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峨山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6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出卷人:张维 审卷人:吴金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重阳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人都会通过登高赏秋、赏菊饮酒、遍插茱萸、吃重阳糕等活动来庆祝重阳。这一传统中国节日,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时光易逝,传统不老。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民族节日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久久流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如今在重阳佳节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也都会通过各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炎黄儿女领悟华夏传统节日的丰富人文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能够让其蕴含的孝思、爱意等思想和情感深入人心,不断滋润我们的道德精神之根,进而让传统美德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重阳节包含着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现实载体。尊老敬老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恒不变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家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老年节”,在这一天,各地敬老院会迎来众多志愿者,很多儿女也想方设法回家看望父母,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得到了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也是以文化创新为突破口来增强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这种文化自信,堪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弘扬重阳文化,就是在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是在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气神。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在于我们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互联网+”‎ 时代,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更能够聚合网络力量涵养文化自信,不断夯实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扮靓筑梦中国的伟大征程。‎ ‎(选自杨飞《以传统节日涵养民族文化自信》,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每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形成于战国时期,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一直沿袭至今。‎ B.在历史长河中,重阳节因为激活了历史传统,唤起了人们的文化记忆,所以能增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C.要想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在人们的心中植入孝思、爱意等思想与情感,就需要记住传统节日——重阳节。‎ D.在“互联网+”时代,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前两段采用引证法,引用了古诗文名句,既体现了古人庆祝重阳节的形式多样,也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 B.作者在论证中指出,国家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老年节”,提倡尊老敬老,赋予了传统节日自古未有的新内涵。‎ C.文章提出,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深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弘扬传统节日密不可分。‎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历数了重阳节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不朽魅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有的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如重阳节中蕴含的和谐、 ‎ 友好、幸福等内涵,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B.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离不开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 C.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借助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来推广,内容依托 形式,活动形式有继承,也要有创新。 D.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不衰,在于我们始终不抛弃传统,不割断 文化精神命脉,这一点在今天尤其重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字母词指汉语中单独由字母构成,或者由字母、数字、符号、汉字混合构成的词。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产生新词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对1990-2014年《人民日报》语料库中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所收录的字母词总数(244个)约占25年里《人民日报》使用的字母词总数(约8000个)的3%,使用总词次(110748次)约占所有字母词使用总词次(近200000词次)的50%。‎ 词典收录的244个字母词中,高频使用的字母词(66个)约占27%。其中字母词GDP的使用频次最高并一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GDP的汉译词“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频次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趋势体现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也体现出在词汇系统接纳这一经济领域术语的博弈时,字母词形式所表现出的表达优势。类似的字母词还有A股、CPI、IPO等。还有一类高频字母词的使用频率与当时的社会热点有关,波动较大。如WTO一词在2001和2002年使用频次特别高,与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这一事件息息相关。而字母词APEC、PM2.5的使用频次,与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近年来悬浮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的社会热点话题密不可分。还有些高频词如卡拉OK、VCD、IP 电话等,虽然25年总使用频次很高,但是正处于年度使用频次变化的下降期,进而可能进入低频期。‎ ‎25年里总使用频次小于50的字母词被划入“低频字母词”,占收录字母词总词条的40% 。从语言学视角分析,导致低频的原因有:第一,接受度不如其汉译词,如AI(人工智能)、DC(数码相机)等;第二,只在口语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K歌等;第三,只在非大众传播媒介,如专业领域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SSD(固态硬盘)、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等。‎ 综上所述,在汉语系统中,真正高频稳定使用的字母词总数并不多,使用总词次却很多,并通过反复使用而渐渐为人们所熟知。‎ ‎(摘编自王秋萍关于“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材料二:‎ 近来百名学者投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正式收录外来字母词涉嫌违法,引起了较大争议。‎ 这些学者认为《现代汉语词典》违法,是因为语言文字法规定:“‎ 汉语言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但这一规定当时主要针对的是汉语方言和不规范汉字(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字母词是汉语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字母词才大量进入汉语。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2000年公布的,对字母词的使用并未作出规定。“法无禁止即可为”,因此,不存在《现代汉语词典》因收录字母词而违法的问题。‎ 当然,由于汉语发展了,汉语言文字使用中出现了新情况,相关法律应该对此作出规定。笔者认为,语言文字法应该尽快修改,对字母词的使用等相关问题作出规定。‎ ‎(摘编自邹玉华《字母词入词典,既不违法又不违理》)‎ 材料三:‎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字母词从最初的39条增至244条,表明字母词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范围扩展得相当快。我们也几乎处处都会碰到字母词。像X光、B超、QQ这些词,都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但也确有一些字母词,存在生造冷僻、使用不当等现象。近日见报上一则标题: “教师节幼儿园老师不收红包,只收小朋友DIY贺卡。”干嘛一定要用“DIY”替代“自做”?直讲“智商”挺好懂,又何必定要玄乎成“IQ”呢?有些生造的字母词,更是一种人为的时髦。如分明是中国自己的篮球联赛,却要用英文称作“CBA”,岂不见“中超”、“乒超”这种实在的称呼也挺好嘛。此外,还有许多只在特定场合使用、专业人士才能懂的字母词,像股票市场中的行话、药品说明书上用词、通讯传播术语等等,现在常广泛使用在媒体上。这样滥用的结果,不仅很多人看不懂,而且易招人反感。可见字母词一滥,就难免走向反面。‎ ‎(摘编自李景瑞《必须高度重视净化语言生态》)‎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三则材料都结合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都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B.三则材料分别侧重于字母词使用情况、合法性、负面影响这三个角度,但都围绕着“如何对待字母词”这一话题展开分析。‎ C.材料一对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较为详尽,力求准确严谨;而另两则材料侧重于对新闻热点的评论,力求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 D.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材料二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其合法、合理;材料三则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并反对在生活中滥用字母词。‎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够合理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选取《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和《人民日报》作为调查的对象,看重样本的权威性、典型性;材料三使用的论据较有生活气息。‎ B.材料一通过周密的调查分析得出明确的结论,尽量避免引起争议;而另两则材料的观点则更加个性化,允许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争鸣。‎ C.材料一依照调查内容的性质进行分类、归纳,体现调查的科学性;另两则材料则依照先述后评的思路来写作,体现评论的写作特点。‎ D.材料一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体现了调查报告的准确性。‎ ‎6.字母词的广泛使用,对汉语发展有哪些利与弊?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不可知的偶然 格非 ‎1980年夏天,我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毫无意外地,我落榜了。‎ 母亲决意让我去当木匠。当时木匠还是个很让人羡慕的职业。我却对母亲说,我要考大学,而且要考重点大学。母亲睁大了眼睛说:“孩子,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你连门都没有摸到呢。你要是考上大学,我们都要笑死了”。‎ 就在我快灰心的时候,镇上一位姓翟的小学老师,敲开了我家的门。他与我非亲非故,素不相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夜已经很深,大家都睡了,他戴着草帽,站在门外,把我母亲吓了一跳。他见了我劈头就说:“你想不想读谏壁中学?”那是我们当地最好的中学。我当然是很愿意的。他说他可以把我引荐给在那里工作的一位朋友。‎ 当我拿着翟老师的亲笔信到了谏壁中学,他的那位朋友却告诉我,语文、数学必须拿到60分,不然无法进入补习班。他说:“让我看看你的高考成绩单”。‎ 在决定命运的时候,我的脑子还算比较清醒。我知道我的成绩根本不能进入这个补习班,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够把口袋里的成绩单给他看,于是我说,我把成绩单弄丢了。‎ ‎“你可以去丹徒县文教局查一查,把分数抄回来。”他说完,给了我一个地址。‎ 县文教局在镇江,青云门六号。在马路边上,我只要随便跳上一辆公共汽车,就可以回家,永远做一个木匠的学徒。可是如果我去镇江的文教局呢?事情结果是一样的,我还是会得到一张一模一样的成绩单,还是无法进入谏壁中学,还是要返回家乡,做一个学徒。‎ 我徘徊了两个小时。镇江对我而言,是一座陌生的大城市,它实在太远了,我从来没有去过那里。我其实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不会轻易冒险。我觉得我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要回家的。我根本没有去过镇江,而且去了也不知道县文教局在哪里。这些都是我无法逾越的困难。但那一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鬼使神差地坐上了前去镇江的过路车。‎ 到了县文教局,正好是下班时间,传达室老头儿冷冷地说,现在下班了,你不能进去。‎ 我想也罢,我进去又有什么用呢?在我打算掉头离开的时候,有人叫住了我:“小鬼,你有什么事?”‎ 我看见两个人,一男一女,往外面走。我说我的高考成绩单丢了,能不能帮我补一下?‎ 男的说,下班了,明天吧。‎ 女的则说,我们还是帮他补办一下吧,反正也不耽误时间。‎ 他们把我带回办公室,帮我查找档案,又问我办这样的成绩单,有什么用处。‎ 我沉默了一下,突然说:“我的成绩单没有丢。”‎ ‎“那你来这里干什么?”他们显然有些生气了。‎ 我于是讲了高考的落榜,讲了自己很想去谏壁中学补习,但是没有达到他们要求的分数线。我说我一定要读这个补习班,去考大学。‎ 那个女的说,这怎么行?男的不吭气儿,他抽着烟,盘算了好一会儿。他让我出去等回话。十分钟后,他说,唉,帮你办了。‎ 我那时很小,十五岁,穿的衣服很破旧。大概他是因此萌生了帮助之心。‎ 他们问我需要多少分,我说语文70分,数学80分。说完我就后悔了,因为这个分数已经可以考上大学了。我又把分数改过来了,语文68分,数学70分。写完了之后要盖章,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公章突然找不到了。‎ 他们翻遍了抽屉,打开又合上。这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可能是最紧张的时候。没有章不就完了吗?事实上公章就在手边,大概是当时大家都太紧张了吧。‎ 女的盖完了章,轻轻说了一句:“苟富贵,勿相忘”。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那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美丽的女性。我的感激出于如下理由:她竟然还会假设我将来会有出息。‎ 我似乎没有说什么感激的话,拿着成绩单,飞跑着离开了。我一天都没有吃饭,等回到家的时候,整个人都要虚脱了。‎ 第二年我再次参加高考,开始了在大学的求学之路。‎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增强了真实性,使小说中“我”的形象更加饱满,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人思考。‎ B.“我”对谏壁中学的老师说“我把成绩单弄丢了”,在县文教局又对工作人员说“我的成绩单没有丢”,前后矛盾的说法说明“我”是个善于动脑筋,懂得应变的人。‎ C.小说对人物的描写着墨不多但细节传神。“男的不吭气儿,他抽着烟,盘算了好一会儿”,写出了他不能违规办事又不忍心拒绝“我”的左右为难。‎ D.女工作人员盖完章,轻轻说了“苟富贵,勿相忘”,“我”流下了感激的泪水,不仅感激她对自己的帮助,更感激她对自己的鼓励。‎ ‎8.小说篇幅短小但情节充满起伏,在主人公陷入困境时总会出现新的转机。文中情节有哪些起伏?试进行概括。(6分) 9.小说中主人公经历了一连串的偶然,最后走上了大学的求学之路。主人公的人生是“偶然”成就的吗?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桢,辽阳渤海人。五世祖牟翰仕辽,官至太师。桢少好学,尝业进士。斡鲁讨高永昌,已下沈州,永昌惧,伪送款以缓师。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天会六年,迁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太子太傅。在镇八年,政令清肃,吏畏而人安之。十五年,加太子太师,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 天眷初,同签会宁牧。及熙宗幸燕,兼同知留守,封戴国公,改同知燕京留守。魏王道济出守中京,以桢为同判,俄改行台平章政事,为西京留守,封任国公。是时,奚、霤军民皆南徙,谋克别术者因之啸聚为盗。海陵患之,即以桢为中京留守,命乘驿之官,责以平贼之期。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迁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莒王。策拜司空,进封代王,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如故。‎ ‎  桢久在台,弹劾无所避,每进对,必以区别流品,进善退恶为言,当路者忌之。荐张忠辅、马讽为中丞,二人皆险波深刻,欲令以事中桢。正隆例封冀国公,桢因固辞曰:“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海陵知其忠直,慰而遣之。及疾革,书空独语曰:“某事未决,某事未奏,死有余恨。”薨,年六十九。海陵悼惜之,遣使致奠,赙赠加等。‎ ‎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 ‎(选自《金史·高桢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 ‎ 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 B.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 ‎ 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 C.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以 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 D.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以 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判,在古代可用于表示官员以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文中的“判”就表示,天会六年高桢以尚书左仆射的身份兼任广宁尹。‎ B.公,古代爵位的一种。古代的爵位通常有五等,按地位高低分为“侯公伯子男”。文中的“戴国公”就是指当时给高桢的封爵。‎ C.台,即御史台,是中国古代中央的行政监察、司法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汉代开始太后的死、唐朝以后二品以上官员的死也都叫“薨”。高桢身居高位,所以称其死叫“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桢为政清肃。他为官使官吏敬服,百姓安定;虽遭小人嫉恨,却得到海陵王的信任。‎ B.高桢不畏权贵。他痛打海陵王宠幸的人,检举官吏的罪状无所回避,因此遭到权贵的忌恨。‎ C.高桢尽职尽责。即使病重之时,他想的还是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死了也有遗憾。‎ D.高桢方正严肃。他家里没有供养歌伎,即使在家里对妻子儿女也是端坐终日,不苟言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5分)‎ ‎(2)每进对,必以区别流品,进善退恶为言,当路者忌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4. 对李清照《一剪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红藕香残玉簟秋”,描述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席子已生秋凉。在这秋的氛围中,突出了词人形单影只的孤寂之感。‎ B.“云中谁寄锦书来”言不得夫君书信的记挂和相思。“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指收到书信后登楼望月,以此表达词人的思念之情。‎ C.“花自飘零水自流”句,兼提落花、流水两个意象,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呼应,感伤在夫妻分离中的年华消逝。‎ D.“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对比突出,绘形绘神,“眉头”重在写外形的相思苦,“心头”重在写内心的相思苦;“才下”重在写压抑相思,“却上”重在写无法压制的苦痛。‎ ‎15.这首词与《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中哪一首所表现的情感接近?试结合内容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8分)‎ ‎(1)然秦以区区之地, , 。(贾谊《过秦论》)‎ ‎(2)《登高》中为全诗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情感基调的子是“ , ”。‎ ‎(3)《琵琶行》中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诗句是“ , ”。‎ ‎(4)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的崇山峻岭不可逾越。‎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人类主导的植物种植、培育和传播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多种文化传承交融的华美乐章。植物的家族迅速演变、发展、壮大,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有的植物似乎天生与中华先民相依相偎且流传至今,实际上却是( )的舶来品,如“多子多福”‎ 的石榴;有的似乎与西方文化渊源颇深,事实却是祖居中华大地,如新疆天山的苹果;有的植物“圈地”成功,风靡全球,如别名繁多、美食花样百出的马铃薯。但若( ),还得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探访马铃薯最早被驯化的( )。中国是大豆的起源地,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近来借助转基因技术,大豆“美裔侨民”品种( ),改变了今日全球大豆产业格局。千百年来,人们精心选育、引种和推广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也因此在演化之路上脱颖而出, 。‎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进行精心引种、选育和推广种植。‎ B.在引种、选育和推广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人们很精心。‎ C.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被人们精心选育、引种和推广种植。‎ D.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被人们精心引种、选育和推广种植。‎ ‎18.下列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旦走出原生小环境,就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圈地”。‎ B.不仅走出原生小环境,而且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圈地”。‎ C.一边走出原生小环境,一边翻山越岭、远度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圈地”。‎ D.走出原生小环境,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圈地”。‎ ‎19.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地地道道 寻根究底 蛛丝马迹 别开生面 B.实实在在 探本溯源 千丝万缕 异军突起 C.地地道道 探本溯源 蛛丝马迹 异军突起 D.实实在在 寻根究底 千丝万缕 别开生面 ‎20.请在下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倡议书 各位同学:‎ 宿舍是我们同学“朝夕”相处的地方,是集体生活的公共空间。因此,①‎ ‎。可是,我校宿舍内时有一些生活上的小矛盾发生,甚至发生大打出手的事件。其实,造成生活上的小矛盾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②。‎ 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构建和谐宿舍的倡议:③ 。‎ 美好宿舍,从我做起!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美好校园增光添彩!‎ ‎  xx中学学生会 ‎2019年6月7日 ‎2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围绕“微笑”进行扩展。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连贯;40字左右。(3分)‎ 夏天的一个中午。炎热,喧扰。车子还没有来。百般焦急、无聊之际,忽见一个小男孩朝我微笑, 。这微笑,小男孩的微笑融化了我的烦躁,我的心渐趋平静。‎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考分数线公布后,马云在微博写下一封信,信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如果你考进了名牌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考不进名牌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事实上,世上的很多事都是这样,我们不仅需要学会“欣赏他人”,也需要学会“欣赏自己”。‎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作文。‎ 峨山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6月考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1.D A.“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错,原文第一段为“农历九月初九”,而选项删去了“农历”二字,扩大范围。B.“所以能增强”错,原文第一段“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中“也”表示并列关系,而选项换为“所以”,强加因果。C.原文第三段为“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而选项表述为“就需要记住传统节日—重阳节”,删去了“等传统节日”,缩小范围。‎ ‎2.B ‎ ‎“自古未有的新内涵”错,原文第四段中说“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得到了传承”,体现的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得以传承。无中生有。‎ ‎3.C ‎ ‎“必须”过于绝对。 节庆活动要视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4. C (3分)‎ A.“都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错,材料一属于调查报告,只是客观陈述调查事实并得出结论。B. 材料一没有讨论“如何对待字母词”这一话题。D.“材料三则持完全否定的态度”错,材料三中作者批评的只是滥用字母词。‎ ‎5. D (3分)‎ ‎“打比方”无中生有。‎ 6. ‎(6分)‎ 利:①丰富汉语表达形式及语汇系统;②有利于汉语适应时代与实际生活的需要;③具有一定的表达优势,易于被大众接受。‎ 弊:①损害汉语言词汇系统的稳定性;②破坏汉语语言生态(损害汉语的纯洁性);③涉嫌违反语言文字法;④滥用字母词影响汉语的交际效果。‎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7.B (3分)‎ ‎“是个善于动脑筋,懂得应变的人”理解错误。“我”对谏壁中学的老师说“我把成绩单弄丢了”,是因为自已清醒地知道“‎ 我的成绩根本不能进入这个补习班,所以无论如何不能把口袋里的成绩单给他看”;在县文教局又对工作人员说“我的成绩单没有丢”,说出了实情,前后矛盾的说法正是表现出“我”想进入谏壁中学的强烈愿望。‎ ‎8.(6分)‎ ‎①“我”高考落榜,准备放弃时翟老师出现;②找到中学老师后撒谎成绩单丢失,老师给地址去抄分数;③到了县文教局传达室老头儿不允许进去,碰上工作人员答应补办;④说明真实情况后,女工作人员说不行,男工作人员盘算后答应办了;⑤成绩单开好后公章突然找不到了,最后发现公章就在手边。(每点的归纳要体现出“陷入困境……出现新的转机”的变化)‎ ‎9.(6分)‎ ‎①既有偶然,又有必然。②小学老师和文教局的工作人员虽素昧平生,却对“我”伸出援手,幸得这偶然的善意,帮助“我”有就会复读考上大学。③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勇于面对命运中的不可知,不轻言放弃,这使“我”成就人生的“必然”。‎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B ‎ 11.B 解析:按地位高低应分为“公侯伯子男”。 12.B 解析:“因此遭权贵嫉恨”错,“遭权贵嫉恨”的原因是“检举官吏罪状无所回避”。 13.(每小题5分)‎ ‎(1)皇帝的贴身侍卫冯僧的家奴李街喜等人都得到海陵王的宠爱,他们曾 在夜里喝酒冒犯禁令,高桢把他们打到快死的境地,权贵们都感到很震惊。(幸、‎ 干、杖) (2)每次到朝廷汇报,一定把区别官阶、推荐好的官员作为进谏的主要内容,‎ 因此,掌权的人很记恨他。(进对、以……为言、当路者)‎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4. B (3分)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都是词人的想象,并非是真的寄书信回来。‎ ‎15. ‎ 与《醉花阴》接近(2分),都是词人早期作品,表现的是秋天思念夫君之情。譬如前者是盼“锦书”来,“锦书”特指夫妻、情侣间的书信。后者是在“佳节又重阳”‎ 之时,更盼夫君归来团聚,不至则感觉“半夜凉初透”,不仅凉意袭人,更有孤独凄凉之意。(4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每句1分,共8分)‎ ‎(1)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4)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C (3分)‎ A项,中途易辙,不合逻辑。根据下句“也因此在演化之路上脱颖而出”明 确主语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主语承前省略了。B.成分残缺,应是“在……的方面”,此外前后主语不一致。D. 语序不当,应先选育后引种再推广。‎ ‎18. B (3分)‎ 逻辑严密,需合理使用关联词。A项“一旦……就”是条件复句的关联词 B项“不但……而且”是递进复句的关联词。C项“一边……一边”是并列复句的关联词。D项没有关联词。根据语境,应使用递进关系复句的关联词。‎ ‎19.C (3分)‎ 地地道道:真正的;纯粹的;实实在在的;负责任的。做谓语、定语。‎ 实实在在:真实的,不夸张的;现实存在的。做谓语、定语、状语。‎ 寻根究底:追究根底,泛指弄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探本溯源:追本溯源。‎ 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 千丝万缕: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异军突起:指新的派别或新的力量突然兴起。根据语境,C项正确。 ‎ ‎20.(每句2分,共6分)‎ ‎①共同创造文明和谐的宿舍是每个同学的责任;‎ ‎②作息时间不同,卫生习惯有别,任务分配不均,交流产生矛盾;(写出任意三个即可)‎ ‎③遵守舍规,相互包容,做好值日,谈吐有礼。(③要和②一一对应,对应写出任意三个即可)‎ 21. ‎(3分)‎ ‎[答案示例]这微笑干净、清澈,就像一阵清风吹过了炎热喧扰的中午,吹过了我烦燥的内心,让周围的空气逐渐降温,让我如同淋浴在夏日早晨的清凉中。‎ ‎22.(60分)‎ ‎[写作提示]‎ 马云的微博信中包含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两方面关系的话题。不过要注意信中欣赏者与欣赏对象的对应关系,即欣赏者处于顺境或自身条件优越,其欣赏对象应为他人;而欣赏者处于逆境或自身条件不如别人,其欣赏对象则为自己。‎ 角度一:从“人与自我”的关系说,当人生处于顺境或自身条件优于他人时,要学会放低姿态,人生得意时不可“忘形”,要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始终保持谦逊低调的品格。‎ 角度二:仍从“人与自我”的关系说,当人生处于逆境或自身条件不如别人时,要看到自己身上潜藏的优点,学会自我肯定,自我认同,自我鼓励,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角度三:从“人与他人”的关系说,学会欣赏他人,看到他人身上的长处与优点,特别是那些不如自己之人的长处与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那些看起来不怎么样的人,身上也可能有闪光点。‎ 文言文参考译文:  高桢,辽阳渤海人。他的第五代祖父高牟翰在辽国做官,官至太师。高桢年 少时就喜欢学习,曾经从事进士举业。金朝斡鲁攻打高永昌,攻下沈州后,高永昌畏惧,假装送投降文书作为缓兵之计。此时,高桢的母亲在沈州,他于是前来投降,把高永昌送投降文书不是出于诚心一事告诉斡鲁,斡鲁于是进攻高永昌。打败高永昌后,任高桢为同知东京留守事,授予猛安。天会六年,高桢升尚书左仆射,兼任广宁尹,加封太子太傅。他在位八年,治政法律清明严肃,官吏敬服而百姓安定。天会十五年,高桢被加封太 子太师,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   天眷初年,高桢为同签会宁牧。等到金熙宗到达燕京,高桢兼同知留守,封为戴国公,改任同知燕京留守。魏王完颜道济出兵守卫中京,任高桢做同判,不久改任行台平章政事,任西京留守,封为任国公。这时,奚、霤地军队百姓都向南迁移,谋克别术趁机聚集众人为盗。皇帝海陵王对此很担忧,就任高桢做中京留守,命令他乘驿马赴任,并限定他平定盗贼的期限。盗贼平定后,高桢被封为河内郡王。海陵王到达中京,高桢在夜间戒备森严。皇帝的贴身侍卫冯僧的家奴李街喜等人都得到海陵王的宠爱,他们曾在夜里喝酒冒犯禁令,高桢把他们打到快死的境地,权贵们都感到很震惊。高桢升为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为莒王。高桢被策授为司空,进封代王,仍为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 高桢长期在御史台,检举官吏的罪状无所回避,每次到朝廷汇报,一定把区别官阶、推荐好的官员作为进谏的主要内容,因此,掌权的人很忌恨他。推荐张忠辅、马讽做中丞,这二人非常阴险邪恶,掌权者想叫他俩找事中伤高桢。正隆年间高桢以例封为冀国公,高桢借故推辞说:“我被很多小人嫉妒,恐怕不能免除罪行,怎么还可以接受封爵呢?”海陵王知道他忠诚正直,安慰并且命令他接受。等到高桢因病免官,他还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独自说:“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死了也有遗憾。”高桢六十九岁时死去。海陵王很惋惜,派使臣前去祭奠,加倍赠送丧葬财物。 高桢性情威严,家里没有供养歌伎。即使很炎热,也未曾解带脱衣。他和妻子儿女面对面坐一天,也不谈笑一句,他就是这样缄默无语。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