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南昌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 年高三第一次语文检测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纪录电影题材与类型百花齐放的当下,如何运用记录式的影像叙事讲好方方面面的“ 中国故事”,这不仅是创作者需要反复思忖的命题,也是纪录片这一重要的影视文本回应“ 记录新时代”愿景的必由之路。这意味着,纪录片应当在宏大叙事和情感书写两条线索上觅 得相互观照的创作突破。 作为《厉害了,我的国》全片聚焦的现实议题,“砥砺奋进的五年”从时间跨度上而言 并不短,尤其在关涉具体的展现对象方面,本片的创作面临内容编排组织的两个难点:其一, 要想入题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这五年的卓著成就,并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 的新发展理念深度观照,文本自身需兼顾展现大国雄姿的历史叙事和唤起国人共情的细腻书 写,问题随之而来一一《厉害了,我的国》如何在打开格局的同时不疏离于观众的情感共振? 其二,中国这五年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取得的突破和跨越,皆是全片的“题中 应有之义”,如何将不同面向的议题包容于一部作品之中? 《厉害了,我的国》用“大国”和“小家”两部分统领全片的结构与线索,不仅有力化 解了上述两大难点,也在立意命旨方面更进一步。观众步入影院看到的,或许不止于随着镜 头推进伴生而来的对于国家的归属、认同与自豪之感,更有充分的个体移情展现其中——每 一个“中国奇迹”的背后,都离不开平凡百姓的参与和书写。最终,一种最能引起共鸣的文 化表达得以浮现:所有的历史书写都是人的书写,国之“厉害”,源于每个国人的共同努力。 《厉害了,我的国》既有“大国风采”的纷呈展示,借由圆梦工程、科技创新、绿色中 国等多个角度加以诠释,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影像及其 背后故事,也在彰显国家实力的同时体现国人追寻“中国梦”途中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 拓进取的情操,“五年”的前行车辙得以渐次描摹和勾勒。 除了颇具视野和胸怀地讲述中国故事、刻画中国面貌、展现中国变化,还有涓涓流淌、 直抵人心的情感叙事润色全片。《厉害了,我的国》在观照“大国”的同时,也把“小家” 作为重点加以展现,平凡百姓的社会生活变迁最能直观有力地回应新时代的火热之姿,片中 生动记录了中国在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医疗保障、国家安全等各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展现中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征程上的诸种努力。 - 2 - 当前,纪录片发展已步入黄金时期,尤其是在进入新时代以来,纪录片已在快速发展中 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席的重要组成,作为新时代的记录者,有如《厉害了,我的国》 这样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从小屏到大屏,正在用更有力的声音阐述源于真实的影响力, 或将迎来更多关注与期待。 (摘编自何天平《纪录电影里的大国雄姿》)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新发展理念的观照,是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所聚焦的现实议题。 B. 《厉害了,我的国》以“小家”的社会生活变迁为最重要的内容进行展现。 C. 本片颇具视野和胸怀地展现了我国在精准扶贫、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大成就。 D. 《厉害了,我的国》作为新时代的记录者,用影像叙事来讲述“中国故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理念和思路、结构和线索、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评价《厉害了,我的国》。 B. 第二段分析问题,阐述了《厉害了,我的国》在内容编排组织上的两大难点。 C. 第三至五段所述的用“大国”和“小家”统领全片的办法只把两大难点化解。 D. 这篇影评开篇提出论题,纪录片要能从宏大叙事和情感书写两方面相互观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是历史的缔造者,国之历史是国人的历史,历史的车轮由人们推动着缓缓前行。 B. 诸如《厉害了,我的国》的纪录电影,凭借其影响力将引领新时代纪录片的主流。 C. 《厉害了,我的国》从大国小家方面展示国之厉害,描绘出“五年”的行进历程。 D. 在观照“大国”时,《厉害了,我的国》既展示大国风采,也注重体现国人精神。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 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 项,“对新发展理念的观照,是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所聚焦的现实议题”错误,由 第二行可知,“砥砺奋进的五年”才是其所聚焦的现实议题。 B 项,“以‘小家’的社会生活变迁为最重要的内容进行展现”错误,倒数第二段“在观照‘ 大国’的同时,也把‘小家’作为重点加以展现”,由此可知,观照“大国”和展现“小家” 同时是《历害了,我的国》的两个重点,不能说展现“小家”是最重要的内容。 - 3 - C 项,“本片颇具视野和胸怀地展现了我国在精准扶贫、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大成就”错误,“ 精准扶贫、医疗保障等的卓越成就”属于展现“小家”的部分,展现方式与观照“大国”的“ 颇具视野和胸怀”的讲述方式不同。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用‘大国’和‘小家’统领全片的办法只把两大难点化解”错误,全文按“提出论题 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第三至五段是在解决问题,写的主要内容是用“大国” 和“小家”统领全片的办法,不仅能化解两大难点,也解决了开头在宏大叙事和情感书写两 条线索上相互观照的问题,所以“只把”错误。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 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B 项,“凭借其影响力将引领新时代纪录片的主流”错误,于文无据,或者说是对“或将迎来 更多关注与期待”的过分拔高。 故选 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 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 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 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 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 4 - 材料一: 央广网北京 1 月 2 日消息(记者潘毅)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学习强 国”学习平台上线仪式昨天(1 月 1 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 沪宁出席仪式并宣布平台正式上线。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由 PC 端、手机客户端两大终端组成,平台 PC 端有“学习新思想 ”“学习文化”“环球视野”等 17 个板块 180 多个一级栏目,手机客户端有“学习”、“视 频学习”两大板块 38 个频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上线仪式并讲话。他指出,建设“学习强 国”学习平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重要指示精神、推动 全党大学习的有力抓手,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是推动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不断深入的重要举措。 (摘编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仪式在京举行》,“央广网”2019 年 1 月 2 日) 材料二: 元旦这一天,许多党员干部欣喜地发现,一个内容权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理论学 习平台——“学习强国”正式上线。登录细览,“学习强国”不仅开设了“新思想”、“十 九大时间”这样的重磅栏目,也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等“强国号”提供的原创优质内容。海 量、免费的图文和音视频学习资源,让“学习强国”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打造出一个干事创业的理论宝库、强魄铸魂的精神家园。依 靠学习走向未来,正如一位“学习强国”使用者所说的,“大家一起学习进步,一起努力奔 跑、奋斗追梦”。 学习之于信仰和才干,犹如运动之于健康体魄,持之以恒、行之愈远愈受益。在手机端 上,“学习强国”支持创建学习组织,设有“学习积分”“在线答题”“日程提醒”等管理 和激励机制。让学习变得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更多样、更个性、更智能、更 便捷。从这里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学习强国”一经上线便受到党员干部追捧。利用领先的技 术、打造最好的平台、提供最优的服务,“学习强国”本身就犹如一个生动“提醒”:主动 变革、创新学习,永远是掌握时代主动的关键。较之快速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学习的“ 高性价比”更为凸显。让学习的航道更加宽阔,未来会有更多精彩。 (摘编自《用“学习强国”激发学习力量》,《人民日报》2019 年 1 月 15 日) 材料三: 打开“站,首先看到最上方的红底白字标识区。“学习”是洒脱的毛体字,“强国”是 - 5 - 方正的黑体字,这 4 个大字下方,标注着“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9 个小字。标识区右侧,是 签署有习近平总书记名字的一句话——“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这句话出自 2013 年 10 月 21 日,他在欧美同学会成立 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他就加强学习、建设 学习大国、推动全党大学习,曾有多次讲话。 “,共有“学习新思想”、“习近平文汇”、“学习文化”、“环球视野”、“学习慕 课”等 17 个板块 180 多个一级栏目,内容极为丰富,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新闻、期刊、 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 打开“学习强国”客户端,欢迎页面上,是出自《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使用这一客户端,需要手机号注册。注册后进入主页面,从内容上看,它由“学习”“视频 学习”两大板块 38 个频道构成。其中“学习”板块包括推荐、要闻、新思想、时政综合、发 布、实践、订阅、经济、人物、科技、文化、图片、党史、人事、法纪、国际、十九大时间、 纪实、用典、时评、思考、军事等频道。 “视频学习”板块,则有第一视频、短视频、联播频道、理论、党史、慕课、人物、文 化、文艺、科学、自然、电视剧、电影、法治、军事等频道。其中“第一视频”主要是有关 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活动的视频报道。“联播频道”顾名思义就是央视新闻联播视频。“慕课” 则是免费的公开视频课程,种类丰富。 (摘编自陈振凯《一个平台,两大终端——在“学习强国”上如何学习》,《人民日报》 (海外版)2019 年 1 月 9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站标识区位于最上方,左有毛体“学习”,黑体“强国”,标注着“中共中央宣传部主 管”;右有习总书记的名言。 B. “学习强国”既是内容权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理论学习平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 C. “页有 17 个板块,180 多个一级栏目,其中“视频学习”板块有 10 多个频道,丰富的学 习内容,便利灵活的学习方式,成为新形势下推动全民大学习的有力抓手。 D. “学习强国”系统操作简单,可用电脑,也可用手机,PC 端学习内容丰富,有“学习新思 想”“学习文化”“环球视野”等,手机客户端有“学习”“视频学习”。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在快速变化,学习尤为重要.我们只有主动变革、创新学习, 才能掌握时代主动,让学习的航道更加宽阔,未来才会更加精彩。 - 6 - B. “站和手机客户端都汇集了丰富的、精彩的内容,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免费的原创图文 和音视频学习资源,满足广大使用者的学习需求。 C.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建设,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必将推 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不断深入。 D. “学习强国”平台设计主题鲜明,网站页面的最上端是红底白字的标识,手机客户端欢迎 页面上出自《论语》的名言,都彰显了“学习”这一时代主题。 6. “学习强国”为何会受到党员干部的欢迎?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B 6. 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建设,国家领导出席上线仪式并讲话。②“ 学习强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③“学习强 国”顺应了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推动全党大学习的时代主旋律。 ④“学习强国”内容权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技术领先、服务优质、形式活泼。⑤我们 需要一个干事创业的理论宝库、强魄铸魂的精神家园,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 选择“正确”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 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 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 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C 项,扩大范围。错在“成为新形势下推动全民大学习的有力抓手”这个地方,原文是“推动 全党大学习的有力抓手”,而不是“全民”。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 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 分析,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B 项,曲解文意。“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免费的原创图文和音视频学习资源”的表述错误, - 7 - 主要错在“原创图文”这个地方。材料二原文是“学习强国”不仅开设了“新思想”、“十 九大时间”这样的重磅栏目,也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等“强国号”提供的原创优质内容;材 料三是“内容极为丰富,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新闻、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 电影、图书等资料”。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 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 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题干要求结 合材料简要分析,“学习强国”为何会受到党员干部的欢迎?此题作答时,要密切结合中共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上线仪式并讲话。从材料一“他指出,建设‘学习 强国’学习平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重要指示精神、推 动全党大学习的有力抓手,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是推动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不断深入的重要举措”。从材料二,“学习之于 信仰和才干,犹如运动之于健康体魄,持之以恒、行之愈远愈受益。在手机端上,‘学习强 国’支持创建学习组织,设有‘学习积分’‘在线答题’‘日程提醒’等管理和激励机制。 让学习变得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更多样、更个性、更智能、更便捷。从这里 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学习强国’一经上线便受到党员干部追捧”了;从材料三,“内容极为 丰富,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新闻、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 料”等可以看出这是“学习强国”这个平台受到广大干部反映的原因。总之,结合三则材料, 梳理筛选、整合归纳即可。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②两个观念: 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 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 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凡是归纳“措施,举措”题,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动宾短 语来归纳。比如“构建……”;“引导……”;“支持……”等。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纸上故乡 邓琴 - 8 -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 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 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 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 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 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 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 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 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 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 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 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 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 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 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 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 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 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 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 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 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 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 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 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 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 9 -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 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 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 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 7.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 土地。 B. “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 不安。 C. 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 趣的一面。 D.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 找慰藉。 8. 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给我们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 含哪些方面?请简述。 9. 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答案】7. B 8. ①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②红色文化 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 9. ①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②“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 解了“我”厚重的乡愁;③“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 我”的精神家园。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 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 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 项,“‘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 处的不安”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三段说的是“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 - 10 - 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 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由此可知,“我”内心的不安并不是因在外面的 世界获得成就对故乡充满愧疚催生出来的。且“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于文无据,文中 说的是“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 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 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题干问的是“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 精神层面给我们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这是考查学生理 解文本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需要理解“精神层面的影响”在文章中的具体 含意,然后结合文本概括要点。从全文来看,“影响”的信息在第 5、6 两段。解题时要抓住 叙写“精神层面的影响”的关键句子,注意字里行间蕴含的信息。第五段“现在,我深深地 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 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即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第六段“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 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 更深的理解”,即红色文化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 【9 题详解】 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 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文章主旨、 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题干要求“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 乡’的含意”,这是针对散文标题设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和对文章主 题的概括能力。理解标题的含义,要联系全文从文中的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纸上” 表明是文字创作,包括他人和自己。文章的标题,被称作文章的“题眼”,通常是文章的精 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纸上故乡”从字面意义上看,作者既“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 我的故乡”,即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也“在纸上书写心中的 故乡”,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浏览,即“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 的乡愁;“纸上故乡”从深层含义上解读,“故乡”给了“我”许多影响,是作者的“精神 家园”,作者希望用文字构建“心中故乡”,以回报“故乡”。 - 11 -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 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 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 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 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 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 疑之,谓多生瞋。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宴终日。闻人善,若在己。工古调歌诗, 兴极闲雅。著书甚多。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或行旷野 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舆也。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有诏 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 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 知羽,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 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茶毕,命奴子与钱。羽愧之,更著《毁茶论》。与皇甫补 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 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 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 史载茶圣陆公,婴而见弃江干,瑟瑟就毙。时群雁为栖翼覆之长鸣若晓人者智积方丈闻 而拾之腹诸寺日哺以米浆面糊茶汤之饮竟活。又占《易》,得彖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 用为仪。”乃使姓陆,名羽,字鸿渐也。赞曰:“本乃凡贱,实为天骄;胎胞所生,竟同仙 降。一羽之轻,百姓珍重;一叶之微,万寿其昌!” (选自《新唐书·陆羽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群雁为栖/翼覆之/长鸣若晓人者/智积方丈闻而拾之/腹诸寺/日哺以米浆/面糊/茶汤之 饮/竟活 - 12 - B. 时群雁/为栖翼覆之/长鸣若晓人者/智积方丈闻而拾之/腹诸寺/日哺以米浆/面糊/茶汤之 饮/竟活 C. 时群雁为栖/翼覆之/长鸣若晓人者/智积方丈闻/而拾之腹诸寺/日哺以米浆/面糊/茶汤之 饮/竟活 D. 时群雁/为栖翼覆之/长鸣若晓人者/智积方丈闻/而拾之腹诸寺/日哺以米浆/面糊/茶汤之 饮/竟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解衣推食: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比喻对人极为关怀, 慷慨帮助。 B. 忘言之交: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朋友。古代表示不同的朋友之间的交情的称呼 还有“刎颈之交”“莫逆之交”“布衣之交”等。 C.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民、礼、兵、刑 、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D. 短褐:汉服的一种,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是对古代寻常百姓所穿的一种服装的 称呼,又称“竖褐”“裋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羽长于寺庙,身世凄凉。自幼被弃在水滨,不知父母是谁,后被智积禅师在河边拾得收 养;按照《易经》上的卦而起名和字。 B. 陆羽勤奋苦学,喜好交友。曾在苕溪边,筑房居住,闭门读书;结交了许多有名的高僧和 隐士,与僧人皎然是忘言之交。 C. 陆羽嗜好喝茶,精于茶道。创制了茶道的精妙理论,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茶仙”;御史 大夫李季卿知道陆羽擅长茶道,就召他煮茶交流。 D. 陆羽多才善辩,率性而为。他精通古调歌诗,著书很多;虽然说话结巴,却很善辩;与别 人闲处,心里想往别处去,不说一声就离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 (2)及与人 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答案】10. A 11. C 12. C 13. (1)等到与别人有约定,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路,也不会失期。 (2)当时卖茶的人,甚至用陶制成陆羽的形象放在烘炉烟囱之间,当作茶神来祭祀。 为 - 13 -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 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这时一群大雁为他栖落地下,用宽展的翅膀遮着他,发出长鸣,仿 佛要告诉附近的人(这里有个婴儿)。智积方丈听到叫声,就前去拾起这个孩子,把他揣在 怀里带回寺庙,每天喂些米浆茶水,终于让孩子活了下来。” “翼覆之”“翼”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断开;因此排除 BD 项; “智积方丈闻而拾之”“闻而拾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词,表承接关系,中间不能断开, 排除 CD 项。 故选 A。 【11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 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 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C 项,“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民、礼、兵、刑、工”错误,“民”改为“户” ,唐代的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 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 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 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C 项,“创制了茶道的精妙理论,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茶仙’”错误,原文是说“羽嗜茶, 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不是只因为“创制了 茶道的精妙理论”。 故选 C。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 - 14 - 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 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 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 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 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第一句中,为信,有约定;虽,即使;当, 挡着;愆,失期。第二句中,鬻,卖;至,甚至;陶,名词作动词,用陶制成;羽形,陆羽 的形象;祀,祭祀。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 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 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 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 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 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 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陆先生名羽,字鸿渐,不知是哪里人。也有人说他字羽,名鸿渐,不知谁说的对。他有 着三国时王粲、晋朝张载那样丑陋的相貌,有汉代司马相如、扬雄那样的口吃病,但为人多 才善辩,气量狭小而性情急躁,(处事)多自己做主。朋友们规劝,就心胸开朗而不疑惑。 凡是与别人闲处,心里想往别处去,(往往)不说一声就离开了。有人怀疑他,说他性情多 怒。等到与别人有约定,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道,也不会失期。 上元初年,陆羽在苕溪边上修建了房子,闭门读书。还与有名的高僧和隐士相聚,整日 喝酒聊天。陆羽相貌丑陋,说话结巴,却很善辩。他听到别人的美德,就像自己具有这种美 德一样高兴。与别人定好的约会,即使虎狼当道也会如期前往。他自称“桑苎翁”,又号称“ 东岗子”。他精通古调歌诗,兴致极为安闲高雅。著作很多。他驾着小舟在山寺间来往,总 是头戴纱巾,脚穿草鞋,身穿粗布短衣,腰系围裙,敲打着林间树木,戏耍着河中流水。有 时他独行于旷野之上,吟咏古诗,来往徘徊直到月亮下山,兴致尽了才痛哭着回家。当时的 - 15 - 人们都把他比作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接舆。陆羽与僧人皎然是最好的朋友。皇上曾下诏任命陆 羽为太子文学。 陆羽嗜好喝茶,创制了茶道的精妙理论,著有《茶经》三卷,论述茶道的根源、茶道的 方法、茶道的器具,被当时的人称为“茶仙”,天下人由此逐渐懂得喝茶了。卖茶的店家用 瓷土陶制出陆羽的塑像,奉为神来祭祀,客人每买十件茶具,就送一尊陆羽的塑像。当初, 御史大夫李季卿到江南任宣慰使,他喜欢喝茶,知道陆羽的名声,就派人召陆羽来。陆羽身 穿农夫的衣服提着茶县进入衙门,李季卿说:“陆先生精于茶道,名满天下,此地扬子江的 中泠泉水又极为绝妙,如今二妙碰到一起,千载难逢,陆先生不可错过这个机会啊。”喝完 茶,李季卿命令家奴付给陆羽茶钱。陆羽为此感到很羞愧,改著《毁茶论》一篇。陆羽与皇 甫补阙友善。当时尚书鲍防在越中,陆羽前往依附他,皇甫冉写《序》送给他说:“君子推 究儒、佛二家的名理,穷尽诗歌的丽则。遥远的别馆,孤单的岛屿,有船通行的地方就一定 要去;有鱼梁钓矾之处,可随意前往。那越中地方是著名的山水之乡,军门又承担着朝廷节 钺的重任。鲍长官是了解先生爱惜先生的人,会对先生解衣推食,倍加关照,先生此去怎能 是仅仅品尝镜湖的鱼,赏若耶溪的月而已呢?” 历史记载,茶圣陆羽在婴儿时就被抛弃在江岸边上,浑身发抖,眼看快死。这时一群大 雁为他栖落地下,用宽展的翅膀遮着他,发出长鸣,仿佛要告诉附近的人(这里有个婴儿)。 智积方丈听到叫声,就前去拾起这个孩子,把他揣在怀里带回寺庙,每天喂些米浆茶水,终 于让孩子活了下来。(老方丈)又根据《易经》占卜,得到一句卦辞说:“鸿渐于陆,其羽 可用为仪(大雁栖落陆地,它的一根小小羽毛也是可以当作赠礼的)。”于是让这孩子姓陆, 名羽,字鸿渐。有人写了一首诗评赞道:“陆羽啊,出生平凡低贱,实为天之骄子;母亲生 而不养的弃儿,成人后竟然如同神仙下凡一般可敬。茶叶啊,一片羽毛那样轻微,却深得百 姓万民的珍爱;一片细小的叶芽儿,却能助益人们万寿无疆!”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郎 陈与义 漫郎①功业大悠然,拄笏看山②了十年。 黑白半头明镜里,丹青千树恶风前。 星霜屡费惊人句,天地元③须使鬼钱。 踏破九州无一事,只今分付结跏禅④。 - 16 - [注]①漫郎:指唐代道家学者元结,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检束的文人。②拄笏看山: 比喻在官有高致。③元:本来。④跏禅: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首联借用典故,表达出自己做官十年间放浪形骸,不拘世俗的形象特点。 B. 颔联前句表面写透过镜子看到自己已双鬓斑白,实则暗示一事无成的无奈感慨。 C. 颈联前句用“星霜”写岁月变幻,用“惊人句”写诗人有才华,表现了诗人的自负。 D. 尾联将自己过去壮志难酬与现在只好坐跏修禅进行了对比,悲愤之情寓于其中。 15. 本诗揭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试从正侧结合的角度并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正面揭露现实的黑暗。如诗中用“天地元须使鬼钱”表明现实社会 中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的丑恶现实。②侧面揭露现实的黑暗。如“拄笏看山了十年”“踏破 九州无一事”两句诗,通过写自己为官十年却一事无成的遭遇,间接突出了社会环境的黑暗, 让有才华之人难以实现理想抱负。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 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 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 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 项,“表现了诗人的自负”分析错误,这里主要是通过写自己有才华但难以实现来突出社会 的黑暗,从而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手法与情感主旨。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了解常用诗歌手法有哪些,比 如常见修辞,描写和抒情的手法,以及对比、衬托等一些大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语境 分析其运用及效果。题目是,本诗揭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试从正侧结合的角度并结合诗句 内容简要分析。已经告诉考生主旨是“揭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手法是“正侧结合”,这 就有了答题方向。只需找出哪里是正面哪里是侧面,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即可。首先找出正面 揭露社会黑暗的句子,这个比较容易,是“天地元须使鬼钱”。连“鬼钱”都使,可见这个 社会是多么唯利是图、见钱眼开;再着一“元”字,意思是“本来”,似乎应当应分,更加 强了社会现实的丑恶。 - 17 - 侧面描写不太好理解,可从文中诗人的形象和遭遇来分析。“惊人句”写作者很有才华,但 结果却是“拄笏看山了十年”“踏破九州无一事”,只好“结跏禅”。 为官十年却一事无成 ,当年的壮志抱负早已在现实的黑暗中消磨殆尽,现在只好坐跏修禅,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通过写自己的遭遇侧面揭露现实的黑暗。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 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 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 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 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雪 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了下文的欢乐场面。 【答案】 (1). 忳郁邑余侘傺兮 (2).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 吾师道也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 瀚海阑干百丈冰 (6). 愁云惨淡万里凝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 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 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忳”“郁邑”“侘傺”“瀚”“阑”“惨淡”的书写。 【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 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 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 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 到的名句名篇。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 1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可民众对中医药的诟病也________,其中最常听到的莫 过于“中医将亡于中药”。对此,陈国良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药一直以药典为标准, 成分学是其理论基石,有些规定的标准不切实际、________,甚至________。 以当归为例,陈国良介绍,其细分为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主要成分都为阿魏酸, 是完全一致的。而________,不同的部位在中医临床应用上是完全不同的(当归头——偏重 于止血;当归身——偏重于补血;当归尾——偏重于破血;全当归——主要作用补血、活血) ,( )?所以当归的质量标准以阿魏酸的含量来定性显然是有问题的。 因此,陈国良认为,一定要加强中药新标准的探索与研究,在中药的问题上应该要“有 成分而不唯成分论”,要彻底抛弃主要成分学,唯此中医才有希望,中药人才能看到曙光。 具体来讲,陈国良建议,以不同产地、采收时间、生长年限、药用部位、储藏条件、炮 制前后微弱的成分变化,找出变化以及差异性,作为药材有效成分的研究对象;以药材有效 成分含量的合理区间,配合道地药材的外观性状,确定中药材的研究方向。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绝如缕 以偏概全 南辕北辙 众所周知 B. 不绝于耳 一叶障目 适得其反 妇孺皆知 C. 不绝于耳 以偏概全 适得其反 众所周知 D. 不绝如缕 一叶障目 南辕北辙 妇孺皆知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补写的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我们不由得想知道,阿魏酸能不能活血、破血、止血、补血 B. 因此我们不由得想知道,阿魏酸到底是止血、补血、破血、还是活血 C. 因为我们不由得想知道,阿魏酸到底是破血、活血、止血、还是补血 D. 因此我们不由得想知道,阿魏酸能不能止血、破血、补血、活血 19. 文中画横线 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正确的一项是 A. 以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合理区间为根据,配合道地药材的外观性状,确定中药材质量的研 究方向。 B. 在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合理区间内,配合道地药材的外观性状,确定中药材质量的研究方 向。 C. 以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合理区间为根据,结合道地药材的外观性状,确定中药材质量标准 的研究方向。 的 - 19 - D. 在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合理区间内,结合道地药材的外观性状,确定中药材质量标准的研 究方向。 【答案】17. C 18. B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技巧:(1)看词义,抓住近义成语中不同的语素或整个 成语的含义,分析各自的侧重点、范围的大小、词义的轻重。(2)看对象,近义成语适用对 象不同,有的适用于人,有的适用于物。(3)看褒贬近义成语感情色彩有不同,有褒义、贬 义、中性之分。(4)看语体,有的成语用于书面,有的用于口语。(5)看功能,近义成语 语法功能不同,不可乱用。 (1)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或用来形容局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 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鸣响不断。 从“民众对中医药的诟病”可知这里指声音不断,故选“不绝于耳”。 (2)以偏概全:指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一叶障目: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这里指有些规定“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故选“以偏概全”。 (3)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适得其反:意思是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这里指有些规定可能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故选“适得其反”。 (4)众所周知:是指由一定的知晓范围,有应该知道的意思,范围不像“妇孺皆知”那么广 泛。 妇孺皆知:意思就是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大家都知道,流传得很广。 这里指当归不同 部位在中医临床应用上是完全不同的有应该知道的意思,故选“众所周知” 。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 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 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括号外是问号,首先,括号外是问号,因此,应该是疑问 的 - 20 - 语气,而非肯定语,排除 AD 两项。 其次,原文括号内对当归不同部位 功能已有介绍,即“当归头——偏重于止血;当归身—— 偏重于补血;当归尾——偏重于破血;全当归——主要作用补血、活血”,所以后面问句的 内容也应按照此顺序,而这句话也是对前文的总结,排除 C。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 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本题是选择题,可利用排除法进行 解答。本题原句有三处语病: 一是成分残缺,介词结构“以……”不完整,应该为“以……为根据”,排除 BD; 二是搭配不当,“配合”与“外观性状”属于搭配不当,应该为“结合……外观形状”,排 除 A; 三是成分残缺,“研究方向”的定语不完整。 只有 C 项全部作了修改。 故选 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说到蚊子,你知道它是怎么吸血的吗?我们看到的蚊子嘴只是一个保护罩,在这个保护罩里面 总共藏着 6 根针。①__________:其中有两根针的顶端有小小的锯齿,蚊子先用这两根针戳进 我们的皮肤, ②__________。然后,会用另外两根针把切开的皮肤支撑住,以便更顺利地吸血; 剩下的两根针里面,有一根顶端有探测器,这根针会在皮下探测并找到血管。在吸血的同时,蚊 子还会用最后一根针来释放一种化学物质,防止我们的立刻凝住。在吸血结束后, ③__________,这些化学物质会让我们的皮肤起一个红色的小包,觉得痒痒的。 【答案】 (1). 这 6 根针有不同的功能(或这 6 根针功能不一) (2). 再用锯齿切开我们 的皮肤 (3). 它会释放另一种化学物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 能力。这段文字是介绍蚊子如何吸血的。 第一处,前面说“在这个保护罩里面总共藏着 6 根针”,后面说“其中有两根针的頂端有小 小的锯齿……”,“其中……”前面使用冒号,这说明前后内容构成解说关系,根据后面介 的 - 21 - 绍蚊子这六根针的功用来看,横线处应是总说这六根针的功能或功用; 第二处,前面说“蚊子先用这两根针戳进我们的皮肤”,接着应是说蚊子把针“戳进皮肤” 后的做法,再根据后面“然后,会用另外两根针把切开的皮肤支撑住”可知,中间应是“切开 皮肤”; 第三处,前面说“在吸血结束后”,接着应该是说蚊子做了什么,再看后面,“这些化学物 质……”,而这些化学物质应该是蚊子释放的,由此可知,横线处应是说蚊子释放化学物质。 21.下面是北京申办 2022 年冬奥会标识“墨舞冬奥”,请写出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特点,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100 个字。 【答案】要素:中国书法“冬”字、滑雪运动中的人物形态和滑道、数字“2022”、奥运五 环。特点:①书法“冬”字、滑雪人物、滑道巧妙结合,突显“冬奥会”主题、展现运动活 力,彰显中国文化魅力。②“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点明举办时间,与奥运五环的组 合凸显了奥林匹克精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 运用 E。 此题是图文转换题。本题第一问是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的 构成,然后再看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本幅图除了字母之外,还有“冬”“滑道和人物形态 ”“2022”“奥运五环”,描述的顺序是由上到下。第二小问要关注形态变化上的特点。“ 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 2022,点明举办时间。以上画面与奥运五环的组合凸显了奥林匹克 精神。依然是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展开说明。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 年 8 月 29 日新华社转发:8 月 25 日下午 4 点左右,在济南黄河济南段小杨庄岸边 发生惊魂一幕:两名中学女生手牵手在黄河边蹚水,突然陷入深坑,同行男生试图下水营救, - 22 - 自己也没入水中,霎时水已没顶,伸出双手;有的水中起伏呼喊,岸上两名学生不知所措…… 休假中在附近钓鱼的 21 岁小伙米欣立刻冲过去,边跑边向来找他的父母呼喊:“拿抄网 !”捞鱼抄网有三米多长,救人肯定能用得着。在黄河边长大的父母知道米欣不会游泳,黄 河多泥沙险恶暗坑,呼喊想劝阻他下水,改用棍子救人。米欣奋不顾身冲上去,两次陷入淤 泥,只好退回来,改用木棍将三人一个个危急中的学生救上岸。 “给叔叔鞠三个躬!你们三个遇到贵人了,没有叔叔,这五个家庭就毁了。”5 个孩子站 成一排,郑重地向米欣连鞠三个躬,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家长们还提来牛肉、食用油、坚 果等礼品,摆满整个客厅。救人视频在朋友圈传开,纷纷打来电话慰问;她们是某中学初一 学生,13 岁左右,还有不到一周就开学,她们相约来黄河岸边玩耍。 请你代家长写一篇为米欣申请“见义勇为模范人物”的申请书或向有关部门写一篇表扬信、 感谢信,任选其一。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不少于 800 字。 【答案】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您们好! 我们五个获救孩子的家长,为米欣同志申请“见义勇为模范人物”的资格。 事情是这样的。8 月 25 日下午 4 点左右,我们五个孩子相约在在小杨庄黄河岸边玩耍, 其中 xxx 不慎失足落水,同行男孩子 xxx 下去营救,却陷入淤泥,沉入水中。岸上两个孩子 吓得不知所措。在这关键时刻,正在附近钓鱼的米欣同志听到呼救,立刻放下鱼竿跑来,边 跑还边向他父母呼喊求助,让他们带上鱼竿,然后不畏湍急的河水和满是淤泥深坑的危险, 毫不犹豫的跳下去,危险在向他逼近。他两次都陷入淤泥,又溺水的危险,于是他机智地退 到岸上,用鱼竿把孩子一个个拖上岸,最后三个孩子全部得救。 如果当时没有米欣的见义勇为,三个落水孩子无法获救,岸上的两个孩子定会救援,可 能失足落水。即便不是如此,他们的心灵也永久受到创伤,五个家庭因此受到巨大打击。米 欣同志这勇于救人,见义勇为的行为,拯救五个家庭。当我们想要感谢救命恩人时,恩人连 姓名都没留下,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当我们带着孩子和一些礼物来到米欣家里表示感谢时, 他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凡有热血的人都会伸出援手,孩子是祖国的希望,祝福 他们健康成长,将来能够服务于社会,报效于祖国……” 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米欣身上焕发着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时代气息。经了解,米欣同 志父母也不会游泳,但他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下水救人,这种精神怎能不令人动容?李大钊 - 23 - 说:“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先生的话,勉励激励一代代青年;米欣的精神感动时 代,饱含中华民族复兴希望的伟大之“魂”! 在当代经济迅速发展的伟大时代中,见难相助,舍己为人,见义勇为,仍是新时代爱国 精神的一种体现,米欣的行为给世人树立了光辉榜样。毛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 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 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新时代需要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我们五个孩子与家长给 米欣和他的父母深深的鞠躬…… 我们也将教育孩子,学习米欣见义勇为、乐于助人、不计得失的精神,并发扬广大,因 此,我们为米欣同志申请“见义勇为模范人物”。 以上是我的申请,希望得到组织批准并奖励米欣。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xxx,xxx,xxx,xxx 2019 年 8 月 30 日 给 xxx 公司的感谢信 尊敬 xxx 的领导: 当您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我们五位家长正安坐在家中,过着宁静的生活。但当天发生孩 子落水的事,仍在我脑海中久久不散,越想越感到可怕。我们用这封简短的信,表达对贵公 司领导,能培养教育出米欣这样的好员工而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米欣将三个落水的孩子从 滔滔的黄河水中救起,给了孩子们第二次生命,更给了我们五个家庭以和谐幸福安宁! 8 月 25 日下午,还有不到一周时间即将进入初中校园的孩子们在黄河边蹚水玩儿。因为 黄河多土石泥沙和险恶暗坑,两个孩子牵手突然陷入深坑,危难之际,另一个同伴伸手相救, 也陷入深坑,生命垂危,岸边的两个孩子不知所措,大声呼救……在附近钓鱼的小伙米欣听 到救命的声音,立刻冲过去,边跑边告诉来找他的父母拿捞鱼用的结实抄网。在黄河边长大 的米欣的父母知道米欣不会游泳,所以不断大声呼喊米欣,试图阻止米欣下水。但米欣奋不 顾身地冲进水中,脚下两次陷入淤泥不得不退回岸边,最后改用木棍救人,将危机之中的三 个孩子解救上岸。 作为落水孩子的家长,我们在知道这件事后,感到非常的恐惧与惊慌,觉得天空仿佛要 塌下来一般。当得知孩子们被小伙米欣救上岸后,心中充满了对米欣的感激。米欣救人后悄 - 24 - 然离去,我们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他。我知道救命之恩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才给贵 公司写封表达对米欣所在公司的感谢之情。因为贵公司教育出这么好的员工,我们的孩子才 能得救,建议贵公司表彰米欣见义勇为的行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 其次,感谢米欣的父母教育出了一个如此善良的孩子。危难之中显身手,舍身相救,他 的崇高美德来自于父母的谆谆教诲,因此,我们感谢米欣伟大的父母,教导出伟大的儿子。 如果没有米欣的搭救,孩子就再也没有机会坐在教室中听老师讲课;如果没有米欣见难 相助,我们的五个家庭也会变得支离破碎。因为有了米欣,三个(或五个)家庭得以保全, 让完整与幸福,萦绕身边。因为水火不留情,危难之际,不能迟疑片刻。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代表着一种无私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今后我要 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勇敢的人,懂得感恩,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在别人遇到危机时 能够像米欣一样挺身而出,伸出援手,用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位落水孩子的家长:xxx,xxx,xxx,xxx,xxx 2019 年 8 月 26 日 给米欣先生、、见义勇为的表扬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2019 年 8 月 25 日,我的女儿随其他四名同学到黄河边蹚水玩,谁知,她们俩突然陷入 陈坑,同行男生前去营救,使自己也陷入深水中,岸边的两个学生顿时束手无策,他们如若 能前去营救,可能陷入深坑。这时,在附近钓鱼的年轻小伙米欣毫不犹豫冲过去,边跑边让 赶来的自己的父母拿“抄网”。虽然他知道自己不会游泳,但他依然奋不顾身冲向险恶的黄 河。他两次陷入淤泥,置生死于身在外,但救人失败,自己也陷入危险之中。这时他急中生 智,改用木棍将三人救上岸,五个孩子终于得救了! 若没有米欣,舍己为人,见难相助,最终可能发生了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若没有 米欣无所畏惧,急中生智,五朵鲜花将会永远凋谢;若没有米欣见义勇为,见义智为,我们 五个家庭将永远失去幸福……我们深知黄河险恶,暗流涌动;我们深知,米欣也不会游泳; 我们深知,恐惧会成为挥之不去的心结……但不会游泳的人却不怕水,因道德与品质,因理 性与智慧,他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众所周知,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文人柳开放弃科考,拔刀相助被贼人 抢劫的弱女子,今有‘最美教师’张丽莉,为了保护即将被车撞倒的学生而自己被无情的车 轮碾压导致高位截肢。由此可见,见义勇为始终贯穿于中华优秀文化中,从未离开。 - 25 - 那么,对于米欣见义勇为的伟大行为,我们应给予高度赞扬,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表彰。 这样做既有利于弘扬正能量,又对促进见义勇为在平凡生活中发扬光大,弘扬正能量,涌现 出更多的正义青年,进而净化社会风气,使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最后,我们也要教育五个孩子,要求他们向米欣先生学习,带头发扬见义勇为的时代精 神,弘扬高尚的行为和良好的社会公德,从平凡和小事做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在此, 对米欣先生舍生救人精神表示衷心感谢,对米欣父母能教育出这样优秀的儿子表示敬意,也 希望贵司广泛宣扬英雄事迹,予以表扬,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贡献出一份力。 此致 敬礼 写信人:xxx,xxx,xxx,xxx,xxx 2019 年 8 月 26 日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本作文既有限制性又有开放性。 限制性:内容上,本次作文属于材料作文,材料围绕着米欣奋见义勇为、不顾身救人的 事件展开叙述,写作时不得脱离材料的核心立意。写作要求的限制性,“请你代家长写一篇 为米欣申请‘见义勇为模范人物’的申请书或向有关部门写一篇表扬信、感谢信,任选其一” ,注意文体特征,然后还要综合材料内容和含义作文,不可断章取义。价值取向的限制性, 本则材料应该向社会弘扬一种正能量,米欣见义勇为,被救孩子的家长懂得感恩,而救人视 频发布后社会上纷纷打来电话慰问,从而可以看出整个社会对救人的英雄行为的认可,社会 上在弘扬这种正能量。 开放性: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我们从材料中围绕知道米欣的见义勇为事件,学生可以 围绕这件事展开联想,广泛思考,合理生发,谋篇布局。对材料的侧重是自由的。可以从这 件事不同的角度阐发它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立意: 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 表彰见义勇为的行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 要对英雄的行为进行感恩 素材积累: 1、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情怀,就 - 26 - 有“舍己为人,扶危济国”的无私精神。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勇二字,撑起 了中华美德的一片天。 2、激励见义勇为要靠培养社会责任感。 见义勇为,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变现。“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危急时刻双手接坠 儿,挽救了一个摇摇欲坠的生命,这不正是体现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责任感吗?这 种见义勇为的行为,不正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吗?所以。要激励见义勇为行为的发生,就需要 每个人提高自身的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就需要有一颗乐于奉献的心,懂得大爱无疆的精神 。 我相信,只要社会上每个人都有一颗正直的心,每个人都有希望奉献于社会的责任感, 那么见义勇为这股暖流就会迅速激励开来。 3、激励见义勇为要靠一定的嘉奖于鼓励。 江西省“夺刀少年”柳艳兵、易正勇在全车人生命受到威胁时,毅然带伤挺身而出,见 义勇为制服歹徒,但因伤憾失高考。国家对其进行表彰,多所大学也向其抛出“橄榄枝”, 这无疑是对见义勇为行为的一种鼓励,但是,在全国各发生的“扶老”事件,路人热心帮助 却被老人索要赔偿,法院也判定需要赔偿,这种事件的发生让见义勇为的人伤了神,寒了心。 见义勇为需要勇气,有时甚至会付出沉重代价,国家和社会有义务**各种方式给予一定 的嘉奖,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励见义勇为,才不会让这些热心的英雄寒了心。所以见义勇为要 靠鼓励,以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消除百姓对见义勇为的顾虑,避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丢 掉挺身而出的果敢。 所以,鼓励与嘉奖对见义勇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才有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层次分析: 这三篇文章,无论是申请书还是表扬信、感谢信,都围绕米欣见义勇为的事件来写, 先陈述事件的主要内容,然后阐发见义勇为事件的意义和社会价值,同时表达自己对米欣的 赞扬和感激之情,最后展望未来。文章情感真挚,说理透彻。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 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 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 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 ,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 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 - 27 - 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 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 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 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 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 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 视角度。 - 2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