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7级语文9月份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60分) 命题人: 施雪宏 命题时间:2018年9月18日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3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浩瀚(hàn) 金钏(chāi) 乳媪(yùn) 槲寄生(hú) B.笑靥(yàn) 蜜渍(zè) 蹙眉(cù) 逶迤(wēi) C.险衅(xìn) 锦囊(nánɡ) 札记(zhá) 龟裂(jūn) D.嘶哑(sī) 谂知(niàn) 铁臼(jiù) 白泠泠(línɡ)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⑴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 失色一样。 ⑵本人昨天下午在32路公交车上遗失一张电脑提货单,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酬金400元,决不 。 ⑶客人送上特地带来的糖果,主人赶紧接过来,又马上 在祖先牌位前。 A.暗然 失言 贡奉 B.黯然 食言 供奉 C.暗然 食言 供奉 D.黯然 失言 贡奉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独立。 B.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辞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 C.NBA现役球员易建联和朱芳雨过去曾是广东宏远队的老队友,此次这对老搭档又要在武汉亚洲杯上举案齐眉,为国家队再立新功。 D.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确保市场稳定供应。 B.曾帮助发现埃博拉病毒的科学家彼德•皮奥特表示,此次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危机很可能要持续到2015年年底才能结束。 C.早在1979年,中方就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争端的立场。 D.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增加了大气中的光化学氧化剂,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多。 5.下列句子,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化干戈为玉帛 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D.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示例: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能以足音辨人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娘以指扣门扉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示例: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A.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乳二世 C.东犬西吠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3分) A.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9.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3分) 示例:室西连于中闺 A.妪,先大母婢也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B.先妣抚之甚厚(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D.吾妻归宁(旧指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莎士比亚,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其主要成就是戏剧,作品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B.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散文家,江苏昆山人。有《震川文集》。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有人把归有光与欧阳修比较,推崇他为明代第一散文家。代表作为《项脊轩志》。 C.《景泰蓝的制作》的作者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多收了三五斗》(短篇小说)、《倪焕之》(长篇小说)、《稻草人》(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等。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D.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之一,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 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司马光 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二孤轼、辙哭且言曰:“今将奉先君之柩归葬于蜀。蜀人之祔也,同垄而异圹。日者吾母夫人之葬也,未之铭,子为我铭其圹。”因曰:“夫人之德,非异人所能知也,愿闻其略。”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 光拜受,退而次之曰:夫人姓程氏,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程氏富而苏氏极贫。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或谓夫人曰:“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夫人曰:“然。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卒不求。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罪。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悦。 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夫人曰:“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汝读书,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已。”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已而,二子同年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辙所对语尤切直惊人,由夫人素勖之也。 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是岂所谓福哉!不已,且愚吾子孙。”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比其没 ,家无一年之储。夫人以嘉祐二年四月癸丑终于乡里,享年四十八。轼登朝,追封武阳县君。呜呼,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 (选自《苏洵集·附录·卷上》)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退而次之曰 次:编次,撰述 B.生十八年归苏氏 归:出嫁 C.由夫人素勖之也 勖:勉励 D.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 没:失去 1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程氏“孝恭勤俭”的一组是(3分)( ) ①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 ②独夫人能顺适其志 ③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 ④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 ⑤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 ⑥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洵在京城去世后,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告诉前去吊唁的司马光,他们要将父亲的灵柩送回四川老家安葬。 B.有人劝说程氏向苏家父母求得一些财物,而程氏认为虽然可以求得,但是害怕有人说自己的丈夫而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C.苏轼和苏辙兄弟小时候,都是由程氏亲自教育的。程氏常常引用古人的事例来勉励他们,后来他们同一年考中进士,又同登贤良方正科。 D.司马光认为女子如果能做到使家族和睦,善于治理家事,就已经很贤惠了,而程氏在此基础上,还能做到勉夫教子,可谓见识高远。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3分) (2)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3分) (3)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分)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16、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①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②绝,青眼③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痴儿:作者自称。②佳人:指知音。③青眼:表示有好感。 (1) 说说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描写的景物 特点上有何不同?(4分) (2) 颈联“朱弦绝”“青眼横”分别运用了哪两人的典故?(2分) (3) 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默写:(8分) 17、(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3)、但以刘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5)、日啖荔枝三百颗, 。(苏轼《惠州一绝》) (6)、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7)、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 (8)、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人生树下 王开岭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生敬。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朱熹集传》),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家乡” 的代称。 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还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伴着年轮涟漪和虬枝皴肤,它春华秋实、生生不息,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老,俯看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片盛大荫凉。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幼时,父亲带我回山东的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勾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也,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 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首,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无荫不成庐,无林不成族。就像民谣里所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 游同里古镇,听到一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作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仿音“两箱丝绸”)。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事物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少,“祖”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再沾染泥土,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的最大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我们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实用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细辨……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 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选自《古典之殇》,有删节) 18.文章以《诗经》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这句话开篇,有什么作用?(4分) 19.围绕“这样的树,犹若亲属”一句,作者写了哪些具体事件?请简要概括。(6分) 20.请赏析第7段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21.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请探究“我们成了路人”所蕴含的情感。(6分) 六、作文(70分) 22、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 南朝名医陶弘景在《本草集注》中记载,巴豆最能泻。李时珍问他的父亲,是否如此。他父亲回答说,你试一试不就清楚了吗?李时珍试了试,结果表明,使用巴豆剂量大固然可以导致严重腹泻,如果用得适量反倒能治好慢性腹泻。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7级语文9月份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解析】A.钏chuàn 媪ǎo B.靥yè 渍zì D.谂shěn 2、【答案】B 【解析】“黯然失色”不能写作“暗然失色”,“黯然”常用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失言”,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供奉”,敬奉。“贡奉”,向朝廷或上级贡献物品。 3、【答案】B 【解析】茕茕独立: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蜗角虚名:微不足道的名声。举案齐眉: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诚惶诚恐: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4.A【解析】(B.句式杂糅,“持续到2015年年底才能结束” C.成分残缺。当为“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 D.搭配不当。“发病率增多”搭配不当) 5【答案】B 6【答案】B 【解析】A.介词,凭,根据;B和例句都作介词,因为。C和D,介词,用。 7【答案】B 名词作动词。其余活用为状语。 8【答案】B 【解析】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古今同义。 9【答案】B和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 10【答案】C 【解析】束发指十五岁,非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20岁才是。 11 D 元曲四大家没有王实甫 二、文言文阅读: 12. D(没:同“殁”,死) 13. A(④写其持家之才⑤写其读书识义⑥写其善良助人) 14. B(应为向自己的父母求得一些财物) 15.(1)为什么甘心吃这样的粗食呢,难道不能够说一句话吗?(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何为”、“独……乎”各1分) (2)你们如果能为正道而死,我也没什么忧愁悲哀的。(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死直道”、“戚”各1分) (3) 我想要接受任命赴京就职,但是祖母刘氏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不被允许。(奔驰,赴京就职。告诉,报告申诉。不许,不被允许。各1分.语句通顺1分)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16、 (1)杜诗写的是动景,黄诗写的是静景;杜诗景色沉郁悲凉,黄诗景色明快澄澈。 (2) 俞伯牙和阮籍 (3) 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③因世无知己(缺少 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和苦闷;④对辞官归隐、远离世俗、 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盼望。(每点1分) 四、 名句默写: 17(1)、门衰祚薄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日薄西山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不妨长作岭南人 (6)、晓来谁染霜林醉 (7)、禾黍秋风听马嘶 (8)、只是当时已惘然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18①内容上:指出桑树、梓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点明种树的价值,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 ②结构上:照应文题,引出下文对树与故乡、树与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叙写。(2分) 19 ①故乡的枣树荫泽家族的繁衍生息。 ②饥荒年代,树为人们提供了果腹的食材。 ③离家或返乡时,树是人们的精神寄托。 ④在南方,香樟树是女儿的终身陪伴。(答出三点即可) 20 ①使用叠音词,生动、形象、细腻地写出了女儿对香樟树的微妙情感,(1分)表现了女儿甜蜜而矛盾的心情。(1分) ②运用比喻、排比手法,表达了女儿与树的亲密关系。(1分) ③句式整散结合,节奏鲜明,富有表现力。(1分) 21 ①没有了树,犹如我们失去了亲属,表达了作者的伤痛之情; ② 没有了树,致使我们与故乡越来越疏远,表达了作者的哀伤与无奈之情; ③ 没有了树,致使我们解除了与自然共栖的契约,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之情; ④没有了树,致使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表达了作者的忧思之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六、作文(70分) 22(1)从横向的角度可以将材料分解为“南朝名医陶弘景”和“李时珍”两个方面,就此可以得出“要有怀疑的精神”“实践出真知”的立意; (2)从纵向的角度分析,李时珍前后实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运用辩证思维中矛盾的观点和量变与质变中“度”的观点,可以“要全面地看问题”“凡事要把握一个度”来立意。 参考译文: 治平三年的夏天,府君苏洵在京城逝世,我前往吊唁。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边哭边说:“我们将护送先父的灵柩回四川安葬。四川人合葬的风俗是同一座坟冢而不同的墓穴。从前,我母亲安葬时,没有为她写墓志铭,请您替我们为她写一篇墓志铭吧。”于是我说:“夫人的贤德,不是别人所能知晓的,希望你们能告诉我有关她的大概事迹。”苏轼、苏辙两兄弟便把记录母亲事迹的事实材料恭敬地拜送给我。 我恭敬地接受,回到家中,撰述如下:夫人姓程,是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十八岁时嫁到苏家。程家家境富裕而苏家极其贫穷。夫人嫁过来以后,秉持妇道,孝顺、恭谨、勤劳、节俭。同族人从各方面观察她,没发现她有丝毫不快、傲慢等可以指责的样子,因此大家都认为她很贤惠。有人对夫人说:“你父母并不缺少钱财,凭借你父母对你的疼爱,假若你去向他们请求资助,应该没有不答应的。为什么甘心吃这样的粗食呢,难道不能够说一句话吗?”夫人说:“是的。如果我向父母请求资助,父母确实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但万一有人说我的丈夫是向别人求取财物来养活妻儿的,那又将怎么办呢?”最终也没有向父母开口请求。当时苏洵的祖母尚在世,年老而性情严厉,家人经过堂下时,都非常小心谨慎,即便这样发出脚步声,他们也害怕被责怪。唯独夫人能顺从迎合她的心意,祖母见到她就高兴。 苏洵到二十七岁还不知道学习,有一天,感情激昂地对夫人说:“我看自己现在还是可以发愤求学的。然而全家要依赖我生活,如果我求学,将会断绝生活来源,怎么办呢?”夫人说:“ 我很早就想说这件事了,只是不想让你认为是因为我才学习的!你如果有志向,就让我来承受生活的劳累吧。”于是拿出所有服饰器玩,卖掉它们来经营家业,谋求生计,没有几年就成了富裕之家。苏洵因此能够专心致志完成学业,最终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夫人喜欢读书,能理解书中的大道理。苏轼、苏辙小时候,夫人亲自教导他们,经常告诫他们说:“你们读书,不要效仿同辈人仅仅想要让人知道自己是个读书人罢了。”常常称述援引有关古人名誉节操的事例来勉励他们,她说:“你们如果能为正道而死,我也没什么忧愁悲哀的。”不久,二子同年考中进士,又同时考进贤良方正科。苏辙答辩语言尤其恳切率直,使人惊异,这都是夫人平时对他勉励的结果啊。 先前,夫人看自家的财物已经有盈余,就感叹说:“这难道就是所说的福气吗?这种情况不停止的话,将会使我的子孙被钱财蒙蔽啊。”于是寻求生活困窘的族人和亲戚,都为他们嫁女娶妻,救济他们,使他们有产业。对于有急难的同乡人,也时常周济他们。等到夫人逝世的时候,家中没有可供一年使用的财物储备。夫人于嘉祐二年四月癸丑在家中去世,享年四十八岁。苏轼进入朝廷,夫人被追封为武阳县君。唉,作为女子,如果她的温柔和顺从能够使家族和睦,她聪明才智能够治理家事,这就已经是贤能了;更何况像夫人这样,还能启发开导教育帮助成就了自己的丈夫、孩子,使他们都能凭借文学才能被天下人所知、尊重,如果不是见识思虑高超过人,能像这样吗?古人说国君和士大夫们的兴盛衰败没有不来源于妻子的,今天从夫人来看,更可见古人的话是可信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