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整体阅读能力 Ⅰ 连续性文本(新闻、传记等)‎ 新 闻 一、新闻概念和文体特征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新闻,也叫消息,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简要而迅速的报道。这是狭义新闻。广义新闻是指消息、通讯、特写、访谈、新闻评论等体裁的统称,新闻类阅读体裁主要指这五种。‎ 新闻具有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等特点。真实性,是指报道的内容要真实准确,有根有据,讲究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新鲜性,是指报道内容一般是新人新事,讲究从新角度说话。及时性,是指报道要迅速及时,及时性是新闻价值的保障。‎ 二、新闻主要文体的基本特点 ‎(一)消息 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含在主体里面。‎ 新闻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有的新闻有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引题(引标)、正题(主标)、副题(副标)。引题一般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是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往往是对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导语大多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其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主体是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主干,一般按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叙述,或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有的消息没有结语。结语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事物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可提出值得读者深思的问题,不一而足。‎ ‎(二)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因为通讯除具有新闻的一般特点外,还特别强调形象化,注重以情感人。通讯有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种,结构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三)特写 特写是区别于消息和通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一般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作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新闻人物和新闻主题。‎ 消息、通讯与特写的特点如下表:‎ 消息 通讯 特写 主题 虽然有一定的思想倾向,但主要是为了突出报道的新闻事实。‎ 有鲜明的主题和思想倾向。‎ 有鲜明的主题和思想倾向。‎ 选材 重事件,“何事”最重要。纵然是人物消息,也主要是写人做的事,以事显人。偶尔有细节。(纵剖面)‎ 注重写人或写事中之人。即使重在写事,也不仅仅以交代清楚“何事”为最终目的,而是力图展现事件的全貌。没有细节不会有好通讯。(纵剖面)‎ 镜头式的新闻片段,描写事件局部并放大细节。(横断面)‎ 表达方式 以叙述为主,较少出现直接的抒情或者议论,看不到报道者明显的态度、立场或者评论。‎ 融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于一体。‎ 以描写为主,可以适当穿插议论、抒情,使读者对事实的认识得以升华。‎ 结构 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突出主要事实。‎ 结构灵活,类似于散文,结构有纵式、横式、层层递进式。‎ 结构灵活,如同讲故事,怎样好听怎样讲。用“文无定法”形容最恰当。‎ 语言 客观、冷静,简洁、明快。‎ 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较通讯集中、精练。‎ 时效性 讲究传播的时效,被称为“带着露珠的新闻”。‎ 较消息时效性差些。‎ 讲究传播的时效。‎ ‎(四)访谈 访谈,即就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然后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 ‎(五)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阐述观点、发表议论、表达立场的评论性文章,属议论文的范畴。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鲜明的思想性和广泛的公众性。夹叙夹议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 一、新闻整体阅读要求 根据新闻的特点,一般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阅读,达到整体掌握一篇新闻的目的。‎ 第一步,标题信息。通过对标题含义的揣摩,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哪类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 第二步,记叙要素(即新闻事实)。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 第三步,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第四步,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通讯的叙述方式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方式 ‎。‎ 第五步,中心主旨。即通过解读文本,把握文本内容的重点。‎ 第六步,观点态度。即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达,有的间接表达;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和概括。‎ 从目前考试要求看,主要放在第一、二、三、五步上。‎ 二、新闻整体阅读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心智不全的枪手打死12人 ‎[美]迈耶·伯杰 ‎①28岁的霍华德·昂鲁是个退伍军人,曾参加过发生在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和德国的装甲兵炮战。今晨,他用自己的战争纪念品,一把鲁格尔手枪,杀死了12人,打伤了4人。‎ ‎②令人费解的是,昂鲁经常读《圣经》,练枪法。他没有精神失常的病历,但据专家们今晩的分析说,他无疑是个精神病患者,他偷偷酝酿害人计划已两年有余了。‎ 片段一 ‎③霍华德·昂鲁在“3200街区”从一家店走向另一家店,神态极其镇静,手里的鲁格尔不断向外喷射。‎ ‎④昂鲁首先走进了约翰·皮拉契克的修鞋店。修鞋匠27岁。当昂鲁离他不到一码地时,他抬起头来,口张得大大的。鞋匠从板凳上跳了起来,紧接着肚子上就挨了一枪倒了下去。昂鲁走出店门,来到了阳光灿烂的大街上。‎ ‎⑤“我先对着他的胸口开枪,然后瞄准脑袋。”事后, 他对检察官说,服役期间,昂鲁的枪法达到了神枪手的水平。昂鲁后来告诉检察官,他脑袋里有一个名单,列着那些“对他品头论足的人”。杂货店老板科恩和其他邻居如理发师、鞋匠、裁缝都在他的名单上。他要有条不紊地、挨一挨二地将他们消灭掉。但奇怪的是,他并未从似乎他最痛恨的杂货店老板身上开刀,而把他几乎留到最后,才去收拾。‎ 片段二 ‎⑥昂鲁走进了河流路3214号,一家小裁缝店。裁缝的老婆,28岁的扎戈林独自一人在那。这对夫妇结婚才一个月。当昂鲁手持鲁格尔进门时,她尖声叫了起来。接着枪声响起,她倒在血泊中。‎ ‎⑦在河流路3210号,克拉克·胡佛开了一家理发店。店正中摆着一匹白色旋转式木马,只有一个6岁的白人小孩坐在上边。他正在剃头,他母亲坐在一张靠墙的椅子上瞧着。‎ ‎⑧昂鲁朝孩子走去,把鲁格尔对准了他的胸口。枪声响了,小孩的头歪倒了,头发刚剃了一半,沾满了鲜血。昂鲁一句话没说,当着那惊惶失措的母亲的面,他把另一粒子弹射入了胡佛的身体。退伍军人没想杀死史密斯夫人,对她的叫喊仿佛充耳不闻。他转过身,不慌不忙地大踏步出了店门。‎ ‎⑨昂鲁回到街中心,对着河流路3208号开了一枪。两岁的托米·汉密尔顿头部中弹,倒了下去。‎ ‎⑩此时,小小一条街,到处可以听见女人和孩子们惊恐尖厉的叫声。七八个小孩从昂鲁身边逃过,嘴里尖声叫喊着“疯子”和一些含含混混的话。但昂鲁对之似乎置若罔闻。‎ 片段三 ‎⑪《卡姆登信使晚报》的本市新闻编辑副主任巴克斯顿在电话本上找到了昂鲁的名字,拨了个电话。这时刚过上午10点,恰好昂鲁回到房间里。使巴克斯顿先生惊讶的是,昂鲁接了他的电话。他用平静、清晰的声音答应后,巴克斯顿先生问:‎ ‎⑫“是霍华德吗?”‎ ‎⑬“是的,你要的霍华德姓什么?”‎ ‎⑭“昂鲁。”‎ ‎⑮退伍军人问巴克斯顿先生想干嘛。‎ ‎⑯这位新闻编辑问道:“是否能告诉我,他们在那里对你做了些什么?”‎ ‎⑰昂鲁沉吟片刻,说:“他们没对我做什么——不过,我倒对他们干了不少事。”他的声音仍很平稳,没有一丝歇斯底里的痕迹。巴克斯顿先生问他杀了多少人。退伍军人答道:“我不知道,好像有12个吧。”‎ ‎⑱“你干嘛要杀人?”‎ ‎⑲“不知道。”回答很干脆。‎ ‎⑳电话“砰”的一声挂断了。‎ 警察的子弹噼噼啪啪地打在他周围的墙壁上。射击停止的间歇,痩削的杀人者走了出来,举着双手。‎ 一个警察火气十足地教训道:“你精神不正常?”昂鲁眼睛直勾勾地冷冷盯着这警察说:“我没精神病,我脑袋很好使。”‎ 吼叫着、拥挤着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激动地谈论着枪击事件和霍华德·昂鲁的为人。‎ 人们承认,也许昂鲁精神是不正常的。那些熟悉昂鲁的人不厌其烦地说他怎么寡言少语,说话细声细气,怎么带着母亲上教堂,怎么在《圣经》特别是主祷文的段落间点点画画。‎ 那一天河流路和邻近的街区谈论的话题就这一个。震动是巨大的。人们不断地说:“我们不明白,真不明白。”(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战争的退伍军人很多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2014年,有7 400名老兵自杀。此外,老兵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约14万人因犯罪入狱。‎ ‎②普利策新闻奖,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 ‎1.看标题,知大体内容和新闻类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体内容:心智不全的枪手打死12人。‎ 新闻类型:人物新闻。‎ ‎2.抓新闻事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美国一个曾历经多次海外战争的28岁退伍军人霍华德·昂鲁某天早晨在“3200街区”枪杀了他的12个邻居。‎ ‎3.理段落层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文由二十五个段落和两段相关链接组成。正文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①~②段):概述霍华德·昂鲁杀死12人及专家对他的评判。‎ 第二层(③~⑳段):用三个片段客观叙述昂鲁杀人的经过及事后平静地接受记者采访。‎ 第三层(~段):虽然昂鲁被捕,但是人们在震惊之余无法理解其行为。‎ 相关链接①交代了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 ‎4.挖中心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通过对退伍军人霍华德·昂鲁某天早晨枪杀其12个邻居的事实客观、冷静地报道,揭示了美国社会有战争经历的退伍军人面临的严重心理问题甚至走向犯罪的真实现状,呼吁人们了解、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昂鲁没有精神失常的病历,和专家们分析说他是个精神病患者,其实并不矛盾。‎ B.昂鲁并未从似乎他最痛恨的杂货店老板身上开刀,而把他几乎留到最后,并不意味着他精神恍惚。‎ C.昂鲁对检察官说他要报复那些“对他品头论足的人”,事实上他却滥杀无辜,可见其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D.其实昂鲁精神是不正常的,因为他寡言少语,说话细声细气,并且在《圣经》主祷文的段落间点点画画。‎ 答案 D 解析 此因果不能反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巴克斯顿与昂鲁的电话交流写得很细腻,目的是证明昂鲁没有精神问题。‎ B.以人们不断地说“我们不明白,真不明白”来结束全文,意味深长,令人反思。‎ C.文章重视细节描述,也有较高的精确性,反映了伯杰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 D.伯杰以客观的笔法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幸的真实故事及其原委,让我们对这个不幸有更深刻的思考。‎ E.本报道基本没有心理分析和观点,这样会导致读者难以判断当事人的内心。‎ 答案 AE 解析 A项推不出这个结论。E项通过当事人的话语和动作可以看出他们的心理活动情况。‎ ‎3.本报道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请结合文本概述其获奖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极强的发现能力、调查能力,事实材料充实; (2)公正客观,以最充实的事实展现客观世界;(3)主题深刻,揭示社会问题(退伍军人问题),令社会反思;(4)结构安排和叙述方式独特,把杀人者、受害人及其他邻居在每阶段的行为如实地展现了出来。‎ 传 记 一、传记及其特点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它具有以下特点:‎ ‎1.真实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2.文学性。传记是介于史学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性文体,既有历史特征,尊重历史与事实;又有文学特征,运用白描等手法刻画人物。因此,优秀的传记作品往往注重文学性与真实性、形象性与审美性的结合。‎ ‎3.通俗性。作为一种叙事文体,传记一般要求作者在语言表达方面简明易懂,便于读者阅读。同时,语言风格讲究多样化、个性化,如评传是全面介绍和评论人物的生活和贡献,语言兼有叙述性、概括性、议论性色彩;而小传则主要介绍人物的社会经历、思想轨迹、兴趣爱好、主要著述或功过事迹等,文笔简短集中,往往是粗线条的。‎ 二、传记的种类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从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占一半,即评传。‎ 从篇幅的长短看,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1.自传。自己给自己写的传记,自传的目的是让别人了解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也是为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有的自传只写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几件事情,篇幅较短,如《老舍自传》;有的自传详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篇幅较长,如《富兰克林自传》。‎ ‎2.小传。小传是较简略地记述他人生平的传记,篇幅较短。小传可以写出传主的一生经历,也可以只写几件典型事例概括其一生,如《启功传奇》。‎ ‎3.评传。这一类传记既要描述人物的生平又要评论人物的思想、生活和贡献。评传的对象一般是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著名人物,如《孔子评传》。‎ ‎4.画传。以图片与文字结合的形式进行人物传记的写作,如《梅兰芳画传》。‎ 其他传记作品,如大传:指那些记述全面、篇幅很长的传记,如《马克思传》,这类传记不仅再现了传主的一生,而且生动地再现了传主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回忆录: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人物的生平事迹,如《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大多数传记以第三人称叙写,自传以第一人称叙写。‎ 三、传记的表达方式及表现方法 ‎(一)表达方式 以叙述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人物传记一般要介绍传主的人生经历,叙述是主要的表达方式;作品既可对传主的人生经历作纵向的叙述,也可抓住传主的个性特征和历史功绩作横向的叙述。人物传记以刻画人物特征为中心,典型人物的刻画离不开多种多样的描写手法。传记末尾一般总述传主的功绩成败,也可以在叙述人生经历的同时加入一些议论和抒情。‎ ‎(二)刻画传主的方法 人物传记以记叙传主的活动、经历、事迹为主,重在刻画传主的性格,并通过这种性格的刻画来反映生活,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通过传主的肖像写人。传主的肖像主要指传主的外貌,包括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静态,也可以写动态。‎ ‎2.通过传主的语言写人。传主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能表现传主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通过传主的行动写人。传主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传主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展示传主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4.通过传主的心理写人。传主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传主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动作暗示等。‎ ‎5.通过传主的活动环境写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传主的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传主的性格极为有用。‎ ‎6.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人。根据传主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挑选最具有特征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能够使传主的性格更加鲜明。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传主,又叫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 一、传记整体阅读要求 ‎(一)总体要求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都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鉴赏能力。‎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其所处的特定时代及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思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二)具体路径 传记阅读的中心任务就是梳理传主的生平经历,概括传主的个性品质,追溯其事业、人生等方面成败的原因。因此,阅读传记,要善于提取有关的“纲目”,“纲目”提取出来了,做题就成功了一半。那么,要提取出哪些“纲目”呢?又如何提取这些“纲目”呢?‎ 第一步:圈点勾画。边阅读边圈点勾画出交代传主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等内容及作者的评价性文字的词句。‎ 第二步:理清事实。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梳理传主的生平经历,概括传主的事迹、成就等。‎ 第三步:概括形象。在传主生平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传主的个性品质。‎ 第四步:把握评价。把握住作者对传主的情感态度及评价。‎ 二、传记整体阅读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叶嘉莹:一生与诗词相恋 近日,92岁高龄的叶嘉莹在“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礼中获颁2015—2016年度“终身成就奖”。此前数十年间,她身挟满腹诗书,走遍中国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三四岁时,父母便教她背诵诗词。而她的伯父叶廷又,是一位有很深古典文化修养的中医。在伯父的引导下,深居大院的叶嘉莹常常把院子里的草木作为对象,吟诗作词。1941年,叶嘉莹高中毕业,进入辅仁 大学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在辅仁大学,叶嘉莹遇见了让她铭记一生的恩师顾随。顾随的古典文化功底极为深厚,他对诗歌的讲授令叶嘉莹如痴如醉。师生二人常常诗词唱和,被师友传为佳话。顾随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假使苦水(顾随别号)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但他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注]’”。‎ 如果顾随泉下有知,最高兴的肯定是叶嘉莹果然如他所期望那般做到了“别有开发”和“能自建树”。师徒二人在诗词世界里研读的轨迹,也有相似之处。顾随是受蔡元培之命学习西洋文学,得益匪浅;而叶嘉莹则在机缘巧合下,前往北美访问交流,在此期间接触到了西方文学理论。叶嘉莹发现,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的传统词学理论有不少暗合之处,便逐渐尝试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诠释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来诠释中国的古典诗词。这种将中西理论融合的研究策略很快为叶嘉莹的诗词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以西方文学理论解析古典小词,成为叶嘉莹治学的重要特点。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陈洪评价叶嘉莹说:“融合中西以推进词学研究,卓有成效者,海内外自是不做第二人想。”‎ 在海外教书时,叶嘉莹常常感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在翻译成英文后就要逊色不少。而用英文授课,也让她常常有不能阐尽其意之感。1979年,凭借一封寄给国家教育部的言真意切的信,叶嘉莹终于可以回国教书。从那年起,叶嘉莹便犹如候鸟一般,按照时令奔波于大洋两岸。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1993年,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献出一半退休金约10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 她自认,这一辈子,她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当年顾随的课堂上,她埋首苦记,犹如录音机一般一字不差地把顾随的讲课“录”了下来,并在几十年后整理出版。另一件事,就是她去海外以后,托人把台湾大学教授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吟诵录了下来,并最终在内地推广吟诵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这是她留给人们的两把钥匙。有了它们,人们要去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去感受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的吟诵之美,尽可以循迹而得。如今,她也在打造自己的钥匙。她教书70年,留下来的讲课、讲演录音,有2 000小时以上。学生们正在帮助她整理成书。等到出版之日,喜爱诗词的人们又将迎来一场精神盛宴。‎ 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她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选自《东西南北·看人物(上半月)》‎ ‎2016年第8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我很不喜欢“才女”这两个字,有人说过我是穿裙子的“士”。我的身体是女性,但是我的品格是士大夫的“士”,就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选自《叶嘉莹:我是穿裙子的中国“士”》,有删改)‎ 注 马祖:禅宗洪州宗的祖师,师承南岳怀让禅师。‎ ‎1.圈点勾画:边读边圈点勾画出交代传主事迹、贡献、成就等的文字及作者的评价性文字。(提示:见文中画波浪线处)‎ ‎2.理清事实:概括叶嘉莹的主要经历及贡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叶嘉莹,生于1924年7月,幼承诗词家教。1941年进入辅仁大学古典文学专业学习,师承恩师顾随,得其真传。1979年回国教书,1993年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用自己的退休金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她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概括形象:叶嘉莹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叶嘉莹是一位杰出的古典文学大家,一生迷恋诗词,造诣极深;她又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诲人不倦,育人无数,为古典文化的传播立下汗马功劳;她又是具有儒家士人的品格和操守的“女士”,个性鲜明,品德高尚。‎ ‎4.把握评价:作者对叶嘉莹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钦佩她的诗词造诣和人格魅力,肯定她为中国古典文化和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发现她的治学特点。‎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嘉莹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为讲授古典诗词奔波于大洋两岸,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B.叶嘉莹诗书满腹,离不开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幼年时期就开始吟诗作词,后又得遇名师指点。‎ C.叶嘉莹治学极有特点,她借鉴西方的文学理论来推进中国词学研究,这在海内外是独一无二的。‎ D.叶嘉莹成为诗词研究大家,得益于她深受中国儒家传统熏陶,年轻时埋头苦读,教书时不断积淀。‎ 答案 C ‎ 解析 C项是说叶嘉莹“借鉴西方的文学理论来推进中国词学研究”“是独一无二的”。原文中陈洪评价叶嘉莹,说的是“融合中西以推进词学研究,卓有成效者,海内外自是不做第二人想”,两者说的话题不同,故选C项。‎ ‎2.下列对传主的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词研究自成一派。叶嘉莹师承名家,对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中西,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B.学贯中西。叶嘉莹在北美访问交流期间,系统学习西方文学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中。‎ C.注重人才培养。叶嘉莹出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出资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来鼓励年轻人。‎ D.个性鲜明。叶嘉莹身为女性,饱读诗书,满腹才华,却不喜欢人家称呼她“才女”,喜欢人送的雅号“穿裙子的‘士’”。‎ E.挚爱诗词,志向高尚。叶嘉莹一生以诗词为伴,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育人无数,不辞劳苦地做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答案 AB 解析 A项“对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中西,别有开发,能自建树”错,叶嘉莹是否在创作上也“融合中西,别有开发,能自建树”在文中并无依据。B项“系统学习西方文学理论”错,叶嘉莹是否系统地学习了西方文学理论,文中并没有直言。‎ ‎3.作为一代大家的叶嘉莹,对诗词研究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理论研究上,引入西方文学理论,在诗词研究上有所创新;②人才培养上,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奖掖后学,推动诗词研究的发展;③继承推广上,整理出版了恩师顾随的讲课实录,托人录下并推广戴静山教授的古近体诗歌吟诵;④学术成果上,留下了丰富的讲课、讲演录音资料,正在整理成书。‎ 调查报告和科普文 一、调查报告 ‎(一)文体知识 ‎1.基本概念 调查报告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按调查报告的性质和内容,一般可以划分为综合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和专案调查报告三类。‎ ‎2.报告结构 一般来讲,调查报告的结构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开头:就调查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说明,如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经过、时间、方式、方法和结果等。这样做有利于作者展开和读者理解整个调查报告的内容。还可以在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写一个类似于消息的导语一样的文字,提示一下全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先形成一个总的印象,以便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 ‎(2)主体:调查报告中关于事件的叙述和议论主要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是采取纵式、横式和对比三种结构形式。‎ ‎①纵式结构。按照调查顺序、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或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这种纵式结构比较简单,适合表达线索单一、内容集中的报告内容。它的特点是内容连接贯通,结构条理清楚。‎ ‎②横式结构。可以按调查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加以叙述和说明。这种结构比较常见,它的特点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侧面回答问题,论述比较全面、透彻,适合表述问题比较复杂、内容层次多的报告内容。‎ ‎③对比结构。即把两个不同对象对比着写,从自始至终的对比中让人们认识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做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结构安排上的对比是为了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对比,使读者在对比中肯定所是,否定所非。‎ 主体部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结构,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以更好地表现主题。‎ ‎(3)结尾。可以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也可以是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可以是归纳主题,强调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结尾,全文由总到分,说完了事。结尾要简短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既不可草率从事,也不可画蛇添足。‎ ‎ (二)阅读技巧 ‎1.快速准确地把握报告的内容 ‎(1)快速准确阅读文章第一段(开头部分),把握调查的对象、内容。‎ ‎(2)阅读全文,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注意事件的细节。‎ ‎(3)重点精读一些调查者收集、总结的数据和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解读分析方法一样。‎ ‎2.注意报告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报告是在叙述中把观点表达出来的,即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观点。因此,我们要注意在阅读中把握好文章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问题。‎ ‎(1)运用一个或几个典型材料说明观点。‎ 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同时也要注意材料内部的相互逻辑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说明观点。‎ ‎(2)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 这种对比,可以是今昔、新旧、正反和成败等的对比。通过不同事物不同方面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突出事物特点,更好地划清是非界限,突出观点。对比还可以是具体的事实,也可以是统计数字、百分比。‎ ‎(3)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 基本统计数字、百分比,都可以反映事物的面貌和实质,可以增强说服力。在运用统计数字说明观点时,要注意它的精确性,要实事求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运用时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力戒盲目堆砌数字,淹没观点。‎ 报告可以先摆材料后提观点,也可以先提观点再用材料加以说明。有时虽不是明显地提出观点,但可以从阐述中看出观点。总之,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一定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高度统一,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 二、科普文 ‎(一)文体知识 ‎1.基本概念 科普文章属于文艺性说明文,在说明中兼用文艺性笔调讲述科学道理,介绍科学知识。科普文章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科普文章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2.基本特征 ‎(1)内容的科学性,鲜明的思想性。‎ 科普类文章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如《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科普文章,属于建筑学小论文。文章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括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认真品读文章,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2)生动的文学性,丰富的趣味性。‎ 科普类文章以说明、阐述为主,以介绍某一科学知识为目的,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但常常灵活运用描写、记叙等各种表达方式,使得文字生动活泼,有生动的文学性、丰富的趣味性。‎ ‎(3)语言的准确性,表意的通俗性。‎ 由于介绍有关知识的需要,语言或准确周密,或平实生动,或诙谐幽默。文章中词语的意义比较单一、稳定、简明。为了描述一个客观事物,严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作者经常会使用集多种语法现象于一体的长句,突出语言的准确性。‎ ‎(4)文笔的生动性,修辞的多样性。‎ 科普文通常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加趣味性,如比喻、拟人、比拟等。‎ ‎(二)阅读技巧 ‎1.抓特征 整体解读文章,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一篇科普文,要有一个主要说明对象,阅读文章时要认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如颜色、大小、形状、形态、性质、性能、习性、原理、用途、功能、影响、结构、操作、程序,发生、发展的规律等,从而从说明对象的特点上把握全文。‎ ‎2.理顺序 特征找到了,我们来看文章是怎样安排的,就需要来理顺序,这里的顺序包括整篇文章的结构顺序和具体某一特征的说明顺序。‎ ‎(1)科普文的结构。科普说明文介绍科学知识的内容确定了科普说明文的结构与科学研究的顺序是一致的。从思维特点看,文章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文章形式看,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 ‎(2)科普文的说明顺序。科普文的结构安排和说明的条理是密不可分的,一般的科普文的说明顺序有:‎ ‎①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成因、方法等情况时,应根据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按时间先后来说明。‎ ‎②空间顺序:分析说明事物的形状、方位构造,如说明建筑物的结构或产品的构造时,可以按照构造部件的空间方位来说明。‎ ‎③逻辑顺序:科普文中,有的要说明并列的几种事物、理论或者是一种事物的前后几个方面、角度,往往按照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主次、因果、‎ 一般和特殊等关系来确定说明内容的先后顺序。‎ ‎3.找方法 科普文也像一般的说明文一样,要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被说明的对象。常见的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引用、作比较、打比方等。也运用一些写作手法来便于让读者明白。把握文章的说明方法与写作手法是为了理解科学知识,但最重要的不是理解科学知识,而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解读,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4.品语言 科普文旨在向民众介绍一定的科学知识,所以文章的语言严密、准确、通俗、全面,但又不失生动和深刻。品味语言,是为了探究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体会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 ‎(说明:鉴于目前考试实际状况,这两种文体均未设整体阅读示例,只让考生对这两种文体作一般性了解。)‎ Ⅱ 非连续性文本(新闻、传记等)‎ 一、非连续性实用文本的相关知识 ‎(一)概念 非连续性实用文本是指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实用文本”而言的多则阅读材料,它主要由图表及片段的多则实用文本组成。如全是传记的片段文本组合,全是新闻的片段文本组合,或者由多则片段的传记、新闻等文本组合等。这种片段文本组合形式带有时代性、综合性、跨文本性的特点,大大拓宽了文本的呈现形式,给命题者取材带来了很大的自由空间。‎ ‎(二)意义 非连续性实用文本在现代生活中运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要阅读能力。‎ 二、非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的必要性和要求 ‎(一)必要性 非连续性实用文本自2017年成为全国卷的“新宠”后,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极大关注。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有一种误区值得警惕,那就是不少考生认为它是“非连续性”的,自然就不必像阅读连续性文本那样做题前先进行整体阅读,至多对每个单篇“整体”读一番就直接做题了。事实证明,这条路看似快捷,实则带来了不少后续麻烦,诸如理不清头绪导致反复阅读等。这就表明:非连续性实用文本在做题前同样需要整体阅读和把握。表现在:‎ ‎1.非连续性实用文本形式上是“断”,内容上有“联”,阅读时需要把这“联”找出来,从而能“居高临下”,更好地掌握多则文本的异和同。‎ ‎2.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有涉及多则文本间异同比较的内容,如果不能整体阅读及把握,恐怕答题时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在答题过程中,多数选项并没有明确注明是“材料一”“材料二”之类,如果有了整体阅读和把握后,就会快速而准确地锁定区间,确定范围。‎ 总之,有了整体阅读和把握,理解更精准,判断更快捷。‎ ‎(二)阅读要求 阅读非连续性实用文本,其根本任务是能从多元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评价信息。阅读要抓住关键三点:‎ 第一,寻找关键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非连续性材料的核心:首先要确定多则材料的共同话题及内容范畴;其次要围绕核心话题,分析命题者排布材料的内在逻辑;最后要确定单则材料的核心意思。‎ 第二,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语言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 判断出编者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第三,建构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文本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找出实际需求,找出文本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从目前考查特点出发,整体阅读要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1.快速浏览,找出多则文本材料的中心话题(或事件)。‎ ‎2.单则阅读,以抓关键词语的形式找出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或角度、方面)。对于单则略读,以抓关键词语形式找出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或角度、方面)。对于单则材料为图表的(如2017年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二),还需根据图表标题和内容,大致把握其重点。‎ ‎3.关注文本出处信息。关注一下文本出处信息,大体判断其所属的文体类别及暗示信息。这一点绝不可忽视,如2017年全国卷Ⅱ第 8题 E项“《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就是从材料二的出处“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得出来的。‎ 试以2017年全国卷Ⅲ中的实用类文本为例,来说明整体阅读的要领。‎ ‎(1)中心话题:现在博物馆如何服务于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 ‎(2)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 材料一:博物馆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二:博物馆事业增加值 材料三: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3)文本出处信息 材料一: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材料三: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信息:①书摘,②材料三的标题暗示材料三的主体内容。‎ ‎4.概括出多则文本的主旨。在明确各则材料中心的基础上整合、概括出共同的主旨,判断出编者意图。‎ 三、非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示例 ‎(一)非连续性新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9日正式发布。作为一个第三方机构,此次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共回收样本约26.8万份,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及814个专业、665个职业、326个行业,这是其第六年发布就业蓝皮书。‎ 据调查结果,本科院校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比2011届(90.8%)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学以98.3%的毕业半年后就业率高居所有主要本科专业榜首,而应用物理学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垫底,为88%。‎ ‎2013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9%、62%,均与2012届(分别为69%、62%)持平,均略高于2011届(分别为67%、60%)。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现平稳趋势。‎ 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周凌波认为,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对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不认同。2013届本科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33%),其次为“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25%)。‎ 调查还显示,“民营企业/个体”是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本科院校中有45%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则有63%。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用人单位规模是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51%),其中本科毕业生这一比例为45%,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6%‎ ‎。中小民营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雇佣者,鼓励中小民营企业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是提升就业的主要渠道。‎ 此外,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比2012届(2.0%)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届(1.6%)高0.7个百分点。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3.3%)高于本科毕业生(1.2%)。(摘自《光明日报》 2014年6月10日)‎ 材料二:‎ ‎2013年“史上最难毕业季”已经远去,2014年“更难就业季”如期而至。近日,中华英才网发布了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该报告自2014年2月份开始样本和数据的采集,历时3个月共收集有效样本近5万份,对中国大学生择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截至2014年5月底,38.9%的受访大学生仍未有明确的就业单位。其中,从地区上看,生源地为上海、北京的大学生签约率基本在85%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24~29个百分点;而东北、华中的大学生签约率全国最低,华中地区比平均水平低了约16个百分点。从专业上看,哲学、管理学、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签约率较高,理学和农学专业总体较低。‎ 报告显示,有30.4%已签约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一线城市的单位就业,没签约的大学生也有30%打算在一线城市就业,而对参与调查的所有大学生来说,这个数字是30.3%,比2013年的21.8%有较大比例提高。‎ 从行业看,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次是金融业,第三是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从单位性质看,35.9%的在校大学生把国有企业作为就业的首选。‎ 不过,在工作三年以上的就业人群中,仍选择国企的比例下降为23.91%,而愿意选择民营企业的比例则达到了33.63%。该报告分析称,尽管国有企业在福利保障体系和职位稳定性方面依然具有优势,但随着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大量新兴市场机会的出现,国企的吸引力已经开始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毕业大学生中,有自主创业倾向的人占到了18.9%,接近两成,较2013年的2.21%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摘自《南方周末》 2015年3月20日)‎ 附图:‎ 材料三:‎ 由于连年扩招,从2003年至2014年,12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累计接近1亿人,总数翻了一番还要多,因而高学历劳动力供给十分充足。从“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从剩余向短缺变化的转折点)的角度看 ‎,高学历劳动力还处于“刘易斯拐点”之前的工资平稳期,他们与老板议价的空间并不大,体面就业更难。‎ 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一方面,在大力调整夕阳产业和淘汰落后产能时,传统的就业岗位将大量消失。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进步、有机构成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传统工作岗位将大量摧毁。‎ 再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以及选人用人配套措施不完善使得人才不能合理流动。每年上百万的公务员考试大军、国企招聘火爆、民企乏人问津、一线城市扎堆儿求职、西部城市人才缺乏等现象,既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亟须更新,也说明我们的选人用人配套措施尚不完善,人才不能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间合理流动,造成大学毕业生体面就业机制不畅通。(摘自《中国青年报》 2014年9月9日)‎ 材料四:‎ 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既有老因素,也有新原因。老因素包括,高校专业设置出现偏差,培养模式与实际对接不上;高校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不肯放下身段到民企等企业就业;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迟迟转变不过来,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等。新原因主要是今年经济形势异常困难,原来很多需要用人的部门和企业为节省人工成本等,大幅降低了招聘比例;此外新增毕业生比往年多,今年全国高校总的毕业生达到近700万,比去年高出12万。‎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世界性现象。我们出现的一个独特情况是,一边是大学生找工作难,一边是农民工用工荒,很多企业招不到农民工。这里反映的问题就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对大学生就业有一种抑制作用。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必须改革中国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能够容纳就业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或者新兴服务业。‎ ‎(摘自《北京青年报》 2013年7月6日)‎ ‎1.快速浏览,找出中心话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13、2014两年大学生就业情况。‎ ‎2.阅读四则材料,确定各则侧重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材料一:麦可思研究院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主要内容是大学生就业与专业关系、自主创业和就业单位类型。(大意对即可)‎ 材料二:中华英才网发布的《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地区、专业、行业和单位性质。(大意对即可)‎ 材料三:大学生就业难的三个因果,即劳动力市场、就业观念和用人措施。(大意对即可)‎ 材料四: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因素及对策。(大意对即可)‎ ‎3.关注文本出处信息,了解文体类型及暗示信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材料一:《光明日报》 2014年6月10日 文体:调查报告 材料二:《南方周末》 2015年3月20日 文体:调查报告 材料三:《中国青年报》 2014年9月9日 文体:新闻评论(分析)‎ 材料四:《北京青年报》 2013年7月6日 文体:新闻评论(分析)‎ ‎4.概括出四则材料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非连续性文本精选了四则不同的文体材料,客观分析了2013、2014两年大学生就业与专业关系、自主创业和就业单位类型,以及就业的地区、行业和单位性质,指出了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就业难的对策。‎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认为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对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不认同。其中的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 B.《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认为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次是金融业,第三是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原因是薪酬高。‎ C.从2003年至2014年,12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大幅增加,高学历劳动力还处于“刘易斯拐点”之前,所以就业非常困难。‎ D.《北京青年报》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既有老因素,也有新原因,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 答案 D 解析 A项结合文本内容“最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可知,忽略了限制性成分“最主要”。B项“原因是薪酬高”理解不当。C项因果关系不当。‎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从《光明日报》和《南方周末》的报道中可以得知,2013年和2014年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共同点是毕业生逐渐青睐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增加。‎ B.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侧重点是纵向比较不同年份大学生就业情况,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趋势。‎ C.中华英才网发布的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侧重于大学生的就业取向,认为在校大学生已经把民营企业作为就业的首选。‎ D.两家媒体发布关于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新闻的背后,如实地反映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相对而言,《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专业性更强,更具有说服力。‎ E.从《南方周末》的报道附图中可得知,从2011年到2014年,大学生择业选择一线城市的比例虽有起伏,但总的趋势是提高的。‎ 答案 AB 解析 C项结合文本内容“35.9%的在校大学生把国有企业作为就业的首选”可知,“认为在校大学生已经把民营企业作为就业的首选”分析不当。D项“专业性更强”分析不当。E项“总的趋势是提高的”分析不当。‎ ‎3.结合材料三、四,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科学设置高校专业和调整培养模式;完善选人和用人措施,使人才合理流动;加速改变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形势,增加就业机会;大学毕业生要调整心态。‎ ‎(二)非连续性传记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北京初冬的一个早晨,戴着蓝色棒球帽的潘老先生,裹着灰色呢子大衣,蹬起一辆半旧的电动自行车,“呼呼”地穿行在清华大学校园里。车轮子不时滚过枯黄的落叶,一路把他从北边的宿舍楼,带到机械工程系的焊接馆。‎ 焊接馆里,“潘际銮”三个字高挂在门厅的墙壁上,居于一堆名字里最顶头的位置。不过,对很多普通公众来说,这个名字很陌生。与潘际銮相关的很多成就,已经被写进教科书。比如,中学生在地理课本里读到的秦山核电站,他是这项工程的焊接顾问。当我们乘坐着高铁,奔驰在铁轨上时,已和这位被誉为“高铁功臣”的老院士,产生微妙的关联。潘老先生曾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穿着厚棉袄,站在南京段的铁轨边上,在深夜里测定钢轨的焊接工艺。这年,潘院士已经年过八旬了。‎ 不过,对这位“身陷”焊接领域五十多年的专家而言,年龄不是衡量他是否已经“老”了的唯一指标。比他小好几轮的同事郑军说,“潘老师还很年轻呢”。这位老院士像年轻人一样,玩微信、看微博,家中电脑QQ“噔噔”上线的声音不时响起。尽管已过耄耋之年,他可以不借助眼镜,轻松地翻查手机号码。他自由穿梭在铁块拼接起来的焊接机器人和墙角的缝隙间,俯下身随手拣起一块普通成年人掂得动的钢板。当然,他还能清晰地说出某个发动机焊接转子的转速、直径以及气压值。这位中国焊接科学的奠基者,摊开双手,自信地说:“我现在研究的课题,是焊接领域的前沿,比如‘高超超临界’,仍是没有解决的世界难题。”‎ 他和年轻的同事吃饭时,时常念叨他的西南联大。2012年11月3日,在“西南联大建校75周年纪念大会”上,潘际銮和一百多位老校友,聚在一起。他们有的被家属挟着,还有的已经“糊里糊涂”了。当时,他们中的很多人双手扶着桌沿,颤颤巍巍地站着,齐声唱着西南联大的校歌。他们唱到“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时,潘际銮的心里“激动不已”。他环顾四周,看到眼泪顺着很多张布满沟壑的脸,往下淌着。‎ ‎20多岁时,在炮火声中从老家九江逃难到昆明的潘际銮,“知道国家要亡了的滋味”。这个西南联大44级校友说,“那时候读书,纯粹求学问,不想功名和前途”。‎ ‎1980年评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时,“填了一张表”,简单地写下完成的工程成果,而且“当时也没发几篇论文”。“我所获得的荣誉,都不是我追求的结果。”潘际銮说。不少接触过潘际銮的人一致评价他,“对名和利,不敏感”。‎ ‎(选自陈璇《不合时宜的老派院士》,‎ ‎《中国青年报》 2013年11月27日)‎ 材料二:‎ 高中毕业时,云南省会考,我拿了全省第一,被西南联大录取。我父亲一直怀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受他的影响,我选择了机械系。西南联大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每学期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大概有三分之一,没有一个人能在联大随随便便就混到毕业文凭。当时的教室是土坯墙,屋顶仅盖一层铁皮,夏天像蒸笼,冬天寒风穿堂入室。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屋顶上叮叮当当作响,老师得提高嗓门大声喊叫,才能压得过风声和雨声。‎ ‎1948年我本科毕业,1950年赴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深造,从此选择了焊接领域作为我的终身职业。当时有人笑话我:“学焊接?焊洋铁壶、修自行车吗?”实际上,焊接是非常重要的。火箭、导弹、军舰、航母都是焊出来的,清华的第一个核反应堆是我负责的,建秦山核电站时,我也是顾问。‎ 我常说,这辈子我做事有两个驱动力,年轻时候父母很少过问我的学习,靠的是“兴趣”。后来是“成就感”,当自己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成绩、为国家建设解决了实际问题时,那才是最快乐的时刻。(选自《潘际銮自述》,《环球人物》 2015年第22期)‎ 材料三:‎ 潘际銮知道焊接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先进技术,这门发展中的技术一定会在新中国的未来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1952年哈工大决定成立焊接专业,潘际銮被任命为焊接 教研室代理主任,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创建了第一个焊接专业。1955年夏天,潘际銮返回清华,又在清华大学建立焊接教研组,潘际銮被任命为焊接教研组主任,成为我国第二个焊接专业和焊接教研组的建设者。60年代,他率领一支队伍,承担了由清华大学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的焊接工程任务,历时3年终于成功完成了核反应堆的焊接工程任务。为了解决反应堆中的燃料棒和控制棒焊接问题,他又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 ‎1987年至1991年,潘际銮在我国自行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时担任焊接顾问。‎ 潘际銮获得了很多荣誉,如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等。谈到这些荣誉,他说:“那只是奋斗的结果,绝不应是奋斗的目标!”他始终认为,只有当自己的创造发明获得成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利益时,才会享受到人生的真正幸福。‎ ‎(选自《把自己与祖国的发展“焊”在一起》,‎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报》 2014年4月4日)‎ ‎1.快速浏览,找出中心话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潘际銮的人生经历和贡献。‎ ‎2.阅读三则材料,确定各则材料的侧重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材料一:潘际銮老而不老的状态及对西南联大的回忆。‎ 材料二:潘际銮的大学生涯。‎ 材料三:潘际銮研究焊接技术的历程和贡献。‎ ‎3.关注文本出处信息,了解文体类型及暗示信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材料一:选自陈璇《不合时宜的老派院士》,《中国青年报》 2013年11月27日 文体:人物通讯(或传记)‎ 材料二:选自《潘际銮自述》,《环球人物》 2015年第22期 文体:自传 材料三:选自《把自己与祖国的发展“焊”在一起》,《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报》 2014年4月4日 文体:人物通讯(或传记)‎ ‎4.概括出三则材料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三则材料,以传主潘际銮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他的人生经历,肯定了他在焊接领域所做的贡献,赞扬了潘老不计名利、为国奉献的高尚品德和老而弥坚的可贵精神。‎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都涉及潘际銮先生在焊接科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其中,材料三概括得最充分,材料二只是略微提及。‎ B.材料一从如今清华园里的潘际銮先生写起,在记述潘老先生人生片段的同时,侧重表现年过八旬的他老而弥坚的精神。‎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回顾了潘际銮先生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的经历,再现了联大师生治学环境的艰难以及联大严谨的教学风格。‎ D.材料三侧重记述潘际銮先生研究焊接技术以及创建我国高校焊接专业的艰难历程,同时表现了潘老先生面对荣誉时的态度。‎ 答案 A 解析 B项材料一有表现“壮心不已”,但没有侧重表现“老而弥坚”。C项材料一没有回顾“求学经历”,也没有“再现联大师生治学环境的艰难以及联大严谨的教学风格”。D项没有记述“创建我国高校焊接专业的艰难历程”。‎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潘际銮先生的“年轻”主要表现在:他虽为耄耋老人却骑电动自行车穿行校园,还玩微信、QQ等,并且行动自如、记忆力好。‎ B.西南联大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对学生要求严格。潘际銮先生和他的同学在联大求学期间学业大进,以至几十年后老人们唱起校歌时仍然激动不已。‎ C.潘际銮先生当年选择焊接专业时,有人对这个专业缺乏了解,但潘先生义无反顾地将它作为终身职业,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D.在材料一和材料三中,潘际銮先生谈到荣誉时说法有所不同,但是都体现了潘先生在奋斗的过程中并没有把荣誉当作自己追求的目标。‎ E.潘际銮先生的事业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驱动力来自于他对焊接科学的兴趣,第二个阶段的驱动力来自于他在焊接科学领域获得的成就感。‎ 答案 CD 解析 A项“年轻”更表现在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与自信。B项“激动”是出于对祖国和母校的情感。E项与原文“两个驱动力”的表述不符。‎ ‎3.材料三的原文标题是“把自己与祖国的发展‘焊’在一起”。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基本含义:潘际銮先生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具体表现:①潘际銮先生的学业和事业的选择与祖国紧密关联。考上西南联大,受父亲工业救国思想的影响,选择机械系;清华毕业,潘际銮意识到焊接技术一定会在新中国的未来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于是选择了焊接领域作为终身职业。②潘际銮先生在焊接科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与祖国的发展密切相关。他是我国焊接科学的奠基者,先后在哈工大和清华大学创立了中国大学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焊接专业;在我国自行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时担任焊接顾问,并为高铁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③潘际銮先生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建立在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