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1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1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8级高三入学摸底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这样的故事贯穿于新中国70年奋斗历程。中国经历了多少曲折而终能转危为安、履险如夷,这恰恰说明,中国具有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没有什么风雨波折能阻挡中国前进的坚定步伐。‎ 观察当今中国,外部环境复杂,风险挑战严峻,是为“难”。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中国不仅宏观经济稳中有进,而且创新活力不断涌现,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跻身世界首位。在难中进、向高处行,把握“难”与“进”的辩证法,为理解中国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 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这样的故事贯穿于新中国70年奋斗历程。犹记新中国成立初期,“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从一穷二白的起点出发,我们还曾遭遇封锁与遏制,经历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验。但愈是艰险愈向前,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一路行进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正在建设人类历史上规模最浩大、气势最雄伟的现代化事业。可以说,新中国70年历史,就是把困难当阶梯、不断向上攀登的奋斗史诗。‎ 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至远。正是对各种挑战的回应,唤醒了我们主宰命运的自我意识,激发起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的豪迈情感,推动中国进入不断自我超越的能动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西方世界的遏制与封锁,我们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经济社会转型的未知风险,我们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正是在与困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难斗争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不断改革之路、不断学习之路、不断创新之路。‎ 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涵养了一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经过70年不懈奋斗,中国人深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知道许多时候胜利要通过斗争获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斗争精神、奋斗意志,贯穿于70年风云激荡的岁月,也将推动中国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定力。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为了赢得一时掌声,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的是耐力和韧劲。在现代化过程中,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甚至停滞不前,这样的教训发人深省。在70年发展历程中,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中国经历了多少曲折而终能转危为安、履险如夷,这恰恰说明,中国具有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没有什么风雨波折能阻挡中国前进的坚定步伐。‎ 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激荡着战胜前进路上一切风险挑战的信心。经历了70年风风雨雨,中国人民什么风浪没有见过,什么阵势没有经历过,这让我们在面对风险挑战时具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和乐观精神。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今天,我们确实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涉深水者得蛟龙”,在70年的坐标中接续奋斗,我们可以克服今天的困难、遇见更好的明天。‎ 保持向困难进发、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的起点上,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我们将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正是由于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中国宏观经济才能实现稳中有进,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跻身世界首位。‎ B.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保持着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的理念,矢志不渝。‎ C. 西方世界在早期对中国进行遏制与封锁,但我们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如今,我们同样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D. 只要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的起点上,我们就可以克服今天的困难、遇见更好的明天,就可以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2.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A. 文章先提出“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的中心论点,从是什么、会怎样、怎么办的角度,阐述论证了自身观点,结构清晰。‎ B. 文章充分关照历史,论证过程中既有对当代成果的列举,也有对历史的关照,历史与现实交织,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C. 文章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强有力地说明了“没有什么风雨波折能阻挡中国前进的坚定步伐”的观点。‎ D. 文章论证结构清晰,以顺承形式谋篇布局,各分论点间层层递进,具有较强的层次感,引领读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思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中国的起点不高,一路走来我们也遇到了许多挑战。但正是“犯其至难,图其至远”的思想,让我们在挑战中成长起来。‎ B.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定力、战胜前进路上一切风险挑战的信心,都是70载奋斗路上攻坚克难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C. 在应对70年来的种种挑战时,正是由于中国的耐力和韧劲,才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才有了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中国才能战胜困难,发展壮大。‎ D.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中国人民上下一心,携手抗疫,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攻坚克难,这与本文观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白影:‎ 作为主持人更应该言之有理,还是言之有物?我想都很重要,但是物比理更重要。因为物是理的基础,理是来自于某一样事物。这不是谁告诉我的道理,这是我通过多年的实践得出来的一个经验。《主持人大赛》进行到现在,每一次我们都会带出一个鲜活的故事给大家,在我工作的七年主持经历当中,我的追求是希望能够把那些采访当中看到的人、遇到的梦想、感受到的力量说给大家听,大家自己去感受。我相信,道理就像城市当中的高楼大厦一样,是冰冰冷冷的,是整整齐齐的,但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会在我们从早市上买回来的那条扑腾扑腾着的活鱼,会像一捆小青菜,上面还有着露珠,你有一百种烹饪它的方法。‎ 邹韵:‎ 梁晓声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现实家园,唯有书本可以构建一个精神家园。而在我看来一个主持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更应该构建一个丰富的深邃的精神家园,而在这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个精神家园当中,物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理反而是更加重要的一个部分。为什么?因为主持人啊,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也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主持人,好的主持人一定要懂得把事实去收集,一定要懂得讲出这个故事后的道理,内涵和一些更加深邃的东西。在传播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新闻是历史的第一卷手稿。我想在这个手稿里面事实的部分可以交给记者和其他的人来处理,而在理的部分应该由主持人来去升华,因为这样才可以让这个厚厚的书更加地深邃、更加地丰富、更加地耐人寻味。‎ 白影:‎ 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话。是著名的网友说的。著名的网友说:有的人知道那么多道理,但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实践当中的小故事,2017年我主持杭州市道德模范的颁奖典礼,有一个八十六岁高龄的老人家,王坤森,他依靠捡垃圾资助了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我在台下跟他沟通,我说:“老爷子,每个人都得上台发言,你需要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做这件事情你遇到了哪些困难?”老爷子说:“唉,我真不想去炫耀什么,这就是我应该做的。”直到一位导演站了出来,跟他说了一番话,他说:“王爷爷您看,今天现场有一千名观众,每个人哈,我给你数了一下,每个人一块钱,就有一千块钱可以给这些大学生们。您想想通过电视转播还会有上万的观众都能够看到我们的节目,能够帮助到多少人。”王爷爷特别激动,在台上抢过我的话筒说:“年轻人们,你们要加油,祖国的未来是你们的,你们是祖国的希望。”我当时特别感动,我认为这就是言之有物的道理。其实老爷爷无比珍视的这一个机会,正是我们每天的工作。我们希望能够用一个故事去脉动一群人的心、集合一群人的心、去做一件对社会对国家有价值的事情。‎ 邹韵:‎ 感谢白影分享的这么感人的例子。我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所以我其实相信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我更觉得在主持人的层面,我们应该反映出来的是意识去反映物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主持人要做到的不是我们所有人可以看到那幅风景,我们要解释的是风景背后的道理,风景背后的事实。这是什么意思,言之有物的人会说:“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邹韵。”而如果他把这个问题去问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撒贝宁老师,他作为一个言之有理的主持人会说:“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名字是什么?就是你管玫瑰,不管叫什么名字,它都是那样地芬芳。言之有物的人会说:这些花一样,这些人不一样。但是如果你去问言之有理的董卿老师,她可能会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个人受到了一些挫折说:“我被怼(duǐ)了,我遇到挫折了。”但是如果你去问康辉老师,他可能会说:“那个字念du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ì,同时,泰戈尔曾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因此在我看来一个主持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他一定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言之有理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毕生的追求,谢谢大家。‎ 康辉:‎ 其实这个题目我们在探讨的,正是主持人表达的时候,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言之有理,那我们会失去了温度。仅仅言之有物,可能又会失了高度,所以确实需要我们把故事、情感、道理以及升华都融合在一起。那刚刚两位我觉得你们真的都做到了,当然我们在这语言当中的这种表达需要更打动人、需要语言更有力量、需要语言更能让人记住。在这方面呢,我觉得邹韵刚才的这两段更稍胜一点,特别是刚刚她说的言之有物的人会怎么说、言之有理的人又会怎么说、那几个排比在语言的表达,语言的这种力度上面非常出彩。‎ 董卿:‎ 我很同意刚才白影在讲述当中的所有论点。言之有物是言之有理的基础,但是我没有想到是邹韵能够在这样一个对抗当中,很快地去厘清自己的思路,给出一些具体的事例进行反击。二位刚才的这个讲述,特别符合我们讲故事的一个黄金抛物线。设定情节、而后进入话题、而后引发冲突、而后进入高潮、解决问题、给出结论。那如果说更倾向于谁的话呢?可能邹韵的确始终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你能够很好的体现出自己的讲故事的方式,就是把国际范儿和中国味儿相结合,把大家想听的融入到我想讲的东西当中,做得非常好。另一方面,其实我好几次注意到白影在听别人说话和自己讲话,说着说着你会热泪盈眶,这样的一种感同身受的能力,这样的一种情感的丰盈,是很能让你站在一个文艺的舞台上去绽放光芒的。‎ 相关信息:‎ 同组的两名选手对同一命题的不同观点进行交替评述。两名选手各有两轮评述时间,第一轮每人1分钟,第二轮每人1分30秒。两轮评述结束后,将由专业评审进行打分,康辉、董卿两位点评嘉宾进行点评。本轮题目:作为主持人,更应该言之有理。/作为主持人,更应该言之有物。‎ ‎(摘编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有删改)‎ ‎4. 下列关于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基于白影多来年的实践,她认为理是来自于某一样事物。这不是口口相传得来的道理,因此言之有物更加重要。‎ B. 主持人要懂得收集事实,更要懂得讲出故事后的道理,内涵和一些更加深邃的东西,因此邹韵认为,言之有理更加重要。‎ C. 康辉认为,需要语言表达打动人、语言有力量、语言能让人记住,而邹韵在这方面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表现更佳。他更认可邹韵的观点。‎ D. 董卿认为,白影具有一种感同身受的能力,而邹韵国兼具国际风采和中国气息,两者各有优势,各有千秋。‎ ‎5. 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白影认为,主持人的工作是用一个故事去脉动一群人的心、集合一群人的心、去做一件对社会对国家有价值的事情,王坤森的实践与之契合。‎ B. 邹韵在表述观点是,给出几组会怎么说、言之有理的人又会怎么说,举出莎士比亚、泰戈尔的名言,有力地支撑了“言之有理”的观点。‎ C. 董卿在点评过程中,引入“黄金抛物线”的定义,既能高度概括其表达的内容,也体现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D. 针对“言之有理”和“言之有物”的两种二元对立的观点,四人的表述均对双方做出了关照,体现了优秀主持人的全局观,‎ ‎6. 《人民日报》评论《主持人大赛》时说到,“……讲述时代故事、展现时代精神,媒体人最应该有的样子就是如此。”请简要分析他们是怎样“讲述时代故事”的。(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1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 根本没用! ”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2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我们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3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4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选自《我与地坛》)‎ ‎7. 下列关于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以含蓄委婉,庄重典雅的语言,在追述母亲的生前和身后的往事的过程中,抒发了对于亡母缅怀与忏悔相互交织复杂情感。‎ B. 母亲对合欢树精心摆弄的过程,就好像是对我精心呵护照顾的过程,写树其实也是写人,表现的母亲对我深切无私的爱。‎ C. 母亲亲手栽的一棵合欢树,成为作者情感移注的对象。这种方式与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采用的方式相似。‎ D. 作者怀念母亲时,写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以景结情,使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余韵悠长,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8.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到,“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着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9. 本文为什么没有写“我”再看母亲种下的合欢树,而是以对“那个孩子”未来的想象收束全文?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与秦军遇,九战,绝甬道,大破之。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作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惴恐。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 B. 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 C. 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 D. 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B. 假,古代表代理官职的词语,如《汉书·苏武传》中“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C. 九,古代常用于泛指多数或多次,和“三”用法有相似之处。如《战国策·荆轲刺秦王》中,“乃朝服,设九宾”中,“九宾”即指多个宾客。‎ D. 壁,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其本义指墙壁,即用土坯、砖石垒砌或用竹木做成的遮挡物。这里指军营、军营的围墙。‎ ‎1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宋义与项羽合作攻打秦国,宋义出谋划策,项羽行军用兵,斩杀了军中凶猛如虎,凶狠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人。‎ B. 合作攻打秦国途中,项羽认为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为相,谋取私利,这不是国家真正的贤良之臣,于是斩杀宋义。‎ C. 巨鹿之战前,项羽率领军队渡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三天的干粮,向士卒表示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 D. 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诸侯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1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2)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14. 下列关于本词内容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 B.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三句,作者想象死别后,如果再相逢,亡妻容颜苍老,形体衰败,已经“鬓如霜”,极言时间之久。‎ C. “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 D. ‎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后二句,以景结情,读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 ‎15. 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说,“此首为公悼亡之作。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表达沉痛之情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依然没有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真正的“逍遥游”的境界。‎ ‎(2)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后人要从中汲取经验,铭记教训,否则就会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_______,_______”。‎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总结概括全文自己学习经历,表明自己在求学路上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甲)“势”是一种客观存在,标示着事物发展的形势、态势、趋势。身处 的时代环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离不开对“势”的认知与把握。要敏锐把握“势”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积极主动作为,或积厚成势,或 ,或谋势而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乙)任何新事物的发端、兴起、壮大,都需要一个过程。惟有持续积累,方可积厚成势,最终 、不可阻挡。(丙)回望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从小岗村的红手印拉开农村改革大幕,到自贸区上海启航后 ,改革的渐进式,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积势过程。(丁)当信息化的快车加速到5G时代,以合乎规律的取势、占得先机的顺势,让新事物健康成长,让新动能加速壮大,才能以更多“小趋势”汇聚成磅礴的时代大潮、发展大势。‎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变动不居 蓄势待发 势如破竹 推而广之 B. 白驹过隙 厚积薄发 破竹之势 上行下效 C. 白驹过隙 蓄势待发 破竹之势 推而广之 D. 变动不居 厚积薄发 势如破竹 上行下效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改革的渐进式,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积势过程。‎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B. 渐进式的改革,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积势过程。‎ C. 改革的渐进式,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积势过程,也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探索过程。‎ D. 渐进式的改革,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积势过程。‎ ‎19. 将下面的句子补回文章原位,最恰当的位置是(3分)‎ ‎《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 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指出图片中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6分)‎ ‎21. 请从下面一段新闻报道的内容中,提取出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几个特点,每点不超过12字。(5分)‎ ‎2020年高考语文命题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如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选取我国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特定的视角提出写作任务。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未来,思考使命担当。如全国Ⅱ卷作文题“携手世界,共创未来”,将学生带入全球抗疫的进程之中,感受青年在危机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命题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如全国Ⅰ卷作文题给出的背景材料有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从中,学生可以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此外,命题还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时代要求,通过精心设计试题,将美育、体育、劳动教育以浸润的方式融入其中。‎ ‎(摘编自中国考试,有删改)‎ 四、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2019,可能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也可能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现在看来,确实如此。在接踵而至的2020年,大到世界、小到个人,都在承受巨大的考验,仿佛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珠峰测高,北斗航天,高考延期,疫汛交织……‎ 是的,考验,在2020年来得有点猛。如果2020是一张考卷, 它有些难,甚至有些超纲。 满分或许不易, 但我们至少要不留遗憾。‎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假定你是复兴中学高三学生李华,你将在高考壮行仪式上代表全体高三学生发言,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8级高三入学摸底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 B ‎2. D ‎3.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 C ‎5. D ‎6.(6分)‎ ‎①关照多方,具有辩证色彩。‎ ‎②引经据典,论述底蕴深厚。‎ ‎ ③现身说法,融入自身经历。‎ ‎ ④举例精当,时代气息浓厚。‎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 A ‎8.(6分)‎ ‎①母亲关心我的疾病,为我的疾病发愁奔波。‎ ‎②母亲在我失落低沉的时候给我精神上的支持。‎ ‎③“我”对母亲的感情在母亲去世后愈发强烈。‎ ‎9.(6分)‎ ‎①“我”难以面对母亲离开后的空院子,也难以承受想起白发的母校担心儿子的样子。‎ ‎②“那个孩子”,是未来新生与希望的象征,是联系现在与未来的一个纽带。‎ ‎③“创设主客体之间适当的距离,获得独特的“距离美”效应;感情得以进一步的升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 C ‎11. C ‎12. A ‎13.(10分)‎ ‎(1)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 ‎(2)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都说:“首先把楚国扶立起来的,是项将军家。如今又是将军诛灭了叛乱之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 B ‎15.(6分)‎ ‎①虚实结合 ‎②叙述白描 ‎③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6分)‎ ‎(1)(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A ‎18. D ‎19. B ‎20. (6分)‎ ‎ 要素:针管、剑、美国国旗、疫苗、政客 ‎21.(5分)‎ 贴近现实生活,厚植家国情怀 关注人类未来,思考使命担当 发掘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坚持五育并举,有机融入试题 四、作文:60分。‎ ‎22.(60分)‎ 参考立意: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 语文试卷第15页(共12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