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本解读就是分析,而分析就是揭示问题和矛盾。不少文本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寻找相关文本来作合理阐释,这时,阐释文本就构成了互文本。例如,《愚公移山》中有这样一个为人所忽视、也令人费解的细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为什么操蛇之神“惧其不已”,而帝则“感其诚”呢?也就是说,同样是神,在对愚公的态度上为何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对此,东晋玄学家张湛在《山海经》中这样注释,操蛇之神就是山海之神,他们“惧其不已”,就是怕愚公如此坚持下去会改变原有的山海形貌,无山,山神居何处?无海,海神司何海?因此,帝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如此一来,单就文本本身所传达的信息看,只强调“愚公精神”的观点是一种不全面的理解,忽视了文本隐含着的多重信息、意义的表达。而通过张湛的阐释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还可以读出这则寓言寓含保护自身居住环境生态的意义。‎ 利用互文性文本解读,得出的意义我们称之为文本的“互文性意义”,互文性意义并不完全就是文本本身的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讲,互文性文本解读利用构成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差异关系,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了文本的意义延宕,消解了文本的意义中心,让文本充满了复义。因此,互文性理论,使我们的文本解读有了新的解读视角和更多的支撑与依傍,也为我们多元解读文本指明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摘选自张斗和《互文性文本解读和互文本类型》《语文教学通讯》2018.11)‎ 材料二:‎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始于摹仿,文学创作同样也不例外。“借鉴已有的文本可能是偶然或默许的,是来自一段模糊的记忆,是表达一种敬意,或是屈从一种模式,推翻一个经典或心甘情愿地受其启发”。而在以古为尚的中国,摹拟更是经典形成以后的普遍风气,从魏晋到南北朝之间拟古一直是诗坛的时尚,在陆机、谢灵运、江淹等诗人的创作中,拟古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征。直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创作中还明显留下拟古的痕迹。拟古的结果形成古典诗歌普遍而清晰的互文关系,并渗透于诗歌文本的各个层次。甚至可以说,互文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文本特征,也是古典诗歌作品最普遍的现象。‎ 鉴于诗歌史上普遍的摹仿和因袭关系,梁代钟嵘《诗品》就用推源溯流之法论列历代诗人,揭示其间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其实质正是出于对其作品互文性的体认。唐朝诗僧皎然《诗式》将文本的相似概括为语、意、势三个层次的“三同”,而作者的有意摹仿便有所谓 ‎“三偷”。偷语之例,如傅咸《赠何劭王济》诗有“日月光太清”句,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诗拟作“日月光天德”;偷意之例,如柳恽《从武帝登景阳楼》诗有“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句,沈佺期《酬苏味道》化作“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偷势之例,如嵇康《送秀才入军》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句,王昌龄《独游》脱胎为“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飞有适,嗟此罹忧患”。皎然的“三偷”之说虽从语词、取景、立意的不同角度区分了诗歌文本中不同类型的摹仿,但由于唐代诗学的中心问题在于意象和造句,所以“三偷”所论的摹仿也只限于句与联的范围,集中在语词的层面。事实上,诗歌文本的摹仿本来就是多层次的,不止限于语句,还包括主题和结构。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论“三偷”,即将其内涵大为扩展,罗列了主题和结构等不同层次的例证。如果按照后人的习惯用法,意与主题相关,势与结构相关,那么偷语、偷意、偷势就可以概括语词、主题、结构三方面的摹仿,而这些方面也正是诗歌中互文关系发生的主要层面。‎ 文学史上的拟古或摹仿历来就是缺乏独创性的同义词,很少得到正面的评价。但严格地说,如果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理解文学文本构成的某种特殊要求的话,互文已不是摹仿而是用经过压缩的语码来替代一个经典表现。这就是互文性理论所要揭示的问题: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现意义的增殖。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家无不善于利用文本的这一特性,而文本的文学意味也往往就在这不同文本的关系之中。明白了这一点,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能简单地以摹仿二字概之,而首先应该从互文性的立场去审视其间意义的实现与增殖。‎ ‎(摘选自蒋寅《拟与避:古典诗歌文本的互文性问题》)‎ 材料三:‎ 大致说,由于中国人向来耻于“东施效颦”,又吃过“邯郸学步”的苦头,再加传统处于正统地位的诗文篇幅相对短小,难以容下过多的仿拟之迹。于是人们非常忌讳陈陈相因,陈词滥调,尤其对那些露形露迹的创作特别反感。正如宋代魏泰《临汉隐居诗话》所言:“诗恶蹈袭古人之意,亦有袭而愈工若出于已者。”金人王若虚《滹南诗话》对黄庭坚鼓吹的“互文性”写作并不买账:“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将那些“沿袭”、“点化”行为贬斥为狡猾的剽窃。尤其是在明清小说理论中,能够与“互文性”理论形成对接或对话的“模仿”写作方式通常成为人们吐槽的对象。如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说:“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回,嗣是效颦日重,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同样带着不屑口气看待后来的“互文性”效仿之作。如此这般,每当涉及文本之间“互文性”关系,其批评态度大多是贬损。‎ ‎(摘选自李桂奎《中西“互文性”理论的融通及其应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玄学家张湛对《山海经》的注释说明,如果不能借助互文性的解读,文本隐含的多重信息和意义就不会得到合理的阐释。‎ B.梁代钟嵘在《诗品》中根据诗歌史上普遍的摹仿和因袭关系,揭示历代诗人之间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实质上就是对互文性的体认。‎ C.沈佺期在偷意方面对柳恽《从武帝登景阳楼》诗的刻意模仿已不止限于语句的范围,还上升到了主题与立意的更高层面。‎ D.自罗贯中把《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其后效颦日重,这种“模仿”写作的方式通常成为人们吐槽贬损的对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海之神怕愚公会改变原有的山海形貌而移走了大山,这种对《愚公移山》的解读消解了文本的中心意义,造成了文本的意义延宕。‎ B.在以古为尚的中国,摹拟已成为经典形成以后的一种普遍风气。陆机、谢灵运、江淹、李白等诗人的创作中的拟古诗就是明证。‎ C.既然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现意义的增殖,那么我们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能再以摹仿二字概括和贬损它。‎ D.中国人对那些露形露迹的作品特别反感,既因耻于“东施效颦”,吃过“邯郸学步”的 苦头,也因为诗文篇幅短小而难以仿拟。‎ ‎3.下列诗句最符合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不薄今人爱古人,清丽词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B.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之四 C.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一宋·张舜民《百舌》‎ D.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一唐·王若虚《评东坡山谷四绝》‎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互文性”内涵的理解。(4分)‎ ‎5.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铁人张定宇 李春雷 一 大年三十。傍晚7时,办公室。‎ 吃过饭,张定宇突然想起,要与病房里的妻子视频,说几句安慰话。这个可怜的女人啊,为我付出了一切,现在身染重病、生死未卜,不仅没有得到我的探望和照顾,连暖心的问候也少之又少。想到这里,张定宇心如刀割。‎ 他擦擦眼泪,使劲摇晃麻木的脑仁,想出了几句温柔话。可刚刚酝酿好情绪,电话响了。‎ 紧急通知,解放军陆海空3支医疗队共450人,已乘军机星夜驰援,3小时后降落。其中,陆军军医大学150人医疗队,将直接奔赴金银潭医院。‎ 少顷,电话再响:上海医疗队136名医护人员也将进驻,凌晨2时抵达!‎ ‎“好!好!马上布置,马上迎接!”他挺直身体,一下子来了精神。‎ 放下电话,急速召集人马,分头行动,再次冲锋。‎ 真是武汉有幸、天道垂青。前些天,他已经抢在大疫来临之前,把全部病区规划改造完毕。这个“提前量”,在这个节骨眼上帮了他的大忙。‎ 想到这里,心底涌上一阵职业的自豪。他伸出大拇指,狠狠地为自己点一个赞!‎ 的确,张定宇提前完成的这一系列改造工程,太果断了,太给力了。‎ 这,才是一个优秀管理者真正的责任感!‎ 日历翻至1月25日,大年初一。‎ 这是全国人民万家团圆的欢乐之夜,人们看完春节联欢晚会之后,大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可张定宇和他的战友们,却不能停下。他们要立即清洁消毒、摆放物品,为即将进驻的医疗队能最快投入战斗做好准备。‎ ‎1月26日下午1时,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接管两个病区。‎ 下午2时,上海医疗队入驻另外两个病区。‎ 截至当晚11时,金银潭医院已累计收治重症患者657人。‎ 火线48小时,张定宇兵不解甲、马不停蹄!‎ 二 金银潭医院的空气中,溢满了浓浓的消毒水味道,像硝烟,似雾霾。‎ 楼道里,大家时时看到张定宇跛行的身影,常常听到他的大嗓门。‎ 只是,他的嗓门越来越大,脚步却越来越迟缓了,特别是双腿僵硬,如假肢般愈发不灵便。‎ 上楼时,必须用双手紧握栏杆,用力地拉、拉。有一次,走着走着,居然趴倒在地,好久站不起来。‎ ‎1月28日早上8时,全体病区主任见面会。‎ 简短地汇报完工作后,大家准备四散而去、各就各位。但这一次,张定宇破例要求大家留下,似有话说。‎ 人们颇感意外。‎ 而他,却又吞吞吐吐,足足一分钟。‎ 众人纳闷了。这完全不是张院长的作风啊,从来没有见他如此局促啊。‎ 他停顿一下,慢慢张口。‎ ‎“兄弟姐妹们,事到如今,我不得不说。再不说,可能要耽误大事。”‎ 大伙儿瞪大眼,眼神里翻动着惊疑的问号。这些年来,单位由乱到治,由弱到强,发生了太多太多细细碎碎而又轰轰烈烈的事情。对于这些,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只要有张院长在,便没有什么大事。就像现在,天大的事,不也是他在硬挺挺地支撑着吗。‎ ‎“我的身体出了问题……”‎ 大家一惊,会场一片寂静。‎ ‎“我是……渐冻症!”‎ 什么?什么?大伙儿不敢相信,不愿相信。‎ ‎“是的,渐冻症,前年确诊。”他缓缓地却是平静地说,“医生告诉我,或许还有六七年的寿命。现在,我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 渐冻症,即运动神经元病,属于人类罕见病。此病多为进行性发展,其病变过程如同活人被渐渐“冻”住,直至身体僵硬、失去生命。更重要的是,这种病,无法医治。‎ 在座都是医生,谁不明白呢。‎ 联想他这些天来的异常行动,大家恍然大悟。‎ 张定宇沉默少许,接着说:“我向各位兄弟姐妹道歉啊。这两年,我脾气不好,批评你们太多,你们都受委屈了!现在,我的时间不多了。在这最后的日子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抢回更多患者;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和大家一起,跑出病毒的魔掌。现在,形势万分危急。我们要用自己的生命,保卫武汉!”‎ 说完,他用尽全身力气,站起来,一跛一拐地走向前台,双手抱拳,深鞠一躬:“拜托大家了!”‎ 泪水模糊了大家的眼睛……‎ 白衣执甲,冒死前行!‎ 最疲惫的时候,最痛苦的时候,张定宇就仰躺在办公室沙发上,与妻子视频聊天。一是问候,二是排解压力。‎ ‎“疫情过后,我陪着你,好好休息。”‎ ‎“咱俩相差5岁,正好可以一起退休。到时候。我给你一个人当护士。你给我一个人当院长。”‎ ‎“只是我脾气不好、急躁、不服输,老毛病改不了。”‎ ‎“这才是武汉人。一代代都是犟脾气,好像会传染一样。”‎ ‎“别提传染。我不想听!”‎ ‎“好吧。张院长英明,张院长能干。在张院长领导下,汉正街永远正,长江水永远清,金银潭永远风平浪静。”‎ ‎“哈哈哈哈……”‎ 笑着笑着,却没有声音了。‎ 再听,却是一串串呼噜声。‎ 他睡着了。‎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4月01日,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以“大年三十”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展开情节,使过年应该具有的祥和气氛与疫情的暴戾来袭形成强烈反差,让读者倍感紧张。‎ B.“这个可怜的女人啊”,“可怜”二字表达了张定宇对被疫情感染后身患重病妻子的怜惜,侧面表现了他面对疫情的无助和悲伤。‎ C.“楼道里,大家时时看到张定宇跛行的身影,常常听到他的大嗓门”,“时时”暗示了他病情日益加重,也表现了他的操劳忙碌。‎ D.“一代代都是犟脾气,好像会传染一样”,“别提传染。我不想听!”“传染”一词看似相同,但在各自的语境中意思却截然不同。‎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不惜笔墨描写张定宇要与妻子视频的心理活动,意在表现他因无法照料病重的妻子而产生的愧疚之情并照应结尾。‎ B.“金银潭医院的空气中,溢满了浓浓的消毒水味道,像硝烟,似雾霾”这句环境描写渲染了疫情的严峻和气氛的紧张。‎ C.“我的身体出了问题……”“我是……渐冻症!”两句中的省略号表现出因张定宇渐冻症病情严重而导致的说话迟缓吞吞吐吐。‎ D.“汉正街永远正,长江水永远清……”张定宇妻子用一语双关的形式表现了对武汉恢复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包含着对丈夫工作的肯定与赞扬。‎ ‎8.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张定宇的形象特征的,请简要分析。(4分)‎ ‎(1)他伸出大拇指,狠狠地为自己点一个赞!‎ ‎(2)“咱俩相差5岁,正好可以一起退休。到时候,我给你一个人当护士,你给我一个人当院长。”‎ ‎9.本文虽是“人物特写”,却具有“电报体小说”的风格,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莫孝肃公诗集序 白鸿儒 唐宣宗大中五年,龙集辛未,设科求贤,合天下士对策于大廷。胪传以莫公宣卿为第一。公字仲节,广南封州人也。所产之乡曰文德,所居之里曰长乐。厥考 讳曰让仁,虽不仕,亦有隐德。蚤年不禄,公母梁氏,恐公孤立无倚,改适。继父亦莫氏,讳及芝,乃开建籍也。公随母往,并而为昆仲者三。长曰莫俦,次曰莫群。公年最少,乃其季也。继父亦乐善好施,岁歉则出粟以周邻里。尝遣二兄习读,公幼在侧,天性迥异,闻言即悟。甫七岁资识豁然手不释卷过目辄成诵时人目为神童入郡庠从游於梁明甫先生。梁母尢严於内训。试於有司,荐於大廷。对扬清问,首魁天下。初典翰林,未服官政。後以母老,具表陈情。乞官外补,以便就养。上可其奏,赐官台州别驾。归省迎母,未至官所,而寻卒故里。葬之於文德乡锣鼓冈。咸通九年,封州刺史李邦昌上其事於朝,钦奉上敕为唐正奏状元莫孝肃公,祀以庙食,表其里居曰文德。蠲其赋税,以充烝尝之需,永为常典。公自幼以至登第,所撰词赋诗歌,皆操笔立成。诵而咏之,如真金美玉,不落形迹。如化工生物,不事妆点,而生气宛然如在也。及今公族子姓言动气象,犹有公之遗风。虽乡曲五尺童子与夫田野愚夫愚妇,皆重公名,莫不喜谈乐道之。凡游於庠序者,罔不贤其贤。守其宗祀者,莫不亲其亲。得非状元公神化之所感也耶?是请也,公之嫡孙莫立之,郡之庠生也。述公行实以告,且请予为记,以垂悠久。余无似,叨治公郡,恨弗获睹公而徒慕公也,因以为记云。时有唐乾符五年,岁在甲午秋仲望日。‎ ‎(选自《全唐文·第09部卷八百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甫七岁/资识豁然/手不释卷/过目辄成/诵时人目为神童/入郡庠/从游于梁明甫先生 B.甫七岁/资识豁/然手不释卷/过目辄成诵/时人目为神童/人郡庠/从游于梁明甫先生 C.甫七岁/资识豁/然手不释卷/过目辄成/诵时人目为神童/人郡庠/从游于梁明甫先生 D.甫七岁/资识豁然/手不释卷/过目辄成诵/时人目为神童/人郡庠/从游于梁明甫先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北 )(3 分)‎ A.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B.考,本义为年老,先秦时“考”常用作对父母的称呼,今人则称死去的父母为考。‎ C.状元,科考第一名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D.秋仲,夏历每个季度的三个月用孟仲、季表示,因此秋季第二月叫仲秋或秋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莫宣卿自幼天性聪慧,过目不忘。他父亲莫让仁曾经让莫宣卿的两个哥哥温习诵读,当时莫宣卿也在一旁,他听过哥哥们读过的内容以后当即就能领悟理解了。‎ B.莫宣卿事母至孝,让人感佩。初任翰林后,他还没有被安排国事政务,后来他就以母亲年老为由上表朝廷陈情乞求到地方补缺任职,以便于就近奉养老母。‎ C.莫宣卿词赋诗歌不事妆点、浑然天成。其创作思如泉涌,能操笔立成;其作品纯洁得如真金美玉,不落形迹,又如造化自然之物,栩栩如生,仿佛活的一般。‎ D.莫宣卿声名远播,泽被后世。他去世后历代莫氏子孙的言行气质,还留有莫公的流风余韵,即使是乡里五尺小儿、田野的村夫村妇无不仰重莫公美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蚤年不禄,公母梁氏,恐公孤立无倚,改适。(4分)‎ ‎(2)凡游於庠序者,罔不贤其贤。守其宗祀者,莫不亲其亲。(4分)‎ ‎14.莫宣卿的成功既有其聪明颖悟的内在原因,也与其生活教育的环境因素密不可分。请联系原文简要说明促进其成长的外部因素有哪些。(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小题。‎ 有所思①·西征登陇首 沈约(南北朝)‎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昆明②当欲满,葡萄应作花。‎ 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斜③。‎ ‎【注】①有所思:属乐府古静鼓吹曲 ②昆明:长安附近有昆明池,武帝时造成。春能积雪,江湖水满。③狭斜:长安的街道,代指故乡。‎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陇首,表明抒情主人身份是征戍之人,前两句写他远征在外,登山东望而领起全篇。‎ B.三、四句承接“东望不见家”的“望”字,写出征夫眼中所见的边塞春景塞上风光。‎ C.从句法结构上看,中间两联已是对句,单从修辞的角度来说,已具五言律诗雏形。‎ D.整首诗起承转合,章法严谨,情景相融,韵律和谐,是一首典型的羁旅相思之作。‎ ‎16.本诗中间两联除对仗外,写景也颇具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牧《阿房宫赋》指出,秦与六国都是自取灭亡。他认为,“ _”, 则六国能抵御强秦;“ ”,则秦可江山永固。‎ ‎(2)在《赤壁赋》中,苏轼饮酒甚酣扣舷而歌,借用“美人”来抒发情怀的两句是:“ , 。”‎ ‎(3)李商隐《锦瑟》中的“ , ”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站在桥上去看人家撑,那多不费劲,多美!尤其在礼拜天有几个专家的女郎,穿一身縞素衣服,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帽影在水草间颤动,你看她们出桥洞时的姿态,捻起一根竟像没分量的长竿,只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身子微微的一蹲,这船身便波的转出了桥影,翠条鱼似的向前滑了去。她们那敏捷,那闲暇,那轻盈,真是值得歌咏的。‎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迎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爱热闹的少年们携着他们的女友,在船沿上支着双双的东洋彩纸灯,带着话匣子,船心里用软垫铺着,也开向无人迹处去享他们的野福——谁不爱听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 住惯城市的人不易知道季候的变迁。看见叶子掉知道是秋,看见叶子绿知道是春;天冷了装炉子,天热了拆炉子;脱下棉袍,换上夹袍, ① ,穿上单袍;不过如此罢了。 ② ,地下泥土里的消息,空中风吹的消息,都不关我们的事。忙着哪,这样那样事情多着,谁耐烦管星星的移转,花草的消长,风云的变幻?同时我们抱怨我们的生活。苦痛,烦闷,拘束,枯燥,谁肯承认做人是快乐?谁不多少间咒诅人生?‎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 A.拟人、比喻、夸张 B.拟人、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19.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同时我们抱怨我们苦痛烦闷、拘束、枯燥的生活,”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①在实际生活中,人手上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等有害菌落占总体菌落比例很小,②但抑菌类洗手液的使用效果会无差别的杀死细菌,③这其中就包括了我们手部正常菌落。④所以即使清水或者部分洗手液杀菌效果看似不理想,⑤也不需完全否认,⑥毕竟手上残留的绝大多数是无害的共生菌。⑦无非是特殊职业的高危人群,⑧普通人即使使用清水,⑨只要做到勤洗手、洗久点也可以较好地防止它们在手上寄生。‎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历经40余天,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于6月8日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载誉归来。“海斗一号”‎ 此次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紀录,同时填补了我国万米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海斗一号”的成功研制、海试与试验性应用,是我国海洋技术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为我国深渊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也标志着我国无人潜水器技术跨入了一个可覆盖全海深探测与作业的新时代。‎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列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要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B(A项,以偏概全,放大了“互文性解读”的作用。C项,原文是说“唐代诗学的中心问题在于意象和造句,所以‘三偷’所论的摹仿也只限于句与联的范围,集中在语词的层面”,选项表意范围扩大了。D项,“自罗贯中把《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其后效颦日重”这只是可观道人的一家之言)‎ ‎2.C(C项表达过于绝对化。原文是“我们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能简单地以摹仿二字概之”。没有完全否认以“摹仿二字概之”)‎ ‎3.A.(此选项中的“不薄今人”“爱古人”就是向今人和古人学习,才能写出“清丽佳句”,这与材料二中“一个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现意义的增殖”的观点是一-致的。 其他三个选项皆从“自我”“自己”“自得”来谈,与其他文本没有关系。故选A) ‎ ‎4.(1)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文本之间有增殖效应。‎ ‎(2)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在吸收和转换其他文本过程中形成的。‎ ‎(3)互文性为多元解读文本指明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4)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不能简单地以摹仿来看待。(每点1分,共4分)‎ ‎5.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以历代文论家的有关论述和研究事例为论据展开论证;‎ ‎②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论述互文性的增殖作用;‎ ‎③综合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等论证方法。(每点2分,共6分)‎ ‎6.B.(“侧面表现了他面对疫情的无助和悲伤"错。无中生有,他的无助和悲伤只是对妻子的病情,而非针对疫情的,选项中夸大了“无助和悲伤”的指涉范围)‎ ‎7.C(选项中的两个省略号确是表现张定宇的说话迟缓和吞吞吐吐,其原因并非因病情引起而是由于其既要勇挑重担,又担心疾病影响工作的矛盾心理的行为表现)‎ ‎8.(1)本句运用细节(动作)描写,正面表现出张定宇自信乐观的性格特点。(手法、内容各1分。共2分)‎ ‎(2)本句通过侧面描写,用妻子的话表现出张定宇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手法、内容各1分。共2分)‎ ‎9.①结构单纯:本文紧紧围绕抗疫选材组篇,结构全文;‎ ‎②情节直白:整个抗疫过程的展开,不枝不蔓,简洁明了;‎ ‎③人物单一:全文主要围绕张定宇进行刻画,其他人物只发挥烘托陪衬作用;‎ ‎④语言简明: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 ‎⑤句子简短:本文多用短句,语汇准确生动。(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共6分)‎ ‎10.D(原文应该为“甫七岁,资识豁然,手不释卷,过目辄成诵,时人目为神童。人郡庠,从游於梁明甫先生。”)‎ ‎11.B(先秦时“考”常用作对父亲的称呼。今人则称死去的父亲为考,称死去的母亲为 ‎“妣”)‎ ‎12.A(“莫让仁曾经让莫宣卿的两个哥哥温习诵读”错。文中让莫宣卿的两个哥哥温习诵读的是莫宣卿的继父莫及芝)‎ ‎13.(1)莫让仁早年没有俸禄(没有做官),莫公的母亲梁氏担心莫公孤独无助,没有依靠,就改嫁(他人)。(落实“蚤”“不禄”“适”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4分)‎ ‎(2)凡是在学校游学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他的贤才;守护宗庙的人,没有一个不把他的亲人当做自己的亲人(祭祀)。(落实“庠”“罔”“莫”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4分)‎ ‎【参考译文】‎ 唐宣宗大中五年,这一年是辛未年,贤者云集,(朝廷)开设科举选拔贤才。汇集天下士子在朝廷对策应试,胪传以莫公莫宣卿为第一名。莫公字仲节,是广南封州人。他出生的地方叫文德乡,居住的地方叫长乐里。他去世的父亲叫莫让仁,虽然没进入仕途,也有隐德。莫让仁早年没有俸禄,莫公的母亲梁氏担心莫公孤独无助,没有依靠,就改嫁(他人)。他的继父也姓莫,叫莫及芝,籍贯是开建。莫公随母亲改嫁,兄弟排行共有三人。长子叫莫俦,次子叫莫群。莫公年龄最小,是最小的弟弟。他的继父亦乐善好施,庄稼歉收他就捐出粟米来周济邻里。继父曾经命两位哥哥温习诵读,莫公尚幼,在一旁伴读,他天性聪慧,听到内容当即就能领悟。刚满七岁,他的天资见识就能豁然开通,手不释卷,过目就能成诵,当时的人把他当做神童。入学后,拜师于梁明甫先生。梁母尤氏内训严格。莫公经官府测试,向朝廷推荐他。对策答问,清晰明了,格调高扬, 策试天下第一。起初被任命为翰林,没有任职。后因母亲衰老,上表陈情。后乞求到外地补缺任职,以便就近赡养母亲。皇上允许他的奏请,赐官他为台州别驾。回家省亲并迎接母亲,还未到官所,不久在老家去世。葬在文德乡锣鼓冈。咸通九年,封州刺史李邦昌向朝廷上奏他的事迹,皇帝亲自敕封其谥号为唐正奏状元莫孝肃公,享受宗庙祭祀,表奏他所居乡里叫文德。减免其赋税,来补充饮食之需,并作为常规尊从。莫公从年幼到登第,所写的词赋诗歌,都是挥笔而成。朗诵咏唱起来,就像真金美玉,不留形迹。也像造化滋生万物,不事妆点,但是气韵生动像在眼前一样。一直到现在莫公家族子弟言辞生动的气象,还有莫公的遗风。即使是乡里的五尺童子以及田野村夫村妇,都看重莫公名声,没有不喜欢谈论他的。凡是在学校游学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他的贤才;守护宗庙的人,没有一个不把他的亲人当做自己的亲人(祭祀)。难道不是状元公神灵英气的感染吗?这次请求的人士,是莫公的嫡孙莫立之,他是郡里官学的学生。他把莫公的事迹据实告诉我,并且请我为他写作序文,以让莫公事迹流传久远。我愚钝,在本郡任职,遺憾的是未能亲眼目睹莫公的风采而徒生羨慕之意,于是就写了这篇序文。时间是唐乾符五年,也就是在甲午年中秋八月十五这一天。‎ ‎14.(1)他的生父莫让仁,虽没做官,但也有隐德。‎ ‎(2)他的母亲梁氏,担心他孤苦无助,改嫁他人。‎ ‎(3)继父乐善好施,周济乡邻。‎ ‎(4 )受教于梁明甫先生,梁母尤氏严于内训。(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 ‎15.D(说此诗是“典型的羁旅相思之作”于文无据,从全诗表达的主旨情感来看,表面写的是征夫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实质上反映了人民痛恨征战之苦的心情)‎ ‎16.全诗中间四句写景,既写征夫眼中所见的边塞春景,(1分)也写征夫想像中故乡的景色,虚实结合;(1分)这两联表面上虽没有说到思乡,但是景中含情,虚实相生;(2分)这里春天之景和思乡之情,形成强烈反差,以乐景衬哀情,引发情感共鸣。(2分)‎ ‎(除此之外,考生若从炼字、色彩和想象的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17.(1)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2)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3)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共6分)‎ ‎18.B(文中没有使用夸张、对偶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因此可以排除A、C、D三项。故选B) ‎ ‎19.(原文将表示负面心理感受的定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句,并用逗号隔开,这种倒装结构突出强调了“我们”身心遭受折磨的具体表现,强化了痛苦的表现程度,增加了读者的共情意识,也更好地展现了痛苦生活的特点)‎ ‎20.①脱下夹袍②天上星斗的消息(第一空,从语境来看,前文是由两个分号断开的三个并列结构,语意都是循环往复式的或由此及彼式的,本句的四个短句又都是四字句,语意上是通过换衣表现由冷到热的变化,因此可知,空缺出只有填入“脱下夹袍”最合适。第二空,处在三个排比句的开头,句式应经确定;内容上从后文“谁耐烦管星星的移转,花草的消长,风云的变幻”可知,空缺的这一句,陈述主体应该是星星,由此不难得出答案了)‎ ‎21.②删除“效果”(成分赘余);⑤“否认”改为“否定”(否定,对一种观点,理论的不承认,不接受。否认,反对别人对自己的指认。拒绝承担某个结果。较多时候出现在被动的一方。所以,此处该用“否定”一词);⑦“无非”改为“除非”(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不合逻辑);⑨“它们”改为“有害菌”(代词“它们”指代不明)‎ ‎22.关键信息:“海斗一号”潜水器(1分)完成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任务(1分),刷新我国潜水器最大潜深纪录(1分),标志着我国无人潜水器技术跨入可覆盖全海深探测与作业的新时代。(1分)(句子简洁流畅1分,共5分)‎ ‎23.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