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3)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9分)‎ 题杨颖士西亭 ‎ 白居易 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 凭轩东南望,鸟灭山重重。‎ 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 旷然宜真趣,道与心相逢。‎ 即此可遗世,何必蓬壶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中的“静”“远”二字从环境和地理位置两方面突出了西亭的特点。‎ B.诗人登临西亭,远望重峦叠嶂,感受竹露、杉风,认为找到了人生真趣。‎ C.诗人认为西亭堪比蓬莱山,适合隐居,劝杨颖士不要舍弃西亭前往蓬莱山。‎ D.这首古体诗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写景、抒情,写景不事渲染,抒情有曲有直。‎ ‎(2)这首诗第五、六句有何妙处?请从用字和抒情这两个角度简要分析。(6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9分)‎ 九  日①‎ ‎ 范仲淹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②陶潜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③。‎ 注①本诗为作者被贬邓州时所作。②争似:怎似。③襄阳拍手儿:语出李白《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这两句诗写的是李白自己的醉态被襄阳小儿笑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重阳登高,触景生情,想到了前贤在此时节写的诗篇,不由得诗兴大发。‎ B.本诗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运用了茱萸这一意象,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C.诗人将宋玉和陶潜作对比,是为表明自己愿像陶潜那样远离官场,回归田园。‎ D.本诗最后两句借用了“襄阳拍手儿”的典故,意在突出诗人豪放不羁的形象。‎ ‎(2)“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3.阅读下面这首南朝古诗,完成第(1)~(2)题。(9分)‎ 酬周参军 ‎ 吴 均①‎ 日暮忧人起,倚户怅无欢。‎ 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 江南霜雪重,相如衣服单。‎ 沈云隐乔树,细雨灭层峦。‎ 且当对樽酒,朱弦永夜弹。‎ 注①吴均:南朝梁文学家,素有才名,然位仅下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开门见山,向友人诉说悒郁的心情,“忧人”起居颠倒,怅而无欢,无事可做,只得倚门远望。‎ B.“江南霜雪重”是泛说秋冬以来的天气,下句诗人自比相如,天寒衣单,隐含着无限的辛酸与不平。‎ C.诗人写望远时所见的景色有云景与雨景,云“沈”有质重感,雨“细”有迷蒙感,的确是宛然如画。‎ D.全篇以忧怀开端,以琴酒收结,诗人并没有在艰难困苦的折磨中哀伤不已,而是体现了豁达超然。‎ ‎(2)“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两句广受后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9分)‎ 题弟侄书堂 ‎ 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前者指“生活贫穷”,而后者则作“穷尽”讲。‎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战乱中社会的纷扰反衬了弟侄静心好学尚礼。‎ C.尾联是对侄子的慰勉之辞,作者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赞美并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6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9分)‎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 ‎ 陆 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而作的。当时武矩知均州。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皇帝陵墓在洛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写诗人听到官军收复西京洛阳后欢欣鼓舞的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 B.颔联用“千年计”与“一日回”进行对比,意在突出诗人的自豪感和对敌军的轻蔑鄙视。‎ C.“疾风雷”,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迅速颁布到西京的情形,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快意,而本诗又含有功业无成的伤感。‎ ‎(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妙处。(6分)‎ ‎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9分)‎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 赵 嘏①‎ 杜若②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 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 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门③稀。‎ 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④。‎ 注①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唐代诗人。②杜若:香草名。③海门:河流入海之处。④钓矶:钓鱼时坐的岩石。‎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首联写“人未归”“想柴扉”,紧承题目“怀”字,足见其虽身处曲江之畔,但思念江南故乡的心情。‎ B.“水寒”“烟暖”等意象点明早春时节,写出作者眼中所望之春景,为后三联表达感情烘托了气氛。‎ C.颈联作者极目远望,思念之情随离离原草而更显邈远,风浪阻隔使投递之信也愈显稀少。‎ D.尾联诗人发问“愁情不知多少”,转而以“万里春江”的宏阔气势消解愁苦,以此收束,提升了诗歌的格调。‎ ‎(2)后人读此诗颔联,言有“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之感。请就此赏析颔联的描写角度。(6分)‎ 答案与解析 ‎1.(1)C 解析 C项对诗歌最后两句的含意理解错误。诗歌最后两句写西亭是隐居的好地方,何必去寻找蓬莱山。这样写意在突出西亭环境优美,而不是要劝说杨颖士。‎ ‎(2)参考答案 ①“冷”“清”二字皆一语双关。“冷”既写竹叶上的露水是冰冷的,又写诗人烦躁的内心平静下来。“清”既写穿过杉树的风儿是清爽的,又写诗人心情好转,病容消除。②这两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对西亭景观的喜爱之情。‎ 解析 ①从炼字角度分析:“冷”“清”二字皆一语双关,既写环境,又写心情。②从情感抒发角度分析:这两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手法,指明效果。‎ ‎2.(1)C 解析 C项,“是为表明自己愿像陶潜那样远离官场,回归田园”错误,诗人未将宋玉和陶潜作对比,也未表明自己愿意像陶潜那样远离官场,回归田园。‎ ‎(2)参考答案 ①“绿鬓”即青丝,借指青年;“黄华”即菊花,喻指诗人自己。②这两句的意思是,青年人喜欢追随时俗,而自己偏偏喜欢像傲霜的菊花一样直面困境。③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解析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中的“绿鬓”即青丝,借指青年;“黄华”即菊花,喻指诗人自己,两句写的是偏偏喜欢像微寒的菊花一样直面困境,极其鲜明展现出诗人身处逆境但始终积极进取的人生情怀,展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3.(1)D 解析 全篇以忧怀开端,以琴酒收结,切合了诗意,可以从第一、二句中的“忧”“怅”二字印证。诗人的确没有在艰难困苦的折磨中哀伤不已,但表现出的更多是怅惘、不平和无可奈何。所以D项中的“豁达超然”不恰当。‎ ‎(2)参考答案 ①提升画面感。使用拟人手法,水传洞庭,风送寒气,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空旷肃杀(肃寒、凄寒)的日暮画面;②强化情感。借水的远阔、风的寒冷,强化了诗人寥落凄凉的情怀。‎ 解析 诗句首先精妙在拟人手法的运用上,极大地提升了画面的质感,其次在于诗句描绘的肃杀画面与诗人情感的交融,再就是诗句创造的意境与诗人寥落心境的吻合。‎ ‎4.(1)A 解析 A项,“穷”并非生活的贫苦,而是境遇的困窘。“居穷道不穷”,指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 ‎(2)参考答案 ①绿竹摇曳影落书案,泉水潺潺声来耳边,“竹影”与“泉声”表现了弟侄书房周遭景致的清幽。②在纷乱的战争环境下弟侄仍能静心读书,清幽的景致也是弟侄清静内心的体现。③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弟侄勤勉专注求学态度的赞美之情。‎ 解析 题干要求简析诗歌颈联情景交融的妙处,作答时应先初步解读诗歌颈联两句“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意思,然后抓住关键词体会手法。如“竹影”与“泉声”,诗人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表现弟侄书房周围景色的清幽、静谧。而“书案”与“砚池”则表现了弟侄“在干戈地”仍能静心读书。一切景语皆情语,弟侄书房周围景色的清幽、静谧正是主人公心境的体现。‎ ‎5.(1)D 解析 D项,“功业无成的伤感”有误,从全诗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毫无伤感可言。‎ ‎(2)参考答案 ①运用了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含蓄蕴藉。②以寒食节时朝陵驿道上处处盛开的梨花,渲染驿道上使者奔驰的热烈气氛。③画面优美,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喜悦之情,寄寓着国家中兴的美好愿景。‎ 解析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两句的意思是,可以预料,明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这两句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 的手法。结合注释及标题“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的内容分析,“梨花处处开”,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6.(1)D 解析 D项错误。尾联“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所表达的是愁苦如万里春江,绕矶远逝,使得思乡之情更加绵长浓郁,而非消解;“万里春流绕钓矶”,以景结语扩大意境,并未提升格调。‎ ‎(2)参考答案 虚实结合,今昔对比;上句想象,身在异乡春风乍起,想故园何处风吹柳拂,回忆当年“杨柳依依”之往事;下句写实,远离故人,忽见南来大雁尽着风雪,实感叹“雨雪霏霏”之风霜;两句虚实结合,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故人与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写作此诗时身在异乡,怀念故土,“故园何处风吹柳”应该是想象的故园之景,为虚写;“新雁南来雪满衣”是写忽见南来大雁尽着风雪,为眼前实景:虚实结合。回忆当年“杨柳依依”之往事,感叹“雨雪霏霏”之风霜,由欢乐转入伤感哀愁,今昔对比,更能突出对故人与故乡的思念之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