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龙海程溪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从而赢得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多数读者的喜爱。这是金庸小说的决定性魅力。 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大处着眼,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汇性;再一个是从小处入手,展示中华文化的奇妙性、精巧性和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小说涉及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中国文化思想层面,组成了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同时,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描写了中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神采各异的文化风貌,并且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起伏演变,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 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地位:比如《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主人公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赏笔调,而《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道家思想、游仙思想开始令人注目:如《神雕侠侣》可以看做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这部作品既有郭靖掷地有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之举,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个人爱情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以及单人独剑四方漂游之行。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佛家思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标准难立,狄云和石破天对于究竟应该如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答案。 金庸的作品涉及了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比如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顶到《天龙八部》中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傲江湖》中的福建山歌……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金庸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物、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版块构成”。例如郭靖成长于蒙古大漠,黄蓉成长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成长于扬州妓院……这些人物身上的个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 金庸笔下的中国文化,在时间轴上也是富有变化的。同是儒家思想,在金庸笔下,宋朝时显得博大刚健,如郭靖与萧峰成为金庸小说中最高大的英雄;到了宋朝以后,则显得气象衰弱、难克重任;到了明末清初,儒家文化更显得酸腐可笑、百无一用,比如《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自负文武双全,结果一事无成。金庸在表现中国文化时,并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鲜明的批判意味。 金庸小说中“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如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佛家文化,一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佛法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种对“大文化”的了解,让金庸在写作时挥洒自如。 上世纪 50——70 年代的文学作品,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和歌颂新中国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否定多而肯定少,竭力给读者造成一种“开天辟地”的新气象。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相比之下,金庸小说所建立的民族国家形象,则从容、厚重,更具长久的稳定性。 (摘编自孔庆东《金庸与国民文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金庸小说广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有关。 B. 文章用“一部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意蕴丰富,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C. 《神雕侠侣》中既有郭靖的侠肝义胆,也有杨过的蔑视礼法,由此可看出金庸的思想从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 D. 金庸笔下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各个文化分区,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总述金庸小说取得的成就,然后从多个维度分别进行阐述。论证结构清晰。 B. 文章用具体的作品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金庸作品思想的理解。 C. 文章以《天龙八部》中灰衣老僧的事件为例,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 D. 文章提及儒家思想在金庸的作品中是富有变化的,体现了金庸对文化的批判意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狄云和石破天对于如何做人的疑惑体现了金庸后期的作品常有很浓重的佛家思想,展现了金庸小说虚无与消极的一面。 B. 金庸小说中许多人物的个性与他们的“水土”密切相关,说明成长环境的文化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C. 金庸在他的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的展现从博大刚健到气象衰弱,体现了金庸对儒家文化的态度由认同到否定的心理变化。 D. “五四”时期新文学所推崇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的时代需要,以致 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让读者处于紧张的状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题。 乡 曲 风 流 张国中 “三月里来是清明,姐妹二人要去观青,捎带着放风筝……” 正值初夏的夜晚,月华如水。我坐在老家的院子里,独自呼吸着浓郁的小麦扬花的馨香,沉湎在故土的芬芳里。忽然,夜之深处,不知谁唱起了一曲落子调,隐隐约约,似有却无。顿时,这熟悉的音律,像涓涓溪流浸润我心。侧耳细听,不禁若醉若痴。这就是我魂牵梦萦的乡曲,这就是被誉为“小风流儿”的南皮落子调! 一曲落子调,梦魂到家乡。或许是因了地理的优势,这里既承齐鲁儒家文化之底蕴,又兼燕赵慷慨悲歌之豪气。所以,南皮落子也有文武之分,说来它已有150余年历史了,其鼎盛期在清末民初。那时,村村都有“落子房”,人人都会跑落子。落子所表现的内容多是男女爱情和劳动生活。在表演中,“挥鞭”为男演员动作,洋溢着一股威武和彪悍;“打板”和“舞扇”,则为女演员动作,充溢着一种优雅和柔美。我无数次观赏落子,每每被激励,被感动。我觉得,南皮落子,该是最具有民间和汉民族色彩的集体舞了。 这一带,人们最喜欢的就是逢年过节跑落子,它代表着欢乐、祥和、劳动、爱情,男女老幼皆宜。特别是年轻小伙子,更是落子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乐意用强健的体魄、洒脱的舞姿,去展示自己的风采,去撩拨心仪姑娘的芳心。因此,各乡各村都有年轻的落子高手。 近些年,乡村文化生活丰富了,但跑落子仍然是乡亲们的首选活动。我常想,当今艺术界提倡返璞归真,就是让艺术回到朴素率真的境界中去,回到创造艺术本身的坚实的土地上去。记得我在北京拜访一位南皮籍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时,他动情地说,一听到《放风筝》、《茉莉花》这些落子调,我就会流泪,就会梦回家乡。我知道,南皮落子调,就是乡音,就是乡情啊。我真希望各门类的艺术家们都不妨来看一看这些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看一看这些一年到头和泥土打交道的农民,是怎样以他们的理解,把生活变成艺术的。庆幸的是,我的这个愿望正在实现。南皮落子已经凭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先后多次登上央视和省电视台的大雅之堂,去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么令人鼓舞! “姐妹二人忙不停,梳洗打扮把衣更,镜子照花容……” 亲切的落子调,在寂静的乡村夜里响起,悠悠然飘得很远,绵绵不断似乎一直到天边。在悠扬的乡曲里,我不禁想起儿时的一段往事。许多年前,邻居水英姐和三民哥都是村里唱落子的高手。三民哥心灵手巧,会吹笛子,还拉得一手好二胡。他爱落子成癖,平素嘴里哼的唱的都是落子调。冬夜漫长,邻居们聚在一起,围着火盆,喜欢静静地听三民哥用自制的竹笛吹奏落子调。他能连续吹奏30首落子调而脸不红,气不喘,令人叹服。每当此时,水英姐就一手打竹板,一手舞彩扇,随曲而舞。二人青梅竹马,在一起唱落子更是一对配合默契的好搭档。当时,我们村里穷,穷得小伙子们都娶不上媳妇。水英姐的父亲强拧着把她嫁到百里之外的一个村子,为年近30的儿子换回一个媳妇。从此,人们都似乎注意到,三民哥变得忧郁了,整天沉默寡言。每到夜晚,村头的古槐下,他用笛子吹奏落子曲,以排遣内心的孤苦,向无际的黑夜诉说自己的愁思。那年冬季挖河,三民哥也去了,却再也没有回来。他因心力交瘁倒在了工地上。一颗孤独的心连同动人的笛声消失了,也永别了他挚爱的落子艺术。后来,听说水英姐回娘家时,特意跑到三民哥的坟上大哭一场…… “姐姐穿的是葱心绿,妹妹穿的是石榴红,裙子系在腰中……” 动人的落子调,迷迷蒙蒙的,像来自遥远之地,似从大地母亲胸腔里发出来的,飘荡在夜空中,充满温柔爱抚的韵味,让人似乎感知到演唱者的心灵。我起身踱出院外,却寻不到唱曲者的踪迹,只感觉从池塘那边吹来一阵沁人心脾的杨柳风。那歌声也仿佛随风而逝,再也听不到了。 我望着附近黑黝黝的麦海,还有远处黑的树林,暗自思忖:也许这歌声,本身就是夜魂的心曲,或者就是我们南皮乡曲风流调的神韵吧。 (选自《散文百家》2015年05期) 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落子代表着欢乐、祥和、劳动、爱情,与当地人生活联系紧密,跑落子成了他们最重要的文化生活。 B.南皮籍电影表演艺术家那番动情的话,深化了“南皮落子调就是乡音、乡情”这一主题思想,为后文作者希望推广南皮落子这一民间艺术作了铺垫。 C.三民哥和水英姐青梅竹马,却被水英姐的父亲强行分开。水英姐远嫁,三民哥心力交瘁而死。回忆他们,我心生同情,更多的则是对水英姐父亲的不满。 D.文章运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表达“我”对南皮落子的喜爱和赞美,字里行间,尽是“我”的深深乡土情。 5.全文三次引用南皮落子调,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6.请结合文本,理解标题“乡曲风流”中“风流”的含义。(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5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15 分)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此小大之辩也 B旬有五日而后反 C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D愿陛下矜悯愚诚 8.下列划线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乐琴书以消忧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D包举宇内,席卷天下 9.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野马者,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蟪蛄不知春秋 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悦亲戚之情话 10.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A奚以知其然也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秋:指秋季。七月称仲秋、八月称孟秋、九月称季秋;三秋也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B.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 C.东宫: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D.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少聪悟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太平兴国五年,年逾弱冠,举进士。太宗方留心儒术,贡士皆临轩覆试。易简所试三千余言立就,奏上,览之称赏,擢冠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雍熙二年,与贾黄中同知贡举。易简幼时随父河南,贾黄中来使,尝教之属辞;及是,悉为同列。 淳化元年,丁外艰。易简续唐李肇《翰林志》二卷以献,帝赐诗以嘉之。他日,易简直禁中,以水试欹器。上密闻之,因晚朝,命取试之。易简奏曰:“臣闻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器盈则覆,物盛则衰。愿陛下持盈守成,慎终如始,以固丕基,则天下幸甚。” 会郊祀,充礼仪使。先是,扈蒙建议以宣祖升配。易简引唐故事,请以宣祖、太祖同配。从之。知审官院,言初任京朝官,未尝历州县,不得拟知州、通判。诏可。改知审刑院,俄掌吏部选,迁给事中、参知政事。至道二年,卒,年三十九,赠礼部尚书。 易简外虽坦率,中有城府。由知制诰入为学士,年未满三十。属文初不达体要,及掌诰命,颇自刻励。在翰林八年,太宗遵旧制,且欲稔其名望而后正台辅①,易简以亲老急于进用,因亟言时政阙失,遂参大政。 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光逢遂造谤书,斥言朝廷事,且讥易简。易简得其书以闻,逮捕光逢,狱具,坐弃市。易简以杀光逢非其意,居常怏怏。母薛氏以杀其执切责之,易简泣曰:“不谓及此,易简罪也。”及易简参知政事,召薛氏入禁中,问曰:“何以教子成此令器?”对曰:“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上顾左右曰:“真孟母也。” (节选自《宋史•苏易简传》 有删改) 注:①台辅:三公宰辅之位。 12.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 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B. 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C. 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D. 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源于周朝的“冠礼”是中国古代的成年礼。古代无论男女到了二十岁都要行“加冠之礼”,以示成人,但因尚未至壮年,故称“弱冠”。 B. 丁艰,即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子女礼须持丧三年,官员须停职守制。丁外艰,旧指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丁内艰,则是指母丧。 C. 削籍,指削除官籍中的名氏,籍,指做官名册。革职,只是革去现有职务,有重新起用的可能;削籍,则意味着除名,意味着永不录用了。 D. 弃市是一种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暴尸街头的刑法。古代死刑种类众多,如车裂、腰斩、枭首等,弃市为死刑的一种,商周时期就有。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易简聪明好学,二十岁就考取进士,才思敏捷,临殿复试时,很快完成了三千字的答卷, 后来,他和曾经教他作文的贾黄中一同主持贡举考试。 B. 苏易简的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他续写《翰林志》,皇上赐诗嘉奖;皇上认可他关于郊祀和京中朝官任用的建议,让他掌管吏部选官,升为参知政事。 C. 皇上听说苏易简好奇心强,喜欢“欹器”这件事后,劝诫他要“慎终如始”,不要玩物丧志。 D. 挚友何光逢因贿赂丢官,客居京城时替人代考,被苏易简清除出来,于是怀恨在心,捏造谤 书,因苏易简的举报被定罪诛杀,苏易简因此受到母亲的指责。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⑴易简所试三千余言立就,奏上,览之称赏,擢冠甲科。解褐将作监丞。(5分) ⑵召薛氏入禁中,问曰:“何以教子成此令器?”对曰:“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5分)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10分,每格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 ______ , ______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2)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陈情表》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的诗句是 “ ______ , ______ 。” (3)《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______ , ______ 。” (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______ , ______ 。” (5)《逍遥游》》中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四)、诗歌鉴赏(本题9分) 木兰花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①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②。 [注]①攲(qī):倚、依。 ②烬(jìn):灯芯烧尽成灰。 17.下列对本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 B. “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游子的行踪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与家人相隔渐远,渐渐地连家人的一封信也收不到了。 C. 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D. 笔调细腻委婉,语言浅白 感情质朴;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 18. 词下阕中有“万叶千声皆是恨”之句,请结合全词分析主人公“恨”的原因有哪些?(6分) 四、语言表达(本题12分)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其“五绝“的奇景和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蜚声中外。黄山不仅是 的自然美景,而且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宝库。1990年12月12日,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继泰山之后成为中国的第二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黄山现有楼台、亭阁、桥梁等古代建筑100多处,令人 。黄山现存历代摩崖石刻近300处,篆、隶、行、楷、草诸体一应俱全。历代文人雅士在观赏美景的同时,还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就有2万多篇(首)。美丽神奇的黄山孕育了“黄山画派”,创立了以黄山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山水画派,在中国画坛 。当然,黄山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如今的黄山市,正继往开来,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新型工业化。“大黄山”“大旅游”,黄山市正发生着 的变化。“大开放”“大交通”,日益发达的高铁网和航空网,把黄山与世界联结起来了。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钟灵毓秀 目不暇接 另起炉灶 日新月异 B.秀色可餐 目不交睫 独树一帜 泾渭分明 C.钟灵毓秀 目不交睫 另起炉灶 泾渭分明 D.秀色可餐 目不暇接 独树一帜 日新月异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黄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继泰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B.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继泰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黄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继泰山之后成为第二个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D.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继泰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它还让微州改名为黄山市,徽州曾经是徽商故里、徴文化的发祥地。 B.它还让徽商故里、徴文化的发祥地徽州因之而改名为黄山市。 C. 微州是徽商故里、徴文化的发祥地,也因黄山而改名黄山市。 D. 微州也因黄山而改名黄山市,这里曾是徽商故里、徴文化的发祥地。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 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①_________。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②____________,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③ ____________,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五、作文(本题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网络上,“佛系90后”一词传播开来。大意是不少“90后”把佛祖的无欲无求转换到了自己身上: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生活中,任性懒散,随遇而安;工作中,心如止水,不喜不悲,也不思进取。谈恋爱,男生不热不冷不粘,不想太麻烦;女生不作不靠不娇,分手也不伤心哭闹。 有人觉得,这是社会走出物质贫困的标志,生存压力变小,价值取向多元,可喜可贺。 有人觉得,“佛系”没什么,化解戾气,淡泊名利,是压力下的放松,严肃中的调侃,有利于身心健康。 有人觉得,这是一种颓废心理的“丧文化”的表现,说明整个社会因“阶层固化”而失去了进取与活力,亟待改变。 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思考,写一篇论述性文章,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龙海程溪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 高二语文试卷答案 1. 【解答】 A正确。 B项“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错,“交响乐”的指向是文化思想层面。故B错误。 C项“思想从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错,原文只是认为“《神雕侠侣》可以看做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故C错误。 D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故D错误。 2.【解答】 C项,“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错误。灰衣老僧的事件意在证明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故C错误。 ABD正确。 故选C。 3.【解答】 A项,“虚无与消极”推断不合理。故A错误。 B正确。 C项,“否定”不正确,而是分析与批判的一面。故C错误。 D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且条件不充分。故D错误。 故选B。 4.C 5.①起到了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作用:第一次引用起到了引入作用,第二次、第三次引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②对文章的文采和风格起到了强化作用:三次引用增加了文章的文采,使文章更具儒家特点和乡曲的豪放优美特点。③起到了印证作用:三次引用的词曲,把南皮落子特有的“乡曲风流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印象深刻。④营造出了浓浓的情感基调:多次引用,将作者的乡情和乡恋,以及对南皮落子的热爱,浓郁地营造了出来。 6.标题中“乡曲”指的就是“南皮落子”,“风流”的含义有:①浓郁的风尚习俗。由“这一带,人们最喜欢的就是逢年过节跑落子,它代表着欢乐、祥和、劳动、爱情”可知。②自由洒脱、不拘礼数的风物故事。“落子所表现的内容多是男女爱情和劳动生活”,跑落子中,“年轻小伙子乐意用强健的体魄、洒脱的舞姿,去展示自己的风采,去撩拨心仪姑娘的芳心”,而三民哥和水英姐因落子自由相爱就是证明。③富有艺术特色的风韵风度。南皮调子属于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是从坚实的土地里发出来的,自然有着朴素率真、吸引人的风韵风度。 标题的作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 (2)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表明写作对象。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 (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 (5)兴趣: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7.解释:D(A辩—辨B有—又反—返C有—又) 8.解释:A(A为名词活用作动词,BCD名词作状语,分别翻译为“一天天”、“在水上”、“像包一样、像席一样”。) 9.解释:A(B春秋:古义是四季,今义是春天和秋天。C不行:古义是不能行走,今义是不可以。D海运:古义是海波动荡,今义是海洋运输。) 10.C (ABD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C为判断句。) 11.A【解析】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 12. C 13. A 14. C 15. (1)易简所作答卷三千多字很快写成,进奏皇上,(太宗)看后称好,提拔为甲科之首。他脱去布衣将要担任监丞;(重点字词:“立就”,很快写成;“擢”,提拔;“冠”,首,第一;“解褐”,脱去布衣) (2)(皇上)召薛氏进入宫中,问(薛氏)说:“(你)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成为这样有用的人才?”(薛氏)回答说:“年幼时则用守礼谦让约束他,年长后则用诗书教育他。” (重点字词:“禁中”,宫中;“令器”,成为有用人才;“束”,约束;、“幼则束以礼让”的状语后置、“左右”,身边。) (3)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重点字词:日,告诉) 【文言文翻译】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年幼时聪明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捷。太平兴国五年,年满二十,考中进士。太宗 正留心儒术,贡士都临殿复试。易简所作答卷三千多字很快写成,进奏皇上,(太宗)看后称好,提拔为甲科之首。他脱去布衣将要担任监丞。雍熙二年,与贾黄中一同主持贡举。易简年幼时随父亲到河南,贾黄中任使者来河南,曾经教他作文;到此时,成为同列官吏。 淳化元年,遭父丧。易简续撰唐朝李肇的《翰林志》二卷献给皇上,皇上赐诗嘉奖他。有一天,苏易简在宫中值班,用水来试验欹器(古代一种计时个工具)。皇上暗地听说这件事,趁晚朝的时候,命令(苏易简)取来试玩。易简奏:“我听说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器物装满了就会倾覆,事物繁盛后就将衰败。希望陛下保持已成就的盛业,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来加固宏大的基业,那么天下就非常幸运了。”遇上(碰上、恰逢)郊祀典礼,易简充任(担任)礼仪使。 这之前(先前),扈蒙建议把宣祖升到配祀。易简援引唐朝旧例(先例),请以宣祖、太祖一同享祀。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主持审官院,建议初任京中朝官,从未历任州县职的,不得任为知州、通判。下达诏书同意。改为主持审刑院,不久掌管吏部选官,升为给事中、参知政事。至道二年去世,终年三十九岁,追赠礼部尚书。 易简表面虽然坦诚直率,心中却有城府。由知制诰入翰林为学士,年纪不满三十岁。写文章开始不达要点,到掌管诰命,非常刻苦磨练。在翰林任职八年,太宗遵照旧有制度,想等他名望成熟后任宰相,苏易简因为双亲年老急于被选拔任用,因为及时谈论时政得失,于是参与大政。 蜀人何光逢,是苏易简的挚友,曾经担任过县令,因贿赂被削除官籍,客居京城。正遇上苏易简主管贡部,何光逢替人代试以收取费用,苏易简在考试的人群中把他清除出来。何光逢于是捏造谤书,指斥朝廷政事,并且讥刺苏易简。苏易简获得他的谤书告诉皇上,逮捕光逢,官司审结,定罪诛杀。苏易简因杀光逢不是本意,平时常常怏怏不乐。其母薛氏以杀死挚友严厉责备他,苏易简哭着说:“本认为不会致死,是我的罪过啊。”苏易简任参知政事后,(皇上)召薛氏进入宫中,问(薛氏)说:“(你)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成为这样有用的人才?”(薛氏)回答说:“年幼时则用礼仪谦让约束他,年长后则用《诗》《书》教育他。”皇上看着身边大臣说:“真是孟母啊。”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重点字:辩) (2)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重点字:矜)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重点词:悟、已、谏) (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重点词:闾阎、扑、钟、鸣、鼎) (5)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重点词:负、翼) 17.B 18.(1)与君分别之后,再也不知道行踪。 (2)书信渐渐减少,最后书信不通,音讯全无。 (3)希望入梦,梦中寻找,可是“梦又不成”,灯花燃尽,最后一点希望也成了泡影。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逐个排除选项,筛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综合分析此题各选项可知:B项,混淆写作主体,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E项,“突出“恨”字”。故选BE。 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答题时,应根据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逐联分析。 “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思妇生“恨”的原因,不知远行人的行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叠用了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而雁绝鱼沉,无处寻踪。“无书”应首句的“不知”,她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故欹单枕梦中寻”,斜依绣枕急于入睡做梦,幻想着能在梦中寻觅到自己所思念的爱人,但结果却“梦又不成灯又烬” ,梦非但没有做成,连那最后一盏陪伴自己的残灯也熄灭了。“灯又烬”既是写灯芯燃成灰烬,又暗喻了思妇欲与爱人相会的梦想不可能实现,更添思妇的“恨”情。 19.D 钟灵毓秀:指聚集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不能用来修饰“自然美景“。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此处指的是黄山的古代建筑很多,眼睛看不过来。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起;也比喻另立门户或另搞一套。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此处是说”黄山画派“在中国画坛上自成一家。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此处是说黄山下发生着变化。(3分) 20.B A前后主语不一致,C 语序不当,D句式杂糅(3分) 21.B 括号前的主语是“黄山的影响“,根据语境,括号内的句子应以”黄山的影响“为主语。 (3分) 22. (1). ①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2). ②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 (3). ③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 23.【解析】 此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是指应考者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材料主旨,确定作答文章的主题,及其所要表达的观点。观点是三种,但是,其实只分肯定否定两类。(一)肯定的:“佛系”是应对当下快节奏生活的一种本能,让自己慢下来去体会内心真实的需求,寻求精神和身体上的愉悦。降低物质要求,放弃争名逐利,回归生命本源,顺其自然地生活。肯定其合理性,持这个观点的同学,注意不要过于强调不追求任何目标,而着重在于强调自己喜爱“极简主义”生活,对必然失去的事物不沉溺,不悲伤。强调一种慢生活、享受人生的态度。立意参考:(1)慢慢走,欣赏啊(阿尔卑斯山公路上的牌)。(2)优哉游哉,时见花开。(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和谁争我也不屑(杨绛语)。(5)每个人都有不优秀的权利。(二)否定的:青年时期,是一个正适合拼搏的年龄,如果大部份人都态度消极,不事竞争,对于个人和社会是极其不利的,对社会的贡献就会减少,整个社会就会陷入衰退。所以,所谓看破红尘,其实是无能,装逼,美好生活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否定这种活法的观点,则应该着眼于写伴随这种懒散而来的危害,尤其是当青年人变得如此缺乏活力,带给全社会的严重后果。我们的传统文化,比较支持奋发有为,所以,例子、格言更容易找。参考立意:(1)青年的辞典没有“颓废”。(2)青春的旋律最激昂。(3)奋斗者才有资格书写未来。(4)无欲无求,一无所有5.生命该是一颗流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