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词语、标点题”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词语、标点题”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词语、标点题” 学案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小时候我住在北京的旧城墙下。假如那城墙还在,我就能指着它告诉你:“[甲]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克天津、破廊坊、直逼北京城下。当时城里朝野陷于权力斗争之中,偌大一个京城竟无人去守。[乙]此时有位名不见经传的营官不等待命令,挺身而出,率健锐营‘霆字队’的区区百人,手持新式快枪,登上了左安门一带的城墙,把联军前锋阻于城下,前后有一个多时辰的功夫。此人是一个英雄。”‎ 像这样的英雄,正史上从无记载,我是从稗官野史上看到的。[丙]有关北京的城墙,当年到过北京的联军军官写道:“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防御工事。它绵延数十里,是一座人造的山脊。”对于一个知道历史的中国人来说,他也不会只活在现在。历史,它可不只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和折冲樽俎的外交谈判。‎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功夫         B.稗官野史 C.不只 D.折冲樽俎 解析:选A 应为“工夫”,这里指占用的时间。‎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A “八国联军克天津、破廊坊、直逼北京城下”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一只白鹤高雅地踮起足尖,将长喙伸向太阳的方向,一次又一次,总是与其他的鹤擦肩而过,[甲]然后一个华丽转身,在笼中奔跑翻腾,掀起一阵忧郁的尘雾:这是白鹤的单人舞,高傲而又孤独。[乙]双人舞的风格则完全不同,那是热情奔放而又光焰四射的;双鹤颈项相绕,四足灵巧地此起彼落,每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就像人类的拉丁舞那样配合默契;它们不停地追逐嬉戏、扇动着翅膀换位拍打,像是在拥抱与抚慰对方,那般缠绵悱恻、难舍难分;鹤在舞蹈时,在天地间释放了它求偶的全部渴望与爱意,忘我忘情如痴如醉,令观者惊羡而自愧不如。当鹤们一同起舞时,犹如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一场气势磅礴的优美的集体舞开始了,整个笼子似乎都在震撼。[丙]我听见了雄浑的交响乐,还有旷野春风的呼啸;然而,眼前白鹤的狂舞却旁若无人,依旧悄然无声地进行着。‎ ‎3.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雅 B.缠绵悱恻 C.犹如 D.优美 解析:选D 应用“壮美”。‎ ‎4.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B “那是热情奔放而又光焰四射的;”中的分号应为冒号。‎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创作经典不可能一帆风顺,绝佳题材与深刻思考的背后,往往是搜肠刮肚的劳苦与探赜索隐的心酸:无论是深入到荆棘载途之境,获得璞玉浑金,还是沉潜于生活,以时间磨砺精品。[甲]对于前者而言,需要备尝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对于后者而言,则要面对长时间的冷清孤寂,最后,还要负责难出佳作或者佳作不为人所识的风险成本。[乙]正如传世名著《红楼梦》,乃是曹雪芹以前半生呕心沥血为墨,于后半生惨淡经营中执笔,凭艰苦卓绝的心志换来鸿篇巨制,却又只能以抄本流传,虽名动一时,亦毁誉参半。[丙]直到程、高二人苦心孤诣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又历经几度沉浮,才渐得享誉世界之地位——而对作者而言,这又只是无从得知的身后事了。‎ ‎5.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题材 B.负责 C.艰苦卓绝 D.苦心孤诣 解析:选B B项,负责:担负责任;(工作)尽到应尽的责任;认真踏实。用在此处不当,应为“承担”。承担:担负,担当。A项,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C项,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D项,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6.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A 应把“冷清孤寂”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甲]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间或有刻着李白、杜甫、孟浩然、皮日休、欧阳修等人诗词的碑刻。[乙]一粒粒黑黝黝的饱满遒劲的汉字,宛如圣哲先贤们的一颗颗瞳仁,静谧,肃穆而又慈祥。‎ 走出一片松林,眼前豁然一亮。箕形山坡下,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好鸟相鸣,荷叶田田,萼红濯濯,一池晶莹,笑容可掬。[丙]池塘约三四亩,澄澈宁静,映照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日月沉浮,好一个安详的世界!那是大地的脉络,那是历史的记忆。池中有一座湖心亭,重檐六角,斗拱高耸,恰似魏晋高士的峨冠。池水周围是一丛丛毛竹,滴清流翠,楚楚动人,又如美女明眸的睫羽。‎ ‎7.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黑黝黝 B.濯濯 C.笑容可掬 D.宁静 解析:选B B项,濯濯:形容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木。此处应用“灼灼”。灼灼:形容明亮。A项,黑黝黝:黑油油。C项,笑容可掬: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显。D项,宁静:(环境、心情)安静。‎ ‎8.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B “静谧”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甲]目前,每个省会城市的电视台都有一两档自称为“金牌节目”的综艺节目,各地方台也或多或少“跟风入市”,砸钱做综艺、搞真人秀,但真正值得一看的节目却寥寥无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发文点评:“如今越来越多没营养的综艺节目占据了市场的主体,而《朗读者》却别出机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这才是真正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朗读者》证明文化类节目未必‘冷’。”‎ ‎[乙]“文化类节目该怎么突围,我觉得首先还是期待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所改善。”董卿说。节目组除了把这份对精神文化的尊重移植到节目中来,还在节目之外扛起了更多责任。节目组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设置的流动朗读亭引起很大反响。[丙]作为节目的一个“强设置”,在刘欣看来这能起到情感上的纽带作用,“走到朗读亭,借助朗读,把我们每个人联系到一起”,而这也是节目贴近性的一种体现。他说:“我觉得很多人都有倾诉情感的欲望,我们只是帮他们找到了一个出口而已。”‎ ‎9.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寥寥无几 B.别出机杼 C.未必 D.纽带 解析:选B “别出机杼”可改为“别具一格”。别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独到。指写作另辟途径,不落俗套。别具一格:别有一种风格。‎ ‎10.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A 顿号应改成逗号。‎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 ‎[甲]西藏的云是洁白的,它犹如一朵朵巨大的棉团悬挂在天上,时而聚集,时而分散;时而融进雪山,时而落在草原;它又像洁白的哈达,带着吉祥,散布在离天最近的地方。我们这些内地人久违了这如画的白云,以至于眼看着云朵,心中还在猜测这是真还是假,我常常为此感到尴尬,同时也为此感到幸运,因为在这里看到了真正的祥云。‎ ‎[乙]西藏的青山并不多见,只要见到总会让人匪夷所思。以著名的巴松措为例,在海拔3 538米的地方,竟有一处面积为37.5平方千米的湖泊,只见四面青山环抱,山林郁郁葱葱,湖面波光粼粼 ‎,映带如画。[丙]面对如此景象,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与印象中的西藏相联系,然而大自然就是这么的神奇,在这个高原上,远古与现代,苍凉与壮美,贫穷与富饶,不息的宗教热潮与虔诚的来世情节竟生生地结合在一起,构成我们这个星球最为神奇的净土。‎ ‎1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匪夷所思 B.波光粼粼 C.苍凉 D.情节 解析:选D D项,情节:事情的变化和经过。此处应用“情结”,表示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A项,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B项,波光粼粼:形容波光明净。C项,苍凉:凄凉。‎ ‎1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A 四个“时而”均是对西藏的云的状态的描述,应是并列关系,故应把“时而分散”后的分号改为逗号。‎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 没有人愿意为天下自苦如墨子,也没有人敢于为个人自私如杨朱,更没有人敢在专制的社会里学孟夫子,学庄子的遁世无闻也极难。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显得凤毛麟角,才显出大勇气、大人格、大精神。这里不谈别人,只谈庄周,[甲]当庄子唱着“一而不党”的调子从我们身边掉臂而过时,我们不能不感到“于我心有戚戚焉”。他是在瓦解一块铁板——举手投足都强求一律的政治。并且我们在人群之中感到多少孔子所津津乐道的“恕”了呢?[乙]孔孟都讲德、行,但这种建立在人群中的德、行,不是往往“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吗,不是有很多人为他的高尚的道德而付出代价,更有一些人又大获其卑鄙的好处吗?[丙]我倒并不是反对人群,但人群如不给个人以选择自己行为与思想的自由,这人群就不值得留恋,还不如“一而不党”,没麻烦。‎ ‎13.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凤毛麟角 B.并且 C.津津乐道 D.一而不党 解析:选B 应改为“况且”。‎ ‎14.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B 应把“不是往往‘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吗”后的逗号改为问号。‎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甲]在暮色压顶的时刻,我在山脚前来回徜徉,一点点地找回自己,定一定被震撼了的惊魂。晚风起了,夹着细沙,吹得脸颊发疼。沙漠的月亮,也特别清冷。山脚前有一泓泉流,汩汩有声。抬头看看,侧耳听听,我的思路稍见头绪。‎ ‎[乙]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吟笑和娇嗔,千年不枯;色泽浓沉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得如同剑戟。[丙]那个年代战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什么时候,哪一位大手笔的艺术家,能告诉我莫高窟的真正奥秘?‎ ‎15.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徜徉 B.一泓 C.汇合 D.风靡 解析:选A A项,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此处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应为“徘徊”。B项,一泓:泓,水深而广,清水一道或一片叫一泓。C项,汇合:(水流)聚集,会合。D项,风靡:草木随风而倒,形容事物很风行。‎ ‎16.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B 分号前的句子是一个整句,故应把分号改为句号。‎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冬雪、温泉“五绝”著称。[甲]其中,冬雪只有在冬季才可见到;而云海在冬季出现的概率也远远高于夏季,其时,峰、石、松隐现于云海之中,影影绰绰,亦真亦幻,恍如人间仙境。‎ ‎[乙]冬日,皑皑白雪,遍铺峰峦,处处冰雕玉砌。千姿百态,令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雾凇、冰挂等也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道亮丽风景。“一夜寒风起,万树银花开。”百里黄山,一夜之间玉树琼枝,分外妖娆。棵棵黄山松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满树满枝的雾凇、冰挂,仿佛珠帘长垂,风吹树动,万籁有声,和谐有节,清脆悦耳,如闻仙乐。‎ 冬天的黄山云海气势磅礴,比其他季节显得更加奇绝壮观。[丙]清晨雪霁,红日东升,霞光万道,映射在云海之上,霎时间云谲波诡,鲜艳夺目,形成了奇妙壮观的霞铺云奇景。‎ ‎17.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隐现 B.万籁 C.映射 D.云谲波诡 解析:选D D项,云谲波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用在此处不当,应为“色彩斑斓”。“色彩斑斓”形容颜色灿烂、繁多。A项,隐现:时隐时现;不清晰地显现。B项,万籁: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C项,映射:照射。‎ ‎18.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B “千姿百态”在此处形容的是前面的“皑皑白雪”,中间不能断开,故应把第一个句号改为逗号。‎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 人们在追求“文化”,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甲]而当需要建筑师或景观设计师将其具体化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把眼光投向城市与场地的久远历史——百年、千年,甚至万年。这些文化与传统,作为设计师的追求都无可厚非。而本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这是设计师的一种理解,一种对人自我的理解,一种对文化与传统的理解。[乙]土地与土地那么不同,南方与北方那么不同,大城与小城那么不同,而人间的万家灯火又点燃了多少不同的喜怒悲欢、离合兴衰?[丙]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淹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19.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甚至 B.熟视无睹 C.淹没 D.清新怡和 解析:选C “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句中说的是“被时光……的‘单位’之门”,应使用“湮没”。“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 ‎20.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B 应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此处是陈述句,并不是疑问句。‎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我的少年时代在闽赣交界的偏僻小镇上度过。东边,[甲]武夷山脉横亘两省之间,山重水叠;西边,古驿道被乱草密林遮蔽,早已失去往日的喧嚣。一条简易的沙石路,由南而北穿过小镇两排粗陋的泥房子,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物质的一贫如洗,与精神桎梏相互纠缠。泥土房里的生活,基本是一潭凝滞的死水。[乙]大多数夜晚,万籁俱寂,偶尔传来的夜车爬坡时的低吼声,仿佛从地层深处升起,摇撼着身下脆弱的床板,惊扰了梦枕上的酣睡。似睡未睡之际,夜行人的脚步声若远若近,似有似无。[丙]微风拂过瓦楞,若远人轻唤。细雨滑落屋檐,像夜的呢喃。风声鹤唳的夜晚,神思飘忽的夜晚,孕育了一颗敏锐而多情的心。‎ ‎2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粗陋 B.万籁俱寂 C.摇撼 D.敏锐 解析:选D D项,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这里重在体现“反应很快”而非“眼光尖锐”,应为“敏感”‎ ‎。A项,粗陋:粗糙简陋;粗俗丑陋。B项,万籁俱寂:一切声音都停息了,形容四周非常寂静。C项,摇撼:摇动(树木、建筑物等)。‎ ‎2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C 丙处为对偶句,应把第一个句号改为分号。‎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 ‎[甲]四十多年前,在贵州下乡当知青的时候,曾经跟着两个年长的朋友匆匆到过一趟昆明,事后却没有对这个毗邻省份留下任何印象。到了现在,我对这个“彩云之南”的历史知识,依然匮乏得很。[乙]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不免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代更迭、变幻莫测,常常并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陲,所以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是显得支离破碎。[丙]特别是那些非汉族人的生活世界。除了好奇或者猎奇的“采风者”,或者奉命巡视边疆的官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画一些“蛮夷图”之外,很少有人真的对它做过深入考察和仔细描述。‎ ‎23.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匮乏 B.不免 C.变幻莫测 D.考察 解析:选C C项,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用在此处不当,应为“风云变幻”。A项,匮乏:(物资)缺乏;贫乏。B项,不免:免不了。D项,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 ‎24.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C “……生活世界”与后面的“除了……”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中间应用逗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