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雅安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高中二年级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工智能与文艺新形态 庞井君 人工智能是指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等功能的科技,其本质是对人的意识与思维过程的模拟,是一门综合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哲学等的交叉学科。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基于大数据和复杂算法的人工智能使当今世界正经历从智人到“神人”的巨大飞跃,其革命性比从猿到人的转变还要深刻彻底。这样的时代状况使艺术家获得异常丰富多样、宏阔深刻的思维质料、人生实践和生命体验,为筑就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高峰酝酿崭新土壤。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带来的审美和艺术的感悟力、想象力、塑造力及穿透力,是当代艺术家必须面对和承担的重要课题。 在文艺领域,通过深度学习,微软的机器人“小冰”已经可以写出媲美人类诗人的诗歌,并出版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人工智能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在视听艺术领域,美国一位名为戴维·柯普的音乐教授编写出一套计算机程序,用其谱出协奏曲、交响乐和歌剧,此举在古典音乐界引起巨大争议,但曲子带给人的感动与共鸣是真实的。在造型艺术领域,人工神经网络已经可以将一幅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分开,向艺术大师学习艺术风格的同时,把艺术风格转移到另外作品中,用不同艺术家的风格来渲染同样的内容。这意味着人工神经网络可以精确量化原本许多人文学科模糊含混的概念,并使这些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技巧变得朴实明晰,易于复制和推广。美国迪士尼研究中心和加州理工学院联手研究如何让人工智能拍摄一场足球比赛,通过机器自动捕捉精彩画面。而在不远的将来,一个不懂摄影的新手,手持具有超强运算与通信能力的人工智能照相机,就可以通过物联网和云端技术,与远程数据中心联系,在摄影经验丰富的人工智能协助下,完成一张有着绝佳光线、色彩、构图的风景照。 我们正处在一个由高科技、互联网、全球化、社会转型等历史潮流交融激荡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之中,人工智能是这场变革中最不容忽视的趋势之一。 近10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发展,人工智能跨越科学与应用之间的技术鸿沟,进入爆发式增长期,“智能+”成为一种创新范式,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目前人工智能在视觉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文本处理等多个领域达到或超过人类水平,在视觉艺术、程序设计领域崭露头角,在图像分类、自动驾驶、机器翻译、步态运动和问答系统等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功。无论是欣喜、期待,还是恐慌、疑虑,整个人类社会将快速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在未来,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艺术格局的嬗变,可能催生出更有生命力的新型艺术形态。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3日14版)(有删改) 1. 下列对于人工智能的相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是指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等功能的科技,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它的本质是将人的意识与思维过程进行模拟复制。 B. 人工智能会带来审美和艺术的感悟力、想象力、塑造力及穿透力,所以当代艺术家必须要面对和承担这个重要课题。 C. 在文艺领城,机器人将会写出媲美人类诗人的诗歌,而在造型艺术领域,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把艺术风格从一幅作品转移到另一幅作品中去。 D. 人工神经网络能够精确量化人文学科模糊含混的概念,能使人文学科中的一些技巧’变得朴实明晰,易于复制和推广。 2. 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工智能正使世界产生巨大飞跃,其革命性是异常重大的。 B. 人工智能时代使艺术家获得异常丰富多样、宏阔深刻的思维质料、人生实践和生命体验,为艺术家攀登艺术高峰创造了有利条件。 C. 戴维·柯普教授编写出的计算机程序,能谱出协奏曲、交响乐和歌剧。这些曲子带给人的感动与共鸣引起了巨大争议。 D. 在不远的将来,一个不懂摄影的新手,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照相机,就能与远程数据端取得联系,在摄影经验丰富的人工智能协助下,完成-张光线、色彩、构图极佳的风景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是新时代大变革中最不容忽视的趋势之一。 B. 随着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跨行业应用上将越来越多。 C. 目前,人工智能在视觉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文本处理等多个领城达到或超过人类水平,人类社会将快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D.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人工智能会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艺术歌剧的嬗变,从而催生出更有生命力的新型艺术形态。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照原文和选项,重点是注意选项的表述和原文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A项,无中生有。根据原文第一段中“其本质是对人的意识与思维过程的模拟”可知,本文中人工智能本质是模拟,没有复制。B项,强加因果。根据原文第一段中“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带来的审美和艺术的感悟力、想象力、塑造力及穿透力,是当代艺术家必须面对和承担的重要课题。”可知。C项,已然与未然混淆。根据原文第二段中“微软的机器人‘小冰’已经可以写出媲美人类诗人的诗歌,”可知机器人已经可以写出,而非将会写出。故选D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偷换概念。引起巨大争议的是用计算机程序谱写曲子的举动,而非曲子带给人的感动与共鸣。原文“美国一位名为戴维·柯普的音乐教授编写出一套计算机程序,用其谱出协奏曲、交响乐和歌剧,此举在古典音乐界引起巨大争议”。故选C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D项,说法绝对。根据第五段“在未来,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艺术格局的嬗变,可能催生出更有生命力的新型艺术形态”可知。故选D项。 【点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冷这个人 申平 老冷这人长得就冷,黑黑的一张脸,怎么看怎么严肃,偶尔闪过几丝笑容,也好像是在冷笑。 在单位,老冷显得落落寡合,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一般谁有什么喜庆事,也不大招呼老冷。这是因为,老岭曾两次“闹宴”. 第一次,单位上的人-起被一家企业请去吃成立10周年的大餐。企业老总容光焕发,酒量惊人,他一个桌一个桌地挨着敬酒,敬到老冷这桌,别人都干了,惟有老冷不喝。老总说:“这位先生 为什么不喝?”老冷说:“我不会喝。”老总说:“不会喝也得喝,你不喝是看不起我。”老冷突然变了脸:“你这么说,我就不吃你的饭!”说着,竟把筷子一扔,拂袖而去。闹得那个老总目瞪口呆。 还有一次也是为了喝酒。单位一个同事结婚,老冷也去贺喜。新郎新娘敬酒时又在老冷这里卡住了。新郎说:“老冷,这是喜酒,干了吧。”老冷放在嘴唇上沾了沾,说:“我实在喝不了。”新郎说:“老冷,我结婚,你不高兴吗?”老冷勃然作色:“你结婚,我高兴什么!”又拂袖而去。 人都说老冷太古怪了,就像一块冰,冷冰冰地不近人情. 但是老冷就那么冰冷冷地活着。别人的议论、领导的看法,似乎在他那里统统失效,他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想怎么冷就怎么冷,谁也对他无可奈何。 突然有一天,老冷冷出了威风,冷成了一个街谈巷议的英雄人物。事情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老冷帮人告倒了一个贪官。 老冷有个邻居,两家人经常互相走动一下。这天邻居又来串门,激愤地说起所在工厂的事情来。原来那工厂过去是个好厂,但自从换了个新厂长,整日里贪污挥霍,不事管理,厂子已闹到倒闭的边缘,眼看饭碗就要砸了。 老冷听到这,忍不住冷冷地说:“你们活该,为什么不去告他?” 邻居说:“怎么不告?可告不倒人家,人家上头有人。为告他,厂里的一个秘书还给开除了呢!”老冷忽然就生了很大的气,他拍了一下桌子说:“清平世界,朗朗乾坤,还有这等鸟事!我就不信这个邪。你敢出头,我帮你告他!” 于是,老冷便主动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反贪战中去了。他悄悄展开调查,他没日没夜地写材料。最后,他竟然和那邻居-起,亲自到纪检委、反贪局检举揭发。 人家留下了他们的材料,说要组织调查,先让他们回去等消息。可等来等去,也不见有什么反应,倒是那厂长找个岔子把老冷的邻居给炒了. 邻居虽没怨老冷,但他的老婆却总到老冷家哭天抹泪,老岭的老婆也抱怨他没事找事。老冷气不过,就一个人又跑到纪检委、反贪局去了。 不久,上级派来工作组进驻工厂。很快,-一个大肆贪污挥霍国家财产的蛀虫被挖了出来,由此还牵扯到一些重要领导。工厂重组了领导班子,工人们扬眉吐气,生产重现生机。这时,大家不约而同想起老冷,都说老冷是大功臣,于是敲锣打鼓到老岭家送牌匾、送奖金,老冷一夜之间就成了名人。 这天,市里举行了一个报告会,请反贪英雄老冷来做报告.老冷冷着-张脸走上台去,开口说道:“我不想来,市里领导非让我来,来了我也没什么可说的。我只想说一句话:我不过干了一件许多人应该干但却不肯干的事。今天的掌声再热烈,也不如昨天对不平的事伸出一个小拇指的好。就这些,我讲完了。” 老冷说完站起来冷冷地走了,把1000多人冷冻在会场里。会场内鸦雀无声,人们都在冷静地思考问题。 (有删改) 4. 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心理等描写,真实形象地塑造出了老冷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小说语言生动形象、幽默诙谐。 B. 小说中通过领导敬酒和喝喜酒的情节,刻画出老冷与众人不同的“冷冰冰”的古怪性格,为下文情节做好铺垫。 C. 文章结尾老冷的发言和举动,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再次强化了老冷之“冷”,而且还升华主旨,发人深思。 D. 这篇文章有多重主旨,既表现出反腐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表现出了小人物的正能量,讴歌了反腐英雄的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通过小人物反腐成功,体现出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刮骨疗毒,有贪必肃,光明驱散黑暗的主旨。 5. 请简要概括老冷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6. 本文的情节设置巧妙,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4. A 5. (1)严肃孤僻(不近人情)心直口快;(2) 古道热肠,乐于助人;(3)嫉恶如仇,不屈不挠;(4)正直清高,不慕名利。 6. ①本文在情节设置上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老冷冷僻古怪的性格,然后一个“但”字笔锋一转,突出老冷面冷心热,助人为乐,嫉恶如仇的一面,出人意料,使文章峰回路转,跌宕起伏,增强文章可读性。 ②妙用伏笔。作者通过领导敬酒和喜酒事件塑造出老冷不近人情、孤僻清高的一面,为后文老冷出席大会冷面离去埋下伏笔,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更加严谨,情节发展更为合理。 ③巧用对比。领导敬酒情节,将老冷与众人形成对比,老冷“冷冰冰”的表现和后文老冷帮助邻居的热心肠形成对比;老冷的热心反腐,与妻子嫌他多管闲事形成对比;工人们在之前不闻不问,与反腐成功后找上门来热闹庆祝形成对比,表现出反腐的艰巨性复杂性。对比手法的运用,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突显主题。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A项,“幽默诙谐”不当,应该是平实质朴;没有通过心理描写塑造老冷形象。故选A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简要概括老冷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作答时首先应整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注意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这篇小说通过外貌、语言、行动等描写,形象地塑造出了老冷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如“老冷这人长得就冷,黑黑的一张脸,怎么看怎么严肃”“在单位,老冷显得落落寡合,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老冷突然变了脸:‘你这么说,我就不吃你的饭!’说着,竟把筷子一扔,拂袖而去。闹得那个老总目瞪口呆。”“老冷勃然作色:‘你结婚,我高兴什么!’又拂袖而去。”“老冷听到这,忍不住冷冷地说:‘你们活该,为什么不去告他?’”可见老冷严肃孤僻、不近人情、心直口快。别人评价性的语言“人都说老冷太古怪了,就像一块冰,冷冰冰地不近人情。”“老冷忽然就生了很大的气,他拍了一下桌子说:‘清平世界,朗朗乾坤,还有这等鸟事!我就不信这个邪。你敢出头,我帮你告他!’”“于是,老冷便主动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反贪战中去了。他悄悄展开调查,他没日没夜地写材料。最后,他竟然和那邻居-起,亲自到纪检委、反贪局检举揭发。”“老冷冷着一张脸走上台去,开口说道:‘……我只想说一句话:我不过干了一件许多人应该干但却不肯干的事。今天的掌声再热烈,也不如昨天对不平的事伸出一个小拇指的好。就这些,我讲完了。’”“老冷说完站起来冷冷地走了,把1000多人冷冻在会场里”,老冷的这些言行,又表现了他古道热肠、乐于助人、嫉恶如仇、不屈不挠、正直清高、不慕名利等优秀品性。考生作答时,依据文本内容分条概括,先概括其形象特点,然后结合文本论证即可。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理解本文的情节设置巧妙之处,考生作答时注意从情节的设置角度考虑,而小说情节设置的方法一般有伏笔、照应、巧合、突转、悬念、铺垫、对比、渲染、烘托、倒叙、插叙、详写、略写、变换人称、先抑后仰、先扬后抑等。本文作者在开头先写老冷冷僻古怪的性格,及相关的两件事。但中间用“突然有一天,老冷冷出了威风,冷成了一个街谈巷议的英雄人物。……帮人告倒了一个贪官”,使得小说人物形象反转,接着描写老冷告贪官,突出老冷面冷心热,助人为乐,嫉恶如仇的一面,这是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同时,作者在文章开头部分通过叙述领导敬酒和同事喜酒事件塑造老冷不近人情、孤僻清高形象,这与小说结尾部分老冷出席报告会却又很快冷面离去埋下伏笔,使得小说结尾情节的安排不显得突兀,并做到了首尾的照应。另外,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老冷前面“冷冰冰”的表现和后文老冷帮助邻居告贪官的热心肠形成对比,老冷的热心反腐,与妻子嫌他多管闲事形成对比等,从而突出并丰富了老冷这一人物形象。 【点睛】小说的构思或材料的组织主要从叙事方式的选用、叙事的人称的选用,文章的线索,结尾的方式,伏笔、照应的运用,情节设置的波澜,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角度进行性分析,就小说情节的设置,其方法一般有伏笔、照应、巧合、突转、悬念、铺垫、对比、渲染、烘托、倒叙、插叙、详写、略写、变换人称、先抑后仰、先扬后抑等。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侠转身,江湖再见 耄耋之年,金庸走了。 94岁的高龄,哪怕是有过鸟龙,哪怕前期有过铺垫,人们也难免为之触动。朋友圈迎来现象级刷屏,每个人的方式有别,但侠义情感相通.送别金庸,也就送别了一个时代。猛回头,才发觉江湖老了,青春散了。 他是一位真正的大侠。 金庸,本名查良镛,他出身于浙江海宁一个已经没落的大户人家,从小就喜欢读书的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展现了写作方面的天赋.文笔极佳的他,工作后更是顺利进入到了上海《大公报》任职。1948年, 他被派往香港,从此便在那里定居下来,由于看不惯复杂又腐败的政治风气,查良镛和同学便自立门户,创办了《明报》.在发刊词中,时年35岁的金庸表达了《明报》的立场:维护公平与善良,而我们熟知的《神雕侠侣》最初就是在《明报》上发表并连载的。说起来有些意外,金庸最早写小说不是因为爱好,而是为了糊口。当时看梁羽生写小说挺受欢迎,可是梁羽生说自已写倦了,于是当时还在《新晚报》的金庸就在主编的鼓励下,开始创作小说。《明报》创立之初,花费了他大量的精力还有财力,为了维持下去,他只能不停地写作。除了写小说,他还要写社评,有时候来不及了,报纸的排字工就站在他旁边,等他一结束,立马把稿子拿走进行排版。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谁能想到这一写,就是整整15部。 金庸的小说从不是单纯的情情爱爱,里面包含了太多国家大义和兄弟情义。这与当时金庸的创作环境分不开。60年代的香港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高了,对于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当时社会秩序混乱,1967 年还发生了市民暴动,港英政府和民众之间矛盾非常尖锐。金庸作为一个心怀国家的文人,唯一的“武器”就是那支笔。《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无一不是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国家兴亡的动乱年代。而这也是金庸小说和古龙小说的根本区别.古龙小说里的人物潇洒自如,来去无踪,着眼点在人性和友情上,但金庸的小说则强调正气,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简简单单八个字,却道出金庸小说的精髓。 金庸笑做江湖的过程中,也不免陷入江湖.人们总喜欢拿金庸与古龙比较,但事实上金庸却和梁羽生相互较量多年。梁羽生曾在一次研讨会上说,自己只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今天在座的嘉宾金庸先生他是中国武侠小说作者中,最善于吸收西方文化,包括写作技巧在内,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一个新高度的作家。” 多年之后,在梁羽生的葬礼上,金庸以挽联的形式谦虚回应: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署名是: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有人这样问过金庸,在你笔下的众多大侠角色里,你最像哪个?很多人会觉得是郭靖或者萧峰,武功盖世,但金庸却说自己是段誉。段誉是《天龙八部》里的人民币玩家,大理国镇南王之子,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没有任何武学基础的他,一身功夫竟全靠运气习来,闯入琅环福地却学会了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后来又掌握了全套的六脉神剑,但最惹人关注的还是他的感情经历。事实上,感情生活也是金庸步入“知天命”后最受争议的一方面。在他和第二任妻子离婚后,金庸娶了比自己年轻29年的林乐怡为妻,即使知道要面对外人的指指点点,他也无法抗拒爱情的力量,轰轰烈烈地投入到这场真挚的爱情之中。 早年央视一个访谈里,当主持人问到金庸如何看待他的作品被选作小学课文时,他说“创作文学(能)培养他一种正义感、是非感,很好,有什么不好”.金庸的武侠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无可比肩的畅销书,其在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同时也揪起学术界对其进行研究的热潮。 虽然金庸老爷子在《鹿鼎记》之后便封笔退出江湖,偶尔有他出席活动的消息,但江湖从未忘记他的名字,我们也没有忘记他的名字。 “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大侠走好,江湖再见。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大侠转身,江湖再见”为题,既能体现金庸先生侠之大者的形象,又表达出对一代文学宗师的景仰和痛别之情。 B. 为了糊口,在主编的鼓励下,金庸和同学自立门户创办了《明报》。我们熟知的《神雕侠侣》最初就是在《明报》上发表并连载的。 C. 60年代香港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使得金庸在小说中倾注着国家大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金庸小说的精髓。 D. 金庸与梁羽生虽在文坛较量多年,但是两人却有着惺惺相惜的一面。两人在不同场合的言论、回应表现出了两位大师的宽广胸襟。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庸出身于浙江海宁-一个已经没落的大户人家,从小就喜欢读书,这为他今后的文字创作打下了基础。 B. 《明报》的创立,花费了金庸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为了维持下去,他只能不停地写作。除写小说,他还要写社评,有时候来不及了,报纸的排字工就站在他旁边,等他一结束,立马把稿子拿走进行排版。 C. 文章将金庸与段誉对比,自然地引出他与林乐恰的爱情故事,形象地塑造出一位真爱至上、满洒倜傥的传主形象。 D. 文章结尾处谈到“金庸的武侠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无可比肩的畅销书,其在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同时也掀起学术界对其进行研究的热潮”,这是给予金庸作品的评价,同时表现出金庸的文学地位。 9. 文中作者感叹金庸“他是一位真正的大侠”,他为何被称为“真正的大侠”?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7. B 8. C 9. “真正的大侠”体现在: ①愤世嫉俗,自立门户,为维护公平与善良,体现大侠操守。 ②侠肝义胆,将为国为民的情怀倾注于武侠小说中,体现大侠精神。 ③多情才子,真爱至上,体现出敢爱敢恨,潇洒倜傥的大侠个性。 ④创作文学,塑造正义,感召后人,体现出代代相传的大侠风尚。 ⑤为人谦逊,对对手惺惺相惜,体现出胸襟宽广的大侠气度。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来确定答案。B项,张冠李戴。根据原文“为了糊口,在主编的鼓励下开始创作小说”,而创办《明报》是因为看不惯当时复杂又腐败的政治风气。故选B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最后进行辨析,判断正误。C项,艺术技巧理解有误,不是对比手法,只是说自己最像段誉。故选C项。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全文,围绕问题指向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从而证明金庸是一位“真正的大侠”,如“由于看不惯复杂又腐败的政治风气,查良镛和同学便自立门户,创办了《明报》。在发刊词中,时年35岁的金庸表达了《明报》的立场:维护公平与善良”,“金庸的小说从不是单纯的情情爱爱,里面包含了太多国家大义和兄弟情义。这与当时金庸的创作环境分不开。”“金庸作为一个心怀国家的文人,唯一的‘武器’就是那支笔。《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无一不是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国家兴亡的动乱年代。”“金庸的小说则强调正气,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简简单单八个字,却道出金庸小说的精髓。”“多年之后,在梁羽生的葬礼上,金庸以挽联的形式谦虚回应: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即使知道要面对外人的指指点点,他也无法抗拒爱情的力量,轰轰烈烈地投入到这场真挚的爱情之中。”“他说‘创作文学(能)培养他一种正义感、是非感,很好,有什么不好’”等,考生根据这些信息,按照题干要求表述即可。 【点睛】实用类选择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与选项内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执中传 陈执中,宇昭誉,以父恕任,为秘书省正宇,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上《复古要道》三篇,真宗异而召之。帝属疾,春秋高,大臣莫敢言建储者。执中进《演要》三篇,以蚤定天下根本为说。翌日,帝以他疏示辅臣,皆赞曰“善”。帝指其袖中曰:“又有善于此者。”出之,乃《演要》也。因召对便殿,劳问久之,擢右正言。逾月,遂立皇太子。 明道中,安抚京东,进天章阁待制。使还,知应天府,徙江宁府、扬州,再迁工部郎中,改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元昊寇延州,手诏咨访辅臣攻守方略,执中既上对,退,复奏疏曰:“元昊乘中国久不用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言悦守臣一旦连犯辛障延安几至不保。此盖范雍纳诡说,失于戒严;刘平轻躁,丧其所部。上下纷攘,远近震骇。自金明李士彬族破,而并边篱落皆大坏。塞门、金明相距二百里,宣列修三城,城屯兵千人,益募弓箭手。寇大至则退保,小至则出斗。选阁门祗候以上为寨主、都监,以诸司使为卢关一路都巡检,以兵二千属之,使为三砦之援。熟羌居汉地久者,委边臣拊存之;反覆者,破遂之,至于新拊黠羌,如泾原康奴、灭臧、大虫族,久居内地,常有叛心,不肆剪除,恐终为患。今军须之出,民已愁叹,复欲遍修城池如河北之制,及夏须成,使神运之犹恐不能,民力其堪此乎?陕西地险,非如河北,惟泾州、镇戎军势稍平易,若不责外守而劳内营,非策之上也。宜修并边城池,其次如延州之廊、同,环庆之邪、宁,不过五七处,量为营葺,则科率减、民力苏矣。今贼势方张,宜静守以骄其志,蓄锐以挫其锋,增土兵以备守御,省骑卒以减转饷,然后徐议荡平,改张节度,更须主张,将臣横议不入,则忠臣尽节而捐躯矣。” 与夏竦同知永兴军,议边事多异同,诏令互出巡边,乃屯泾州,令诸部曰:寇籍吾水草,钞边图利,不除,且复至,命悉焚之。 表解兵柄,以为兵尚神密,千里禀命,非所以制胜,宜属四路各保疆图。朝议善之,就知陕州,复徙青州。于是请城傅海诸州,朝廷重兴役,有诏不许。执中不奉诏,卒城之。 皇祐初,以足疾辞位,自陈不愿为使相、大学士。拜集庆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河决商胡,走大名,程琳欲为堤,不果成而去。执中乘年丰调丁夫增筑二十里,以,障橫溃。以吏部尚书复拜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每朝退,闭中书东便门,以防漏泄。三司勾当公事及监场务官,权势所引者,皆奏罢之,内外为之肃然。 以疾赐告,就第拜司徒、岐国公致仕,卒,赠太师兼侍中.诏谥曰恭。帝篆其墓碑曰“褒忠之碑”。 10. 对下列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元昊乘中国久/不用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盲/悦守臣/-旦连犯/亭降 延安/几至不保。 B. 元昊乘中国久不用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言悦守臣/一旦连犯亭障/延安几至不保。 C. 元吳乘中国久不用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言悦守臣/旦连犯/亭障延安/几至不保。 D. 元昊乘中国久/不用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言悦守臣/一旦连犯亭障 /延安几至不保。 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一项是 A. 建储,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帝制:为了保证帝位的顺利传承,按惯例 皇帝一般生前都要立储,不用别人建议。 B. 谥号,专指有功之臣死后,进行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表扬的称号。 C.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的是吏部,主管军务的是兵部。 D. “拜”“除”和“擢”“迁”“徙”都属于中国古代官职任免制度。“拜”是授予官职,“擢”是对官员进行提拔,“迁”“左迁”是升职,“徙”是职务变动。 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执中有远见卓识,在皇帝年龄大有病的情况下,所有的大臣都不敢议论 早立太子,只有陈执中上《演耍》三篇,认为要早定天下根本,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他也因此升了官。 B. 陈执中认为对居住在汉地的羌族,应区分对待,对那些长久居住的,要委托边臣安抚他们:对那些反覆无常的,要打败驱逐他们,而对那些刚刚归附的有叛乱之心的黠羌,要尽加剪除,以绝后患。 C. 黄河从商胡一带决口,冲向大名府,陈执中想建造堤岸阻挡洪水,尽管遇到丰年,但事情也没有办成。 D. 陈执中办事公道,对那些权贵引荐的三司勾当公事及监场务官,统统上奏罢免,朝廷内外为之肃然。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复欲遍修城池如河北之制,及夏须成,使神运之犹恐不能,民力其堪此乎? 。 (2)寇籍吾水草,钞边图利,不除,且复至。命悉焚之。 【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再想像河北的建制那样普遍修筑城池,到夏天必须修成,即使是神仙运输还恐怕不能够,民力怎么能承受这些呢? (2)敌人凭借我们的水草,掠取边地图谋利益,不除掉(水草),(敌人)将会再来。(陈执中)命令把水草全部焚烧。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般应注意: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本题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事件及关键词判断。句中“元昊”是人名,充当句子主语,“乘中国久”寓意不通,应是“乘中国久不用兵”,所以排除A、D项。“亭障”是名词,指边疆堡垒,而“延安”是地名,且“几至不保”的是“延安”,所以“亭障”与“延安”中间要断开,排除C项。故选B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A项,封建王朝一般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清朝康熙皇帝以后,基本打破了这个惯例。皇帝一般生前都要立储,但是有时候还是需要大臣们的建议;B项,谥号,是对人物一生的功过总结和评价。不仅仅是有功之臣死后的寓含善意的评价或表扬的称号;有时候也有恶谥;D项,“除”也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迁”中的“左迁”是贬谪的意思。故选C项。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C项,想建堤挡水的是程琳,“欲为堤,不果成而去。”此处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故选C项。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第一句关键词:“制”,建制;“成”,修成、完成;“其”,怎么;堪,承受。第二句关键词:“籍”,凭借;“钞”,掠取;“且”,将;“悉”,全部。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陈执中字昭誉,因父亲陈恕在任,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卫尉寺丞、梧州知州。上呈《复古要道》三篇,真宗感到惊异而召见他。真宗患病,年岁已高,大臣没人敢说立太子。执中进献《演要》三篇,以早早决定天下根本为论点。第二天,真宗把其他奏疏出示给辅佐大臣,都称赞说 “好”。真宗指着衣袖中说:“还有比这更好的。”取出疏来,就是《演要》。因而召执中在便殿应对,真宗垂问了很长时间,提升他为右正言。过了一个月,就立皇太子。 明道年中,执中安抚东京,进升天章阁待制。出使回来,任应天知府,移任江宁府、扬州,再升工部郎中,改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授予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元昊侵犯延州,皇帝亲手写诏书向辅佐大臣咨询访求攻守方略,执中既上对策,退后又上奏陈述说:“元昊趁中国久不用兵,偷偷在西部边陲发难,用游兵困住劲兵、甜言蜜语取悦守臣,有朝一日接连侵犯边疆堡垒,延安就差不多不能保全。这是由于范雍采纳欺诈的意见,失于戒严;刘平轻率急躁,丧其所部。上下纷乱侵夺,远近震动惊骇。自从金明李士彬族被击破,而沿边屏障都大坏。塞门、金明相距二百里,应并列修建三城,每城驻兵一千人,增加招募弓箭手。敌人大规模来到就退保城塞,小规模来到就出战。选择门祗候以上的官员为寨主、都监,以诸司使为卢关一路都巡检,把二千军队隶属于它,使它成为三砦的应援。熟羌久住汉地的,委托边臣安慰存问;反复无常的,击破驱逐。至于刚刚归附的黠羌,如泾原康奴、灭臧、大虫族,久居内地,常常有叛乱之心,不尽加剪除,恐怕终为祸患。现在军需之出,百姓已经发愁叹息,再想遍修城池像河北的建制,到夏天必须修成,即使是神仙运输还恐怕不能够,民力怎么能堪此呢?陕西地势险恶,不像河北,只有泾州、镇戎军地势稍稍平易,如果不责外面防守而烦费内部营造,这不是上策。应修建沿边城池,其次像延州的鄜、同,环庆的邠、宁,不过五七个地方,估量来营造修葺,那么科赋减少、民力苏复了。现在敌人气势正张大,应冷静防守以骄其志,养精蓄锐以挫败其锋锐,增加本地士兵以备守御,减少骑兵以减粮饷转运。然后慢慢议论荡平敌人,调整指挥,更改主张,将臣放纵恣肆的言论不被采纳,那么忠臣就会尽节而捐躯了。” 与夏竦一起知永兴军,议论边事意见多不相同,诏令他们互出巡边,执中就屯驻泾州,命令各部说:“敌人凭借我们的水草,抄掠边地图谋利益,不除掉(水草),(敌人)将会再来。”(陈执中)命令把水草全部焚烧。上表请解除兵权,认为兵贵神秘,千里禀承命令,不是用来制胜的办法,应嘱托四路各自保卫边疆。朝廷赞同他的意见。就地任陕州知州,再移任青州知州。于是请求筑城傅海各州,朝廷重新兴起工役,有诏命不准许。执中没有奉行诏命,终于筑成城池。 皇祐初年,执中因脚疾辞去职位,自己陈述不愿意为使相、大学士。授予集庆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黄河在商胡决口,趋向大名,程琳打算修筑堤防,最终没有成功而离去。执中趁年丰调征民夫增筑二百里,以障蔽横溢溃决的河水。以吏部尚书的身份又被授予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每次上朝退出,关闭中书东便门,以防止泄漏。三司勾当公事及监场务官,凡因权势所引荐的,执中都奏请罢免,朝廷内外为之肃然。 因病赐予诰命,于居所授任司空、岐国公退休,去世,赠太师兼侍中。皇帝下诏赐谥号为“恭”,皇帝在他的墓碑上用篆文题了“褒忠之碑”。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 支离①东北风尘②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③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④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支离:流离。②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③五溪:指湘、黔、川边境的雄溪、满溪、酉溪、海溪、辰溪等。④庚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南北朝著名文学家。侯景之乱时,奉命出使西魏,遂淹留北方。庾虽身居高位,但一方面深切思念故国乡土,另一方面又为自己身仕敌国而差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之所以要咏怀庾信,是因为他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即是明证。 B. 安史之乱后诗人居无定所,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社会动荡、生活艰辛、报国无门等多方面的原因造就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 C. 颈联中,诗人杜甫说自己漂泊异地,欲归不得的情景刚好和当年的庾信相反。庾信无赖地侍奉了多个主人,我这个词客常常为他的行为感到忧伤。 D. 尾联说庾信晚年写的《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惊动江关传之千里,表面在写庾信,实际上是借古人之杯酒,浇胸中之块垒,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1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抒发了作者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可结合首联分析);②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可结合颈联分析);③对庾信凄凉身世表达了同情,并以庾信自比,抒发自己人生失意之感(可结合尾联分析)。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技巧、思想情感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诗人在颈联中说自己漂泊异地,欲归不得的情景刚好和当年的庾信相同。“无赖”这里是“不论礼法、没有信用,不可靠”之意。颈联的意思是“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故选C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答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同时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诗歌首联“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结合注解①②可知,诗人因安史之乱,漂泊入“西南天地间”居无定处,书写了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颔联接着写自己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依然书写自己的流离漂泊之感。颈联则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政事的关心,并表达了自己的乡国之思。尾联结合注解④可知,诗人借庾信抒发自己人生失意的凄凉感,以及自己的乡国之思。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开始就对“师”下了定义,“_______”;对于老师和弟子谁更贤能,他认为“________”,孔子作为弟子就比他请教过的老师更优秀。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也有人们的山歌和村夫的笛声,只是声音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视觉写飞鸟在古树上悲鸣,接着又雄雌相随在树林上空飞翔,衬托了蜀道的险峻。 【答案】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3). 岂无山歌与村笛 (4). 呕哑嘲哳难为听 (5). 但见悲鸟号古木 (6). 雄飞雌从绕林间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受”“惑”“岂”“呕哑”“嘲哳”“号”“雌”“从”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深圳为什么能在创新上 ?深圳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创新之都”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为何愿意聚集到这座城市?“因为这里有最好的创新条件”,一方面,税收优惠、人才新政、打通产学研链条等政策供给,为企业创新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城市软环境质量的综合提升,有力促进了企业“创新矩阵”的形成。软环境对企业及企业家的影响,往往是全方位的、 的。营商环境的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城市治理能力的提高等,对于创新同样_ 。 其实,创新能力的提升,一座城市的崛起,绝不仅仅是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现象。无论是优化政策供给,还是改善软环境,说到底,都要靠改革来驱动。( )。正是因为深圳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企业创新才有法治保障;正是因为深圳持续加大优良营商环境的打造,企业才能安心做优做强;正是因为深圳不断补齐了生态环境,原创性基础研究等短板,企业才愿意留下来_ ……事实证明“良禽择木而栖”绝非戏言。只有营造好了创新的环境条件,企业才会用“新”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投票。也可以说,支持深圳创新的压力,既源自改革的精神文化,又源自改革的具体举措。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独领风骚 潜移默化 至关重要 锐意进取 B. 独当一面 耳濡目染 不可多得 锐意进取 C. 独领风骚 耳濡目染 不可多得 抱团取暖 D. 独当一面 潜移默化 至关重要 抱团取暖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 A. 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 B. 创新是中国发展的点火器,改革是必不可少的新引擎。 C. 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点火器,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新引擎。 D. 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支撑深圳创新转型的动力,即源自改革的精神文化,又源自改革的具体举措。 B. 支撑深圳创新转型的压力,既是改革的精神文化,又是改革的具体举措。 C. 支撑深圳创新转型的动力,既源自改革的具体举措,又源自改革的精神文化。 D. 支撑深圳创新转型的压力,既源自改革的具体举措,又源自改革的精神文化。 【答案】17. A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段,把握语境含意,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独当一面: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任务。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语境强调的是在全国的创新热潮中深圳走在在最前面,应选用“独领风骚”。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潜移默化”是强调如何受影响的,“耳濡目染”强调的是受影响的方式,结合语境,应选“潜移默化”。至关重要:相当重要,在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的。不可多得:形容人或事物很稀少、很难得。语境强调的是营商环境的优化等因素对于创新很重要,所以应选用“至关重要”。锐意进取:意志坚决,勇往直前。抱团取暖:原意是在寒冬季节,人们抱在一起,相互取暖,比喻互相协作,积聚力量共渡最困难的时期。语境中说的是企业通往直前,没有“共渡难关”的意思,所以应选用“锐意进取”。故选A项。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根据前后语境,从括号所处的位置看,括号内所填的句子应是承接上下文的。根据上下文内容,并结合选项来看,改革促进了创新,创新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所以“新引擎”应是指创新,“点火器”应是指改革,据此应排除B、C两项。此处所填写的句子是比喻句,且表达的应是对改革的作用的强调。对比A、D两项,A项是由“如果……那么……”连接起来,在表达上突出强调后半句的内容,也与前后文衔接更紧密、更连贯,故A项更恰当。故选A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认真分析画线句可以发现,这个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支撑”与“压力”搭配不当,应将“压力”改为“动力”;二是语序不当,对于“精神文化”和“具体举措”来说,“精神文化”是更深层次的因素,所以应是“既源自改革的具体举措,又源自改革的精神文化”,C项两处语病全部修改正确。故选C项。 【点睛】高考说明要求掌握的病句类型有六类: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语病的方法有: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从感性上判断语句是否有毛病)、主干枝叶梳理法(先检查句子主干之间是否有语病,再检查修饰语和中心词、修饰语和修饰语之间是否有语病)、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结构造一日常用的句子,两相比较,从而判断原句是否有语病)。 20.下面请柬共有五处不当,请找出来并作改正。 尊敬的李X先生: 2019年1月15日(下周二)是令尊的七十大寿,我在容华酒店准备了丰盛的晚宴,请您及夫人届时光临! 不见不散唷! 此致 敬礼! 2019年1月9日 张XX谨呈 【答案】①尊敬的李XX先生。修改:顶格书写。 ②令尊 修改:家父。③丰盛的晚宴;修改:略备薄酒。④缺具体时间;修改:正文中加上准确的时间,如“请您和夫人下午6时准时光临”。⑤不见不散唷:修改:删掉。语体风格不一致。⑥署名和日期:修改:交换位置。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题干“下面请柬共有五处不当,请找出来并作改正”,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考生应把握句子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本题注意文段内容是“请柬”,根据请柬的格式要求,“尊敬的李XX先生”要顶格书写;最后的署名和日期,应该是署名在日期的上面,将“2019年1月9日”与“张XX谨呈”交换位置。正文中“令尊”是敬辞,称对方的父亲,称自己父亲可以用“家父”。“丰盛的晚宴”,用词不够谦虚,可改为“略备薄酒”。“不见不散唷”,过于口语化,不正式,不符合请柬的语体风格,直接删掉。 【点睛】解答本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要结合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做出准确判断。 21.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下面调查表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网络语言发展前景调查表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1)___(不超过30字),(2)______(不超过30字),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综上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是:(3)_______ (不超过30字)。 【答案】1、大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2、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是比较宽容的,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结论推断题,答题方法:看数据、走势的变化;找规律性的东西;结论从两个方面推出(图表直接反映的和根据图表推断出的;结论不能脱离表格内容。通过数据变化得出大部分、不少人的看法。在态度上,对网络语言发展前景的整体比重占98.3,由此比较宽容;大部分的百分比64.9态度是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8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的主题演讲后,“开放”“发展”“包容”“创新”“规则”“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成为热词。“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对这些热词有什么看法?有何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创新与发展 汽车前进需要燃料,小鸟飞行需要翅膀,电脑运转需要电力,那世界富强又要靠什么?是创新。 它能使一台近一个房子大的电脑变为一个能在手中随意掌控的小型机器,它能使我们从人力、手工生产转变为大机器生产,它能使汽车走进我们的家庭,它能使飞船飞上太空太多太多,一切一切都离不开创新。 现在的时代在飞速地发展着,人们的思想带着脚步不断地向前走,当一切旧物质被这滚滚历史车轮扬为尘埃时,我们又何在穷山恶水的地方探索发现。当生活中出现被人重叠的假象时,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努力地改变自己,另立独特。所以,创新便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深思与行动。 说到创新,我们不妨先侃一下模仿。模仿是一种带有艺术色彩的行为,它能巧妙地用各种方法使自己与被模仿者有些许相似之处,但正如齐白石老人教育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里便诠释了模仿的害处,模仿并不代表超越,不代表创新,更是一种比较贬义的代名词。从古至今都有人们模仿名人而发展自己的例子,名人或一些成功人士之所以会被模仿是因为他们具有更加夺人眼球的亮点部分,具有榜样先锋的意味。 不过,他们到底能走多远? 下面便是创新了,我们会把创新理解为探索、发现、发明、发展。是说在创新这条道路中,我们唯有探索到了,才可以与自己的意愿,更加接近现实。这些例子不胜枚举,我们有爱迪生刚开始发明的电灯,爱迪生之所以发明了电灯,他是有一个勇于探索和大胆创新的念头。刚开始钨丝灯出来之后,效果昏黄,色泽差。不过我们也不是甘于一成不变地使用它,当旧时代翻去之后,白炽灯出现在了大家的生活中,它拥有的一系列特点是电灯起源所没有设计到的。这更是创新部分的体现,一个懂得创新,不断创新的人,是历史记住的人,当提到灯泡,大家都会说出耳熟能详的爱迪生,谁会提后来的人呢? 当小沈阳火爆娱乐圈之后,你又有多少由心而发的感慨呢?小沈阳凭借自己优秀的模仿技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与欢笑,他也是红了一时。但是,当小沈阳热飘过之后,我们又会怎么记得曾经有一个“名人”,他像个演员似的,只唱别人唱过的歌。是的,我们不是记得一个仅靠模仿便能名垂千史的人,或许,当时我们对他并不是崇拜。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活在人们心里,是因为他用自己最独特的方式去让人们记住自己,他们不会只用一种方式去展现自己;在各个领域提高自己;不断创新一些新形象和新事物来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加完美,一定要不断地努力,创新自己的生活那样才可以永久地立足于大地之间。如学习也是这样,用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取得成绩,是比固步自封的死学更有智慧。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材料的内容是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的主题演讲后,出现的热词,如“开放”“发展”“包容”“创新”“规则”“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材料又说“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即“明镜”可以用来“照形”,“古事”可以用来“知今”,此处重点理解“古事所以知今”。题干问“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对这些热词有什么看法?有何思考?”那么考生在思考时,可以将这些热词,根据个人的理解进行自由组合,如“发展”与“包容”;“创新”与“规则”;“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等。当然,考生在理解思考这些热词的同时,可以结合“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兼顾传统与时代发展。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