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三月月考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一)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 读阅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分) 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说过一句名言:“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说的正是早期的家训。《论语·季氏》篇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日:“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这是一段对话,也是一幅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 有一天,孔子站在院子里,他的儿子孔鲤从庭前经过,孔子便叫住孔鲤问道:“你开始学诗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于是说:“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呢?”于是孔鲤退下,开始努力学诗。 虽然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孔鲤的教育,但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所以这段记载也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而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则成了古代早期家训的典型内容。 当然,就文献而言,《论语》所载孔子对孔鲤的教育还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家训。作为商周时期文献的合集,《尚书》中收录着更多、也更为典型的家训作品。其中最为有名的《无逸》篇,是周公辅政时,周公教导侄子成王如何勤俭执政的。那句“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也成了后世诸多帝王教育后代不要贪图安逸奢华生活的名训。 通过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以及周公所说的“君子所其无逸",我们可以知道,家训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教育子弟或晚辈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十分宽泛,包括家庭生活、言行举止个体修身交友处世,乃至出仕从政、建功立业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中的精华被行之于文、传乎后世,便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家训文化。 家训遂一跃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这集中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家训所代表的家庭教育形式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形式。 我们一般以为古代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也就是学校教育。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不论哪个时期,能进入这些学校学习的学生在整个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中都是寥寥可数的。“修身齐家”的行为模式最终决定了家庭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教育形式。所以就“教”而言,父母才是人生第一重要的老师。推而广之,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具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这就是中国人所笃信的教育理念,也是家训在中国古代得以昌盛的最关键原因。 二是家训所涵括的教育内容成为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 秦汉以后,大量有关家训的文本文献开始出现。虽然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自颜之推写作《颜氏家训》开始,“家训”才开始正式得名,但在这之前,大量的“家诫”、“家范”与“诫子书”其实都是标准的家训文献。 - 15 - 这样一来,古代家训典籍中所包含的教育内容一下子变得极其丰富起来。狭义地看,囊括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治家,如何共处,如何规范,如何发展;广义地看,则囊括人生智慧的方方面面:如何启智,如何修身,如何成就人生,如何忠孝两全。学习之道、立身之道、家庭之道、事业之道,莫不成为中国古代家训的关注点,这正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所在。 (郦波《评“千古第一家训”》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训就是家庭或是家族中长辈教育子弟或晚辈的关于言行举止、修身处事、建功立业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B.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是古代最早的家训内容。 C.“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是后世诸多帝王家的名训,教育后世君王不要贪图安逸奢华生活。 D.孔子和孔鲤关于“不学诗无以言”的对话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有中的典范之一。 2.下面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教育的主流形式和教育的内容论述了家训一跃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的两种表现。 B.文章用孔子周公等人的家训事例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让文章浅显易懂。 C.文章通过对比论证,推理出家训在中国古代得以昌盛的最关键原因。 D.文章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来突出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训的教育内容较狭窄,这些内容中的精华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家训文化。 B.家庭教育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教育形式,父母才是人生第一重要的老师。 C.中国古代家训的关注点在家庭生活,这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 D.虽然秦汉以后有大量的家训文本文献出现,但“家训”正式得名是从《颜氏家训》开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分) 材料一 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 15 -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所以,要清晰地认识词体的革新、转变,地域文化这一背景因素无疑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取材于吴德岗《地域文化与苏轼词的创作》) 材料二 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秦岭隔开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蔚然成风,不同区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景观。地域的不同,就有山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产生出不同的族群……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从而大有别于世界的其它文明古国。 另外,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越是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与深刻,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不论怎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达和阐释。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取材于何志云《谈文学的地域性:地域文化决定族群的精神和品格》) 材料三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突出,湘西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而沈从文则用自己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 - 15 - 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汉族杂居地,其文化内涵是复杂的。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有战争、有冲突、有同化、有融合,但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风俗人情。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多是钳制、镇压的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受歧视的,是被压抑的群体。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同时,这也激发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顽强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凝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又全面深入。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由屈原而到沅水,由沅水而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 除了散文以外,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在其代表作品《边城》中,就专门详细周到地介绍了小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格局,河岸的景色,小镇的屯兵和形形色色的住户,然后才进入故事,引出主要人物。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的地域背景,总是不忘表现湘西的人杰地灵和与众不同,选择最能体现湘西文化精神内核的东西加以表现,因此也在写作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独具风韵的审美形态。 沈从文给中国现代文坛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山乡野风,也让偏居一隅、被世人忽略的湘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他那独特的地方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准确把握,是他研究中国社会、剖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 (取材于包晓玲、姚克波《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三通过苏轼与密州,沈从文和湘西的关系,说明从古至今地域文化对文人创作风格产生的影响。 B.苏轼在密州时受当地“不知嬉游”的民风影响,参与当地人的游猎活动,最终促进了豪放风格的形成,并创作颇丰。 C.沈从文作品无意关注行政区划划分,强调湘西历史、楚文化传统及地理特殊性,表达了湘西文化的精神内核。 D.《文心雕龙》认为文学有地域之分,地域、自然、文化等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整合不同地域文化尤其是密州文化,将“豪放”的词风和“婉约”的词体相结合,促成了豪放词的形成。 B.沈从文作品从人性出发,展现了湘西人丰富感情和对美的追求,表现了湘西顽强、积极、原始粗犷的民族精神。 C.对地域差异的关注,不在于河流、气象、物产等自然因素,而在于民族、语言、风俗、历史沿革等人文环境。 - 15 - D.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化的今天,文学创作要想避免同质化,保持生命力,必须发掘作品的普世价值的地域特征。 6.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曹雪芹由于自己家庭的重大变故,而对封建社会有了清醒、深刻的认识,他深感世态炎凉,“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创作出《红楼梦》。 B.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写的抒情诗《有的人》,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 C.金庸以南宋宁宗庆元五年至成吉思汗逝世的这段历史为背景,创作了反映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充满爱国情愫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 D.长期生活在陕北农村的路遥,以60-80年代为历史背景,以陕北为特定环境,创作出《平凡的世界》,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 7.综合材料分析地域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从什么地方来体现。(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6分) 材料一: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始终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从而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删改) 材料二: - 15 - (摘编自《图表: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 材料三: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还有约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 具体民生目标如下: 居住——统筹各项扶贫和保障措施,确保完成剩余390万左右贫困人口搬迁建设任务,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医疗——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患者,加大医疗救助力度。 教育——实施贫困学生台账化精准控辍,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改善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 交通——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目标。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设施建设。 环保——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保护生态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更多受益。在居住环境方面,开展贫困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因地制宜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同步开展厕所粪污治理。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开展生活污水治理。 电力和网络——实现大电网延伸覆盖至全部县城。 扶贫工作有奖有罚: ——加强对县委书记的工作考核。注重发挥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 ——坚决撤换不尽职的村书记。防止封建家族势力、地方黑恶势力、违法违规宗教活动侵蚀基层政权,干扰破坏村务。大力整顿贫困村党组织,坚决撤换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 ——对扶贫干部、基层干部提拔使用。 ——中央巡视机构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巡视巡察工作重点,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行为。 (摘编自《中央部署脱贫攻坚作战图2020年要实现这些民生目标》,有删改) 8.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八大以来,虽然我国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已由原来的6000余万减少到不足2000万,但数目依然不小,任务依然很艰巨。 - 15 - B.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5067万减少到1540万,发生率由原来的24.4%减少到7.4%,充分说明我国的扶贫政策成效显著。 C.目前,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区相比,数量最少,所占比例最低,五年间脱贫人数也最多。 D.总的说来,十八大以来,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明显缓解,贫困人口比例正在以每年3%的速度递减,成效显著。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贫困不是社会主义。消除贫困,使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居有住、病能医是我们党现阶段肩负的重要使命。 B.扶贫脱贫事关人民福祉和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形象和长治久安,而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脱贫工作的关键指标。 C.一切扶贫开发工作,都要以消除贫困为主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最终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走特色扶贫之路。 D.中央部署的三年脱贫攻坚的目标,为未来三年打赢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9分)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①,谷稼以登。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②,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注)①澍雨:及时降雨。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B.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 15 - C.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D.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代的一种官职,汉武帝时开始施行,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担任。 B.茂才,即秀才,汉代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而改称茂才。 C.征,是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有两种,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D.尚书,官职名称。东汉时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受小姑诬告毒死婆婆,孟尝为之申诉,太守不理会,他就在门外哭泣,因病离开,寡妇含冤而死。新太守到任后,他终于代为洗白冤情。 B.孟尝才干卓越。合浦前任宰守因贪污腐化而对奸人滥采珍珠不作为,使珠业凋敝,民不聊生,孟尝任合浦太守后,革除弊政,为民兴利,又使百姓重返本业。 C.孟尝深受百姓爱戴。他在任合浦太守时因病将要离任,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因无法上登上车子,只好搭上乡民的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孟尝深受贤者赏识。尚书杨乔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谦逊不张扬,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但孟尝最终没有得到任用,老死于家中。 (二)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汉上逢同年崔八 李频 去岁曾游帝里①春,杏花开过各离秦。 偶先托质②逢知已,独未还家作旅人。 世上路岐何缭绕,空中光景自逡巡。 一回相见一回别,能得几时年少身。 (注)①帝里:帝都,京城。②托质:寄身,这里指人在旅途。 13.以下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上”指汉水边,点明相逢之地,“同年”指同榜考中者,点明崔八与诗人关系。 B.首联写去年春天曾和崔八同游京城,杏花落后又匆匆离别,相聚时间很短。 C.第五、六句写沿途及空中美景不断,乐景衬哀情,抒发了与崔八的依依惜别之情。 D.第七句以“见”和“别”形成对比,连用两个“一回”,强化了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 15 - (注)①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余年。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英姿勃发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切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三)、情景默写(6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的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写人的表情和言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着力描写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其中“__________” 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____________________”是写弹奏琵琶的手法。 (3)李商隐的诗歌具有意蕴深厚的朦胧美,《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美好事物不常在或美好理想难以实现,寄寓了悲伤嗟悼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的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 )中国诗 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 。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 ,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 ,足使黑格尔美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蹴而至 不计其数 发达 复杂 B.一挥而就 数见不鲜 发展 周到 C.一蹴而至 数见不鲜 发达 周到 D.一挥而就 不计其数 发展 复杂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所以, B.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C.中国诗是早衰的。早衰是因为早熟。所以, D.所以,中国诗是早衰的。早衰是因为早熟。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15 - ) A.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的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B.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的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产生。 C.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 D.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20)。(6分) 社评写作强调理性,文学写作强调感性,(甲)理性与感性之间,在很多人那里,是水星与火星的距离;但在金庸那里,则水乳交融,切换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社评是入世之作,强调干预现实,用思想引领舆论。(乙)这就要求:作者具有很高的站位、敏锐的感知、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洞察、过人的胆识……要用评论影响广大知识分子,社评作者必须达到“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的境界。 武侠江潮,是一个迥异于庙堂和俗世的“出世”之境。金庸凭借着卓越的想象力和杰出的故事演绎才能,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他摆脱了入世羁绊,放空世俗包袱,忘情地投身于想象的江湖。 金庸的社评与小说,不是彼此绝缘的,而是气脉贯通的。(丙)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神雕侠侣》,郭靖语)没有这等追求,金庸小说格局和影响力都不可能如此之大。换句话说,以入世之心出世,造成了金庸的“侠之大”和“江湖之远”。 19.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叹为观止 B.演绎 C.而是 D.造成 20.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2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22.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 A.画里常写空山,一人观竹听风。人问空山何在,空山即是心中。 B.风中孤雁南去,无端生出闲愁。秋山秋水伴我,何人在你心头? C.秋水时深时浅,春色有淡有浓。年年来此树下,心情总是不同。 - 15 - D.关河万里萧索,心中三分寂寥。闲看几枝新花,乱了一本芭蕉。 23.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注:图片中文字从左依次为“难道我们不是动物吗?”“虐待动家法”“禁吃猫狗”“就因为他们是宠物吗?”) A.委婉讽刺部分人对宠物的过分偏爱 B.表明宠物应该受到特殊对待的立场 C.提醒读者应该爱惜所有动物的生命 D.提倡不食用禽畜肉的素食主义风尚 2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经过十余年的雕琢,湘湖渡假区绽放新姿,成为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新区。 B.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崛起,曾经风糜唐宋的“胡戏”再次成为丝路文化里的盛宴。 C.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全国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D.杭州至黄山的高铁线经过众多游览圣地,是一条穿梭于山水西廊间的黄金旅游线。 2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据说国际上对“文化”一词的定义已接近500种, , 不同意见分歧有多大,有一点 是不争的事实, 文化有它的独立性,其自身的发展未必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步, 不可能切合无间。 A.所以 不管 也 而 更 B.不过 无论 都 而 因此 C.所以 无论 却 即 因此 D. 不过 不管 却 即 更 26.请选出下列成语对应正确的一组:( ) 很多成语中也有修辞的影子,比如“门庭若市”和 _____都运用了比喻,“肝肠寸断”和 都使用了夸张,再如 “阳奉阴违”和 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 ①旁若无人 ②怒发冲冠 ③山穷水尽 ④口是心非 ⑤手无寸铁 ⑥亲如手足 A.⑥⑤④ B.⑥②④ C.①③④ D.①⑤③ 27.下面是刘菲给家人写的留言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多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四处并作修改。(4分) 妈妈,您好。我有事不能当面通知您,就写这一便条让您知悉。我与同窗去书店买书,中午不回家就餐,您不要等我了。 (1)____ 改为 ____ (2)____ 改为 ____ (3)____ 改为 ____ (4)____ 改为 ____ 四、综合知识考查。(42分) - 15 - 28.以下哪一个人最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 ) A.陶渊明 B.王维 C.文天祥 D.蒲松龄 29.下列关于文学家和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曹操《蒿里行》借《诗经》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B.孟浩然的诗歌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宋初著名词人温庭筠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其《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表现了一个女子的孤独心情。 D.苏轼喜好玩笑,“河东狮吼”就出自他的笔下。 30.关于古代思想家,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 A.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荀子 B.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 C.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 D.摩顶放踵利天下——墨子 31.下面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选项中的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A.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32. 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 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陈情表》)——除:免除授职。 B.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拜:改任官职。 C. 举孝廉不行,连辟(pì)公府不就。(《张衡传》)——辟:由地方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D. 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出:京官外调。 33.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 “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夺得官职。 C. 古代官员为去世的父母而回到祖籍闭门守孝叫“丁忧”,遭逢母亲丧事叫“丁母忧” 。 D. “侍读”是官职名,其主要职责是陪帝王或皇子读书,为其讲学,供其顾问。 34.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 B.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 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D. 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35.下列有关古代风俗礼仪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 中“苟以天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 - 15 - B.“外姻”,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 C. 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 雅歌投壶是秦汉以后贵族内部的吟诗与游戏活动,后常用以指武将之儒雅行为。 36. 传说在上古时期,中国大地上生活着许多部族,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历史上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灭亡西周的民族是( ) A. 北狄 B. 南蛮 C. 东夷 D. 西戎 3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东:因长江在自金陵以上至九江一段为南北走向,江东就是指这段长江以东地区。 B. 京畿指国都。阙是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阙又常借指宫殿、京城、朝廷等。 C. 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D. 中国: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38. 汉字“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是后人根据汉字整理、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下面归纳“六书”中造字法正确的是( ) A.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B. 指事、形声、会意、转注 C. 象形、指事、形声、假借 D. 指事、会意、转注、假借 3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策》:又称《国策》,战国时期国别史和汉民族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B.《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未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 编成。 C. 春秋笔法:《春秋》经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表意直白,浅显易懂,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D.《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行状、文集等三百余种,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远影响的编年体通史。 40.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面对“唐诗”理解正确的是( ) A. 近体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分为绝句、律诗两种,有“歌”“行”“吟”等三种载体。 B.“初唐四杰”是指唐初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陈子昂、骆宾王的合称。 C. 唐代边塞诗派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以高适、岑参、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 D.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是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的诗作,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白居易等。 41. 下列有关古代地理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路运输。 B. 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 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古文中南海一般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 15 - D. 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五、微写作。(20分) 42.全国共有444个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764个城市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有人感叹没了烟花爆竹就少了年味儿, 甚至有人将其“上升”到“文化流失”的高度,认为禁放烟花爆竹是对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年俗文化的严重打击。 请写一段文字,劝大家转变观念,接受禁燃,要求体现辩证思维,不少于200字。 答案1.B 2.C 3.D 4.A 5.C 6.D 7 - 15 - .①自然层面。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②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 8.C 9.D 10.B 11.A 12.A 13.C 14.C 15 【答案】(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转轴拨弦三两声 轻拢慢捻抹复挑 (3)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16.C 17.B 18.D 19.D 20.C 21.C 22.B 23.A 24.C 25.D 26.B 27.(1)“通知”改为“告诉”;(2)“知悉”改为“知道”;(3)“同窗”改为“同学”;(4)“就餐”改为“吃饭”。 28. A 29.D 30.A 31.A 32.D 33.B 34.C 35.A 36.D 37.B 38.A 39. C 40.C 41.A 42.答案:略 【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要求写劝说辞,解答此题,一要把握题干中的三个要求,“劝大家转变观念,接受禁燃”“体现辩证思维”“不少于200字”;二要抓住材料分析,把握其中的有用信息,如“没了烟花爆竹就少了年味儿”“是对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年俗文化的严重打击”,而且要明确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造成空气污染,产生垃圾,有火灾隐患等。 - 1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