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吉林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ww.ks5u.com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三校”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 一、积累(每小题1分,共10分)‎ ‎1.(1)绿桑高下映平川,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 ‎(3)纵使相逢应不识,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 ‎(5)松排山面千重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7)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原一败势难回。‎ ‎(9)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永结无情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赛罢田神笑语喧 (2). 元嘉草草 (3). 封狼居胥 (4). 尘满面 (5). 鬓如霜 (6). 遗民泪尽胡尘里 (7). 月点波心一颗珠 (8). 生当作人杰 (9). 两山排闼送青来 (10). 百战疲劳壮士哀 (11). 才了蚕桑又插田 (12). 相期邈云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题是识记续接类默写,此类题目简单明确,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答题时借助记忆, 结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情况。本题易错字:喧、嘉、胥、鬓、闼、青、邈。‎ 二、选择题(50分)‎ ‎(一)基础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解剖 pāo 针灸 jiū 订正dīng 文皱皱 zōu B. 教诲 huǐ 剔除 tī 竹蒿 hāo 蓊蓊郁郁wēng C. 芭蕾 léi 一摞 luó 撩起 liāo 深恶痛疾 è D. 狡黠 xiá 沉淀 diàn 迂回yū 稍纵即逝 jí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熟能生巧,形成语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A项,“解剖”应读pōu、“针灸”应读jiǔ、“订正”应读dìng、“文皱皱zōu”应为“文绉绉zhōu”;‎ B项,“教诲”应读huì、“竹蒿 hāo”应为“竹篙gāo”、“蓊蓊郁郁”应读“wěng”;‎ C项,“芭蕾”应读“lěi、“一摞”应读luò、“深恶痛疾”应读 wù;‎ D项注音、字形完全正确,故选D。‎ ‎【点睛】汉字字音字形的考查,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3.下列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蔓延 蔓菁 瓜蔓 蔓草 B. 因为 作为 行为 为政 C. 转弯 旋转 转移 转告 D. 夹袄 夹心 夹克 夹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能力。此类题主要考查的是多音字、形近字和异形字,有些字的读音区别度很小,可能体现在音调、平翘舌、前后鼻音等。记忆它的读音时一般根据它的语意或词性。‎ A项,蔓:màn/mán/wàn/màn;‎ B项,为:wèi/wéi/wéi/wéi;‎ C项,转: zhuǎn/zhuǎn/zhuǎn/zhuǎn;‎ D项,夹: jiá/jiā/jiā/jiā。‎ C项全都相同,故选C。‎ ‎【点睛】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 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 注意字音会随字形或字义改变而改变。‎ ‎4.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 瀚海 翻山越岭 发泄 匆忙 B. 摇想 叙叙叨叨 绝意 够跄 C. 娇研 寻规蹈矩 发泄 迷罔 D. 驮铃 汗牛充东 幅射 辩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掌握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形的能力,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B项,“摇想”改为“遥想”、“叙叙叨叨”改为“絮絮叨叨”、“够跄”改为“够呛”;‎ C项,“娇研”改为“娇妍”、“寻规蹈矩”改为“循规蹈矩”、“迷罔”改为“迷惘”;‎ D项,“驮铃”改为“驼铃”、“汗牛充东”改为“汗牛充栋”、“幅射”改为“辐射”、“辩认”改为“辨认”。‎ A项没有错别字,故选A。‎ ‎【点睛】汉字字形的考查,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字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5.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弥望(遍,满) 无关宏旨(意义) 酣眠(尽兴,畅快)‎ B. 匿名(隐藏) 深恶痛疾(厌恶) 运筹(运行)‎ C. 开绽(裂开) 油光可鉴(借鉴) 晦塞(明显)‎ D. 谛听(仔细) 高谈阔论(广阔) 莫如(不如)‎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词意、运用词语的能力。解答这题,要将选项中词语的意义与整个词语、成语语境对照,看是否有褒贬不当等问题。‎ B项,“疾”应为痛恨、“运筹”应为制定策略;‎ C项,“鉴”应为照、“晦”应为不明显、隐藏;‎ D项,“阔”应为不着边际的,贬义。‎ 故选A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6.下列量词完全正确的是一项是( )‎ A. 一道波痕 一丝日光 一摊积雪 一副版画 B. 一盏灯笼 一篇散文 一本诗集 一件衣服 C. 一座驿站 一枝烟 一支木橹 一点怒色 D. 一道风景 一束光线 一袋土豆 一支蜘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的能力。这是一道量词使用题,解答此题,考生平时要注意量词和名词的搭配问题,注意从使用对象、搭配关系角度思考,还要联系平时生活中的使用习惯,综合选出答案。‎ A项,“一副版画”改为“一幅版画”;‎ C项,“一枝烟”改为“一支烟”;‎ D项,“一支蜘蛛”改为“一只蜘蛛”。‎ 故选B。‎ ‎【点睛】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如“一个人”中的“个”。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如“看三次”中的“次”、“看三天”中的“天”。考生要在生活中和作品中多留心量词的使用和积累,做到熟能生巧。‎ ‎7.选词填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蜘蛛织网的技能之 ,使人诧异。‎ ‎②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 了闪烁的彩灯。‎ ‎③细雨中活像巨型甲虫的小汽车, 地斜趴成一大排。‎ ‎④清代编著出规模 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A. 高明 点缀 漠然 宏亮 B. 高尚 点缀 默然 宏伟 C. 高明 缀满 漠然 宏丽 D. 高妙 缀满 默然 宏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高明:指秉性高亢明爽;高超明智;富贵、势位高的人。高尚:道德品质高雅的人与端正的行为。高妙:高明巧妙,美善之至。句①写蜘蛛织网的技术能力很高超,让人惊讶,用“高明”或“高妙”均可;排除B;‎ 点缀:指衬托、装饰,主要表示加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的意思。缀满:挂满,突出多。句②说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装饰了闪烁的彩灯或挂满了彩灯,均可,无法排出选项;‎ 默然:沉默无言的样子。漠然:指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也指清虚淡泊、寂静或茫然无所知觉的样子。句③指细雨中像巨型甲虫的小汽车斜趴成一大排,不出声。该用“默然”,故排除AC;‎ 宏伟:(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宏大:比喻事物的气势宏伟巨大。宏亮:声音响亮。宏丽:建筑物等宏伟壮丽或富丽。句④指清代编著出规模相当大的书目,用“宏大”更好,排除ABC;‎ 故选D。‎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8.下列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北国的秋 方台两边 静静等待 忽然赶到 B. 多姿多彩 吹嘘炫耀 叶子和花 考虑清楚 C. 彩画绚丽 官人息怒 来得悲凉 月色朦胧 D. 横贯中西 较量枪法 从神武门 一条彩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短语类型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掌握常见的短语结构类型及特征:并列短 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等,然后根据词性和搭配关系来判断成语类型,做题时可以综合排除法选出准确答案。‎ A项,全都是偏正短语;‎ B项,前三个都是并列短语、“考虑清楚”是动补短语;‎ C项,“来得悲凉”动补短语、其余三个是主谓短语;‎ D项,前两个是动宾短语、第三个是介宾短语、第四个是偏正短语或量词短语;‎ 故选A。‎ ‎【点睛】短语是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上能够搭配的语言单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短语类型包括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定中或状中)短语、动补短语、并列短语、兼语短语、量词短语、所字短语等,考生要综合语境,联系上下字词的搭配关系来判定,不可生搬硬套。‎ ‎9.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把残废人能救出困境。‎ B. 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C. 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D. 《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依据语感推断法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用提取主干法,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是否有问题。‎ A项,“把残废人能救出困境”错误,语序不当,应改为“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 B项,“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多层定语语序不当,表数量的定语“好多种”应放在表领属的定语“周恩来使用过的”之后。另外“当年”修饰“使用”,应放在“使用”前,即改为“周恩来当年使用过的好多种东西”;‎ D项,“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搭配不当,“情节”不能用“塑造”来修饰, 可把“情节”改成“人物形象”。‎ C项无语病,故选C。‎ ‎【点睛】病句题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10.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②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③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 ‎④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⑤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A. ⑤①②④③ B. ⑤①④③② C. ⑤④②③① D. ⑤③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整体把握语段的话题对象和中心观点,重点抓住关联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或冒号、分号、顿号等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确定总起句、结论句、过渡句或衔接句等,做到文从字顺,语义贯通,逻辑严密。‎ 选项都以⑤开头,依据句⑤“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强调运用学问的方法,与句①“知识”“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相呼应,故⑤①相连接,排除CD;依据句①“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强调好的方法在于书本之外,与句④的“这”和“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强调好方法在于经验相呼应,故①④相连,排除A;故选B。‎ ‎【点睛】解答句子排序题,要求考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 ‎11.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 不敢出去, 没事可做。‎ ‎② 在街上瞎逛, 去看看那棵合欢树吧。‎ ‎③中国的秋天的深味, 在北方, 感受得到。‎ ‎④唯有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才 浮光, 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 A. 虽然…但… 宁愿…也不… 除非…不… 不仅…而且…‎ B. 如果…就… 与其…不如… 除非…不… 不但…而且…‎ C. 即使…也… 宁愿…也不… 只要…就… 不是…就是…‎ D. 既…又… 与其…不如… 只有…才… 不是…而是…‎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首先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要联系常见常用关联词来准确表达句意关系,特别是意义相近的关联词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才能正确地加以选择。‎ 句①“不敢出去”和“没事可做”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不构成必然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也不构成必然的转折关系,故排除AB;‎ 句②“看看那棵合欢树吧”是祈使句,表达的是要看合欢树这一想法,故“宁愿…也不”不符合语意,故排除AC;‎ 句③强调中国“秋天的深味”在北方感受得到。“除非…不…”使句子语意不简明连贯,故排除AB;‎ 句④强调“唯有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的长久影响,对应“浮光”“探照灯”两个喻体的特征,显然在否定“浮光”,肯定“探照灯”,故排除AB;“不是…就是…”属于选择关系,也不符合语境,故排除C;‎ 故选D。‎ ‎【点睛】解答辨析和使用关联词题,要求考生一要弄清材料中的层次与句间关系,二要有相应虚词的积累,三要有筛选同类关联词语的能力,对考查虚词的能力要求颇高。‎ ‎12.下面每组词语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 消受—消化 炫目—耀眼 痴心—痴迷 托词—推辞 B. 勾勒—勾画 迂回—返回 娴熟—生疏 抬举—赞美 C. 隐匿—暴露 陪衬—衬托 舒心—舒畅 清闲—清淡 D. 叮咛—叮嘱 娴熟—熟练 订正—校正 谛听—聆听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可根据词义及具体语境分析判断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义轻重、词义范围大小、辨析感情亲疏等,考生也可以多练习生活实际,用造句类比法来综合选择正确答案。‎ A项,“消受—消化”不是近义词。消受指享受;受用(多用于否定式);忍受;禁(jīn)受。消化:指吸收食物或知识。故两个词不是近义词。‎ B项,“娴熟—生疏”为反义词;‎ C项,“隐匿—暴露”是反义词;‎ 故选D。‎ ‎【点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辨析时一看意义上的程度轻重、词义着重点、范围大小和使用对象;而看色彩上的感情异同和语体异同;三看用法上的词语搭配和语法功能。考生辨析时要仔细,不可粗心大意。‎ ‎13.下面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那个剧本我读了五遍。 主谓谓语句 B. 李老师教过我们德语。 兼语句 C. 他的身体不如从前硬朗了。 比较句 D. 老奶奶拄着拐棍过马路回家。 连谓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现代汉语常用句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了解现代汉语兼语句、连动句、主谓谓语句等常用句式及特点,学会通过词语搭配和句子成分来判定句式特点,选出准确的答案。‎ B项,“兼语句”错误。“李老师教过我们德语”中“我们德语”是“教过”的宾语,而“我们”又修饰“德语”,故本句为普通的主谓宾齐全的句子,不是兼语句。故选B。‎ ‎【点睛】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其特点是句中某一部分同时兼有两种不同的语句成分。一,兼语句的谓语是由动宾短语套接主谓短语构成的,动宾短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二,兼语句中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三,兼语句中兼语的谓语(第二动词)是前边动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或产生的结果,即兼语前后两个动词在语意上有一定联系。‎ ‎14.下面短语搭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 艰难爬行 和谐的旋律 樱花浪漫 创造奇迹 B. 增进勇气 无价的珍宝 叮咛反复 放飞梦想 C. 慢慢滑行 稀疏的倩影 仔细揣摩 已经遗忘 D. 非常单纯 漾动的光斑 发现良心 顿挫声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词语的搭配是把词组成短语的练习形式,是组词的引申。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考生可以多练习生活或课文,用组词类比法来判断。‎ A项,“樱花浪漫”改为“浪漫的樱花”;‎ B项,“增进勇气”改为“增进了解”、“叮咛反复”改为“反复叮咛”;‎ D项,“发现良心”改为“良心发现”、“顿挫声音”改为“顿挫的声音”或“声音顿挫”。‎ C项短语搭配完全恰当,故选C。‎ ‎【点睛】汉语短语搭配的结构类型有: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定中关系、状中关系)、动宾短语、动补短语、连谓短语、复指短语、兼语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介词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等。考生平时要了解一点语法知识,关注汉语短语特点及类型,做一些短语搭配的练习。‎ ‎15.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那小伙子蔼然地对我说,“我不要您的票,您快进去看吧!”‎ B. 又问我:“您是……怎么回事儿?”‎ C. “我自己要看!”我一边回答他,一边掏我的票。‎ D. 小伙子很难为情,解释说:“我答应在外面等她——她也许会随时提前出来——我还是要在这儿一直等着散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力。标点符合在语言表达中起表情达意的辅助作用,要求考生平时积累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能依据句意、语气、语言结构、书写位置等正确使用或改正标点符号。‎ D项,“她也许会随时提前出来”前后两处“——”应改为“……”。更改后,可以突出小伙子因难为情而产生的忸怩和说话断断续续。故选D。‎ ‎【点睛】解答标点符号题需注意通过做练习,探求规律,掌握方法。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弄清功用。2、揣摩语气。3、分析结构。4、紧扣语境。 5、理解句意。6、留意套用。7、注意比较。‎ ‎16.作品与内容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 A. 《有的人》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所写的诗,表达了对鲁迅的崇敬爱戴之情。‎ B. 小说《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戴望舒的作品,小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形象写照,也是一个群体精神与灵魂的深刻自白。‎ C. 《蜘蛛》这篇散文介绍了蜘蛛的生态特征,及人类对蛛丝的认识和利用。‎ D. 凯利的《论求知》精辟论述了求知的目的、求知的方法及求知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考生在平时就要对一些经典文学常识知识做好积累,如文学体裁、代表人物、作家作品、情节内容、思想主旨等。只有平时积累得丰富,识记得准确,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地准确答题。‎ B项,“《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戴望舒的作品”错误,是潘洗尘的作品;‎ C项,“这篇散文”错误,应为说明文;‎ D项,“凯利的《论求知》”错误,应是培根的作品。‎ 故选A。‎ ‎【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记牢作者名字、书名、年代、国别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物象、名言警句等。‎ ‎(二)高考链接 (每小题2分,共20分)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一生勤奋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过着清贫的生活,跟底层劳动人民和民间传说有较深的① ,集腋成裘,以数十年时间,完成此部小说集。他通过谈狐说鬼,揭露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小说语言精美,情节② ,熔铸了蒲松龄毕生的心血,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17. 文中①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A. 掌握 B. 来往 C. 接近 D. 接触 ‎18. 文中②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A. 生动 B. 灵活 C. 形象 D. 活泼 ‎【答案】17. D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意、运用词语的能力。解答这题,要将选项中词语的意义与具体语境对照,看是否与语境相符。考生可以从感情色彩、词意轻重、结构搭配等角度思考。‎ 掌握:拥有,控制,主持。来往:交际往来;来和去。接近:离得近;靠近,相距不远。接触:碰面、遇上、挨上;牵涉;指人们间的接近交往;联络。句中指蒲松林在家乡,跟底层劳动人民和民间传说有较深的交往和联络,所以能集腋成裘,以数十年时间,完成小说创作。从搭配对象和词意来看,用“接触”更符合语境。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生动:具有活力能使人感动的、有活力能起积极作用的。 灵活:敏捷;不呆板、善于随机应变。形象:形状样子;偶像塑像;具体生动的。活泼:富有生气活力;灵活不呆板;生动自然;气氛活跃热烈;使具有生气和活力;使灵活;手头宽裕。依据“”语言精美”“熔铸了蒲松龄毕生的心血,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可知,此处要与“情节”搭配,且赞美情节,故用“生动”,故选A。‎ ‎【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 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 前几年还属陌生的名词“室内空气”如今已成为一个流行词语,房屋装修后要进行空气质量检测逐渐成为① 。相应而生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迅速成为一个新生行业,目前全国专项检测② 已达五六百家,仅北京地区就有数十家,全国的从业人员有几千名。室内空气检测还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走进了一些高校课堂,成为③ 专业大学生的必备技能。‎ ‎19. 文中①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A. 时髦 B. 时尚 C. 风气 D. 潮流 ‎20. 文中②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A. 单位 B. 人员 C. 机构 D. 机关 ‎21. 文中③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A. 经济 B. 文学 C. 法律 D. 环境 ‎【答案】19. B 20. C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时髦: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新颖入时。时尚:当时的风尚;时兴的风尚或衣着合于时尚。风气:社会上或集体 中流行的爱好、习惯等。潮流:海水受潮汐影响所产生的周期性流动;也比喻社会上的一种趋势。‎ 文中说“室内空气”如今已成为一个流行词语,房屋空气质量检测逐渐且迅速成为一个新生行业。说明房屋空气质量检测是时兴的一种风尚,故用“时尚”更好,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意、运用词语的能力。解答这题,要将选项中词语的意义与具体语境对照,看是否与语境中的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结构搭配相吻合,考生可以综合使用排除法来确定最终答案。‎ 依据“已达五六百家”中的量词“家”,从搭配角度看,排除BD;‎ ‎“单位”指机关、团体等或属于一个机关、团体等的各个部门。“机构”泛指机关、团体或其他工作单位及其内部组织。句中指专项检测空气质量的地方,既不是机关也不是团体,而是其他工作场所,故选“机构”更好,排除A。‎ 故选C。‎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本题考查名词的运用,解答这题,要将选项中名词的内涵和角度与具体语境对照,看词语搭配是否合适,种差和属性是否对应,进而选出答案。‎ 依据“室内空气”“房屋装修”“ 空气质量检测”可知,这些概念应属于居住环境一类,只有D合适,故选D ‎【点睛】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使用词语时要注意词语的词性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还是别的词性的词。要从词语搭配、使用对象、内涵角度、语意轻重、褒贬谦敬等角度辨析,才能准确掌握词语,进而准确运用。‎ 在飘着檀香和乐声的茶馆里品茗闲谈,成为今年以来浙江杭州市受人关注的一道新风景。每当夜幕降临,西子湖畔,一盏盏的红灯笼点缀着夜色,这是杭州城茶馆的标志。他们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一个放松、休闲的地方。‎ 过去,在以名茶驰誉中外的杭州,茶馆一般都很简陋,几个白瓷杯,不讲究的茶叶,茶客也多是在风景区走累了的旅游者和退休老人。‎ 最近几年在杭州兴起的茶馆,同过去的茶馆完全不同。它们临湖靠山,装饰讲究,茶具、茶点也十分精致。这里不仅有各种名茶供顾客选择,还可以欣赏到各种流派的茶道表演。茶馆的主人,大都懂茶爱茶,能亲手为顾客表演茶道,或是娓娓动听地讲有关茶的各种典故、故事。水云间茶缘阁的女老板说,经营茶馆,盈利不错,还能传播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一星期总要到茶馆去一两次的公司职员郑丹说:“茶馆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特别能让人静下心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这是个很好的休息和交友的场所,也可以将一些工作、生活中的事带到茶馆来处理。”据了解,有这种想法的人在茶馆中极为普遍,中国人的传统社交场合——酒宴饭桌在他们心中已慢慢遭到冷落。‎ 杭州这样的茶馆,茶价最低每人30元,最高120元。在西湖边滨湖路,短短的100多米内就有六七家茶馆,夜夜高朋满座,常至凌晨。‎ 一位社会学家说,从茶馆“红火”的社会现象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越来越讲究生活方式的文化内涵。‎ ‎22. 关于旧式茶馆,从这篇短文中可知(    )‎ A. 一般都不太讲究装饰 B. 不提供茶点 C. 都开在风景区附近 D. 去的最多的是退休老人 ‎23. 关于新式茶馆,从这篇短文中可知(  )‎ A. 以西湖边湖滨路为最多 B. 最受公司职员欢迎 C. 抢走了不少饭馆的生意 D. 是杭州的一个新亮点 ‎24. 茶馆“红火”的现象说明(    )‎ A. 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 B. 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文化内涵 C. 人们越来越讨厌传统社交方式 D. 人们越来越喜欢悠久的茶文化 ‎25. 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句是(    )‎ A. 西子湖畔红灯笼 B. 杭州名茶驰誉中外 C. 新式茶馆“火”杭州 D. 檀香和乐声中的杭州茶馆 ‎26. 新式茶馆“红火”的原因不包括(    )‎ A. 茶点精致价钱便宜 B. 既可品名茶又可欣赏茶道表演 C. 可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 D. 是休闲和交友的好场所 ‎【答案】22. A 23. D 24. B 25. C 26. A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选项内容,找准原文区间,然后仔细比对,选出最恰当的选项,‎ 依据第二段“过去,在以名茶驰誉中外的杭州,茶馆一般都很简陋,几个白瓷杯,不讲究的茶叶”可知,旧式茶馆简陋不讲装饰,故选A。‎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审准题干,依据选项内容,找准原文区间,然后比对各选项的细微差别,选出最恰当的选项。‎ 依据第一段“在飘着檀香和乐声的茶馆里品茗闲谈,成为今年以来浙江杭州市受人关注的一道新风景”、第三段“最近几年在杭州兴起的茶馆,同过去的茶馆完全不同”可知,新式茶馆是杭州的一个新风景、新亮点。故选D。‎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时一定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依据第一段“他们给忙碌了一天 人们一个放松、休闲的地方”、第四段“这是个很好的休息和交友的场所,也可以将一些工作、生活中的事带到茶馆来处理”“中国人的传统社交场合——酒宴饭桌在他们心中已慢慢遭到冷落”和末段“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越来越讲究生活方式的文化内涵”可知,茶馆“红火”的现象说明人们生活休闲生活方式改变,更注重生活文化内涵。B项最恰当,故选B。‎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中心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把握材料的中心对象和特点,认真比对选项的对象和侧重点,选出最佳答案。‎ 依据第一段“在飘着檀香和乐声的茶馆里品茗闲谈,成为今年以来浙江杭州市受人关注的一道新风景”、第三段“最近几年在杭州兴起的茶馆,同过去的茶馆完全不同”、最后一段“一位社会学家说,从茶馆‘红火’的社会现象可以看出”可知,材料始终围绕杭州出现的“新”茶馆和“红火”来写,突出茶馆装饰、休闲方式、生活体验等角度,反映新茶馆红火所反映的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故核心词语是“新”和“红火”,故C项最全面最准确,故选C。‎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考生先要审准题干,找准答题区间,通过关联词、动词、形容词、标点等理清内容要点,再逐项判定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第三段“这里不仅有各种名茶供顾客选择,还可以欣赏到各种流派的茶道表演……还能传播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说明杭州新茶馆给顾客带来的茶品、茶道和茶文化感受,故BC都是新茶馆走红的原因。‎ 第四段“这是个很好的休息和交友的场所,也可以将一些工作、生活中的事带到茶馆来处理”可知,新茶馆给人们带来的美好的休闲和生活感受。故D是新茶馆走红的原因。‎ 而A项“茶点精致”只是茶馆“新”的表面表现,而不是使茶馆必然红火的原因;且依据第五段“杭州这样的茶馆,茶价最低每人30元,最高120元”可知“价格便宜”说法不准确,更不是杭州新茶馆走红的原因,故A项符合题干要求,故选A。‎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关系,看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要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特别注意比对:指代词、范围词、程度词、时间词等。‎ 三、阅读(40分)‎ 阅读一(17分)‎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这就是美妙的羚羊峡谷。‎ ‎②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谷壁看似轻柔,实则非常坚硬,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一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阳光从峡谷顶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所以也有人说,羚羊峡谷是“被上帝抚摸过的地方”。‎ ‎③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 ‎④上峡谷只有180米长,谷底稍宽一些,但最宽的地方也不过5米。走进上峡谷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的神殿。头顶上射下来的阳光让曲折的峡谷时而暗影朦胧,时而红光沐浴。一道道层峦叠嶂的优美弧线背后不时透出柔和的彩光,神秘莫测,吸引着无数探奇的游人。‎ ‎⑤下峡谷是一条长800米,深约10米到20米的“地缝峡谷”。它像蛇一样蜿蜒在地下,宽的地方只有两三米,狭窄处难有下脚的地方。谷底很平坦。两侧光溜溜的砂岩壁上呈现出各种曲线的三维组合,水平的波纹和纵向的波浪形曲面相交,凹凸有致。构成羚羊峡谷的岩石是红色的砂岩,它之所以显示出鲜艳的红色或橘红色,是因为铁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沙子一同沉淀下来,充当了红色的染色剂。阳光从头顶上的天缝里倾泻下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束,缓缓地扫过地缝。红色的砂岩就在光影里呈现出柔和的各种暖色色阶,从橙黄到赤紫,像火焰在舞蹈,像丝绸在飘动,也像涟漪在变幻。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 ‎⑥羚羊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羚羊峡谷地处科罗拉多高原的中部,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暴雨造成的山洪水量大,水流急,常常沿地表的低洼缝隙急速流下。流水与其中裹挟的沙石块和树木一路撞击侵蚀河床,让它越来越深越来越宽,逐渐变成了宽大的峡谷。‎ ‎⑦科罗拉多河在日夜流淌,继续塑造着大峡谷。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也无定时地冲过羚羊峡谷之类的狭缝谷,把它们不断地加深加宽。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再过几百万年,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那么到那时,如今的缝隙般的羚羊峡谷会不会被溪水开凿成新的大峡谷呢?‎ ‎27. 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羚羊峡谷的?‎ ‎28. 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9. 阅读选文第⑤段,请简要写出羚羊峡谷呈现美妙色彩的原因。‎ ‎30. 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③④⑤段不可以调换顺序的原因。‎ ‎31. 选文第⑦段划线词“那时”指什么时候?‎ ‎32. 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当阳光照进羚羊峡谷时,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 B. 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 C. 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 D. 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定时地冲过狭缝谷。‎ ‎【答案】27. 位置、特点、构成、成因和发展(答出3点即可) ‎ ‎28. 摹状貌、打比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羚羊峡谷谷壁美妙的形态特点(峡谷的美妙也可)。 ‎ ‎29. 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 ‎ ‎30. 第③段整体说明羚羊峡谷的特点,第④段说明上峡谷的特点,第⑤段说明下峡谷的特点,第④⑤段与第③段一一对应。(第③段总写羚羊峡谷的特点,第④⑤段分写上、下峡谷的特点,第③段与第④⑤段是由总写到分写的逻辑顺序,第④⑤段与第③段一一对应。)所以此三段不能调换。 ‎ ‎31. 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的时候(“再过几百万年”也可) 32. D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羚羊峡谷”,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的相关角度,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 依据段①“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这就是美妙的羚羊峡谷”可知,这里介绍峡谷的位置;‎ 依据段②“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谷壁看似轻柔,实则非常坚硬,岩石表面……纹层顺着岩壁流淌”“阳光从峡谷顶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可知,这里介绍峡谷的形状、岩石和色彩特征;‎ 依据段③“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然后④⑤段分别介绍上下峡谷可知,这三段介绍峡谷的构成情况;‎ 依据段⑥“羚羊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可知,此段在介绍峡谷的形成原因;‎ 依据段⑦“科罗拉多河在日夜流淌,继续塑造着大峡谷”“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把它们不断地加深加宽”“再过几百万年,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可知,此段在介绍峡谷的未来发展样貌。‎ 考生据此容易准确答出答案。‎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中的艺术手法和作用。这里考查说明方法和作用,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说明文时要积累说明方法,辨析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作用,准确答题。‎ 段②中“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谷壁……非常坚硬……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一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都属于摹状貌,写出了羚羊峡谷的形状和谷壁形态的美;“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属于打比方,写出了羚羊峡谷的美妙和艺术感。‎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要注意找到题干相关的答题区间,对原文内容仔细分析筛选,整合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本题要求依据第⑤段概括出羚羊峡谷呈现美妙色彩的原因。依据“红色的砂岩就在光影里呈现出柔和的各种暖色色阶”“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可知,羚羊峡谷呈现美妙色彩的原因是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 ‎【30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句段内容和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审准题干“第③④⑤段不可以调换顺序的原因”,考生要从各段的内容、段与段之间的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关系来判断原因,答题时语言简明、连贯。‎ 第③段“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可知本段是总写羚羊峡谷的特点。‎ 依据第④段“上峡谷只有180米长,谷底稍宽一些”“走进上峡谷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的神殿”可知第④段是在具体分说上峡谷。‎ 依据第⑤段“下峡谷是一条长800米,深……的‘地缝峡谷’”“它像蛇一样蜿蜒在地下”“它之所以显示出鲜艳的红色或橘红色,是因为……”可知,第⑤段在分说下峡谷。‎ 故第③段与第④⑤段是由总写到分写的逻辑顺序,第④⑤段与第③段一一对应。故第③④⑤段不能调换。‎ ‎【3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回归原文,分析上下文的关系,然后厘清词语的内涵,准确答题。‎ 第⑦段依据“再过几百万年,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那么到那时,如今的缝隙般的羚羊峡谷会不会被溪水开凿成新的大峡谷呢?”可知,“那时”指代的内容是几百万年后,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的时候。考生应该容易作答。‎ ‎【3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D项,“季节性河流定时地冲过狭缝谷”错误,依据第⑦段“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也无定时地冲过羚羊峡谷之类的狭缝谷”可知,应该是“无定时地”,而不是“定时地”,故D项时间不吻合,故选D。‎ ‎【点睛】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阅读二(13分)‎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②“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③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④“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⑤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⑥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 , ,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⑦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⑧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 ‎33. 作者在文中针对“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现象,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34. 第③段中“‘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特殊含义”怎么理解?‎ ‎35. 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36. 在第⑥段横线处补写两个事例,反思我们身边不文明行为,以此为镜自戒自省。‎ ‎37. 依据本文,你觉得如何才能逐渐消除“到此一游”的不文明行为?‎ ‎【答案】33. 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如答“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或“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也可。) ‎ ‎34. 在国外,每个人的文明程度都影响着公众对中国的印象。或当出国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时,个人的文明程度在国际上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会更大。 ‎ ‎35. 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具体有说服力的论述了不文明现象远涉重洋的原因(“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 ‎ ‎36. 答案示例: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时;在旅游景点乱扔垃圾时。 ‎ ‎37. 家长家人的教育引导、社会及网络舆论的监督、个人有意识自觉地养成良好的文明素养、国家和政府出台相关的行为规范。‎ ‎【解析】‎ ‎【3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归纳概括原文的观点态度上,并准确作答。‎ 依据第④段“‘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第⑥段“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第⑧段“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可知,针对“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现象,作者反复强调“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考生由此容易概括出答案。‎ ‎【3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重要句子的丰富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可依据原文,仔细揣摩句子在语境中展现的内容和作者情感态度,才能准确作答。‎ 依据第②段“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第③段“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可知,“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意思就是说,每个中国人在国外旅游时的文明或不文明行为都影响着公众对中国的印象。‎ ‎【3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关系,论点和论据间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有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等。‎ 第⑤段画线句“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习惯了大声喧哗”也是属于事实论证或举例论证,论述了国人的不文明行为也在“远涉重洋”;而“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也论述了不文明现象“出国”,原因在于文明素养不到位。‎ ‎【3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意衔接连贯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看仿写补写句子的位置,依据上下句内容的提示,从中心内容一致、时间逻辑等顺序、词语搭配、情感态度是否一致等角度准确答题。‎ 本题要求补写两个事例,反思我们身边不文明行为。注意不要与文中的“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内容重复。又观察句子结构,格式是“在……时”,且必须写不文明行为,联系生活,考生容易写出答案,比如:在旅游景点乱扔垃圾时。‎ ‎【37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审准题干很重要,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的措施,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 本题要求回答“逐渐消除‘到此一游’的不文明行为”,实际是要求考生回答可行的措施,即筛选“某对象做某事”的措施。‎ 依据第四段“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可知,家长的教育引导、周围人的劝诫监督、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都是可行的措施;‎ 依据第五段“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可知,个人应在平时努力养成并践行良好的文明素养。‎ 依据第七段“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可知,国家和政府机构可以出台相关的文明规范甚至法律法规来限制不文明行为。‎ ‎【点睛】解答论点论据论证的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出答案。‎ 阅读三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厌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38. 第一段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动词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39. 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形象?‎ ‎40. 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38. 本段细节描写用了“叹息、抬高、瞥、锁定、端详”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在艰苦的年月里,母亲对自己珍爱的白菜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矛盾、无奈和痛苦的心理。(大意正确即可) ‎ ‎39. 表现了母亲本性善良、为人诚信、朴实能干、严格教子的品质。(答出两点即可) ‎ ‎40. 表现了这棵最小的白菜长成不易;表现了“我”对这棵白菜特别的喜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我气愤时惩罚老太太多算一毛钱作铺垫;也用这棵最小白菜的曲折经历来暗示了“我”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 ‎【解析】‎ ‎【38题详解】‎ 本题考查品味文学作品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本题考查细节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考生要审准题干,找出原文有关句子,分析细节描写的表现和展现的人物心理,注意答题时不脱离文本。‎ 第一段中体现细节描写的动词有“叹息着”“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锁定”“端详着”“叫我去找个篓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突出了艰难饥饿年代里,母亲对大白菜的态度,既珍视大白菜而不想卖,又因生活困难而不得不卖掉大白菜的矛盾和无奈之情。‎ ‎【3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手法、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了解作者常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来正面描写人物,也会用景物烘托、他人烘托及评价等侧面描写人物。本题主要考言行举止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依据第六段,我因为手冻麻了而使得篓子跌在地上,最小的白菜的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和第八段我厌恶老太太嫌弃白菜卷得不紧而忍不住说“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都说明母亲严格教子。‎ 依据倒数第二段第四段,母亲因为我多算了老太太四毛钱而哭泣,并说“你今天让娘丢了脸”,表现了母亲为人诚信,不多要别人一毛钱的品质,还表现了母亲严格教子的品质。 ‎ 依据第六段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便缓和了,且用一种温暖的腔调和我说话,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第七段、第八段,母亲舞弊珍视白菜,却又任由老太太拽断了白菜根和撕扯着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说明母亲本性善良、朴实温和的特点。‎ ‎【4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考查 “那棵最小的白菜”在文中的作用。考生要筛选出与“那棵最小的白菜”相关的情节内容,通过抓住关键句子、词语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依据五段“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可知,这棵最小的白菜长成不易;表现了“我”和母亲对这棵白菜特别的喜爱和珍视;‎ 同时,正是因为格外喜欢和珍视这棵白菜,下文我才格外气愤老太太拽断了白菜根和撕扯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才想惩罚老太太而多算一毛钱,故写“最小的那颗白菜”为下文作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联系那样艰难饥饿的年代和家里困苦的生活状态,“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也暗示这棵最小白菜的曲折经历,正如“我”的人生成长一样不易,侧面烘托母亲在艰难年代里抚养我长大的坚韧精神。‎ ‎【点睛】探究类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就是从文中筛选整合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向外延伸就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文本和实际进行论述。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论证要围绕观点阐述。‎ 四、作文(50分)‎ ‎4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欣赏,它们总是那么自信、那么骄傲地悄然绽放。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示。‎ 请以“绽放”为题,自选角度,立意自定,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范文:‎ 绽 放 是大树,就绽放出生命的绿叶,在流火横肆的大地上留下一片阴凉;是荆棘,也要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芬芳,把满身的刺都注入活力,伴着身旁的鲜花尽情地舞蹈;是人生,就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和百花争艳,为岁月增香!所以,无论你是谁,请努力绽放!‎ 一路走来的诗仙一路绽放,开出无数高傲,圣洁的花。纵有小人排挤,奸佞嫉妒,他仍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面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的人生怎能不光芒四溢,怎能不皎洁如明月,怎能不绽放出五千年来永不凋谢的花朵?‎ 然而平凡的人生呢?平凡的人生其实依然可以绽放出光和热,依然可以与太阳的光辉相媲美,用爱和信心照耀世人,把人生绽放成岁月的彩霞。‎ ‎“暴走妈妈”陈玉荣为了儿子的生命,暴走三个月,用母爱织就了一张温情的网,网罗了所有为爱动容的心。她没有惊世才情与智慧,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与贡献,更没有绝世的容颜,但她疾走的步伐,刚毅的眼神与坚定的信念仍让我们心灵为之一振!“暴走妈妈”把母爱绽放在坚定的每个脚印中,也绽放在每个人温情的心里。‎ 在我们为他人绽放的光彩所惊异时,请记住,你也应悄悄绽放你自己的青春的活力与光芒。不一定绚丽如花,不一定惊天动地,但一定透着沁人心脾的芳香,香溢自己,也香溢他人!‎ ‎90后的我们在人们诧异的眼光中悄然绽放了,也许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也许匆忙中折断了叶子,也许开出的并不是你想要的那一朵,但我们正用自己的决心与毅力与这个社会碰撞、融合。我们独断,我们任性,我们张扬个性,但在汶川地震时,一个个焦急奔走的身影,奥运赛场上一个个热心勤勉的志愿者,金融危机中一个个冷静的待就业者不都是我们绽放的姿态吗?‎ 我们要更强,我们要绽放,纵便不能改变寒冷的世界,也要用心温暖冰川,哪怕还未开放便被折断,也要挺起脊梁证明,我曾经为了绽放梦想而拼尽全力。‎ 绽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无论开出怎样的花朵,无论开在怎样的境地,都是值得为之骄傲的花朵,甚至是小草,也一样要绽放出生命的绿色为世界献上一份独特的芬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本题是提示语加话题的作文,一定要注意把提示语和题目两部分都要分析透彻,之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立主题,来完成构思与写作。写作时,要注意书写一定要整洁,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关注作文的词语运用与描写,尽量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当然平时的练笔也是至关重要的。‎ 材料共有两句话,第一句写花儿不论条件如何,是否有人欣赏,总能自信绽放,强调花儿生命的坚强和完美的绽放,第二句由花儿而联想到人生,启发人们从花儿的绽放中获取生活的启示。两句中有几个关键词:“不管……也不管……”“总是”“自信”“骄傲”“悄然”“绽放”“很多”“生活启示”。从这几个关键词中,可以看出作文要写出花儿坚强绽放给我们人生带来的启示,而且启示可能有多方面,可以先写花儿的顽强成长经历到最终绽放而给我们生活的启示,也可以直接由绽放写起,文体上可用记叙文,也可以用议论文。‎ 立意:‎ 绽放是一种智慧;‎ 为绽放而默默积淀;‎ 迎难而上(默默追求/自信自强/坚持忘我……)才能美丽绽放;‎ 绽放的花朵(笑脸/才艺/青春/事业/人生……)最美丽 素材:‎ ‎1. 蚁族租住在简陋的平房中,拿着低廉的薪水,像草芥一样被繁华的都市抛弃在路旁,却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朵还未绽放的花。蚁族,像所有人一样梦想着“天堂”,追寻着希望,渴望人生中一次绚烂的绽放。信念必将让蚁族的青春之花美丽绽放。‎ ‎2.‎ ‎ 还记得那句“碾冰为土玉成尘”吗,林黛玉用她的才情绽开一朵唯美的银色梨花漂浮在尘世上空。在那样的一个污浊尘世,一座大观园却留着一方少男少女的净土。一直记得潇湘妃子的点点泪,她信诺前生木石之盟又用一生一世的眼泪来还怡红公子,可是无人懂她,就是宝玉,又怎能会真的懂她?于是才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感叹,才有“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的悲泣。她在破碎之前刹那的绽放让后世为之扼腕,她的绽放是对封建礼教的抗议,是对忠贞爱情的捍卫,是对前世之约的至死不渝……林黛玉的绽放是十年辛酸泪的悲戚!‎ ‎3.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你一生金戈铁马,醉里挑灯看剑,这是何等豪情;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又是何等气魄;你,文同东坡,武胜武穆,才比李白,情厚屈原。你注定要抒写一个前无古人的神话,留给后世一个回味无穷的传说!你,绽放一颗赤诚的爱国心,留给我们一个肆意绽放的美丽灵魂!‎ 结构:‎ 本次作文用引导材料和命题相结合的作文形式,降低了审题难度。写作时可写成一篇记叙文 ,也可以写议论文。议论文,可以围绕绽放的条件和原因写起,即如何绽放和为什么绽放。记叙文,可以直接叙事,写自己或者别人如何通过顽强拼搏让人生绽放绚丽之花,也可以由花儿的顽强绽放而领悟对自己的人生启迪等等。如写记叙文“生命要坚韧地绽放”,考生可以开篇排比“是花朵就应该绽放,不管你是妩媚妖娆的牡丹,还是清淡典雅的水仙,亦或是卑微的迎春,平凡的鸡冠,每一朵都有自己绽放美丽的理由”。接着可以叙述自己的平凡普通甚至卑微的处境让自己不敢表现自己、不敢绽放自己。接着可以回忆一两件事来写大家对自己闪光点的发掘和鼓励,让自己明白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绽放的天地。结尾,以景结情,展现自己生命渐渐绽放的美好画面。‎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