用视觉资料来填补,比如行人、小贩、工匠、茶客、剃头师、算命先生等三教九流,并非都能载入史册、留下文字印记,而许多画作却能让人体会到芸芸众生之貌、熙熙攘攘之景。‎ ‎    (摘编自摘自孙振华《中国古代图像史料的运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史学研究原本重视图像,一些具有史料价值的书稿原本有图像,古代的学者常从图中“索像”,从文字中“索理”。‎ B.宋朝以后,图像在史学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衰落,是因为图像传播起来比文字困难,并且在表意方面欠缺深刻性和准确性。‎ C.形象直观是图像作为史料的明显优点,如果图像和文献能够完全对应,就会清晰而具体地还原文字所表现的史学内容。‎ D.20世纪80年代,重文字轻图像的习惯有所改变,伴随着图像证史渐成风气,以图像为研究对象的“图像史学”呼之欲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代以来,甲骨文献、简牍文书等地下史料,敦煌藏经洞经卷,清宫大内档案等史料的发现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史学的科学化的发展。‎ B.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史学大师都注重史料,并且史学大师们对图像有着浓厚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图像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 C.20世纪初新史学科学的理念、史学大师的呼吁倡导、改革开放后较为宽松的叙述研究环境,促使中国史学的研究不断变更、发展。‎ D.做为史料,文字能够蕴含丰富信息,图像能够直观再现历史情境,二者相互印证,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 ‎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金石学过于注重文字、书法的研究,却忽视了丰富的图像和历史文化信息,所以金石学的兴起没有使图像重拾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B.戟作为礼器,在唐代可以表示主人的身份、地位、等级及权利,研究人员依据《唐六典》的文字记载推断出陕西潼关的隋代大墓应列十八戟。‎ C.“轻图像而重文字”的习惯受到了郑振铎的批评,可见郑氏对图像史料的重视,但他编写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仍未将图像作为编著主体。‎ D.普通百姓的面貌、市井生活的具体情形,很难载入史册,诸如《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画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字资料的欠缺。‎ ‎【答案】‎ ‎1.D ‎2.D ‎3.B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即可得到答案。‎ ‎2.‎ 试题分析:D项,文字和图像二者相互印证,并不能“让人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对应信息在第五段和第六段,第五段原文说“图像和文字能够相互印证。作为史科,文字能蕴含丰富的信息,而图像明显的优点是形象直观”,第六段有“图像还能让我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确定答案。‎ ‎3.‎ 试题分析:B项,不是依据《唐六典》推断大墓列戟数目,而是根据列戟数目和《唐六典》记载推断墓穴主人身份。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第五段:“几年前陕西潼关发现一座隋代大墓,后来根据列戟的数量,推断出墓主人为隋太子杨勇”“《唐六典》中记载:太庙、太社及诸宫殿门,各二十四戟:东宫诸门,施十八戟;正一品门,施十六戟……目前已知的墓穴发现都跟文献完全对应”。‎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三十、【2017届河北保定市高三上摸底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日前,酝酿了十余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上映,首日票房即冲破7000万元人民币。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国产影视作品,这不是第一次:此前有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也有最近票房大卖的电影《捉妖记》。‎ 上古神话是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这些先民口耳相传的故事经过先秦两汉作家的记录和再创作,主要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等传世典籍中,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 上古神话如何在今天的电影改编中重生?‎ 首先,主创者需找到上古神话与当代相呼应的精神内核,创造出既符合神话精神又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形象。这就需要创作者做好充足的功课,深入了解上古神话的文化内涵,借鉴当前神话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自己的二度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避免由于自身知识的缺陷而导致创作时一叶障目、捡了芝麻丢西瓜。《大鱼海棠》的形象设计镌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纹章:鲲鹏、大椿、凤凰、祝融、貔貅、嫘祖等神话形象汇聚一堂,其姿态动作抓住了中国道家文化的气质,其法术神力抓住了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灵韵。影片的人物矛盾设置意在凸显家族伦理、敬畏生死、天道有常等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并最终在人(片中的神即人)与大自然的博弈中获得新的价值平衡。遗憾的是,创作者想塑造的形象过多,每一个都没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模糊和弱化了角色的艺术力量。电影《捉妖记》对上古神话的化用则较为浅层次,其人物塑造虽取法《山海经》中的异人异兽,但角色的行动则带着好莱坞电影的喜剧色彩,没有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其次,上古神话往往并不具备完整的叙事结构,而讲好一个故事并对人性有深刻的挖掘与表现,则是影视改编的核心。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比如《捉妖记》对妖与人类、妖族内部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得不够充分,《大鱼海棠》对主角椿、湫和鲲之间的情感线索铺展不足,人物动机不合理,故事主题也不够凝练,比如灵魂交易的情节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主角为理想不断反抗乃至自我牺牲的崇高感。英国的魔幻电影《指环王》情节虽有拖沓之处,但做到了叙事上的合情合理,并始终紧扣人性对抗恶欲,最终实现自我救赎的主题,这种创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改编自上古神话的大银幕作品,离不开一个具有代入感的奇观世界。伴随电影特效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实现虚构形象的写实已不是问题,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从细节着手,凸显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确保影片整体风格的统一。‎ 上古神话承载了华夏祖先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和奇谲瑰丽的想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故地。让上古神话在当代电影中重生,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当代大众文化的丰富与提升。‎ ‎(摘编自林炜圣《上古神话如何“重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十余年的准备工作之后,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几天以前上映,首日的票房即大有斩获,冲破7000万元人民币。‎ B.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国产影视作品,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电影《捉妖记》比《大鱼海棠》更早。‎ C.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经先民口耳相传、先秦两汉作家的记录和再创作,得以保存。‎ D.上古神话多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等传世典籍中,经今天的电影、电视剧的改编才得以重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大鱼海棠》的形象设计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众多的神话形象表现出中国道家文化的气质及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灵韵。‎ B.《大鱼海棠》的人物矛盾的设置凸显了某些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 C.《大鱼海棠》塑造的多个形象均未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捉妖记》也未能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D.《大鱼海棠》的线索、人物、主题、情节及《捉妖记》的矛盾冲突表现方面尚有不足,而《指环王》的叙事、扣题值得学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票房和《捉妖记》大卖看,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进行电影创作.同样可以吸引现代观众。‎ B.以上古神话为艺术创作源泉,电影创作者要做足功课,创造与神话精神相符并与时代审美相契的艺术形象。‎ C.改编上古神话题材的电影作品,核心是讲好一个故事,对人性有深刻的挖掘与表现,以细节凸显传统文化美学价值,让作品风格统一。‎ D.让上古神话在当代电影中重生,既可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也可以丰富与提升当代大众文化。‎ ‎【答案】‎ ‎1.D ‎2.B ‎3.C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即可得到答案。‎ ‎2.‎ 试题分析:B项,信息在原文第四段,原文有“影片的人物矛盾设置意在凸显家族伦理、敬畏生死、天道有常等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意在凸显”不同于“凸显了”,并且后面有“遗憾的是……”的说法。‎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确定答案。‎ ‎3.‎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三十一、【2017届河北保定市高三上摸底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2分)‎ 陈翰伯:文化的先行者 中国出版界有一位重要人物值得记忆。他重要的标志,不但在后30年,也在前30年;不但在政治上,也在文化上。他不但是一位政治的执行者,也是一位文化的先行者。他,就是陈翰伯。‎ ‎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就读于燕京大学。他曾与姚依林、黄华、黄敬等人一起,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那时他们经常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客厅中聚会,讨论时势与未来,陈翰伯也因此与斯诺结下友谊。他曾经陪同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到延安,拜见毛泽东、朱德,为他们当翻译。1936年7月,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的十余年间,陈翰伯作为一位“潜伏”的红色报人,用笔名王孝风、梅碧华等,写了许多好文章。他的公开身份是记者、编辑,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他需要做的是尽最大可能在报纸上登载国民党政府不愿意登载的消息,撰写社论、时评,婉转地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他不可能不暴露左派的面目,因而时时刻刻处在危险之中。‎ ‎1958年8月,陈翰伯奉命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他十分注重文化传承的力量。‎ 他上任后首先跑到上海,找寻老商务留下的资料,恢复商务印书馆种种出版建制,延续“百年商务”文化香火。有趣的是,陈翰伯的这一份苦心,竟然在他文革时期写的一份检讨书中,清晰地表达出来。“我是复活旧商务的罪人,……我一九五九年在上海办事处查了很多材料,这些材料以后都运到北京,我请胡愈之等人做了馆史的报告,后来就设立了馆史研究室,举办展览会和六十五周年的纪念。与此同时,我在报纸上发表了很多消息,到一九六二年,在我的招魂纸下,旧商务这具僵尸,已经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散发臭气,毒害人性。”这样的文字,读来让人心酸。‎ 接手商务印书馆后,陈翰伯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我们该奉献什么,我们能奉献什么。此后8年,可谓功勋卓著。汪家熔曾详细罗列出那个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重点图书项目:社会科学经典395种;经济学著作115种;政治学著作,不算大量提供给中央理论小组的,有93种;历史和历史学66种;工具书,包括修订《辞源》,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俄汉大辞典》等;此外,还有英、法、德、日、西、阿拉伯、越南、印尼等外语方面的词典、语法书和其他读物。正是这些图书的出版,托起了陈翰伯作为出版家的历史地位。‎ 说到先行者,是说他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是一个时代的启蒙者与引路人。略举两例:‎ 其一,为国家开列辞书建设的书单。1972年,遭受迫害的陈翰伯从干校调回北京。1975年,着手制订周恩来总理在病榻上批准的“中外文辞书出版十年编辑规划”。那时,很少人相信这个规划能够实现;但是翰伯却固执地认为它可以实现,因为有人民。陈原回忆那段历史时写道:“1975年,翰伯抓住这个机会,要进行一项规模宏大的基础工程。……13年的实践,证明这项基础工程对于国家现代化有多么巨大的意义;13年的事实,也证明翰伯的信心来自人民,是现实的。”‎ 其二,创办《读书》杂志。《读书》创刊号发表了李洪林的文章《读书无禁区》。在叫好声中,也引起了数不清的质疑。1981年4月,陈翰伯在亲自撰写的社论《两周年告读者》中,对这篇文章给予很大支持。文中写道:“我们重申我们赞成‘读书无禁区’的主张。‘四人帮’垮台后,风沙虽然已过,不敢重开书禁的还大有人在。当时我们针砭时弊,喊出‘读书无禁区’,深受读者欢迎,我们非常感激。”《读书》就是这样,触摸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在社会大势中保持了自己的领先地位,成为一面旗帜。‎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陈翰伯(1914-1988),中共党员,新闻家、编辑出版家、国际问题评论家。解放后曾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兼总经理、人民出版社领导小组组长、文化部出版局局长、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务。(摘自“百度百科”)‎ ‎②在政治运动中,一批学者和翻译家被划为“右派”,丧失了从事研究工作的权利。陈翰伯曾冒着很大的风险,卷着铺盖到北大“蹲点”,按照拟定的学者名录一个个寻访。众多“靠边站”的专家学者如朱光潜、贺麟、王以铸得以出山,担当古典名著的翻译工作。这段经历当时虽未给陈翰伯带来大的影响,但在“文革”中,陈翰伯没能躲过打击,被批判为“招降纳叛”。(摘自吉祥《陈翰伯是谁?》)‎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曾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在美国经常参加记者埃德加·斯诺组织的聚会,与斯诺结下友谊。‎ B.陈翰伯曾作为翻译陪同埃德加·斯诺及夫人拜见毛泽东、朱德;大学毕业后,潜伏在国民党统治区,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 C.陈翰伯在检讨书中,称自己是复活商务的罪人,委婉地陈述自己恢复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 D.本文由总到分,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表现了陈翰伯既是红色的报人,是优秀的出版家,还是文化的先行者的三方面特点。‎ E.本文语言平实,选取传主60年人生经历中的典型材料,表现了陈翰伯在中国出版界的重要地位及其政治、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 ‎5.为什么说陈翰伯是中国出版界的一位重要人物?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 ‎6.陈翰伯是文化的先行者,他的做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答案】‎ ‎4.(5分)DE(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 ‎5.(3分)①20世纪30年代及以后,陈翰伯用 笔名冒着危险写了许多好文章,婉转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②1958年8月,陈翰伯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后延续“百年商务”文化传承,出版大量重点图书项目。③为国家开列辞书建设的书单,创办《读书》杂志,工作具有开拓性,成为时代的启蒙者与引路人。④解放后历任各出版部门的要职。(每条1分,答出3条即可得满分,有道理即可。)‎ ‎6.(4分)①工作的开拓意义:陈翰章进行的具有开拓性的规模宏大的基础工程,对国家现代化具有巨大的意义。(2分)‎ ‎②时代的引领意义:陈翰伯赞成“读书无禁区”的主张,敢于破除思想禁区。触摸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引领了社会大势。(2分)‎ ‎【解析】‎ ‎4.‎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主人公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他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要求筛选的信息实际上传主的主要事迹。第二段写20世纪30年代,他“尽最大可能在报纸上登载国民党政府不愿意登载的消息,……‎ 婉转地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第三段,写1958年8月,陈翰伯奉命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第四段写他“恢复商务印书馆种种出版建制,延续‘百年商务’文化香火”;第六段到文章结尾写他“开拓性工作,是一个时代的启蒙者与引路人”;【相关链接】①则交代“解放后曾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兼总经理、人民出版社领导小组组长、文化部出版局局长、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务”。综合上述信息,可归纳出本题答案。‎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本题答题步骤是:第一步,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确定题干考查传主的哪一方面成就。第二步,确定信息所在区间,仔细阅读,从文中筛选关键句子、词语。第三步,分条归纳,得出答案。本题由题干可知,考查的是传主在“中国出版界”的贡献,信息遍布全文和文后的【相关链接】,提取信息点归纳整理可得到答案。‎ ‎6.‎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题目,这是传记类文本常考的题目,此类题的答题步骤是:第一步,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确定题干考查传主的优秀品质还是贡献、成就,还是影响。第二步,确定信息所在区间,仔细阅读,从文中筛选关键句子、词语。第三步,分条归纳,得出答案。‎ 三十二、【2017届河南平顶山高三第一次调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 李宇明 ‎“一带一路”建设借用丝绸之路这一历史资源,与沿线各国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它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形态。海行靠舟,陆运需车。语言,即思想之舟舆.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如何铺路?怎样搭桥?‎ 既达意又表情。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首谈丝绸之路经济带时,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五通”。实现“五通”‎ ‎,当然需要语言互通。首先,政策要用语言表述。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与措施,并使相关政策、法律、规划、措施为民所知所用,环环都需语言交流。其次,设施联通更需语言连通。语言之路不通畅,其他方面也难以通畅。再次,“五通”之中,民心相通看似最“软”,但要把“一带一路”建设为命运共同体,实现利益互惠、责任共担,民心相通更为根本。“一带一路”建设可以用英语等作为通用语,但这种通用语只能达意,难以表情;只能通事,难以通心。欲表情、通心,需用本区域各国各族人民最乐意使用的语言。粗略统计,“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国家的国语或国家通用语有近50种,再算上这一区域民族或部族语言,重要者不下200种。这50种或者200种语言,乃是表情、通心之语,应当列入“一带一路”语言规划的项目单中。‎ 既看得明白又看着顺眼。“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互利共赢,表现在语言理念上就是提倡平等互惠。在各种概念的中外翻译中,应尊重各种文化的语言使用习惯,特别要注意能让更多的人看得明白、看着顺眼,注意词语使用得体。比如“汉语推广”“过剩产能输出”等,都未必是合适的用语,因为这些词语要么含有不平等的话外之音,要么是用中国眼光看世界,容易引起误读。此外,有人把“一带一路”分为“新起点”“真正起点”“黄金段”“核心区”“中心线”“支点国家”等,特别是国内一些地区正在“抢占制高点”。如此“截路分等”是否合适,值得仔细斟酌。‎ 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与“互联网+”使语言的作用急遽放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重视语言规划。第一,研究“一带一路”语言状况。摸清底数、列出清单、组织调研,建立语言数据库。第二,注重培养语言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学习不断升温,公民外语水平大有提高。但学习的语种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英语等大语种上。第三,了解相关国家的语言政策及语言使用习惯。语言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使用习惯是重要文化习惯。第四,充分利用语言技术。当下人类的语言交际多数伴随着语言产品,得助于语言技术,比如智能手机、短信微信、电子邮件、PPT、翻译软件等。第五,做好社会语言服务工作。语言服务,需要政府与民间双手推动、更多依靠民间力量,需要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双腿行进。‎ ‎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9月22日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一带一路”建没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源,与曾创造多彩文明形态的沿线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关系,打造互利共赢的共同体。‎ B.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首谈丝绸之路经济带时提出“五通”,其中就有语言互通。“语言互通”才能更好建设“一带一路”。‎ C.“一带一路”建设尽管可以用英语等大语种作为通用语,但更需使用本区域的近50种甚至不下200种的能够表情、通心之语。‎ D.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理念,表现在语言理念上就是提倡平等互惠,使用得体的词语让更多人看得明白,看着顺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实现“五通”,无论是政策互通,还是设施联通,都需要发挥语言在沟通方面所起的桥梁作用。‎ B.在“五通”中,民心相通看似最“软”,其实是个根本因素,而真止能够促进民心相通的通用语不能只是达意,还要表情。‎ C.要实现语言上的平等互惠,应尊重各种文化的语言使用习惯,注意词语使用得当,对一些含有不平等话外音的词语要少用、慎用。‎ D.信息化时代,往人数据与“互联网+”使语言的作用急遽放大的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该充分重视语言规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带一路”的语言建设中,要想既看得明白又看着顺眼,最好制定有关术语使用与翻译原则,拟定不建议使用词表或忌讳词表。‎ B.由于外语学习主要集中在英语等大语种上,能使用“一带一路”建设中“表情、通心”语言的人才十分缺乏,需要加大培养力度。‎ C.语言政策、语言使用习惯可谓“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基础。对此,应研究并出版相关书刊,以便遵守语言政策,尊重语言习惯。‎ D.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语言的桥梁作用,应充分利用语言技术,政府和民间双手推动,更多依靠民间力量,做好语言服务工作。‎ ‎【答案】‎ ‎1.B ‎2.C ‎3.C ‎【解析】‎ ‎1.‎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B结合文本内容“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首谈丝绸之路经济带时,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五通’。实现‘五通’,当然需要语言互通”可知,与文不符。“五通”,并不包括语言互通。‎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C结合文本第三段内容“表现在语言理念上就是提倡平等互惠。在各种概念的中外翻译中,应尊重各种文化的语言使用习惯,特别要注意能让更多的人看得明白、看着顺眼,注意词语使用得体”“因为这些词语要么含有不平等的话外之音,要么是用中国眼光看世界,容易引起误读”可知,曲解文意。“少用、慎用”错误。据原文第三段语境,不能使用“含有不平等话外音的词语”。‎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结合文本第三段内容“表现在语言理念上就是提倡平等互惠。在各种概念的中外翻译中,应尊重各种文化的语言使用习惯,特别要注意能让更多的人看得明白、看着顺眼,注意词语使用得体”“因为这些词语要么含有不平等的话外之音,要么是用中国眼光看世界,容易引起误读”可知,曲解文意。“少用、慎用”错误。据原文第三段语境,不能使用“含有不平等话外音的词语”。‎ ‎3.‎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结合文本最后一节内容可知,无中生有。原文未提及语言政策、语言使用习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基础。‎ 三十三、【2017届湖北孝感高三上第一次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节选)‎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儒家在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融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 ‎《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自己与自然浑然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将其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过许多关于竹的诗文。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林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一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它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者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B.儒家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 C.儒学学者吸取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从而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 D.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讲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B.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但也有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 C.文中苏州沧浪亭楹联表现出园主把自己与自然等同的陶然心情,体现了儒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D.《周易》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其思想根源是儒家的比德思想。‎ B.人们注重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并以此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说明自然景物的自然美并不重要。‎ C.中国园林是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D.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把竹人格化,注重提取竹的象征意义,体现了儒家的物我同一、天人同一的思想。‎ ‎【答案】‎ ‎1.A ‎2.C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的表述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结合文章开头“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可知,儒家学说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A结合文章开头“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可知,儒家学说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C.原文第三段末尾“苏州沧浪亭的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自己与自然浑然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浑然一体”并不等于“等同”。‎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原文第三段末尾“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自己与自然浑然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C项“浑然一体”并不等于“等同”。‎ ‎3.‎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原文结尾处“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这并不能说明自然美不重要。‎ 三十四、【2017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下面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所引者为晏殊《蝶恋花》之句,第二种境界所引者为柳永《凤栖梧》之句,第三种境界所引者为辛弃疾《青玉案》之句。若自原词观之,则晏殊的“昨夜西风”三句不过写秋日之怅望;柳永的“衣带渐宽”二句不过写别后之相思;辛弃疾的“蓦然回首”三句不过写乍见之惊喜。这些词句与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比并而立说,其牵连绾合之一线只是由于联想而已。‎ ‎“联想”原为诗歌创作与欣赏中之一种普遍现象。就创作而言,所谓“比”,所谓“兴”,所谓“托喻”,所谓“象征”,其实无一不是源于联想,所以螽斯可以喻子孙之盛,关雎可以兴淑女之思,美人香草,无一不可用为寄托的象喻,大抵联想愈丰富的,境界也愈深广,创作如此,欣赏亦然。‎ 不过欣赏者之联想与创作者之联想又微有不同之处。创作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由联想而化成为具体之意象;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成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 创作者的联想我们可以找到两个简明的例证,其一是李后主《清平乐》词中的二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其二是秦少游《减字木兰花》词中的二句,“欲见回肠,断尽熏炉小篆香”。自“离恨”到更行更远还生的“春草”,自“回肠”到熏炉断尽的“篆香”,这当然是联想。而“离恨”和“回肠”是抽象的感情,“春草”和“篆香”则是具体的意象,使读者自此具体之意象中,对抽象之感情、感觉、思想,得到鲜明生动的感受,这是创作者之能事。‎ 至于欣赏者的联想,则我们自《人间词话》本书中就可以另外找到两个例证,其一是评南唐中主《摊破浣溪沙》词的话,王氏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其二是评冯延巳《鹊踏枝》词的话,王氏云:“‘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自“菡萏香销翠叶残”到“美人迟暮”;自“百草千花寒食路”到“诗人之忧世”当然也是联想,而“菡萏香销”和“百草千花”是具体的意象,“美人迟暮”之感和“诗人忧世”之心则是抽象的感情,自作品具体之意象中,感受到抽象的感情、感觉和思想,这是欣赏者之能事。‎ 这种由彼此之联想而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构成的相互触发,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感应,而且这种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只要作品在读者心中唤起了一种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已经赋予这作品以生生不已的生命了,这也就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最大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当然,我这样说也并不是以为欣赏单只着重联想,而便可以将作者之原意完全抹煞而不顾,我只是以为一个欣赏诗歌的人,若除了明白一首诗的辞句所能说明的有限的意义之外,便不能有什么感受和生发,那么即使他所了解的丝毫没有差误,也不过只是一个刻舟求剑的愚子而已;但反之亦然,若一个欣赏诗歌的人,但凭一己之联想,便认定作者确有如此之用心,那么即使他所联想的十分精微美妙,也不过只是盲人摸象的痴说而已。所以我以为对诗歌之欣赏实在当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其一是要由客观之理性对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观之联想对作品有所感受。‎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之说,当然只是王国维由一己主观之联想所得的感受,但王氏的可贵之处则在他并不将一己之联想指为作者之用心,就在这一段三种境界之说的后面,王氏就曾自作说明道:“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种态度就比专以寄托说词的清代常州诸老明达得多了。而且这种说词的方法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他能以他自己的感受给其他读者一种触发,将其他读者也带入了一个更深广的境界,虽然每个人之所得仍不必尽同,但每个人却都可以各就其不同的感受而加深加广,这种触发的提示岂不是极可贵的么?‎ ‎(节选自叶嘉莹《谈诗歌的欣赏与〈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有删减)‎ ‎6. 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引用三位词人的词句喻指三种境界,是因为词人能以习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思,联想丰富贴切。‎ B.词人以“昨夜西风”等词句形象描写不同情绪;王国维又引用这些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这是欣赏者的联想。‎ C.王国维用前人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是他在前人词句感发下而产生的联想,这种联想真切而独特。‎ D.王国维三种境界的联想赋予了前人词句以更强的生命力,也带给后来的读者更为丰富的联想与感受。‎ ‎7.下列关于“创作者的联想”和“欣赏者的联想”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运用“比”“兴”“托喻”“象征”等源于联想的手法,将自己的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化为读者更易于接受的具体之意象。‎ B.如果说创作者的联想是由此及彼的,那么欣赏者的联想就是由彼及此的,尽管后者与前者的过程相反,但其目的都是指向抽象的感觉、感情与思想。‎ C.欣赏者的联想由创作者所描写的具体意象引发,而联想的过程与内容又能充分体现欣赏者的主观感受与思想,不再受创作者所提供的具体意象影响。‎ D.两者在作者与读者间形成的微妙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作品只要在欣赏者心中唤起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会有强大生命力。‎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反映了欣赏者对同一意象的联想差异,强调了欣赏者的主观联想对作品意义的决定作用。‎ B.本文采用引用、比较等论证方法,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种境界”说为例,明确了创作联想与欣赏联想的异同。‎ C.真正欣赏诗歌作品的人,其针对作品的联想并非胡思乱想,而应具备两个条件:对作品真有所了解,对作品真有所感受。‎ D.王国维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从前人诗词中生发出“人生境界”‎ 这一独特联想,更在于他谦逊的态度给后人树立了榜样。‎ ‎【答案】‎ ‎6.A ‎7.C ‎8.C ‎【解析】‎ ‎6.‎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这些词句与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比并而立说,其牵连绾合之一线只是由于联想而已”可知,“是因为词人能以习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思,联想丰富贴切”错。‎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A结合文本内容“这些词句与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比并而立说,其牵连绾合之一线只是由于联想而已”可知,“是因为词人能以习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思,联想丰富贴切”错。‎ ‎7.‎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结合文本内容“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成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可知,“不再受创作者所提供的具体意象影响”错。‎ ‎8.‎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A项结合文本叙述“由客观之理性对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观之联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结合文本叙述“由客观之理性对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观之联想对作品有所感受”可知,“决定作用”错;B项“明确了创作联想与欣赏联想的异同”错;D项结合文本内容“就是他能以他自己的感受给其他读者一种触发,将其他读者也带入了一个更深广的境界,虽然每个人之所得仍不必尽同,但每个人却都可以各就其不同的感受而加深加广”可知,“谦逊的态度给后人树立了榜样”皆错。‎ 三十五、【2017届山西太原高三上阶段性测评(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 刘海峰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教育史上,书院与科举是两个相当独特的方面。书院与科举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书院是有形的,科举是无形的;书院给人的印象多是建筑,科举给人的印象多是制度。书院也有无形的制度,但不是最主要的特征;科举也有有形的考场,但至今多已灰飞烟灭。‎ 书院之名,始于唐玄宗时的丽正修书院和集贤书院。中唐以后,有许多准备报考进士科的士子隐居山林,潜心读书,书院便由习进士业的士人读书山林之风尚演进而来。过去多数学者都认为书院与科举的关系是疏离的,或者说书院具有反科举的传统,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己逐渐改变了这一看法。作为儒家文明的产物,书院是宋明理学的策源地和大本营。理学作为宋以后儒家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十分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书院生存的科举时代,士人反对科举只能居于修身齐家的层次,很难达致治国境界,更遑论实现平天下的理想。大多数书院教育家也是深明此理的,因此他们本人积极争取应举入仕,而且不反对书院学生应举入仕,主要是劝导学生要学问、举业并重。正如最著名的书院教育家朱熹所说的:“居今之世,使孔子复生,亦不免应举。”反对科举在当时既不合时宜,也不现实。如果能够应举入仕,具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地位之后,往往反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宣传自己学说的机会和条件。朱熹、陆九渊、湛若水、王守仁等书院大师都是考上进士之后,才有较好的学术和政治资本建立或修复书院,进行讲学布道。因此,书院治学与应举入仕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 ‎19世纪西学东渐以后,处在清末“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国许多传统的制度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之下都逃脱不了被彻底否定的命运。康有为不仅在1898年6月17日奏过《请废八股试帖楷法改试策论折》,而且在该年7月3日也上过《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指出我国各直省及府州县都有书院,可惜所课皆八股试帖之业等无用之学,请求将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光绪皇帝很快采纳了康有为的建议。‎ 所谓书院改制,其实就是废止书院制度,教育的重心从中学转轨为西学。书院改制、科举停废,笔者认为都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结果。书院与科举被废止的时代,实际上是传统的农业文明逐渐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取代的时代。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许多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作用的传统事物都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例如,冷兵器被枪炮所取代、帆船被汽船所取代、国子监被大学堂所取代,等等。今天我们在看待骑兵、刀箭、帆船、园子监、书院、科举等东西和事物的时候,应该历史地看其价值与作用。1923年,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一文中认为,书院的优点,“没有教授的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课程简而研讨周,可以优游暇豫,玩索有得”。他兼采书院与学校之长,创立湖南自修大学,其教学和研究方法,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仍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     (摘编自刘海峰《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院与科举各有特色、互有区别但又互相联系,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B.中唐以后,一些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以求仕进,隐居山林,潜心读书,书院也由此应运而生。‎ C.时代和现实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如果孔子生活在那个时候,也很难不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 D.科举选拔只满足个体修身齐家的愿望,对于治理国家和平定天下的宏愿则难以通过科举实现,因而遭到士人的反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朱熹等人考上进士之后,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地位,以此为资本在书院讲学布道,体现了书院与应举统一的一面。‎ B.书院治学强调学问,应举入仕强调举业,过去大多数学者认为二者有对立的一面,但这一看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改变。‎ C.康有为先后呈上两道奏折,分别针对科举考试和书院提出改革,可以反映出二者在中国古代互相交织、“难兄难弟”的关系。‎ D.书院和科举的发展与儒家文化有密切的关系,19世纪西学东渐,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它们均趋于衰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时代,书院中的读书人为了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参加科举的行为,是理想和现实的折中。‎ B.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待传统事物的价值与作用,即将其置于历史发展进程中,看到其不再具有意义而难免趋于消亡的趋势。‎ C.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过去对书院的很多看法是不全面的,当下的教育可以从书院的教学中汲取有益经验。‎ D.毛泽东兼取书院与学校之长,创立湖南自修大学,以期学生能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展开研讨,最终有所收获。‎ ‎【答案】‎ ‎1.D ‎2.B ‎3.B ‎【解析】‎ ‎1.‎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D结合文本内容“‎ 在书院生存的科举时代,士人反对科举只能居于修身齐家的层次,很难达致治国境界,更遑论实现平天下的理想。大多数书院教育家也是深明此理的,因此他们本人积极争取应举入仕,而且不反对书院学生应举入仕,主要是劝导学生要学问、举业并重”可知,“对于治理国家和平定天下的宏愿则难以通过科举实现” 理解有误。‎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B结合文本内容“朱熹、陆九渊、湛若水、王守仁等书院大师都是考上进士之后,才有较好的学术和政治资本建立或修复书院,进行讲学布道。因此,书院治学与应举入仕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可知,书院治学与应举入仕“二者有对立的一面”这一看法并未被改变。‎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结合文本内容“朱熹、陆九渊、湛若水、王守仁等书院大师都是考上进士之后,才有较好的学术和政治资本建立或修复书院,进行讲学布道。因此,书院治学与应举入仕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可知,书院治学与应举入仕“二者有对立的一面”这一看法并未被改变。‎ ‎3.‎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B结合文本最后一节内容“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许多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作用的传统事物都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今天我们在看待骑兵、刀箭、帆船、园子监、书院、科举等东西和事物的时候,应该历史地看其价值与作用”可知,“历史地看待传统事物的价值与作用”还应该包括看到其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作用。‎ 三十六、【2017届天津红桥区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负面“偶像”需要行业约束 ‎①行业约束的乏力,使得“偶像”负面影响缺乏制衡,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持续性的破坏。由此,我们恐怕要付出演艺行业整体信用下降和下一代健康成长受阻的代价。‎ ‎②近日来,年轻“偶像”负面新闻频发。某明星驾驶未悬挂号牌机动车上路,交通肇事后逃逸,面对舆论谴责,有粉丝团声援,有圈内人士站台,而当事人则轻描淡写。某演员忽视网友要求坚定启用台独演员……喧闹过后,事情朝着不了了之的方向发展。即使是违法,仍不妨碍造星流水线生产的“超级商品”继续掘金,暴露了当下娱乐业行业约束力的缺位。‎ ‎③明星不仅是个体的自然人,更是资本重金打造的文化消费符号。不同于普通演员,明星尤其是所谓流行文化“偶像”,其表演具有银幕前与银幕后的双重属性。也就是说,在参与制作的音像、影像产品之外,“偶像”明星在公共空间中的言行,同样是整个流行文化产业链的一部分,对社会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观念和行为起着巨大的示范作用。‎ ‎④因此之故,“偶像”明星应当承担与其社会影响相匹配的社会约束。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对劣迹艺人是零容忍的。艺人违法或曝出丑闻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艺人要召开发布会公开道歉,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经纪公司“雪藏”,彻底告别演艺事业。比如,2011年,16岁的日本艺人森本龙太郎因为未成年吸烟被演艺公司无限期雪藏。‎ ‎⑤如此严厉的惩罚态度,一方面因为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为平衡不良影响,电视台、广告商会自觉终止与负面“偶像”合作。另一方面基于日韩两国娱乐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形成了一套强有力的行业制度规范。比如,韩国演艺界的行业协会威信高,一旦艺人违法,协会轻则警告,重则直接封杀。尽管国情不同,但两相对比,这厢艺人甚至在接受调查的同时,还参与商业推广活动,艺人及其经纪公司无视社会舆论,报以能拖就拖、能躲就躲的消极态度,实在有天壤之别。‎ ‎⑥如果行业内部对负面“偶像”缺少监督,反而为其站台洗白,就成了宣传负面言行的帮凶,更是做出了不良示范,即犯错者反而获益、违法者依然吃香。演艺行业缺乏权威性的行业组织,利益基础上的圈子意识、不得罪人的“好人”风气大行其道,是造成我国目前演艺行业负面行为得不到遏止的重要原因。‎ ‎⑦目前,我国的一些行业协会组织在此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大部分艺人管理、规训仍旧主要靠各自单位和公司。而一些地方性质的演员工会,其会员主要是以影视拍摄基地内的群众演员为主,并不包括知名演员。一旦明星演员出现有悖职业道德和行规的问题,行业组织几乎发挥不了规范力与约束力。‎ ‎⑧近几年来,“偶像”明星吸毒、嫖娼、交通肇事逃逸等违法行为屡屡发生,“破窗效应”‎ 愈演愈烈,对社会认知尚未成形的青少年产生了负面示范。关键是,舆论冷却之后,当事人照样粉墨登场,负面行为成本太低,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持续性的破坏。由此,我们恐怕要付出演艺行业整体信用下降和下一代健康成长受阻的代价。‎ ‎(选自2016年6月28日《人民日报》)‎ ‎1.结合文章前三段内容,下面对“负面‘偶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现“偶像”负面影响缺乏制衡,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持续性的破坏的原因是演艺行业缺乏约束力。‎ B.面对舆论谴责,有粉丝团声援,有圈内人士站台。这助长了明星驾驶未悬挂号牌机动车上路,交通肇事后逃逸现象的发生。‎ C.作为整个流行文化产业链的一部分,负面“偶像”明星在公共空间中的言行,对社会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D.当下娱乐行业约束力的缺位并不会妨碍造星流水线生产的“超级商品”继续掘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日本和韩国,艺人违法或曝出丑闻将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艺人要召开发布会公开道歉,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经纪公司“雪藏”(如艺人森本龙太郎),彻底告别演艺事业。‎ B.日韩娱乐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形成了一套强有力的行业制度规范。再加上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为平衡不良影响,电视台、广告商会自觉终止与“负面偶像”合作。‎ C.行业内部对负面“偶像”缺少监督,并为其站台洗白,就成了宣传负面言行的帮凶,更是做出了“犯错者反而获益、违法者依然吃香”的不良示范。‎ D.造成我国目前演艺行业负面行为得不到遏止的根本原因是演艺行业缺乏权威性的行业组织,而利益基础上的圈子意识、不得罪人的“好人”风气大行其道则是重要原因。‎ ‎3.结合全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旦明星演员出现有悖职业道德和行规的问题,我国行业协会组织几乎发挥不了规范力与约束力。‎ B.“偶像”明星吸毒、嫖娼、交通肇事逃逸等违法行为屡屡发生,这潜移默化地对社会认知尚未成形的青少年产生了负面示范。‎ C.在中国,大部分艺人管理、规训仍旧主要靠各自单位和公司。一些地方性质的演员工会(不含知名演员)的会员主要是以影视拍摄基地内的群众演员为主。‎ D.“负面偶像”‎ 犯错后过段时间照样粉墨登场,负面行为成本太低,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持续性的破坏。由此,我们可能要付出演艺行业整体信用下降和下一代健康成长受阻的代价。‎ ‎【答案】‎ ‎1.D ‎2.D ‎3.A ‎【解析】‎ ‎1.‎ 试题分析:D项与文章内容“即使是违法,仍不妨碍造星流水线生产的‘超级商品’继续掘金,暴露了当下娱乐业行业约束力的缺位”不符且与题意无关。‎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以“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D就是对文章第2段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原文是“即使是违法,仍不妨碍造星流水线生产的‘超级商品’继续掘金,暴露了当下娱乐业行业约束力的缺位”,选项答非所问。‎ ‎2.‎ 试题分析:D“造成我国目前演艺行业负面行为得不到遏止的主要原因是演艺行业缺乏权威性的行业组织”原文无此意。‎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原文和题干可知,此题中D项,“造成我国目前演艺行业负面行为得不到遏止的主要原因是演艺行业缺乏权威性的行业组织”说法不当。由原文第7段只是说权威性的行业组织的作用不大,选项的说法于文无据。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词语。‎ ‎3.‎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是对原文倒数第2段内容的转述,原文是说“目前,我国的一些行业协会组织在此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一旦明星演员出现有悖职业道德和行规的问题,行业组织几乎发挥不了规范力与约束力。”。可知选项转述错误。‎ 三十七、【2017届福建福州外国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历史上,齐国和鲁国由于种种因素,形成了齐文化和鲁文化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 齐、鲁文化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鲁文化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仁者型文化系统;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智者型文化系统。孔子曾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这实际上分别是对齐、鲁两国文化本质特征的概括。这有孔子自己的话为证:“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二是鲁文化属大陆型,齐文化属海洋型。从地理上说,“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史记·货殖列传》)。鲁国属内陆丘陵平原地带,多贫瘠土地,适宜农作。文化上,齐国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国则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受不同类型文化的影响,齐、鲁两国形成了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学术文化。齐国学术文化偏重智慧型和功利型,涌现出了兵家、法家、纵横家等偏重于实利型的诸子百家;而鲁国学术文化则偏重仁德型和理想型。儒、墨作为当时的“显学”虽有不同,但在非攻、尚义、节俭等尚仁德方面,二者又是共通的;鲁国异于齐国的独特文化还通过对孔子弟子的形塑而进一步左右着儒学的传承。孔子生前,其弟子就为儒学的创建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去世后,其言论由弟子辑录成《论语》,使之成为儒学的圣典。随着孔门弟子的增多,儒家学派也得到了大发展,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集诸子百家学说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儒学,完成了对孔子学说的第一次改造,从而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学。‎ 后来,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两支不同特色的文化逐渐交流融合,走上了一体化道路。儒学首先传播到齐国,之后又传播到全国各地。齐国之所以成为儒学传播的重镇,一是从战国初期,一直到秦始皇,齐国均在临淄设立学术基地——‎ 稷下学宫。正是齐国这样一个条件,儒学才有机会在齐国得到传播。二是孔子之后两个最大的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都和齐国的关系相当密切。齐国是孟子实现自己理想的理想之地,他相当一段时间是在齐国;而荀子也长期在稷下学宫传播儒文化。在荀子的书里面,也第一次出现了齐鲁并称,说明当时齐、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已经得到了大大地推进。三是齐国管仲学派的推动。他们把道家、法家和儒家思想融合起来,其中儒学占了很大部分。在战国时期,儒学实际上已经占据了鲁、齐两个国家,实现了儒学的齐鲁化。秦汉时期,董仲舒吸收了齐国和鲁国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儒学从此由“齐鲁之学”发展到整个国家的“独尊儒术”。‎ ‎ (有删改)‎ ‎1.下面对齐、鲁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文化和鲁文化是两种风格迥异,但实质相同的文化体系。‎ B.鲁文化是以周文化为主、东夷文化为辅的仁者型文化系统。‎ C.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周文化为辅的智者型文化系统。‎ D.齐文化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鲁文化重仁义、尚伦理、贵人和。‎ ‎2.下列内容不属于“儒学实际上已经占据了鲁、齐两个国家,实现了儒学的齐鲁化”这一看法的依据的一项是(3分)‎ A.代表鲁国文化的儒学首先传播到齐国,并使齐国成为传播的重镇。‎ B.整个战国时期,儒学一直在齐国的学术中心稷下学宫得以传播。‎ C.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的曾经在齐国传播儒家学说。‎ D.管仲学派把道家、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融合进来,推动了儒学的齐鲁化。‎ ‎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战国时期的孟子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学,从而完成了对孔子学说的大规模改造。‎ B.齐鲁第一次并称出现在荀子的书里,说明那时候的齐鲁文化已经彻底融合。‎ C.汉代初期,董仲舒吸收了齐鲁文化的新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D.本文从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学术文化的角度论述了齐、鲁两国文化的融合过程。‎ ‎【答案】‎ ‎1.A ‎2.B ‎3.D ‎【解析】‎ ‎1.‎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A结合文本内容“鲁国属内陆丘陵平原地带……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可知,“实质相同”错误。‎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属于“儒学实际上已经占据了鲁、齐两个国家,实现了儒学的齐鲁化”这一看法的依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B结合文本内容“儒家学派也得到了大发展,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集诸子百家学说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儒学,完成了对孔子学说的第一次改造,从而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学”可知,说法绝对。‎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结合文本内容“儒家学派也得到了大发展,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集诸子百家学说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儒学,完成了对孔子学说的第一次改造,从而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学”可知,说法绝对。‎ ‎3.‎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项结合文本内容“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集诸子百家学说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儒学,完成了对孔子学说的第一次改造,从而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学”可知,因果颠倒;B项结合文本内容“孔子之后两个最大的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都和齐国的关系相当密切。齐国是孟子实现自己理想的理想之地,他相当一段时间是在齐国;而荀子也长期在稷下学宫传播儒文化”可知,绝对化;C项偷换概念,应该是“齐国和鲁国的新的思想”,两个国家,而不是齐鲁文化。‎ 三十八、【2017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内在超越品质成就了中国人的“境界”意识。中国文化是一种以描述和体验为特征的文化,其中蕴含着“物我合一”“道器不离”“体用不二”“和谐共生”等中性智慧。在中国哲学看来;人性是一个“向善”的不断自我实现、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伴随着这种向善过程的就是人的境界的提升。在中国文化的实践中,境界是一种修为,境界是一种格调,境界更是一种层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对“境界”的领悟成了中国人实现自我人生超越的重要标志。中国哲学强调个体的人生理想必须依托于个体的人生境界来实现,即人生理想需以完善最高人生境界为基础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首先以孔子为例,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认为个体的生命展示其实是一个文化成长的过程。孔子在总结他一生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文化成长的最终目标就是养成像文武周公那样的君子人格。在《论语》中我们看到,“君子”与“小人”‎ 是一个张力结构,这个张力正是君子所修为的空间。在孔子那里,境界与一个人的理想、志向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当主体确定了人生的理想目标之后,必须通过提升修养以确立一种人生志向,并把外在的礼、乐转化为主体的内在需要,自觉地加以运用并有所取舍,才可能自觉地建立起君子人格境界,实现人生的超越。‎ 孔子的人生境界是成为谦谦君子,而孟子的人生境界则是成为尧舜。在孟子看来“人皆可以为尧舜”,但是在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孟子也曾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强调人虽绝大部分同于动物,但却具有“异于禽兽者”的部分。要做好人成为尧舜,关键在于克制同于禽兽的部分而保存发扬那“几希”的“人性”。这样,人就是一种在“尧舜”与“禽兽”之间挣扎的特殊性存在。而“尧舜”与“禽兽”之间,留下了人的境界修为的空间。‎ 在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那里,“无为”既是其最基本的精神追求,也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这是《道德经》五千言讲的核心问题。道家的“无为”绝不是提倡什么也不做和不为,而是要崇尚“天道”,以实物的自然为纲,遵循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其深层次内涵是绝对不能逆道而为,去干预自然之道。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总之,儒家道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都讲求超越,以求人生境界的提升。但其超越的路径则不尽相同。儒家“尚有”,强调刚健有为;道家则“责无”,主张顺应自然。虽路径不同却殊途同归,都很好地诠释了人生的境界追求——通过超越有限而实现无限与永恒,通过超越有形而进入无形,通过超越小我而成就大我。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境界诉求是其最具人性魅力的环节。‎ ‎ (节选自邹广文《论文化的境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以描述和体验为特征,其中蕴含着“物我合一”“道器不离”“和谐共生”等丰富的中性智慧,它与中国哲学一起促成了中国人的“境界”意识。‎ B.在中国哲学看来,人性是一个向善的过程,不断自我实现、超越的过程,伴随它的是人的境界的提升,而完善最高人生境界可促进人生理想的实现。‎ C.中国人在一定意义上把对“境界”的领悟作为实现自我人生超越的重要标志,这种境界在中国文化的实践中是一种修为,一种格调,更是一种层次。‎ D.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君子”与“小人”的张力正是君子所修为的空间,孔子认为人的生命展示应是一个文化成长而最终养成君子人格的过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君子人格境界的建立,是在明确自身理想与志向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将外在的礼、乐转化为内在需要并加以取舍才可能实现。‎ B.根据孟子的人生境界追求,人是一种特殊性的存在,人在境界的追求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兽性、发扬自己的人性,在“尧舜”与“禽兽”之间找到修为的空间。‎ C.《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要求人们在追求人生境界的过程中不可违背自然甚至干预自然,这样才可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D.在一定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境界诉求具有强烈的人性魅力,尤其是在儒家、道家的代表人物那里,境界问题是构成其思想的重要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尚有”,强调刚健有为,无论是孔子的“成为谦谦君子”还是孟子的“成为尧舜”,都是在强调通过加强自身修养,来提升人生的境界。‎ B.道家主张崇尚“天道”,顺应自然,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以达到“无为”这种道家思想的最高的精神境界。‎ C.孟子在孔子的“君子之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主张,也指出人与动物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异于动物的部分。‎ D.儒家与道家在境界的追求中都讲求超越,通过超越有限、有形与小我,而进入无限、无形和成就大我,但这种超越路径是不同的。‎ ‎【答案】‎ ‎1.A ‎2.A ‎3.C ‎【解析】‎ ‎1.‎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A项混淆范围。‎ ‎2.‎ 试题分析:原文是以孔子为例说明“君子人格境界的建立过程”,选项为“孔子认为”,实际是“作者认为”,选项张冠李戴。‎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A项张冠李戴。‎ ‎3.‎ 试题分析:原文“孔子的人生境界是成为谦谦君子,而孟子的人生境界则是成为尧舜”,选项“孟子在孔子的‘君子之说’的基础上”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C项无中生有。‎ 三十九、【2017届湖南双峰一中、连源一中等五校高三上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 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相对于其他周边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就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是由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这个情结经过一种壮烈的撞击,发生逆转,出现升华,于是就化育成为慷慨悲歌的性格。而这也正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荆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汉末曹魏时,曹操等人以邺都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慨悲凉,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作慷慨悲歌。唐代,高适等人以气质自高,慷慨悲歌,临风怀古,燕赵文化第三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燕太子丹、荆轲的谋刺秦王,标志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从此以后燕文化就永久性地定格于此,成为燕赵文化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这一特征不仅在当时存在,在后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际,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征也有鲜明的体现。‎ ‎“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燕赵侠士的轻生尚义,表面上看是不重视生命,实质上却是更加重视、更加珍爱生命的体现。“燕赵悲歌”体现为一种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燕赵文化精神在此具有最为突出的表现。了解到人的生命除了肉体的存在,还有精神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教导人们,突破对自我的一己关怀,寻求更高的价值。燕赵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命价值观。‎ 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在“慷慨悲歌”激扬人性的同时,也包含了不少世俗的、物欲和肉欲的不良内容。这些流弊在民间、在当今,也都有不同轻重的表现。其救治方法,则莫过于以风俗治风俗,以文化治文化,以精神治精神,如古人所谓“风教”,由低而高,由杂而纯,由俗而雅,由外在而内在。  ‎ ‎(摘编自张京华《“燕赵文化”概念界定的要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燕赵区域虽然毗邻少数民族地区,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但其区域文化还是保持以汉族为主体,以旱地农耕文化为主流的特点。【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B.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燕赵文化具有无可否认的“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因此燕赵文化是一种优越的文化。‎ C.对“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这三次所概括出的内容各不相同,使“慷慨悲歌”这一燕赵文化的特征逐次清晰丰富起来。‎ D.“慷慨悲歌”所体现的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是燕赵文化精神的突出表现和重要内涵,具有人生方面的教导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受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政治地位等的影响,燕赵区域逐渐形成自己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表现出“慷慨悲歌”的文化特色。‎ B.燕太子丹与荆轲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正是“慷慨悲歌”这一文化特征产生的主因。‎ C.汉末曹魏时的曹操和唐代的高适等人之所以能成为燕赵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原因之一是他们的诗或雄峻古朴,或慷慨悲歌。‎ D.“慷慨悲歌”这一文化特征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在数世纪后的明清之际仍然存在,已成为燕赵区域重要、悠久、稳定的文化符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燕文化和赵文化来源不同而且各具特征,但二者的文化内涵大体接近而趋同,具有共同的文化基调,故被人合称为“燕赵文化”。‎ B.“慷慨悲歌”是一个由现实生活的落后而产生的情结,是历经碰撞、冲击、转变以至升华,最终才形成的有地域特征的文化性格。‎ C.燕赵文化是北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其表现可以了解到北方地区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部分特点。‎ D.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良莠不齐,如今在民间流行的,大多是世俗的、物欲的不良内容,有待人们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救治。‎ ‎【答案】‎ ‎1.C ‎2.B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对第5段的相关内容进行转述,原文以“‘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为总起,具体介绍了三次历史认同的主要内容,选项对此内容的转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逐次清晰丰富起来”缺少文本依据,二是“这三次所概括出的内容各不相同”与“特征逐次清晰丰富起来”并无因果推理关系,选项用“使”字加以概括违背原文,与原文逻辑不符。‎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C对第5段的相关内容进行转述,原文以“‘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为总起,具体介绍了三次历史认同的主要内容,选项对此内容的转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逐次清晰丰富起来”缺少文本依据,二是“这三次所概括出的内容各不相同”与“特征逐次清晰丰富起来”并无因果推理关系,选项用“使”字加以概括违背原文,与原文逻辑不符。‎ ‎2.‎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对原文第4段“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的内容信息进行转述,转述时把“机制”是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主因”指主要的原因。两者有所区别,因此B项是错误的。‎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D项是对原文最后一段内容的转述,原文说“这些流弊在民间、在当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强调的不良内容在民间、在当今都有存在的现实,选项转述为“如今在民间浒的,大多是世俗的、物欲的不良内容”,则强调民间流行的大多是不良内容,从而把“度”的问题变成“量”的问题,转述与原文不符。因此D项是错误的。‎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D是对原文最后一段内容的转述,原文说“这些流弊在民间、在当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强调的不良内容在民间、在当今都有存在的现实,选项转述为“如今在民间浒的,大多是世俗的、物欲的不良内容”,则强调民间流行的大多是不良内容,从而把“度”的问题变成“量”的问题,转述与原文不符。因此D项是错误的。‎ 四十、【2017届辽宁葫芦岛普通高中协作体高三上第二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现实主义的格局与气质 梁鸿鹰 古今中外文艺家的长期实践,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精神气质被广为认可,这种认可不是靠外部力量强加的。现实主义一直在发展中丰富,它与任何一种创作方法一样,在接受着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对现实主义而言,只不过因为存在时间长,经受的检验就格外多,但在赞扬和质疑、拥护和反对中,反而不断增添着它的艺术光彩。‎ 创作的梏局决定着创作的水平。格局小,力量就弱;格局大,就能够深入人心,格局来自胸怀,与视野密切相关。古今中外文学巨匠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对社会生活的强大包容、涵盖能力。任何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都不可能把自己局限在自我的牢笼里,他们首先需要心里有他人,需要胸怀一个完整的外部世界,心里装着整个宇宙,因而心里就容不下功利的盘算,进而看得更远、更开阔。‎ 但同时,伟大的现实主义经典之所以与假大空、概念化、抽象化势不两立,还在于能够在具体创作中落“小”。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总是能够让思想从细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通过对人的生存、对一切情感的细枝束节进行“事无巨细”的描绘,以足够丰沛的生活原貌表达对社会的认识。真正的现实主义大家是生活细节的收集者,在别人忽略的地方开掘出题材的富矿,在作品中建造起细节的迷宫,让人性的多棱镜发出光彩。现在不少作品达不到现实主义的高度,更多的时候可能不在于选材不好、立意不高、志向不大,而在于没有立足于细致入微的表达。这样的作品即使书名被记住了,但没有一个细节能留在人的头脑中,更谈不上有助于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提高人们的精神力量。‎ 现实主义强调忠实于现实生活,需要作家、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现实,但更强调透过现象看本质,以理想照亮现实,启迪人,引领人。当前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不单单指艺术高峰的缺乏,也包括“真实”的缺乏、思想价值高度的缺乏。现实主义的“实”常常表现为直面现实存在的复杂性、矛盾性,对社会进行由表及里的调查、探究,从而冷峻地解剖生活,目光如炬地见他人之未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目前不少作品引不起社会的关注,在于多是浮光掠影地描写现实表层,没有触摸社会进步发展的真正脉搏,没有捕捉到变革中人心向上的深层律动,因而不免陷入庸俗化,流于表面化,难说有真情实感,难为社会提供有益的精神价值。究其原因是创作者没有深刻理解现实主义的精髓,没有学到拨开社会历史迷雾的真经,导致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失语,自然不会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 文艺之所以有助于人的精神成长,在于能够树立标尺、指明理想,由现实落笔,再超拔于现实之上。人们之所以认为作家、艺术家的工作不是手艺,不是职业,而是一种使命,就是因为他们具有提升人们对社会历史认识的本领,人们推崇的正是文艺化腐朽为神奇,将生活经验上升为精神启示力量的深刻担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精神气质能够被广为认可,主要得益于古今中外文艺家的长期实践。‎ B.一个人要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需要的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能够心中装着整个世界。‎ C.现实主义解剖生活,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生活本质,所以它能直面现实存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D.由现实落笔又超拔于现实,给人树立标尺,指明理想的文艺作品对人的精神成长会有帮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实主义和其他创作方法都要接受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只不过相比较而言,现实主义所经受的考验格外多。‎ B.创作格局跟一个人的胸怀、视野有关,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创作水平,现实主义作家都具有对生活的强大包容、涵盖能力。‎ C.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创作中能够落到“小”处,而现在不少作品达不到现实主义的高度,原因往往在于表达不够细致入微。‎ D.作家、艺术家的使命感体现在提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将生活经验上升为对人们具有启示作用的精神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主义在发展中受到了赞扬和拥护的同时也遭受到了质疑,甚至是反对,但这些却不断增添着它的艺术光彩。‎ B.现实主义大家往往收集生活细节,一般人都忽略的地方也能发现题材,能用细致入微的表达把作品的细节留在读者的头脑中。‎ C.目前不少现实主义作品只是简单描写现实,陷入庸俗化,主要是因为作者对现实主义精髓理解不够透彻,社会知识不够。‎ D.现实主义强调忠实于现实生活,体现在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现实和透过现象看本质两个方面,其中第二方面更重要。‎ ‎【答案】‎ ‎1.C ‎2.B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C项,因果关系倒置。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四段,原文所述应是现实主义先“能直面现实存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后来才有“解剖生活,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的结果。‎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即可得到答案。‎ ‎2.‎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确定答案。‎ ‎3.‎ 试题分析:C项理解有误,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社会知识不够”错误,原文是“没有学到拨开社会历史迷雾的真经”,是没有学会透过社会现象看本质的意思。‎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