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第二单元 6 再别康桥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第二单元 6 再别康桥 Word版含解析

- 1 - 再别康桥 课后篇一起巩固 随堂演练 一、夯实基础 1.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陷井 轻手蹑脚 水波荡漾 B.破锭 柔声细语 波光艳影 C.回溯 力挽狂澜 招摇过市 D.沉淀 悄无生息 沉默寡言 答案 C 解析 A 项,“井”应为“阱”。B 项,“锭”应为“绽”。D 项,“生”应为“声”。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 他以后的继承者未有能望其项背....的。 B.说来很惭愧,我对国际问题一窍不通,写起国际问题文章来,只是信手拈来....,哪里有什么真才实 学? 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 维艰..。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答案 A 解析 B 项,“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词汇和选用材料,此处应 用“信笔涂鸦”。C 项,“举步维艰”形容行动困难或生活艰难,与语境不符。D 项,“栩栩如生”形容 生动逼真,与语境不合。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经典作品,目标是 , ,所以,我们 要 , , 。 ①进入大师的精神天地 ②从大师那里吸取思想的力量 ③体察与探求大师是如何思考的 ④把阅读的层次再提高一点 ⑤努力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精髓 A.①②④⑤③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⑤④③ 答案 A 解析结合语境可知,第一、二横线处应填阅读经典作品的目标,后三个横线处应填具体的做法。 按照阅读的思维过程,具体做法是先阅读(第④句),然后把握作者的思想(第⑤句),接着再探求作 者的思想(第③句)。由此可知④⑤③这个顺序正确。 4.《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 美”为基本宗旨,带动全民重温那些经典的古诗词,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国诗词大会》组委会拟征集舞台悬挂对联,请你根据提供的上联写出下联。要求符合对联 的基本格式。 上联:唐风汉韵入耳皆是天籁之声,声声抑扬顿挫 - 2 - 下联: 参考答案古调近体过目均为珠玑之篇,篇篇妙不可言 解析拟写对联时,要求上下联在结构上彼此照应(字数相等、句式一致、词性相当、平仄相对), 在内容上相互关联。本题在内容上应该是对古代诗歌的高度赞美,以此彰显《中国诗词大会》 的栏目主题。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① 。汪国真 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环境可以影响心境, ②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 到洒脱,且行且歌。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 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③ ,愿我们活得像 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参考答案①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 ②心境也同样可以影响环境 ③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解析通观整个文段,谈论的是应该像苏轼那样面对人生的风雨。第①处应填入一个过渡句,由前 一句话过渡到“心晴”“心雨”。第②处应与前句构成辩证分析,强调心境的重要。第③处要紧承 前面的比喻。 二、课内阅读 读《再别康桥》中的三节,完成第 6~9 题。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 ) A.“夕阳中的新娘”,是说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 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倒映在水中的金柳,随波光一起荡漾,显得更加美艳,诗人对 如此美景,永远记在心上。 C.“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是说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是在向诗人招手 示意。 D.“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是说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和漂浮在潭水上的水草相杂 在一起,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就如同彩虹似的梦一般。 答案 B 解析 B 项,“永远记在心上”不对,应是作者对此感到激动不已。 - 3 - 7.下面对诗歌艺术特色的解说,错误的一项( ) A.诗人用“新娘”来比喻“金柳”,显得艳丽妩媚,表现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B.“招摇”二字,以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热情欢迎的态度。 C.诗人为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情愿做一条水草,这里的“甘心”二字,用词经典,写出了诗人对康 桥的永久恋情。 D.用“彩虹”来修饰“梦”,比喻恰当,表明梦境的美好,也表明梦境的短暂虚幻。 答案 D 解析 D 项,“短暂虚幻”从诗中看不出来。 8.节选部分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选取了金柳、艳影、青荇、柔波、水草、清泉、浮藻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 丰富的画面。 解析明白意象的概念,找出诗中的具体物象,然后综合起来概括画面的特征。 9.《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来被人们欣赏,试从中举例简析诗歌融情于景的特点。 答案示例“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既是写景, 又是写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迷离恍惚,色彩斑斓。清泉潭底的浮藻间荡漾着染有晚霞的榆树 的倒影,美丽得如同梦境,使诗人遥想当年的欢乐。这些美丽的、斑驳的颜色和水草,仿佛是当年 欢乐和理想的沉淀,像梦一样遥远,可又在眼前。诗歌景中有情,融情于景。 解析解答此题,要把景物描绘的内容写出来,同时结合具体的意象把寄寓其中的情感写出来。 课时作业 建议用时:40 分钟 实际用时: 分钟 满分:36 分 实际得分: 分 一、课外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4 题。 田 野 傅天琳 一片光明温柔之心向世界敞开 当天空和燕子的呢喃 贴着水渠流动 小草举起笔 伸展不懈的努力 于是,由电杆和杏树搭起的拱门 再也关不住无边无际的 田野抒情诗 我沿着潮湿的田埂 把脚印小心翼翼地 种在田野的手臂上;让它长出豆子 正午时分,它将带着 我欣悦、惊恐、不可言状的心 一同爆响 这时,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 炊烟,踮着脚 高过竹林 - 4 - 高过远山的剪影 调皮的蜂蝶扑打着 瓜梨下粗壮的鼾声 无数勤劳的枝丫 总是伸向秋天;好像 要抓住成熟的太阳 打谷场上,空虚随风飘走 只留下充实的思想交给田野 每一座院落是一座岛屿 屹立在夜之海 灯火,蛙叫和干草的气息 展开一个朦胧又清晰的传说 安乐和梦 使岛屿 沉迷 不必问此时我在哪里 我和田野正举行盛大的晚会 芬芳和纱裙转动微风 邀约起果林、稻田和草丛 池塘举起酒杯助兴 杯沿溢出泡沫 我终于 醉倒 在不朽的田野的怀抱悄然睡去 萤火虫守护着我 棉桃为我 燃起 遍地白色火焰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当天空和燕子的呢喃/贴着水渠流动”,写出燕子高飞俯冲、呢喃低语的景象,突出了春日田野 的特点。 B.“正午时分,它将带着/我欣悦、惊恐、不可言状的心/一同爆响”,写“我”想象豆子成熟的景象和 复杂心态。 C.“我终于醉倒”“悄然睡去”,是因为喝多了庆功的美酒,更是因为收获而陶醉,表现了丰收的喜 悦。 D.“田野抒情诗”“不朽的田野”等词语,不仅照应了诗歌的题目,也表达了诗人对田野的崇敬和喜 爱。 答案 C 解析“喝多了庆功的美酒”的说法错误。这里“我”并没有真正喝酒,只是“我”看到丰收后内心喜 悦的一种表达。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5 - A.“一片光明温柔之心向世界敞开”一句领起下文,暗示春天到来生机勃发,美丽的田野明亮温 柔。 B.“这时,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炊烟,踮着脚”,语序倒置,这是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之一。 C.这首诗描写细腻,富有情趣,比如“调皮的蜂蝶扑打着/瓜梨下粗壮的鼾声”“芬芳和纱裙转动微 风”。 D.“萤火虫守护着我/棉桃为我/燃起/遍地白色火焰”,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直抒胸臆,增强了艺术 效果。 答案 D 解析“动静结合”“直抒胸臆”的说法有误。 3.“打谷场上,空虚随风飘走/只留下充实的思想交给田野”两句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 分) 参考答案①打谷场上,辛勤的农人去粗取精,去除谷物的皮壳,收获丰硕的果实(或“去掉浮华的 外壳,留下岁月的精华”)。②收获季节,烦恼疲倦随风消散,成熟的果实回报了辛勤的劳作,也给农 人留下美好的希望和梦想。 4.画横线的诗段有何作用?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①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由白天的景象过渡到夜晚的景象(时间方面),由田 野过渡到村庄(空间方面)。②揭示“我”“醉倒”的原因,正是农人的安乐幸福使“我”陶醉。③升华 了诗歌的主旨,歌颂了辛勤的农人,农人安乐幸福就是“我”的安乐幸福。 二、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7 题。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 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 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 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还是在摊子上, ① ,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 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在这些果摊中间,还有很 多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地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 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 同时,像春花一般骄傲与俊美的青年学生,从清华园,从出产莲花白酒的海甸,从东南西北城, 到北海去划船;② ,可是还有荷叶,它也能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 上一些清香。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 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 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有删改) 5.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A.比喻、拟人、对比 B.借代、夸张、对比 C.比喻、拟人、排比 D.借代、夸张、排比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 笑告诉北平的人们”这一句中就综合运用了排比和比拟(拟人)的手法,“那么……”句式整齐一 致,“含着笑”拟人的情态;“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摆放的果子”比 作“画”。故选 C 项。 - 6 -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的骑着老虎,有的肩膀上担着剃头挑儿,有的坐着莲花,有的 背着鲜红的小木柜”。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参考答案①原文语序更合适,句式更整齐,更有节奏美感;②原文“有的肩着”中的“肩”字名词用 作动词,使用巧妙,既更好地形成了排比,又给人一种画面感。 7.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0 个字。(4 分) 参考答案①都摆列得那么好看 ②荷花虽久已残败 8.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 分) ①在孩子学业之外的精神培育上,也需要家长以及学校注意相关事情,付出更多的行动。②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指出,学习效率不高,这其实与幸福感直接相关。③当孩子为了取得好 成绩,无暇顾及自己的精神家园,没有时间进行有趣的活动,④自然就缺乏机会去大千世界试错、 探索,⑤这也在无形中减弱了他们自我获取、觉知幸福的有关能力,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神 视野、眼界格局。⑦这些与精神气质、心灵情感有关的内容,即使看不见、摸不着,是那些追求 量化的教育评价指标所体现不出来的,⑧却往往关系一个人能否行稳致远,能否收获美好的未 来。 参考答案①“事情”修改为“事宜”;②“学习效率”前加主语“孩子”;⑤“获取、觉知”改为“觉知、获 取”;⑦删去“即使”。 9.依据下面小诗的内容,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②描写生动形象,至少运 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 80 字。(5 分) 我爱这雨后的天,/这平原的青草一片!/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风吹:/吹远了香草,落叶,/ 吹远了一缕云,像烟——/像烟。 参考答案雨后的天,微微地透着点蓝,远处仍朦朦胧胧的。他凝望着眼前的青青草地,嗅着雨后湿 润的空气和泥土混杂的味道。身旁的风徐徐地吹着,吹过香草,吹过败叶,也吹过天边的浮云,一 丝丝、一缕缕,如烟似幻。他的心亦随风飘远,飘远…… 解析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雨后的天”“青草”“风”“香草”等景物,然后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叙述。另 外注意题目要求描写生动形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和不少于 80 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