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树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
www.ks5u.com 成都树德中学高2018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 阿里巴巴金融对小微企业实行贷款,目前已有了几十万家用户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了贷款。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如果不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将会很快被时代所抛弃。实际上,信用模型的建立并非偶然,它受到技术、资金、设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其中最易被忽略、但却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社会关系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 成功企业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腾讯微信从一开始的大量用户的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发展,先是社交平台后来发展到支付平台,最后是理财,最终涉足金融领域,这些都和社会资本初步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针对金融服务领域,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能够提升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有效降低违约率,降低交易成本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它需要被银行所重视。 虽然小微企业的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攀升速度比较快,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满意度仍然很低。对于信贷来讲,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内涵有着较大差距,惠普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而传统金融则注重盈利性。中小企业贷款,由于抵押担保的信用程度比较低,信息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称,贷款机构的风险成本相对而言较高。此外,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小,因此,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显然并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政府为了推动惠普金融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奖励措施,但是仍旧不能有效弥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 营业点数量少、业务经理人数有限是国有银行推行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但是互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为惠普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几年,银行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缺乏主动性,加上完全脱离了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新的操作更为便捷的支付形式的出现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急需借助互联网来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应对互联网金融下几何级增多的客户量。传统的商业银行逐渐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同时紧跟互联网潮流开设了各自的银行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开放与连接。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难点就是信息成本较高,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该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在不断壮大,其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使得供应链金融可以得到高效发展。供应链金融脱离了仅仅针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通过深化和中小企业的合作,结合贸易背景实行真实的审查,在中小企业交易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基础上,提供配套金融业务。在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基础上可以极大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 (选自《互联网金融之问——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现在与未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金融行业由于没有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受到互联网金融不断蚕食,即将被时代所抛弃。 B. 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传统金融以盈利性为主,而惠普信贷则以社会性、公益性为主。 C. 传统的商业银行应紧跟潮流,借助网络实现操作业务平台的扩展,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的同时,还可开设银行微信公众号。 D.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营业点数量少、业务经理人数有限的难点问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二段,以腾讯微信的发展为例,论证了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无论对互联网金融还是对传统金融都是极为关键的因素。 B. 文章第三段,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内涵的差距,论证了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的优势,论证了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兼容的必要性。 D. 文章从多角度多层面论述了传统金融存在的弱点,目的是为了阐明现代互联网金融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和美好前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聚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再建立社会诚信资本,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提升有促进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B. 政府采用多种办法来推行惠普金融的发展,虽然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小,但如不能解决贷款中存在的风险与损失问题,仍然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C. 支付宝等便捷酌支付形式的出现给传统金融带来挑战,商业银行急需借互联网拓展业务领域,以满足互联网金融下增长迅速的客户需求。 D. 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供应链金融的高效发展,极大地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深化与中小企业的合作。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首先仔细阅读各个选项,理解选项含义,然后找到文中与之相关的语句,进行比照辨析,最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选项。这就是常说的“比对法”。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错误类型主要有“曲解文意”“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扩大或缩小概念范围”等。比照辨析时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要联系上下文体会,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本题A项,原文第一段“传统金融行业如果不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将会很快被时代所抛弃”只是假设。 B项,原文第二段“惠普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而传统金融则注重盈利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是普惠信贷,而非传统金融,扩大范围。 D项,原文第五段“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难点就是信息成本较高,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该问题”,张冠李戴。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也就是考查学生对论证知识的深度把握的能力。学生首先要具备论证的必备知识,阅读文本时注意弄清论题、中心论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和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统辖的论据,论证方法的类型。 本题B项理解对比论证的作用错误。“文章第三段,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内涵的差距”,不是为了论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而是将中小企业融资难归因到传统金融的不足。其余三项理解正确,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材料的正误以及由此推理得出结论正误的考查,归纳内容要点错误类型主要有曲解文意、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偷换概念等;推理结论错误类型主要有过于绝对化、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等。考查根据文本内容合理推论,将成为此类试题的主流方向。 本题A项表述混淆前提条件,原文第二段“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表明是先有了“社会诚信资本”,才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而不是“聚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再建立社会诚信资本”。其余三项表述正确,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深度把握能力,具体来说是三大能力: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分析能力和简单逻辑推理能力。这是一个合格高中生在议论分析方面的必备能力。 阅读文本时,勾画圈点,整体把握。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提取信息的过程,是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和思路的过程。 解题作答时,回归语境,仔细比对;认真分析,合理推论。首先弄清题干要求是选择错误项还是正确项;接着在仔细理解各个选项意思及选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把各个选项回归到原文中各个选项对应的语境中进行反复比对,最后根据题干要求作出答案。比对时,注意比对以下几个方面:①比对词语(概念),看它与原文中的词语在其内涵与外延上是否一致;②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③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由低到高分别是劳务出口和自然资源出口、产品出口、知识产权的共享。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我国的对外合作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与知识产权共享相结合的形态。 “一带一路”是我国站在全球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发起的共商规则、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联动倡议,合作共赢是“一带一路”倡议追求的长期战略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单纯扩大中低端经济增长要素存在诸多局限性,只有坚持知识共享,才能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合作,最终实现共享繁荣的目标。 以技术要素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当今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技术附着于实物商品,并通过产品出口实现经济利润,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越高,其利润越大。我国在高铁、核电等基建领域以及5G通信、风电设备、多晶硅、光伏电池等新兴领域,已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已经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知识产权共享的跨越。“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与我国存在现实发展势差,以知识产权共享为关键的国际合作将占据重要地位。 (摘自《知识产权共享将占据关键地位》,《光明日报》2018.12.26) 材料二: 2008年6月5日,我国颁布施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年来,我国修改完善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和知识产权法庭……到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中请量达到138.2万件,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达到5.1万件,排名全球第二。 知识产权制度的逐步完善,不仅能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标注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四十年间,外资企业成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完善的亲历者、见证人。最近,广受关注的苹果与高通公司专利诉讼在福州中级人民法院有了新进展。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在遇到专利纠纷时,选择到中国来寻求正义。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彰显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 也不可否认,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比如维权成本与侵权成本不匹配的矛盾如何解决?“洗稿”“伪原创”等打擦边球的侵权行为不时出现,对于这样隐蔽性强、取证难的侵权行为又该如何处理?在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进程中,这些问题亟待破解。 (摘编自张凡《保护知识产权,凝聚创新力量》《人民日报》2018.6.5) 材料三: 近日,日本媒体被一则消息拨动了神经——中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日本经济新闻》直指,在日本技术立国的地位出现动摇的背景下,知识产权领域逐渐走向“中美两强”时代。 日经中文网报道,3月2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2017年全球企业等申请国际专利的统计数据,中国申请专利数量增加13.4%,成为唯一一个专利申请数增速为两位数的国家,达到48882项,超过日本的48208项,升至第二位。日本的申请数量增加了6.6%,但以微弱差距位列第三。而占据首位的美国,去年申请数量为56624项。 “中国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强国’是日媒关注这一消息时开门见山的看法,而对于中国如何成为“强国”,内驱力从何而来,外界始终对中国保持着“强势围观”。《日本经济新闻》的最新报道提到,中国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将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举全国之力改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 俄罗斯《独立报》3月初则援引经济分析师阿尔乔姆•杰耶夫的观点说,“中国目前遇到了贸易摩擦、全球爆发新危机等问题,中国不得不在迅速完成外部订单的同时,向主要贸易伙伴推广本国技术和产品。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激烈动荡的时局中保有安全感。”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3.23)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国在高铁、核电等基建领域和5G通讯、风电设备等新兴领域,有一些技术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知识产权共享的跨越。 B. 我国技术的迭代,产业转型的升级,对外开放的扩大,促进我国颁布施行一系列法律及对这些法律的修改完善。 C. “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发展相对滞后,这是我国的对外合作呈现出与知识产权共享相结合的形态的重要原因。 D. 苹果与高通公司专利诉讼选择在中国福州中级人民法院展开,反映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在2017年企业申请国际专利数量增长率超过10%,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有望超过美国,升至专利申请数量的第一位。 B.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报道了中国在专利申请方面的成就,材料二还分析了专利保护的不足,材料三则引入了外媒的相关评价与分析。 C. 我国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不断加大,释放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信心,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强国。 D. 我国出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将对解决知识产权方面“维权成本与侵权成本不匹配矛盾”产生积极作用。 6. 中国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 【答案】4. B 5. C 6. ①有利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实现共享繁荣的目标;②促进以技术要素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的共享,有利于经济增长;③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④增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⑤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有利于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改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⑥在贸易摩擦、全球爆发新危机等情况下保有安全感。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概括能力。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准确理解文中素材运用的意图。首先仔细阅读各个选项,理解选项含义,然后找到文中与之相关的语句,进行比照辨析,最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选项。这就是常说的“比对法”。 A项,理解区间是“我国在高铁、核电等基建领域以及5G通信、风电设备、多晶硅、光伏电池等新兴领域,已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已经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知识产权共享的跨越”;A正确。 B项,颠倒因果。答题区间是材料二第二段中“知识产权制度的逐步完善,不仅能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标注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表明“知识产权制度的逐步完善”是因,“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大对外开放”是果,而B项的表述把“技术的迭代,产业转型的升级,对外开放的扩大”当成了因,把“法律的颁布及法律的修改完善”当成了果,造成了因果颠倒。B错误。 C项,理解区间是“单纯扩大中低端经济增长要素存在诸多局限性,只有坚持知识共享,才能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合作,最终实现共享繁荣的目标”“‘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与我国存在现实发展势差,以知识产权共享为关键的国际合作将占据重要地位”;C正确。 D项,理解区间是“最近,广受关注的苹果与高通公司专利诉讼在福州中级人民法院有了新进展。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在遇到专利纠纷时,选择到中国来寻求正义。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彰显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D正确。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以及由此推理得出结论正误的考查,归纳内容要点错误类型主要有曲解文意、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偷换概念等;推理结论错误类型主要有过于绝对化、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等。考查根据文本内容合理推论,将成为此类试题的主流方向。 A项,理解区间在材料三第二段,推论表述正确; B项,对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理解分析正确; C项,“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强国”错误,“中国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强国’”是日媒的看法,不能表明是客观现实,并且我国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才提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此处是把可能性表述成了客观性;C错误。 D项,对《“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推论正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出台“将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举全国之力改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当然对解决“维权成本与侵权成本不匹配的矛盾”产生积极作用。D正确。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通常是定向概括,注意审清题干,根据题干的相关要求抓关键词句筛选概括。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筛选重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归类。 本题解题审题非常重要。题干要求结合材料概括“中国发展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也就是要结合所给的每一则材料从发展知识产权战略的价值和作用的高度去筛选。从材料一中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单纯扩大中低端经济增长要素存在诸多局限性,只有坚持知识共享,才能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合作,最终实现共享繁荣的目标”可以筛选出“有利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实现共享繁荣的目标”;从“以技术要素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当今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中可以归纳出“促进以技术要素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的共享,有利于经济增长”;从材料二的“知识产权制度的逐步完善,不仅能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标注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中可以概括出“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从“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彰显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中可以概括出“增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从材料三的“中国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将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举全国之力改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中可以概括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有利于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改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从材料三的最后一段可以概括出“在贸易摩擦、全球爆发新危机等情况下保有安全感”。整理以上分析,便可得出答案。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 首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答题:①抓住关键部位,联系整体揣摩。对新闻的中心内容而言,新闻的导语、文中陈述的事实文字等,都是关键部位,同时要认真思考文本全文的内容,概括时二者要有机结合。②归纳层次要点,综合各层层意。逐层地、由多段意思向中心意思提炼。③提取关键信息,重新组合。有些材料,没有明显的中心句,必须对每个独立句或对几个相对中重要的互有关联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概括,由点到面,归纳概括出要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庄 重 朱以撒 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 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 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了。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 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病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 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布莱克说:“从一粒细砂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便是天堂……”这“看”里肯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 庄重的高级形式是敬。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朱子语类》)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都是有道理的。人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满了联系。庄重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帖的安顿。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在这个越来越娱乐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迅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 放下书本,在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烁着艳丽的灯影里,我看到一个城市在娱乐中漂浮无定。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可以带出与之相伴的那段沉重的时光。可惜——没有噱头。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黯淡无光,本该让城市铭记的人,在娱乐声色中,渐渐被遗忘了。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肯定浮华起来。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的录影带就好了,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 那么,自问: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 庄重,它所持有的庄严、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太多的娱乐色彩,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止我们顺利追求一些本质的东西。 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空屋。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弘一法师病中写下“悲欣交集”开篇,渲染寂静肃穆的氛围,让人感慨时光易逝。 B. 作者认为人生需要各种仪式,是因为他认为仪式本身就能让人们体会庄重,懂得敬畏。 C. 作者引用朱熹的话,既是对上文“庄重”的总结深化,也引出下文对当代人缺乏敬畏的批判。 D. 浮华的生活让城市的人们沉溺于娱乐,从而失去庄重之心,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 8. 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答。 9.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最后一段划线句的作用。 【答案】7. C 8. ①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②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怀有感恩之心;③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④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 9. ①在内容上,运用比喻,将遗留在树干上的蝉壳比喻为空屋,表现蝉壳被抛弃后仿佛人去屋空,流露出作者对人们抛弃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的隐忧与伤感,形象含蓄,令人思索与回味。②在结构上,承接上文,是对作者观点的深化。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散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选项是从“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角度命制;考查的能力是“分析”“鉴赏”,有别于信息的筛选整合。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A项,“让人感慨时光易逝”错误,应为“让人感到离世的庄重”。A错误。 B项,“他认为仪式本身就能让人们体会庄重,懂得敬畏”过于绝对。作者认为“仪式”很重要,应该郑重其事地举行,但仅仅有仪式是不够的,“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B错误。 C项,对朱熹的话的作用理解正确。C正确。 D项,“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无中生有。作者渴望人们铭记城市英灵,让城市持有庄严深重的生活气息。D错误。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归纳文本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通常是定向归纳。首先要弄清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定向分条筛选归纳。 本题要求概括“庄重”的表现,答题区间是从全文筛选概括。从全文看, “庄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生命的到来或逝去,具体事例为弘一法师的离世(正面)和城市办丧事(反面);②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具体事例为二姨吃饭;③天地间的诸多人事,理解区间为第7段;④城市的英灵,理解区间为第8段。综合“庄重”的表现方面及其应持有的态度,便可得出答案。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散文句段作用能力。此类试题通常考虑的方向有:(1)思想内容,(2)篇章结构,(3)表达效果,(4)读者感受。答题时,注意所给句段的位置,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 本题所给句子处于文章结尾处。从表现手法上看,本句运用比喻修辞,将遗留在树干上的蝉壳比喻为空屋,表现蝉壳被抛弃后仿佛人去屋空;从思想内容上,本句流露出作者对人们抛弃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的隐忧与伤感;从表达效果和读者感受来看,本句形象含蓄,令人思索与回味;从篇章结构上看,承接上文,是对作者观点的深化。综合以上分析,整理归纳作答。 【点睛】紧扣内容与位置分析散文句段作用 考试对散文结构思路的考查往往以分析句段作用的形式出现。这是因为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是全文行文思路的表现。句段形式有开头段、结尾段、中间段、插入段。对句段作用的分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从思想内容上考虑。(1)联系本句(段)的含意,突出强调了什么内容或揭示了什么意思。(2)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情感态度。 2.从篇章结构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就是统帅全文、过渡、照应题目、前后呼应等作用。句段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相同。 3.表达角度。(1)看所给文字在表达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2)有何表达效果。 4.读者感受。看句段文字能给读者带来什么感受。通常术语有增强可读性、趣味性、增强文化底蕴,吸引读者,促使读者思考,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纯仁字尧夫,其始生之夕,母李氏梦儿堕月中,承以衣裾,遂生纯仁。资警悟,八岁,能讲所授书。以父任为太常寺太祝。中皇佑元年进士第,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易长葛,又不往。仲淹曰:“汝昔日以远为言,今近矣,复何辞?”纯仁曰:“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虽近,亦不能遂养焉。”仲淹门下多贤士,纯仁皆与从游。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色。仲淹没,始出仕。签书许州观察判官、知襄邑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凡牧地隶县,自纯仁始。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仓①振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待郎。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义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已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亲族有请教者,纯仁曰:“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其人书于坐隅。熟寐而卒,年七十五,谥曰忠宣。 注:①常平仓: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 (选自《宋史・范纯仁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B. 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C. 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D. 毎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祝是官名,属太常寺,主管祭祀,是《周礼》中规定的儒教神职官员之一。 B. 皇佑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 C. 尚书即尚书省,古代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三省”之一,主要负责审查诏令。 D. 谥是古代皇帝、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纯仁天资聪颖,学习非常刻苦。他很小的时候就能够讲解所学书本上的内容,成年以后仍然经常学习到深夜,以致油灯把帐顶都熏成了墨黑色。 B. 范纯仁一身正气,维护百姓利益。皇帝值宿卫士的马踏坏了庄稼,范纯仁抓捕一人处以杖刑,被上告朝廷,他义正辞严,最后皇上下诏释放了他。 C. 范纯仁赈灾得力,深受百姓爱戴。他赈灾救济百姓,却被指责虚报救活人数,朝廷派人追査,百姓不忍心牵累范纯仁,虽秋季歉收仍争相归还粮食。 D. 范纯仁为国荐才,毫无个人私心。为使有用之才不被朝廷错失,他举荐人才坚持公论,不使那些人才知道是他推荐的,惟愿朝廷不错失正直的人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虽近,亦不能遂养焉。 (2)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仓振贷,僚属请奏而须报。 【答案】10. D 11. C 12. C 13. (1)怎么可以把俸禄看得很重,把离开父母看得很轻呢?(长葛县)虽然离家近,也不能实现我赡养(父母的愿望)。 (2)主持管理庆州,秦中地区正遭遇饥荒,(纯仁)擅自打开粮仓(发放粮食)赈济(百姓),下属官吏请求上奏朝廷等待批复。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考查断句的能力实则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文言句子停顿的能力。断句,断出来的一定是句子,也就是说断出来的句子联系前后文来看一定是一个主谓句。所以主谓结构是断句的重要原则。答题时,首先看四个选项断句相同的地方,在原文中断出,然后仔细斟酌各项断句不同的地方:找出动词(谓语动词),看前后的搭配,理解意思,确定主谓结构,作出判定。当然,还可借助常见的语尾助词、句首标志词、特殊的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的对称性来进行判定。 本题断句,宜采用标志法和句子结构的对称性来断句。看四个选项,标志“曰”后必断,排除AC ;“责人则明”、“恕己则昏”、“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结构对称,其中间不能断开,其后必断,辅之“圣贤地位”是“至”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职官知识、古代地理知识、古代礼仪知识、古代典章制度知识以及古代讳饰知识等。此类知识主要靠平时积累,尤其是必修版本出现过的文化常识和做文言试题中曾经出现的文化常识。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C 项表述错误。“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令、审查诏令和执行诏令。“主要负责审查诏令”是门下省的职责,尚书省的职责是负责执行诏令。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选项的设置基本固化,主要是概括传主所做的事和性格特征;呈现的方式均为概括的要点加要点的依据;错点的设置基本上都在依据上,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还会在一些词语的误译上做文章。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把选项回归到原文中,找到细微差别。 本题C项“虽秋季歉收”理解有误,“会秋大稔”正值秋天大丰收。其余三项理解正确,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重字字落实。得分点在各种文言现象,即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各种文言句式,同时注意语句通顺。 (1)句注意以下翻译。岂,怎么;重于禄食,把俸禄看得很重,状语后置;轻,意动用法,把……看得很轻;去,离开;遂,实现。 (2)注意以下翻译。知,主持管理,担任知州;方,正;发,打开(粮仓);振贷,“振”通“赈”,赈济,救济;须报:等待回复或批复。 【点睛】文言文的断句 文言断句,可以体现一个高中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和朗读的停顿能力。汉语的基本句型是主谓句,所谓断句,断出来的句子联系前后文来看一定是一个主谓句,所以主谓结构是断句的重要原则。答题时,首先看四个选项断句相同的地方,在原文中断出,这可以帮助我们降低理解句子的难度;然后仔细斟酌各项断句不同的地方:找出动词(谓语动词),看前后的搭配,把动词施动者和受动者明确出来理解意思,确定主谓结构,作出判定。当然,还可借助常见的语尾助词、句首标志词、特殊的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的对称性来进行判定。不过,这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参考译文 范纯仁,字尧夫,在他出生的那天晚上,母亲李氏梦见小孩从月亮中坠下来,她用衣襟接着,就生下了范纯仁。范纯仁天资机警颖悟,八岁就能讲解所学的书。因为他父亲的官职而担任太常寺太祝。考中皇佑元年进士,调任武进县知县,但因远离双亲而不赴任;改派为长葛县知县,仍然不前往。范仲淹对他说:“你以前总以远离双亲为理由不去赴任,现在很近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范纯仁说:“怎么可以把俸禄看得很重,把离开父母看得很轻呢?(长葛县)虽然离家近,也不能实现我赡养(父母的愿望)。”范仲淹门下有很多贤能之士,纯仁都与他们交游。不分白天黑夜,努力学习,到半夜还不睡觉,把灯放在帷帐中,(烟雾)把帐顶都熏成了墨黑色。范仲淹去世后,(纯仁)才出来做官。出任许州观察判官、襄邑县知县。县里有一处牧场,卫士在那里牧马,马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范纯仁抓捕了一个卫士处以杖刑。这处牧场本来不隶属于县里,主事的人发怒说:“这是皇上的宫廷值宿护卫,你一个县令怎么敢如此?”就把这件事向皇上禀报,朝廷审查治罪,很是急迫。范纯仁说:“供养军队的钱物是从田税里出的,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 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皇上下诏释放了他,并听任牧地由县管辖。宋朝牧地归县管辖,是从范纯仁开始的。主持管理庆州,秦中正遭遇饥荒,(纯仁)擅自打开常平仓(发放粮食)赈济(百姓),他的僚属请求上奏朝廷等待批复。纯仁说:“若待批准则等不及了,我会独自承担责任的。”有人指责他保全救活百姓的数目不真实,(皇上)下诏书派使者核实追查。正值秋天大丰收,老百姓高兴地说:“范公的确使我们活了下来,怎么能忍心牵累他呢?”昼夜争着把粮食粟米送还给他。等到使者到来时,已经无没有欠什么了。朝廷授予范纯仁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的官职。范纯仁凡是举荐人才,一定凭天下公众的议论,那人并不知道自己是范纯仁推荐的。有人说:“担任宰相,怎么能不罗致天下的人才,使他们知道出自自己的门下呢?”范纯仁说:“只要朝廷引进任用人才不错失正直的人,何必要知道是我推荐的呢?”范纯仁的性格平易宽容,不用疾言厉色对待别人,符合道义的,他就挺身而出,一点也不屈从。常常告诫子弟说:“即使是愚笨到了极点的人,要求别人时却是明察的;即使有聪明才智,宽恕自己时也是糊涂的。如果能用要求别人的心思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思宽恕别人,不用担心自己不会达到圣贤的境界。”有一个来向他请教的同族亲人,纯仁(对他)说:“只有俭朴可以用来促进廉洁,只有宽恕可以用来成就美德。”那人把(这句话)写在座位的一角上。范纯仁在熟睡中去世,享年七十五,谥号“忠宣”。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新晴山月 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①。 注:①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 14. 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诗人从题中“月”入笔,形象地写出了林中月景,表现诗人对月景的赏鉴。 B. 颔联写诗人因“久不能寐”而独自在月下徘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之情。 C. 尾联把昆虫鸣叫与自己低吟诗歌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物我交融,别有兴味。 D. 这首诗两联写景,两联写情,自然融合,酷肖唐代王维、孟浩然的山水诗风格。 15. 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14. B 15. 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首联描绘透过高松的月光,地上如画的月影,是静景;颈联风吹池荷,雨打果落,是动景。山果坠落,时时发出响声,更加突出夜的静谧。②视听结合。首联描绘透过高松的月光,地上如画的月影,是视觉描写;颈联风吹池荷,雨打果落,是听觉描写。③比喻。首联写落影画地,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月光洒在林中,与松树的影子交织成一幅水墨画。④拟人,颈联诗人赋予荷和山果人的情感,用“怯”和“病”两个字,形象生动写出池塘里的荷花因怕风吹而将叶子卷起,山上的果子因遭到雨打而纷纷坠落的情景。⑤妙用动词。首联“漏”字将月色透过浓密的树阴描写得活灵活现,“画”字在将林间月影刻绘得入木三分。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歌,然后将各个选项回归到原诗句中进行分析。错项的设置通常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本题B 项赏析颔联的思想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之情”错误。颔联的意思是“我在林中月光下徘徊,被这夜景深深地迷住了,夜深了,还丝毫没有睡意”,其中“爱”字表明作者喜欢此时此景,“久不能寐”表达的是因被月景所迷,丝毫没有睡意,其中蕴含的情感是对月色的愉悦之情,而不是“孤独苦闷之情”。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通常有定向赏析和非定向赏析。首先结合注释,逐字逐句翻译答题区域的诗句,然后弄清写了何种意象,表达了意象的何种特点,表现出了何种意境,使用何种技巧表达的,有何表达效果,最后结合题干的要求作答。 本题是定向赏析。根据题干要求,本题的答题所指的诗句是首联和颈联,这两联都是写景。首联的意思是“稀疏的月光透进了高耸的松林,松影投在地面,宛如一幅水墨画”;颈联的意思是“小池塘的荷花似乎对风感到害怕,卷起了肥大的绿叶;山果遭受雨的摧残,不时地摇落在地上”。从中可以看出,这两联在写景上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比喻、拟人等手法,词语使用非常巧妙。答题时结合具体诗句、词语分条作答,特别注意阐明这些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注意答题规范:表达技巧+结合诗句(词语)分析+表达效果。 【点睛】快速读懂古代诗词 古代诗词阅读的考查涉及鉴赏形象、语言、技巧、感情四个基本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而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赏析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赏析诗词是建立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的。 古典诗词阅读的基本原则是置身诗境,以意逆志。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从标题抓住题材,从题材抓主要内容。如果标题能够显示诗歌题材的类型,便可大致揣测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如《天净沙•秋思》,标题“秋思”就表明这首元曲内容一定与秋天有关,和思念家乡有关。 ②从褒贬辨别倾向。褒贬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这一点从词语的褒贬中流露出来。 ③从冷暖体味悲喜。“墨分五彩,词含七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当然,词语表达感情多因境而变,婉转曲折,风情万种,阅读时应深加体味。 ④从背景联想意图。背景包括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时的思想背景,前者是“文为世”的反映,后者是“诗言志”的表现。所以,要很好地理解一首诗词,一定要联系有关背景。 ⑤从尾句了解主旨。许多诗词,往往在最后一两句升华,较为鲜明地表达出主题来。所以,应注意末句,从末句把握诗词的主旨。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两句是“____,____。”(《离骚》) (2)《短歌行》中,借《诗经·郑风》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歌行》)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悲凉和哀怨。(《赤壁赋》) 【答案】 (1). 忳郁邑余侘傺兮 (2).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 青青子衿 (4). 悠悠我心 (5). 舞幽壑之潜蛟 (6). 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和表现手法的综合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情景默写和一般性默写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一般性默写要根据上下文提示默写,情景默写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本题题型为情景默写,注意以下字词句的书写:“忳郁邑余侘傺兮”“子衿”“舞幽壑之潜蛟”“嫠妇”。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考查的是精准识记的能力,重在平时的积累,识记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重名篇的整体背诵,理解大意,明确主旨。②注意句子中通假字、难字和异体字。③重点识记具有哲理的句子、对人生有启发意义的句子、文本中的中心句、观点句、有修辞手法的句子等名句。答题时注意情景,根据情景回忆原文句子。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民宿,不是简单的一栋房子,而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当地风土人情的载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 ,民宿应或依托于历经沧桑的古老建筑,或依托于恬静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依托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精心设计,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 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选择民宿,实际上是在选择一种更有人情味、更让人满意的体验。走进民宿,院内树影斑驳,怪石嶙峋,真是 。一家民宿,如果只有古朴的房屋和美丽的景致,但服务态度和卫生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则会给人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使其吸引力大打折扣。所以,有品质的民宿不仅要富有特色和魅力,还要提供更加“走心”的服务以及合乎规范的卫生条件、消防设施等,让游客在消费体验中感到舒心、放心。 从长远来看,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规划,尤其是在一些适合民宿集聚发展的地区,更要统筹规划,实现差异化发展,切不可 ,一拥而上,简单模仿,恶性竞争。同时,( ),拓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脱颖而出 就地取材 别具匠心 饮鸩止渴 B. 出类拔萃 因地制宜 别有洞天 急功近利 C. 出类拔萃 就地取材 别有洞天 饮鸩止渴 D. 脱颖而出 因地制宜 别具匠心 急功近利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尤其是可以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B. 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C. 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D. 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还要促进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产业链条得以延长 B. 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应该得以实现,延长产业链条 C. 还要促进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 D. 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应该得以实现,产业链条得以延长 【答案】17. B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出类拔萃:超出同类。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脱颖而出”只能用于人。此处应选“出类拔萃”;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就地取材:在本地选取需要的材料。此处“因地制宜”更切合语境;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此处用来形容风景,所以选“别有洞天”;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从横线后面的“一拥而上,简单模仿”等内容看,应选用“急功近利”。故答案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该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少了与“通过”相搭配的中心语;二是搭配不当,“触摸”可以与“脉动”搭配,但与“惬意”不搭配。根据对选项修改的辨识,故答案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连贯和衔接的能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括号前面的“更要统筹规划”里有一个“要”字,后面接“还要”更恰当。根据括号后面的“拓展……环节”“带动……发展”的动宾结构来看,“延长产业链条”更恰当。故答案选C。 【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此题选项C是典型的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也必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①,即使要利用它发展旅游等产业,也要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②。所谓“积极的延承”指的是: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所谓“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沿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 “形似”,③,即“神似”。 【答案】 (1). 示例:①而且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 (2). ②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 (3). ③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①处结合后面“保护第一”的原则可知,此处应该是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②处结合后面“积极的延承”,应该是全方位的沿承;③处结合“物质表象”可知,应该延续的是精神的内涵。 点睛: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 21.请把下面的一则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字数不超过30个字。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烛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自从94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出,伴随着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影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故宫博物院票务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费参观抢票活动,预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此举让600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答案】示例:己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故宫(或“紫禁城”)/首次/在晚间/被灯光装点/并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 己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故宫(或“紫禁城”)/首开/晚间/灯光秀/并首次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它要求比标题具体丰富,比导语简洁明了。新闻属叙事类文体,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新闻的格式一般特点,决定了答题的信息区间主要是导语一段,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时间“己亥年正月十五”,主体是“故宫”,事件“第一次在夜间开放”“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等。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组成一句话新闻即可。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人记事,突出细节,注意抒情。 【答案】孩子成长,需要耐心等待 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耐心的等待。 星期一的语文课上,我让孩子们复习上周学习成语。可过了一个双休日了,孩子们还能记住这些成语吗? “谁能把上周学习的成语背出来?”一阵沉默之后,小手陆续举起来。扫视了一圈后,居然发现一只被公认为很调皮,学习成绩很落后的学生的手,我一阵窃喜,毫不犹豫地点了这位孩子的名。 孩子站了起来,背得很流利,一会儿工夫便把5个成语背出来了。“中间漏了两个。”班上有孩子小声嘀咕起来了,爱表现的孩子都已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孩子僵住了,不知所措。我让他再想想,孩子眉头紧锁着,看得出来,他在努力地回忆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这两个成语还是没能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其他的孩子已耐不住性子了,个个高高地举起了手。这个孩子低下了头,他意识到自己的无能了。 我决定再给他点时间。我示意其他孩子将手放下,平静地对这个孩子说:“再想想,如果你实在想不出来,你跟老师说,我会让其他的同学帮你。”孩子的眼睛和我对视了一下,那目光中少了一份紧张和失望,多了一份感谢和希望。孩子的眉头又紧锁起来,一双不大的眼睛不停地眨巴着,他在拼命地回忆着。我耐心地等待着,同学们也耐心地等待着,教室里一点声也没有,我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半分钟过去了,没有声音,一分钟过去了,没有声音,两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声音,孩子们的眼神中流露出着急的神情。可孩子根本没寻求帮助的意思,他还在坚持着,努力着。 “算了吧!没希望了。”我决定放弃,准备寻找另一个目标。就在这时,一个响亮、激动的声音划破了这安静得让人有点窒息的教室,“博学多才,见多识广”,孩子终于想出来了并脱口而出了!所有的人都松弛下来,还没来得及等我反应,教室里居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孩子在掌声中微笑着坐了下去,他的眼睛里溢满了幸福和满足!我欣慰地笑了,为孩子的执著而欣慰,为自己的等待而欣慰。 生命中,总有许多的成功,在默默的等待中如期地到来。等待是尊重,是支持;等待是鼓励,是希望,是成功!对于一个刚刚在生命的长河中跋涉的孩子来说,一次次的等待又是多么的重要!作为一个教育孩子的老师,我们又怎能不学会等待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文体要求: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命题方式:漫画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漫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通常是三步:看画面、品文字、把握寓意。 具体过程: 一、看画面。看画面注意找对象、定主体,注意找细节、辨特征,注意理关系、找联系。本题漫画的画面是一人趴在桌上托着双腮静静地等待桌上的一盆花盛开。 二、品文字。漫画的文字有两种:标题和画中文字。本题漫画里的文字是“等一朵花开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 三、把握寓意。把握漫画的寓意,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然后由画面到生活,引发对生活的某种现象的联想。本题审题重心应落在对文字的品读上。“花朵的盛开”可有多种寓意:事业(学业)的成功,孩子(学生)的成长……“微笑”可以理解为信心或呵护。整句话的意思是“花朵的盛开需要等待”“花朵的盛开需要耐心等待”“花朵的盛开需要信心呵护”“花朵的盛开需要信心”等。由画面联想到生活:事业的成功需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需要信心呵护……不宜操之过急,拔苗助长等。 参考立意: 1、事业(学业)成功需要等待 2、孩子(学生)的成长需要等待 3、等待是一种智慧 4、等待赢得人生 5、等待是一种教育 6、等待孩子(学生)的成长需要耐心。 7、等待事业(学业)的成功需要信心 …… 结构示例: 文体:抒情性散文 标题:学会等待 总起:等待是一个过程,需要平和的心态,不能浮躁,更不能急于求成;学会等待是一种成熟,懂得等待的人具有深沉的耐力,具有宽广的胸怀;等待给人以憧憬,等待给人以希望等待要有一份信念,等待要有一份真诚。 小标题:生命需要等待。用拟人的手法叙写梅花经过漫长而艰苦的等待终于赢得香满园的故事,表明生命的意义在于等待。 小标题:美丽需要等待。叙写蛹化蝴蝶,从最丑陋的毛毛虫到美丽的蝴蝶的蜕变的故事,表明在等待中孕育着美丽,在等待中酝酿着重生。 小标题:成功需要等待。叙写越王勾践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故事,表明很多时候成功就是一种等待的过程。 总结抒情:学会等待,聆听大自然生命的清脆鸟鸣,品味现实社会的百态人生。 素材链接 1、等待,决非坐以待毙,而是是一种智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来容易,可这东风何时来,何时去,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我们却无法算计,但我们能经日月磨练而积累,受风霜雨打而成长,在忍耐中积攒力量,充实自身。会如梅花在风霜中悄然开放,成就理想。 2、等待是石,擦出星星之火;等待是火,点燃生命之灯;等待是灯,照亮前行之路;等待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3、人生不是速度竞赛,而是马拉松长跑,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一颗期望心,才能赢得最后的成功。 4、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但是,也许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他们只看到了“静待花开”,而忽略了“默默耕耘”。 5、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只会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6、洛克菲勒就是这样一个善于等待的成功者,他以他特有的美国人的习性,等待着机会的出现,而一旦机会出现,他就会毫不犹豫,迅速地抓住它,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点睛】漫画材料作文审题 漫画构成:标题、主体、画注。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诉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 主体,组成漫画的各个要素,包括人物动作、对话等 画注,对漫画内容与主题的提示、注解。(可以没有) 1、掌握分析漫画的方法。 ①按观察画面的常规,要仔细观察画中的人(服饰、表情、动作及人物间相互关系)、物、景的特点,特别是细节内容,进而推断出发生的事件、时间、地点等,千万不能遗漏了画面中的文字和标题。 ②人的认识规律是依序而行的,观察画面也要按照恰当的顺序,或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或由里而外,或由前而后,或与上面完全相反。 2、要看文字,文字有交代背景,比如时间、地点、环境等作用,包括读懂漫画标题,说明性文字或人物语言。从中概括内容,揭示主旨。单一画面根据内容找关系,即画面内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某种联系,从中分析主旨,提炼中心。多幅画面要做比较,看变化,把握事物的变化趋势。 3、写作形式可以有记叙、说明、议论等方式,一定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选准角度。 其中要注意通过联想想象把漫画内容故事化、情节化,把画面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如侧重说明,则要明确要素之间的方位关系,如上下、左右、内外等,通过分析来概括主旨,往往漫画的主旨就是作文的主旨。 4、漫画说明类文章:宜实,传其形,重方位交代。漫画描写议论类文章:宜虚,传其神,抓主旨,可以有想象。但要把握一点:分析画面,摸清绘画者的绘画意图,漫画材料的论点是根据漫画原作精神主旨来确立的,是从绘画原作中产生的,而不是观察者外加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