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传记教案(全国)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传记教案(全国)3

‎2019届一轮复习 传记 教案(全国)‎ 传记概括类题目一般设置概括传主的事迹或成就,概括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成就取得、品质形成原因等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考生解答概括类题目时,常常因缺乏区间意识、整合意识而出现重点遗漏、重点交叉重复等问题。‎ 概括传主事迹或成就 ‎“概括传主事迹或成就”是全国卷近年来的必考题,因此,切实把握此类题型的特点意义重大。‎ 常见 设问 ‎①×××在××方面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②×××主要有哪些事迹?请简要概括。‎ ‎③文中写了传主的哪些事?‎ ‎④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的?‎ 思维 定向 第一步:读文章,理事件,寻人生轨迹。‎ 阅读文章,标画出时间、地点、职位(工作)、事件性质或人物关系变化的词语,找出围绕传主写了哪些事,弄清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而勾画出传主的人生轨迹。‎ 第二步:据题干,定区间,析事迹成就。‎ 根据题干要求,把握题目是从哪个角度(包括哪个阶段或哪个领域等)考查对传主事迹或成就概括的,以便确定思考方向或答题的信息区间,从而准确概括事迹或成就。(在概括事迹或成就时最好分“实践业绩”“理论成果”“人才培养”“荣誉影响”等角度)‎ ‎[例1] (2013·辽宁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良镛:筑梦人生 ‎①1922年的春深时节,吴良镛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年少的他,目睹了收账人无情揭走自家的屋瓦,凄风苦雨中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1937年南京沦陷前,他先后到武汉、重庆求学;1940年在重庆合川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他亲历了日军战机对大半座城市的轰炸。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血泪,促使青年吴良镛默默许下宏愿,在内心树立起“谋万人居”的理想。‎ ‎②1950年,吴良镛结束在美国的研读深造,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此后,风雨数十载,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教书育人,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孜孜探求着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之路。他指出,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土木的历史”,因此,北京旧城这个世界城市史上无与伦比之杰作的保护工作尤为不易。随着一批批新建筑、一座座新城市的拔地而起,吴良镛的心头却日益萦绕着浓密的困惑。他认为,旧城的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 ‎③“自古太守多诗人。”在吴良镛看来,作为城市规划者的市长,不仅要具备革命家的情操,还应具有诗人的情怀、史学家的渊博。“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是不是想想办法,例如打个漂亮补丁或绣上图案。”相对于大拆大建,吴良镛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他的这一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菊儿胡同居民曾一直被危房、积水等问题困扰着。由于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冲突,改造项目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吴良镛说:“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他不辞辛劳,反复修改施工方案,每天拖着装满资料的小车到建筑馆工作,或奔波于尘土飞扬的工地。改造后的菊儿小区白墙黛瓦,与周边的老房子浑然一体。在这样一座“类四合院”里,邻里进出打招呼,有了困难互相帮,北京城原有的历史环境和生活情境得以延续。‎ ‎④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情画意般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吴良镛一生不变的梦想。提到这个梦想时,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欣慰的笑容。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的他,言传身教,桃李芬芳。他常常对学生说:“建筑师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每个时代对建筑师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改变,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同时建筑业需要赴汤蹈火的热情和无限的忠诚。”‎ ‎⑤针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吴良镛提出了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林为核心,整合工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模式。融贯多学科研究成果,他创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并出版了同名专著,将建筑从单纯的“房子”概念拓展为“聚落”的概念。在1999年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者,吴良镛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这标志着“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⑥2008年,86岁的吴良镛在工地视察时突发脑梗,被医生判断为难以再行走。但他按照科学方法刻苦锻炼,努力坚持,很快就可以走路了。出院那天,满头银发的他亲笔完成了一幅书法作品。苍劲有力的字迹,与绚烂的晚霞交相辉映。医生说,吴老不仅给建筑界留下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也创造了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奇迹。‎ ‎⑦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中国两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数不清的荣誉和成就并未让吴良镛停下前进的步履。他每每凝思:“人们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我觉得建筑更是遗憾的艺术……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子孙后代?”‎ ‎(摘编自田雅婷《吴良镛:筑梦人生》)‎ 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6分)‎ 答:  ‎ ‎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题干中的“成就”可知本题考查概括传主事迹。‎ ‎(2)审隐含 ‎“建筑领域”限定了答题区域,相应区域为全文;因是全文,故要注意抓段落中的重要词句,如:第②段“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第③段“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这一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第④段“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的他,言传身教,桃李芬芳”,第⑤段“‘融贯’……概念”,第⑦段“贝聿铭……步履”。‎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建筑领域成就 ‎[规范答题]‎ ‎①理论建树方面,主要有“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学说等;②实践业绩方面,如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工程;③声望和影响力方面,如中国两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④人才培养方面,参与创办清华建筑系,桃李芬芳。‎ 概括传主的形象 概括传主形象是传记文本考查的一个热点,应引起重视。‎ 常见 设问 ‎①从×××方面来看,×××有什么样的特点?‎ ‎②传主×××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③×××××内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特点?‎ 思维 定向 ‎①从事件入手:抓事件中传主的表现。‎ ‎②从细节入手:抓典型细节,分析传主精神品质。‎ ‎③从关系入手:抓传主与各方面的关系。‎ ‎④从议论入手:抓作者对传主议论性描述或他人对传主的评价。‎ ‎⑤从链接入手:抓链接中的有关内容。‎ ‎  [例2] (2016·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代通儒顾炎武 ‎①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②《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③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④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  ‎ ‎ ‎ ‎ ‎ ‎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题干中的“顾炎武治学”“特点”来看,本题考查概括传主形象。‎ ‎(2)审隐含 ‎“治学”显示了答题区域,文中②段与“治学”密切相关;“特点”则隐含了概括人物形象要扣住最能表现其“特”的关键词句。如:“严谨笃实”“学术创新”“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他又不断增改”“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供后人研讨”。‎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 ‎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从事件(人物的言行)入手 ‎《日知录》的成书过程集中在第②段,其中有“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事件,已经刊行,还增改,可见顾炎武求真求实的治学形象特点;事件“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可以概括出其“从不沿袭前人”的治学特点;事件“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可以概括出其坚持,善于积累的治学特点。‎ 从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入手 文章在第②段开始就有作者对其的评价“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可见其具有严谨笃实和创新的治学特点。‎ 从细节描写入手 ‎“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的细节可以看出他独立思考,善于求真的治学特点。‎ ‎[规范答题]‎ ‎(1)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2)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3)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概括传主成就取得、品质形成的原因 概括传主成就取得、品质形成的原因是近年全国卷传记阅读的热考题型。这类题实际上是对文本信息的整合概括。‎ 常见 设问 ‎①×××为什么能取得突出的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②×××能做到××××,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 ‎③是什么原因让传主走上×××路的?‎ ‎④从全文看,×××为什么会坚持××××?‎ 思维 定向 ‎①从客观原因(外因)入手:时代背景、社会现实,生活环境,传主与亲人、同事、上下级间的关系。‎ ‎②从主观原因(内因)入手:传主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个人努力、个人修养等。‎ ‎[例3] (2015·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将军赋采薇 ‎①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②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④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⑤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⑥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 ‎(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 ‎(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答:  ‎ ‎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题干中“原因”“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可知,本题考查概括传主成就取得、品质形成的原因。‎ ‎(2)审隐含 从题干中的“必有内在原因”看,总结原因要侧重于内因。从题干中的“抗日爱国”“国人爱戴”“敌人佩服”看,要注意挖掘戴安澜内在的魅力,这种魅力遍布全文,答题时要整体考虑。‎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戴将军令人敬佩的原因散见全文:从第②段可以看出戴安澜能够超越党派利益,顾全民族大义,从第①段、③段和“相关链接”②中可看出戴将军的多才多艺,从第④段中的绝命家书中可以看出戴将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对家人的关爱之情,从第⑤段中指挥战斗的场景可以看出戴将军的英勇善战等。从“相关链接”①中可以看出戴安澜为人平和、不求功名,等等。‎ ‎[规范答题]‎ ‎①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③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 ‎ ‎[特别提示] “化事为理”的概括方法 ‎1.方法点拨 上面所讲的3大题型,考查的均是归纳概括能力。从另一个角度讲,“题型一”是对事情的归纳;而“题型二”和“题型三”不仅有对事的归纳,还有事理的概括。这种“理”不是从原文观点词句中提取出来的,而是从一些具体事情中“分析提炼”的。分析提炼的过程,就是将具体的内容概念化,将含蓄的内容明白化,将形象的内容抽象化,也就是“化事为理”的过程。‎ ‎2.示例指导 文章:《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原文略)‎ 题目:金开诚先生有哪些值得世人学习的“风范”?请用自己的语言分条归纳。‎ 分析:如何将筛选出的金先生的四件典型事件加以“分析提炼”。 典型事件 化事为理 ‎①《金开诚文集》(4卷)出版时,他的眼睛不好,已不能自己校对,仍然对排版错字盯得很紧。从他的身上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校字如仇”。金先生备课超出常人地认真,讲稿上写满细细密密的小字,而且对着镜子录音练习讲授,他几乎把自己讲课的每一段内容都背下来。‎ 自己校对,对错字盯得紧,可见金先生做学问严谨;备课超常认真,背讲课内容,说明金先生兢兢业业,从而概括出金先生风范之“治学严谨”。‎ ‎②像金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教授,很多已经不上大课。但他在北京大学书法所授课期间,却坚持连续几天上大课。记得每次上课后我送他回家,见他坐在后车座上,面色憔悴,极度疲劳。‎ 德高望重却坚持上课、连续上大课足可以说明金先生“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教育事业”还不全是值得世人学习的“风范”,须再从具体到一般概括出“敬业勤业”。‎ ‎③他善于从语词句篇章的细处入手做学问,从文辞的考辨到书写自己的思想,其学问是由小及大,由具体而广博。‎ 文章从细处着手,注意文辞考辨,学问注重积累,这一切都可以用“务真求实”来概括。‎ ‎④他把自己的晚年献给了东方文化和中国思想的重建大业,站在中国立场上为中国文化发展做贡献。‎ 辛苦了大半辈子,晚年还勤耕不息,只要有东方文化和中国思想,就有他奉献的身影,这种“风范”可称为“执着奉献”。‎ ‎         至此,从事到理,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