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4月检测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75分)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历史的全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了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郑、齐、魏、唐、王、秦、陈、桧、曹、豳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期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所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个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是楚国的一个没落贵族,曾任三闾大夫和左徒,一度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他对内主张“举贤授能” ,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后因遭到贵族保守派的谗害和排挤,被楚怀王放逐了。在放逐途中,他爱国之心始终不渝,把满腔的郁闷写成了一首首感情浓烈、文辞华美的诗篇。面对楚国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屈原忧愁怨愤,遂自投汨罗江而死。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力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现在能够确定的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或写人对神的礼赞倾慕,或写神灵间的眷念、爱恋;语言优美,情思忧伤。《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汉代诗歌的新成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 汉乐府的产生和汉代音乐机构—-乐府关系密切。史载秦汉立乐府,但乐府的真正繁荣自汉武帝始。它的职责是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后来人们便把乐府所采集和演唱的民歌叫做“乐府诗”或“乐府歌辞”。汉乐府继承《诗经》反映现实的优秀传统,多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它们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阔,有很多抒写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情绪的作品。如《东门行》《妇病行》等,写人民的疾苦;《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写战争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汉乐府民歌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且时有真率稚气。它们句式多样,以五言为主,是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五言诗的标志是“二三”节拍,较之《诗经》四言的“二二”节拍,韵律上抑扬顿挫,更为优美,表情达意也更丰富自由。 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诗,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的局面。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民歌影响文人创作的一个典型例子。汉末的许多五言诗,因为作者姓名不可考,自晋代以后就被称为“古诗”,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这些诗语言浅近自然,诗境清远平和。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如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明诗》),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品》)。 材料来自《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1、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编辑成书,汉代以后才被尊为经典,遂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诗经》中的诗来自采诗官收集的民歌和贵族们的作诗、献诗,总共有305首,所以《诗经》也称“诗三百”。 C、《诗经》作品按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雅”带有史诗性质。 D、按表现手法,《诗经》分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打比方,“兴”是起兴。 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歌的源头是歌谣,我国诗歌的源头一个是春秋时期的《诗经》,一个是战国后期的《楚辞》。 B、《楚辞》是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乐府最早是官府名称,它在秦汉时设立,其职责是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歌唱。后人便把它采集、演唱的民歌叫做“乐府诗”或“乐府歌辞”。 D、《古诗十九首》是汉末五言诗的巅峰之作,但可惜的是作者的姓名都不可考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来自中原地区的民间歌谣和来自南方的极富浪漫色彩的文人创作,是我国诗歌的重要来源,但两者的审美风格不同。 B、宗庙祭祀时的歌舞曲也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诗经》中的“颂”,《九歌》虽是文人创作,但也是脱胎于祭祀乐歌。 C、汉乐府以五言为主,“二三”节拍,韵律上抑扬顿挫,更为优美。引得文人仿作,才有了汉末五言诗的大兴。 D、《诗经》的“国风”部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现实;《楚辞》则极具浪漫色彩,汉乐府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传统,《古诗十九首》被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 二、古诗文阅读 (一)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①六国者②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③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对下列两个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5.下列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3分)( ) ①锱铢:极其贵重的东西,②南亩:泛指农田③九土:九州,代指全国④呕哑:难听的音乐⑤独夫:孤单的人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⑦楚人:指刘邦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⑧ D.②④⑥⑦, 6.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写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二)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B.负而前驱 负:背,用背驮东西 C.函梁君臣之首 函:匣子,此处是动词 D.举天下之豪杰 举:列举 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用后唐庄宗由盛转衰的事例加以论证,再进一步得出结论。 B.作者用对比手法描述庄宗事例,“方其……可谓壮哉”极言庄宗志得意满,为下文张本;“及仇雠已灭……何其衰也”,与先前形成强烈反差,印象深刻。 C.文章用庄宗得与失、盛与衰的内容作为立论的历史根据,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客观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 D.文章题目是伶官传序,表面写伶人,实际上是通过回顾庄宗的事例,强化对人事的认识,可以说是一篇单纯记述庄宗的传记作品。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3分)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3分) (三)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贷:借 B.庄周忿然作色曰 忿然:生气的样子 C.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游:游玩 D.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肆:店铺、市场 12.下列对上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庄子因家贫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很大方,答允收得税金后借给他三百金。 B.粮对于庄子、水对于鲋鱼,都是赖以养生的急需品,虽少即可养生,监河侯对于庄子,远赐等于见死不救。 C.这篇寓言构思精巧,寓言中引寓言,故事中套故事,于俗事中见深理。 D.在人物刻画上,监河侯的虚伪,庄子的迂腐无不跃然纸上。 13.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2分) (2)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3分) (3)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此言,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3分) (四)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A、首联“中原北望气如山”,是诗人站在中原大地向北远望,看到金国侵占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心中的怒气如山一样郁积。 B、颔联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描绘出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 C、“塞上长城空自许”,用典,作者自比为建在塞上的长城,“空自许”,则是指徒然地自我赞许。 D、尾联亦用典明志。 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E、这首诗以“愤”为贯穿的主线,一愤国土沦陷,二愤世事艰难,暗指投降派的阻挠,三愤时光易逝,壮志未酬。 15、诗歌的起句(即第一句)、结句(即最后一句)对理解诗歌的主旨、意境很重要,试赏析这首诗的起句。(4分) (五)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注)。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久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16、请把诗中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描绘出来。(4分) 17、赏析“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6分) (三)18.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每空0.5分) (1)《长恨歌》玄宗把对后宫几千人的爱都集中在杨贵妃身上的两句是“ , 。” (2)《湘夫人》中描写秋风瑟瑟、落叶飘飞的两句是:“ , 。” (3)《蜀相》中写诸葛亮接受三顾茅庐、辅佐两朝的两句是:“ , 。” (4)《春江花月夜》中写明月从江潮中升起的壮丽画面的两句是:“ , 。” (5)《梦游天姥吟留别》最能表现李白蔑视权贵、傲岸不屈性格的是:“ , 。” (6)《登岳阳楼》中写洞庭湖划分吴楚、漂浮乾坤的两句是:“ , 。” (7)《将进酒》中写相信有才必获重用、不吝一掷千金的两句是:“ , 。” (8)周邦彦《苏幕遮》中写出了荷的“神韵”的两句诗是:“ , 。” (9)李煜《虞美人》中用江水比喻愁绪的两句是:“ , 。” (10)《阿房宫赋》中,用故作疑问的话、把阿房宫中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比作天上的彩虹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9、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生日的一联是(3分)(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有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诗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湘夫人》以六言为主,兼有五言、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之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创新。 B、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果我们不记下同代人的事迹,后人就难免要雾里看花了。 C、“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又是一阵秋风起,又是一场秋雨凉,又是一次木叶落,又是一回思断肠。远方的人啊,你可知道我在苦苦地等,我在苦苦地想。 D、“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光就这样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流逝,转眼已是不惑之年了,可事业上还一无所成,细想起来,真让人惆怅。 21、下列句子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因工作调动,鄙人手机号码已更换,敬请惠存,不便之处,还望海涵! B、阁下,请您看在老先生的薄面上,退让三分,别再叨扰了。 C、老弟啊,令爱大婚,家慈大寿,双喜临门,老哥哥一定向你讨杯酒喝。 D、兄台不必客气,贤侄的事在下一定鼎力相助,决不食言。 2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白帝江陵,落木长江,李白杜甫,兼容并蓄,中华文化具有深厚的包容性。 材料:和谐 坚韧 多彩 百折不屈 刚柔相济 天人合一 稼轩易安 东坡五柳 屈子苏武 黄花溪亭 一蓑烟雨 汨罗独吟 铜琶铁板 北海无人 东篱田园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随着武汉疫情在逐步蔓延,网络上出现了许多谣言。比如“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广东省中医院开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方””中部战区空军今天会在武汉上空开始播撒消毒粉液”,不一而足。对于这些谣言,某微信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贵州敏敏:我觉得,只要是谣言就一定要封杀,要追究发布者的责任! 河北锋哥:但是,人家的初心还是好的呢,还不是为了生命健康? 重庆明亮:辨别谣言需要专业知识,不容易分辨呢! 对以上的不同观点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人的看法,来展示你的观点。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