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江西省樟树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2017-03)
樟树中学2018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张志 审题人:黄昕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考试时长:150分钟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1-3题。 相较于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诗意色彩,灰色鲜有被提及,歌德在著作《色彩论》中描述:“在尊贵的灰色面前,我们会体验到一种提升感;在平凡的灰色面前,我们会体验到谦卑。” 作为彩色系里的调和色,灰色一直是隐性的身份,自古被烙上阶级属性与情感特征,其所指有宗教与文化、艺术与哲学不同层面的解读。灰色“集彩性”的低纯度功能不言而喻,是集中多种彩色后的简单而丰富,既影射着自然地理的客观地貌,作为表现形式与手段,也丰富着人文艺术领域的深度思考,其优质的视觉协调性促使灰色成为绘画与设计、艺术与商业领域的表现媒介。 灰色广义上的模糊既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同时也包含人生与艺术某阶段的方向迷失,后者如毕加索的灰色时期的绘画,这个时期,毕加索的生活条件很差,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忧郁。灰色的象征性有着显性的贬义和隐形的文化内涵。“灰色”广义上的哲思显然适用于文学艺术等社会学门类,如文学诗词的灰色意境则是:幽、寒、雨、暮、荒、苍、雪、愁、恨等如泣如诉的古典诗意色彩。《道德经》的无为哲学以空灵淡泊的精神本质契合了黑白水墨画的灰色美学,以墨色胜于五彩、五色、五音的视觉语汇成为灰色最早的美学代言,在此,大美、大音及大象在洗尽铅华后定格为无言、稀声、无形的精神追求,灰色的墨韵在唐代传统书画中以“枯湿浓淡”“运墨而五色具”的气韵概括了世界万象的空灵与洒脱,至宋代则在“逸、神、妙、能”中开拓了意态的文人挥毫,及至元代“作画贵有古意”的“逸笔草草”,灰色的笔墨气韵形成一种沉寂、肃然,进而产生了一种温雅淡泊的审美意味,流动着静、虚、恬、淡的古意。灰色的墨韵循环流动在阴阳五行的虚实水墨中。 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热衷于表现舞女的动态“印象”,灰色的介质与朦胧图底的关系有利于表现书法线条般的人体曲线美。与德加温润的灰色相比,热衷于以灰色、紫罗兰、绿色等打底画纸作画的古典主义大师丢勒的细密画则注重严谨的逻辑,《祈祷的手》、《横躺的阿格妮丝》等结实的典型性造型在灰色背景中体现了画家精于概括、重于塑造的无限洞察力。如果说德加的色粉笔游走在快乐的舞台范围里,那科勒惠支的素描则借助黑白灰表现生与死的精神呼啸,《哀悼》、《抱婴儿的母亲》及《离别》等无不寄托着画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其实,灰色不过是艺术媒介里的表象,艺术的本质一如罗丹所说:“最纯粹的杰作是这样的:不表现什么形式,线条和颜色再也找不到,一切融化为思想和灵魂。” (摘编自韩天腾《灰色在艺术与设计中的灰线性解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灰色作为彩色系里的调和色,自古被烙上阶级属性与情感特征,其含意可以从宗教与文化、艺术与哲学不同层面进行解读。 B.毕加索的灰色时期的绘画表现了灰色广义上的模糊性,包含人生与艺术某些阶段的方向迷失,也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 C.为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作者引用罗丹的话,揭示出艺术的本质:不表现什么形式,也找不到线条和颜色,一切融化为思想和灵魂。 D.法国画家德加热衷于表现舞女的动态“印象”,其作品中的灰色显得温润,灰色的介质与朦胧图底的关系有利于表现书法线条般的人体曲线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灰色最早的美学代言是以墨色胜于五彩、五色、五音的视觉语汇,所以《道德经》的无为哲学与黑白水墨画的灰色美学相契合。 B.元代“作画贵有古意”的“逸笔草草”的出现,使得灰色的笔墨气韵形成一种沉寂肃然的特点,产生了一种温雅淡泊的审美意味。 C.灰色的墨韵在我国唐代传统书画中主要表现为:以“枯湿浓淡”“运墨而五色具”的气韵概括了世界万象的空灵与洒脱。 D.《祈祷的手》、《横躺的阿格妮丝》等画,其结实的典型性造型在灰色背景中体现了丢勒精于概括、重于塑造的无限洞察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尊贵的灰色面前人会体验到一种提升感,在平凡的灰色面前人会体验到谦卑。这告诉我们:因灰色的类别不同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B.灰色的“集彩性”具有低纯度功能,灰色的优质的视觉协调性是灰色成为绘画与设计、艺术与商业领域的表现媒介的原因。 C.灰色的象征性有着显性的贬义,如文学诗词的灰色意境“幽、寒、雨、暮、愁、恨”等,其文化内涵不如赤橙黄绿等色彩深厚。 D.科勒惠支的《哀悼》、《抱婴儿的母亲》及《离别》等,借助黑白灰表现生与死的精神呼啸,无不寄托着画家悲天悯人的情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马君武评传 唐志敬 马君武初至日本,常写文章投寄各报刊。1902年2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主编《新民丛报》,马君武成为撰稿员。不久,梁启超赴美游历,他代理主编职务。但由于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资本主义理论书籍,学习近代科学知识,他的思想逐步发生了变化,这表现在他于《新民丛报》发表的10篇译著中。他通过歌颂法国爱国女英雄贞德(《女士张竹绮》附诗)和菲律宾的爱国者(《茶余随笔》)及其它文章,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思想。他初期的“保国”同“保皇”的联系不存在了,“维新”“勤王”“圣君”等字句不再在他的诗文中出现了,相反他推崇反抗专制的英国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由保皇党转向反对专制与教会的法国大作家雨果。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是马君武从保皇维新到民族革命彻底转变的关键一年。是年初,浙江人章炳麟再次到达日本,马君武立即受到他强烈革命情绪的感染。章氏在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马君武即为该会十名发起者之一,在行动上已加入革命的行列。不久,他参加了兴中会横滨分会。9月,孙中山自河内抵横滨,马君武经人介绍见到孙中山,听取他的革命主张,对孙佩服之至。经过比较之后,马君武对人说:“康、梁者,过去之人物也;孙公,则未来之人物也。”第二年春节,各省留日学生千余人在东京举行新年团拜,欢迎清廷派赴日本考察的官员。马君武根据孙中山的事先嘱咐在团拜礼毕后,即登台演讲,声泪俱下,慷慨激昂,满座掌声,清吏失色。这标志着马君武与维新派及其思想的彻底决裂,也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革命影响。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马君武考取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攻读应用化学,成为广西第一个自费出洋留学的学生。他除了学习功课外,还博览斯密、李嘉图、穆勒、马歇尔等名家的经济学著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孙中山自欧洲来东京,筹建中国同盟会,马君武积极响应,参加草拟章程。十月二十日(11月26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正式创刊,马君武任主笔之一。 归国后,他应聘为新创办的上海中国公学教务长,兼教化学。该校为同盟会进行革命活动的据点与联络站,很快就引起了清两江总督端方的注意,准备逮捕马君武。幸而得到了两广总督岑春煊的帮助,岑春煊打电报和广西巡抚张鸣岐商量,以官费生资格保送马君武去德国留学。赴德途中,他又写下了《去国辞》《自上海至玛赛途中得诗十首》等诗。1907年秋,他进柏林工业大学学冶金专业。虽功课至为紧张,但他利用“夜间余暇”,还翻译了《矿物学》《平面几何学》等书。1911年夏毕业,得学士学位。 国民党人举行宋教仁追悼大会,马君武代表孙中山致祭并讲话,他说:宋教仁是死于“官僚派”(指袁世凯)之手,宋死后,民国是否与之俱死,在于能否战胜“官僚派”,他希望国民党人竭尽心力,与“官僚派”斗争,坚持共和政治。自此马君武追随孙中山,投入到了反对袁世凯、保卫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斗争当中。二次革命失败后,马君武已感到自己“不宜于政治生活”,便和中华书局签订为期三年的译稿合同,凭着这笔稿费,在1913年冬赴德,翌年入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农业。1916年以蚕丝7种元素之分析论文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为我国留德学生获此学衔之第一人。 马君武自1922年5月辞去广西省长后,感到“政治生活,真不是我所能过的”,而下定决心“再不从事政治生活了”。但作为一个真诚爱国者的他,是时刻将祖国的兴亡挂在心头的,他有“本位救国”的思想,但在工农业极端落后、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的旧中国,他这个工学博士,实难觅得用武之地。1924年9月,厦门大学部分因学潮离校的学生,在一些教授的支持下,于上海创办了私立大夏大学,他们仰慕这位曾任过中国公学教务长的人的名望,敬请他担任校长,马君武在该校校董会及师生的热忱欢迎下,于11月24日就职。自此,他转入了教育界。后来,他相继担任北京工业大学等大学的校长。 马君武终究是中国、尤其是广西近代史上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周恩来称他为“一代宗师”,《救亡日报》在他逝世后第三天发表的《悼马君武先生》的社论中指出:“作为一个政治家,马先生可说是纯正而清廉,作为一个学者,他更是沉潜而渊博。”说他的“亮节高风,可以称得上是近代中国文人中一个可贵的典范”。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到日本初期,马君武常写文章投寄各报刊,和梁启超交往后,担任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的撰稿员,内心认同保皇维新。 B.马君武见到孙中山后,听取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极其佩服孙中山,按照孙中山的指示在东京新年团拜时登台演讲,彻底走向民族革命。 C.在自费留学日本时,马君武在学习功课之余,广泛阅读经济学等著作,对孙中山在东京筹建中国同盟会积极响应,起草章程并主办机关报。 D.纵观马君武的一生,他虽抱有救国愿望,而且博学多才,但当时国家政治腐败、战乱不断,导致他不免碰壁而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5.为什么说1902年是马君武从保皇维新到民族革命彻底转变的关键一年?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6.为什么马君武最终选择投身教育?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关于多起抢劫案 老邱 孙警官接到报案后,感觉到了案情的严重:罪犯居然不带凶器,大模大样地坐在路中间,只一句:“把钱和值钱的东西放下,等我站起来就麻烦了。”就把行人的财物给劫了。 报案人是个青年女子,她是在下夜班的路上被劫的。那个女子面带惊恐,在孙警官的面前还不断地发抖,她边哭边说:“ 天也黑,路也黑,那个劫道的,坐在路中间,我骑着自行车,差一点撞了他。他说话的口气并不很横,还有点像商量。” “那你就把钱和金项链给他了?”孙警官有些不理解,“他又没拿刀,也没用枪逼你。”“我怎敢不给他?他不带凶器劫道,这说明他肯定是个高手。” 孙警官做过笔录,跟报案人来到现场,那是周庄到县城必经之路的中段,全长约两公里,路两侧生长着茂密的玉米。孙警官在案发现场查看了好一阵,没发现罪犯留下的任何 踪迹后,又扩大了搜索范围,他想在玉米地里找到罪犯在作案前潜伏过、或作案后穿越玉米地逃跑的路线,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孙警官决定蹲守。 一连几夜的蹲守,没有出现任何情况,计划便撤消了。孙警官又从周庄开始排查,可周庄连一个有劣迹的人都没有,连周庄公路沿线的县城居民中,有过前科的有几个,可均没有作案时间。案子只好搁下。 这天早上,孙警官刚到办公室,一位六十几岁的老人,由儿子陪着,来报案,说是昨晚,老人骑自行车夜里从县城到周庄,半路被劫了,1000多元钱归了那个抢劫犯,作案经过和那个青年女子被劫一模一样,罪犯也是坐在路中间,只说一句:“把钱和值钱的东西放下,等我站起来就麻烦了。” 孙警官说:“你才六十几岁,身体这么棒,怎么没反抗呢?” “你说的轻巧,那贼人胆敢不拿家伙,还坐着,绝对是个高手。”老人心有余悸地说。 孙警官扩大了排查范围。因罪犯是在夜里作案,又是坐着,被害人无法提供体貌特征,调查陷入僵局。 时隔几日,又一个男青年报案。他的金戒指和50元钱被劫,作案地点、作案手段,与前两起案件丝毫不差。孙警官有些冒火:“你年轻力壮,怎么不反抗?”男青年说:“他坐着劫道,不拿刀,也不带枪,证明他是有准备的,说不定玉米地里还有他的同伙呢!我可决不会为了一个金戒指搭上一条命。” 孙警官和办案人员再次蹲守多日,还是无功而返。 那条路上在平静了数日后,又接连发生了几起抢劫案,罪犯用的都是同样的手段。 这次孙警官憋足了火,他每天夜里,换上女人的衣服,骑上自行车,沿那条公路往返几次,勾引罪犯上钩。工夫不负有心人,在第6天的夜里,当孙警官骑车至多次案发路段时,路中间黑糊糊坐着一人,那人不动声色,看孙警官近了,就说:“哎!哎!哎!把钱和值钱的东西留下,等我站起来就麻烦了。” 孙警官装出吓坏了的样子,哆哆嗦嗦地往怀里掏,他想让罪犯以为是因为害怕掏不出来,从而赢得时间观察一下是否有同伙。孙警官哆嗦了半天,也掏了半天,既没有罪犯同伙的出现,罪犯也极有耐心地等着。孙警官这才放心大胆地掏出手枪,对准罪犯的脑袋,大喊一声:“我是警察,把手举起来,你被捕了。” 罪犯乖乖地举起了双手,但依然坐着。孙警官的怒火一下就顶了上来:“你还挺牛,站起来!” “我早就跟你说了,等我站起来就麻烦了。”罪犯说的很平和,也没有动。 孙警官顿时警觉起来,以为罪犯站起来是什么信号。他抓紧手枪,掏出手电四下里照照,没发现什么,回头踢了罪犯一脚,说:“你给我站起来,我倒要看看是怎么个麻烦法。” 在孙警官的逼迫下,罪犯艰难地从屁股底下摸出一副拐杖来,晃晃悠悠地站起。这时孙警官才看清,罪犯原来是个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患者。 (选自《微型小说》) 7.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孙警官假装害怕是为了赢得时间观察罪犯是否有同伙,确认没有同伙才掏出手枪,可见,他的性格是勇敢而不失谨慎。 B.“案子只好搁下”,“调查陷入僵局”,“ 孙警官和办案人员再次蹲守多日,还是无功而返”,从侧面写出了罪犯是个穷凶极恶、狡诈无比的惯犯。 C.小说的三个报案人的顺序安排是很讲究的,青年女子、六十几岁的老人和男青年,一个比一个强壮,但都没有一丝反抗,由此提示了小说的主题。 D.小说结尾表明罪犯原来是个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读者到此才恍然大悟,坐着劫道和“等我站起来就麻烦了”的秘密得以揭开,受害者竟不敢反抗显得更加令人悲哀。 E.小说将罪犯的平和与受害者的惊恐进行对比,目的是批评和讽刺受害者的胆小无能,从而激励人们要不怕牺牲,勇于与不法分子做斗争。 8.小说中的残疾罪犯为什么能轻易得逞?请简要分析原因。孙警官抓捕罪犯的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 9.全文一共写了三个人(青年女子、六十儿岁的老人、男青年)报案,情形一模一样。这样写是否累赘,为什么?(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19分) 李韶,字元善。韶五岁,能赋梅花。嘉定四年,与其兄宁同举进士。调南雄州教授。校文广州,时有当国之亲故私报所业,韶却之。调庆元。丞相史弥远荐士竞学职,韶不与。袁燮求学宫射圃益其居,亦不与,燮以此更敬韶。 以廉勤荐,迁太学博士。上封事谏济王竑狱,且以书晓史弥远,言甚恳到。又救太学生宁式,迕学官。丐外,通判泉州。郡守游九功素清严,独异顾韶。改知道州。葺周敦颐故居,录其子孙于学宫,且周其家。入为国子监丞,改知泉州。 拜右正言。奏乞以国事、边防二事专委丞相郑清之、乔行简各任责。论汰兵、节财及襄、蜀边防。又论史嵩之、王遂和战异议,迄无成功,请出遂于要藩,易嵩之于边面,使各尽其才。吏宅之将守袁州,韶率同列一再劾之。俱不报。乞解言职,拜殿中侍御史,辞,不允。 劾女冠吴知古在宫掖招权纳贿,宜出之禁庭。帝怒,韶还笏殿陛乞归。权工部侍郎,迁起居舍人。应诏上封事,几数千言。帝谕左右曰:“李韶真有爱朕忧国之心。”凡三辞不获,以生死祈哀去。帝蹙额谓韶曰:“曲为朕留。”退,复累疏乞补外,以集英殿修撰知漳州,号称廉平。朝廷分遣使者诸路提官楮①,韶极言其弊。 时游似以人望用,然有牵制之者,韶奏云:“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擢翰林学士,不拜。 诏趣赴阙,辞,迁户部侍郎,再辞。卒,年七十五。韶忠厚纯实,不溺于声色货利,默坐一室,门无杂宾云。 (节选自《宋史•李韶传》,略有删改) 【注】①楮(chǔ):纸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 B、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 C、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 D、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笏:古代君臣在朝廷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上面可以记事,后来只有大臣使用。 C.工部,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工程、赋税、军械等事务,长官为工部尚书。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赴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韶刚强不屈。他刊校文章,有当权者的亲戚想作弊,被他拒绝;他敢于反对丞相的一些意见;他反对袁燮用学校的土地扩建居室,袁燮更敬重他。 B.李韶恪尽职守。他上奏谏诤济王案件,又写信给史弥远,言辞恳切;他不怕得罪学官,营救学生;他极力反对朝廷派人到各地提取官府纸币的做法。 C.李韶关心国事。他上奏建议由专人分管国事、边防;他评议裁军、节约等事务;他认为史嵩之、王遂意见不合,都没有才能,应调出朝廷。 D.李韶正直敢言。他忠诚淳朴,不沉湎声色,不好热闹;他弹劾敢在宫廷受贿的吴知古,惹恼皇帝;他上奏几千字的文章,感动皇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葺周敦颐故居,录其子孙于学宫,且周其家。(5分) (2)凡三辞不获,以生死祈哀去。帝蹙额谓韶曰:“曲为朕留。”(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11分) 深湾夜宿王勃 津涂①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堰②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③。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①津涂:道路。②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③砧:捣衣石。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险的山上。 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 E.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15、诗的颈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写成千古名句: , 。 (2)李白《蜀道难》中,以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 ”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 , ”两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 第Ⅱ卷 三、基础知识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仿佛昨天才进入2016年,谁料倏忽之间,一年时光已经过去,吉光片羽,都为陈迹,令人感慨不已。 ②已发现的5000多个甲骨文字中大部分的字,或音不忍卒读,或义不可明喻,或形不可构造,考释难度非常大。 ③沈阳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像其它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一样,出现疯狂火爆的销售景象,依然不温不火 ④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渗透着深沉的悲痛,也充满了爱的温馨,正合乎前人对这类作品的要求,有一种哀而不伤的意味。 ⑤对于2016年楼市的突然火热,人们聚在一起经常街谈巷议限购政策,许多人采取观望态度,在买与不买的门槛上徘徊。 ⑥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更应如履薄冰,但也不可畏葸不前,还要有一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闯劲,这样才能闯出一条路来。 A.①③⑥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汉语盘点2016”最终结果20日在北京揭晓,年度国内字词分别是“规”“小目标”,年度国际字词则分别是“变”“一带一路”。 B.新形式下,国际风云变幻,发展中的我们更要深刻把握和认识历史使命,增强忧患意识,否则,我们很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上台后,积极改善中菲关系,中国政府也承诺给菲律宾一定的援助,日前双方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展开。 D.2016年最让人意外的国产电影莫过于《湄公河行动》,这部电影选取了当年震惊中外的“湄公河惨案”为素材,拍摄出了震撼人心的画面,不仅取得了好的票房成绩,也获得了业界的良好口碑。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 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 ② 历史事实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 ③ 如此,但多数人 ④ 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吏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五四新文学 ⑤ 改变了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的作家动手译介域外文学, ⑥ 各种西方文化元素逐渐汇入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 A.①就②此③虽然④纵使⑤ / ⑥从而 B.①关于②那些③ / ④还是⑤不只⑥让 C.①对② / ③不管④往往⑤不止⑥被 D.①对于②这些③尽管④ / ⑤不仅⑥使 20、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雾霾包括了两种天气现象, ① 。“雾”指的是空气中弥漫的小水珠,而“霾”指的是空气中弥漫的人类肉眼看不见的颗粒粉尘物。“雾”能使能见度降低,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② 。人们在空气中吸入大量粉尘颗粒物之后, ③ ,造成肺部疾病的产生,还有一小部分会进入到人体的血液系统中,造成人们的心血管疾病。而雾霾就是指空气中既有“雾”又有“霾”,是两者的混合体。当雾霾来临后,人们的视野就会受到极大地限制,呼吸道疾病的产生率就会大大增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核心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环卫工人陈阿姨在打扫卫生时,遭到正在旁边健身器材上做仰卧起坐的一位大妈的辱骂,她骂陈阿姨影响她锻炼身体。其他市民赶紧劝阻,陈阿姨也没还嘴,还用扫帚将健身器材下面的最后一点树叶扫起来。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大妈,她夺过陈阿姨手中的扫帚,用脚踩断,并用力向陈阿姨的手上和脚上敲去。陈阿姨见况跑开,大妈追赶时被其他市民拦下,但她竟拨110称“农民工打人”,彻底看不下去的市民直接把她团团围住,等待给警方作证。在警方和目击市民的劝说下,大妈承认了错误,并给了陈阿姨3000元的赔偿金。这件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有人为陈阿姨点赞,有人为目击市民点赞,也有人为大妈点赞。 对于以上三类人,你更倾向为谁点赞?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800字以上,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樟树中学2018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座位号 语 文 答 题 卡 1 2 3 4 10 11 12 17 18 19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7、_____ _____(4分)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3、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4、____________(5分)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6、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0、(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分) 1、B、“毕加索的灰色绘画…也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错,根据原文第三段的内容表述,毕加索的灰色绘画不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 2、A、因果关系颠倒,原文第三段表述为“《道德经》的无为哲学以空灵淡泊的精神本质契合了黑白水墨画的灰色美学,以墨色胜于五彩、五色、五音的视觉语汇成为灰色最早的美学代言”. 3、C、“其文化内涵不如赤橙黄绿等色彩深厚”于文无据. 4.C(马君武未主办机关报,只是《民报》主笔之一,即撰搞人) 5.(1)思想逐步发生变化,“保国”同“保皇”的联系不存在了,在文章中推崇反抗专制的拜伦和雨果。(2)马君武受到章炳麟感染,是章氏发起的“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的十名发起者之一,在行动上已加入革命的行列。(3)他参加兴中会横滨分会,听取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并非常佩服孙中山本人。(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 6.(1)马君武经历长期的革命奋斗和政治生涯,感到自己“不宜于政治生活”,下定决心再不从事正式生活。(2)旧中国工农业极端落后、政治腐败、战乱仍频,马君武感到在工农业领域无法施展所学。(3)马君武有过教育管理经历,颇有名望,遇到厦门大学的部分学生和教授努力建设私立大夏大学,他们仰慕并请他担任校长。(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 7、BE (B“穷凶极恶”错;E“目的是批评和讽刺受害者的胆小无能,从而激励人们要不怕牺牲,勇于与不法分子做斗争” 错)(每个2分) 8、(4分)残疾罪犯轻易得逞的原因:① 利用环境让人产生恐惧感:他抢劫的路段两侧生长着茂密的玉米,便于罪犯潜伏或逃跑,天黑,路黑,他在路中间黑糊糊的坐着。②罪犯大模大样坐着抢劫,不带凶器,平和不动声色,在心理上压倒了被抢者,于是被当作“高手”。③受害者往往胆小害怕,失去了观察力和判断力,只想保全自己,毫无抵抗之意,他们不敢反抗,是残疾罪犯屡屡得手的原因。孙警官抓捕罪犯的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既需要勇气,又要有智慧,我们要敢于并善于同犯罪分子做斗争。(原因3分,每点1分;启示1分) 9、(6分)不累赘。①三人报案情形一模一样,这是层层进行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犯罪分子连续在同一路段,用同样的手段作案,十分嚣张,这才让孙警官憋足了火,乔装引罪犯上钩。②巧妙设置悬念。由年轻女子到六十几岁的老人,再到男青年都乖乖交出了财物,罪犯坐着抢劫,声称“等我站起来就麻烦了”,这究竟是何方高手呢?这牵动了读者的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这是典型的“艺术重复”,突出一个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竟然能轻而易举抢劫身体健全的人的不可思议性,从而引出人们对小说主旨的思索:在当今社会,很多人面对不法分子的侵犯,竟然毫无抵抗之意,而任其逍遥法外,助长其气焰,这是谁之过?只顾保全自己,不敢与罪犯分子做斗争,这是我们社会的悲哀。(每点2分,共6分) 10、A“而已”为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排除B、D;“之”为代词,作“授”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C.句子翻译为:君主的职责是议定一位宰相罢了,不合适的不会轻率地授任.一开始授任,好像是不得己,之后就怀疑他.反而使他不能有所作为.他所说的亊情不一定听取,他所选用的人不一定听从,担心、害怕、忧虑、沮丧,而暂且让他离去. 11、C“赋税”由户部掌管,“军械”由兵部掌管. 12、C“都没有才能”错,原文为“又论史嵩之、王遂和战异议,迄无成功,请出遂于要藩,易嵩之于边面,使各尽其才”,李韶认为史嵩之、王遂应各尽其才. 13(1)修缮周敦颐的故居,将他的子孙录取到学校,并且接济他们家.(葺:修缮;周:接济.) (2)一共辞官三次都没有被批准,用生死为由求怜悯而离去.皇帝皱眉头对李韶说:“委屈为我留下.”(凡:共;获:被批准;蹙额:皱眉头;曲:委屈) 参考译文: 李韶,字元善.李韶五岁时.能題咏梅花.嘉定四年,他和哥哥李宁一同考中进士.调任南雄州教授.在广州刊校文章,当时有掌权的人的亲戚私下送上作品,李韶拒绝.调到庆元.丞相史弥远推荐士人担任学职,李韶不同意.袁燮请求用学校训练射箭的园子来扩大自己的居室,李韶也不同意,袁燮因此更加敬重李韶. 李韶因廉洁勤奋被推荐,升任太学博士.上密封奏章直言指点济王赵竑的案件.并且写信告诉史弥远,言辞很恳切.又营救太学生宁式,触犯了学官.李韶请求外调,任泉州通判.郡太守游九功一向清正严明,唯独对李韶很看重.改任道州知州.修缮周敦颐的故居,将他的子孙录取到学校.并且接济他们家.进入朝廷担任国子监丞,改任泉州知州. 授任右正言.上奏请求把国事、边防二亊专门委托丞相郑清之、乔行简分別任责,论说裁军、节财及襄、蜀的边防.又议论史嵩之、王遂和战意见不同,最终没有功劳.请求将王遂调出朝廷到重要地区,将史嵩之调到边疆,使他们分别发挥才能.史宅之将要任袁州太守.李韶带領同僚一再弹劾他.全都没有答复.请求解除言官之职,授任殿中侍御史.推辞,朝廷不答应.“ 弹劾女道士吴知古在内宫招揽权势收受贿賂,应把她赶出宫廷.皇帝生气.李韶将笏板交还给朝廷清求回乡.代理工部侍郎,升任起居舍人.接受诏令上奏密封奏章,将近几千字.皇帝告诉身边的人说:“李韶真有爱护我、担忧国家的心.”一共辞官三次都没有被批准,用生死为由求怜悯而离去.皇帝皱眉头对李韶说:“委屈为我留下.”退下后,又多次上疏请求补外官.凭着集英殿修撰的身份担任漳州知州.被称廉洁公平.朝廷分别派使者到各路提取官府的纸币,李韶上疏极力论说这种做法的弊端. 当时游似因有声望而被任用,但是有人牵制他.李韶上奏说:“君主的职责是议定一位宰相罢了,不合适的不会轻率地授任.一开始授任,好像是不得己,之后就怀疑他.反而使他不能有所作为.他所说的亊情不一定听取,他所选用的人不一定听从,担心、害怕、忧虑、沮丧,而暂且让他离去.” 提拔为翰林学士,不受命,诏书傕促赴京,李韶推辞.提拔为户部侍郎.再次推辞.去世,享年七十五岁.李招忠诚厚道淳朴,不沉湎于音乐女色財货利禄,静坐在房中.家中没有客人. 14、AD【解答】A项错在对诗中“危”的理解上,这里的“危”是高的意思,不是指危险.D项“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错,应是第一句与第四句写近景,第二句与第三句写远景。(对一个2分对两个5分) 15、描写了这样的图景:天已入暮,江上的儿童还在辛勤的划船;(2分)天晚了,山中的妇女还在捶洗衣裳.(2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的深厚同情.(2分) 16、(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枯松倒挂倚绝壁(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7、D(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错误;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错误;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正确;哀而不伤,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正确;街谈巷议,民间的舆论,或形容议论纷纷。不接宾语。错误;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正确) 18、A(B项“把握和认识”改为“认识与把握”;C项“日前”改为“目前”;D项“选取了……为”句式杂糅) 19、D【解答】①处引出对象,填“对于”“对”皆可,②处指代上文内容,填“这些”“此”皆可,③处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填“尽管”,④处宜不填词语,⑤处填“不仅”“不只”皆可,与后文“而且”相应,⑥处填“使”“让”皆可.故选D. 20、①即“雾”与“霾”②而“霾”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胁③这些粉尘颗粒物有大部分会进入人体的肺部。(每句2分) 21.高三语文复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项复习,需要落实基础背诵,强化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第二阶段是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总说1分,后面两点表述各2分) 22、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三类人立意可作如下考虑:①为陈阿姨点赞:工作尽职尽责、隐忍的性格。 ②为目击市民点赞:敢于维护正义,给社会正能量。③为大妈点赞:知错就改。但题目要求中有“更”及“权衡”的关键字眼。权衡,意即评量、比较。故而此材料作文必须体现“比较”的思维过程,否则,无法符合题目基本要求。如果仅从三类人各自的角度立意,却完全忽略题目中关于“更”和“权衡”的关键要求,则未完成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 例文: 维护正义,让社会充满正气 ①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感,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气的社会中。在环卫工人陈阿姨遭晨练大妈辱骂、追打的事件中,相较于陈阿姨的隐忍,大妈的知错能改,我们更应为目击市民的正义之举点赞。 ②“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不可否认,陈阿姨的隐忍是对他人的包容,对自己的善待;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为人的智慧。晨练大妈的辱骂与追打,缺乏的便是这种隐忍的精神,还显得蛮不讲理,折射出国人对待事情少一分从容与淡静,充满的往往是浮燥之气;然而在他人的劝说与教育下,她能承认错误并给与赔偿,体现了知错能改的精神,也值得大家的肯定。但陈阿姨与大妈身上体现的闪光点,在围观市民的义举面前,似乎又显得黯淡了些。他们积极的劝阻和主动“等待给警方作证”,既让无辜的陈阿姨脱离尴尬,不受冤枉,又彰显了社会正气,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因此,我认为热心市民的正义之举更应赢得大家的盛赞。 ③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中,“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事每每见诸报道:看到老人摔倒了,很多人过来凑热闹,可就是没人去把老人扶起来;看到地上有个皮包,很多人也只是把它占为己有,没人去追问是谁的包;看到以强欺弱的事情,也没人敢敢去制止。这些现象,也是正义缺失的缩影。而目击市民的行为,犹如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给人予温暖,给人以希望,让社会充满正义之气,让人性之光熠熠生辉。 ④培根说:“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 经济日益繁荣的社会,需要正义;建立和谐人文的社会,更需要正义。方舟子不畏强势,弘扬正气,勇于学术打假,使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领域的学术腐败现象有所收敛;柴静,始终怀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个人出资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正是想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样彰显了正义之气,值得敬佩。目击市民的正义之举正是他们精神的体现,践行着对他人的关爱,维护着社会正气,努力使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成为一片“圣地”。 ⑤生活中存在着是是非非,我们要像热心市民那样认清是非,辨别是非,按正确的认识去行动。在面对是非时,保持清醒和独立;在面对“权势”时,能不委曲求全;在利益冲突时,勇于主持公道。正义就是要尊重人权,当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能够奋起抗争;看到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能够声援、救助。 ⑥让我们每一个人在心中根植正义,坚持正义,维护正义,让社会充满正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