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素质升级检测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素质升级检测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第六课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绵亘 擦边球 积毁销骨 不记前嫌 B.渊源 成式化 终南捷径 行迹可疑 C.蜜饯 百叶窗 披沙拣金 和盘托出 D.白晰 杀风景 彪炳千秋 诚惶诚恐 ‎【解析】 A.记—计;B.成—程,行—形;D.晰—皙。‎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当前人工智能很热,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接入微信,点进网站,随处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字眼,甚至________、茶余酒后的话题都离不开人工智能。人们对人工智能异常关注,也发表各种各样的言论,其中有许多都不是“科学”(不是基于逻辑、客观事实,以及两者的组合得到的结论)的。(  ),用另一位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也是罗素的学生——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就是“对于不可言说的,我们必须保持沉默”。因为针对任何不科学的________的言论,对其进行探讨、辩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面对实际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不断推动计算机的智能化。这与胡适所说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有________之处。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交流与思考,但这时应该明确自己是在做什么。‎ 可以说,完整地实现人工智能的确极具挑战。但是有一点是________的,那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将会不断发展,计算机将会变得越来越智能。‎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交流与思考 B.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交流与思索 C.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思考与交流 D.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思考与交流 ‎【解析】 画横线句子中,“未来科技”前缺少介词“对”;同时,“交流与思考”语序不当,应为“思考与交流”。故选C。‎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面对这个现象,我们更应该去积极努力并做到的事情 B.对这些言论,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 17 -‎ C.每一个有头脑的社会成员,都应该采取一种这样的态度 D.关于这些言论,我们最应该采取的态度就是 ‎【解析】 所补写语句应与上句“言论”衔接紧密,故排除A、C项;下文已出现“就是”字样,所以排除D项。故选B。‎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C )‎ A.街谈巷议 模棱两可 异曲同工 不容置喙 B.芜词俚曲 模棱两可 殊途同归 不容置疑 C.街谈巷议 似是而非 异曲同工 不容置疑 D.芜词俚曲 似是而非 殊途同归 不容置喙 ‎【解析】 街谈巷议: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芜词俚曲:形容杂乱粗俗的词曲。似是而非: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模棱两可: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异曲同工”和“殊途同归”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殊途同归”偏重于“方法、道路不同,而结果、目的相同”,“异曲同工”则偏重于“方法、做法不同而取得同样好的效果”。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不容置喙: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置,安放;喙,嘴。‎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大学》以“明德”作为思想的聚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大学的宗旨在于明“明德”。历代的学者对“明德”概念做出不同的解释,东汉儒者郑玄释为“至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释为“光明之德”,清人唐文治释为“君德”。这些阐释看似不一,但是都反映出“明德”与先王政教之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结合“明德”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大学》文本来看,《大学》中的“明德”思想实际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明德”指理性的政治美德,“明明德”就是要彰明、弘扬这种美德。从《大学》中的阐发来看,从政之人要心怀仁爱百姓之心,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君主和百官应以义制利,不以个人私欲损害百姓的利益和福祉;君主百官要做到内心公平中正,一言一行为百姓起到示范作用。《大学》中将“明德”指向“明政之德”,是对早期“明德”传统的继承。“明德”最早出现在金文中,指承自先祖、以威仪和勤政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品格。在《国语》《左传》《康诰》等早期文献中,“明德”也多次出现,用以颂扬古代圣王的美好德行。在这些文献中,“明德”常与“幽昏”“无礼”等词对举而出现,凸显出“明德”是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等非理性的政治品性的对立面。‎ 其二,“明德”也指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就是通过教育和自明,使人所本有的光明德性得以显明。《大学》对早期的“明德”乃“明政之德”的传统进行了继承,但同时对“明德”的主体和“明德”之“德”‎ - 17 -‎ 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在西周及更早的时期都是推行王官之学,早期的“明德”具有着鲜明的贵族性,但是在《大学》中,“德”不再被认为是君主、官员、贵族所独享,而是属于所有人。对“明德”的主体进行扩充,一方面体现出人文秩序的构建、社会良好德风的形成需要全社会进行共同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普遍化的倡导。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以来,儒家一直为推动平民教育和为更广阔的阶层争取文化权利而努力。《大学》丰富了早期“明德”之“德”的内容,在政治之德外,将人伦道德和公共美德也纳入“明德”范畴中。孝、慈乃人伦之德,与国人交而应有之信乃公共美德,这些美好的德性是人人内在皆有且应该彰显之德。《大学》中强调人伦道德和公共美德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要修政德、行政德,首先要明人伦、讲公德。《大学》中也强调“自明”的重要性,言“克明峻德”的关键在于自我澄明,在自我澄明的基础上辅之以教育,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明德。‎ 从两个层面明确《大学》中“明德”的旨趣,有助于深入把握《大学》的核心要义。《大学》中的“明德”所指是丰富的,其中既包含选贤任能、政通人和的政治诉求,又包含“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教育理想。《大学》指出“明德”的前提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明德”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立足于推广普遍的人文教育、弘扬责任精神面“明明德”,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明德”基础。新时代的植根塑魂,还需传承《大学》中的“明德”精神。‎ ‎(摘编自莫医铭《〈大学〉中的“明德”旨趣》)‎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自古至今对《大学》中“明德”说法的诸多解释均与先王政教存在密切关系。‎ B.理解“明德”思想的含意需要结合历代学者的看法和《大学》文本中的表述。‎ C.从早期的理解来看,“明德”指人人皆有且应该彰显的人伦之德及公共美德。‎ D.《大学》中“明德”的旨趣丰富,指仁爱谦谨、以义制利、公平中正等政德。‎ ‎【解析】 A项,“自古至今对《大学》中‘明德’说法的诸多解释均与先王政教存在密切关系”错误,“密切关系”错解,原文说的是“一定的渊源关系”,选项说成“密切关系”;C项,“从早期的理解来看,‘明德’指人人皆有且应该彰显的人伦之德及公共美德”错误,偷梁换柱,“人人皆有且应该彰显的人伦之德及公共美德”是《大学》的认识,不是早期的理解;D项,“《大学》中‘明德’的旨趣丰富,指仁爱谦谨、以义制利、公平中正等政德”错误,选项范围缩小,除了选项所说之外,还有孝慈、诚信等人伦之德和公共美德。故选B。‎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以前人对《大学》中“明德”的不同阐释引出了如何理解其旨趣的论题。‎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中心部分从两个层面对“明德”包含的内容进行阐释。‎ C.文章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大学》对早期的“明德”主体和“德”的内容的扩充。‎ D.文章末段阐释了传承《大学》中“明德”精神对于新时代植根塑魂的重要意义。‎ ‎【解析】 D项,“阐释了传承《大学》中‘明德’精神对于新时代植根塑魂的重要意义”‎ - 17 -‎ 错误,文末仅是指出了传承《大学》中“明德”精神的原因,并未阐释意义。故选D。‎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大学》聚焦于“明德”,体现出儒家对于选贤任能、政通人和的政治诉求以及对教育普遍化的倡导。‎ B.《大学》中的“明德”首先指理性的政治美德,与《国语》《左传》《康诰》等早期文献的记载一脉相承。‎ C.清代诗人孙枝蔚《春木》诗之四中说:“愿崇明德,以娱高年。”其中的“明德”与《大学》中的“明德”含义相同。‎ D.理解《大学》中对“明德”的途径的阐述,有助于当代青年学子厘清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努力学习,成为栋梁。‎ ‎【解析】 C项,“清代诗人孙枝蔚《春木》诗之四中说:‘愿崇明德,以娱高年。’其中的‘明德’与《大学》中的‘明德’含义相同”错误,选项移花接木,清代诗人孙枝蔚《春木》诗中的“明德”指光明之德、美德,只与《大学》中“明德”的第二个层面的理解相同,未涉及第一个层面的理解。故选C。‎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关忠节公家传 鲁一同 公名天培,字仲因,姓关氏,山阳人也。道光三年,署吴淞营参将,旋即真。十三年入朝,上御便殿召见,五次军机记名。‎ 明年,夷事萌芽。夷目律劳卑①来,不如约,兵船驶至黄埔河,两广总督卢坤、水师提督李增阶坐疏防落职,而以公为广东水师提督。公至则亲历重洋,观扼塞,建台守,排铁索,军务肃然,东南倚以为重。‎ 居虎门六年,而禁烟事起,而英吉利趸船适至,公既习于海,而前钦差大臣林公则徐,威略素著,与公尤协力,至则拘夷目,锢其船,获烟土二万二百余箱焚之,奏闻,上大悦,叙功有差。‎ 是年十二月,夷攻大角、沙角,坏师船,大帅②日以文书与往来,冀得少辽缓。二十一年五月,夷进攻威远、靖远诸台,守者羸兵数百,公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初,公以海运入都也,时从故人饮酒肆中,叹曰:“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终不为妻子计。”‎ 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靖远台,昼夜督战,已而夷大船奄至,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事急,呼其仆孙长庆使去,长庆哭曰:“奴随主数十年矣,今有急,义不使主死而己独全。”手持公衣不可开,公怒,拔刀逐之,投之印,长庆号而走,比及山半,回顾,公陨绝于地。‎ - 17 -‎ 长庆既去,送印大府所,而身复至台求公尸,夷人严兵守台,则乞通事吴某。吴某者,尝为汉奸,公得之,宥弗杀,给事左右,恒思所以报公。至是为长庆说夷,诚恳反复,夷人义许之。入求尸,铍③交于胸,长庆膝行前,遍索不得,卒诣公所立处,举他尸数十乃得之,半体焦焉。事闻,天子轸悼,予骑都尉世职,谥忠节,赐葬如礼。‎ ‎(选自《通甫类稿》,有删节)‎ ‎【注】 ①律劳卑:英国贵族,第一任驻华商务监理。②大帅:这里指钦差大臣琦善。③铍:长矛。这里泛指刀枪。‎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署吴淞营参将  署:担任 B.已而夷大船奄至  奄:突然 C.大呼督厉士卒  厉:激励 D.卒诣公所立处  诣:到、往 ‎【解析】 署:暂代。‎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关天培忠勇的一组是( B )‎ ‎①拘夷目,锢其船 ②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 ③血淋漓,衣甲尽湿 ④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 ⑤铍交于胸 ⑥举他尸数十乃得之,半体焦焉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解析】 ①重点陈述的是作为钦差的林则徐到任后禁烟的具体行动;⑤陈述的是英军的行为;⑥陈述的是关天培血战阵亡后的惨况。‎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多次为国建立功勋的关天培在临危受命担任广东水师提督后,从多方面加强海防并整顿军务,使广东成为东南地区防御外侮的重地。‎ B.钦差大臣林则徐主持禁烟期间,在关天培的积极配合下查获并焚烧了英国运来的烟土,而关天培在朝廷论功行赏时也因此受到褒奖。‎ C.面对英军进攻威远、靖远炮台而炮台守备力量薄弱、寡不敌众的危局,关天培派人请求援兵的同时,亲临靖远炮台,昼夜督战。‎ D.作者满怀景仰,生动描绘了著名爱国将领关天培在虎门保卫战中浴血杀敌、壮烈殉国的悲壮情景,展现了他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 ‎【解析】 C项,“派人请求援兵”与“亲临靖远炮台,昼夜督战”并非同时。‎ 参考译文:‎ 公名天培,字仲因,姓关,是山阳人。道光三年,暂时代理吴淞参将的职务,不久就获得正式任命。道光十三年入朝,皇帝在御便殿召见他,(他)五次因为功勋而被军机处记名(以备升职)。‎ - 17 -‎ 道光十四年,英军侵犯我朝的事件开始发生。英国驻华商务首领律劳卑到来,不遵守约定,让英国军船驶进黄埔河,两广总督卢坤、水师提督李增阶因为疏于防守获罪被革职,朝廷任命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到了广东,就亲自到远海,巡察扼守的要塞,修建炮台防守,将铁索成列排开(以拦阻敌船),军务严整,东南各地倚仗它,把它作为抵御外侮的重地。‎ 驻守虎门六年,禁烟的事兴起。英国运送烟土的船只恰好到来,关天培已经对海务很熟悉,并且前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威名谋略一向显著,和关天培特别投合,到了之后就拘禁了律劳卑,扣留了英人贩卖鸦片的船只,查获了鸦片二万二百多箱,并把它们烧毁。上报使朝廷知道,皇帝非常高兴,按功劳大小差别对他们行赏。‎ 这年十二月,英军进攻大角、沙角等地,使水师的战船遭到损坏,大帅(琦善)每天用书信(与英军)往来,希望(紧张形势)得到稍微长久的缓解。道光二十一年五月,英军进攻威远、靖远等炮台,防守这里的只有几百个瘦弱的士兵,关天培派遣将领痛哭着请求援军,却没有得到答复。当初,关天培因为海运的事务到京城,有时和老友去酒店喝酒,感叹说:“大丈夫蒙受国恩,国事有急,为国而死罢了,终不应为妻子儿女考虑而贪生怕死。”‎ 关天培已经自己估计敌众我寡,难以抵挡,并且又没有援军,于是决定自己定下计策,住在靖远炮台,日夜督战。不久,英军的大船突然到来,关天培率领游击麦廷章勇猛地登上炮台,大声呼喊,督促激励士兵,从卯时一直到未时,被杀死击伤的敌人超过自己一方,关天培自己也身受数十处创伤,鲜血淋漓,染湿了全身的衣服和战盔、铠甲。战事危急,关天培叫来他的仆人孙长庆让他离开。孙长庆哭着说:“我跟随主人几十年,现在形势危急,从道义上说不应该让主人去死而独自保全(性命)。”孙长庆用手抓住关天培的衣服不放手,关天培非常愤怒,拔出剑来驱逐他,把官印扔给他,孙长庆只得大哭着离开。等他到了半山腰,回头看时,关天培已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孙长庆离开关天培后,把官印送到大帅府中,而自己又回到炮台寻找关天培的尸体。英军重兵把守炮台,孙长庆就请求通事吴某。吴某曾经做汉奸,关天培俘获了他,宽恕他而没有杀他,让他在身边供职,(吴某)总想着用来报答关天培的办法。到这时,他就替孙长庆反复游说英人,言辞诚恳,英人被他的义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孙长庆进入炮台寻找关天培的尸体,英军用刀枪交叉挡在孙长庆胸前,孙长庆跪着前行,到处寻找却没能找到关天培的尸体。最终到关天培站立的地方,抬起几十具尸体才找到关天培半身都已烧焦了的尸体。事情上报到朝廷,皇帝含悲悼念,让他的子孙世代承袭骑都尉的官职,并赐给关天培忠节的谥号,恩赐按所赠官职(骑都尉)的礼仪办丧葬。‎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帅日以文书与往来,冀得少辽缓。(3分)‎ - 17 -‎ 译文:大帅(琦善)每天用书信(与英军)往来,希望(紧张形势)得到稍微长久的缓解。‎ ‎(2)今有急,义不使主死而己独全。(3分)‎ 译文:现在形势危急,从道义上说不应该让主人去死而独自保全(性命)。‎ ‎(3)公得之,宥弗杀,给事左右,恒思所以报公。(4分)‎ 译文:关天培俘获了他,宽恕他而没有杀他,让他在身边供职,(吴某)总想着用来报答关天培的办法。‎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8分)‎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①‎ ‎【唐】李商隐 其一 暂凭尊酒送无憀②,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③拟惜长条?‎ 其二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注】 ①程梦星云:“此二首留别女校书也。”②憀(liáo):依赖。③争:怎,怎么。‎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CE )‎ A.在标题中,“离亭”点明分别时所在之地;“赋得”是古人诗题常用语,有为某物或某事而作诗之意。‎ B.《其一》首句中的“无憀”是“无所依赖”的意思,指离愁别绪,诗句是说暂且借着这杯酒驱遣离愁。‎ C.《其一》第二句语带双关,柳叶如眉,柳条似腰,与第四句表达的“爱惜柳条不要攀折”之意相呼应。‎ D.《其二》前两句用拟人手法,写出杨柳风姿,无论在烟雾中,还是在夕阳下,都千枝万缕,依依有情。‎ E.《其二》后两句写出了杨柳善解人意,为了报答行人,宁愿被折至“休尽”,从而一半相送一半迎归。‎ ‎【解析】 C项第四句表达的不是“爱惜柳条不要攀折”之意,而是说“即使春风有情,却又怎能因为爱惜长长的柳条,而不让那些满怀离别之苦的人们去尽量攀折呢?”E项后两句大意是说“替我告诉行人不要把柳枝折尽了,折掉一半,送人离去;留下一半,迎人归来,这样可能更好”。‎ ‎(2)这两首诗都写离别,但感情基调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__①第一首充满悲伤的情调,写离别之愁。前两句写尽了离别之愁,后两句表达离别的痛苦。②‎ - 17 -‎ 第二首富有乐观气息,对未来再次相见充满希望。最后两句写杨柳折掉一半,送人离去;留下一半,待人归来。给送行者以希望和安慰。__‎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韩愈《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吾师道也__,__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_?”‎ ‎(2)《春望》中突出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的句子是:“__国破山河在__,__城春草木深__。”‎ ‎(3)《荀子·劝学》中,解释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句子是“__善假于物也__”。‎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隧 道 符浩勇 铁路通了,火车叫了,筑路工又要转场了。王山忽然想到,应该去看看黄草崖。‎ 黄草崖在西南边陲,山势陡峭,原本没有什么名气,却随着隧道开凿,扬名天下。‎ 雨后的山野,一片朦胧;远方,如黛的群山,更显出深邃和险峻。‎ 王山坐在轮椅上,支开推车人,面对黄草崖隧道里深深远去的铁轨,心海泛潮……‎ 一年前,他作为工程技术专家率领勘探队查看地形,就发现此处地形结构复杂,打通隧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果不其然,在半年前深入掘进中,就遇上了钻挖隧道最忌讳的断层。由于石质偏软,漏水涌泥,各种凶险情况层出不穷。在一次高难度引爆软脆围岩时,他当仁不让,亲临现场操作,却被意外的塌方压残了双腿。‎ 昨天,通车的庆典刚刚开过,洞口边,还残留着燃放鞭炮的纸屑以及装过鲜花的草篓。他听说,筑路工忘情地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他们呐喊、欢呼、拥抱,汗珠和泪水在每个人的脸上流下,喜悦和哭声交织在一起,在空旷的大山里和蔚蓝的天空中回响……‎ 忽然,一个小男孩童稚的声音冲进他的耳膜:“妈,那叔叔怎么坐那种车?”‎ ‎“那是叔叔的腿不能走路。”‎ ‎“他为什么不能走路?”‎ ‎“叔叔的腿伤残了。”‎ ‎“那是怎么伤的?”‎ 不知什么时候,路边不远处泊了一辆色泽光亮的奔驰轿车。他循着传过来的声音转过身去,看见一位打扮时尚、颇具姿色的少妇正与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比画着交谈。小男孩满脸稚气,阳光打在他脸上,像一个可爱的小天使。‎ ‎“是为了山野里响起第一声火车穿行的笛声,是为了大山回响阳光一般灿烂的笑声,为了你还有你妈妈……就是凿挖隧道,引爆软脆围岩而伤残的……”王山在心里大声回答。‎ ‎“那是叔叔小时候……不听他妈妈的话,像张阿姨家的小毛,乱闯马路,给车撞的——”‎ - 17 -‎ 少妇故作嗔怪地回答了小男孩的问话。‎ 看见小男孩一脸的惊慌,王山的心一下子沉入了谷底。他在心里大声地叫冤:我没有不听妈妈的话,我没有乱闯过马路。‎ 王山小时候生活在寂寞的大山里,家里十分穷苦,但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是他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他之所以报考桥梁工程,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山里人的命运。‎ 他的假腿不能使劲地跺地了,幸存的手攥成了一团。他向着少妇盯了一眼,少妇没有注意,挪到车边打电话去了。小男孩怯生生地走了过来,他这才松开了拳头。‎ 小男孩问:“叔叔,你的腿不能走路?”‎ 他没有回答,一脸茫然。‎ 小男孩又问:“你的腿不是还好吗?”‎ 他只轻轻一声:“那是假的。”‎ ‎“小时候,你怎么不好好听妈妈的话呢?……”小男孩满脸遗憾。‎ 他的鼻子一酸:“哦,不……”‎ ‎“小圆,走,我们走……”少妇打完手机,向小男孩招手。‎ 小男孩清朗地应了一声:“哎——”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倏然,王山的双眸模糊了。‎ 黑暗的隧道无言地伸向远方。洞口边,鞭炮响过了,留下的是碎纸屑;鲜花谢去了,遗落的是空空的草篓……‎ ‎(选自2018年3期《小说选刊》,有改动)‎ ‎1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7分)( B )‎ A.小说选材巧妙,以小见大。通过生活中的一个小小误会,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世态人情,举重若轻,发人深思。‎ B.小说情节曲折,环环相扣。犹如一出戏剧,尺水兴波,展现了“王山”和“少妇”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C.小说中“他听说他们呐喊、欢呼、拥抱”和接下来“他在心里大声回答”,貌似平淡的叙述,其实是在为下文做必要的蓄势和铺垫。‎ D.面对小孩的询问,王山“没有回答,一脸茫然”,反映了王山此时内心痛苦万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并不是因生气而不愿理睬。‎ ‎【解析】 “小说情节曲折,环环相扣”错误,“王山”和“少妇”之间并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15.小说两次描写隧道洞口边的景象,请结合文本分别分析其作用。(7分)‎ ‎【答案】 __‎ - 17 -‎ 第一处描写隧道洞口边的景象,表现了通车庆典的喜悦热闹,体现了王山为了隧道通车而残疾了双腿的意义和价值。第二处描写隧道洞口边的景象,重在表现庆典过后的寂寥残败,与前文形成一种对比,暗示出王山内心的落寞与悲哀。小说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空间。__‎ ‎16.你认为小说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8分)‎ ‎【答案】 __小说反映了社会中人们对英雄人物缺少应有的尊重、理解和关爱,体现了英雄不被认可和理解的落寞与悲哀。__‎ 六、(15分)‎ ‎17.简要概括下面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不超过50字。(4分)‎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彭茜)“我们正在一边飞行一边造飞机。”在日前召开的一场新冠病毒疫苗研讨会上,美国梅奥诊所疫苗研究部主任、《疫苗》周刊主编格雷戈里·波伦如此形容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的急迫性与高风险。随着疫情在全球持续扩散,人们对有效疫苗更加翘首以盼。然而,不管需求多么迫切,出于安全考虑,新冠病毒疫苗研发还是“不得不慢”,不能跨越疫苗设计与生产的科学流程。研发疫苗首先要对病毒本身足够了解,才能“有的放矢”。除了对病毒的了解有待加强,提高疫苗制备技术也颇具挑战。此外,疫苗研发出来后,能否规模化生产、保存和运输便利性等多种因素,也都直接影响人们最终接种上疫苗的“时间表”。‎ ‎【答案】 __新冠病毒疫苗需求迫切,但研发“不得不慢”,因为不能跨越疫苗设计与生产的科学流程。__‎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分)‎ 中国民间偏方一度盛行,其中那些流传甚广的育儿偏方更是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在千百种的偏方中,________?如果按照临床医学的数据分析怕是百分之几都达不到,更多的所谓“灵验”都是基于人们的口口相传,甚至有可能是以讹传讹。这些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药物偏方和育儿方法,不仅不能治病,________。育儿先育己,脑子是个好东西,对所谓偏方,________,不要听风就是雨,盲目从众,或者抱着不妨一试的心态,有病乱投医,最后坑的是自家孩子。‎ ‎【答案】 __真正灵验的能达到多少__可能还会对孩子造成严重伤害__先要用自己脑子想一想__‎ ‎19.下面文字中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近日,太原市提高教师绩效工资20%,极大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定能让教师心无旁骛地专心教学。过去,教师行业的低收入导致教师队伍里缺少真正的人才。今年,国务院一颁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让教师职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①不是提高了绩效工资,就一定能让教师心无旁骛地专心教学。‎ ‎②__“教师队伍里并不缺少真正的人才”或“低收入不是导致教师队伍里缺少真正的人才的唯一原因”。__‎ ‎③__不是国务院一颁发改革意见,就能让教师职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__‎ - 17 -‎ 七、(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为抗击疫情,冒着肆虐的病毒,无数人勇敢地挺身而出,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逆行而上,冲在抗疫第一线,不惧凶险,帮助病人战胜病毒的医护人员是英雄;84岁再次临危受命的钟南山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和病毒赛跑的李兰娟院士,这样的专家是英雄;排查疑似病人,追踪密切接触者,在社区严防死守,努力做好服务的社区工作人员是英雄;还有那些仅用十天时间,就建起一座上千张床位医院,日夜奋战,为一线做好保障的建筑工人也是英雄。但也有人说,其实他们只是普通人,不过是尽职尽责,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设想,当疫情过后,班级召开“致敬英雄,学习英雄”的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 ‎1.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2.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3.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4.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5.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6.致敬英雄,学习英雄(白衣天使)‎ ‎【佳作赏读】‎ 致敬白衣天使,争做时代英雄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致敬白衣天使,争做时代英雄》。我这篇演讲稿的主体内容是写给奋斗在一线的抗疫战士——“白衣天使”的心灵赞歌。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为抗击疫情,冒着肆虐的病毒,无数人勇敢地挺身而出,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逆行而上,冲在抗疫第一线,不惧凶险,帮助病人战胜病毒的医护人员就是我们当代“最可爱的人”。接下来,我将以崇高的敬意、饱满的激情抒发对他们的爱。‎ 亲爱的白衣天使,当你们阅读到这封信时,也许是在隔离服中连续奋战五个小时后的短暂调整,也许是在深夜中于工作间隙偶尔的放松——是你们,救死扶伤、大爱无疆,让中国感染患者的数字在不断下降;是你们,身着白衣,心向战“疫”,让新冠病毒在你们的专业能力前灰飞烟灭。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言,你们是新时代中国最可爱的人!‎ 战争中,“最可爱的人”是黄继光,他面对敌人的子弹,丝毫不畏惧其来势汹汹。疫情中,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 17 -‎ ‎,你们是光明的使者,是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你们面对这次“战疫”舍小家为大家,团结一心援助前线,哪怕无比困难也坚持克服,着实令大家感动落泪。‎ 是你们,饱含家国情怀,于疫情中义无反顾。‎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十万火急的疫情面前,他默默忍受着妻子也感染新冠肺炎的巨大打击,拖着身患“渐冻症”的病体,坚定地奋斗在抗疫第一线,以个人渐冻之躯托起医院爱之蓝天;23岁的武汉市肺科医院ICU护士张美玲,鼻骨骨折仍然坚持工作整整10天,因为她知道,只要身着白衣,她就是不可退缩的白衣战士;84岁的钟南山院土,在疫情中仍乘餐车前往武汉考察,奋斗在一线抗疫之中,以耄耋之躯顶起抗疫重任。你们不顾自我安危,只为换得祖国和人民的健康,甚至为此失去一切也在所不惜。‎ 是你们,上下团结一心,于疫情中火速驰援。‎ ‎24岁的甘如意,面对公共交通全部停运的现实,用手机导航,四天三夜骑行400公里赶往抗疫前线。湖北周边各个省市,积极组建医疗小分队,在除夕之夜从各自的家乡赶往武汉,与当地的白衣天使一同抗击险恶的病毒。不惧风雨,众志成城,你们的团结充分展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你们无愧于“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这一光荣称号!‎ 是你们,不惧危险病毒,于疫情中救死扶伤。‎ 当口罩在你们的脸上勒出一道道伤痕,当防护服中的汗水早已浸透了你们的身体,你们最美丽的脸上有了不平凡的印记。你们不曾抱怨条件的艰苦,连续高强度工作五个小时才能从满是雾气的防护服中走出。为了避免因更换衣服带来的麻烦,你们滴水不进,连厕所都省着上,只为尽自己的努力去医治好每一位病人。你们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胜利,哪怕失去生命也心甘情愿。这是白衣之爱,是人类价值的崇高体现!‎ 最后,我不禁为你们这群“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竖起大拇指:你们身着白衣,心向战“疫”;你们是病毒的克星,患者的救星,健康的准星!感谢你们冒着生命危险救死扶伤,让希望和光明重新在东方大地上熠熠生辉!让我们在春暖花开时静候你们的凯旋!‎ 最后,让我们致敬白衣天使,争做时代的英雄!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综合复习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图书馆界曾经有过这样的理想,让________都有书看,但这个理想即便到了21世纪也没有________。”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说,现实情况是,手机普及率甚至比书籍更高,因此,依托手机阅读、微信阅读实现这样的理想,看起来________。每个人拿手机刷微信,我们就真的“全民阅读”了吗?‎ ‎“为一顿饭去点赞,为一条狗去点赞。很多年轻人每天为此花掉很多时间。”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在书博会上说,微信等社交工具________地侵占了全民阅读时间。他认为,以“全民微信”为代表的碎片化、快餐式阅读流行的背后,实则暗藏着全民阅读的“危机”。微信阅读,(  ),只是全民阅读的“幻觉”。‎ - 17 -‎ 王余光也认为:碎片化的东西会使人思维更肤浅,不愿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变得更懒惰,尤其对搞专业研究的人来说是个很坏的习惯。‎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碎片化的东西对搞专业研究的人来说是个很坏的习惯,尤其会使人思维更肤浅,变得更懒惰,不愿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B.碎片化的东西会使人不愿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变得更懒惰,思维更肤浅,尤其对搞专业研究的人来说是个很坏的习惯。‎ C.碎片化的东西会使人思维更肤浅,变得更懒惰,不愿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尤其对搞专业研究的人来说是个很坏的习惯。‎ D.碎片化的东西会使人变得更懒惰,思维更肤浅,不愿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尤其对搞专业研究的人是个很坏的习惯。‎ ‎【解析】 A项是分句间的次序不当,对人的影响应该先普遍,后特殊。B、D两项属并列短语之间语序不当,应该先说“思维”,然后再将“不愿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调到“懒惰”之后。‎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使阅读融和主动挖掘新知的学习行为与被动打发时间的消遣行为成为一体 B.使阅读从一个被动打发时间的消遣行为变成了一个主动挖掘新知的学习行为 C.使阅读从一个主动挖掘新知的学习行为变成了一个被动打发时间的消遣行为 D.使书籍阅读从一个主动挖掘新知的学习行为变成一个被动打发时间的消遣行为 ‎【解析】 A项,相互矛盾,主动与被动是不能统一的。B项,不合逻辑,表意正好相反,原文意思是阅读从主动变成了被动。D项,前后陈述对象不一致,根据前后语境,陈述对象不是“书籍阅读”,应是“阅读”。‎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 A.五洲四海 境随心转 信手拈来 有恃无恐 B.五洲四海 如愿以偿 轻而易举 肆无忌惮 C.九州四海 境随心转 轻而易举 有恃无恐 D.九州四海 如愿以偿 信手拈来 肆无忌惮 ‎【解析】 五洲四海:泛指世界各地。九州四海:泛指全中国。结合前面“世界图书馆”的语境,相应空缺处宜用“五洲四海”。如愿以偿:意思是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境随心转: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及境遇会随着心境的转变而转变。结合语境,相应空缺处宜用“如愿以偿”。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信手拈来: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结合语境,相应空缺处宜用“轻而易举”。肆无忌惮:恣意妄行,毫无顾忌。有恃无恐:因为有一些倚仗而毫不害怕,或指毫无顾忌。结合语境,相应空缺处宜用“肆无忌惮”。‎ - 17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还有一种是“口是心非”,嘴上说不愿意,其实正中下怀,再加上身边人一再怂恿,也就将错就错。‎ ‎②目前,日本的超高速磁悬浮列车开发正如火如荼,有评论称,日本是被中国高铁的发展吓得“慌了神”。‎ ‎③不少观赏过陈世三木雕的人,对他雕刻的“弯弯道道”颇为不解,认为他雕刻这些不置可否的内容,没有前途。‎ ‎④舞剧《孔雀之冬》媒体见面会,杨丽萍身着民族服装亮相,身段婀娜,美轮美奂,长长的指甲十分抢眼。‎ ‎⑤随着中国羽毛球队宣布将通过公开竞聘组建新一届教练班子,总教练李永波是否留任,答案似乎呼之欲出。‎ ‎⑥智能通信设备虽然方便快捷、乐趣多多,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很多老年人反映手机字小看不清,软件操作复杂不会用。‎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解析】 ①正中下怀:正合自己的心意。②如火如荼:意思是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③不置可否: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④美轮美奂:原意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⑤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⑥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A.河南中央广场举办的《法律大讲堂》活动将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B.地震发生后,当大批子弟兵前往救援时,许多专业心理救助人员也赶赴灾区,帮助灾民恢复地震造成的心理创伤。‎ C.当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帐篷、饮用水、粮食和用品,他们还需要精神的抚慰。‎ D.现在人们认识到,一方面极光与地球高空大气、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带电粒子流有关。‎ ‎【解析】 B.“恢复……创伤”动宾搭配不当。C.“帐篷、饮用水、粮食和用品”概念交叉,不能并列。D.语序不当,“极光”应移到“一方面”前面。‎ ‎6.下列对联中,对仗不工整的一组是( D )‎ A.一生愁绪锁念国念乡念亲 后世美名颂颂词颂画颂人 B.载酒江湖人比黄花更瘦 校碑栏槛梦随玉笛俱飞 - 17 -‎ C.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 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 D.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 漱玉词集满是国恨离愁 ‎【解析】 D项,“几页”与“满是”对仗不工整。‎ ‎7.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宫阙,即宫殿。因宫殿门外有双阙,故称“宫阙”。常用来指古时帝王所居住的宫殿,有时可借指都城。‎ B.洛阳,曾为西晋都城,因地处洛河之南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C.笏,古代大臣上朝面君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按官品分为玉笏、象牙笏和竹笏,在上面可以比画和记事,以防遗忘。‎ D.旌表,古代统治者提倡封建德行的一种方式。受表彰者通常会得到朝廷赐予匾额或者修造石坊的恩遇,以彰显忠孝节义。‎ ‎【解析】 B项,古代山南水北谓之阳,洛阳是在洛河之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题。‎ 马小菊天空的天 马小菊从家里出来时,天还好好的,走到半路就下起了雨。马小菊没带雨具,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又冷又疼。她看看离药店不远了,就跑了起来,跑到药店,衣服湿了个透。这个夏天的雨格外多,像失恋女人的眼泪,落得很频繁。‎ ‎“咋这天来了?”药店老板招呼马小菊。“婆婆疼得紧。”马小菊一边用她本就湿了的袖子擦拭脸上的雨水,一边回避着药店老板的眼睛。马小菊的婆婆有风湿病,一到雨天就疼得厉害。‎ ‎“向午真不是个东西,把家里的事都甩给你一个人,自个儿倒乐呵去了”,药店老板说。向午是马小菊的男人,当包工头挣了钱后就很少回家了,别人说他有了外遇。‎ 马小菊没理药店老板的茬,边说拿一盒膏药再拿一盒止疼片,边从温温的裤兜里往外掏钱。药店老板把找回的钱递给马小菊的时候说:“昨天二凯去省城进货看见向午了,他和一个女的在街上走着。”说完两眼盯着马小菊看,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可是马小菊似乎没什么反应,她先接过钱,然后像听别人家男人的事一样“哦”了一声。马小菊说:“要是二凯再看见向午,就跟他说他娘病了,想他。”‎ 马小菊说完拿上装在塑料袋里的药就往外走。雨还在下着,马小菊不紧不慢地走在雨里,密密的雨点实实地打在她身上。刚才要不是药店老板提起向午,她还想在药店避避雨的,可是药店老板提起了向午,她就不能再待下去了。‎ 向午是马小菊的一块心病。刚听说向午有外心的那会,马小菊的心都碎了。她整天哭整天骂,四处向人打听向午的行踪。她还去省城找了一趟,但偌大一座省城,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就像绣花针落门前草坡地了。马小菊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就回来了。‎ - 17 -‎ 马小菊回到家才知道,她不在家这几天,婆婆摔断了腿。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马小菊抱着婆婆的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 马小菊揣着药走到家时雨停了,她心想:这雨,好像就是给我下的。‎ 马小菊进了屋唤了几声娘,没人回应。马小菊以为婆婆睡着了,就去自己的房间换衣服。等她换完衣服来到婆婆房间一看,婆婆昏倒在地上,口里吐着白沫,手里却紧紧地攥着一张向午的照片。马小菊明白了,婆婆是为了找放在抽屉里的向午的照片才摔倒的。马小菊赶忙把婆婆送到了医院。医生说是脑溢血,要马小菊去交住院押金。马小菊的钱不够,就去银行取钱。‎ 在去银行的路上,马小菊碰见了旺子媳妇。旺子媳妇追着撵着跟马小菊说:“我在省城看到远处一个男人,好像是向午呢。”马小菊说:“你再看见向午,跟他说他娘病了,病得很重,让他赶快回来。”旺子媳妇还想跟马小菊说些什么,马小菊却匆匆走了。‎ 经过一夜的抢救,婆婆仍然昏迷不醒,医生说能否醒过来不好说。‎ 马小菊说:“怎么就不好说了呢?”她想起别人曾给过她一个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婆婆用了这个偏方也许会好起来。她就回到家找到那个偏方,按方子里写的,找了几味药,最后就差一味冬瓜皮。马小菊知道前院吴二婶家种了冬瓜,就去吴二婶家要冬瓜皮。‎ 马小菊到吴二婶家还没开口说话,吴二婶就先和她说起了向午的事。吴二婶说:“小菊,我去省城儿子家,看见向午和一个女人在逛街。”马小菊说:“吴二婶,你再见到向午,跟他说他娘病得很重,快不行了,让他赶快回来。”‎ 婆婆喝了马小菊熬的药,仍旧没有好,最后还是去了。‎ 婆婆入土那天,又下了雨,很大的雨,雨声把马小菊的哭声给淹没了。‎ 雨季快要过去的时候,向午回来了。向午一身落魄地回来了,他被人骗了个精光后回来了。‎ ‎“你还回来干啥?你娘不在了你还回来干啥呢?”马小菊说着,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了下来。可这时窗外的雨却停了,天空响晴响晴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CD )‎ A.面对丈夫的外遇,马小菊开始时大吵大闹,后来无动于衷,连回答别人时都是简单重复那几句话,这一变化过程说明她对丈夫已经不抱希望。‎ B.作者注重在细微处写人,药店老板、旺子媳妇、吴二婶等人迫不及待地将向午的相关信息告诉马小菊,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 C.小说对向午这个人物着墨不多,但这个赚了钱就开始膨胀、迷失自我的农民形象具有典型性,隐含着作者对进城农民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的忧虑和反思。‎ - 17 -‎ D.小说有主次两条线索,主线是马小菊在家中照顾婆婆,次线是向午在城里出轨被骗;两条线索同时发展,最后随着向午落魄归家而相互交织。‎ E.小说结局虽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但从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看,随着向午的回归,马小菊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 ‎【解析】 A“不抱希望”错,B“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错,E“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太绝对。‎ ‎9.小说在刻画马小菊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案】 __①善良孝顺。在丈夫有外遇长期不归家的情况下,马小菊仍然毫无怨言、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表现了善良和孝顺的本性。②坚强隐忍。面对丈夫的出轨和众人的闲言碎语,马小菊外表平静,内心其实非常痛苦,但她隐忍不发,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家庭的责任,表现出坚强隐忍的一面。__‎ ‎10.小说中多次写到“下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__①设置背景,渲染氛围。“下雨”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自然环境,通过反复描写“下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人物活动的氛围。②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面对向午的出轨,马小菊内心极其痛苦,密集的雨滴看似打在她的身上,其实是在敲打着她的心,作者借下雨来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下雨”与小说情节的发展密切关联,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④深化小说主题。自然界的“雨”与马小菊婚姻中的“雨”互相交织,隐喻主人公的生活进入“雨季”,进一步表现小说主题。__‎ - 1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