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语文教案:第18讲 《石钟山记》复习与拓展迁移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高二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 题 第18讲 《石钟山记》复习拓展迁移 教学内容 1、掌握文中主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理解本文记游与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3、学习作者不迷信前人,勇于探究的求实精神。 教法指导:本环节共两个步骤:一、通过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探讨交流引出本次课内容;二、组织学生分享交流预习作业,初步复习课内文言文。 一、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说: 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 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唐代李渤就持这种因石声得名的说法,近人也有支持这种说法的。 3、山形如钟。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冲刷溶蚀,形成溶洞。《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明、清时就有人持这种以形得名的说法了。不过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比较大,高低相差达十几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时,人们才能进入洞内,从内部领略“覆钟”的形象。 苏轼对石钟山的得名由来,持哪一种看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风水声如钟 二、预习作业探讨与讲解 教法指导:同步知识可能与日校的知识模块会出现重复,请大家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处理本部分。例如:回顾式、提问式、例题重现式、以教代学、优先回答等都可以。重点突出文言文的文学常识与主旨,关注文言基础如实词解释、句子翻译等,并结合给到的拓展提升题,做好一定的拓展提升。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嘉祐二年进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巨大,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代表作品:《赤壁赋》、《石钟山记》、《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苏轼的一生是在宦海中沉浮的一生。他既看到新法的流弊,继续坚持守旧的观点,不断地指责变法运动,又在实践中局部地推行新法。在政治上虽属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因此成了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受害者。苏轼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做了主簿、签判一类的地方官。早年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便请求外调,出任杭州通判及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又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哲宗时,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京,任翰林学士。又因和执政的旧党政见不合,为旧党所排挤。于是又再次请求外调,做了颖州、扬州、定州等地的知州。后又再度回京师,官至礼部尚书。晚年新党再度执政,先后又被贬官惠州、琼州等地。直到死的前一年,他才遇赦北归,卒于常州,谥文忠。 【《石钟山记》介绍】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一般的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以景物描写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苏轼的许多记游文字,如《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凌虚台记》,都以描写、记叙、议论的错综并用为特点。《石钟山记》则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驳李渤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事实证实郦道 元的观点。因此,《石钟山记》除具有游记的特点外,还具有某些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特点。分析《石钟山记》,应把握住它在文体上的这一特点。 【与《游褒禅山记》的比较】 相同点: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这是两篇文章写法的相同之处。它们与一般游记不同,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它们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 不同点: 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不同。《石钟山记》全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它的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议论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第二段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的三段式线性结构,一脉相承。这是与《石钟山记》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分不开的,《游褒禅山记》的文章主体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它的记叙和议论是上下相对、两相配合的二合结构。 2、议论事理的不同。《石钟山记》通过质疑、释疑得出事理,事理极其简明,仅为一句话,不加阐释,也无须阐释。《游褒禅山记》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作逻辑严密的深入阐释,充分论说,有更多的说理成分、更强的论说文特点。 3、记游的不同。《石钟山记》的记游部分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从整体来说是记叙,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写,既以叙事过程的波澜起伏取胜,又以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取胜,叙事、描写交相烘托。夜游石钟山的一段记叙,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经过,又通过对怪石鸣禽的逼真描写渲染环境气氛,也有探究两处声响原因的描写,还有作者议论兼抒情的踌躇满志的感慨,写得饶有兴味。《游褒禅山记》的记游部分扼要地交待游山的经过,概括地叙写景物,以记叙的简要明白取胜。 4、文章风格不同。前者缘事寓理,将记叙、议论与描写、抒情熔于一炉,率性而至,毫无雕琢痕迹,行文简洁而又随笔挥洒,轻快自如,写得颇有情致。后者借端说理,记叙、议论丝丝入扣而毫无旁骛,刻意追求,逻辑严密,析理精微,说理透辟,笔锋刚健有力。 【中心主旨】 本文记叙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明自己的写作意图。 【结构内容】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写作特色】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景物描写,用笔精炼,生动形象逼真。 【巩固训练】 (一词多义) 而: ①扣而聆之 ( ) ②徐而察之( ) ③空中而多窍 ( ) 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 ) ⑤人而无仪 焉: ①箜箜焉 ( ) ②微波入焉( ) ③心不在焉 ( ) 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 ⑤于是余不叹焉 因: 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 ) ②因笑谓迈曰( ) (词类活用) 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 ②而此独以钟名 ( ) ③桴止响腾 ( ) ④目见耳闻 ( ) ⑤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 (古今异义) ①自以为得其实 ( ) ②虽大风浪 ( ) ③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 ) ④将入港口 ( ) ⑤空中而多窍 ( ) ⑥余方心动欲还 ( ) (句式) 1、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2、此所以不传也。 3、石之铿然有声者。 4、得双石于潭上。 5、古之人不余欺也。 参考答案: (一词多义) 而:①表顺接 ②表修饰 ③表并列 ④表转折 ⑤表假设 焉:①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兼词,于此 ③指示代词,那里,这里 ④疑问代词,哪里,怎么⑤语气助词,啊,呀 因:①趁机 ②于是 (词类活用) ①鸣,使之鸣。 ②名,名词做动词,命名。 ③响,形容词作名词,声音。 ④目,名词作状语,用目,耳,用耳 ⑤舟,名词做状语,乘船。 (古今异义) ①其实:古义,那事情的真象;今义,说明真实情况。 ②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表转折的连词。③赴:古义,就任;今义,去。 ④港口:古义,河湾入口处;今义,停泊船只的海湾。 ⑤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离地表较高的空间;天空里面。 ⑥心动:古义,心惊;今义,内心有所触动。 (句式) 1、窾坎镗鞳: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者……也”式判断句。译成“刚才那水面上发出的窾坎镗鞳的声音,就像是魏庄子的歌钟响起来时的那种乐器声音一样啊”。 2、所以:复音虚词。相当于“……的原因”。 传:流传,传布,传说。 “……也”式判断句。译为“就是这几种情况,才使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 3、 铿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有声:(敲击后)发出响声。这是一个定语后置的倒装句式,原应是“铿然有声之石”的倒装。译为“敲打之后能发出铿锵声音的这种石头”。 4、这是一个状语后置的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即“于潭上得双石”才是正常语序。译成“在深潭边上找到两块石头”。 5、这是一个宾语(“余”)前置的倒装句。宾语前置,应当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否定式文言句,二是前置的宾语词性是代词。在这个倒装句中,代词“余”作宾语前置到动词“欺”的前面。译为“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理解思考】 第二段在哪些方面表现出游记方面的特色? 参考分析:(1)清楚地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这是记叙文的要素,也是游记中必不可少的叙述。(2)有形象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心理刻画,这在第二段“夜探绝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3)行文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第二段先交代时间、地点、同游者,语气舒缓;接着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阴森可怕,寒气逼人,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一下紧张气氛,接着忽又“大声发于水上……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而后“徐而察之”,原来是“微波入焉”、水石相搏的声音,紧张心情才趋于平静。此段描写真是有缓有急,抑扬顿挫,一波三折。 而后文的“笑谓迈”的“笑”则轻松愉快,有探究得实情后的兴奋与喜悦,与前文“余固笑而不信”的讥笑、讽刺大异其趣。“古之人不余欺也’!以及后文的“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等语言的描写,正如刘大櫆所言:“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 清人方苞说《石钟山记》是苏轼“诸记中特出者”,写得“潇洒自得”正说明了本文作为游记散文的特色。 【链接作文】 一、生活故事 1、佛与狗屎 有一天,佛印和苏轼斗嘴。苏轼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佛。”佛印问:“那你看我像什么?”苏轼为了揶揄佛印,说:“你像堆狗屎。”回到家,苏轼得意洋洋地和小妹说起了这件事,以为占了佛印的便宜。谁知,小妹劈头盖脸地就骂他蠢。苏轼问她为什么,小妹回答:“佛印看人皆为佛,只因为他心中有佛。而你看人皆是狗屎,只是因为你心里只有一堆狗屎。” 【视点】⑴境界;⑵角度;⑶聪明反被聪明误;⑷外观世界是心灵的延伸。 2、东坡改联 苏轼少年时就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常常受人夸奖。好话听多了,渐生傲气。一天,他乘兴在自家门前写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无双,老朽特来请教。”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问道:“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地捧过一本书来。 苏东坡接过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越往下看,生字越多。脸上不由红一阵、白一阵。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重新写成这副门联: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视点】⑴虚心;⑵傲气;⑶个性;⑷有错即改。 3、旷达洒脱 东坡晚年被再贬至惠州,三贬至儋耳。然而沉重的政治迫害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把东坡击倒。此时,他更注意运用幽默的力量来帮助它超越政治的险恶和人生的痛苦。《惠州一绝》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反映了东坡晚年被贬岭南一带时的幽默诙谐精神和乐观旷达情怀。他不想去岭南的蛮荒之地,亦非终日陷入能否生还故里的忧患痛苦之中,而是善于采撷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生动细节作“幽默观”,从而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和足够的体力来航渡人生的苦海。 苏轼的性格豪迈,诙谐幽默,旷达洒脱,这是他更是后代人对待逆境人生的强有力的武器。这种诙谐幽默其目的在于排遣、化解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失败、忧愁和痛苦,带有自我解嘲、的特征。 【视点】⑴旷达洒脱;⑵诙谐幽默;⑶笑面人生;⑷自我调整。 二、史海钩沉 乌台诗案 乌台,即御史台。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苏轼是被告。原告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他们指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要求处置苏轼。 原来,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神宗,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请求未果,于是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故上书请求外任。获准后,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在此期间,苏轼针对新法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知湖州后不久,乌台诗案便发生了。 宋神宗在接受了何正臣、舒亶等御史们对苏轼的指控后,派遣太常博士皇甫遵前往湖州拘捕苏轼。押解至京后,苏轼被投入御史台的监狱。何、舒等人把苏轼写的诗深文周纳、无限上纲、曲解附会,目的是欲陷彼于罪,置彼于死地。他们对苏轼诗《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之二)》的解释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例。全诗如下: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恨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咏物诗,作者是想以此说明自己有桧树一样挺拔不屈的品格。何、舒等人则借此大做文章,指控这首诗有不臣之意。 乌台诗案在朝野引起的反响是强烈的。对苏轼心寄同情和出面营救的人不少。远在湖州、杭州的老百姓焚香念佛,为苏轼祈祷平安;曾任参知政事、此时已经隐退的张方平愤然草拟奏章,劝神宗爱惜“天下奇才”。 宰相吴充对神宗说:“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弥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 曹太后说:“昔仁宗策贤良,归喜曰:‘吾今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今杀之可乎?” 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也上书神宗皇帝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 宋神宗很怜惜苏轼之才,本不愿对诗案进行深究。当多方的营救之声不时传来时,他不能不为之动心,特别是极为器重的王安石的话,他更无不听之理。于是他最后下决心了结此案:贬苏轼去黄州担任团练副使,实际上是把他当作政治犯发配到地方上去,同时还要接受当地官吏的监督。 一百三十天的监狱生活结束后,苏轼又获得了自由。当他一路跌跌撞撞、狼狈不堪地抵达黄州、住进一所破庙之时,我们几乎要洒下同情的泪水。但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又怎知,似乎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这位汉民族的杰出子民在蒙受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项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因为,他的才情和黄州土地的相互融合,他的胸襟和赤壁之水的相互激荡,意味着《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诞生,意味着宋代文学走向一段新的里程。有诗为证: 游东坡十一绝 【南宋】王十朋 再闰黄州正坐诗,诗因迁谪更瑰奇。读公赤壁词并赋,如见周郎破贼时。 说到底,乌台诗案,是载于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次有名的朝野震动、吏民惊目的文字狱。 【拓展提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东山而归,故名之日“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进行解释。 (1)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2)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3)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4)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参考答案:(1)登上 (2)应和 (3)亲近 (4)北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参考答案:A 解析:B代词\语气副词,难道 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 D介词,表处所\介词,表比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春,水落,迂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为“第二年”,B项为“恰好对着”,D项为“面南称尊”。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参考答案: (1)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2)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3)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5、苏文中的“放鹤、招鹤之歌”的作者是山人还是苏轼?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两种理解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参考:一是苏轼。这是因为作此诗时苏轼在政治斗争失败,有消极情绪;而“放鹤、招鹤之歌”表现了明显的出世思想,符合诗人的心境。再者,此歌系楚辞笔法,而苏轼擅于此文体,如在有名的《前赤壁赋》中作者写到:“……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潮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一是山人。因为从前后文来看,作歌者由主语一贯性角度,人们最直接的感觉是山人,不然,作者可在“乃”前加“郡守”。再者,山人的思想与学识作“放鹤、招鹤之歌”也不奇怪。据资料:放鹤亭为宋代文人张天骥建。张天骥号云龙山人,博学而不想做官。又之,诗人借隐者之歌来寄托自己的感慨也适宜。 教法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竞赛的互动方式进行(以教代学、优先选择、问题抢答等),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表扬,题目也可根据学情考情做适当调整。 阅读下文,完成目下列题目。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 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识之乎 ⑤周景王之无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参考答案:A (1)(5)两处的“之”解释为“的”,(2)(3)(4)三句中的“之”是代词。 2、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 ( )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此余之所得也 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参考答案:C 3、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参考答案:B 4、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我从齐安去临汝,但是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D.余下的船从齐安出发到临汝去,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参考答案:A 5、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 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参考答案:D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北音清越 C.长乐王回深父 D.然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参考答案:B,ACD三项的通假字分别是“莫”“父”“厌”。B项没有通假字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 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参考答案:D,“其实”的意思是“它的真相”,在现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实际上”,故选D。 8、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 B.此三者,吾遗恨也 有大石当中流 C.得双石于潭上 盛以锦囊 D.此世所以不传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参考答案:C,都是状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B判断句和省略句,D判断句和被动句) 教法指导: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根据教案中的总结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 一、本节课所涉及课内文言文的文学常识 苏轼(1037-1101)嘉祐二年进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二、《石钟山记》的中心主旨 本文记叙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明自己的写作意图。 三、分别说说通过本节课你对《石钟山记》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教法指导:本环节包含预习下次课相关专题和复习本次课内容两部分,每节新课前教师对巩固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与讲解,预习作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讲解。 一、巩固练习 放鹤亭记 苏轼 ①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②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③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21、下面不属于苏轼作品的一项是( ) A.《前赤壁赋》 B.《黄州快哉亭记》 C.《石钟山记》 D.《超然台记》 2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纵其所如 ⑵未可与易也 ⑶啄苍苔而履白石 23、下列“以”字的用法有所不同的一项是( ) A.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B.以为荒惑败乱 C.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D.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E.其余以汝饱 2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记叙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绘了放鹤亭四时之景。 B.第②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③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引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歌以咏志,表达自己不甘隐逸之心。 25、作者记“放鹤亭”,却又在第③段中提到刘伶、阮籍之徒“好酒”。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简述其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 参考答案:21、B(2分) 22、⑴到,去 ⑵交换 ⑶脚踩(3分) 23、B(2分) 24、D(2分) 25、以周公、卫武公“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与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形成对比。进而以酒衬鹤,“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推理言志,揭示中心,点明南面为君之乐确实无以易隐居之乐。(4分) 参考译文: 熙宁十年秋,彭城暴发洪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屋,洪水漫上他家大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洪水退去,山人搬到原来屋子的东面,在东山的山脚下。山人登高眺望,找到了一块奇异的地方,就在它的上面造了一座亭子。彭城地方的山,冈岭四面围拢,隐约地像个大环;只缺它正西的一面,山人的亭子刚巧对准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长到似乎接近天空那般高;秋月冬雪,使广阔的大地一片洁白;在刮风、下雨、阴暗、晴朗天气的变幻之中,景色瞬息万变。 山人有两只鹤,很驯服,而且善于飞翔。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它们有时站在池塘边、田野里,有时飞翔到云层的上面,傍晚,它们就朝东山飞回,所以给亭子起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常带着朋友和下属去看望山人,在这座亭子上喝酒,感到很快乐。苏轼斟了杯酒给山人喝,并且告诉他说:“您知道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朝南坐的君主,也不能跟他交换。《易经》上说:‘鹤在山上的北面叫,雏鹤在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低洼的地方叫,声音一直传到天上。’这是因为作为鸟类来说,鹤的品格清高闲散,超然出世,所以《易经》和《诗经》的作者把它比作明智有才能的人和身怀高尚品德的人。跟它亲近玩耍,应该好像是有利而无害的。然而,卫懿公爱好鹤,就使自己的国家灭亡了。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都认为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的,没有什么像酒那样严重的了;可是刘伶、阮籍这些人却因此保全了自身,而且名声传到后代。唉!朝南坐的君主,即使是清高闲散得像鹤那样的东西也不能爱好;如果爱好它,就会使国家灭亡。然而,在山林间逃避世俗的人,即使是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的象酒那样的东西,也可以爱好,且不能成为祸害,何况爱好鹤呢?从这一点看来,国君和隐士的快乐是不可以放在一起讲的。” 山人听了我的话,高兴地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于是,作放鹤和招鹤的歌,说:“鹤飞去呀,望着西山的缺口。在高空飞翔,向下面看,选择它们认为应该去的地方。很快地回过身体,收起翅膀,似乎打算飞下来休息;忽然看到什么东西,又昂首飞向天空,准备再作奋然一击。怎么能整天徘徊在溪涧。山谷之间,嘴啄青苔,脚踏白石?鹤归来了,在东山的北面。那下边有个人,头戴道帽,足登草鞋,身穿葛衣,正坐着弹琴。他亲自种田过活,拿那剩余的粮食喂你。归来吧!归来吧!西山不能够长久停留。” 二、预习思考 1、下节课主题:《综合复习与阶段检测》 2、预习作业: 下面是以“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为论点的作文的一个段落。请思考下这个文段选择的论据具备哪些特点?请给这个观点再补充两个典型新颖的事实论据。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花了40年的工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馆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了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预习札记 预习分享主讲人: 是否进行资料检索?是 否 是,检索渠道是,检索反馈 否,为什么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