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高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试题(Word版带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承德市高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试题(Word版带解析)

承德市高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安史之乱后,在南北异势、分裂危机、外族入侵、庶族崛起等大背景下,盛唐傲视中外、开放融通的局面不再延续,儒、佛、道思想都有巨大的变化。‎ 从佛教来说,唐初逐渐形成的以义学为特征、一批最优秀的僧人开创的众多流派,逐渐走向式微,而在南方崛起的禅宗南派,以更为随性、更为不羁的修学方式,成为佛学的主流。禅宗南派修学随意,也更适合士大夫的禅悦生活,很快形成合流。禅宗僧侣的主要来源是南方下层人士,他们的弘道偈颂在中唐后完全诗律化,入宋所作更多,是唐宋诗歌的一个重要支流。当然,净土宗始终在社会下层占据主要影响,只是无法产生优秀的作品和形成特出的思想。‎ 道教在唐代几度鼎盛,但其内在的变化并不多。从五代至宋初,完成从外丹到内丹的变化,其修行方式的变化与南宗禅之兴起有近似之处。而在神仙谱系方面,唐五代不入高道法眼的散仙如吕洞宾、蓝采和之流,居然渐次成为主流。神仙小说一直是传奇志怪中的主要门类,唐末宋初重要道书编纂家杜光庭、张君房,以及南宋初热衷道教的学者曾慥,都沉迷神仙小说整理与写作,也颇特别。‎ 儒学入宋后之变化最为巨大,乃至后世有与汉学区隔的宋学之成立。其实宋学在宋代之命运,有几次大的转变。最初的倡导者带有强烈的时代需求,即倡导道统之传承,以及以攘夷尊王为特色的《春秋》学之兴起,形成力破汉儒旧解的疑经风潮,由此而开始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解读和发挥。因为受到辽、夏、金、蒙古的先后压迫,民族的生存危机使宋人不再如唐人那般兼容并蓄,但他们采取了另一种方式。源出氐羌的苻彦卿家族入宋改姓符,南北朝到唐末五代各种民族来源的家族,只要文化认同即为华夏正宗,似乎为多数人所接受,攘夷的对象仅限于与宋对立的政权。欧阳修试图通过史书编写与《春秋》笔法之贯彻,贬斥势利,‎ 砥砺士节,理清血缘,维护正统。司马光修《通鉴》则更多地追索历史真相,以为为政借鉴,为南宋讲史艺人所承传,但也为正统学者如朱熹所不满。北宋影响最大的儒学流派若关学、洛学、蜀学、新学等,其实核心都是注重个人修行以及对国家社会之责任,但并没有形成统一思想。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对儒家学说做了最完整的全新阐释,核心是士人应以个人的道德修行忠于国,信于家,在修齐治平的目标下,重新建立新儒家指导下的社会伦理秩序。理学统一地位的确立在朱熹身后二三十年间,这时距离宋亡已经不远了。理学对此后七百年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要求士人以儒学原则修身从政,宋明两朝大量遗民就是理学教育的结果,当然也促成王权的进一步独裁;另一方面也更多地以此规范家庭伦理道德,汉唐间个性张扬的人物越来越少,士人越来越具定格。而为国尽忠、为家尽孝的道德规范,维持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长期稳定,也造成许多人伦悲剧。但这些主要在明清两代,宋代并不明显。‎ ‎——(摘编自陈尚君《唐宋因革与文学渐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史之乱后,儒、佛、道思想发生巨变,致使盛唐傲视中外、开放融通的局面不再延续。‎ B. 士大夫创立的神宗南派在南方崛起,以更为随性、更为不羁的修学方式,成为佛学的主流。‎ C. 道书编纂家杜光庭等和热衷道教的曾慥,都喜欢整理和写作反映八仙生活的文学作品。‎ D. 禅宗和净土宗都和下层人士关系密切,其中禅宗的一些作品是唐宋诗歌的一个重要支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分论部分从佛教、道教、儒学三个并列的角度进行论述。‎ B. 文章第三段先论述道家从唐代到宋代的变化,然后阐述神仙小说在唐宋的有关情况。‎ C. 文章第四段阐述欧阳修、司马光的有关做法,从正面论述了宋代对儒学正统的维护。‎ D. 文章末尾论述宋代理学对后世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体现了辩证的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强烈的时代需求的推动下,进入宋代后儒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疑经风潮,开始对儒家经典重新解读和发挥。‎ B. 因为受到辽、夏等的先后压迫,宋人产生民族生存危机,对外来文化采取另种方式,他们多数人接受外来文化,认同外来文化。‎ C. 北宋影响最大的几个儒学流派的思想虽有相通之处,但并没有形成统一思想,而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对儒家学说做了最完整的全新阐释。‎ D. 宋代理学对后世特别是明清两代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维持了中国基层社会的 长期稳定,也造成许多人伦悲剧。‎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项,“致使盛唐傲视中外、开放融通的局面不再延续”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安史之乱后,在南北异势、分裂危机、外族入侵、庶族崛起等大背景下,盛唐傲视中外、开放融通的局面不再延续,儒、佛、道思想都有巨大的变化。”可知,题干强加因果,表述错误。‎ B项,“士大夫创立的禅宗南派”表述错误。根据文本“禅宗僧侣的主要来源是南方下层人士,他们的弘道偈颂在中唐后完全诗律化,入宋所作更多,是唐宋诗歌的一个重要支流”可知,无中生有。‎ C项,“反映八仙生活文学作品”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唐末宋初重要道书编纂家杜光庭、张君房,以及南宋初热衷道教的学者曾慥,都沉迷神仙小说整理与写作,也颇特别”可知,题干,于文无据。‎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 C项,“司马光的有关做法,从正面论述了宋代对儒学正统的维护”表述错误,文章第四段说“司马光修《通鉴》则更多地追索历史真相……但也为正统学者如朱熹所不满”,这不是从正面论述宋代对儒学正统的维护。‎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B项,“他们多数人接受外来文化,认同外来文化”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因为受到辽、夏、金、蒙古的先后压迫,民族的生存危机使宋人不再如唐人那般兼容并蓄,但他们采取了另一种方式”可知,题干于文无据。‎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6月2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十家单位共同发布“顺风车绿色出行宣言”,呼吁顺风车发展共建共治、共用共享、共情共济,号召公众关注绿色出行,弘扬顺风车文化,协和人际发展,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他们还共同发起“国民顺风日”,并决定每年6月6日举行相关活动,将其塑造成全民顺风车文化日。据了解,“国民顺风日”不是特定平台用户的专属节日,而是属于使用顺风车出行者以实际行动来减少碳排放,缓解城市拥堵的节日。‎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其中汽车排放占据较大比例,顺风车成为破解城市发展双刃剑难题的重要推动力量。顺风车不仅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对减少碳排放,助推绿色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宗旨,应当获得社会各界以及主管部门的鼓励支持。‎ ‎(摘编自张宇慧《“顺风车绿色出行宣言”发布》‎ 材料二:‎ ‎[注]E:表预测。‎ ‎(摘编自《2019~2020年中国顺风车专题研究报告》‎ 材料三:‎ ‎2020年6月1日起,滴滴顺风车在广州重启。乘客需通过多道安全关,车主的准入门槛也的提高。在使用体验上,乘客候车时间长,存在无人接单的现象。多位用户表示,滴滴顺风车约车难,短时间匹配车辆不易。有顺风车车主表示,车主只能设置常用地点接单,比如家、单位,而且14天内不能修改。根据不同城市规定,车主每日接单数量限定为两单或四单。‎ 为了更加安全,滴滴顺风车提高了用户准入门槛。乘客首次使用滴滴顺风车需要完成“实名信息验证”“安全功能确认”“乘客安全学习”三个任务。整个过程耗时5分钟左右,如果答错,需要重新回答。‎ 车主注册和认证时,除了对三证(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车辆照片进行审核,还以动态拍摄方式采集证件,防止证件造假。‎ 在行程发布页面上,滴滴顺风车增设了“女性安全助手”,乘客可以点击“110报警”按钮一键报警。滴滴表示,如发生轨迹偏移、长时间停留等异常情况,“女性安全助手”会对用户预警。‎ ‎(摘编自严艺文《广州记者体验:打车没以前容易了》‎ 材料四:‎ 在许多城市的规范文件中,都将顺风车明确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且无须获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这种认定则考虑到顺风车出行属于“公益合乘”性质,车主接单目的主要是顺路出行、分担部分出行成本。但由于顺风车既不同于出租车,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网约车,也导致顺风车存在着监管盲区和风险隐患,成为在行政执法、司法实践过程中的难题。‎ 相比较其他网约车,顺风车在长途出行中更加划算,这也是许多乘客选择顺风车出行的原因。而部分打着顺风车旗号的“黑车”加入,却增加了顺风车出行安全的管理成本,于是有些地方就用出租车的管理办法对顺风车进行管制,甚至要求顺风车不能跨省、市运行,而这些政策影响了顺风车的出行。‎ 每个城市的出行状况、合乘乘客的需求都各不相同,这需要各地在政策制定中,尽可能地纳入合乘者起讫点、合乘路线与次数等更多考量因素,更加细化。比如,通过每日接单次数限制,规避大量的职业司机;依据车主行程路线的设置,判定司机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顺风车司机。要让更多平台企业纳入政府监管平台,完善司机背景审查机制,建立健全智能数据分析体系,在确保安全同时对非法营运进行打击。‎ ‎(摘编自《顺风车出行权益难保障?》)‎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顺风车的发展关乎绿色出行,对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社会成员都应关注。‎ B. 近五年来,我国顺风车的用户规模总体可观,预计2020年将比上一年用户人数有所提高。‎ C. 滴滴顺风车在广州重新上线之后,虽然提高了安全保障系数,但实际操作没有以前方便了。‎ D. 顺风车属于公益合乘,无须获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就可以进行营运,因此只能收取出行成本。‎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顺风车绿色出行宣言”的发布和“国民顺风日”的确定,对顺风车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和弘扬顺风车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B. 有三分之一以上受访网民使用过顺风车服务,中短途城际出行、日常上下班、突遇紧急情况在网民乘顺风车出行中占比较高。‎ C. 滴滴顺风车在广州重新上线营运,乘客需要完成三个任务,耗时较长,若答错则需重新回答,这是乘客难约到顺风车的主要因素。‎ D. 虽然顺风车与出租车的性质不同,也有类似出租车存在的问题,但我们不能照搬出租车的管理办法对顺风车进行管制,阻碍顺风车发展。‎ ‎6. 请结合村料三,简要归纳滴滴顺风车通过哪些措施来保证顺风车车主安全可靠。‎ ‎【答案】4. D 5. C ‎ ‎6. ①提高顺风车车主的准入门槛。②规定车主每日接单数量,且只能设置常用地点接单,短时间内不能修改。③对车主的三证(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车辆照片进行审核,并以动态拍摄方式采集证件,防止证件造假。‎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 D项,由材料三中“在许多城市的规范文件中,都将顺风车明确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且无须获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这种认定则考虑到顺风车出行属于‘公益合乘’性质,车主接单目的主要是顺路出行、分担部分出行成本”可知“只能收取出行成本”错,应为“分担部分出行成本”。‎ 故选D ‎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项,由材料三“乘客首次使用滴滴顺风车需要完成‘实名信息验证’‘安全功能确认’‘乘客安全学习’三个任务”可知。应该为“首次使用滴滴顺风车的乘客需要完成三个任务”,并且“是乘客难约到顺风车的主要因素”,在文中并没有说明。‎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题干明确了答案在材料三当中提取概括,还要注意题目所问的对象是“保证顺风车车主安全可靠”,这样排除针对乘客所采取的措施。梳理材料三内容可知,第一段中的“车主的准入门槛也的提高” “车主只能设置常用地点接单,比如家、单位,而且14天内不能修改” “车主每日接单数量限定为两单或四单”;第二自然段中的“为了更加安全,滴滴顺风车提高了 用户准入门槛” “车主注册和认证时,除了对三证(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车辆照片进行审核,还以动态拍摄方式采集证件,防止证件造假”为答案区间。把以上内容加以整合概括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丁扶贫 金 光 精准扶贫中,局里每名干部包扶一个贫困户,还剩一户没人帮扶。局长拿着花名册盯了良久,对办公室主任说,让老丁去吧。‎ 老丁是个退伍兵,来到单位二十多年连个副科级都没混上。办公室主任把局长的决定告诉了老丁,老丁只说了一个字:中!‎ 老丁包扶的是苗家沟唐大石一家。这家就大石一个劳力,上有79岁卧病在床的母亲,下有两个在镇上读书的娃娃,妻子两条腿畸形,只能坐在矮凳子上,以手代脚挪着前行。老丁见唐家的光景确实愁人,就从家里拿来一些衣服被褥,又自掏腰包买了些生活必需品送到唐家。局长批评老丁说:“你这接济式的扶贫是不行的,要扑下身子,与贫困户一起研究致富项目,只有搞产业扶贫才是出路。”‎ 老丁就和唐大石琢磨项目,想一个被否定一个,末了对大石说:“不行咱们养猪吧,这个项目简单又不用花太多的本钱。”大石说:“猪要吃饲料,没钱买可咋办?”老丁指着门前沟渠上长的两排灰灰菜说:“这后山沟里的草就足够养百十头猪了,还让它吃什么饲料,再说了,这猪吃草长出的肉可是难得的生态肉。”‎ 老丁领着唐大石在唐家屋后的洼地上挖八个土坑,用石头垒成猪圈,自己又掏钱买了八只猪崽,养起了猪。老丁重新收拾了一下唐家的生活用品,又在山墙边续了一间简易房,每周五老丁都随单位的扶贫车过来,帮着割猪草、馇猪食,白天和唐家一起吃饭,夜里就宿在简易房里,到了周日下午才坐班车回到县城。这样,一周保证三天住在唐家。‎ 那天夜里,突然天降暴雨,猪圈灌满了水,老丁的简易房也漏了雨,被褥被雨淋得湿透了。老丁赶紧把大石叫起来,两人摸黑把猪崽从水里捞出来,放到安全的地方,然后一个挨一个地把猪圈扒个小豁口,将水排放出去。他们折腾了一夜,才将猪崽重新又安置到猪圈里。‎ 老丁被雨水淋病了,发高烧,回到县城住了五天医院。当他出院随扶贫车来到唐家时,发现少了一头猪崽,问大石,大石说:“后山沟有红毛狼,夜里听见猪崽叫,起来追时,红毛狼叼着一头猪崽上山坡了。”‎ 老丁气得一屁股坐在石头上,愣愣地望着那个空了的猪圈。他和大石上山砍了些黑老鸹刺,围在猪圈旁边,防止红毛狼再来叼猪崽。周六镇上逢集,老丁又买了一头猪崽放进圈里。‎ 七个月后,老丁帮唐家养的八头黑猪有七头要出栏了,局长说:“老丁养的生态猪市场上可买不到,希望单位的人到唐家消费扶贫。”扶贫日那天,单位的人一拥而上,直接将两头大黑猪“消费”了。之后局长亲自做广告,以每公斤35元的价格,将剩余的五头猪卖给了一家大酒店。‎ 老丁将卖猪的钱交给唐大石,问他下一步怎么办。大石憨厚地笑着说:“继续养猪呗。”老丁笑了:“你开窍了。”‎ 那天,大石弄了两瓶粮食酒,老丁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两人对饮起来。酒至半酣,老丁说:“大石,我不能一辈子跟着你,你得想办法自立呀。”‎ 大石想了想,说:“这养猪的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就是得操心。你只要能帮我卖,我可以多养一些。”‎ 老丁说:“来,闷一口!我明儿到镇上帮你办10万元扶贫贷款,咱们把你后坡的责任田全改成猪场,养上三五十头,就叫它生态猪养殖基地。”‎ 大石从来没贷过款,怕出了岔子还不上。老丁鼓励他说,想致富就得闯一闯。‎ 第二天,老丁领着大石到镇上办了贷款,直接订了一卡车水泥,开始按照他的思路一步步实施。晚上老丁和大石干活儿累了,又拿出那天没喝完的粮食酒喝着。这时村支书来了,商量说看能不能以大石的基地为龙头,弄成集约化经营,让有条件且愿意养猪的村民都参与进去。大石对支书说:“那你喝两口。”村支书对着酒瓶就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大石说:“成了。”‎ 于是,养猪就成了苗家沟村的主打产业,几茬猪出栏后,苗家沟的生态猪就有了名气,被市里定为脱贫致富典型。‎ 三年过去了,老丁的脸变黑了,皱纹也多了起来。唐大石的破旧的瓦屋变成了两层红顶楼房,漂亮的大门上还挂着一块鲜亮的标牌:唐大石生态养殖基地。大石的两个孩子一个考到省城,一个考进了市师范学院。‎ 苗家沟村整村脱贫摘帽的总结会上,老丁做了典型发言。老丁发言时,会场上掌声雷动。‎ 会后,局长问老丁:“你当年在部队当的什么兵?”‎ 老丁望着局长,微笑着说:“在连队当饲养员。”‎ ‎(选自《大观》2019年第9期,有改动)‎ ‎7.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主要叙写了帮扶唐大石的过程中老丁的艰辛付出,但没有忽视局长的作用,如扶贫策略的指导,组织单位的人消费扶贫等。‎ B. 老丁与唐大石最终将扶贫项目确定为养猪,是因为“这个项目简单”,而且利用山沟里的草饲养出原生态猪肉,不存在销路问题。‎ C. “唐大石生态养殖基地”是老丁扶贫的丰硕成果,产业扶贫推动苗家沟村整村脱贫摘帽,“掌声”是群众对老丁扶贫工作的肯定。‎ D. 村支书找唐大石商量,让唐大石带领村民集约化养猪,唐大石让村支书喝两口酒后就答应了此事,表现了唐大石的豪爽、纯朴。‎ ‎8. 小说叙写老丁扶贫,着重表现了老丁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9. 小说以局长与老丁的一问一答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7. B 8. ①虚心接受批评,知错能改。②忠于职守,勤劳能干,不怕吃苦。③真诚友善,善于沟通、鼓励。 ‎ ‎9. ①交代老丁在连队当饲养员的经历,使老丁指导唐大石养猪的情节合情合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②与小说开头局长让老丁去扶贫的情节相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谨。③宕开一笔,不再叙写“扶贫”,而通过一问一答,表现人物,突出人物关系的友善、和谐,妙趣横生。‎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B项,“不存在销路问题”错误,一则老丁与大石在确定养猪时没有提到“不存在销路问题”,二则文中提到局长帮忙找销路,三则后文中大石提到“你只要能帮我卖,我可以多养一些”,可见“不存在销路问题”于文无据。‎ 故选B。‎ ‎【8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办公室主任把局长的决定告诉老丁,老丁只说了一个字:中!”“局长批评老丁说:‘你这接济式的扶贫是不行的,要扑下身子,与贫困户一起研究致富项目,只有搞产业扶贫才是出路。’”“老丁就和唐大石琢磨项目”概括出老丁虚心接受批评,知错能改。‎ 根据“老丁领着唐大石在唐家屋后的洼地上挖八个土坑,用石头垒成猪圈,自己又掏钱买了八头猪崽,养起了猪……这样,一周保证三天住在唐家”“老丁赶紧把大石叫起来,两人摸黑把猪崽从水里捞出来,放到安全的地方,然后一个挨一个地把猪圈扒个小豁口,将水排放 出去。他们折腾了一夜,才将猪崽重新又安置到猪圈里”概括出老丁忠于职守,勤劳能干,不怕吃苦。‎ 根据“老丁将卖猪的钱交给唐大石,问他下一步怎么办。大石憨厚地笑着说:‘继续养猪呗。’老丁笑了:‘你开窍了。’”“大石弄了两瓶粮食酒,老丁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两人对饮起来。酒至半酣,老丁说:‘大石,我不能一辈子跟着你,你得想办法自立呀。’”“大石从来没贷过款,怕出了岔子还不上。老丁鼓励他说,想致富就得闯一闯”概括出老丁真诚友善,善于沟通、鼓励。‎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作技巧的能力。‎ 人物塑造上,小说以局长与老丁的一问一答结尾,“老丁望着局长,微笑着说:‘在连队当饲养员。’”老丁的回答交代了他在连队当饲养员的经历,揭示了老丁性格的成因,丰富了人物形象。‎ 情节结构上,老丁在连队当过饲养员,使老丁指导唐大石养猪的情节合情合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会后,局长问老丁:‘你当年在部队当的什么兵?’”以局长问老丁结尾,与开头“局长拿着花名册盯了良久,对办公室主任说,让老丁去吧”局长点将的情节相呼应,首尾圆和,小说结构严谨。‎ 主题上,结尾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突出“局长”与“老丁”人物关系的友善、和谐,使“扶贫”的主题更深刻,另外艺术效果上,一问一答的结尾方式,使老丁指导唐大石养猪的情节合情合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情节妙趣横生。‎ ‎【点睛】“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及冠,继丁内外忧,能刻厉自立,有大志,不屑贫窭。太平兴国五年进士,解褐通判吉州。转运使张齐贤荐其材,代还,为著作郎。召见便殿,占对明畅,太宗善之,命为户部推官出为淮南转运副使时领外计者皆以权宠自尊所至畏惮敏中不尚威察待僚属有礼勤于劝勖职务修举。后命为枢密直学士。时通进、银台司主出纳书奏,领于 枢密院,颇多壅遏,或至漏失。敏中具奏其事,恐远方有失事机,请别置局,命官专莅,校其簿籍,诏命敏中与咏领其局。太宗欲大任敏中,当途者忌之。会有言敏中在法寺时,皇甫侃监无为军榷务,以贿败,发书历诣朝贵求为末减,敏中亦受之。事下御史,按实,尝有书及门,敏中睹其名,不启封遣去。俄捕得侃私僮诘之,云其书寻纳筒中,瘗临江传舍。驰驿掘得,封题如故。真宗即位,幸澶渊,赐敏中密诏,尽付西鄙,许便宜从事。敏中得诏藏之,视政如常日。会大傩,有告禁卒欲倚傩为乱者,敏中密使麾兵被甲伏庑下幕中。明日,尽召宾僚兵官,置酒纵阅,无一人预知者。命傩入,先驰骋于中门外,后召至阶,敏中振袂一挥,伏出,尽擒之,果各怀短刃,即席斩焉。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是日,翰林学士李宗谔当对,帝曰:“敏中今日贺客必多,卿往观之,勿言朕意也。”宗谔既至,敏中谢客,门阑寂然。宗谔与其亲径入,徐贺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①,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敏中但唯唯。又历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德礼命之重,敏中亦唯唯,卒无一言。既退,使人问庖中,今日有亲宾饮宴否,亦无一人。明日,具以所见对。帝曰:“向敏中大耐官职。”‎ ‎(节选自《宋史·向敏中传》)‎ ‎[注]①端揆,指相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命为户部推官/出为淮南转运副使/时领外计者/皆以权宠自尊/所至畏惮敏中/不尚威察/待僚属有礼/勤于劝勖职/务修举 B. 命为户部推官/出为淮南转运副使/时领外计者/皆以权宠自尊/所至畏惮/敏中不尚威察/待僚属有礼/勤于劝勖/职务修举 C. 命为户部推官/出为淮南转运副使/时领外/计者皆以权宠自尊/所至畏惮敏中/不尚威察/待僚属有礼勤于劝勖/职务修举 D. 命为户部推官/出为准南转运副使/时领外/计者皆以权宠自尊/所至畏惮/敏中不尚威察/待僚属有礼/勤于劝勖职/务修举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代还是指在外地任职的朝廷官员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文中指向敏中由吉州回到朝廷任职。‎ B. 传舍原指战国时贵族供门下食客食宿的地方,后来指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文中指后者。‎ C. 驿又称作驿站,文中是指官府建造的专门为传递公文的人提供的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D. 翰林常指我国古代的官名。唐玄宗初置,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翰林学土在不同朝代所指也有所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向敏中志向远大,受人赏识。向敏中刚刚成年,接连遭遇父母丧事,但刻苦自立,胸怀大志,不戚戚于贫贱;考中进士后开始做官,受到张齐贤举荐,得到宋太宗赏识。‎ B. 向敏中建言献策,行事周密。为了避免奏折遗漏、丢失,防止贻误边远地区的机要事务,向敏中建议设置处理奏折的专门机构,皇帝采纳建议并任命向敏中和张咏管理。‎ C. 向敏中操守自持,正直清廉。宋太宗想重用向敏中,朝中得势的官员非常忌恨,有人诬陷向敏中曾接受因受贿而被查处的皇甫侃的财物,御史调查后发现礼物并未拆封。‎ D. 向敏中机警果敢,为人谦卑。禁军有人利用傩会作乱,向敏中设下埋伏,一举拿下;向敏中升任右仆射兼任门下侍郎一职时,闭门谢客,家中安静,皇帝知道后大加称赞。‎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通进、银台司主出纳书奏,领于枢密院,颇多壅遏,或至漏失。‎ ‎(2)真宗即位,幸澶渊,赐敏中密诏,尽付西鄙,许便宜从事。‎ ‎14. 为什么皇帝认为向敏中“大耐官职”?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B 11. C 12. C ‎ ‎13. (1)当时,通进、银台司负责收发书奏,受枢密院统领,颇多阻塞,有时甚至会出现遗漏和丢失。‎ ‎(2)宋真宗登上皇位后,亲临澶渊,赐给向敏中秘密的诏书,把西方边境的事情都交给他,允许他相机处理。 ‎ ‎14. “大耐官职”即非常胜任这个官职。向敏中升任仆射,没有设宴庆贺,面对李宗谔的庆贺,谦卑应答,表现了谦虚谨慎、荣辱不惊的节操。‎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划线句子的意思是:太宗任命向敏中为户部推官,外任为准南转运副使。当时领外州转运史的人,都凭借权势与宠信而妄自尊大,所到之处,人们敬畏,向敏中不崇尚威严,对同僚属吏以礼相待,常常劝慰、鼓励,任职期间事务处理及时得当。‎ 根据文意,“所至”指所到地方的人们,他们“畏惮”的是“以权宠自尊”的“领外计者”,而非向敏中,“敏中”不能和“畏惮”连在一起,要断开,排除A、C;“勤于劝勖”中的“劝勖”不能和后文的“职”连在一起,表意不通,且“职”在下文中作状语,应该和前文断开,排除A、D ‎;“时领外”不能单独成句,和“计者”连在一起方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短语,“当时领外州转运史的人”,再次排除C。‎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表述错误,“驿”除了指驿站外,还可指驿站里供使者使用的马匹,由文中“驰驿”可知,这里的“驿”指驿马。‎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文本的能力。C项,理解错误,“发现礼物并未拆封”错,根据原文“驰驿掘得,封题如故”可知,此处并非“礼物”,而是“书”,即信件。‎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1)“主”,主管,负责;“出纳”,发送和接收,收发;“领于”,被动句,被……领导;“壅遏”,阻塞。(2)“幸”,皇帝到某地去;“付”,托付、交给;“便宜从事”,不须请示,自行相机处理。翻译时要注意各种特殊句式,一定要把关键词准确地翻译到位。‎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概括的能力。‎ 根据文意,向敏中“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谢客,门阑寂然”,并没有大摆筵席;而对于李宗谔“历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德礼命之重”,向敏中“亦唯唯”,表现得非常谦卑;对于李宗谔对他的赞誉及祝贺“勋德隆重,眷倚殊越”,向敏中“唯唯”,也表现得非常谨慎谦恭。学生一定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精准找到信息点,再加以概括。‎ ‎【点睛】参考译文:‎ 向敏中,字常之,河南开封人。刚刚成年的时候,接连遭遇父母的丧事,但他能够刻苦自立,胸怀大志,不在乎家中贫穷。太平兴国五年时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担任吉州通判。转运使张齐贤向朝廷推荐他的才能,更替回朝,任命为著作郎。皇帝在便殿召见他,应对明白流畅,宋太宗认为他很好,任命为户部推官,外任为淮南转运副使。当时领外州转运史的人,都凭借权势与宠信而妄自尊大,所到之处,人们敬畏,向敏中不崇尚威严,对同僚属吏以礼相待,常常劝慰、鼓励,任职期间事务处理及时得当。后来被任命枢密直学士。当时,通进、银台司负责收发书奏,受枢密院统领,颇多阻塞,有时甚至会出现遗漏和丢失。向敏中将这 件事详细地上奏,担心贻误边远地区的机要事务,请求另外设置机构,任命专门的官员前去管理,校正簿书典籍,皇帝下诏任命向敏中和张咏管理这个机构。宋太宗想重用向敏中,朝中得势的官员忌妒他。恰逢有人说向敏中在法寺为官的时候,皇甫侃监理无为军权务,因为受贿而被查处,于是皇甫侃写信给朝廷大臣请求从轻发落,向敏中也接到了信。此事传到御史台,查考实情,曾经有人送信到向敏中门前,他看了信上的名字,没有开封便还给送信的人并让他回去了。不久抓住了皇甫侃的家仆查问他,说这封信不久就放在竹筒里,埋在江边的客舍。于是便派人骑快马去把信挖出来,封口和名字都和原来一样没有动过。宋真宗登上皇位后,亲临澶渊,赐给向敏中秘密的诏书,把西方边境的事情都交给他,允许他相机处理。向敏中接到诏书后便将诏书藏起来,还和往常一样视察处理政务。恰逢腊月礼祭驱除瘟疫,有人报告禁军打算趁礼祭时作乱,向敏中秘密地派手下士兵身披盔甲潜伏在走廊下帷幕中。第二天,他把宾客、幕僚、士兵、军官都召来,设置酒宴听任检阅,没有一个人提前知道这件事情。命令礼祭的人进来,先让他们在门外表演歌舞,后召唤他们来到台阶前,向敏中一挥衣袖,潜伏的士兵一涌而出,将他们全部擒住,这些人果然携带短刀,当即就地斩首。天禧初年,升任右仆射兼任门下侍郎一职,监修国史。当天,翰林学士李宗谔当值应对,宋真宗说:“向敏中家中今天去庆贺的客人肯定很多,你去看看,不要说是我的意思。”李宗谔到了以后,发现向敏中闭门谢客,门口很安静。李宗谔和他的亲随径直走进向敏中家中,从容祝贺说:“自从皇上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宰相,若不是因为功劳道德深受器重,关心倚重超过一般,哪能得到这种荣耀呢?”向敏中又是谦卑应答。(李宗谔)又一一陈述前朝担任仆射的官员的功勋和美德之重,向敏中仍谦卑应答,最终没说一句话。李宗谔退出后,又派人去向敏中家中厨房询问,今天是否有亲戚宾客来饮酒赴宴,回复说没有一个人。第二天,李宗谔详细地把自己所见到的情形报告给宋真宗。真宗说:“向敏中非常胜任这个官职”。‎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萍乡道中谒濂溪①祠 ‎[明]王守仁 木偶形骸恐未真,清辉亦自凛衣巾。‎ 薄书曾屑乘田吏②,俎豆犹存畏垒③民。‎ 碧水苍山俱过化,光风霁月解传神。‎ 千年私淑④心丧后,下拜春祠荐渚苹。‎ ‎[注]①濂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以濂溪为号,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曾贬谪至萍乡任税监。‎ ‎②乘田吏:史载孔子曾任乘田、委吏小官。③畏垒:乡野。④私淑:指未能亲自受业但敬仰并传承其学术而尊之为师之意。‎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濂溪祠里的先生塑像未必与真人一般模样,但让拜谒者有敬畏感;首联交代了对先生的仰慕之情。‎ B. 领联运用正反对比手法,认为史书轻视乘田、委吏这样的小官,但萍乡百姓依然景仰、祭祀濂溪先生。‎ C. 诗歌用“过化传神”肯定濂溪先生的功绩与影响,赞扬濂溪先生留在萍乡的教化之功、高风亮节。‎ D. 诗歌直抒胸臆,表达对先贤的深切悼念,以及传承其学术思想的志向,情感真挚深沉,令人感慨。‎ ‎16. “下拜春祠荐渚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案】15. B 16. ①“下拜”“荐”,照应诗题中的“谒”。与首联“凛衣巾”呼应;②运用动作描写,再次表明对濂溪先生的景仰之情,巧妙收束全文;③与前一句相映衬,表明“拜”“荐”出乎真情,强化情感。‎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题干要求“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项,“领联运用正反对比手法,认为史书轻视乘田、委吏这样小官”理解有误。“屑”在诗中是“认为值得做”的意思,颔联从史书、百姓两个角度来肯定濂溪先生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没有运用正反对比手法。‎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写作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下拜春祠荐渚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和分析诗句作用的题,考生可以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看诗句写了什么景,景物有何特点,使用什么技巧,有何效果,除此之外,分析诗句的作用主要从分析和全诗的关系以及情感方面作答。‎ 具体分析,“千年私淑心丧后,下拜春祠荐渚苹”的意思是“濂溪先生虽去世千年,我心存哀悼,深切悼念先生高风亮节,虽未能亲自受业,但敬仰并传承其学术而尊之为师。于先生的祠堂前跪下而祭拜,希望自己是小洲上的藏草,进献自己的敬仰之情”,其中的“下拜”“荐”是诗人的动作,表明诗人对濂溪先生的仰慕之情,在内容上卒章显志,在结构上收束全诗;同时,诗句中“下拜”“荐”和标题中“谒”相呼应;在情感上,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先贤的深切悼念,以及传承其学术思想的志向,情感真挚深沉,令人感慨。“下拜春祠荐渚苹”和“千年私淑心丧后”相映衬,相得益彰,使感情表达更加真挚可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句是“______”,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代人只是一味哀叹而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____”。‎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一句用到了“东风”这一自然景物;用“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词人月光下深切怀念故国的情景。‎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一个人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原因。‎ ‎【答案】 (1).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 小楼昨夜又东风 (4).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 所欲有甚于生者 (6). 所恶有甚于死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重点字词有:矗,堪,恶。‎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交通大学西迁,是一次响应祖国号召、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行军”。1956年,面对“交大西迁”的战略部署,师生们 登上列车,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黄土地。仅一年多,新校园从麦田中拔地而起。此后,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培养累计大学生23.6万余名,投身西部建设人数将近达10万人以上。‎ 类似交大这样的迁徙故事绝非个例,“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当时是一代人的集体选择。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力尚弱、百废待兴,面对困难重重的内外部形势,进行布局调整与边疆开发 。为“备战备荒”,数以千万计的建设者奔 赴“三线”地区;为开垦戍边,百万“知青”向人迹罕至的东北荒原进发;为研发“两弹一星”,一大批科技精英隐姓埋名扎根茫茫戈壁,“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军人、农民、知识青年、科学家,他们的身份或许不同,但都投身时代洪流,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 了中国人那段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史。‎ 他们的人生选择,明显不是一笔用物质公式可以算清的账。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谱系中,从来尊崇“兼济天下”,而非“独善其身”,从来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讲“好儿女志在四方”。中国人自小 的诗文、敬仰崇拜的英雄,无不有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在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主义体制下,把个人得失放在国家利益后面,把个人选择融于国家需要之中,其实是一种自主选择。这种选择,鉴照着对祖国的深情大爱、对时代的如火热忱,永远在民族的精神星空中熠熠生辉。‎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义无反顾 迫不及待 抒写 耳濡目染 B. 义无反顾 迫在眉睫 书写 耳濡目染 C.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抒写 耳闻目睹 D.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书写 耳闻目睹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累计培养大学生23.6万余名,其中投身西部建设人数达10万人 B. 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培养累计大学生23.6万余名,其中技身西部建设人数将近10万人 C. 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培养大学生累计23.6万余名,其中投身西部建设人数达10万 D. 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累计培养大学生23.6万余名,其中投身西部建设人数将近10万以上 ‎20.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行军”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似乎尤其热闹,甚至有人说今天应该是“世界直播读书日”。‎ B. 这只名叫“轰炸机”的秃鹰,当时正准备参加奥运会的开幕式表演。‎ C. 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谱系中,从来尊崇“兼济天下”,而非“独善其身”。‎ D. 那个有着无穷问题的男孩子的故事提醒人们,永远不要放弃你对“已知”的好奇心。‎ ‎【答案】18. B 19. C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 第一组,义无反顾: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容徘徊退缩。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指理应接受。根据语境“登上列车”,应用“义无反顾”。‎ 第二组,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已到眼前,非常紧迫。根据语境“百废待兴”“进行布局调整与边疆开发”,应用“迫在眉睫”。‎ 第三组,抒写:表达与描写。书写:写。根据语境“中国人那段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应用“书写”。‎ 第四组,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到。根据语境“诗文、敬仰崇拜的英雄”,应用“耳濡目染”。‎ 故选B。‎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人数达10万人以上”语意重复,删除最后的“人”;‎ B项,“培养累计大学生23.6万余名”语序不当,改为“培养大学生累计23.6万余名”;‎ D项,“将近10万人以上”不合逻辑,改为“将近10万以上”。 ‎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A项,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B项,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C项,引号表示引用;‎ D项,引号表示强调。‎ 故选B。‎ ‎【点睛】语病题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21.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提取金属的过程是环环相扣的。金属开采上来后,_____________ ;然后将破碎的矿石送到选矿厂,磨到几十微米大小,并用水调成矿浆;_________________, 即加一些选择性的药剂到矿浆里搅拌充气,充气后产生气泡,目标金属粘到泡沫上浮在表面,晾干后得到金属矿粉;最后便是冶炼阶段,冶炼阶段_____________,火法冶炼就是用火烧,让金属矿粉变成熔融状态,湿法冶炼则通过药剂把金属离子分层以后再提取出来。‎ ‎【答案】 (1). 先把矿石破碎 (2). 再进入选矿工序 (3). 采用火法与湿法两种冶炼方法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第一个空根据“然后将破碎的矿石送到选矿厂,磨到几十微米大小,并用水调成矿浆”,填入矿石破碎情况,即“先把矿石破碎”;第二个空根据“即加一些选择性的药剂到矿浆里搅拌充气,充气后产生气泡,目标金属粘到泡沫上浮在表面,晾干后得到金属矿粉”,填入概括第二阶段情况,“再进入选矿工序”;第三个空根据“火法冶炼就是用火烧,让金属矿粉变成熔融状态,湿法冶炼则通过药剂把金属离子分层以后再提取出来”,填入两种冶炼方法,即“采用火法与湿法两种冶炼方法”。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 ‎22. 微写作。‎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请你写一段文字,表述你对熟人社会的看法。要求:条理清晰,观点鲜明,不超过150字。‎ ‎【答案】熟人社会由于人与人之间熟悉,感情上相互依赖信任,在一定程度范围内会带来很多的捷径,使彼此受益。但熟人在提供方便的同时,有时也容易出现社会异化的现象。因此在熟人社会适度引入陌生社会的法治精神,契约精神,让二者相辅相成,不仅可以弥补熟人社会的不足,而且可以避免社会风气异化,让社会健康发展。‎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 熟人社会,通俗地讲就是“小圈子”社会,20世纪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出的概念,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熟人社会”,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熟人以及所谓“熟人社会”现象是生物尤其人类原始生存本能所导致的自然现象,符合人生三定律、生物利己三定律、生物适应与诱导定律等。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所以有人把“熟人社会”亦称为“关系社会”、“后门社会”。“熟人社会”强调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办事大多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疏程度、感情深浅程度,关系越亲密就越有可能被中心成员用来实现其实利目标,在这里责、权、利的界线较为模糊,他人的权利容易被侵犯,在公共事务中则容易发生论资排辈、任人唯亲、徇私舞弊等。在我们建设法治社会的当下,毫无疑问,这种“关系社会”的行为模式已经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点睛】“三步走”写好微作文:‎ 第一步:审题辨题,明确要求;这位 第二步:巧妙选点,以小见大;‎ 第三步:有效表达,夺人眼目。‎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必须于2020年达成的奋斗目标。复兴中学某班级举行“小康社会我最爱”的主题班会,同学们积极表达自己对全面小康的看法和认识。小思说:“我憧憬家庭收入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大伟说:“我希望能够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小华说:“我觉得我家已经达到了‘小康’,想与大家分享我的体验!”大壮说:“我渴望早日毕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亿万人民的共同期盼的实现,意味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 ‎ 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参与此次“小康社会我最爱”主题班会的讨论。‎ ‎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当幸福正在敲门 马楚淇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举行了“小康社会我最爱”的主题班会,大家都热烈地参与讨论,让我感触很多。今天我也想跟大家分享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考:当幸福正在敲门。‎ 近几年,清宫剧的火爆,让很多人都想去体验一把清朝的生活,但我更愿意生活在今天。当面对是清朝时的中国好还是现在即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好这个问题时,每一个人都会给出明智回答。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已经听见了,幸福正在敲门的声音。‎ 幸福敲响了经济高涨的门。如今的深圳,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与车水马龙的街道相映生辉。谁能想到,百年前,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谁能想到,百年前,这里受着炮火的侵扰,民不聊生,易子而食。如今,这里已率先实现小康,这是场引以为傲的小康之旅。包括深圳在内的大部分省市现已在幸福的门前聚集,它们在等,等着少数贫困地区来到门前,一齐打开门,共同走上幸福之路。所以,你认为是回到清朝好还是活在当下好呢?‎ 幸福敲响了民主政治的门。清朝军机处很有名,跪受笔录,承旨办事,代表着君主专制的顶峰。而如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一心思索着人民的幸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根本政治制度。从君主专制到人民民主,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国家的核心由一个人变为了众人,人民即国家的主人。人民终于可以站起来当家做主,推开民主之门,走向幸福之路。显而易见,我们还是生活在当下好。‎ 幸福敲响了文化繁荣的门。从明代的八股取士到现今不断改革的高考制度,从清代的私塾到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从古时的尊卑思想等旧文化禁锢百姓思想到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国文化不断走向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成就似群星般耀眼。自初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到后来的科教兴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科技文化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小康社会也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全面建成。这是中国文化逐渐繁荣的标志,是祖国走向幸福之路的人民共识。所以,我会选择生活在当下。‎ 当幸福正在敲门,我们与幸福之间只隔着一道门,我们和全面小康社会之间也只有一道门的距离。因为,我们拥有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坚信中国在2020年会打开这道门,去拥抱全面小康社会,去拥抱幸福。‎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一)审题: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写作时,要能够反映出“小康社会”的新面 貌、新气象、新风尚,以此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是文章的主旋律、总基调。这道作文题题材宏大,写作范围广阔,因此选取好的角度是写作成功的关键。“以小见大”是本篇作文比较好的写作角度,我们可以选择跟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进行写作。根据题目中“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的写作要求,考生可以从人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卫生保健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等入手。具体写作时,要以“我”的视角,写出“我”之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写出“今昔对比”,如“我家的小康”“家乡的巨变”“由穷到富的历程”等,进而抒发“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时代情怀。注意情境是主题班会的发言稿,写作时应体现文体特点。‎ ‎(二)立意:①我心中的“全面小康”②我家的“全面小康”③我看“小康社会”④做好自己助力实现“全面小康”⑤大美“小康”,中国名片⑥当幸福正在敲门 ‎(三)素材: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好。要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攻深度贫困地区,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问题须臾不能放松。随着消费升级,人们的需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要达到这一目标,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前提。农业农村发展,根本依靠深化改革。要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往深里做、往细里做,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农村改革,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动力。‎ ‎3.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我们就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 ‎4. 国家依托数字技术,聚焦脱贫攻坚;百度、阿里、腾讯等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送数字技术下乡。依靠数字技术,我国精准摸清贫困人口状况,帮助他们找到脱贫出口,让贫困地区搭上互联网这趟时代高速列车。“互联网+”这一国家创新扶贫战略,助力我国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降至551万人,这意味着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走上了小康之路。书写最成功的脱贫故事,既要有拼劲,也要有技术,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地走上小康之路。‎ ‎5. 全面小康社会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它靠我们用双手来建成。今天,我们还在学校里 学习的学生,再过几年就要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我们的肩头,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现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说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说,谁拥有了高素质的年轻一代,谁就拥有了明天。为了使中华民族的千年小康梦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实现,我们就要从现在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学好各种建设祖国需要的技能,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6. 小康征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时代楷模,他们不忘初心,为扶贫工作能取得进步,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面对扶贫长征路,“时代楷模”黄文秀始终牢记饮水思源不忘本的赤子之心和无我精神,把自己变成了脱贫攻坚路上的一块铺路石。面对贫困学生和孤老病残,武汉鼎退休不退岗,用新技术和新品种,优化产业结构,带动12000多人脱贫致富。假如没有这些脱贫楷模的引领,脱贫政策难以深入人心,困难群众也难以找到脱贫方向。正是“黄文秀”们引领“最昂扬的脱贫风气”,才让“不让一个人掉队”的脱贫理念落地;正是“武汉鼎”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举动,才让不全胜不撤退的扶贫精神和使命担当鼓舞人心。‎ ‎(四)写作思路:本文个性鲜明,论证有力。作者通过清朝状况与现代小康的对比,探讨我们离全面小康还有多远,角度新颖;而后得出身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的我们与幸福只有一门之隔的结论,想象独到且合理。其次,文章论证有力,由点及面,从深圳到全国,由当下回望历史,不仅论述了小康的经济之门、民主之门、还写到文化之门。由此可见,文章论证全面而深刻。这启发考生,对作文的中心要能够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论述,这样才能让论证更上一层楼,从而提升文章的说服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