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写作训练(全国)(三)
2018届一轮复习 写作 训练(全国) 作文技法突破 (一)由表及里深入本质 由表及里是指文章透过表面的人或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发掘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方法。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简单归结为“向深处想一想,揭示本质”。如: 中国民众一年的购书费,跟手机短信费基本持平(现象),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讽刺,嘲笑了中国人精神缺失(本质)的现状。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是常见的递进式思路,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的过程。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可以运用这种递进式思路,层层剥笋,开掘取意。 记叙文中,在叙述了一件事或描写了一处景物之后,可以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议论,能够跳出就事说事、就景写景的肤浅层次,使主题更深入透彻。如有考生在描写了生长于砖缝中的小草后,做了这样的开掘:“这几株长在砖缝里的小草的确不简单。因为这砖缝里没有足够的水分和土壤,也接受不到充足的阳光,可它们居然顽强地生长起来,真了不起!”既写出了小草的不屈精神,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提升了文章档次。 议论文中,这种方法对增强论证力量更见奇效。如有同学写《严于解剖自己》,其提纲是: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为什么要“严于解剖自己”。 3.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1)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2)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 别让伤害扩大 河南考生 阿Sir: 您好! 首先对您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我写这封信的主要原因是想从您发的一条微博说起。 不知道您是否关注到网络针对老陈父女的人肉搜索还在继续,赞扬与指责仍然在争辩,除了点赞还有很多谩骂,您的一条微博引得众家媒体竞相报道,父女两人的隐私被扒得体无完肤。在批评异常活跃的当今社会,一条微博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140个字的微博案例除了警醒驾驶员要遵守交通法规,无意间您还把这对父女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给平常百姓带来了“次生灾害”。 对于不文明的开车现象严厉批评无可厚非,开车打电话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更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在这一点上对于交警的依法处罚我点32个“赞”。小陈同学能从大局考虑将父亲的不文明行为向警察举报,尽管这种“大义灭亲”的事情我做不出来,但还是为她的勇气与责任心拍手叫好。 如果事情到现在能画一个句号,我认为非常完美,可您偏偏画蛇添足,在官微上公布了事情的全部细节,甚至暴露出当事人。我实在不解此举意欲何为,是抨击不文明的驾车行为?那肆意变更车道、乱闯红灯、开车打电话种种现象可不是稀罕事了。是树立典型?那么多的协警与交通文明志愿者,能挖掘的故事很多,也会比这更有感染力。是弘扬小陈的公德心?这势必会引起公众在“道德”及“家庭伦理”的大讨论,理解小陈的自然为好,那不理解的怎么办?让一个大学生在“唾沫星”中学习生活? 在人人掌握话语权的自媒体时代,大V的每一条微博都会引起万千读者追捧,尤其是公众号。您的几十万粉丝力量非同小可,这种传播的速度与广度不知道作为交警的您是否从网警那补过课。也许您的本意只是想弘扬正气、警示司机,但经过网络的发酵与媒体的扩散,您的初衷会被扭曲,看看那些标题党,“女大学生举报亲生父亲”“深明大义与众叛亲离”“举报父亲是责任还是作秀”等,这些博眼球的标题让事情本质变了味儿,很多事件就是这样被炒起来的,舆论对于一件事情的定型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成都暴打女司机的事情就不用我重复了吧,24小时之内网络评论发生三百六十度大转变,作为一个旁观者我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更何况当事人,今天的老陈父女也正在经受如此考验。 教育不仅要治本,更要攻心,老陈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就要给他改过的机会;我相信小陈举报父亲也纯属无奈,她在举报的同时内心肯定也很纠结,这种无奈源自于她对爸爸的爱,这种纠结是在亲情与道义中徘徊,这种爱我们要保护,这种纠结我们要疏导,不要让这种弱不禁风的爱再次受到伤害,更不要让这种明辨是非的选择成为别人茶余饭后讨论热议的话题。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向政务机关提出建议是公民的责任,希望小陈与爸爸尽快恢复平静生活,也希望大家就此收声,莫让传播带来“次生灾害”。 此致 敬礼! 您的忠实粉丝:明华 2015年6月7日 -名师点说- 警方将女大学生小陈举报父亲一事发在其官方微博上,一般民众看到的是教育和警醒广大市民的作用,而该考生却透过表象独具慧眼地领悟到这一举动将小陈父女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给他们带来了“次生伤害”这一本质。如此观点的新颖深刻,角度的独特犀利,自然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关注与兴趣。 (二)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果必有因,要善于探究事物的本源,以敏锐的目光,借助事物发展的脉络,探寻问题发生的缘由,找到解决的方法,预测其结果。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简单归结为“向前想一想,探明原因”。如: 自己丰富(前提),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前提),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前提),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2015·重庆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惭愧也是一种美德 重庆考生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说:“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人都会做错事,只要会内疚,会惭愧,就是一种美德。因为,会产生惭愧之心的人,他一定有一颗崇善之心。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刚上车的男孩请求司机等一等他的妈妈,一分钟后他的妈妈还没来,车上的人便开始抱怨说孩子的妈妈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这时孩子的妈妈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看故事时,我们的注意力是不是集中到了车上的乘客们身上?他们为什么沉默?是因为先前不知道孩子母亲是残疾人,对自己错怪了他人而惭愧。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故事,因为乘客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惭愧。可以这样说,他们抱怨行动迟缓的母亲时,心中的善良尚未复苏,可当他们的双眼受残疾母亲艰难行走时的刺激时,他们深藏在心底的善良被激活。这就太令人高兴了。 原谅他人的错误,是一种美德;漠视自己的错误,是一种恶习。车上乘客没有等他人提醒便能自醒,他们选择了承认自己的错误,给予他人以理解,在沉默中感到了惭愧,这更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如是说。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少年叫周处,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为乡野除掉了“三害”,名扬古今。 别为感到惭愧而羞耻,因为惭愧本身是向善向美的,只是,别总让你的惭愧迟到。 2015年3月2日,在T168次列车上,一母亲说儿子才上一年级,没超高不用买票,随后测身高,男孩已超1.2 m的购票标准。母亲因儿子虽高,但年龄太小不愿补票,男孩在这时说道:“我今年11岁,上四年级了,这是我的压岁钱,可以给自己补票。”母亲看了看儿子,没有说话,默默地低下头,从身上拿出钱为儿子补了票。等列车员转身离去后,母亲对儿子说:“儿子,这件事是妈妈的错,你做得很对,妈妈为你自豪,以后妈妈再也不会这样了……” 男孩对妈妈的错误给予了纠正,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而母亲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惭愧,儿子的车票补上了,差点在儿子心灵里留下的阴影也即时抹去了。一切都没有缺憾,一切都还算完美。能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并改正,这也是一种美德。 你也不会是完人吧,你在错误面前感到过惭愧吗?不要因羞愧而不愿表达惭愧,惭愧也是一种美德。 -名师点说- 第二、三段写了小男孩的残疾妈妈上车后,先前抱怨的乘客们,一时间“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考生借助这一“果”,敏锐地发现到惭愧也是一种美德之“因”。角度独特,立意深刻。 (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一篇好的作文要做到深入本质,作者所持的观点必须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时代感、有前瞻性并能引发他人的思考,产生心灵的共鸣、灵魂的震撼。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简单归结为“向后想一想,预见发展”。如: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现状),他们才有希望(发展结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现状),那是没有未来的(发展结果)。 [2015·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 勇于探索,大胆求知 山东考生 但丁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古今名人的话无不警示我们:我们不要沉迷于想象,要去勇敢地探索,实践出真知! 那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不仅仅是想弄清丝瓜藤与肉豆须的区别,而且是在探索寻求找到真知的科学道路。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肯定吗? 哥伦布具有勇敢的探索精神才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因为他执着于理想,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坚持将船一直向西开。哥伦布想到去向西航行,这种闯一闯的干劲创造了一个神话。正如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所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探索是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人都有的高贵品质。无论做什么事,不付出辛勤的劳动,就不会有大的成效。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不少发明创造,仅取得的专利就有1100多项,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人当着爱迪生的面,称他为天才。爱迪生只是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什么天才?天才,那就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试想,如果没有将字从笨重的竹简搬到轻便的物体上的探索精神,会有纸的发明吗?如果没有瓦特探索利用机器代替人力以提高效率,会有蒸汽机的发明吗?如果没有莱特兄弟希望像鸟一样翱翔在空中的探索精神,会有飞机的发明吗?所有这些,都在说明没有探索精神,就没有科学的进步,也没有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探索精神是何等重要。 我们只有勇于面对现实问题,才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只有勇于解决困难,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果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的实践,中国是不会真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具有伟大的探索精神,有面对困难不怕失败的勇气,在沿海地区建设经济特区,终于找到了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 学海无涯,而知也无涯,我们所知的不过沧海一粟,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努力奋斗,奋力拼搏。歌德说过:“不经过迷惑,你总不会聪明!要成长,你总要独创才行。”我们当代中学生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应当敢于面对传统的观念,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科学的王国尽情遨游展翅飞翔。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勇于探索,才能书写出人生新的篇章! -名师点说- 考生从但丁的名言引出一段假设推理论证,从而推导出“没有探索精神,就没有科学的进步,也没有社会的发展”这一具有启示性的观点。例作第5段文字中,先是两个条件复句,点出个人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又以假设复句的反面推理,论证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必然选择是“冲破一切传统思想的实践”,此种观点的导出,确实具有引发他人思考的功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