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题。‎ 小寒与物候 虽然在冰天雪地里,但先民们发现,小寒时期阳能其实在增加。小寒时期会依次出现以下物候:首先是雁北乡,雁将避热而回,尽向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接着第二候是鹊始巢,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始所向也;三候雉始雊,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先民对大雁这种候鸟观察得十分仔细,大雁的行为也是古人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大雁虽然还在南方过冬,但它们已经感知到阴阳的顺逆变化,阳气即将回升,雁群开始自南方往北飞回故乡。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中国南方过冬。冬去春来,它们又飞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在中国文化中,雁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即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雁有仁心,一队雁阵当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其他壮年大雁不会弃之不顾。雁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从一而终,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雁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古人看来即为礼。雁有智慧,雁为最难猎获之物,落地歇息之际,群雁中会由孤雁放哨警戒。人们说,犬为地厌、 雁为天厌、鳢为水厌,即指它们机智警觉。雁有信,它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因时节变换而迁动,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 中国文化中很早就把雁当作文明的象征,古时有以大雁为礼物的惯例。周代开创的婚姻礼仪,是礼仪的根本,而婚姻的六礼中,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只有第五个阶段不必用雁,其他几礼都要用雁,即说明在中国人的观察里,“雁”这种候鸟兼具社会对人们婚姻问题上需求的引义。‎ 到了第二候,虽然这时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喜鹊却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孕育后代。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越多,而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则难见它们的身影,可以说它们是很有人缘的鸟类。喜鹊常成对或结成大群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中国人在鹊之前加上喜字,证明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象征吉祥。民间传说鹊能报喜,故称喜鹊。画鹊兆喜几乎成了我们文化中的一个大为流行的风俗,齐白石、徐悲鸿等人都画过喜鹊。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下树上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中国人对喜鹊的观察也非常早,《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是成语鹊巢鸠占的源头。‎舒中高一统考语文 第2页 (共8页)‎ 第三候中的“雉”是野鸡,在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的滋长,开始鸣叫寻找同伴。我们今天已经很少能看到野鸡,但在古代,“雉”也参与了中国文化的经验和表达。“雉”善走,不能久飞,羽毛可做装饰品。《诗经》中说,“雄雉于飞,泄泄其羽”。它由矢和隹两字组成,矢为矢量,长度单位,表示本地方;隹为鸟,雉的本义是留鸟,特指野鸡。古人也因此把雉当作长度单位,长三丈高一丈的城墙为一雉。《左传》中说:“都城过百雉。”城墙则称为雉堞,谢朓有诗:“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 ‎(节选自余世存《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3分)‎ A.大雁的习性是南北迁徙,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迁移,在迁徙的途中,它们表现出在人们看来的仁义礼智信的行为,因而也被人们称为“天厌”。‎ B.在中国人的眼中,大雁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中,用雁来作为五礼之贽,这使得大雁兼具有人们所需要在婚姻问题上的丰富含义。‎ C.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吉祥的象征,《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和绘画中的画鹊兆喜都表达了人们对喜鹊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D.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雉”既指一种禽鸟,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也作为一种长度单位,如《左传》中“都城过百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小寒其实并不寒,因为小寒这个节气其实是阳能在增加,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B.文章论证大雁是人类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大量引用了名言名句,非常有文化内涵。‎ C.文章将小寒节气中三种物候做了对比论证来分别表现对先民文化生活的影响有大有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可读性强。‎ D.文章在论述中采用总分的层次来安排内容,按照大雁、喜鹊、野鸡的顺序,分别论证了小寒时的三种物侯特征,使论述既非常清晰有条理。‎ ‎3.下列诗句中,符合“小寒时期的阳能其实在增加”的表述的一项是 (  )(3分)‎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冰簟银床梦不成,雁声远过潇湘去。碧天如水夜云轻,十二楼中月自明。‎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铁 圈 索洛杜布 一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那孩子天真活泼,面色绯红。那妇人年龄不大,穿着考究。她一边幸福地微笑着,一边细心地照看着自己的儿子。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他把棒子举得高高的,本来没有那种必要,可他就是那么做的。‎ 一个双手粗糙、衣服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①他正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家的公子,”老头心里思忖道,“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爱,毕竟是阔人家的孩子!”当他——这个老头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即使现在,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在孩提时代,他过的是挨打受骂、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他没有铁圈,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他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他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他咧开没有牙齿的嘴朝那小孩微笑着,心里不禁产生了嫉妒,心想:“这种玩意没有意思。”嫉妒又转而变成了烦恼。于是他回到工作的地方——一家他从幼年起一直工作到现在的工厂。‎ 那小孩边跑边笑追逐铁圈的情景萦绕在他的脑际,不管机器声多么嘈杂,他都忘不了那个孩子和铁圈,晚上也总梦见他们。‎ 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机器隆隆地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过多操心,再说他已干惯了这种活。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转着,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话声淹没在机器声里。‎ 这个老头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也是一位贵妇人,他也有一个铁圈和滚铁圈的棒子,他也在穿着白裤衩滚着铁圈玩耍。‎ 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时,老头在街上看见一个从旧木桶上掉下来的又大又脏的铁箍。老头高兴得发抖,昏花的老眼流下了泪水。一种意外的,几乎没有想过的愿望进入了他的心灵。他小心地朝四面张望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铁箍,虽然他面带笑容,但还是不大好意思把它拿回家去。‎ 没人看见他,也没有人问他。这与别人有什么相干?一个穷老头捡了一个对谁都没用处的旧箍,谁会管呢?可他还是提心吊胆地偷偷把它拿走了。他为什么要捡?为什么要把它拿回家?他自己也说不清。只是由于它像那个小男孩的玩具,所以他才把它带回家来。‎ 铁箍在老头家破旧的房子里放了几天,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把它拿出来看看,因为这个肮脏的铁箍对他是个安慰,使那个经常出现在他梦境中的幸福的小男孩,终于变得更加真实了。一个晴朗、温暖的早晨,当城里树上的鸟正叫得比往常更加欢快的时候,老头早早起了床,洗漱完毕,便拿着他捡来的铁箍出了城。‎ 他一路咳嗽,穿过了枝叶茂密的森林。他不明白这些阴暗的树木为何这样寂静,还散发着奇特的香气,那些昆虫也令他惊奇。露水正像童话中描述的那样。那里既没有嘈杂声,也没有灰尘,树林后面是一片柔和、奇妙而暗淡的景色。‎ 老头折下一根干树枝穿上铁箍。‎ 他眼前展现出一片明亮寂静的田野,青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老头突然用那根树枝做成的木棒滚起铁箍来,铁箍轻松地在田野里滚动,老头跟在后面跑,他笑逐颜开,像那个跟着铁圈跑的小男孩一样,有时也将木棒高高地举过头去。‎ 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幸福的小孩,并且好像感到母亲慈祥地微笑着跟在后面。灰白的胡须在憔悴的脸庞上颤抖着,不住的笑声和咳嗽声同时从他那没有牙齿的嘴里迸发出来。‎ 老头喜欢早晨到树林里来滚铁箍,有时他也怕人看见笑话他,一想到这里,他便感到有一种难堪的羞愧;羞愧又进而发展为恐惧,致使双腿开始发软,他一面滚铁圈,一面警惕地看着四周。‎ 可是没人看见他,也没人听见他。②他尽情地玩够了之后,平安无事地走回城去,嘴角上流露出轻松愉快的笑容。‎舒中高一统考语文 第4页 (共8页)‎ 由于没出什么事,他太太平平地一连玩了好几天。可是有一天清早他着了凉,好长时间竟卧病不起。③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 他感到欣慰,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自己也曾一度做了小孩,由亲爱的妈妈照看着,在树荫下的青草地上嬉戏笑闹。‎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善良、勤劳而不安于现状,胆怯、谨慎而乐于遐想并付诸实践,衰老、孱弱而浑身充满朝气的具有矛盾意义的典型形象。‎ B.“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中的两个“同样”‎ 表达作用不同。第一个突出生活的单调和机械,第二个突出滚铁圈对他内心造成的持久影响和愿望的强烈,为下文做铺垫。‎ C. 看到孩子快乐游戏的情景,老人有着复杂的心情。既有被天真感染的快乐,也有联想自己身世而产生的辛酸和嫉妒,还有对当时社会制度的痛恨。‎ D. 小说结尾一段富有深意。不仅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对亲情温暖的渴望,而且暗示了老人即将摆脱人生苦难的轻松。‎ ‎5. 小说中多次描写老人的笑容来表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分别分析划线句子。(6分)‎ ‎6. 文中在写老人做“白日梦”时,比较详细地描写了工厂里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仲淹使陕西,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 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会保州兵乱,以为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 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而不闻其有可罢之罪。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修贻书责之 贻:留,给 B. 庆历三年,知谏院 知:管理 C. 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第:次序 D. 其群皆怨怒,谮之 谮:说人坏话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母郑,亲诲之学 B. 为歌诗相倡和 ‎ 范仲淹之贬饶州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 C. 范仲淹以言事贬 D. 若讷上其书 ‎ 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 帝独奖其敢言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 欧阳修每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治国执政之事,咨询哪些是应当做的。‎ B.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 ‎ 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把有些小人看作仇敌一样。‎ C. 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 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 D.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 小人恐惧欧阳修被重新起用,有人就伪造他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 ‎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欧阳修父亲早逝,母亲很重视他的教育,后来他又与志同道合的师友结交,以文章名扬天 ‎ 下。‎ B.‎ ‎ 范仲淹被贬谪,高若讷认为应当罢免他,欧阳修谴责高若讷,最终使得高若讷被贬为夷陵 ‎ 县令。‎ C. 虽然欧阳修因为直言敢谏,得罪了不少人,但是宋仁宗自始至终对他十分信任,还鼓励他 ‎ 直言。‎ D. 欧阳修仕途坎坷,因被奸人忌恨而数次贬官,但他忠直敢言,谨守节操,谥号“文忠”可 ‎ 谓恰当。‎ ‎11.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舒中高一统考语文 第6页 (共8页)‎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 浑 ‎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12.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写红叶萧疏,长亭饯别,交代了季节、地点,描绘出一幅孤寂的秋日行旅图。‎ B.颔联大笔勾勒,雄浑苍茫,骋目远望,残云缭绕太华山,稀疏的秋雨洒落中条山。‎ C.颈联“河声”后续一“遥”字,传出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倾听的神情。眼见树色苍苍,耳听河 ‎ 声汹汹,给人耳闻目睹的真实感觉。‎ D.尾联在前三联充分描绘山水景物的基础上,转为描写长安的都市繁华,宛如梦境。‎ ‎13.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14.补写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 , ”两句,运用工笔手法,从形、声、色、态等不同角度具体描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 ‎(2)《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 , 。”‎ ‎(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 。”‎ ‎(4)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过秦论》中用“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5)《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两岸弯曲的语句是:“ 。”‎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6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 A.暮霭 布署 惊蛰 天崖海角 ‎ B.眷恋 沉疴 踌躇 喋喋不休 ‎ C.寒喧 通谍 愤懑 无可措手 D.收讫 侮蔑 掘取 珊珊来迟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近日,一则消息被炒得沸反盈天:女车主购买奔驰汽车,尚未出4S店,发动机出现漏油现象,女车主哭闹维权。‎ ‎②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饱读诗书,待人温和亲切,加之他身材挺拔,容貌英俊,风度翩翩,如同司马青衫,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 ‎③这些人个个垂头丧气,噤若寒蝉,连眼皮也不敢抬,都挤到角落里遮掩的座位。‎ ‎④谈到未来学,国内外许多学院派的学者都对它嗤之以鼻,认为那不过是些耸人听闻的不经之谈罢了。‎ ‎⑤他们只关注自我感受而漠视规则约束,只强调个体价值而忽略奉献精神,高尚精神在这些人的观念里已经是大音希声了。‎ ‎⑥虽然好莱坞大片来势汹汹,如洪水飓风一般,国产影片在这种压力下步履维艰,但也不断显露生机。‎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 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好不好看,在于节目内容能否细致、深刻、形象地反映校园文化 ‎ 生活,还在于有能让同学们忍俊不禁且留下鲜明印象的语言类节目。‎ B. 各班级提交的同学们研学旅行所拍摄的作品,聚焦的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均 ‎ 具有悠远的意境,视觉上带给人清新和素净。‎ C. 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 ‎ 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 相比于网站私自转载作家作品,盗版对作家权益的损害更大,不仅侵犯了出版单位的利 ‎ 益,而且侵犯了作家个人的利益。‎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其公共文明: 。 , 。 , 。‎ ‎①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 ‎②以至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要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 ‎③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的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等 ‎④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 ‎⑤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不 文明现象 A.③②④⑤① B.⑤③①②④ C.⑤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⑤②‎ ‎19.下列诗句涉及的传统节日,按农历一年内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②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④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A. ①③②④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①④‎ ‎20.下面是某市电力公司的一则通告,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通 告 为保障春节用电顺当,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情通告如下:‎ 计划于2018年12月20日上午8时至12月21日上午8时,对以下区域采取临时停电措施:北大街沿线、复兴大道沿线、金明大道沿线。停电结束时间可能根据天气原因和特舒中高一统考语文 第8页 (共8页)‎ 殊情况往后拖。停电期间给大伙带来的不便实在对不起,请给予理解和支持。‎ ‎ (1) ‎ ‎ (2) ‎ ‎ (3) ‎ ‎ (4) ‎ ‎ (5) ‎ ‎21.将材料①概括成一个5字短语,然后跟材料②所给短语一起组合,写出下联。(6分) ‎ 材料 ①: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 年10月25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将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珠三角西部都将被纳入香港3小时车程范围。‎ 材料 ②:三千里 振国威 波涛正涌 跨海长虹 ‎ 上联:四十年改革犹酣 仰观日月星 望天巨眼施神力 下联: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材料一: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大家都替他惋惜,问他,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他说:“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儿都没有遗憾。”‎ 材料二: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起初他选择的是文学之路,但是毫无建树;于是改学油画,但因不善构图,不会润色,又失败了。他的老师建议他改学化学,后来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三:格林兄弟从小喜欢德国民间故事,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但是他们坚持收集了很多传说后还是找不到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后来一个朋友发现了这本文稿,以童话的形式出版,成为经典名著《格林童话》。‎ 人生之路,应该如何选择“行”与“止”呢?针对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想法或感受?‎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D【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A项,“因而也被人们称为‘天厌’”强加因果,被称为“天厌”是因为它对时节变化机智警觉。B项,“这使得大雁兼具有人们所需要在婚姻问题上的丰富含义”分析错误,原文中指出大雁具有社会对婚姻问题中“礼”的需求。C项,“《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不是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2.D【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和思路的能力。A项,“小寒其实并不寒”理由不成立,“阳能在增加”不是衡量寒与不寒的标准。B项,“大雁是人类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大雁的行为是人类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C项,“对比论证”说法错误,文章介绍小寒节气中的三种物候(雁、喜鹊、雉),是举例论证,不是对比论证。‎ ‎3.A【解析】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里既指季节(大雁北归),诗人又自比大雁。此处北归的大雁说明此时阳能在增加。B项,“冰簟银床梦不成”正面描写人物清冷寂寞的意绪,不是阳能在增加。C项,词中描写的是夏季的景物,不是冬天。D项,“北风吹雁雪纷纷”,写的是天气越来越冷,不是阳能在增加。‎ ‎4. B 5. ①老人一直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很少拥有快乐,受到孩子天真快乐的感染,目光不愿离开;②老人由原来的心有顾忌到不再恐惧,内心的愿望也得以实现,因此感到轻松愉快;③反映了老人临终时内心的欣慰与满足。他为自己想象了一个幸福的童年,终于玩了属于幸福孩子才能玩的游戏。 ‎ ‎6. ①反映了嘈杂、晦暗现实生活环境和老人单调、麻木的生活状态。②反衬出铁圈给老人精神和生活带来的变化,他有了自己的快乐憧憬。③与下文老人滚铁圈时的环境描写构成鲜明对比,进而突出主题。 ‎ ‎7.C(第:副词,但,只管。)‎ ‎8.C(A.代词,他/取独;B.动词,做/作为;C.因为;D.代词,他的/代词,他)‎ ‎9.B (不是“把有些小人看作仇敌一样”,而是“有些小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 ‎ ‎10.B(被贬为夷陵县令的是欧阳修,不是高若讷。)‎ ‎11. ‎ ‎①君子因为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②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也没有过错了。‎ ‎12.D “转为描写长安的都市繁华,宛如梦境”说法错误,尾联“犹自梦渔樵”意思是“我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呢!”含蓄表白了自己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 ‎13.【答案】①孤凄之情。萧萧红叶,飘飘残云,秋雨使诗人顿感孤寂与凄冷。②不舍之情。长亭秋晚,把酒话别,依依不舍。③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将到都城长安,却仍然梦到家乡的渔樵生活之乐,足见诗人的隐逸情怀。‎ ‎【解析】诗歌开头两句,作者先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表现诗人的离愁与不舍;最后两句再现了诗人在出仕为官和眷恋归隐山林过渔樵生活之间的矛盾心理。‎ ‎14【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其岸势犬牙差互 ‎15.B(A.部署,天涯海角。C.寒暄,通牒。D.攫取,姗姗来迟)‎ ‎ ‎ ‎16.【答案】D ‎【解析】‎ 沸反盈天:意思是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结合“一则消息被炒得”分析,望文生义。‎ 司马青衫: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同情另一个人的处境而不禁想到自己的处境,便落下眼泪。结合“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分析,望文生义。‎ 噤若寒蝉:原指像冬季的蝉那样停止鸣叫。后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含贬意。结合“这些人个个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等分析,使用正确。‎ 不经之谈:是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经常指用的道理、法则等。结合“是些耸人听闻”“未来学”等分析可知,使用正确。‎ 大音希声:意思是指最大最美声音乃无声之音。结合“高尚精神在这些人的观念里已经”分析,不合语境。‎ 步履维艰:是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结合“国产影片在这种压力下”分析可知,使用正确。‎ 故选D。‎ ‎17.【答案】C ‎【解析】‎ A项,不合逻辑,二面对一面,改为“还在于是否有能让同学们忍俊不禁且留下鲜明印象的语言类节目”。B项,语序不当,改为“带给人视觉上的清新和素净”。D项,语序不当,改为“不仅侵犯了作家个人的利益,而且侵犯了出版单位的利益”。故选C。‎ ‎18.(3分)D (第③句和公共文明衔接最紧密,第④句是第③句的因,且《轻犯罪法》与第①句的“恶小”“法律”等词语衔接;第②句是第⑤句程度更深的表达,故选D)‎ ‎ ‎ ‎19.(3分)A(①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说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为清明节前一二日。清明节是农历四月初五。②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乞巧节,即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是端午节,家农历五月初五。④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是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按时间顺序排列,应是①③②④。故选A项。)‎ ‎ ‎ ‎20.【答案】将“顺当”改为“畅通”;(2)将“事情”改为“事宜”;(3)将“往后拖”改为“顺延”;(4)将“大伙”改为“用户”;(5)将“实在对不起”改为“深表歉意”。‎ ‎ ‎ ‎21.三千里波涛正涌 横贯港珠澳 跨海长虹振国威 ‎ ‎ 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 ‎ 范仲淹被派往陕西办事,临行前欧阳修与他笑着告辞说:“过去声援你,难道是为了我自己的私利吗?我们之间,同退不同进也是可以的。”‎ 庆历三年(1043) ,欧阳修掌管谏院。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欧阳修每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以治国执政之事,看哪些是可以做的。因其时国家政事之许多方面都在从事改革,一些小人遂势焰昌炽,大肆攻讦。欧阳修担心从事改革的一些好人难以获胜,便也多次分别就有关问题向仁宗上书进言。‎ 当初范仲淹之被贬去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世人都视他们为“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在文中他议论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党,而多多提携君子的真朋党,这样,天下就可以达到大治了。”‎ 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回头对侍臣说:“像欧阳修这样的人才,哪儿还能得到?”适逢保州发生了兵变,因此又任命他为河北都转运使。在告别皇上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欧阳修回答说:“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 正当这个时候,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四人,天下人都知晓他们有治国的贤能,而没听说他们有任何可以罢官的罪名。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之大忌,谋臣置而不用,乃是敌人的福份啊。现在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除,而让在朝奸邪之徒弹冠相庆,四邻蛮夷之敌振臂喝彩,臣下我真为朝廷感到惋惜呀。”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小人都恐惧欧阳修被重新起用,有人就伪造他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那些宦官都非常怨恨,他们联合起来陷害欧阳修,使得欧阳修出任同州知州,皇上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才取消了这一道命令。升迁他为翰林学士,让他修撰《唐书》。‎ 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辞官退休。熙宁五年去世,获赠“太子太师”称号,谥号为“文忠”。欧阳修当初在滁州时,别号醉翁,晚年改号为六一居士。‎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