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8-0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8-01)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检测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题号 一 二【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三 四 总分 得分 ‎ 第一卷 阅读题 ‎ ‎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着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 ‎   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妹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妹,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 ‎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 ‎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 ‎  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 ‎   16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妹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 ‎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 ‎   “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 ‎ ‎(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 B.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妹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D.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三则材料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新闻网站,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讲求时效性的特点。 B.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 C.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 D.三则材料除了具有新闻客观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三则材料虽后一段的抒情性语言,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E.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引发人们的思考。‎ ‎6.“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6分)‎ ‎ ‎ ‎(三)文学类文本预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榆爷 ‎ 人们都说村口的老榆树成精了,有神。‎ ‎  老榆树很老了,老得粗壮的茎干歪倒在地上,再向上长出枝条,成为树。也就是说,从老榆树身上发出的枝杈,又都成了树,围绕着老干,长向四面八方。远望,如一片林子。‎ ‎  春天,人们捋嫩叶,做糊涂面条;捋榆钱,尝鲜。老榆树有神哪,不怪罪吗?有人这样疑问,就有人说,没事,老榆树活人,几辈子了,都吃喝他的树叶、榆钱,只要不动他的大枝壮条。‎ ‎  还有人说,捋一捋,算是给老榆爷挠痒,他舒服,长得更旺势。‎ ‎  说这话的是牟介中。他对老榆树敬重,防护着别人的伤害。老榆爷也是他叫出来的。叫着叫着,大家也都顺口了。遛弯去,碰面打招呼,就说,老榆爷底下。那里,有桌凳,石头的,可以谈天说古今。还有秋千,吊床,孩子们玩着,笑着,笑声跑到了树叶里面。这些,都是牟介中摆置的。他说,老榆爷好着呢,在树下玩,空气好,安全。‎ ‎  说起老榆爷的好,牟介中能说好多好多。比如,民国三十年年馑,人们没有吃喝,就吃老榆爷。那时候,老榆爷已经很粗实,叶,榆钱,都可以吃;还有树皮,砸碎,磨成面,掺和到红薯面里,粘,甜。村里人约定,只砍削枝条上 的皮。怕外村的人来刮树皮,老保长就领着人日夜看护。有一年,夏天,袁店河发了大洪水,沟满河平,人们就上了老榆树,或者拽着树枝,吃树叶……‎ ‎  牟介中说,要是没有老榆爷,不知道多少家就没人会在这里喝茶荡秋千啦!一声感叹,望望头顶的老榆爷。人们也往上看。有风来,树枝婆娑,一片鸟鸣。‎ ‎  可是,要“大炼钢铁”了,上头决定砍伐老榆树。村里人不愿意,特别是老头老婆们,就打了地铺,睡在寒风里,轮流看护。上级就做村干部的工作,一家一家地做……终于做通了。‎ ‎  可是,没有人去砍树。好不容易动员来了几个年轻人,也不好砍:大斧头上去,就一道缝;油锯哗啦一声就卡住了!老头老婆们就又围拢上来,这是神树,是天意,不能砍伐!‎ ‎  上头领导很恼火,坚决要破除迷信,就向住罗汉山上的某部队求援。部队来了工程兵,开了一辆大铲车。轰!轰!轰!大铲车离老榆树还有一段路,忽然熄火了,跳下来个年轻人,左看右看,找不出毛病。领导准备再找老兵时,牟介中从围观的人群里出来了,“我来试一试!”‎ ‎  牟介中那时候复员回村三四年了,他当过坦克兵,在东北服过役。他说东北老冷,冰面上都能过坦克。他会开坦克,懂的多,复员后就开公社的东方红拖拉机,嗡嗡叫。——牟介中冲那个战士一笑,上了铲车,捣鼓了一会儿,突突突!铲车又发动了,轰轰轰,向着老榆树开来。人们就戳指头,骂,“你个鳖孙!”‎ ‎  可是,铲车又熄火了。再试,还是熄火。好容易动了,铲车抵住树腰了,又熄火了。领导要发火,驾驶楼的门一开,牟介中滚了下来,捂着头,喊,“疼啊!疼!”‎ ‎  部队上的兵再上去,还是发动不了……人们就呼地围绕了树,“神树啊,不能动!”‎ ‎  老榆树就保留下来了。‎ ‎  也怪,铲车倒回去时,很顺利。‎ ‎  几天后,牟介中也不头疼了。‎ ‎  人们就传说开了,老榆树有神,动不得。‎ ‎  几十年后,牟介中接待了一个老兵,就是当年开铲车的那个兵。他们两个都老了,围住老榆树看,笑,互相指点着对方,“你呀,你呀,哈哈!”那人一下一下地拍着树,互相久别重逢。牟介中抱着那人,附耳:“兄弟,多亏了你呀……”‎ ‎  哈哈哈,两人大笑,在树下,喝着小酒。人们不知道他两个笑什么。‎ ‎  他们老了。‎ ‎  老榆树也老了,莽莽苍苍。有年春天,有个大领导来视察,也看老榆树,说,“这是能让人记住乡愁的地方……”牟介中一脸的泪水。‎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结尾“老榆树也老了,莽莽苍苍”一句,与前文一、二两段的描写相照应,突出了老榆树年老而生机勃勃的景象。 B.“可是,要大炼钢铁了”一句,内容上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情节上与上文形成转折,引出了砍伐老榆树的情节。 C.牟介中的话“兄弟,多亏了你呀……,暗示当年之所以能够保住老榆树,是因为两人默契配合,暗做手脚,使铲车屡屡熄火。 D.小说结尾补充大领导视察的情节,很有必要,它借大领导之口,表明老榆树乃是乡村的象征,突出了要永记乡愁的主题。‎ ‎8.小说开头几段介绍老榆树的情况,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没有明确解释为什么铲车竟然铲不动老榆树,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5分)‎ ‎ ‎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袁枢,字机仲,建之建安人。幼力学,尝以《修身与写赋》试国子监,周必大、刘珙皆期以远器。试礼部,词赋第一人,教授兴化军。‎ ‎  为礼部试官。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 ‎  他日,上问袁枢何官,茂良以实对,上曰:“可与寺监簿。”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对,即因史书以言曰:“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上曰:“朕不至与此曹图事帷幄中。”枢谢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 ‎  兼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章悖家以其同里,宛转请文饰其传,枢曰:“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时相赵雄总史事,见之叹曰:“无愧古良史。”‎ ‎  权工部郎官,累迁兼吏部郎官。两淮旱,命廉视真、杨、庐、和四郡。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瓜洲新城,专为退保,金使过而指议,淮人闻而叹嗟。谁为陛下建此策也?”‎ ‎  迁大理少卿。通州民高氏以产业事下大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纳厚赂曲庇之,枢直其事以闻,人为危之。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诏权工部侍郎。因论大理狱案请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光宗受禅,叙复元官。‎ ‎  擢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江陵濒大江,岁坏为巨浸,民无所托。楚故城楚观在焉,为室庐,徙民居之,以备不虞。种木数万,以为捍蔽,民德之。开禧元年,卒,年七十五。‎ ‎  创作《易传解义》及《辩异》《童子问》等书藏于家。‎ ‎(选自《宋史·袁枢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B.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C.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D.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11.下列对文中加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自明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B.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C.累迁,表示官职多次调动。在古代,超迁、擢、陟、拔等表示官职的升迁,而谪、黜、窜、左迁等则表示降职贬官。 D.《通鉴纪事本末》为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纪事本末体”兼有纪传、编年二者优点,使“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袁枢文才突出,学识渊博。他少年时努力学习,曾经以《修身与写赋》参加国子监考试,后又参加礼部考试,得词赋科第一。周必大、刘珙看好他的前程。 B.皇帝关心提拔袁枢,袁枢借史事劝诫皇帝。袁枢积极进言,敢于弹劾权贵,御史冷世光违法乱纪,袁枢弹劾他,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 C.袁枢为人正直,修史秉笔直书。他负责修国史,章悖是他的同乡,向他委婉请求修饰自己的传记,被袁枢严词拒绝,皇帝知道后赞赏了袁枢。 D.袁枢为民办实事,体恤百姓。他在江陵任职,江陵靠近长江,每年遭受水患,百姓遭殃;他建草房安置百姓,种树木防备水灾,百姓感激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 ‎(2)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 ‎ ‎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14.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   )(5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 《髙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明•王象巽《游曲江》) 15.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 春江潮水连海平,         。滟滟随波千万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         ,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 第二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生活节奏。生活可以以车代步,追求速度效率,也可以安步当车,诗意生活。‎ ‎②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全市交警倾巢而出,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严查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 ‎③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④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某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⑤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经过81年的舞台生涯后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 ‎⑥新课程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法。‎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⑤⑥ ‎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细节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鱼鳞色素细胞分化出不同的颜色,但尽管金鱼颜色多变,仍不外是黑、橙及蓝三种色素细胞的组合。 D.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等方面难免会显得千篇一律。‎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B.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C.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D.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2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  “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也给沿线上的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些国家开始认识到,只有参与“一带一路”的合作,才能解决本国的就业问题。如果拒绝合作,必然导致本国经济的倒退,也将会使本国陷入一场严重的文化危机。‎ ‎①解决本国就业问题的渠道不只有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一条。‎ ‎②        ‎ ‎③         ‎ ‎2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CCTV2006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标准 ‎  他们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履行自己职责和义务的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行为在实践着共同富裕的理想。他们的创新力是多方面的,从农村改革到土壤改良,无论是机制变革还是技术创新。他们的影响力来自他们的行为,更来自这种行为所凝聚起来的社会的力量,引起了全社会对中国农民命运的关注,对中国农业战略转变的思考。他们的推动力是具体的、全方位的,他们推动了一个村庄、一个乡镇乃至更广大地域乡村经济的兴旺和农民的富裕。‎ 请用文中四个关键词语概括推介标准,每个词语不超过四个字,这四个词语是:‎ ‎①        ;②        ;③        ;④        .‎ ‎ ‎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事。”‎ ‎2.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魂,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3.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参考答案【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一、现代文阅读 (一)答案: 1.B; 2.C; 3.A ‎ 解析: 1.B项内容可以在第一二段中找到。A项文中“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C项“西汉时”应为“东汉中期以后”,“已深受”应为“更加受到”;D项“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错,应为魏晋时人们“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 2.A可参照前三段中的相关表述,符合原文;B可参照第四至六段的段句首,符合原文;C依据原文第五段中“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的表述可知,后两句是并列关系,而非条件关系,故该项表述与原文有出入,犯了混淆条件的错误;D可参照原文最后一段中的相关表述。 3.B“盛极一时”指的是博累棋;C文中说“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D“只要……就”应改为“只有……才”。‎ (二) 答案: 4.B; ‎ ‎5.AD; ‎ ‎6.①“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们在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和远方;‎ ‎②“中国诗词大会”所选择的诗歌都很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 ‎③“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的爆红,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④“中国诗词大会”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催生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解析: 4.A项“都充分肯定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说法绝对,材料三的看法有所保留。C项材料三选取武亦姝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而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D项“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理解有误,三则材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5.B项“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理解有误,第三则材料是部分教育界人士的观点,不一定能代表观众们的普遍看法。C项“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理解不准确,三家媒体的受众有交叉。E项“三则材料……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理解有误,材料二是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三) 答案: 7.D; ‎ ‎8.(1)突出老榆树年岁之高,对村民作出的贡献之大。‎ ‎(2)引出下文人们保护老榆树的故事,使其情节显得合情合理。‎ ‎(3)侧面反映了小说的主题,表现了牟介中对老榆树的感情。 9.(1)从情节上看,不解释原因,使情节显得紧凑,不蔓不枝。‎ ‎(2)强化小说的神奇色彩,与开头部分说老榆树成精有神相照应。‎ ‎(3)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思考——到底为什么铲车不动老榆树?为揭示谜底蓄势。‎ 解析: ‎ 虽然大领导说了“这是能让人记住乡愁的地方”,但本小说并非以记住乡愁为主题,而是赞美大自然对人的恩泽,并借村民与老榆树的故事,突出保护自然、感恩自然的主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一) 答案: 10. C;‎ 11. A;‎ 12. C;‎ ‎ 13.(1)袁枢于是依次陈述古代的事,从汉武帝以后到唐文宗,偏听邪恶人的话,造成祸乱。‎ ‎(2)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弹劾御史,实际上是从袁枢开始的。‎ 解析: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人名及动词进行断句,比如“两淮形势”“长江”“重兵”“江南”“空城”“淮上”。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 1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A项,“自明朝以后”有误,应是“自隋朝以后”。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皇帝知道后赞赏了袁枢”错误,选项对应的文字在文章第四段,文中是说“兼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章悖家以其同里,宛转请文饰其传,枢曰:‘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时相赵雄总史事,见之叹曰:‘无愧古良史。’”,可见不是皇帝赞赏,是宰相赵雄赞赏。 13.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历,依次;“陈”,陈述;“奸佞”,形容词作名词,奸佞的人。第二句中,“罢”,罢免;“以朝臣”,凭借朝臣的身份;“实”,实际上。同时要注意句中的人名、官职名,比如“往事”“汉武”“唐文宗”“奸佞”“上”“世光”“朝臣”“御史”“枢”。‎ ‎【参考译文】‎ ‎  袁枢,字机仲,建宁府建安县人。少年时努力学习,曾经用《修身为弓赋》在国子监应试,周必大、刘珙都用远大前程期许他。参加礼部考试,考词赋第一名,担任兴化军教授。‎ ‎  担任礼部试官。喜爱诵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苦恼它盛大广博,于是辨别它里面的事件而贯穿在一起,称为《通鉴纪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到他的书,献给皇帝,孝宗读了嘉奖赞叹,拿来赐给太子以及沿江各将帅,而且命令他们熟读,说:“治国的方法都在这里。”‎ ‎  后来有一天,皇帝问袁枢现任什么官,龚茂良按实回答,皇帝说:“可以任他为寺监簿。”于是凭着大宗正簿的身份上朝对答皇帝的询问,就根据史书进言说:“我私下听说陛下曾读《通鉴》,多次有教导的话,看到诸葛亮谈论两汉兴衰的原因,有告诫,流传示范万世。”于是依次陈述古代的事,从汉武帝以后到唐文宗,偏听邪恶人的话,造成祸乱。皇帝说:“我不至于和这些人在朝廷策划国事。”袁枢道歉说:“陛下的话说到这里,是天下人的福气。”【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  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分工负责国史传记。章悖因为是袁枢的同乡,委婉地请求袁枢用文辞修饰他的传记,袁枢说:“我是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不隐瞒,宁愿对不起老乡,不可以对不起天下后世的公正的评论。”当时宰相赵雄总管修史的事,见到这事感叹说:“不愧于古代的优秀史官。”‎ ‎  袁枢任工部郎官,历升吏部郎官。两淮干旱,皇上令袁枢巡视真、扬、庐、和四郡。回朝后陈述两淮的形势,说:“两淮坚固那么长江可守得住,今天只知道防备长江,不知道保住淮河,置重兵于江南,把空城放弃在淮河流域,这不是警惕不测事件的做法。瓜洲是新城,专门为退保之地,金使路过对其指点、议论,淮人听说感叹不已。谁为陛下定的这个策略?”‎ ‎  升任大理少卿。通州百姓高氏因为产业的事被关进大理狱,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接受巨额贿赂偏斜包庇高氏,袁枢原原本本地把事情报告皇帝,大家替袁枢担心。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弹劾御史,实际上是从袁枢开始的。朝廷下诏让袁枢代理工部侍郎。由于议论大理寺案件请求调外地就职,有给他郡守的任命,接着贬官两级,停止以前的任命。光宗继位,恢复原来的官职。【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  提拔为右文殿修撰、江陵府知府。江陵靠近长江,每年被冲垮成一片汪洋,百姓无处安身。楚国的旧城楚观还在,建草房,迁移百姓居住在那里,以防备意外之事。种树木几万株,作为屏障,百姓感激他。开禧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  创作《易传解义》和《辩异》《童子问》等书藏在家里。 三、诗歌鉴赏 (二)答案: 14.BE; ‎ ‎15.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 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 ‎ 解析: 14.“当年燕子知何处”暗用刘禹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句意,道出江山易主之恨,含有国家兴亡之感。E.由"文物尽”“可儿坟”可知,历史朝代的更迭、兴亡。A.借用韦曲花,表达对春光的喜爱之情。C.运用反言,夸赞终南雨后美景。D.借写在韦曲喝酒尽兴,表达游玩的喜悦。 15.刘岩隐居不做官,常常身穿黑衣头戴小乌巾,“小乌巾”即黑头巾,乌角巾,古代多为隐居不仕者佩戴“何时”一词表达了一种急切和渴望占丛竹”表达了对韦曲春光美好的喜爱和向往头戴小乌巾”表达了对像刘岩那样的隐居不仕的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求仕未果游历韦曲时写下的, 我们从“何时”一词中隐约感受到此时杜甫在求仕与隐居之间纠结、 彷徨,欲罢不能的无奈等复杂心情。‎ 四、默写题 ‎16. 海上明月共潮生; 何处春江无月明; 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吴楚东南坼 五、语言表达 17.答案: C ‎ 解析: 安步当车: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 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褒贬误用)‎ 笔走龙蛇: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如履薄冰:形容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是指人的心态,不知客观状况。可用“每况愈下”。(搭配不当)‎ 耄耋之年:八九十岁,泛指老年。耳提面命: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谆谆教导。(不合语境) 18.答案: D ‎ 解析: A“切忌不要”双重否定表肯定。B“解决”和“的发生”杂糅。C语序不当,第一句与第二句不构成转折关系,“但”应放在“仍不外”前面。 19.答案: D ‎ 解析: A“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为口语,语体不符。B“殷切期望”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领导对下属,用于同学之间不合适。C“内人”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用在此地不当。‎ ‎20.答案: 拒绝合作不一定导致本国经济倒退; 拒绝作不一定会使本国陷入严重的文化危 ‎ 解析: 注意语段中的表述绝对的地方“必然导致”“将会使”。 21.答案: 责任感; 创新力; 推动力; 影响力 解析: 这段话紧紧扣住“2006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标准”展开,每个句子都以“他们”开头,用了四个句号,一共四个句子,而这道题正好要求写出4个关键词,找出这四个句子里的关键词就等于找到了这道题的答案。第一句话先讲“他们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然后具体讲解在生活中是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的。可见,主要信息在前半句,后半句是次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先保留前半句,然后再加以压缩,关键词应该落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上,但还不合乎题干上的字数要求,于是,再删除“强烈的”和“社会”连个修饰语,就剩下了“责任感”三个字,就是我们要找的答案了。余此类推,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六、材料作文 ‎22.答案: 略 解析: 审题时,应首先该排除干扰内容“林语堂先生”,因为第3则材料讲的其实是苏东坡是个“通才”。接下来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多种关系。从池莉的角度,可提炼出“人一生可做的事很多”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雷杜德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一件事”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苏东坡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很多事”的观点,这也是正面立意;而再从池莉的角度,还可提炼出“没有一件事做得好”的观点,这是反面立意。“做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反映的深层内涵其实是“专”与“通”的关系。而从“专”与“通”的关系角度入手,又可归纳出以下多个观点:做好一件事,才可能做好很多事;做好很多事,为的是把一件事做得更好;企业讲求团队合作精神,更需要专精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通并举”,等等。‎ ‎     总之,以上我们归纳了多则材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这种类型作文必须从整体考虑,切忌把几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事论事;其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联系,寻找联系点,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材料。‎ ‎     当然,材料作文审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不同性质与类型的材料,审题的侧重点和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因而,要提高自己的审题立意能力,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些方法,还需要大量的科学整合与系列训练,更需要尽力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情感体验,全面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与语文综合素养。‎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