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微案四鉴赏表达技巧
微案四 鉴赏表达技巧 微点突破一 鉴赏表达方式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窗子以外 林徽因 (文本见本专题微案二的“微点突破”一 分析概括形象)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 行分析。(6 分) 答: 剖析 1.作者在首段就提出问题,运用第二人称来叙述,设置了和读者面对面交流的亲 切情景。第二段主要运用第一人称,第四、五两段转换为第二人称,这三段细腻描写了“我” 与“你”看窗外或远或近的情形,体现了作者对“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的 理性审视。 2.第六段中“你”和“我”两种人称交替出现,从“气闷”“受不了”“换个样子过 活去”等可看出作者的自我嘲讽与反思。 答案 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 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技法透视 散文取材广泛,联想丰富,不受时空限制,它是真心真情的艺术流露,一根主线贯串全 篇,主题明确而集中。散文的表达方式自由灵活。在一篇作品中,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都可以使用。 设问方式 1.(2017·全国卷Ⅱ)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 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2015·上海高考)本文是抒情散文,第⑪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效果? 3.分析某段落或全文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并举例。 4.鉴赏文中某段文字特定的表达方式。 5.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解题思路 熟悉散文主要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 1.叙述的人称 2.描写 3.抒情和议论 答题模板 具体的表达方式名称+列举文章内容+结合表达方式具体作用和文章内容分析。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苦瓜况味 秦勇 不知何时起,城里的人一到周末便往郊外跑,一家人,或是约几个朋友,去到乡下的农 家乐,吃一顿刚采回的蔬菜、池塘里的清水鱼。 若是到立夏,农家小院里、地坝边、菜地里,几根木棍或竹竿搭成的篱笆,绿油油地挂 满了瓜果。除丝瓜、黄瓜外,不时会看到一根一根青翠欲滴的苦瓜,掩映在篱笆墙的绿荫里。 仔细打量,苦瓜长在藤蔓上,藤蔓上星星点点地开着黄色的小花,次第垂挂着大大小小的苦 瓜。 那苦瓜,生生的,翠翠的,沾着露水,泛着绿光,但它不像丝瓜那样光滑,周身疙疙瘩 瘩,隆起许多卵形的凹凸小包,像癞蛤蟆其貌不扬,但也玲珑修长,翠得剔透。叫上农家乐 的老板,从藤上摘下几根鲜嫩的苦瓜,切成月牙状的小块,用蒜泥、姜丝、细葱、辣椒面、 香油等作料,腌上一盘生拌苦瓜,夹上一筷子,嚼上一小口,脆脆的,苦苦的,但又夹着一 丝甘甜、一缕清香,回味无穷。 苦瓜熟的季节,和朋友一起去喝夜啤酒,要么我请客,要么朋友请客,总是离不开点 上一个菜,那便是凉拌苦瓜,并且要特别给老板交代:“一定要生拌啰,不能焯水哈,整麻 辣点!”凉拌苦瓜,要鲜瓜生拌,老了不行,放久了不行;要现腌现吃,太熟不行,味浅不 行,还得配上一盘用花椒粉、胡椒粉、辣椒面、味精、盐巴等味料配制的“干麻辣”,吃上 一盘再一盘,让人大快朵颐。 有几家夜市很有名气,例如川江号子、田三嫂、藩寻味、泉潭屿、鱼老大、何大姐…… 这些夜店或在滨江路,或在闹市区,或在广场旁,或在路边小巷,有的以活色生香的凉菜出 名,有的以清淡可口的菜豆花出名,有的以香辣细嫩的烤鱼出名,有的以清醇新鲜的生啤酒 出名,各有一群粉丝,各有独特的味道。夜幕降临,新月初升,这些夜店已是人头汹涌,觥 筹交错,欢声笑语此起彼落,整得不亦乐乎,热闹到凌晨一两点方才打烊收摊,夜的喧嚣才 得以宁静。 城小,时间一长,这些店老板见到我,就知道我喜欢点那生拌苦瓜,不用再提醒,老板 就会给拌菜的服务员吼两声:“生拌啰,不焯水,麻辣味!”我会心一笑,感受着城里人那 少有的默契和温馨。于是开心地喝起酒来,偶尔也是折腾到凌晨,其他的顾客都已散去,酒 瘾未尽的朋友喊一声再开一瓶啤酒,坐在板凳上不住耷头打瞌睡的老板倏地跑过来,笑眯眯 地询问:“老师,还要点儿啥子?” 那一刻,我感受那老板多像一根苦瓜,天天熬到深夜,以菜为生,解人之馋,那么苦, 那么累,仍满脸笑容,不把自己的苦感染给客人。苦瓜也是,以己之躯,为人之餐,或清炒 鸡蛋,或爆炒肉丝,或炖排骨,不论与什么食材同炒同煮,总是独揽苦味,“不传己苦与他 物”,真是“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叫它“君子菜”, 也算名副其实。其实,生活中有着苦瓜情怀的人很多,微笑的空姐、哨卡的士兵、值夜的护 士、城市的清洁工,还有全天下的父母,何尝不是苦着自己、想着他人?我曾阅读肖复兴的 散文《苦瓜》,当读到“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 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心里总是一阵酸楚。母亲,怕是人世间最苦最苦的 “瓜”了。 有一次,我在下班的路上,遇见一个挑着提篮卖菜的婆婆,她佝偻着身子,蹒跚地走着, 篮里还有几个被人挑剩的苦瓜,表皮也蔫了,我叫住老人,买下了剩余的苦瓜,有一根很老 了,一半已褪成红褐色。我打算拿回家掏出籽来,来年春天种在阳台的花盆里,说不定会吃 上自己种的苦瓜。回到家,用刀剖开苦瓜,里面露出殷红的瓜瓤和瓜子,真叫人惊奇,捏几 颗放进嘴里,抿了抿,舌尖一丝淡淡的酸甜。看来,这一生清苦、外表平平的苦瓜,貌癞而 不悲,才美而不露,静静地咀嚼苦的寂寞,不以苦悲,却以苦留香,瓜熟蒂落,便是苦尽甘 来时。 苦瓜是最苦的,也是最有味的。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15 年第 4 期,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为下文苦瓜的出现作了铺垫,苦瓜新鲜、味美是作者必点的菜,不仅作 者喜欢吃苦瓜,城里人也都喜欢周末去乡下的农家乐吃苦瓜。 B.作者详细交代凉拌苦瓜的选材、方法,“要鲜瓜生拌……还得配上一盘用花椒粉、 胡椒粉……”是为了表现这样做后的苦瓜味美,让人大快朵颐。 C.之所以叫苦瓜“君子菜”,是因为它不论与什么食材同炒同煮,总是独揽苦味,“不 传己苦与他物”,这种可贵的品质正与君子的品质非常相似。 D.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切。能以小见大,因事及理,由平凡普通、其貌不扬的苦瓜 联系到现实人生,悟出瓜熟蒂落,便是苦尽甘来时的深刻道理。 答案 A 解析 “城里人也都喜欢周末去乡下的农家乐吃苦瓜”说法错误,文中说的是城里人去 农家乐“吃一顿刚采回的蔬菜、池塘里的清水鱼”,可见并非都为吃苦瓜。 ★2.文中第三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采用细节描写(铺陈)的手法。②形象细致地描绘出苦瓜的外形特征,使人如见 其物。③真实地再现了生拌苦瓜的过程及品味时特别享受的情景。(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抓住关键句“那苦瓜,生生的,翠翠的,沾着露水,泛着绿光”,明晓苦瓜的特 征的同时,也明白其运用了细节描写。另外抓住“夹上一筷子,嚼上一小口,脆脆的,苦苦 的,但又夹着一丝甘甜、一缕清香,回味无穷”,可看出“我”享受生拌苦瓜的苦味。 3.为什么说“苦瓜是最苦的,也是最有味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苦瓜虽苦,但作者品尝到的苦瓜夹着一丝甘甜、一缕清香,令人回味无穷。② 苦瓜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就像生活中许多有着苦瓜情怀的人一样,给别人的永远是 满脸笑容,不把自己的苦感染给别人。③苦瓜一生清苦、外表平平,貌癞而不悲,才美而不 露,静静地咀嚼苦的寂寞,不以苦悲,却以苦留香。 解析 解读这句话的内涵,重在解读“最苦”“最有味”。“最苦”“最有味”重在解 读苦中有一丝甘甜。然后抓住苦瓜的外表及内涵来影射人生,重在写人生不以苦悲,以乐观 向上来享受人生。 微点突破二 鉴赏表现手法 (2016·北京高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 之类的反应。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 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 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 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 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 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 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很了不 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 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 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 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 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 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 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 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 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 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 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 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 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 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 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 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 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 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 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时响动,肯定会影响到 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 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 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 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编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 一种释然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 的瘾。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 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关中 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烈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 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 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 着这种堪为大美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 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样唱着, 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 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 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儿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 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赏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作出了一个令全场 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 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 唱。观众席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和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 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取材于陈忠实的同名散文)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6 分) 答: 剖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语言、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的赏析的能力。“陷入遐想”后 的内容运用了联想和想象;“像是”后的内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这是……抑或是……也 像是”连用三个“是”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再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找出文段中化用古诗句的 描写,然后结合句子分析这种手法对体现老腔震撼力的艺术效果。 答案 ①联想。从老腔的腔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 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②比喻。将老腔的腔调比喻为骤雨拍击秋禾的啸响、雨润麦苗的 柔声等,既写出了老腔的雄浑奔放,又写出了婉约平和,将抽象的感觉化为形象的画面,生 动地写出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感受。③排比。“是”“或是”“像是”三个句子构成排比, 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④化用古诗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 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技法透视 “表现手法”这个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只指象征、托物言志、衬托、对比、 抑扬、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手法,广义的则包括修辞手法。高考卷一般使用的是狭义的概 念。如需要,可按先“狭义”后“广义”的步骤思考,即先考虑狭义的表现手法,再考虑修 辞手法。 设问方式 1.(2016·北京高考)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 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2.文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的理解。 3.第××段中的××手法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请结合有关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解题思路 熟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九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题模板 明确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表达效果(结合情感思想)。 针对练习 (2017·银川一中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百年震柳 梁衡 ①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 ②约在百年前,1920 年 12 月 16 日晚 8 时,在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 震级 8.5,裂度 12,死 27 万人,震波绕地球三圈,余震三年不绝,史称环球大地震。这远 远大于后来我国 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和 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 ③海原大地震实是地球的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所致,与近年来的汶川大地 震同出一因。有案可查,1982 年国家地震局曾在当地开深槽验土,探得 6 千年来,在海原 地区这两个板块就有 6 次因较劲失手而引发地震。第六次即海原大地震。这次地震,大地瞬 间裂开一条 237 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 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 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 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 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 ④为了寻找这棵树,从县城出发,车子在大山的肚子里翻上翻下,左拐右折,沿途几乎 没有看到人家。可想百年之前,这里更是怎样的荒凉寂寞。正当我心头一片落寞之时,身下 的沟里闪出一团翠绿,车头一折,拐入谷底。行到路尽之处,眼前的一棵大柳树挡住了去路。 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蹲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 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难怪我们在山顶上时就看见这里有一团绿云。欲问百年事,深山访 古柳。但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 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两个半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 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 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 这棵树的树龄已经有 500 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 400 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 100 年。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一根木头的断开如果是 用锯子来锯,无论横、竖、斜,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 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 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 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 不忍睹。但是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 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我稍一闭目,还能听 到雷鸣电闪,山摇地动。 ⑤柳树这种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 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 顽强。它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 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 丝的水汽。它有极强的适应性,适于各种水土、气候,也能适应突如其来的灾难。美哉大柳, 在人如女,至坚至柔;伟哉大柳,在地如水,无处不有。唯我大柳,大难不死,百代千秋。 ⑥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 27 万人的生命,为什么单 单留下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这株灾后之柳以过来人的身份向 我们宣示:战胜灾难唯有坚守。一百年了,它站在这里,敞开胸怀袒露着伤痕;又举起双臂, 摇动青枝。它在说: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生命。 ⑦我出了沟口翻上山头,再回望那株百年震柳,已看不清它那被裂为两半的树身,只见 一团浓浓的绿云。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 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我知道县里已经建了地震博物馆,有文字,有图片, 但是最生动的,莫如就在这里建一座“震柳人文森林公园”,再种它一沟的新柳。老树犹在, 雄风不减。绿满天涯,长风浩荡。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画图,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 历史教科书。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采用衬托的方法介绍海原大地震,把这场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 比较,便于读者更形象地认识这场地震的特征。 B.文章第③段巧妙使用动词和比喻修辞,形象地再现海原大地震情形,把大地震横摧 一切的气势写了出来,反衬了震柳的顽强的意志。 C.文章第⑤段采用说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抓住柳树柔弱又刚强、适应性强 等特征,对柳树进行了热情的赞美。 D.文章写地震撕裂了一棵树,可是这棵树却化作一团绿色的云,抚平了地球的伤口, 体现的是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和给人生机勃勃之感。 答案 A 解析 “便于读者更形象地认识这场地震的特征”错误,这里是平实的说明,没有形象 的表达效果。 ★5.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答: 答案 ①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塑造了震柳这一形象。②行文整散 结合,错落有致,增强了气势,有力地揭示了百年震柳的艰难的生命历程,更有感染力。③ 结构上,照应全文,为后文突出震柳的精神品质作铺垫。 解析 题干给出了赏析的角度——表达技巧,所以答题时先确定画线句所用的表达技 巧,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表达效果。画线句是对百年震柳的具体描绘,在与平常 木头的对比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刻画了震柳的形象,如“像一块凝固的岩石”运用了比喻, “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运用了拟人。整段文字整散结合,颇具气势,塑造了震柳的形象, 突出了震柳艰难的生命历程和顽强的生命力,这也为后文阐述震柳的精神品质作了铺垫。 6.“百年震柳”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 答案 ①“百年震柳”是灾难的见证者,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②“百年震 柳”承受了巨大灾难,历经百年后,顽强地活了下来,它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③“百年震 柳”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至柔至坚,适应性强,能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④“百年震柳” 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它让人从灾难、痛苦中挣脱出来,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动力,它告 诉我们:战胜灾难唯有坚守;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生命。 解析 题干要求探究“百年震柳”的深刻意蕴,这里的“意蕴”,除了指震柳的象征意 义和精神品质外,还应包含震柳给人们的启示和引发的思考。解答本题,主要从文中挖掘信 息,同时也要加入自己阅读文本之后的思考和认识。本文第⑤⑥段对震柳的精神品质进行了 探析,第⑤段写它顽强的生命力、极强的适应性;第⑥段写它给人们的启示——“战胜灾难 唯有坚守”“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生命”。 微点突破三 鉴赏结构技巧 (2018·运城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色的飘落 毛时安 ①初冬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夜。开始,轻轻拍着窗子。夜色中,圆圆的,一点 一点,趴在窗玻璃上,被屋里的灯光照着,闪着黑黑的幽光。渐渐变成了无声的催眠,在玻 璃上画出纵横交错的图案,打湿了你一夜的睡梦。冬雨,就像家人围着红泥小火炉的闲话, 伴着你,没有目的,漫长而亲切,带着些许的无聊和冗长。 ②没想到,一夜的冬雨,竟像最伟大的艺术家,以大地为画板创作了一幅夺人心魄的作 品。铺天盖地的金黄的落叶,在晨曦湿漉漉的微光中,层层叠叠,一直铺到了长街的尽头, 铺到了很远很远高楼和大地交界的地方。是这条街特色的行道树——银杏树的落叶。银杏的 落叶,不像白杨、梧桐、香樟的落叶,踩上去没有那种枯萎沙沙的碎裂声。它的落叶很厚实, 仍然带着刚离开树干母体的生命汁液。童车推过去,就像踱步在一片委婉抒情的黄地毯上。 它落叶的黄也是同样的耀眼夺目,同样的感人肺腑;但它的金黄,不是梵·高笔下向日葵燃 烧得令你疯狂的金黄,而是一种比白重一些的淡金、淡黄,有种若有似无,丝丝缕缕,沁入 你心灵,让你的灵魂为之轻轻颤动的情调。宝宝睁大了新生儿才有的雪山海子般清澈明亮的 眸子,眸子里也倒映着诗一般的金黄。 ③宝宝来到这世界不久,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天光下有这么多树叶在眼前这么灵动而壮观 地飞扬舞蹈。他没法理解落叶的意义,但出于本能,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能听懂自然、生 命和季节的语言。两只鼓鼓囊囊的小手像枝丫伸向蓝天,不断地比划着、挥舞着,小嘴不停 地“吼吼”地叫着……这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新生儿的无言的童话。 ④还依稀记得,初春我们搬来不久,嫩嫩的新绿在和煦的春风和清脆的鸟鸣声中,与晨 雾一起欢欣地爬上枝头的动人情景。一片片染着新生嫩绿的银杏叶儿,沿着细细的枝条争先 恐后地向天空涌去,把青春的梦想涂满湛蓝湛蓝的天空。还清晰记得,盛夏银杏叶儿浓得化 也化不开的深绿,一路高歌,沉甸甸地压满整条大街。每到入夜时分,它们伴着温馨的街灯 和飘浮在空气中的咖啡茶香的气息,彼此依偎,彼此摩挲。在月色星光下,用我们听不懂的 语言,倾诉着夏日浪漫的情怀。没想到时间这么快地就让它们走完了一次生命的轮回。更让 我惊愕的是,这生命的凋零竟会充满着如此恢宏壮观的诗意。 ⑤风,时大时小。就在金黄落叶纷飞的瞬间,我闻到了不远处传来的熟悉的黄浦江的气 息,听到了它粗狂而亲切的涛声。在这种冬日生命凋零的博大中,杜工部苍凉浑茫的吟诵“无 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穿越时空向我涌来。想到不久一场冬天的白雪将会彻底 埋葬这一声声金色的叹息,一次次金色的飞舞和凋零,一阵忧伤袭上心来。 ⑥不懂事的宝宝似乎并不认同我对生命的忧伤。他蹙着小鼻子,一只眼眯缝着,一只 眼圆瞪着,做着让你忍俊不禁的鬼脸。两只小手各握着一片妻递给他的银杏落叶。落叶就像 两把精致的泥金折扇,熠熠闪亮。他不停地扇着晃着,一路上,就像两只快乐的金蝴蝶在飞 翔,似乎在和空中飘洒的落叶比试着什么。小苹果般红扑扑的脸蛋上,写满了兴奋。 ⑦这时,不知谁家窗口飘来婉转的程韵: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新。再过两三 个月,满眼的新绿会重新像放学的孩子拥出校门那样,争先恐后跃上蓝天。到那时,我们的 宝宝也两岁多了,会满街蹒跚地走路了。 ⑧我和妻推着宝宝,相视一笑,一路穿过随风飘下的落叶,还有孩子手中两只快乐的金 蝴蝶……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本文用不少笔墨写宝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剖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结构的能力。此题注意结合内容上的需要和结构层次上的 安排需要,联系文本及写作主旨,同时结合文中特设人物的需求写作目的等,加以分析即可。 文章用不少笔墨写外孙“宝宝”,应该从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去思考。由“落叶” 写到“宝宝”,体现了由物及人的行文思路;写“宝宝”也有利于深化文章主题。 答案 ①宝宝是作者感悟生命的重要依托,描写宝宝的言行,显示出全文由落叶及生命 (由物及人)的行文思路;②描写宝宝欢快的舞动和兴奋的表情,既衬托了金色飘落的美丽, 表现了新生儿的活力和朝气,又引发并深化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技法透视 对散文思路、构思的整体分析,绝少不了对线索的分析,因为线索之于散文特别重要: 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使行文富于变化。看思路特点,梳 理全文内容、层次后,再看它在写作顺序上有何特点,如先总后分、先实后虚、先抑后扬等。 看文本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特点,如开头的抑扬,中间的衬托对照,结尾的以景结情等。 设问方式 1.(2016·天津高考)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2015·江苏高考)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3.本文主要写了几幅画面?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4.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效果、目的、用意、妙处等)? 解题思路 针对练习 (2018·哈六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纺车 张拓芜 夏夜的梦是酣适的。那张宽大而又深沉的床,经常被我一个人独占。竹席已被汗和油浸 成深红色,蚊帐是灰灰的,四根床柱子被岁月髹作了紫酱色,风从窗口吹进来,镂着“寿” 字的帐钩碰击着床柱子,叮咛叮咛像风铃一样的发出清越的声响,伴和着母亲的纺车声,那 是一阕母亲的摇篮曲,那是人间的天籁。 纺车是母亲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她生命的一部分。从少女时代就一只手牵着,一只手摇 着,把少女摇成了白发的老妪,把挺直的腰杆摇成佝偻。然后再教十六岁的女儿摇。再过几 十年,十六岁的女儿也会摇成六十岁的白发婆婆,叮咛声一声声的传下去,呜呀呜呀的纺车 声从远古传到年轻姐姐的手上,每个人都得挑起承先启后的责任,大约这就是历史,至少是 历史的一部分吧。 纺车是母亲的嫁妆,是当年跟着母亲的花轿一道进张家大门的。打这以后,姐姐妹妹和 我,鸡鸭牲畜缝缝补补以及那架历史悠远的纺车,成了母亲的全部。 总是被那呜呀呜呀一声高一声低的纺车摇醒。睁开眼从灰暗的蚊帐透视出来,一盏昏黄 疲惫的清油灯正照着母亲佝偻着的一团影子。影子忽儿长,忽儿短,皮影子戏一样的贴在地 板上。 灯盏是粗陶碟子,只是不情愿的噘着一张嘴,一共只有两根灯草芯,伸出半个脑袋,没 奈何望着这间古老、黝暗、沉寂的卧房。这间老屋怕有百十年了,传到父亲这一代已经是第 四代。屋顶每隔三年便得翻一次。夹墙里的“家蛇”已经碗口粗。一百多年该是多少天?三 四万个夜,纺车声从没断过。从奶奶的奶奶那个时代起,呜呀呜呀声便在这间屋子里响着, 这是中国农村的夜。 有了儿子还不能算熬出头,除了像奶奶一样有了孙子,才能捧白铜水烟袋呼噜呼噜悠闲 地吸两口,其实她老人家并没闲着,眼睛始终离不开藤条篮子里的纺锤子,她老人家一直在 背后监着工哪! “怎么,才三个?我年轻的时候,一夜要纺六七个纺锤子哪!” 这还是刚起头哪,才二更哩。 奶奶说她当年也曾常受她婆婆的唠叨。照这样类推下去,母亲也可把唠叨寄托在我身上, 有天我长大了,娶了媳妇,母亲就可以有找头了。但是母亲不是这种型的,她把什么都传给 姐姐,唯独没有唠叨和抱怨。她受多少委屈,吃多少辛酸,总是默默地忍着,尽管往肚子装。 母亲平时连话都少说,姑姑说她是金口玉言。 母亲年寿不高,四十九岁那年得了牙痈与世长辞。那时我才十岁,母亲没能见到她的媳 妇和孙子,母亲打开头就没存心在她媳妇身上得找头的。 那架纺车是大舅舅自己做的,为了传宗接代,纺车的座子是枣木板凳改装的,枣木坚重, 不蛀不朽,管用一二百年。管着纺锤子的那个六片竹片子绷起的空心轮子,竹片已换过好多 次,摇把的铁轴子已被磨损,细得像根小指头,唯独那块工字型的座子还稳重地,四平八稳 地停在地板上,纹风不动。 冬天纺麻,夏天纺棉。纺棉较干净些,只是纺锤子上拖出来的棉绒,飞满一房子,飞满 了母亲的一头一脸,竟分不出哪是白发哪是棉绒了,薄薄地落满一头,在昏黄的青油灯下, 竟像奶奶房里那张观世音画像头上的光圈。 冬天纺麻,总是一屋子的青臭,那是刚从浸在水里的麻皮身上发出来的怪味。母亲的双 手总是黑污污的,用衣袖子擦眼睛。姑姑和母亲的姑嫂感情很好,特地把父亲的一条破围巾 拆了,为母亲打了一双毛袜和半双手套,因为麻皮肮脏,毛线只打了手背的一面,指头上是 一根线头套着。 母亲姓沈,娘家在南陵县白箬坑。那是一个偏僻、贫穷、落后、闭塞的山村。母亲是兔 年生的,讳兔娘。她不识字,却能背几句女孝经。 母亲一年到头种麻种棉,养蚕缫丝,整年与纺车为伍,却从未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临 入殓时还是穿着那套洗得发了白,磨得发了光的安安蓝裤褂,姑姑看了心酸,当场脱下那件 奶奶遗留下来的团花缎子夹袄,放进棺材,一齐下了葬。 我既不知道母亲的生辰,也不记得母亲的忌辰,想起这,我就恨自己!那时已经十岁, 应该懂点事了,偏偏什么都不懂!想起姑姑赠葬的那件团花酱色夹袄,推断大概是暮春三月, 每逢杜鹃花落的时节,我便想起那架古老的纺车。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说“夏夜的梦是酣适的”,由此引出了对童年夏夜生活的描写,在作者的 记忆里,儿时的生活是艰辛。 B.文中“绷起空心轮子……细得像根小指头”不仅是在写纺车,也是在写母亲,侧面 说明了母亲的勤劳、辛苦。 C.从文中来看,奶奶对母亲十分苛刻,常常责怪母亲纺线太少,而且在母亲下葬时, 还不让她穿一件好一点的衣服。 D.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质兼美,通过对母亲和纺车相伴一生的回忆,表现了母 亲勤劳、善良而又忍让的性格特点。 答案 C 解析 奶奶“在母亲下葬时,还不让她穿一件好一点的衣服”,表述错误,从原文“姑 姑看了心酸,当场脱下那件奶奶遗留下来的团花缎子夹袄,放进棺材”来看,母亲下葬时, 奶奶早已去世。 ★8.本文有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两条线索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纺车;对母亲的无限思念。(2)散文围绕“纺车”展开,而“纺车”又是作者 感情的载体,通过对“纺车”的描写来记叙母亲的一生,由此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这样 就将两条线索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 解析 题目中第一问的关键词是“两条线索”。回到文中梳理全文可以发现,文中所叙 之事与纺车相关,而文章所抒发之情是对母亲的思念。这样,“物”线与“情”线两条线索 就很明确。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总是能将叙事与抒情交融在一起,在叙事中穿插抒情,在抒 情中推进叙事,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回答第二问。 9.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 答案 ①表达对逝去的母亲的思念。作者在十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回忆中母亲的纺车 声就像是摇篮曲,表现了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思念。②表达对母亲辛劳一生的疼惜。母亲成年 与纺车为伍,一生辛劳,到去世时也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作者在行文间表达了自己对母 亲的疼惜。③表达对自己不知道母亲生辰、忌辰的愧疚。母亲操劳一生,没见到作者长大成 人就去世了,而作者却不记得她的生辰和忌辰,表现了作者的愧疚和自责。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整体把握全文,明确文本写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具体内容, 把握作者流露出的感情。①本文是写来纪念母亲的,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② 母亲一生与纺车相伴,十分辛劳,而去世时还穿着旧衣服,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的疼惜。③ 而在文末,作者说“我既不知道母亲的生辰,也不记得母亲的忌辰”“我就恨自己”,表达 了对自己没有记住母亲生辰、忌辰的自责。由此可总结答案。 微点突破四 探究艺术构思 (2015·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 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 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 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 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 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 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 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 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 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 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 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 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 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 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 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 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 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 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 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 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 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⑦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 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 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 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 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⑧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 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 悲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 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 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地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 极盛时代。可是到了 19 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 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 受到一种失落! 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 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 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 看到专家的身影。 ⑪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 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⑫那么,谁救四堡呢? (节选自《癸未手记》,有删改) [注] 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印刷业兴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 名。 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 分) 答: 剖析 1.解答此题时应做到角度恰当,内容全面,术语准确,结合文本,表述清楚。首 先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谈谈对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的认识。由此清楚 答题方向:分析对象——五个问句;分析内容——丰富的意蕴和设置的巧妙。然后从文中找 出五个问句,先分别分析它们的意蕴,再总结归纳设置的巧妙。 2.第一个问句在第③段,表现了作者对考察四堡雕版的期待。第二个问句在第⑥段, 第三个问句在第⑦段,第四个问句在第⑪段,这三个问句表达了对四堡雕版现状的痛心和无 奈。第五个问句在第⑫段,表达了作者对四堡前途的担忧和对拯救这种文化遗产的呼吁。从 设置的特点来看,这五个问句层层递进,表达出作者对四堡雕版及其文化现状和前途的思考 和追问,形成文章内在的文脉,串起全文。 答案 ①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雅景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的愿望;中 间三个问句,表现作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痛心、无奈与不甘;最后一个问句,表 现作者对四堡雕版前途的担忧,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拯救。②五个问句,相互关联, 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兴衰和未来命运的反复思考与追问,形成文章内 在有机的文脉,串起全文。 技法透视 艺术构思探究是散文艺术特色探究中的主要内容,其题干多表述为:题为 “××××”,文章却写了××××,请对此加以探究。这种题型是基于全文主旨、结构思 路、艺术手法之间的关系判断,其探究内容多为材料与材料、材料与主旨、标题与文本等关 系处理意图或原因。答题的核心是联系文本,对二者关系从多角度、多方面做出准确的理解 与分析。 设问方式 1.(2015·山东高考)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 识。 2.这篇文章在安排材料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3.文章先写×××,后写×××。请结合全文的主旨,对这一构思艺术进行分析评价。 4.文章前面这样说,后面又那样说,是不是矛盾?请对此加以探究。 5.本文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解题思路 艺术构思类探究题“三步走” 1.明确考查特点。艺术构思探究是散文艺术特色探究中的重要内容,其题干多表述为: 题为××××,文章却写了××××,请对此进行探究。 2.明确思考方向。这种题型是基于全文主旨、结构思路、艺术手法之间的关系判断来 设问的,其探究内容多为材料与材料、材料与主旨、标题与文本等关系的处理意图或原因。 3.明确答题要求。答题的核心是联系文本,对二者关系从多个角度做出准确的理解与 分析。 针对练习 (2017·江西 4 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茶尖上的大千世界 蒋兰 ①近日阅读了两部日本人写于百年前的游记,其一是山川早水的《巴蜀旧影》,另外一 部是中野孤山的《游蜀杂俎》。巧合的是,他们用日本人特有的认真与细致,工笔描摹了峨 眉山的壮丽景致与奇异物产。峨参、雪胆、白腊、水晶、楠木、枞树、谷类、蟠桃等等,应 有尽有。沉重的物质世界在佛光与“兜罗锦云”的笼罩下缓缓飘飞,而峨眉山的茶香,却让 飘飞的世界舒缓下降,在一盏茶的时光里纤毫毕露,亭亭玉立,反刍背光之物的氤氲。但看 来这两位日本旅行者并不精于茶道,游记里只提到此地“盛产毛茶”。而据《峨眉志》记载: “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黑水寺绝顶处产茶一种,味初苦而终甘,不减江南春 茶。”1964 年,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到峨眉山万年寺与老僧品茗对弈,对所品之茶盛 赞不已,便问道:“这是何种名茶?”老僧人答道:“此茶乃峨眉山万年寺一带高山上的特 产,尚未命名,就请元帅赐名吧!”陈毅元帅凝视杯中之茶,只见汤清叶绿,芽脉碧透,一 派盎然生机,便由衷地说:“这茶多像鲜嫩的竹叶啊!就叫竹叶青吧。”从此,蜀中名茶竹 叶青,便远播四方了。 ②其实陈毅元帅喝的那茶,故名就叫“峨眉雪芽”,是中国扁平绿茶的代表,更是蜀茶 中的佼佼者。唐时谓“峨眉白芽”“峨眉雪茗”,宋时又有“雪香”“清明香”的雅称。唐 代诗僧贾岛在《送朱休归剑南》一诗中道:“芽新抽雪茗,枝重集猿枫。”可见当时由峨眉 山道、佛两门焙制的“峨眉雪芽”在唐代已是闻名遐迩,位居国茶之列,飘香长安了。 ③如果说很多绿茶是雨雾的宠儿,那么,“峨眉雪芽”则是雪的公主。峨眉山风景区西 面的小凉山方向,至今存在着一种鲜为人知、被世界气象和物候学界称为“华西雨屏”现象 的特殊气候带,形成了每年长达 140 多天的峨眉雾凇、130 多天的雨淞、近百天的雪霁现象。 因为雪的滋润,茶的香气滋味会更胜一筹。今天,代表峨眉山茶文化的“峨眉雪芽”两万余 亩有机生态茶园,分布在远离景区的黑水村、龙洞村等几个村落,仿佛森林放置在记忆底片 上的倒影。在海拔 800 米一线的茶园,几乎被树冠如云的楠、樟、柏、杉所浸润;而海拔 1000 米以上的茶园,则由竹、棕、杉及乔木类药用植物杜仲、黄柏所重重掩映,形成奇特 的共生。“峨眉雪芽”置身于一片净土,吸纳天地精华,与数千种野生植物、动物共生共荣。 因此,天地之灵,并不总作佛门狮子吼,更多的时候,它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泽被万物! ④而今,在峨眉平原已经被油菜花铺垫出一层花毯的丽春时节,峨眉山海拔 1000 米以 上的茶园里,黝黑的茶树终于吐出一星嫩绿,击碎挂在枝条上的残雪,让春的天使之足,站 立在针尖之上舞蹈! ⑤在距离金顶不远的杜鹃池路边,我要了一杯“慧心”级的雪芽。冲入沸水,看着茶杯 里的茶叶片片打开,一芽一叶,渐而聚集在杯底,根根玉立,宛如芭蕾舞的足尖。我端起杯 子,慢闻细品,味淳意幽。水中的茶叶仿佛一个妙女舒展峨眉。我突然想,尽管峨眉山的得 名有四种说法,历来争论不休,但有没有一种巧合,是某个人在此品茗,见茶叶舒展如女子 之眉而获得一个惊人暗喻呢?呵呵,这些推测,只能留待好事者去评说了。 ⑥其实,任何一个钟灵毓秀之地,有名茶问世,好像总是合理的。但有名未必就好。那 些深蕴大道的事物,总是以一种平常心,来面对喧嚣世界的。恍惚间,我仿佛明白了一些“峨 眉雪芽”的玄机与禅意,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须弥藏芥子[注]是事实,芥子纳须弥是禅理。 一片茶叶,蕴藏着峨眉山的天籁净土,蕴藏着飞舞于百峦青翠之上的晕光。一万年寺,一峨 眉茶,如山光水影,在静心品茗中,人们总能感受到一些置身红尘之外的静美——这就足矣。 ⑦这伫立于水杯里的茶叶,舒展的峨眉,是普贤菩萨的“印相”(手的姿势)吗?所以, 盏中暗香浮游、香溢四袭的峨眉雪芽,既无须像陆游那样去比较贡茶顾渚春,也根本无须去 比肩龙井茶,因为,普贤的手影是不可比的。 (选自《极端植物笔记》,有删减) [注] 须弥藏芥子:须弥,古印度神话中的高山,后为佛教所用;芥子,比喻极为微小 的事物。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陈毅元帅在不知蜀山名茶已有“峨眉雪芽”之名时,将它取名为“竹叶青”,较好 地体现了这茶中佳品的形状、色泽特征。 B.作者称“峨眉雪芽”是雪的公主,是因为这茶生长在峨眉山深处,不仅长年有雨雾 相随,还常常与雪为伴,冒雪萌生,得到了不同一般的滋养。 C.峨眉山的得名有四种说法,历来难有定论。作者看沸水中的茶叶舒展如女子之眉, 便推测山之得名可能出于这惊人的巧合。 D.文章结尾处,作者说顾渚春、龙井茶再好,也难以与“峨眉雪芽”比肩,因为前两 种茶再好也是俗世之物,后者却是“普贤的手影”,是佛中圣物。 答案 D 解析 作者文中没有贬低另两种名茶的意思,而是说有超然物外的平常心,就不必去争 高下。 11.细读全文,简要说明散文标题“茶尖上的大千世界”的含意。 答: 答案 像“峨眉雪芽”这样的茶中佳品,是置身于一片净土,吸纳天地精华,与数千种 野生植物、动物共生共荣而长成的;因此,品茶之时,亦能从一杯佳茗反观世界,悟出“芥 子纳须弥”(一杯茶中蕴藏着大千世界的奥秘)的禅理(哲理)。 解析 “茶尖上的大千世界”的字面意思是小小茶叶囊括大千世界,有丰富的内涵。它 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解答本题的重点。从全文看,表现茶叶内涵的内容有两处:一是第③段, 关于“峨眉雪芽”的形成,“‘峨眉雪芽’置身于一片净土,吸纳天地精华,与数千种野生 植物、动物共生共荣”;二是第⑥段,从“峨眉雪芽”中品出的“芥子纳须弥是禅理”。由 以上两个方面阐述“茶尖”与“大千世界”的联系即可。 ★12.这篇散文在选材和结构上都颇具特色,请加以探究。 答: 答案 (1)选材上:取材面很广,既有与“峨眉雪芽”相关的植物学、地理知识,又融 入了古诗、传说、逸事、游记等丰富的材料。 (2)结构上:紧紧围绕“峨眉雪芽”这一主要描述对象,由物及理(或:由浅入深,以小 见大),既开合自如,又严谨有序(或:形散神聚,形散而神不散)。 解析 分析文章的选材特点,先明确文章的写作对象,然后梳理文章所选的材料,进行 概括。(1)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峨眉雪芽”,所选材料,第①段有日本人的著作,《峨眉志》 的记载,陈毅元帅给茶叶赐名的故事;第②段,有关于“峨眉雪芽”的古诗;第③④段,是 对“峨眉雪芽”生长环境的说明;第⑤段,是写作者品茶感受和关于峨眉山名字由来的推测; 第⑥⑦段,写从茶叶中品出的道理。由此可见,文章选材非常丰富,既有植物学、地理学方 面的科学知识,又有文学方面的内容。(2)文章的结构特点从梳理中也可以看出来,全文以 “峨眉雪芽”为中心,先介绍与“峨眉雪芽”有关的文化传说,再揭示其中的道理,由物及 理,形散而神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