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学案 ‎——高考真题感悟 ‎                      ‎ ‎(2016·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解析:选B A项,一是原文限定为“初期”,选项范围扩大;二是原文为“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美学风格”,选项逻辑不当。C项,“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形式的合理成分持肯定态度,并非选项中的“否定态度”。D项,原文是“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并且选项中“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大价值”也是无中生有。‎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解析:选C 本文第一段重在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为例,说明“语言变革”的作用;第二段以对白话文和文言文的看法为例,说明“语言变革”的影响。综上分析,全文强调的是“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3.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 答: ‎ 解析: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作用,在文章的第二段中可以体现。“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可以看出,文言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文章最后一句:“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说明文言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②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1.从命题形式看,浙江高考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命题有什么规律?‎ 考点一般采用两种命题形式,以两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 ‎2.从考查趋向上看,浙江高考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考点有什么规律?‎ ‎2017年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该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分析、鉴赏评价中外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它虽然包括10条 形式出现,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并且题号顺序也很稳定,但题干要求会有所变化。‎ 测试要求,但在实际测试中对以下考点有所侧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特别是“筛选信息,概括文意”几乎每年都能考查到。‎ ‎——找准了信息点就找到了破题点 ‎                      ‎ 高考对实用类、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因此,我们只要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可答题。为此,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勾画——标注——思考。勾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能彰显文本内容的论点和论据,因为部分选项就是从论点与论据的角度命题的。标注就是标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往往就是高考命题点。思考就是思考文中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思考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句间关系也是高考的命题点),思考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三个阅读习惯不是分开的,而是三位一体的,是边读边勾画,边标边思考。‎ ‎“三位一体”阅读法——勾画、标注加思考 ‎(一)读文时,应勾画论点与论据 ‎1.勾画论点句 论点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发表的观点。一般是一文一个中心论点,在整个过程中,紧紧围绕着这个论点来展开议论。论点通常用判断句表达;也有短论找不到论点句的,这是潜在论点的写法。‎ 一般来说,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就是所谓的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论述中心的写法。不过,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表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候在文章的中间(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有时候文章标题就是全文论点。‎ ‎2.勾画论据句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可行性的依据。‎ 议论文中的论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选用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充当,称为事实论据;一类是人们公认为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原理、定律等,称为道理论据。因此,在阅读时,圈注“如”“例”等句可迅速把握事实论据;圈注“如果……那么……”‎ 表比较、对比、引述等的句子可迅速把握事理论据。这样可迅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及其观点。‎ ‎ 论述类文本常用的6大论证方法 要想准确勾画论点句和论据句,并明晓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必须熟知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如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列举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一观点。 ‎ ‎(2)引用论证 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在论述“有业”“敬业”“乐业”时,作者引用了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名句以及孔子、百丈禅师、朱熹、曾文正等人的名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中,先从反面以普列汉诺夫为例,说明“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接着又从正面以诸葛亮和徐庶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为例,通过对比,证明会意的重要性。‎ ‎(4)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中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各个比喻都十分贴切,丝丝入扣。‎ ‎(5)因果论证 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确合理的论证方法。如:‎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让勇者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 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就是另一片蓝天。‎ 以上文段针对每个事例分别作了原因探究,揭示了人物在磨难中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很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从而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6)类比论证 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将自己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这一事实类推到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二)读文时,应善于标注关键词 文中需要标注的关键词主要有下面三种类型:‎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的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括词(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如“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词);‎ ‎(3)表已然未然的词(如“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或然必然的词(如“如果”“可能”“一定”“或许”“已经”“将来”“正在”“目前”“如果”“必然”“预计”等);‎ ‎(4)代词(如“这”“那”“它”“其”“此”等);‎ ‎(5)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人名的词。‎ ‎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 ‎(1)表因果关系的词(如“因为”“因此”“……的原因”“因而”“由于”“从而”等);‎ ‎(2)表转折关系的词(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 ‎(3)表并列或递进的词(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 ‎(4)表分类分层的词(如“首先……,其次……”等);‎ ‎(5)举例子的词(“例如”“如”);‎ ‎(6)表解说性的词语(如“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等)。‎ ‎3.文中反复强调的词 这类词往往是文章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意思。‎ ‎(三)读文时,应注意思考3类关系 ‎“关系”是指概念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三种关系。‎ ‎1.思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文本中的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注意它们自身内涵以及与其 他概念之间的区别。当然,这里所说的“概念”比较宽泛,是指语境中的概念(称陈述对象也可),因为有些选项会着意考查特殊语境造成的同义“概念”现象。‎ ‎2.思考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在阅读文本时,注意语句之间存在的因果、转折、条件、并列等各种关系。有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根据勾画时的关联词基本能判断出,但是有的句与句之间没有关联词,需要格外注意,在阅读时要根据语意来分析判断。特别注意的是因果关系,在论述类文本中,以果求因,以因推果,是常见思维模式,含有因果关系的语句比较密集。‎ ‎3.思考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的论证结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还有的段落关系是纵横结合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有的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引起的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这样处理:‎ ‎①各语段之内,句与句比较,筛出重要语句;‎ ‎②重要语句内,词与词比较,把握重要词语;‎ ‎③连缀重要词语,把握语段大意和文章思路。‎ 再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句和连缀的重要词语,迅速串起各段内容,从而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大意,为阅读各题的四个选项时能迅速找出该内容在文章中的大致位置做准备。‎ ‎[“三位一体”读文示范]‎ ‎[高考原文]‎ ‎(2016·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相关题目。‎ ‎① ②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③ ④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⑤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⑥《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⑦‎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⑧⑨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⑩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⑪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⑫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⑬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⑭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 ⑮ ⑯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⑰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⑱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⑲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⑳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高效读文]‎ 论点与论据 第一段中,句①是观点句,已经明确了观点:故事和小说不等同,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一样。句②是对句①观点的分析,来论述故事讲述人和小说家的不同,属于论据部分,命题者会在论点和论据等内容方面设题,后面[精准答题]第1题的A项需要结合此处比对分析。‎ 关键词 第一段中的关键词有“不等于”“不能”,表否定,命题者会在肯定和否定方面命题,后面[精准答题]第1题的A项就是从这方面命题的。‎ 关系 第一段提到的概念有三组,第一组是“小说”“故事”,第二组是“故事讲述人”“小说家”,第三组是“听众”“读者”。通过读文,能读出文章中“听众”与“读者”的相对内涵是一致的,“故事”与“小说”不是同一概念,“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是同一概念,后面[精准答题]第1题选项A也是把这二者当成了两个概念,由此可以判定第1题A项的正误。‎ 论点与论据 第二段中,句③为本段的中心句,也是观点句,命题者会在论点和论据方面设题。后面[精准答题]第3题的A项就需要结合此处理解。句⑥属于事实论据,这些论据是证明“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观点的,命题者会在论点和论据方面命题,也会在时间、地点、对象等方面命题,后面[精准答题]第1题C项就是在这些方面综合命题的。‎ 关键词 第二段中标注的“并不明显”是说“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不大”,命题者会利用此处在概念方面做文章,后面[精准答题]第1题B项就是在这方面命题的。对于“过去”这类表时间性的词语,命题者常会在混淆时态方面命题;指示代词“此”指代的内容是“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命题者会在混淆指代对象方面命题。‎ 关系 第二段,句④与句⑤是因果关系;句④、句⑤与句⑥、句⑦是总分关系;句⑥与句⑦又是并列关系,是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分析论证④⑤的,这些关系也是命题者的关注点之一。‎ 论点与论据 第三段中,句⑧是本段的中心句,也是观点句。‎ 句⑩、句⑪是论据,特别是句⑪用小说家创作时的状况来充当论据,以此论证“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也就是说小说可以虚构。这是用事例论据来论证传统故事的,属于论据与论点部分,后面[精准答题]第1题的D项、第2题的A项、第3题的A项,都是在这方面命题的。‎ 句⑭为本段的结论句,明确了小说与传统故事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小说家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后面[精准答题]第1题的D项、第2题的B项都需要结合此处理解。‎ 关键词 对第三段中标注的“不一定”“也许”,命题者会在肯定和否定方面关注;“但是”一词,表明了句群之间的层次关系是转折,这是命题者关注的命题点之一。‎ 同时还要注意“大多”“是否”“往往”等词语,命题者会在混淆是非、混淆范围的方面关注这些词语。‎ 关系 第三段,句⑧是观点句,句⑭是结论句,整段是总分总关系。句⑨、句⑩、句⑪‎ 与句⑫、句⑬之间是转折关系。后面[精准答题]第2题B项前一句是讲传统故事讲述者,后一句是说小说家,二者也是转折关系,由此可断定选项B是正确的。‎ 论点与论据 第四自然段,句⑮是本段的中心句,也是观点句。‎ 句⑰从论证分析小说家怎样处理“虚构”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后面[精准答题]第2题的C项、第3题的B项就是在这方面命题的。句中的契诃夫属于事例论据,论证的问题是“讲故事的方式”的重要性,契诃夫认为小说家也应该注意讲故事的方式,命题者会在论据证明的观点上命题,第3题的C项就是在这方面命题的。‎ 句为节选文章的关键部分,属于文章的结论部分,命题者会在论点与论据这一层面上出题。第2、3题的D项都是在此处命题的。‎ 关键词 第四自然段关键词:“并非”是“并不是”的意思,还要注意“减损”“消失”的内涵,以及“逐渐”,命题者会在这些词上做文章。‎ 时间词“19世纪”和“日趋”,也是命题者在词语方面命题的关注点。‎ 关联词“并不……而是……”表示并列关系,命题者会在句间关系方面命题。‎ ‎“早已”是已经过去了,是过去式,命题者可能在时态方面命题。‎ 内容 第四自然段是总分总的关系,句⑮是总的观点。句⑯、句⑰、句⑱是论证分析故事“减损或逐渐消失”的原因。句⑲、句⑳、句是举例论证“讲故事的方式”的重要性,间接论证了“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中间这两部分又是并列关系。这样文本层次就显得十分清晰了。‎ ‎[精准答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解析:选B 本题从偷换概念的角度考查理解句子的含意。原文第二段中说“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意思是早期小说和故事只是流传形式略有差异,本质并无太大区别。故B 项错把形式差异当本质差异,与原文不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原文最后一段中说“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由此可见讲故事的方式的重要性,C项中的“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表述与原文矛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依据原文最后一段中“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可见虚构对于现代小说的重要意义,所以B项“现代小说家尝试……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说法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