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凌源市凌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语文试题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 生活。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凡是有名的隐士, 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北宋时隐居龙山的孔畋,据称有田数 百亩。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陈抟就屡次被皇帝接见, 受到赏赐,他隐居的华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 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 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 农夫是隐士们最普遍的职业。躬耕,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被视为是符合隐 士身份的。并且,隐士的躬耕,与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赋予了一种修身的意义。 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 与自然同步的境界。正如《高士传》中所言:“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从事躬耕的隐士代不乏人。上古有许由,春秋有老莱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躬 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 渔樵也是隐士从事的一种重要职业。不过,与自给自足的躬耕相比,渔樵因为要出售其 剩余产品,不得不与人世发生联系。但一些决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如南朝 人朱百年,以伐樵采箬为业,每次他将樵箬放在路边,自己走开,人们便自取樵箬,按价放钱。 朱百年仍可隐藏自己的面目。而有一些渔樵者则选择性地出现,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屈原 行吟泽畔时遇到的沧浪渔父,《庄子·渔父》中假托孔子所遇到的渔父便是这样的世外高人。 渔父、樵夫来自隐士的世界,却对人世有着独特的见解,只言片语,拨醒梦中人。渐渐地, 渔樵问答亦成为世外人看世内事的一种象征。除此之外,隐士还依托山林资源,从事其他职 业,如安期生卖药,姜歧蓄养蜜蜂,范元琰种菜,傅山行医等,凡此种种,行于世间。 尽管隐士也在谋生,却无贪欲,所谋乃是最本源的生存需要,而在谋生过程中,他们也 绝不放弃隐士的自尊。因此,隐士一般是贫穷的,甚至是赤贫的。而这种赤贫成就了一种高 尚,所谓“士不穷无以见义,不奇穷无以明操”。正因为隐士们安于贫穷,不困于功名利禄 的樊笼,他们才绝少欲望,无需对繁华世界阿谀取媚,才可昂起高傲的头,立于山林之间。 - 2 - (摘编自《住在云山深处: 隐士的衣食住行及其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林虽然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但并没有解决隐士生活的所有问题。 B. 来自隐士世界的渔父、樵夫对人世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能用只言片语点醒“梦中人”。 C. 躬耕是农夫这一职业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但隐士的躬耕却被赋予一种修身的意义。 D. 有名的隐士能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要么自己就拥有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员赞助。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鲁迅《且介亭杂文·隐士》里的话以证明在古代有的隐士物质生活相当优渥,这 属于引用论证。 B. 文章用农夫、渔樵是隐士所从事的普遍且重要的职业来论证隐士也要“讨生活”,这属于 举例论证。 C. 文章论述隐士也要“讨生活”,但开篇先从不讨生活的隐士说起,继而笔锋一转,这属于 引申论证。 D. 文章在论述隐士从事的职业除农夫、渔樵外还列举了卖药、养蜂、种菜等其他职业,这样 论证比较严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 B. 虽然有的隐士因生存所需而被迫谋生计,但他们的自尊却仍然被人们所认同,如朱百年。 C. 隐士并不需要完全与外界隔绝,即便是不得已而有时与外界接触,也并不影响隐士的身份。 D. 从某种意义上讲,隐士的贫穷生活成就了其高尚情操,因为安于贫穷也就无需迎合他人。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本题 D 项,“要么自己就拥有 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员赞助”不合文意。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由原文“还有一 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可知,除了“官员赞助”还有“官府的赏赐”。故本 题选 D。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 - 3 - 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 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 C 项,结合文 本内容分析,“引申论证”错。“引申论证”又叫“归谬论证”,是由反面论点引出错误结 论来的论证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假设对方错误的论断是“正确”的。然后从对 方的论断中推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对方的论断不能成立。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能力。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 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 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 项,结合文本内容“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 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分析可知,“隐士们 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于文无据。故选 A。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 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 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 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 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 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网络动画是为互联网而生的动画类型。目前比较准确的定义应是:网络动画是根据互联 网的传播特点制作,并且以互联网为主要发行渠道的动画作品。网络动画技术表现形式为 GIF(1994-2000)、Flash(2000-2005)、Video(2005-今)以及新兴的 VR 动画等,接收终端 也经历了 PC、手机等智能终端变化。 与传统动画相比,网络动画在作品的审美倾向、题材选择、表现尺度、类型细分、叙事 节奏、视觉呈现上有较明显的特征和差异。网络动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视觉 形象等,吸引着大量年轻粉丝,成人化倾向明显。数据显示,网络动画在 20 岁以下及 20-30 岁年龄段群体中覆盖率分别为 43.8%和 43.6%,其中以月收入较高人群(超过 10 000 元)和无 收入人群覆盖率最高,分别为 36%和 35.4%。这说明网络动画主要受众群以无收入的学生和有 - 4 - 较高收入的都市白领为主。 网络动画产业在融资渠道、成本控制、制作周期、评估手段、产业价值链条等方面都有 新的探索和特点。网络动画大多是周更,长度在几十集、甚至上百集,大量网民参与以及互 联网海量存储能力使日益增多的网络动漫平台储备剧增。基于互联网特性,经过网民或从业 者大量原创产品在网络上“试错”,这些作品有了与市场对接的机会,也减少了作品后期开 发的市场风险。 (摘编自孙平《中国网络动画产业现状探析》) 材料二: 2017 年,腾讯、优酷、爱奇艺等国内主要互联网播出平台在引进海外作品的同时,也自 觉加大了原创自制的力度。一系列制作精良的网络动画,有效改变了国产动画的形象,使得 “古风”“国风”成为中国青少年的新审美。网络动画由于互联网受众本身的年龄特征,体 现出以“青春”为代表的主题关键词。例如,《全职高手》根据蝴蝶蓝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 网游高手叶修在遭到俱乐部的驱逐后,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重返巅峰之路的故事,充 满激扬奋进的正能量。《一人之下》的架空世界观把玄幻与现实紧密结合,注重发掘人性的光 辉。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淀,中国网络动画的主流,不再是以俊男美女、神鬼妖狐来吸引眼 球、哗众取宠,而是通过英雄、个性、梦想等青春主题来与观众产生深层次的情感沟通,逐 步从注意力经济发展到情感力经济。 (摘编自《2017 年中国动画的理性回归》) 材料三: 在中国网络动画发展的前期,各网络动画公司几乎都是亏损状态,网络动画进入快速发 展阶段后,开始探索出一条与日本和欧美都不同的盈利道路。动画的制作成本一般都很高, 10 多分钟一集的网络动画一般要 50 万元以上,如果没有一条可持续的盈利途径,中国网络动 画很难会再有新突破。现在网络动画的盈利模式一般是通过视频网站购买播放权能够收回一 定成本,再授权给一些公司销售动画的有关漫画、图书、衣服、手办、玩具等动画衍生品也 能收回一些成本,像《秦时明月》和《不良人》授权拍真人剧也是一个不错的模式,有些动 画公司还将动画播放权卖到国外赚取版权费,同时一些优秀的动画作品会得到一些国家奖项 的奖金,政府的扶持也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综合下来,只要动画公司能够制作出优秀的 作品,盈利将变得简单。 (摘编自李国正《中国网络动画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 A. 网络动画是根据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制作的,但其发行渠道并不是仅限于互联网。 B. 网络动画比之于传统动画,有明显的特征与差异,其受众不再以未成年人为主。 C. 随着网络动画产业的发展,国内主要互联网播出平台已自觉将主要精力放在原创作品上。 D. 国内网络动画发展前期,网络动画公司基本都是难以盈利的,如今情况有了改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动画的年轻粉丝以月收入较高人群和无收入人群覆盖率最高,说明其受众以都市白领 与学生为主体。 B. 当前国产网络动画出现了与青少年年龄特征相一致的审美新倾向,开始由注意力经济向情 感力经济发展转变。 C. 如今中国网络动画的盈利道路是多向的,通过视频网站购买播放权、授权给相关公司销售 动画衍生品、授权拍真人剧以至政府扶持等等。 D.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看,传统动画一度以俊男美女、神鬼妖狐来吸引人,审美倾向、题材 选择等方面与网络动画明显不同。 6. 对于网络动画的现状,三则材料阐述的主要角度各不相同,试分别加以概括。 【答案】4. C 5. D 6. 材料一:受众以及产业探索等方面与传统动画比较的角度;材料二:国产动画原创自制、 探索新审美意趣的角度;材料三:探索国产动画盈利渠道的角度。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 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C 项,“国内主要互联网播出平台已自觉将主要精力放在原创作品上”表述错误。根据文本 “2017 年,腾讯、优酷、爱奇艺等国内主要互联网播出平台在引进海外作品的同时,也自觉 加大了原创自制的力度”可知,文章中只是“自觉加大了原创自制的力度”,并不是将主要 精力放在上面。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在 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 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 - 6 - 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 文本等等。 D 项,“传统动画一度以俊男美女、神鬼妖狐来吸引人”表述错误。根据文本“中国网络动画 的主流,不再是以俊男美女、神鬼妖狐来吸引眼球、哗众取宠,而是通过英雄、个性、梦想 等青春主题来与观众产生深层次的情感沟通,逐步从注意力经济发展到情感力经济”可知, “以俊男美女、神鬼妖狐来吸引人”是中国网络动画曾经的做法,不是传统动画做法。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 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 本题中要求“对于网络动画的现状,三则材料阐述的主要角度各不相同,试分别加以概括”。 根据材料一“与传统动画相比……网络动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视觉形象等, 吸引着大量年轻粉丝,成人化倾向明显”“这说明网络动画主要受众群以无收入的学生和有 较高收入的都市白领为主”“网络动画产业在……等方面都有新的探索和特点”可知,即在 受众以及产业探索等方面与传统动画比较。材料二“……也自觉加大了原创自制的力 度”“有效改变了国产动画的形象,使得……成为中国青少年的新审美”“逐步从注意力经 济发展到情感力经济”可知,即国产动画原创自制、探索新审美意趣的角度。根据材料三“开 始探索出一条与日本和欧美都不同的盈利道路”“只要动画公司能够制作出优秀的作品,盈 利将变得简单”可知,即探索国产动画盈利渠道的角度。 【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 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 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 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与松鼠共餐 马步升 在都市人的眼里,生活在山区的人随时都有被孤寂胀破的可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大 的误解。都市的喧闹是人造的并以人为主体的,一旦市面萧条,那便是一片真正冰冷的荒漠。 以这种热闹的眼光观照人烟稀少的山区,难免就要为其悲悯了。 - 7 - 其实,山区是一个众生喧哗的世界,与人为伴的不仅有人,还有无数生动的生命。且不 说,人们整日被自己驯养的家畜家禽所围绕,从早到晚,都能听到异于同类的生命的声音, 即使游荡于荒山野岭的生灵也在与人类同奏着生命的旋律。也许正因为山里人对孤独的恐惧, 便也格外珍视自己与其他生命种属的和睦相处。客观地观察所得的结论往往有失客观,实际 的体验则更具真实性。我读初中的时候家里和学校隔着十五里山路,在这段漫漫黄土便道上 只散落着两个村庄,大部分路段都处在无人烟的黄土丘壑中。那时,村中也只有我一人读初 中,学校没有寄宿条件,我每天是后半夜一路小跑去学校,前半夜一路小跑回家,每趟山路 都被夜色所笼罩,月明星稀之夜,风雨如晦之夜,解除我内心恐惧孤寂的都是人以外的生灵, 雄鸡的长鸣,狗的狂吠,驴的嚣叫,牛的壮吼,每听到一声两声的,虽然我与它们还迢隔甚 远,但那种温暖穿透茫茫夜幕,与一颗少年的心灵相呼相应。 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暮秋时节了,山路上有一棵高大的杜梨树,白露甫过,杜梨遭霜杀 以后,就褪了生涩而变得绵软可口。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山区农村的贫困实在可怕,放学回 家时分早已饿得腿软脚飘了,家中也无足够的饭等候我,乌黑的杜梨便叫住了我的脚步。我 爬上树,便边摘边狂嚼起来。那玉米粒大小的杜梨一朵朵地挂在树上,每一朵至少也十几粒。 树生得高大也地处偏僻,这树杜梨基本上就是我的独食了。饕餮一通后,肚里有了点儿货, 吃相就文雅一些了,拣摘着,品尝着,时不时地还吼几句山歌。我听见树下有松鼠在喧闹, 它们一串串地扑上树身又叫嚣着窜了去。我心想,好多的杜梨,碗大汤宽,咱们各吃各的, 何必向我示威呢!再说,悬挂于树梢上的杜梨我也没能耐吃到,就赏给你们享用吧。可是, 松鼠并未领我的情,还在蹿上蹿下地喧嚣。我茫然四顾,才发现了我犯的错误,原来我恰好 蹲在树身的分权处,居着要津,绝了松鼠的食路。我刚爬向一个大的分枝,松鼠们便欢叫着 爬上了别的分枝。这样,我在树的一边津津有味地吞嚼,松鼠们在树的另一边嘁嘁喳喳地噬 咬,有的胆大的松鼠竟然爬到我伸手可及之处进餐,并且将尾巴朝向我,忽闪忽闪的,在夜 幕中像我心中那面渺茫的人生之旗。也许,因了我的让路分食使它们对我产生了信任感吧。 身处人海,难得的是被别人信任,被素未谋面人兽相隔的松鼠信任,那种幸福和庄严实在是 令人激动,我不由得约束了自己的手脚,生怕惊动了它们。如此一个万木萧瑟的暮秋,最容 易使无助少年伤怀的季节,我却在快乐中度过,我不着急回家,不紧不慢地吃着杜梨,观赏 着松鼠们的吃相,真有一种暖流滔滔、其乐融融的温馨。每天,当我唱着山歌,兴高采烈地 回到家中时,往往已是午夜前后,随便吃几口饭,眯一会儿觉,又兴致勃勃地上路了。 有一年暮秋我回了趟老家,发现那棵杜梨树已没有了,山路两旁,一览无余,村中还有 一位少年仍整日奔波在这条去学校的路上,我既感动,又遗憾。我不知道,没有生命的相伴, - 8 - 他还能否坚持跑完这条孤独的山路,能否将少年希望的旗帜插在事业的城头上? (有删改) 7.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叙写了作者初中求学时赶夜路的经历,是人以外的那些生灵解除了作者内心的恐惧和 寂寞,温暖了他那颗少年的心。 B. 山里人为了排除对孤独的恐惧,便格外珍视与其他生命种属的和谐相处,共同营造众生喧 哗的世界,同奏生命交响乐。 C. 作者爬上了杜梨树,边摘边“狂嚼”起来,此处使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将作者“腿软脚 飘”的饿极窘态写得真实可信。 D. 作者写与松鼠分枝而食杜梨的场景,说明松鼠对人的信任,表现了贫困岁月中作者体验到 的暖流滔滔、其乐融融的温馨。 8. 文章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作答。 9. 文章末尾写到了一名和自己一样“整日奔波在这条去学校的路上”的少年,并说自己既感 动又遗憾,你是如何理解作者这种复杂感情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探究作答。 【答案】7. B 8. 内容上:通过对比,指出都市人对山里人的误解,不能以表面热闹的眼 光去认识山里人的生活;结构上:引出下文对山区众生喧哗的世界的描写,为写“我”与松 鼠同树共餐的和谐场景做铺垫。 9. 作者说感动,是因为这个少年有认真求学的精神,存他的身上,作者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勾起了对自己少年求学生活的回忆;作者说遗憾,是因为童年那棵杜梨树已经不复存在,周 围的环境已遭到极大的破坏,曾经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松鼠也不见了踪影,无法让这个少年体 会与松鼠共餐的欢乐了。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散文相关内 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 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 选项 B,“山里人为了排除对孤独的恐惧”理解有误,原文为“也许正因为山里人对孤独的恐 惧”,此处将可能当必然。故答案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在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从内容上的作用和结构上 - 9 - 的作用来作答。本题题干问的是:文章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作 答。本题从内容上,第一段写城里人对乡村的错误的认识。从结构上来作答要注意问的是第 一段的作用,一般文章的首段都是引出下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等作用,例如本题中第一 段的作用是通过对城里人对乡下生活的错误理解,作者自然引出对农村生活众生喧闹的场景 进行描写。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探究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从审题出发,然后结合对文 本内容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探究。本题题干问的是:文章末尾写到了一名和自己一样“整日奔 波在这条去学校的路上”的少年,并说自己既感动又遗憾,你是如何理解作者这种复杂感情 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探究作答。结合对文章全文的理解,作者欣慰的原因是如今的这位少年, 仍然能像他当年一样坚持求学之路。遗憾的原因是当年的杜梨树已经不在了,作者对环境变 化的担忧也是发自内心的。 【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 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注意语 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 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开头,要注意在结构上的作用 要扣住引出下文的作用。 二、诗文阅读(共 31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徒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 于野王。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 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 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旦:“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 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 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 10 -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 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手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 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 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②嘿:同“默”。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击剑,用剑相击刺的运动和技法。 B. 支属,亲属、宗支。“支”指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 C. 太子,指已确定继承帝位的帝王的嫡长子。 D. 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 1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荆轲善于隐忍。与盖聂论剑时,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勾践博棋,鲁勾践发怒呵斥他, 他都默无声息地离开了。 B. 荆轲喜爱读书击剑。作为卫国人,他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不听导致支属旁迁。 C. 荆轲爱好饮酒。他经常和屠狗者、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半醉以后在街上狂歌哭笑, 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D. 荆轲交游广泛。他游历诸侯国时,与当地贤士豪杰相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也友 好对待他,并向太子丹推荐了他。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②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答案】10. C 11. C 12. (1)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之前我用眼睛威吓了他。” (2)燕国、秦国不能并存,希望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用心考虑。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 - 11 - 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 项,“指已确定继承帝位的帝王的嫡长子”错,“太子”指封建时代“被确定继承君位的君 主的儿子”,但不分嫡庶,也不一定是长子。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C 项,“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错,“喝得半醉以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的应是 他不被人理解的痛苦。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 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1)“固”,本来;“曩”,从前,之前;“摄”,通“慑”,恐惧、威胁。(2)“不 两立”,不能并存;“留意”,用心考虑;“愿先生留意”为省略句。 【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 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 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 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 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 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 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朱迁移到卫国,卫国人称呼他庆卿。到了燕国, 燕国人称他荆卿。 荆轲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此后秦国攻打魏国, 设置了东郡,把卫元君的旁支亲属迁移到野王。荆轲曾漫游路经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盖 - 12 - 聂对他怒目而视。荆轲出去以后,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 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应该走了, 不敢再留在这里了。“派人到荆轲住处询问房东,荆轲已乘车离开榆次了。派去的人回来报 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之前我用眼睛威吓了他。” 荆轲漫游邯郸,鲁勾践跟荆轲博棋,争执棋路,鲁勾践发怒呵斥他,荆轲却默无声息地 逃走了,于是再不见面。 荆轲到燕国以后,喜欢燕国一个以宰狗为业的人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荆轲特别好饮酒, 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半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节 拍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旁若无人。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可是 他为人却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游历诸侯各国时,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重的人相 结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过了不久,适逢秦国作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和荆卿结 交,可以吗?”田光说:“遵命。”于是立即起身,急忙出去了。太子送到门口,告诫说: “我所讲的,先生所说的是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下身去笑着说:“是。” 田光弯腰驼背地走着去见荆卿,说:“我和您彼此要好,燕国‘没有谁不知道。如今大子听 说我盛壮之年时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己力不从心了,我荣幸地听他教诲说‘燕国、秦 国不能并存,希望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用心考虑’。我私下和您不见外,已经把您推荐给太 子,希望您前往宫中拜访太子。”荆轲说:“谨遵教诲。”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碛西:即唐代的“安西都护府”,治所位于今新疆库车附近。 ②火山:即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火焰山,以炎热干燥少雨而闻名。 ③赤亭道口:今新疆胜金口,处于鄯善到吐鲁番的必经之路上。 ④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西南。 - 13 - ⑤轮台: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道口”起笔,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 B. 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悲伤的惜别之情感人至深。 C.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功名只向马上取”语气坚决,这是诗人对李副使的勉励。 D. 诗歌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有别于一般送别诗的写作,令人耳目一新。 14. 诗歌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副使“英雄一丈夫”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3. B 14. ①李副使出塞路途险恶。以李副使路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道口写路 途险恶,以此烘托李副使不畏艰辛、毅然前行的豪迈气概。 ②李副使经历非凡。他惯度祁连城、轮台县,早已置愁怨于脑后。 ③李副使志向远大。他此去万里击胡,希望在边塞立功扬名边塞立功扬名。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 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 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 项,“悲伤的惜别之情”错,整首诗歌感情豪迈,虽写送别,但并没有悲伤的惜别之情。 故选 B。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此题要注意诗歌中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抓 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 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这首送别诗,构思新颖,感情豪迈。诗人 送李副使远赴碛西,诗的开头一句即点明时令,且和第二句一起交代了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 火山、赤亭道口这样艰苦的旅程,烘托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前行的豪迈气概,一路珍重的 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三、四句写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勇往直前。五、六句劝说李 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深情厚谊溢于言表。最后两句直抒胸襟,既是诗人勉 励李副使立功扬名的话语,又是自勉。这首诗歌一扫送别的悲戚,洋溢着乐观精神,催人奋 进。 【点睛】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 14 -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1)概括诗词展现的形象;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表达诗词中形象的意义。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皇帝的车队仪仗远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六国论》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辘辘远听 (2). 杳不知其所之也 (3). 暴霜露 (4). 斩荆棘 (5).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6). 而议事每不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 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 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 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 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 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辘、杳、暴、荆棘、 窃、合。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识记不出)。 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 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可能做完其他题后又会突然回忆起 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要包括引导句在内作“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 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发现并纠正。 - 15 -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 (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四)要留意具体环境 (五)要留心语句顺序 (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三、语言文字运用(23 分) 16.宝玉生日时行酒花令,下列人与花匹配错误的一项是() A. 探春——牡丹 B. 湘云——海棠 C. 李纨——老梅 D. 黛玉——芙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主要内容的能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名著《红楼 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熟读《红楼梦》,并能对小说中的人物 和情节做出细致的解读,答题时运用平时掌握的相关知识找出答案。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表述为,“李纨笑道:‘这 有何妨。一年之中不过生日节间如此,并无夜夜如此,这倒也不怕。’说着,晴雯拿了一个 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象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又取过骰子来,盛在盒内, 摇了一摇,揭开一看,里面是五点,数至宝钗。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 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 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可知,与牡丹匹配的应是宝钗。 故选 A。 17.红楼回目中往往有对人物的“一字定评”,下列选项中与回目相对应的一项是() ____袭人娇嗔箴宝玉 平儿情掩虾须镯 ___晴雯病补雀金裘 紫鹃情辞试忙玉 A. 勇、贤、俏、慧 B. 俏、慧、勇、贤 C. 慧、勇、贤、俏 D. 贤、俏、勇、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主要内容的能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名著《红楼 - 16 - 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熟读《红楼梦》,并能对小说中的人物 和情节做出细致的解读,答题时运用平时掌握的相关知识找出答案。 由《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 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可知, 此四处应填“贤、俏、勇、慧”四字。 故选 D。 18.将下面六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 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 地。试想___________________ ①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 ②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 ③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 ④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 ⑤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 ⑥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 【答案】⑤③①②④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以及对文学名著主要内容的识记 能力。此类试题一般先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把题干所给的句子排序准确,然后根据名著内 容再进行核对。 第一,宝玉心中最牵挂的是黛玉,而此时听到唱词,自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林妹妹,“试 想”的第一句主语应是林黛玉,所以,第⑤句应该排在第一句; 第二,第③句说的也是黛玉,应紧跟第⑤句; 第三,“如”字在这里是举例,应领起其他几个人物,所以,第①句要放在第②句前面; 第四,先说“自身”,再说“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 故正确的排序是⑤③①②④⑥。 第五,原著相关内容。《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话 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 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 - 17 - 便随口念了几句。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 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 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 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 又不知当属谁姓矣! 19.请根据上下文,补写下面空格。(每处限一字) 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_______,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_______,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 _______,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_______。 【答案】 (1). 贵 (2). 洁 (3). 精 (4). 色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主要内容的能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名著《红楼 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熟读《红楼梦》,并能对小说中的人物 和情节做出细致的解读,答题时运用平时掌握的相关知识找出答案。 根据提示,这几句是出自《芙蓉女儿诔》,见于《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其中有这样几句,“忆 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 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姊娣悉慕媖娴,妪媪咸仰惠德”,此处应填“贵、洁、精、 色”四字。 【点睛】读名著容易,但答好名著阅读题不简单。因为名著阅读题的考点覆盖广,考察内容 多,命题形式又灵活,一般有三类题型。(1)分辨人物题。名著涵盖广阔,人物众多,所以 分辨出人物的甲乙丙丁,完全可以成为考题。常见的命题方式,主要是选取名著的片段,或 者对相关情节作简单分析,让大家读过之后,选择或填写出相关人物。(2)性格分析题。比 辨析人物更难一点的就是分析人物的性格。这是最容易考到的题,也可以说是名著阅读中最 有价值的题。(3)综合运用题。所谓的综合运用,考察的方面比较多。诸如文体常识,作者 情况,内容梗概,写作的背景,主题思想,故事情节,写作手法等。 20.金钏儿投井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事件,不同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说法是不一样的,请分析他们 之间的差异。 (1)王夫人口中: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 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第三十二回) (2)贾环口中: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 - 18 - 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第三十三回) (3)老婆子口中: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第三十二回) (4)宝钗口中: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 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第三十二回) 【答案】①王夫人用“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掩饰自己赶走金钏儿的真实原因,以此保护她 和宝玉的名声和脸面。②贾环对宝玉常怀嫉恨,所以夸大事件,改变性质,以此达到在贾政 面前祸害宝玉的目的。③老婆子是无法理解金钏儿被撵出去就要投井自杀这件事情,无法将 两者的因果联系起来,所以认为“好好的”却“投井死了”。④宝钗为了劝慰王夫人,减轻 王夫人的自责,所以将其投井说成为“失了脚掉下去的”,把责任归为金钏儿自己。 以上四种说法没有一种是真实的,但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身份、立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也 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每一个人都在说着自己的话。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主要内容的能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名著《红楼 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熟读《红楼梦》,并能对小说中的人物 和情节做出细致的解读,答题时运用平时掌握的相关知识找出答案。 (1)王夫人:“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几下”“谁知他这么气性大”,王夫人 用“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掩饰自己赶走金钏儿的真实原因,以此保护她和宝玉的名声和脸 面,然后又说是金钏儿气性大,自己要投井,与他人无关。 (2)贾环:“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贾环对宝玉常 怀嫉恨,所以夸大事件,改变性质,以此达到在贾政面前祸害宝玉的目的。 (3)老婆子:“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老婆子是无法理解金钏儿被撵出去就要投井自杀这 件事情,有惋惜之情。 (4)宝钗:“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失了脚掉下去的”“岂有这样大气的理”,宝钗为了劝 慰王夫人,减轻王夫人的自责,把责任归为金钏儿自己。 可见,以上四种说法没有一种是真实的,但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身份、立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这也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每一个人都在说着自己的话。 五、写作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公元 1043 年,范仲淹任参加政事,进行了中国古代史上最有力度的变革。他大刀阔斧地 选汰官吏。一天他勾销了庸碌无才者,同僚就劝道:“你勾掉这些人很容易,但要想到被勾 - 19 - 去的人一家子都会痛哭的啊!”范仲淹严肃地答道:“如果任用这些人,黎民百姓就要遭殃, 千家万户就要受难,那时一路.(宋代行政单位,相当于后世的省级单位)都会有哭声的。我 宁愿让一家去哭,也绝不能让一路都哭!”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切勿因小失大 小猴子因为一颗豆子而丢失了一把豆子,这是因小失大的典例。其实少一颗豆子小猴子 照样可以丰收,何必为了那微不足道的一颗豆子而失去丰收的喜悦?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前进的路途固然艰辛,但我们为了那些不对我们成功起任何阻力的 事情而停滞不前,所失去的恐怕要比一把豆子多得多了。 有人说人生就像下棋,应以大局为重。一兵一卒的损失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毕竟最终的较量还在后头。有时为了保全一个棋子而输了全盘,这实在是不合算。 田忌赛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顾全大局,不因小失大,使本来处于劣势的田忌轻轻松 松地赢了一千两黄金。如果他单独计较一场比赛的胜利而忽略了三局二胜的比赛规则,想要 全盘胜出,再聪明的孙膑也无能为力。一场比赛的失利就如同小猴子丢失的那颗豆子,如果 好好地经营下去,一样会获得成功。 传说拿破仑在滑铁卢惨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根本没在现场指挥,而是躲在帐篷抽鸦片 烟。之所以抽鸦片烟,是因为他穿久了当时很流行的紧身裤而导致浑身酸痛,不得不抽鸦片 来缓解疼痛。可能当初拿破仑兴奋地套上紧身裤时根本没有想过他会因为一条裤子而全盘皆 输。如果人人都懂得不要因小失大的道理,那么历史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如果拿破仑 没有在滑铁卢惨败,如果日本没有偷袭珍珠港,如果项羽没有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如果李 自成没有从吴三桂手中夺有陈圆圆,如果庄宗没有一味地宠爱伶人。 不难发现,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因小失大,错失了无数功成名就的良机! 而看看我们自己,又有多少次因为丢了一颗豆子而损失了一年的丰收:因为一次失败而 不再自信,开始自暴自弃;因为一片乌云而错失了阳光;因为一次跌到而误了航程;因为一 颗荆棘而放弃成功。 生活不能一帆风顺,丢掉一颗豆子就让它在无人的角落自由地成长,切勿因小失大!只 要我们手中还有一份胜利的筹码,就足以成功,一定不要轻易抛弃未来的幸福!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写 - 20 - 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 进行立意构思。 如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论据典型,论证要有力,要有层次性, 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论证方法不能单一。如写记叙文,则要写清 人和事,注重细节描写,以情动人。 审题 本次作文材料提供的是一则范仲淹任参加政事改革的故事,他除了庸才的名,有人同情其家 人可怜,会哭。他答,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哭,宁愿让他一家去哭。改革,必将损害一小部分 人的既得利益,但却不能因为这一小部分而牺牲广大人民的利益。因为改革是为了国家,为 了民族,要顾全大局,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情绪和利益。 参考立意: 不能因小失大; 要顾全大局; 小我与大我; 为政者理性要胜过情感等。 行文思路:假如以“因小失大”为题,可以先由寓言故事开头,引出话题,亮出观点,不能 因不失大;然后由此生发议论,强调人生路上,不能因不失大。接着从以大局为重的角度论 述进行道理论证,后面可以举例论证。然后联系现实,分析生活中我们常常因小失大的现象。 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勿因小失大。 素材积累: (一)因小失大 1、小不忍则乱大谋; 2、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不要因为错过夕阳而哭泣 那样你将失去更美丽的夜空!(泰戈尔) 4、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杀鸡取蛋 (二)顾全大局 1、我认为好的演员是演什么像什么,有多种的尝试去靠近角色,如果太在意外表,会有很大 局限。我最终是要看角色能赋予我什么样的挑战。 —— 蒋雯丽 - 21 - 2、做事应多替他人着想,顾全大局。 —— 何炅 3、顾全大局,往前推进。 —— 马俪文 4、对我们这个世界作的每一点干预,都会改变我们固有的历史。而历史的每一次改变,又都 会引发时间长河的一阵“变异波动”。变异波向前传递期间,未来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的。就 好像一块石头投进水塘,只要波纹还在扩散,就无法看清水面的倒影。模糊期”有长有短, 但终有结束的一天,所以龙羲最终总能稳稳地把握住我们历史的大局。 —— 韩信 5、人生一世,总有些片断当时看着无关紧要,而事实上却牵动了大局。 —— 萨克雷 6、生命中总是有太多的不得已,有时候我们往往必须克制自身最最向往的来成全大局。哈! 大局……大局是什么呢?对最重视的人给予最好的安排,让他无牵无挂,然后无知无感、顺 顺畅畅地迈向他的理想,得到他的成功。然后,我,笑着看他的成功,流着自己的泪。这世 上笨女人总是多,也不少我一个不是吗? —— 席绢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 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 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 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 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 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 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 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材料作文的写作:1.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 作的论题或论点。(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4) 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2.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2)围 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4)文章的开 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5)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本题 即此审题,写作即可。 - 2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