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北虹高级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1.按题目要求填空。‎ ‎(1)杜甫《月夜》一诗中运用反衬手法,突出表现对妻子的思念、担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描写音乐暂停之后突然爆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登楼》中借眼前古迹委婉抒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太乙近天都,__________。( ) <作者>《终南山》)‎ ‎(5)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李白《_______________》<篇名>)‎ ‎(6)《锦瑟》中化用典故描写音乐情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7)《书愤》中作者回忆从军作战经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 (1). (1)遥怜小儿女, (2). 未解忆长安 (3). (2)银瓶乍破水浆迸, (4). 铁骑突出刀枪鸣 (5). (3)总为浮云能蔽日, (6). 长安不见使人愁 (7). (4)连山接海隅; (8). 王维 (9). (5)栗深林兮惊层巅; (10). 《梦游天姥吟留别》 (11). (6)庄生晓梦迷蝴蝶, (12). 望帝春心托杜鹃 (13). (7)楼船夜雪瓜洲渡, (14). 铁马秋风大散关 (15). (8)秦人不暇自哀; (16).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背诵、理解、默写能力及相关作品的识记能力。默写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乍、浆、迸、蔽、隅、栗、巅、洲、暇、鉴。‎ ‎2.解释加点词。‎ ‎(1)过秦论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3)追亡逐北 ‎(4)因河为池 ‎(5)揭竿为旗 ‎(6)赢粮而景从 ‎(7)非抗于九国之师 ‎(8)骊山北构而西折 ‎(9)不霁何虹 ‎(10)族秦者秦也 ‎(11)使六国各爱其人 ‎(12)取之尽锱铢 ‎(13)六国互丧 ‎(14)盖失强援 ‎(15)与嬴而不助五国 ‎(16)始速祸焉 ‎(17)秦击赵者再 ‎(18)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19)函梁君臣之首 ‎(2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1)指出过错 ‎(2)吝惜 ‎(3)败北的军队 ‎(4)依靠 ‎(5)高举 ‎(6)通“影“,像影子一样 ‎(7)高 ‎(8)建 ‎(9)雨雪后初晴 ‎(10)灭亡 ‎(11)假使 ‎(12)细小的东西 ‎(13)相继 ‎(14)表原因 ‎(15)亲附 ‎(16)招致 ‎(17)两次 ‎(18)推究 ‎(19)用盒子装 ‎(20)一定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同时注意实词的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本题句子都出自课内文言文,熟读课文,结合句意,即可完成此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析《 》‎ ‎[日]岸阳子 ‎①中国自隋唐延续到20世纪初的科举制度,是自上而下通过国家考试选拔官僚的制度,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成为高级官僚,参与中央政治。为了考科举,必须自幼上私塾。考生通过古典接触先贤言行,学习治世范例,将儒教思想体系化作自身的思维方式,自身的思想,通过反复习练,以成为国家体制的表现者,而获得这样的教养是做统治者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在旧中国具有这种教养的人,被称作“读书人”。“读书人”的理想就是通过科举,成为高级官僚——士大夫,参与政治,发挥自己的学识与能力去实现更美好的社会。可以说“为天下苍生”就是他们的理念。正是这种理念使这种学问的内容意义和知识分子的生存方式得以正当化。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人如此执着于当官的理由。就这样,科举成为一种反复生产同质同类的知识分子的机制。在“士”与“读书人”同义的社会上,知识分子本身就是国家体制的意识形态的体现者。即便像鲁迅笔下的主人公 那样的科举落第者,他们脑里所有的意识形态也是士大夫及统治者的意识形态。‎ ‎③在这个讲演中,鲁迅首先指出,在中国,知识分子不管其为人如何,社会构造上知识分子是站在压迫者的一边的。知识阶级只有在真正认识自身的局限性之后,才可以作为一种过渡的存在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但其前提就是必须成为“真的知识分子”,即“觉悟的智识者”,中国的知识分子只有通过这种自我认识的过程才能够在新世界拥有一席之地。‎ ‎④鲁迅认为,“觉悟的智识者”首先必须正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现实。要真正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就必须将自己的视点移至最受压迫的人——平民的立场。然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如一位中国大学教授,甚至对有人在他的文学作品里要描写一个车夫而感到奇怪。鲁迅指摘,要他们与平民用同一视线来正视现实,实在不易。‎ ‎⑤鲁迅还认为,“觉悟的智识者”必须追求真理,正视自身内部存在的普遍意志与儒学价值体系即士大夫意识形态的矛盾。只有深深认识到自己在社会构造上是站在压迫者一边的,而要不断地否定自身内部反复产出的士大夫的意识形态,这样才能找到不与平民敌对的道路。至于那种光批判体制、议论平民文学,而对自身的社会位置从未产生疑问的知识分子,是难以置信的。‎ ‎⑥再则,鲁迅认为,“觉悟的智识者”必须走出象牙之塔,为人类解放冲锋陷阵。他们不是在安全的场所讲授柏拉图、苏格拉底,而是不顾个人利害,替被剥夺文字的平民说话。当他的言说与变革力量相结合之时,当然会招来危险,而他是不惜牺牲的。‎ ‎⑦孙中山在他的《三民主义》一书中写道,人有“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三种,“先知先觉”将其之“知”传授给后两者,依此引发出他们内含的变革力量。这就是所谓的“知难行易”说。孙中山之说的真谛在于“先知先觉”能引发出“后知后觉”“不知不觉”内在的变革力量;与鲁迅同样,重视“先知先觉”就是重视“觉悟的智识者”的作用。不过孙中山在此并未论及中国知识分子的问题。‎ ‎⑧鲁迅指出,知识分子的唯一的作用就是替平民来申诉平民的痛苦,也就是实现为平民代言的使命。鲁迅一贯通过文字把平民的痛苦告诉大众,告发欺压他们的人。但那就是一个“(四万万的)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答有恒先生》)的时代。‎ ‎⑨对于鲁迅来说,究竟是什么将他的文学行为与“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着宰割和灭亡”(《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的中国劳苦大众联系到一起的呢?鲁迅坚信,一名文学家为了他的写作这一行为,与大众一样受到压迫、杀害,与大众享有同样命运之时,文学才会与“目不识丁”的大众联系在一起。这种坚定的信念正是鲁迅晚年得以不屈不挠奋勇战斗的精神支柱。‎ ‎⑩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与平民共命运就是意味着根本改变自己的存在。如若借用海老坂武在论述弗朗茨・法农(Frantz Fanon)时所用之语,可以说鲁迅也把中国革命作为寻求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 ‎⑪不仅是鲁迅,凡贴在中国革命前头的“觉悟的智识者”所走过的路,都显示出为解数人类的斗争也正是为创造新人的过程。对站在“今天和明天的交界”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那充满苦涩的革命之路又未尝不是他们自身的再生之路呢。‎ ‎3.‎ ‎ 本文是日本作家岸阳子为鲁迅先生的一篇讲演而作,请根据本文的内容为鲁迅先生的演讲稿拟出标题:《________________》‎ ‎4. 请根据文义,填出相关的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名字。_____________‎ ‎5. 文本引孙中山之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6. 根据文本,解释第⑥段加点词“象牙之塔”的涵义。‎ ‎7. 用本文的相关观点分析鲁迅在作品《药》和《祝福》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 ‎【答案】3. 能抓住关键词“知识分子”即可。 ‎ ‎4. 孔乙己 5. 引孙中山对于人的三种状态的分析,突出鲁迅先生的“觉悟的智识者”应当是先知先觉者的观点。 ‎ ‎6. 指远离真实社会人生的纯理论的安全的研究。 ‎ ‎7. 夏瑜有了先进的觉悟,但却没有能够将自己与平民真正联系起来,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怜悯,因而未能成为有觉悟的智识者。‎ ‎“我”受过新思想的教育,却在压抑的封闭的、愚昧的乡人中沉默,逃避,也未能成为有觉悟的智识者。‎ 塑造了这两个人物形象的鲁迅先生则是真正的有觉悟的智识者。因为鲁迅认识到了知识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正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现实。将自己的视点移至最受压迫的人——平民的立场。他追求真理,正视自身内部存在的普遍意志与儒学价值体系即士大夫意识形态的矛盾。鲁迅不顾个人利害,替被剥夺文字的平民说话。‎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全篇内容,理清思路,再按要求答题。本题为给鲁迅的演讲稿拟题。把握文章内容,是围绕“知识分子”的各方面问题展开分析的。由“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与平民共命运就是意味着根本改变自己的存在”“中国知识分子来说,那充满苦涩的革命之路又未尝不是他们自身的再生之路呢”等内容,可拟为“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再生”或“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等。题目中必须有“知识分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既要熟知鲁迅小说,又能准确理解文中相关语句。文中信息是“科举落第者”“所有的意识形态也是士大夫及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孔乙己首先是科举落地者;他的穿着--长衫、语言--卖弄学问、行动--鄙视劳动,科看出他的思想是士大夫及统治者的意识形态。所以此处为孔乙己。‎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理解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从文段位置及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本题为应用孙中山关于三类人谈话的目的,具体内容为: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三种人中,“先知先觉”能引发出“后知后觉”“不知不觉”内在的变革力量。接着作者说“与鲁迅同样,重视“先知先觉”就是重视“觉悟的智识者”的作用”。可见其目的是以孙中山的观点,突出鲁迅的观点:“觉悟的智识者”应当是先知先觉者的观点。‎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象牙之塔”的相关语言有“走出”,“冲锋陷阵”“他们不是在安全的场所讲授”等。由此可以反推出其涵义。‎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中观点的能力及运用观点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既要理解文章观点,又要熟知相关作品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特点。文中相关观点为:知识分子,必须成为“真的知识分子”,即“觉悟的智识者”;替平民来申诉平民的痛苦,也就是实现为平民代言的使命;与平民共命运;这是知识分子的再生之路。以此来关照《药》和《祝福》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夏瑜”和“我”,可知二者都未能成为有觉悟的智识者。夏瑜是鲁迅先生著名小说《药》中的主人公。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的革命主张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甚至连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他讲的革命道理,人们听了“感到气愤”;他挨牢头打,人们幸灾乐祸;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封建王朝杀害,人们“潮加一般地去看热闹;甚至他母亲对他的英勇献身也不以为荣,反而感到“羞愧”。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是他有先进的觉悟,但却没有能够将自己与平民真正联系起来,所以他不是真正的有觉悟的智识者。“我”是《祝福》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我”的性格温文尔雅,有教养,同情怜悯底层劳动人民,“我”对祥林嫂的遭遇非常同情,当祥林嫂惊恐地询问人死了是否真的有魂灵时,“我”说话时吞吞吐吐,为了顾及苦命人的感受,用话安慰她,但之后心中及其复杂,决定逃避现实。“我”同情弱者,但面对封建社会的黑暗、封建礼教的残酷又深感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因此说,“我”的灵魂还受着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精神上还有麻痹,思想上还有软弱逃避的一面。也不是真正的有觉悟的智识者。相比较下,同样作为知识分子的鲁迅先生是真正的有觉悟的智识者。按照观点内容,整合文中③、④、⑤、⑥、⑧段相关内容可以得出答案。‎ ‎【点睛】解答句段作用这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开头段的作用,一是看与标题的关系,即点题,照应标题,二是看与下文的关系,引起下文,如为下文写……做铺垫(张本,埋下伏笔),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中间段的作用,一般从承上启下的角度分析,结尾段主要考查与上文和标题的关联。结尾的作用,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晚晴 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8.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自号_________,被后人誉为“_______”。‎ ‎9. 以下对于杜甫《晚晴》一诗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 《晚晴》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押韵的字分别是“归”、“飞”、“肥”、“微”。‎ B. 《晚晴》第一第二句细腻地描绘出了雨后斜阳返照、天空清爽澄澈的景象。‎ C. 《晚晴》第三第四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了雨后彩虹当空,雨点飘飞的情状。‎ D. 《晚晴》最后两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陶醉于眼前的景色,不忍归去的欣然忘我之情。‎ ‎10. 后人评价“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两句寄意深远,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8. (1). 少陵野老 (2). 诗圣 9. B ‎ ‎10. 此联用了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通过凫雁远去,熊罴自肥,含蓄地揭露了唐王朝朝廷中贤人远去,奸邪自肥的境况。‎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在熟记名家名作基础上按要求答题即可。杜甫为千秋诗圣,与李白齐名,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所以自称少陵野老。‎ ‎【9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内容、情感、主题的鉴赏。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A、“是一首五言古诗”理解错误。由“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中间两联对仗工整,二四六句押韵,可知为五言律诗。‎ 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四句没有用修辞手法。‎ D、“表达了作者陶醉于眼前的景色,不忍归去的欣然忘我之情”理解错误。尾联表达秋分时节,作者途穷作客,留滞秋江,久客不得归的怅惘之情。‎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凫雁终高去”,以凫雁比喻高蹈之士,远离了朝廷。熊罴觉自肥”,以熊罴比喻贪庸之人,揭露了朝中奸邪自肥的境况。作者于两者均无所处,所以途穷作客,留滞秋江。‎ ‎【点睛】分析情感,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州召为从事。时郡内士人龚录、姚铀位二千石,当世有声名,皆与嶷友善。‎ 建兴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余级,渠帅悉殄。寻其余类,旬日清泰。后得疾病困笃,家素贫匮,广汉太守蜀郡何祗,名为通厚,嶷宿与疏阔,乃自舆诣祗,托以治疾。祗倾财医疗,数年除愈。其党道信义皆此类也。‎ 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 ‎11. 解释加点字 ‎(1)捐家逃亡 (2)嶷身率左右 ‎12.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 弱冠为县功曹 为天下笑 B. 先主定蜀之际 诸侯之所亡 C. 嶷以都尉将兵 以资政殿学士行 D. 因斩慕等五十馀级 因利乘便 ‎13. 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自舆诣祗 B. 席卷天下 C. 辇来于秦 D. 手长鑱 ‎14. 翻译划线句子 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 ‎15. 画波浪线部分写何祗“倾财医疗”,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章展现了张嶷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答案】11. (1)捐:舍弃;(2)身:亲自 12. C 13. D ‎ ‎14. 张嶷考虑到山贼像鸟兽一样分散,很难通过一战将其擒杀,便假装与他们讲和亲善,约定日期设置酒宴招待他们。 ‎ ‎15. 通过侧面描写,体现出张嶷德行之高,别人都愿意帮助他。 ‎ ‎16. (1). 骁勇善战 (2). 有勇有谋/多谋善虑/坚守道义 ‎【解析】‎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结合语境分析。“捐家逃亡”,弃家逃亡,“捐”,舍弃,丢弃。“嶷身率左右”,张嶷亲自率领左右,“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2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所给句子的含义,然后对应相关虚词的用法准确辨析。‎ A、第一个“为”是“担任”;第二个“为”表被动。意义用法不同。‎ B、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调节音节,无意义。意义用法不同。‎ C、两个“以”都是介词“凭借”。‎ D、、第一个“因”是介词“凭借”;第二个“因”是动词“”“趁着”。意义用法不同。‎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辨析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词类活用的归类,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分析。‎ A、舆,名词做状语,“用车或者肩舆”,此处引申为“抬着”,修饰“诣”。‎ B、席,名词做状语,“项席子一样”,修饰“卷”。‎ C、辇,名词做状语,“乘辇车”,修饰“来”。‎ D、手,名词活用为动词,“手拿”。‎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答此类题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切忌直接读句子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1)度,考虑;鸟,名词做状语,散像鸟兽一样;禽,通“擒”,擒杀;和亲,古今异义,讲和亲善;克期,约定日期。‎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读懂原文,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划线句子大意是:张嶷重病而家贫,到何祗家托何祗给自己治病,何祗拿出所有资财为他治疗,几年之后把他的病治好。结句有“其党道信义皆此类也”,张嶷结识信任有道义的人都是像这类事一样。由此可知,这是为表现张嶷的形象而用的侧面烘托手法,正因为张嶷德行高尚,所以何祗才能这样倾其所有帮助他。‎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涉及的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由“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县长都弃家逃跑,张嶷能冒着生命危险救其夫人,可见他的坚守道义。“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可见他有勇有谋。“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可看出他骁勇善战。‎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注意体现句式和实词的各种用法及活用类型。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译文:张嶷字伯岐,是巴郡南充国人。二十岁时任县功曹。先主刘备平定益州的时候,山中强寇进攻县城,县长弃家逃亡,张嶷在刀剑交锋之中,救出县长夫人,使她免于灾难。因此张嶷名声显著。益州府召他为从事。当时巴西郡内士人龚禄、姚伷都具有二千石的官位,在政绩方面很有声名,他们都与张嶷关系很好。‎ 建兴五年,丞相诸葛亮北上,驻扎在汉中,广汉、绵竹的山贼张慕等人劫夺军事物资,抢掠官吏百姓,张嶷以都尉的身份带兵讨伐。张嶷考虑到山贼分散,很难通过一战将其擒杀,便假装与他们讲和亲善,约定日期设置酒宴招待他们。酒兴正浓的时候,张嶷亲自率领左右,斩杀张慕等五十多人的首级,匪首们被全部消灭。接着进剿他们的余党,十多天后就恢复了清净太平。后来张嶷得了很重的疾病,而其家境一向贫寒,广汉郡太守何祗有通达宽厚的名声,张嶷向来与他关系疏远,而让人抬着自己到何祗那里,托他为自己治病。何祗拿出所有资财为他治疗,几年之后把他的病治好。张嶷结识信任有道义的人都是像这类事一样。‎ 后被任为牙门将,属于马忠部下,向北讨伐汶山郡叛羌,向南平定南中四郡的少数民族,全都建立运筹谋划、战斗取胜的功劳。‎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隋论 苏辙 ‎①守天下必有大度者也。何者?非有大度之人,则常恐天下之去我,而以术留天下。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矣。‎ ‎②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寸攘尺取,至始皇然后合而为一。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是以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绝天下之望。其所以备虑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愁苦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是以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而山泽皆应。由此观之,岂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 ‎③悲夫!古之圣人,修德以来天下,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故其视失天下甚轻。夫惟视失天下甚轻,是故其心舒缓,而其为政也宽。及观秦,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文本有删减)‎ ‎17. 第②段方框内应填入的虚词是( )‎ A. 矣 B. 欤 C. 也 D. 焉 ‎18. 第一段运用了___________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 ‎19. 对第③段划线句理解最为恰当一项是( )‎ A. 古代的圣人,通过修养德行来治理天下,拥有天下或失去天下的原因,都取决于我。‎ B. 古代的圣人,通过修养德行使天下人归依,拥有天下或失去天下的原因,都取决于我。‎ C. 古代的圣人,通过修养德行来治理天下,拥有天下或失去天下的人,都在我这。‎ D. 古代的圣人,通过修养德行使天下人归依,拥有天下或失去天下的人,都在我这。‎ ‎20. 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21.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首段中“术”理解。‎ ‎【答案】17. B 18. (1). 设问, (2). 突出了“守天下必有大度”的观点 19. B ‎ ‎20. 本文首段开门见山,提出了“守天下必有大度”的观点,第二段以秦亡的例子证明失天下是因为“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的观点。第三段以圣人和秦的对比提出要“修德”。 ‎ ‎21. “术”与“德”相对,是采用计谋权术来治理天下,具体体现为暴政愚民的政策。‎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结合语境辩。本题所给都是句末语气词,和“岂”搭配表示反问语气。其中表较强疑问语气的是“欤”。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修辞手法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熟知考纲给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结合语境,具体辨析。文段先提出观点“守天下必有大度者也”,后问“何者”,回答“非有……则”。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所以用的修辞手法为设问,强调提出的观点“守天下必有大度者也”。‎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充分理解所给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再结合选项比较对错。比较时注意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理解异同,注意对有深意的词语的辨析。“来天下”,“使天下人归依”。排除A、C。“……者”,“……的原因”。排除D。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理清各段内容,理清结构层次。分析结构要注意: 弄明白各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注意过渡段或过渡句或过渡词语,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句。把握中心论点提出方式,注意文章的分论点或正反两方面的论证角度。注意答题表述语言的准确、 严密和简洁。‎ 第一段中心句为“守天下必有大度者也”,此为文章中心论点。第二段结论为“由此观之……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三段,以圣人和秦的对比提出要“修德”,这是“有大度”的途径,由此可“取天下”。整体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结合文意及语境理解分析。由“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修德以来天下”可知,“术”与“德”相对。第二段论证的就是“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的观点,由秦的统一及秦始皇的暴政:“甲持兵……寸攘尺取”,“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绝天下之望”可推知“术”的用计谋权术来取得并治理天下,用暴政愚民的内涵。‎ ‎【点睛】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途径,一是多朗诵,形成语感;二是多阅读,开阔视野,在大量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积累文言知识;三是多做题,就是要通过做题落实各项文言知识。三者综合起来,效果更显著。‎ 译文:‎ 守护天下必须要有大度的胸怀。为什么呢?那些没有宽广胸怀的人,时常担心天下会离自己而去,所以就玩弄权术来留住天下。用权术来留守天下,那天下就开始离去了。‎ 秦国人身穿铠甲,手执武器,经过七代的不懈战斗,一点一点地扩大地盘,直到秦始皇以后才统一了全国。秦国看到自己夺取天下是如此的艰难,便以为如不严加把持,国家以后还会分裂割据,各个地方又会变成与自己敌对的势力。于是,就把有名的大城池销毁,把英雄豪杰杀死,把天下的武器销毁,企图通过这些措施使天下人叛离的希望彻底破灭。秦国人用来预防祸患和牢固守卫的措施,竟然严密到如此程度。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使全国百姓愁怨困苦,百无聊赖,没有不想离开它的。所以,陈胜、项藉就顺应了百姓这种不愿臣服的心理,振臂高呼,举兵起义,赢得了全国各地的响应。由此看来,秦国之所以迅速灭亡,难道不正是因为它把丧失政权看得太重,从而防范过分严密造成的恶果吗?‎ 可悲啊!上古超凡出众的帝王注重修养自己的品德,以此来吸引天下的人;天下的人是决定依附还是决定离开,主动权都掌握在帝王的手中。所以,那些超凡出众的帝王把失去权力看得很轻。正因为他们把失去权力看得很轻,所以能够做到心胸开阔,在制定政策上很宽松。反观秦国,正是由于不愿意失去,结果却反而迅速遭到灭亡。明白了历史上的这些成败得失,然后才会真正理解,那些超凡出众的帝王制定的宽松舒缓的政策,正是他们能够深深吸引住天下人的好办法。‎ ‎22.作文 有人说,诗,之所以优美,是因为诗可以指引我们走向远方;但也有人反诘道,诗,连基本的温饱都不能帮我解决,又如何带我走到远方?‎ 请以“诗与远方”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生活,诗和远方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同样的雨,有人看到的是愁绪万千,有人看到的是润物无声;同样的落花,有人欣赏它的缤纷美丽,有人怜悯它的柔美无助;而同样的豆浆,当你以不同的心情去品尝时,其味道也并不始终如一。是的,生活在物质之间,而又在物质至上,是选择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只取决于心灵的选择。‎ 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生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是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要与物质打交道,总要为物质而辗转奔波,没有人能高居于物质之上,甚至脱离物质而生存,但我们可以选择诗意地生活,以优美的姿态去完成宿命给予我们的任务,去跋山涉水、去翻山越岭、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而诗意和远方是生活的本质。生活并不等价于生存,“活”有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清新优雅以及其所带来的愉悦鲜活的之感;而生存是栖居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物的状态,它是生命的基本状态,并不需要任何心理素质或是更高的精神追求。然而,反观今日的人们,却有无数的“生存者”,在物质之间流离失所,无所皈依,本已心力交瘁却仍不知疲倦地耕耘着,成为一种常态的存在,岂不悲哉?‎ 总是记起慧能祖师那首小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难道不是对那些热衷于物质而执迷不悟的芸芸众生的告诫吗?佛曰:破我执,破法执破无明。诗意才是甘霖,远方才是归宿。物质带来的是枯燥与沉沦,心灵永远不需要物质来喂养,恰恰相反,在缺乏物质的世界里,心灵才能茁壮成长。‎ 在我看来,在生活的各个维度中,总能找到一维,那是梦想的领地,是诗意的栖息地,他超脱了物质的三个维度,是心灵生长的净土。是佛曰:美哉!我说:美妙。诗与远方是碰撞的情意,思维的火花,诗与远方又或是诗与当下。握住一支笔,翻开一本书,望着一片林,生在一幽居。生活不一定要繁杂、要财富五斗,它可以简单,朴素,美好。‎ ‎《华严经》有云: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请不要忘记,还有诗意的梦想,和美丽的远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命题为话题作文。具体形式为材料+话题。材料内容为对立的两种观点:诗可以指引我们走向远方;诗不能指引我们走向远方。话题由此产生:诗和远方。就材料的指引性看,此话题存在各种关系,可以是对立的,也可以是统一的,或者是对立统一的。由此展开多角度审题立意。‎ ‎【审题】此话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从理想的角度解读。“诗与远方”并不是实指,它更多代表的是自己生存在这世界上的一种美好向往,一种人在追求生存过程中自己内心真正的憧憬。 诗可以指不同于世俗的追求和个人高尚的品格情操;“远方”可以泛指每个人内心的远大理想。简单说来,“诗与远方”即指理想的生活。在一般人的理解里,诗代表美好,代表远方,代表希望。而远方,象征着希望,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吟着诗,眺望远方,就不会困厄在眼前的苟且里。同时,诗与远方不代表无度的挥霍和无聊的炫耀。诗与远方,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没有功利,绝不是为了炫耀并获得虚荣。不是穷折腾,瞎显摆,而是一种自由状态下的生活追求、精神获得和自我实现。‎ 从现实角度解读。实际上,现实生活难免重复,或单调枯燥,或充满压力。想象美妙诱人,但要想落地,仍不免回归日常、柴米油盐。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憧憬,就像诗和远方的田野,只是,它们更像空中楼阁,听着让人热血沸腾,却不能拿来当饭吃。大多数时候,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一地鸡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真正经历过苟且的生活,才能体会到诗和远方真正的价值。‎ 立意:‎ ‎1、活当下,追求远方;‎ ‎2、生活的本质是诗和远方;‎ ‎3、打破庸常,追求梦想;‎ ‎4、诗与远方,我们的精神家园。‎ 结构层次:本文为议论文,中心论点是:诗和远方才是生活的本质。文中引用荷尔德林、慧能祖师及《华严经》中的文字多方进行了论证。语言精炼,哲理性强。‎ 素材:‎ ‎1、著名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是啊,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2、远方的路上或许充满着挑战,或许长满了荆棘,这艰辛的旅途中,不光需要坚持和毅力更需要在逆境中的坚强。候斌,用坚强走向远方。候斌坐在轮椅上,独自拉紧绳索,一步步攀升到主火炬台底部,残奥圣火点燃的一刹那,全场沸腾欢呼,掌声雷动。残奥会“三金王”候斌超越极限,用副词震撼的方式点燃北京2008残奥会的圣火。那一刻,世界被他感动。候斌9岁时不幸失去一条腿,但他乐观、自信。1996年,在残奥会的田径场上产生了一个新的高度,震惊了世界,这个数字是:1。92米。2008年,在残奥会的开幕式上产生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数字是:39米。他曾是亚特兰大、悉尼、雅典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至今仍为世界记录保持者,他在挑战着极限,也在超越着自我。候斌用他自己的方式走向远方,成为世界的焦点,它是中国的骄傲。 3、古语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方的路虽不好走,但是我们已经前行了。到远方去,去看美丽的彩虹;到远方去,去领略成功的美妙。到远方去,只要我努力,远方并不遥远。‎ ‎4、《高晓松184天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影响。谁要觉得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诗和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我不入流,这不要紧。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是重要的。”‎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