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兰州一中2018-2019-1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语 文 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请看清题号,在各题规定的区域内答题。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 永远的巴金 王 蒙 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以及《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思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时候,他写什么都是那样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更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我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但是我并不悲观,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说。他像老母鸡一样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他与女儿李小林主编的《收获》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尊重传统、推举新秀的园地。“要多写,要多写一点……”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在他还能行动的时候,每次我去看望他,他老人家总要边叮嘱边站立着……走出房门相送,而当我紧张劝阻的时候,他与女儿小林都解释说他也需要活动活动。我们握手,他的手常常冰凉,小林说他的习惯是体温维持较低,然而他的心永远火烫。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提倡讲真话提倡了一生,却遭到过诋毁,曰“真话不等于真理”,倒像是假话更接近真理。现在,这种雄辩的嚼舌已经不怎么行时了,巴金的矗立是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对于假大空伪文学的胜出。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 ‎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读过许多巴金写的译的作品,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激情、 ‎ ‎ 力量和牺牲精神。 ‎ ‎ B.巴金喜欢高尔基笔下的英雄丹柯的故事,表现了巴金愿意为人民呼唤光明、驱逐黑 ‎ 暗的理想愿望。 ‎ ‎ C.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 ‎ 并铭刻在人们的心底。 ‎ ‎ D.巴金老人不苟言笑,即使想说笑话也是表情苦涩无奈,这体现了他的诚实、谦虚、‎ ‎ 质朴、无私。‎ ‎2.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并简要分析。(4分)‎ ‎3.文章结尾处说“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得到的启示。(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1分)‎ 母 亲 莫 言 ‎①我五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 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通过回忆母亲在苦难日子里顽强生活的勇气与信念及对我的启悟与激励,表现了母亲的坚韧、勤劳、朴实与伟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由衷感激和尊敬。‎ B.文章第二段“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体现了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地面对困难的坚毅品质,让我敬佩。‎ C.本文教育人们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挣扎着活下去,但是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D.文章写了爷爷、父亲都“严厉地批评了我”,目的是为了反衬母亲对自己教育的缺失,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母亲用自己的勤劳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无暇顾及我。‎ ‎5.在第①段,作者是怎样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场景的?为什么说这场景是他文学道路的起点?(4分)‎ ‎6.第③段加横线的句子在行文上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二、古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5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日:“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日:“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日:“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 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8.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侯”中的“侯”是爵位名。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 C.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如“汉武帝”、“隋炀帝”等。 ‎ D.《史记》由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9.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足智多谋。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胸有韬略。他计败峣下秦军,又劝说汉王授印于韩信,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谨慎低调。汉高祖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只愿受封留县,于是被封为留侯。 ‎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 ‎(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4分)‎ ‎(2)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4分)‎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4分)‎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喜观①即到复题短篇二首(其一)‎ ‎【唐】杜甫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 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 意答儿童②问,来经战伐新③。‎ ‎ 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④。‎ ‎【注】①观:杜甫的弟弟,杜观。②儿童:诗人的儿子宗文,宗武。③来经战伐新:这既是书中的内容,也是诗人向孩子们讲述的内容。《杜诗镜铨》引卢德水注云,“是年郭子仪讨周智光,命大将浑瑊、李怀光军渭上,所谓‘来经战伐新’也”。④秦:代指家乡。‎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渲染环境,三峡一带,两岸连山,层峦叠嶂,遮天蔽日。‎ B.颔联直书实事,作者虽在病中,但因与弟弟相见,精神立马振奋。‎ C.颈联就“书”发挥,写杜观是冒着性命危险,通过战区远道而来的,兄弟之间的骨肉深情跃然纸上。‎ D.尾联“泊船”与“巫峡”相呼应,“归秦”与“终南”相衔接,首尾紧密配合,堪称天衣无缝。‎ ‎12.有人说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 ‎(2)撑着油纸伞,独自 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姑娘。(《雨巷》)‎ ‎(3)_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___________! (《再别康桥》) ‎ ‎(4)真的猛士, , 。 (《记念刘和珍君》)‎ ‎(5)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荆轲刺秦王》)‎ 三、语言文字运用(26分)‎ ‎1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秦王惊,自引而起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B.秦伯说,与郑人盟 秦王必说见臣 C.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D.诚能得樊将军首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1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夫晋,何厌之有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16.下列语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①失其所与,不知 ②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④进兵北略地 ⑤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⑥张良出,要项伯 ‎⑦秦兵旦暮渡易水 ⑧令将军与臣有郤 A.①②④⑥⑧      B.①②⑤⑥⑧‎ ‎ C.②③⑤⑦⑧ D.②③⑤⑥⑦   ‎ ‎17.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叱骂 阙秦利晋 博闻强记 殒身不恤(xù) ‎ ‎  B.惆怅 星辉斑澜 檐头瓦菲 图穷匕见(xiàn)‎ C.喋血 书生意气 离别笙萧 篱墙颓圮(pǐ)‎ D.浸渍 峥嵘岁月 桀骜不驯 叱咤风云(chà) ‎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巴金在晚年以“说真话”的勇气和平易近人的文字,倾心创作《随想录》,反思自我,拷问灵魂,其作品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 ‎②尽管金融危机让部分企业减少了人才的需求量,但一些大中型企业从长计议,借机 ‎ 进行人才储备,有针对性地吸纳专业后备人才。‎ ‎③10月1日晚上,3万多枚烟花同时燃放,打出了各种造型,烟火交相辉映,令人目 ‎ 不交睫。‎ ‎ ④惠普网络中国高层换帅尘埃落定,10月15日,新任中国区总经理在惠普“网络优势,尽数呈现”的媒体见面会上露面。‎ ‎ ⑤伴随着古典优雅的音乐,大幕缓缓拉开,十二名长袖善舞、身姿曼妙的舞蹈演员身着古装,为大家表演了经典的舞蹈《敦煌》。‎ ‎ ⑥本届书画交流活动中,书画名家纷纷献艺,一幅幅书法力透纸背,一幅幅丹青意境深远,博得观众的连声喝彩。‎ A.①②③    B. ②④⑤‎ C.④⑤⑥       D. ①④⑥‎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图景,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作者戴望舒也因此成名,被人们称之为“雨巷诗人”。‎ B.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诗人艾青倾吐了对大堰河无比真挚的爱,这种爱是与对黑暗社会的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C.80%以上读过《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的人和听说过这个故事的人,在讨论其人其事时,都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是感人的。‎ D.查尔斯·狄更斯出身寒微,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早在清末就被译成中文,是一百多年来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家。‎ ‎2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惊悉家父仙逝,我不胜哀伤,特此沉痛哀悼。‎ B.贵校师生十分热情,请我做报告,校长亲自在校门口恭候,我很感动。‎ C.今天蒙您大驾光临,蓬荜生辉,我感到十分荣幸。‎ D.你有困难一定要告诉我,我将鼎力相助。‎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关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调查显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外国公民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即长城和龙,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符号, ① ,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令人震惊的新式建筑等。诚然文化符号有助于中国 ② ,被外国民众所认识,但是它也限制了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应该让外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不同侧面,以便 ③ 。‎ ‎22.参照下面的示例,为下列历史人物各写一句评价语,要求句式相似,能概括事实,评价中肯。(4分)‎ ‎【示例】高渐离:闹市击筑,廷扑秦王,肝胆相照真知音。‎ 荆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之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成长的岁月中,我们经历过很多触动心灵的一瞬,它是坎坷中的一个微笑,迷茫时的一个指教,悲伤时的一个引导,成功时的一个拥抱……这些瞬间激励我们一路走来,在我们心底沉淀成美好。‎ 请用我们手中的笔,解开情感密码,激活心灵记忆,以“行走在美好中”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兰州一中2018-2019-1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B【A项,文中只说《灭亡》和《新生》中蕴含了牺牲精神。C项,“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于文无据。D项,前后没有必然联系。】‎ ‎2. ①情感热烈、热爱青春。巴金的作品书写青春,充满感情的郁积。②爱憎分明、直言 不讳。爱国和人道是他终身的信仰。③热爱祖国、忧国忧民。晚年巨著《随想录》表现历史反思。④诚实、质朴、谦虚、无私。保护青年,将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⑤坚持真理、敢讲真话。一辈子提倡讲真话,甚至因此受到过诋毁。(一点1分,答够四点满分)‎ ‎3.理解:这句话饱含着作者对巴金的崇敬和对自己的鞭策。作为后来人,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有时会懈怠轻狂,但与巴金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卓越成就相对比,就会为自己的轻狂表现感到愧疚和自责。(2分)‎ 启示:面对着巴金对文学和社会的真挚态度,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反思自己,将对国家的担忧,对人民的热爱,用真诚质朴的语言表达出来。(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D【“目的是为了反衬母亲对自己教育的缺失……无暇顾及我”错。】‎ ‎5.第一问:从动作、听觉、视觉、嗅觉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两点1分,三点2分)‎ 第二问:这样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立体记忆(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者小说的面貌和特质。(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①内容上,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②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并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为下文反衬母亲的坚强作铺垫。(一点2分,两点4分)‎ ‎7. B ‎8. D【《史记》为纪传体通史】‎ ‎9. B【“没费一兵一卒”错误】‎ ‎10.(1)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为疑军。(“愿”“留壁”“具”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 ‎ 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北”“亡”“间”各1分,句意通顺1分)‎ ‎(3)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鄙”“远”“陪”各1分,句意通顺1分)‎ ‎(4) 我要停留下来的原因,是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认为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所以”“俱”“迟”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 沛公从雒阳向南穿过辍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驻留营垒,派一部分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之计,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成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成阳,秦王子婴投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因此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于是派张良回去。他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 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候。‎ ‎11. B (“因与弟弟相见”错误,应是读到了弟弟的来信。)‎ ‎12. ①首联前句写巫峡两岸层峦叠嶂,遮天蔽日,暗指作者情绪低落;后句遥想终南山万里皆春,透露出一丝喜悦。②颔联写自己于病中收到弟弟来信,悲中见喜。③颈联写自己高兴地回答孩子们的问题,但回答的却是战事,喜中有悲。④尾联设想兄弟见面后的情景,表现了作者渴盼团圆的急迫心情,表达想要回家的愿望,但“款款”二字说明这一愿望不能立马实现,仍然是悲喜相兼。(每点2分,任意答2点4分)‎ ‎13. (1)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2)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 ‎(3)软泥上的青荇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4)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5)风萧萧兮易水寒 复为慷慨羽声 ‎14. B 【A项“引”:指身子向上起/举起;B项“说”:皆通“悦”,高兴;C项“就”:踏上,登上/完成;D项“诚”:如果/确实,的确。】‎ ‎ 15. A 【A被动句,B宾语前置,C定语前置,D省略句】‎ ‎ 16. B 【①知,通“智”;②反,通“返”;③蚤,通“早”;⑤卒,通“猝”;⑥要,通“邀”;⑧郤,通“隙”;④⑦没有通假字。】 ‎ ‎ 17. A 【B项“星辉斑斓”;C项“离别笙箫”;D项“叱咤(zhà)风云”)】‎ ‎ 18. D【①平易近人:既指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又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②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现也形容从长远的角度考虑。③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④尘埃落定:尘埃,细小的灰尘。尘埃全部落下。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⑤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⑥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 19. B(A项句式杂糅,“被人们”和“人们称之”杂糅,去掉“被”或“之”;C项“80%以上”修饰两可;D项主宾搭配不当)‎ ‎ 20. C(A项“家父”是说自己的父亲,此处应为“令尊”;B项“恭候”是自己对他人说的敬辞,此处用错;D项“鼎力”是敬辞,此处应该用“全力”)‎ ‎ 21. ①他们的认知普遍比较分散 ②在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 ③全面了解中国文化(一空1‎ 分,两空3分,三空5分)‎ ‎ 22. 【参考答案】 荆轲:孤身刺秦,舍生取义,易水萧萧侠名传。‎ 烛之武:深夜出城,退秦存郑,功名赫赫万代扬。‎ ‎ 23. 【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