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安徽省安庆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无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安徽省安庆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无答案)

安庆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 ‎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说明:①本试卷分为两卷,第I卷阅读题70分,第II卷表达题80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②答案一律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何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孙向辉 电影最能表现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特质,被广泛用于国际交流,享有“铁盒大使”的美誉。中国电影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文化差异问题,处理好了能让热爱异域文化的外国人着迷,否则可能完全无法吸引国外观众的关注。因此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 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把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比如,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武侠片中“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等都是辨识度很高的文化符号。这也是《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侠片在海外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增强电影的本土化色彩,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电影与好莱坞大片抗衡的法宝。不过,这种本土化实践有时会让中国式表达的电影不太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比如《人在囧途之泰囧》《让子弹飞》《孙悟空之三打白骨精》等近几年在国内非常卖座的影片,在海外推广时都遭遇了窘境。‎ 中国式表达不单单指中国生活、中国风格、中国表现手法,还包括中国式的市场营销策略。中国的电影营销只有商业院线一个通道,推广过程中更依赖明星、导演路演,这与国际电影市场特别是西方电影分层推广路径存在很大差异。在西方国家,异域电影更多是在公共文化机构(大学、电影资料馆、博物馆等)、艺术电影院线中放映,或是以DVD的形式传播。其海外文化推广多由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文化机构负责。‎ 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学会把好故事“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中,“融通中外”正是中国电影国际化创作必须遵循的要旨,要选择能激起中西方共鸣的故事,既在内容上融汇中国文化,又在形式上实现国际表达。比较成功的例子是《狼图腾》,这部影片是典型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代表作,它曾在数十个国家展映,各国观众都为草原生活的艰难所震撼。‎ 做好这项工作,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要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以中国电影资料馆为例,在中国电影文化海外推广工作中,我们对于谁来讲、在哪儿讲、怎么讲方面都特别突出文化交流和专业品格特质。电影研究学者从来都是海外展映团组的主力,我们也支持学者以个人身份受邀去对展映国做专业演讲,这也成为我们对外交流最受欢迎的环节。与此同时,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力量的努力,更让我们插上了巡游世界的翅膀。‎ 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110‎ 年的历史。如今,中国电影行业正处于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希望电影从业人员能在国际化创作上更进一步,做到“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节选自《新华每日电讯》)‎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享有“铁盒大使”美誉的电影,能否“走出”国门面向世界,被国外影迷所喜爱和关注,主要看它能否处理好中外文化差异问题。‎ B. 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好的作品,需要辨识度很高的文化符号,但在本土化实践中要注意让中国式表达的电影符合西方观众审美需要。‎ C. 西方国家在推广异域电影或文化时,只是借助公共推广机构,而中国电影营销常常依赖商业院线,这是电影失败的根本原因。‎ D. “融通中外”是中国电影国际化创作必须遵循的要旨,这就要求中国电影在内容上融入中国文化,在形式上则要实现国际化表达。‎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要把好故事变成好作品增强本土化色彩,“融通中外”,发挥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积极作用。‎ B.第二段以《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侠片在海外大获成功为例,证明电影本土化具备高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C.最后一段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递进一层,强调中国电影110年的历史证明,从业人员在国际化创作上更进一步,就能讲好中国故事。‎ D. “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等语句是直接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增强权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电影“走出去”必须处理好文化差异问题,只要处理好了就能让热爱异域文化的外国人着迷,否则就完全无法吸引国外观众。‎ B. 《人在囧途之泰囧》《让子弹飞》《孙悟空之三打白骨精》等海外推广遭遇窘境,提醒我们中国本土化要考虑国外观众审美需求。‎ C. 《狼图腾》曾在数十个国家展映, 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既在内容上融汇中国文化,又在形式上实现国际表达。‎ D. 中国专业机构和人士加强电影的专业交流,请国外公共机构和学者为推广中国电影努力,这些都有助于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二)实用类文本(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世上纵有梨花颂,人间再无梅先生 在初春时节,梅花谢了匆匆,京剧艺术家梅葆玖翩然谢幕,走完了自己精彩纷呈的 82年人生历程。从此,世间再无梅葆玖,梅郎世家成往昔。‎ ‎1934年,梅葆玖出生于上海,是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梅葆玖 10岁开始学艺,13岁正式登台演出,在艺术上深得其父的教诲和指导。梅兰芳逝世后,特别是“文革”后,“梅派”艺术一度一蹶不振,在这样的危急存亡之时,梅葆玖扛起了振兴梅派艺术的大旗,恢复演出经典剧目,整理父亲的唱片、传记,积极开办梅派艺术学习班,多次组织大规模南北梅派名家汇演……‎ 十几年过去了,梅派艺术在梅葆玖的努力下,人才济济,欣欣向荣,逐渐恢复了原来的兴旺局面。‎ 梅葆玖并不是一位开拓型的艺术家,他的一生恢复、整理了不少梅兰芳一生的经典之作,却很少看到他用家传“梅派”排演过哪出新戏。终其一生,梅葆玖始终以维护梅派的正宗、正腔、正韵为己任。可同时他又是一个不断革新的艺术家,从交响乐伴奏版《贵妃醉酒》,到轰动一时的《大唐贵妃》,也包括在晚年顶着各方压力,全力支持陈凯歌拍电影《梅兰芳》……可见他也是并不反对创新的。如何看待继承传统和改革发展的关系?梅葆玖总是笑吟吟地用父亲的话回答大家——“移步不换形”。‎ ‎“那个时候跟现在相比,观众欣赏的眼光变了,咱不能说老先生不好,但是跟着时代的变化,咱们也一定得跟着时代走。”在梅葆玖看来,所谓的“移步不换形”,就是守住京剧艺术、梅派艺术韵律美的根本,却不妨在艺术形式、伴奏、戏剧节奏等方面,做更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的改进与尝试。无论其结果如何,《大唐贵妃》是轰动而成功的,特别是一曲《梨花颂》,竟成了争相吟唱的名曲。而对于片段化、娱乐化的京剧表演,梅葆玖本人并不持肯定与支持态度。‎ 坚持传统,继承经典,却绝不拘泥、保守,这就是梅葆玖。他曾这样说:“我觉得其实做演员来说,如何把戏唱好,把人物演好,实际上还是属于一个文化问题。 ”在梅葆玖看来,唱京剧不能离开流派这个根,离开根,一听什么都不像了,下次观众就不来了。“演京剧,要做到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京剧都是这么传下来的。所以我说只要是我父亲有的这些老唱片、老剧本、老相片,我都愿意提供给学生们,让他们知道,梅派是怎么传下来的。然后继续由他们身上再往下传,这样传承有序,就不会失传。咱们中国戏曲就是讲究所谓的‘戏以人传’,得是靠人来传。”有位外国专家曾说:“京剧是有规则的自由动作。”所谓规则,就是演员的程式,一旦融化了以后,随便怎么做,只要是戏里头的意思,符合人物的情绪,怎么做都可以。所谓的流派也是如此,那些被封为创始人的艺术家们,其实没有一个人标榜过自己是什么派,都是别人封的。所谓流派,就是经过无数人的效仿,得到了大家的承认。流派流派,不流无派。流派其实是一种艺术风格,各自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因此,梅兰芳“梅派”艺术的美,可算作是一种“规范式的美”,一种“范本美”。通俗地说,梅派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讲究的是规范,而不是突出某一方面,真正做到了“大象无形”,“真水无香”,是“中和之美”。‎ ‎(摘自《人民》,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要是喜爱京剧艺术,喜爱梅派艺术的可造之材,梅葆玖绝对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总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无论男女,不分贵贱,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摘自《新民晚报》)‎ ‎②梅葆玖在 2012年两会上提出以动漫作为手段,让《霸王别姬》、《牡丹亭》等传统剧目以动漫的形式呈现。“我的想法是,把戏曲内容以及好的剧目,通过动漫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幼儿、小学生甚至中学生都喜欢”。在 2015年的两会上又提出通过现代的传播手段让传统戏曲得到最广泛的传播,让老百姓共享国之瑰宝的文化精髓。(摘自腾讯)‎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梅兰芳去世以及“文革”的原因,“梅派”艺术曾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经过梅葆玖的艰苦努力,逐渐恢复了原来的兴旺局面。‎ B.梅葆玖始终以维护梅派的正宗、正腔、正韵为己任,他虽然恢复、整理了不少梅兰芳的经典之作,却很少用家传“梅派”排演过哪出新戏。‎ C.梅葆玖始终严格遵循着父亲的教诲,因而并不是一位开拓型的艺术家,所以对片段化、娱乐化的京剧表演,他并不持肯定与支持的态度。‎ D.‎ 梅葆玖爱惜人才、热忱无私,只要是喜爱京剧艺术,喜爱梅派艺术的可造之材,梅葆玖总是知无不言,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5. 梅派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6.关于继承传统和改革发展的关系,梅葆玖主张“移步不换形”。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丁 家 斋 孙方友 北下街位于陈州城西南角,南起西关大街,北至朱家街。很早的时候,北下街就是回族群居的老街,到了清朝年间,回族聚居点不断由城内的“回族巷”向西扩展,北下街一带回民不断增多,只是少了一个清真寺。清末时,居住在西大街的沙、马两家富户捐资,在路西搭了个席棚,称为“经房”,回民们开始就近在此礼拜。直到1920年,回教徒才开始集资筹建清真寺。再后来,越来越多的回民围寺而居,形成了较大的回民区。‎ 清末民国时期,西关大街的商业繁盛,也给北下街的回族同胞带走了商机。他们纷纷做起清真风味小吃,而且很快形成了气候,打出了名气。如豆沫、羊肉胡辣汤、牛骨髓油茶、绿豆糊涂、羊肉水煎包等各有特色。名气大的有盖家“宝隆铺”的小苏肉、牛肉丸子,马家烧饼,白家豆腐脑儿,丁家斋八宝莲子粥。‎ 白家豆腐脑儿配有煮熟的咸黄豆、酱胡萝卜、黄瓜丁、酱油盐卤和适量的卤汤,卤汁鲜美,豆腐软嫩,色泽明快,老少皆宜。丁家斋八宝莲子粥是用江米、薏仁米熬制而成,吃的时候,每碗现加糖莲子、糖百合、瓜条、葡萄干儿、桃仁、杏仁、瓜子仁等多种果料和白糖桂花。糯甜、味香、爽口,且又营养丰富,颇受顾客青睐。‎ 传说掌柜白福祥的嗓音非常好,他站在店前一声吆喝,顺风能传到朱家街。白家和丁家的店铺挨着,席棚相连,白福祥年过古稀,身板硬朗,还能站坛前卖豆腐脑儿。丁家的老主人丁百仟已过世,接班的少掌柜丁海是丁百仟的三儿子,进铺子当掌柜的那一年才21岁,熬粥配料已很内行。‎ 与白家豆腐脑儿相比,无论制作方法和配料,丁家斋的八宝莲子粥皆属“贵族粥”,就是说,是有钱人喝的。由于它配料高档,卖价也高。当时一碗豆腐脑是一文钱,而莲子粥就需十文钱。所以前来喝粥的客人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为能与“贵人吃贵物”配套,丁家的铺子也比较高档一些:八仙桌、石鼓凳、明窗亮几。“丁记八宝莲子粥”的招牌据说是当年丁海的爷爷专请名人写的,花了50两银子。与丁家相比,白家就显得寒酸:低桌子,小矮凳,而且又破又旧,油腻腻的样子。又由于所卖的是价格低廉的大众食品,前来喝豆腐脑儿的人也多是引车卖浆之流。对这种人,低桌矮凳自然也就可以了。每每开张,摆在街边处,上面搭卷棚,给人一种很临时的感觉。前来吃饭的人也多是慌里慌张的,全不像进丁家斋喝八宝粥的客人那样把吃饭当成了某种享受。‎ 这样,丁海就有点儿看不起白家了,与他们为邻总有点儿掉份儿之感。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儿顾及父辈们的交情,每天早晨开张还时不时向白老板打声招呼,可后来就很少正眼朝白家卷棚瞧了。为能抬高自家的身价,丁海开始装修门面。他花钱将店门重漆一遍,门前的走廊间原来是砖铺地,现在换成了大理石的。店门两旁还放了两尊青田石狮,又摆了几盆时令大花盆。为与花盆对称,还在屋檐下挂了四个山东莱州的红绣球。如此一翻新,丁家斋更让白家显得寒酸。‎ 可是,让丁海不解的是,他如此这般非但没引起白福祥的不满和嫉妒,相反他还非常高兴似的,每见到丁海就禁不住由衷地祝贺,而且能让人看得出那是一种真诚与善意的祝贺,毫无虚伪之处。这就让丁海有些犯难,丁、白两家店铺相邻,世代友睦。他原以为自己如此朝“贵族化”发展能引起白家的忌恨,然后搬迁或将店铺转让于他,那样他就可以再将铺面扩大,使丁家斋彻头彻尾变成“阳春白雪”,专赚富人们的锥子。不想白老汉如此死脑筋,自己如此“欺负”他,他还表示由衷的祝贺,仿佛丁家的生意是他白家的一样,跟这种毫无野心的人为邻,除非辈辈平庸下去,决不会有大的发展。‎ 曾有那么几天,他看白家一直无动于衷,心想你不搬我搬,可又一想,回族巷是小吃一条街,如果离开此黄金地段生意肯定会受损不说,自己花这么多钱不是白装修了。更令他不可解的是,白家的生意非但没因他的“贵族化”而减弱,反而越来越红火,自家的生意反而不见长进,某些时段还仿佛不如以前。‎ 一天,他按捺不住,向“宝隆铺”的盖老板求教。盖老板开初不愿说,逼得急了才笑了笑,说:“丁老板,你别忘了,车有车路,马有马道,你赚的是贵人的钱,而白老板赚的是穷人的钱,可天下还是穷人多呀!”丁海一听,恍然大悟。自己一心想赚富人的钱,而北下街的富人就那么多,再加上北下街本来就是小吃一条街,人家真正有钱的人压根儿就不朝这里朱。你把店铺打扮得再贵族化,可在人家眼里你的整条街就不够格儿!人家去的是闹区的大饭店,要的是档次。‎ 后来,丁海的生意越来越清谈,门台一高,穷人不敢进,富人不愿来。再后来,终于撑不住,就将店铺盘了出去。可令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接他家店铺的不是别人,而是卖豆腐脑儿的白老汉。‎ ‎(选自孙方友《陈州笔记》,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利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篇就交待了陈州城北下街的典型环境,它很早就是一条回民聚居的老街,暗示丁海生意越发清淡并最终关门的结局。‎ B.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北下街清真风味小吃,先概括介绍其品种及特色,后重点描写了白家豆腐脑儿与丁家斋的八宝莲子粥。‎ C.生意清淡之后少掌柜丁海前去请教宝隆铺盖老板,盖老板起初并不愿说破个中原由,他怕说出实话伤了丁海的自尊,可见盖老板心地善良。‎ D.小说题材具有浓郁的地域与民族特色,语言质朴自然,主题鲜明突出,深得中国传统小说的韵味,文中大量的内心独白很好地表现了丁海的个性特征。‎ E.小说中丁、白两家店铺相邻,世代友睦。丁海装修门面让白家显得寒酸,白福祥并不嫉妒,而是立足现实,生意红火,可见白福祥是一个善于经营的人。‎ ‎8.小说中白福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9.白老板在丁老板装修门面后不怒反而道贺,最后又接手他盘出的店铺,小说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情节?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觌,字明叟,泰州如皋人。第进士。为编修三司令式删定官。不乐久居职,求润州推官。二浙旱,郡遣吏视苗伤,承监司风旨,不敢多除税。觌受檄覆按,叹曰:“旱势如是,民食已绝,倒廪赡之,犹惧不克济,尚可责以赋邪?”行数日,尽除之。监司怒,捃摭[注]百出。会朝廷遣使振贷,觌请见,为言民间利病。使者喜,归荐之,除司农寺主簿。‎ 哲宗立,吕公著、范纯仁荐其可大任,擢右正言,进司谏。上疏言:“国家安危治乱,系于大臣。今执政八人,而奸邪居半,使一二元老,何以行其志哉?”‎ 因极论蔡确、章悖等朋邪害正。章数十上,相继斥去。又劾窜吕惠卿。朝论以大奸既黜,虑人情不安,将下诏慰释之,且戒止言者。觌言:“诚出于此,恐海内有识之士,得以轻议朝廷。诚为陛下惜之。”觌言虽切,然不能止也。‎ 觌在言路,欲深破朋党之说。朱光庭讦苏轼试馆职策问,吕陶辩其不然,遂起洛、蜀二党之说。觌言:“轼之辞不过失轻重之体尔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岐遂分党论滋炽夫学士命词失指其事尚小使士大夫有朋党之名大患也。”帝深然之,置不问。‎ 知苏州。州有狡吏,善刺守将意以挠权,前守用是得讥议。觌穷其奸状,置于法,一郡肃然。民歌咏其政,有“吏行水上,人在镜心”之语。绍圣初,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蜀地膏腴,亩千金,无闲田以葬,觌索侵耕官地,表为墓田。江水贯城中为渠,岁久湮塞,积苦霖潦而多水灾,觌疏治复故,民德之,号“王公渠”。日食四月朔,帝下诏责躬,觌当制。觌清修简澹,人莫见其喜愠。持正论始终,再罹谴逐,不少变。无疾而卒,年六十八。‎ ‎(选自《宋史·王觌传》,有删改)‎ ‎【注】捃摭(jùn zhí):指搜罗材料以打击别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轼之辞不过失/轻重之体尔/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岐/遂分党论滋炽/夫学士命词失指/其事尚小/使士大夫有朋党之名/大患也 B.轼之辞不过失/轻重之体尔/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岐遂分党论/滋炽夫学士命词失指/其事尚小/使士大夫有朋党之名/大患也 C.轼之辞/不过失轻重之体尔/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岐遂分/党论滋炽/夫学士命词失指/其事尚小/使士大夫有朋党之名/大患也 D.轼之辞/不过失轻重之体尔/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岐/遂分党论滋炽/夫学士命词/失指其事/尚小/使士大夫有朋党之名/大患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檄,文中指檄文。檄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言路,文中指谏官。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D.朔,文中指农历每月十五。朔日,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觌体恤民情,实事求是。二浙闹旱灾,有人迎合上司不敢过多减税,他去后免除全部赋税,得罪上司而被刁难,他向朝廷使者报告实情。‎ B.王觌忠于职守,敢于向权臣开刀。他上奏疏认为,主政的权臣中超过一半是奸臣,这样不行。几十个人和他同时上奏章支持他,但最终没有结果。‎ C.王觌兴利除弊,造福人民。他惩处苏州恶人获得尊敬,百姓歌颂他的政绩;他把要回的官府土地设为墓地,方便群众;他整治水利,百姓感激。‎ D.王觌敢于直言,坚持正确意见。有人揭发苏轼的问题,兴起朋党之争,他忧虑这种做法,皇帝支持他;他因坚持己见而屡遭贬谪却不后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倒廪赡之,犹惧不克济,尚可责以赋邪?(5分)‎ ‎(2)州有狡吏,善刺守将意以挠权。(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①‎ 杜  牧 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 一岭桃花红锦黦②,半溪山水碧罗新。‎ 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仲蔚③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注】①张祜:唐代诗人,家世显赫,初居姑苏,后至长安,辟诸侯府,被元稹排挤,遂至淮南,隐居以终。②黦(yuè):污迹。③仲蔚:“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连用两个比喻描写了暮春时节诗人来南亭所看到的美好风光。‎ B.“独步长堤不见人”,这“人”可指任何人,也可指诗人的朋友张祜。‎ C.第三句写桃花满山遍野开放,就像红锦一样美丽灿烂,没有污迹。‎ D.第五句写会唱歌的百舌鸟站在高枝上婉转歌唱,赞扬像百舌一样口才好的人。‎ E.“独送春”运用拟人手法,以梨花送春,照应题目中的“残春”二字。 ‎ ‎15.从全诗看,表现了诗人对张祜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2)《阿房宫赋》中用夸张衬托手法借写歌舞冷暖,衬托阿房宫宽广高大的句子是“歌台暖响,___________;舞殿冷袖,__________” 。‎ ‎(3) 《书愤》 中诗人追述多年前开阔壮盛战场画卷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Ⅱ卷 (表达题 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介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②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③蒂姆库克长期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克都临危授命,负责苹果的日常运营工作。‎ ‎④苹果和三星手机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市场的再规划也迫在眉睫。‎ ‎⑤刚刚还是烈日当头,一转眼,老天爷的脸阴沉下来,狂风怒号,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⑥法国今后必定会加大安保和反恐的投入,但由于经济疲软、福利水平较高,法国已经捉襟见肘的财政将面临更加严苛的考验。‎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作为北京民办教育20年发展的见证者和实践者,他为中国民办教育国际化所付出的努力,很好地诠释了教育的内涵。‎ B.目前,我国开放了100个左右的国家作为旅游的目的地,而旅行社真正投放市场供游客选择的还不到30个左右。‎ C.通过完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体系,既可提高全社会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度,也可尽可能避免大气污染的公共风险。‎ D.那些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不论它们具体围绕哪个阶层的人为中心来展开,能够肯定的是,它们都密切关注了人生。‎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思想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对接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不少学校在思想教育上不是不重视,__①__也很下功夫,但为什么还是费力不讨好?一个重要原因, ② 思想教育内容陈旧,不能 ③ 现实问题回答学生的疑惑, ④ 难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⑤  ,思想教育不能走强制灌输的老路,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探索。 ‎ ‎ ‎ ‎①‎ ‎②‎ ‎③‎ ‎④‎ ‎⑤‎ A 而且 ‎/‎ 对 且 因此 B 甚至 ‎/‎ 面向 所以 这证明 C ‎/‎ 在于 针对 更 这说明 D 甚而 出于 就 ‎/‎ 于是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最近上冒出一句流行语,“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个人而言,好的容貌可以让自己更受欢迎,带来更多好处,但是, ① ,它不是才能,更不是德行。单纯以相貌作为评价标准,会造成人们对主流价值和核心精神品质的忽视。____②____,那样即使你外表不够出众,但你有很高的涵养,或者有很强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这在外貌上会赋予你一种气质和风貌,同样具有很大的人格魅力。对公众舆论来说,对美丽的欣赏如果变成纵容,任由浮躁的“看脸”蚕食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那么我们所创造的未来,___ ③___ 。 ‎ ‎21. 某电视台曾做了一个名为“别让你的父母孤单”的公益广告。请把下面空缺的画面内容补充完整。要求:想象合理,语言鲜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7O字以内。(6分)‎ 画面:厨房内,哗哗哗的流水声,咚咚咚的切菜声欢快地响成一片,砧板上瞬间出现了一溜碧绿匀称的黄瓜丝。母亲的脸上漾着笑容。‎ ‎(画外音)儿子电话:妈,说好了今天回家看你,可公司临时要我陪客户吃饭。微波炉用着怎么样啊?还缺点什么?‎ 画面:急匆匆把手放在围裙上擦擦就跑来接电话的母亲,脸色从欣喜变成了理解,却只来得及在儿子匆忙的解释中挤进去一句:“不用,什么也不缺。”她摇着手回答儿子的关心,手还僵在半空中,儿子的电话已经挂了。‎ ‎(画外音)小孙女电话:奶奶,我放学后和同学一起去游乐场,不回家吃饭了。‎ ‎(画外音)女儿电话:妈妈,家庭影院看着怎么样啊?我去健美了,今儿就不回家了。‎ 画面:□□□□□□□□□□□□□□□□□□□□□□□□□□□□□□□□□□□□□ (画外音)男声旁白:别让你的父母孤单,常回家看看。‎ 五、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常州一6岁小男孩,看见一个小女孩落水,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让另一个小伙伴去喊大人,自己则留下来安慰小女孩不要害怕。看到小女孩离岸并不太远,他跑去岸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拉小女孩,最终奋力将小女孩拉上岸。当地警方为他申报了见义勇为奖。他靠自己的冷静和机智,既救了落水者,又保证了自己的安全,还有人称赞他“见义智为”。‎ 你对这种现象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