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上期中考试21届高二语文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2.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共75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互联网技术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时空结构虚拟时空,虚拟时空的首要变化表现为 空间上的“去中介化”,互联网逻辑的空间拓展彻底摆脱了对空间近邻的依赖性,进而 建构了一种没有中介的市场,市场结构变得极为简单。正因为如此,按照互联网逻辑呈 现的空间才具有一种流动性,互联网的技术特征能够围绕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关系,对供 给与需求进行空间上的“黏合”,从而实现了市场交易的“去中介化”。虚拟时空的另 一个变化表现为时间上的“弹性化”,在信息技术范式和互联网逻辑的作用下,高度程 序化的时间脉络变得富有弹性和机动,高度体系化的时间结构变成了时间碎片并且能够 及时组合。‎ 毫无疑问,虚拟时空的“去中介化”和“弹性时间”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化逻辑中 时空事项的组织方式,但同时也重构了一种全新的时空事项结构,并成为“互联网+”的 技术红利的结构性源头。具体而言,“互联网+”的技术红利主要来自于虚拟时空作用于 市场的技术效应(简称“'虚拟时空'的市场效应”)。‎ 第一个效应是“去中介化”显著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技术性扩展。“去中介化”意味 着市场交易彻底摆脱了空间的障碍和对空间近邻的依赖性。在虚拟的时空结构中,市场 关系可以无限延伸,只要存在互补性的供给和需求,不管供求双方身居何处,互联网都 能够通过技术性撮合,将受空间限制的潜在交易对象变为现实的交易伙伴。因此,“去 中介化”不仅重构了市场关系的空间特征,而且实现了市场规模的技术性扩张。‎ 第二个效应是“去中介化”和“弹性时间”有效改善了市场交易的成本结构。一方 面,虚拟时空的“去中介化”直接缩短了市场链的跨度,从而降低了资源流动过程中由 于市场中介“雁过拔毛”式的利益实现而不断向下游转嫁、累加所形成的市场成本。工 业化逻辑下的市场交易虽然也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过度延伸的市场链和复杂 的市场结构却不可避免地抬高了资源流动的成本。另一方面,虚拟时空的“弹性时间” 以及相应的“弹性工作”,使得时间与事项的搭配更为机动灵活。在互联网条件下,人 们不仅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创造价值;还可以对时间进行重新分割,实现时间与事项的最 ‎ 佳组合。因此,虚拟时空中的市场交易随时随地都能够完成,而不需要功能化的时间安 排和制度时间的协调,从而有效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 总体来说,互联网技术通过“去中介化”和“弹性时间”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空间和 时间的体验。新的时空结构不仅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互联网+”的技术红利,而且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与便利。‎ ‎(摘录自张兆曙《“互联网+”的技术红利与非预期后果》)‎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虚拟时空的变化表现在空间上是“去中介化”,表现在时间上是“弹性化”,二者 简化了市场结构。‎ B. 虚拟时空的“去中介化”和“弹性时间”重构了一种全新的时空事项结构,成为“互 联网+”的技术红利的结构性源头。‎ C. “互联网+ ”的技术红利主要来自于虚拟时空的市场效应,这种市场效应的表现是 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技术性扩展和有效改善了市场交易的成本结构。‎ D. 虚拟时空的“去中介化”降低了资源流动过程中的市场成本,时间上的“弹性化”降低了机会和时间成本,提高了时间效率。‎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主要论述了虚拟时空的两大变化,即空间上的“去中介化”和时间上的“弹 性化”。‎ B. 文章从两方面重点阐述了虚拟时空的市场效应,旨在具体阐明“互联网+”技术红 利的形成。‎ C. 文章三、四段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了虚拟时间作用于市场的两大效应。‎ D. 文章从虚拟时空的变化,到市场效应,再到互联网技术的意义,有层次地展开论述, 逻辑严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虚拟时空的“去中介化”,让市场彻底摆脱了空间的障碍和对空间近邻的依赖性, 将使交易关系变得越来越简单。‎ B. 工业化逻辑下的市场交易资源流动成本高,主要原因是市场链的过度延伸和市场结 构的复杂。‎ C. 虚拟时空中的弹性时间和弹性工作,使人们可以更灵活机动地搭配时间与事项,市 场交易随时随地都可以完成。‎ D. 互联网技术塑造的虚拟时空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互联网+ ”的技术红利,彻底改变 了人们对空间和时间的体验。‎ ‎【答案】1. A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二者简化了市场结构”错误,原文为:虚拟时空的首要变化表现为 空间上的“去中介化”,互联网逻辑的空间拓展彻底摆脱了对空间近邻的依赖性,进而 建构了一种没有中介的市场,市场结构变得极为简单。应是“去中介化”使“市场结构变得极为简单”,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题干中“举例论证”错,从文中的第三、第四段分析,内容上从市场关系变化等角度进行对比,应是“对比论证”。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题干中“使交易关系变得越来越简单”,第一段中“去中介化”,可以使“市场结构变得极为简单”,“市场关系可以无限延伸”, 但无法推出“使交易关系变得越来越简单”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针对论述类文本的答题:1.做这类题目要首先阅读全文,把握全文要点,然后认真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弄清题目的限制与提示,确定有效的阅读区间,将题干、材料、选项三者对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排除干扰项。2.辨别清楚题干中的“正确”与“最为准确”。“正确”是指该选项所表述的内容没有知识上、事理上的错误;“最为准确”是指对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征与作用等作出了科学、规范而周密的解说。3.辨别清楚题干中的“不符合文意”与“不属于”。“不符合文意”是指该选项与本文信息有不相吻合的地方;“不属于”则是指不管该选项所表述的内容是否正确,只要它不属于该重要概念的范畴之内,就应选定它为“不属于”。4.对于选项,要注意选项中范围扩缩、扭曲文意、混淆文意、胡乱组合等。所谓范围扩缩,是指选项故意漏掉限制性词语或混淆某些范围的界限,造成概念范围的扩大或缩小。所谓扭曲文意,是指选项故意扭曲阅读材料的意思,把考生的思维朝背离文本的方向引领。所谓混淆时空,是指事物的发展总有先后,但不符合文意的选项故意混淆时空的先后顺序,以迷惑考生。所谓胡乱组合,是指文章在解释某一个概念或说明某一对象时,会使用比较多的事例,选项就故意把这几个事例的内容加以组合,并且故意使组合后的信息与文本信息相左,以迷惑考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 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 八、十九颗组网卫星。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在 轨测试,并与此前发射的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联调。‎ 此次任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后续将开 展系统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计划年底前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 本导航服务,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据介绍,2009年,经国家批准,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工程于2016年完成 了试验系统建设,充分验证新一代导航信号体制后,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全球系 统三步实施组网。2017年11月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了首次组网卫星发射任务。2018年3月底,建成了由8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最简系统;目前,工程建设进展 顺利,由19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即将开通运行。2020年底前,将建成北斗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服务全球能力。‎ ‎(摘編自新华网)‎ 材料二:1993年初,我国提出卫星总体方案,初步确定卫星技术状态和总体指标, 次年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北斗一号系统于2003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建立了国际上首个基于取星定位原理的区域有源卫星定位系统。‎ ‎2004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 重大专项工程。北斗二号系统突破了区域混合导航星座构建、高精度时空基准建立的关 键技术,实现了星载原子钟国产化,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 服务商之一。‎ 在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中,中国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 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方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系统、俄罗斯GLONASS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 导航系统。北斗与国际先进卫星导航系统同台竞技,做到了 “核心在手”,打破了美国 GPS系统垄断局面,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导航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摘编自张馨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前世今生》)‎ 材料三: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 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随着5G、物联网等通信技 术的不断革新,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据介绍,随着5G时代的到来,北斗+5G有望在机场调度、机器人巡检、智能驾驶、 物流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将形成一个个北斗+创新+北斗应用的新业态,这些都将成为 北斗系统产业创新的核心原动力。‎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认为,到2020年,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将要全面建 成并提供全球服务,我国的北斗应用将迎来一个新时代,这也将促进我国的卫星导航产 业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今,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 务产业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到目前,北斗对产业的核心贡献率达80%,各类 国产北斗终端产品应用规模累计超过每套8000万台,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包 括智能手机在內,目前的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每套7亿台。‎ ‎(摘编自央视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市场价值》)‎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截至2018年11月,我国共发射43颗北斗导航卫星,其中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卫星19颗,这对“一带一路”建设是好消息。‎ B. 北斗导航系统1994年开始全面研制,北斗三号工程2009年正式启动,2020年北 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全面建成,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因而在2012年 底正式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 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影响着众多产业的发展,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涉及了我们生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既及时准确地报道了我国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这一 重大事件,也介绍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发展的相关背景材料。‎ B.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伴随着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 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导航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C. 材料三显示,我国北斗系统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的卫星导 航产业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D. 北斗系统是一项国家工程,依靠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建设发展,所有技术均由 我国自主研发,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力,已经且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6.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俄罗斯的卫星导航系统相比,起步较晚,现在却能 与之同台竞技。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北斗系统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4. C 5. D ‎ ‎6. ①国家重视、扶持,顶层筹划,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工程。②突破关键技术,不断自主 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方案。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与其 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应用领域广泛。‎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扭曲文意,题干中“因而在2012年 底正式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表示前因后果,可在文中材料二第二段中,“首次实现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北斗二号系统突破了区域混合导航星座构建、高精度时空基准建立的关 键技术,实现了星载原子钟国产化”也是主要原因。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D项,题干中“所有技术均由我国自主研发”理解错误,从文中无依据,材料三第一段中“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 球卫星导航系统”,显示,理解错误 故选D。‎ ‎【6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仔细审题,明确问题方向,然后确定答题范围,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归纳,分点概括。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北斗系统迅速发展的原因。从文意中可概括为三方面:国家、技术、兼容。材料二中“2004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表明了北斗系统迅速发展需要国家重视、扶持,顶层筹划,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工程;材料二中北斗与国际先进卫星导航系统同台竞技,做到了 “核心在手”,表明了北斗系统迅速发展需要突破关键技术,不断自主 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方案;材料三中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 球卫星导航系统,表明了北斗系统迅速发展需要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这样才能应用广泛。‎ ‎【点睛】实用类文本信息筛选题。首先这种题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对所要求筛选的信息进行总体上的概括。第二步,对第一步所概括的观点进行具体的陈述。即:①总体概括+②结合文本具体阐释。只有依照这样的公式做出来的答案才有得满分的可能。而有些同学不了解答题步骤,只是简单地陈述了一些具体的事件,结果最好的成绩也只是拿到这道题目一半的分值。其次,这种类型的题本身不是难度很高的题,但是它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能否找到所有要求的信息就是能否得满分的第二个关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心 邢庆杰 太阳刚落山,千户营派出所指导员钟方格就接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的指令,要他组织全所所有干警、辅警在晚上8点前到局里集结。‎ 千户营是本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镇,离县城40多公里,全是窄窄的乡村公路,没有一个小时到不了。自从李所长半个多月前被局里抽调到外地执行任务,所里的工作一直由钟方格负责。他当即把所里的十几个人召集起来,分乘三辆车赶赴县公安局。‎ 今天又是什么任务呢?钟方格脑子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作为刑警出身的资深警察,他多次被抽调参加紧急行动,因此他知道,只有集合起来,把手机都收上去以后,才会知道行动地点和目标。‎ 一个小时后,钟方格接到了具体的抓捕任务,去端一个涉毒的地下酒吧。‎ 行动起初很顺利,钟方格他们从前后两边同时破门而入,把七八个正在吞云吐雾的人堵在了屋子里。‎ ‎“蹲下蹲下,抱头抱头!”‎ 在一片嘈杂声中,钟方格看到了一个人,脑袋“嗡”地响了一下,暗叫:真倒霉。‎ 那个人既不抱头,也不蹲下,他安坐在沙发上,悠闲地吸着一支烟。竟然是县公安局新到任的副局长刘东来。‎ 见他不配合,一个民警拿出了手钱。‎ 怎么办?钟方格的大脑急速运转起来。‎ 钟方格原是刑警大队的一名中队长,参加工作以来,屡次立功,本来前途一片光明。6年以前,他打掉了一个拦路抢劫的团伙,团伙的头头,竟然是局长的表侄,局长让他想办法给表佳脱罪,但当时已经铁证如山,他不愿昧着良心办假案冤案,最后局长的表侄被判了10年。事后不久他竟被派到偏远的千户营派出所,成了一名普通干警。几年来,他一直被穿小鞋,几次升职的机会都与他擦肩而过。直到去年,那个局长被“双规”,新来的陈局长上任,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才把他提拔为派出所指导员。最近,局里空出一个刑警大队长的位置,听说要搞竞争上岗,钟方格觉得自己东山再起的机会来了。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偏这个刘副局长就是分管刑警大队的,今天要是得罪了他,恐怕这次竞争上岗又没戏了。唉!刘局长怎么会有这么个恶习呢?‎ 钟方格的这些思想纠结,只在电光火石之间。他下了抓捕决心的时候,那个民警已经给刘东来戴上了手钟方格大喝了一声,都带走!‎ 刘东来冷漠地扫了他一眼,顺从地和其他“瘾君子”一起被押了出去。‎ 钟方格把抓捕的人员全部押送到局里,关进拘留室就算完成了任务。‎ 他在公安局院子里转了好几圈,纠结了一阵子觉得还是应该把刘东来的事儿给一把手汇报一下。‎ 陈局长上任以来,只要晚上有行动,他肯定在办公室值守,随时听取汇报下达指示。‎ 他敲了门,刚进了陈局长的办公室,就听到有人喊道,钟大指导员回来了刚才好威风呀!‎ 竟然是刘东来!正坐在陈局长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冲他微笑。‎ 他吓了一跳,问,你你是怎么跑出来的?‎ 陈局长笑了笑说,提前没有告诉你,今天晚上刘局是卧底,是配合你们行动的,要不,你怎么会抓得这么准?‎ 钟方格恍然大悟,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他不好意思地对刘东来说,刘局,对不起,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么个小案子,您会亲自去卧底。‎ 陈局长哈哈大笑了两声说,刘局可不是专门为了去做卧底,主要的,是对你进行了一场特殊考察呀!‎ 钟方格的汗都要下来了,今晚的行动,竟然包着对自己的考察好悬呀……‎ 陈局长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方格同志我知道你以前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我想了解一下,你经历了那一次不公理之后,还有没有保留那一颗初心。‎ 刘东来过来,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方格老弟谢谢你,你给我们递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钟方格心情骤然舒朗起来,他大着胆子问领导那这次竞争上岗,什么时候开始?‎ 陈局长和刘东来相视一笑,几乎同时说,已经结束了,钟方格同志,祝贺你!‎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4月5日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巧设悬念,县公安局调派指导员钟方格组织人员到局里集结,他是何许人,为何要派他,这些疑问既激发读者兴趣,又引出下文的相关情节。‎ B. 小说叙述钟方格打掉拦路抢劫团伙的经历;以及后来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既丰富了小说内容,增加了小说的深度,又从侧面反映了现实发人深思。‎ C. 小说善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如在抓捕过程中钟方格看见副局长后,作者仅用“暗叫:真倒霉”五个字,就将钟方格当时复杂的心理表现出来 D. 在情节安排方面,作者采用了顺叙和插叙相结合的方式,使小说打破了时空界限,过去和现在有机结合,这是小说叙事方式上的一个颇具匠心的特点。‎ ‎8. 小说中钟方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小说有并行的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钟方格是一位多次参加紧急行动,屡次立功的资深警察。他执法公正,不徇私情,做事严谨。虽曾遭受不公正待遇但仍不改初心。在打掉拦路抢劫团伙案中,即使团伙头是当时局长的表侄,钟方格仍严格执法,不徇私情。经受了一系列不公正待遇,在抓捕涉毒行动中,发现副局长也在被堵人群中,短暂的思想纠结后,仍实施抓捕,并将此事主动向局长汇报。 ‎ ‎9. 两条线索:一条是钟方格待人执行端涉毒地下酒吧任务;一条是县公安局为竞争上岗进行的特殊考察。好处:①两条线索并行,拓展了小说的广度和深度,更好的表现小说的主题;②两条线索中,人物表现得到全方位透视,人物形象更丰满,人物性格更突出。③两条线索以“带走刘东来”为交织点,把本部相关的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使小说情节更集中紧凑。‎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C项,“小说善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错误,心理描写很多,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文章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暗叫:真倒霉”属于心理独白。故选C。‎ ‎【8题详解】‎ 此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要求学生筛选文本的相关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要画出小说中关于人物言行的语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把握,还要从小说情节的发展中总体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答题要用”特点+‎ 分析“的模式。本题主人公钟方格是一位警察,并且“屡次立功”。通过插叙可知,六年前因为“他不愿昧着良心办假案冤案”,抓捕了“局长的表侄”,并且判了刑,被“派到偏远的千户营派出所,成了一名普通干警”“几年来,他一直被穿小鞋,几次升职的机会都与他擦肩而过”。可见钟方格执法公正,不徇私情,做事严谨。在这次紧急任务中,面对“县公安局新到任的副局长刘东来”,“钟方格的这些思想纠结,只在电光火石之间。他下了抓捕决心的时候,那个民警已经给刘东来戴上了手钟方格大喝了一声,都带走”,并且“他在公安局院子里转了好几圈,纠结了一阵子觉得还是应该把刘东来的事儿给一把手汇报一下”,可见钟方格不改初心,一心秉公执法。通过这两件事对钟方格人物形象进行概括。‎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分析小说线索安排、作用的能力。小说的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事物,也可以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还可以是某个事件、作者的情感。常见的有单线和双线,双线分为明线暗线。两条线索同时展开,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主题更突出,结构更严谨,内容更丰富。本题,两条线索,明线是“钟方格接到了具体的抓捕任务,去端一个涉毒的地下酒吧”;暗线是“方格同志我知道你以前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我想了解一下,你经历了那一次不公理之后,还有没有保留那一颗初心”“他大着胆子问领导那这次竞争上岗,什么时候开始”,即县公安局为竞争上岗,对钟方格进行的特殊考察。作用方面,主题角度,拓展了小说的广度和深度,不仅仅是抓捕毒贩,还有对干部的考查;人物形象角度,使钟方格执法公正,不徇私情,做事严谨,不改初心的形象更加突出。情节角度,两条线索的交汇处“钟方格的这些思想纠结,只在电光火石之间。他下了抓捕决心的时候,那个民警已经给刘东来戴上了手钟方格大喝了一声,都带走”,使小说情节集中、扑朔迷离,很吸引读者读下去。‎ ‎【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珣,字元琳,琅邪临沂人。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温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注】。皆难得之才也。”珣转主簿。其 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文武数万人,珣悉识其面。从温讨袁真, 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珣兄弟皆谢氏婿,以猜嫌致隙。太傅谢安既与珣 ‎ 绝婚,由是二族遂成仇衅。时人希安意,乃出为豫章太守,珣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 拜。安卒后,珣迁侍中,孝武深杖之,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征为 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帝雅好典籍,与王恭、郁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王国宝自 媚于会稽王,与珣等不协。帝虑晏驾后怨隙必生,故出恭、恢为方伯,而委珣尚书令。 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 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隆安初,国宝用事,谋黜旧臣。王恭赴谒帝陵, 欲杀国宝。珣止之曰:“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 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然后顺时望除之, 亦无忧不济也。”恭乃止。四年,以疾解职。岁余,卒,时年五十二。追赠车骑将军、 开府,谥曰献穆。对神情朗悟,经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也。时事艰难,其崎岖 九折,风霜备经,逼于嫌谤,才用不能尽。初,珣与谢安有隙,闻安薨,诣族弟王献之, 曰:“吾欲哭谢公。”献之惊曰:“所望于法护。”于是直前哭之甚恸。法护,珣小字也。‎ ‎(《晋书•王珣传》,有删节)‎ ‎【注】黑头公:头发还是黑的,便已位列三公的人。指一个人年少时即有作为。‎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 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B. 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 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C. 国宝虽终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 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D. 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 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表示成年,但因为体犹未壮,故有如此称谓。‎ B. 杖节,指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于四方,给予旄节以为凭信。‎ C. 晏驾,晏,迟;驾,皇帝的车驾。晏驾原来指宫车迟出,隐讳说帝王不上早朝。‎ D. 谥,是对死去的帝、妃、大臣等,评定其生平事迹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珣年少得志,为桓温所赏识。王珣年轻时与谢玄一起担任桓温的属吏,桓温对二 ‎ 人敬重有加,认为两人是难得的人才,将来会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 B. 王珣富有才学,为文颇有造诣。皇帝特别委任王珣为尚书令,王珣梦见有人把如椽 大笔交予他,他以为这是有大手笔之事的预兆,后王珣之梦果应验。‎ C. 王珣不计前隙,深切表达哀情。虽然王谢二家有前怨,但在谢安去世时,王珣表达 了想去为谢安哭灵的意愿,族弟王献之表示异议,但王珣坚持己见。‎ D. 王珣德能兼备,因时不能尽才。王珣精通经史,拥有众人认可的风流之美,可惜他 遭逢艰难的时势,经历坎坷,迫于嫌隙诽谤,未能充分发挥才能。‎ ‎13. 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希安意,乃出为豫章太守,珣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 ‎(2)初,珣与谢安有隙,闻安薨,诣族弟王献之,曰:“吾欲哭谢公。”‎ ‎【答案】10. B 11. C 12. C ‎ ‎13. (1)当时的人迎合谢安的意图,就把王珂外放为豫章太守,王殉不去上任。被任命 为散骑常侍,又不去上任。‎ ‎(2)当初,王珣与谢安有矛盾,听说谢安死了,就到同族弟弟王献之那里,说:“我想 为谢公哭。”‎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句中“况拥强兵” 为动宾结构,句式完整,可排除CD项,“便先事而发”造成“必大失朝野之望”,故排除A项。 ‎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题干中“晏驾原来指宫车迟出,隐讳说帝王不上早朝”错误,晏驾,旧为帝王驾崩的隐讳说法。‎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题干中“族弟王献之表示异议”错误,原文中“献之惊曰:'所望于法护。’”意为“王献之惊讶地说:'我期望法护这样做。’”所以王献之是理解和支持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此题注意,“出”即放、“之官”即去上任、“拜”即上任、 “隙”即矛盾、“薨”即死、“诣”即到。‎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王珣,字元琳,是琅邪郡临沂人。成年后与陈郡人谢玄一起担任桓温的属官,都被 桓温敬重。桓温曾经对他说:"谢玄四十岁时,必定持旄杖节(做大官)。王珣你年少 时即有作为。都是难得之才呀。”王珣转任主簿。这时桓温筹划逐鹿中原,始终没有安 宁的时候,军中机务都委托给王珣。文武官员数万人,王珣都认得出来。王珣跟从桓温 讨袁真,被封为东亭侯,转任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王对兄弟都是谢氏的女婿,因为 猜疑忌妒而导致矛盾。太傅谢安已经与王珣断绝婚姻关系,因此二族就成了仇敌。当时 的人迎合谢安的意图,就把王珣外放为豫章太守,王珣不去上任。被任命为散骑常侍, 又不去上任。谢安死后,王珣升任侍中,孝武帝很依靠他。转任辅国将军、吴国内史, 在郡里被士人和百姓所喜欢。后来被征召为尚书右仆射,主持吏部。皇帝很喜好典籍, 王珣与王恭、郁恢等人都凭借才学文章被皇帝亲近。王国宝向会稽王献媚,与王珣等人 不合。皇帝忧虑自己死后,他们矛盾必生,所以把王恭、郁恢外放任地方长官,而任命 ‎ 王珣为尚书令。王珣梦见有人把像椽子那样大的笔给他,他醒来后,告诉人说:“这应该 是有大手笔的事情发生。”‎ 不久,皇帝去世,哀册和拟定谥号的文章,都是王珣所起草。隆安初年,王国宝掌 权,谋划废黜旧臣。王恭前去拜谒帝陵,想要杀掉王国宝。王珣阻止他说:“国宝虽然最 终会制造祸乱,终究罪行未显,现在你就事先发兵,必大失朝野的期望,不是良计,何 况你带着强兵,私自发兵至京师,劳师动众,大家认为谁在作乱呢?国宝如果还是不改, 他的恶行公布于天下,然后你再顺从大家的期望除掉他,也不用担心不会成功。”王恭 于是罢手。隆安四年,王珣因为生病离职。一年后,去世,时年五十二岁。被追赠为车 骑将军、开府,谥号叫献穆。王珣神情明朗聪悟,经史都理解得明白透彻,风流洒脱, 朝野称赞。时事艰难时,他的道路崎岖波折,饱经风霜。被嫌疑诽谤所迫,不能尽展才 能。当初,王珣与谢安有矛盾,听说谢安死了,就到同族弟弟王献之那里,说:“我想 为谢公哭。”王献之惊讶地说:“就期望法护你了。”于是王珣径直上前哭得非常哀恸。 法护是王珣小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③‎ ‎【注释】: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③小乌巾:《南史》载,“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 一、二句“乐景写哀”,韦曲花开“无赖”,却让家家户户烦恼到极点,突出了 “恼”。‎ C. 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D. 从总体上看,此诗用了 “虚实结合”的手法,前六句实写,后两句虚写,章法严谨。‎ ‎15. 作品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14. B 15. ①对韦曲春景的喜爱。②对隐居生活的向往。③因求仕未果而产生的对求仕之途的厌 倦和从自然中寻求慰藉的渴望。‎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B项,题干中“乐景写哀”错误,此诗运用了“反言”,“恼煞人”,实际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诗中表现为对韦曲春景之喜而动归隐之怀。‎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写这首诗时,杜甫尚未授官,安史之乱未起,虽有被遗弃的隐忧,但还没有完全失望,诗人还想通过友人的举荐或走“终南捷径”,以取得一官半职,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诗题中的郑驸马,即郑潜曜,玄宗女儿临晋公主丈夫。韦曲,在樊川(西安城南)。贵族家的园亭、侯门的别墅多在这个地方。杜甫陪郑驸马在此游玩,写下这首绘景咏怀诗。本诗的前四句写惜花志胜,后四句写寻幽寄慨。描绘了韦曲形胜之地的幽雅美景,抒发了绝尘归隐的情怀。‎ ‎【点睛】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否准确、深刻、全面、客观或偏激、浮浅、片面、主观臆断等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 ”两句对仗工整,语句精练,抑扬顿挫,颇有韵味,把诗人解决思想矛盾后在回家途中愉悦畅快的心情表现得真切动人。‎ ‎(2)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 ”两句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李密的《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形象,诸如用 “星火”形容形势急迫,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形容垂危之状,用“_____,______ ”形容孤苦无依,都异常生动形象。‎ ‎(4)《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之所以能不为外界的赞誉或非议所动,是因为他能“____,______”‎ ‎(5)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向老师提出疑问后,便“____”,“______”时,脸色更加谦恭,礼节更加周到,这些都表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老师的尊重。‎ ‎(6)《庄子•逍遥游》中举例阐释“小年”的句子是:“朝菌不知晦朔,______。”‎ ‎【答案】 (1). 舟遥遥以轻飓 (2). 风飘飘而吹衣 (3). 潦水尽而寒潭清 (4). 烟光凝而暮山紫 (5). 茕茕孑立 (6). 形影相吊 (7). 定乎内外之分 (8). 辩乎荣辱之境 (9). 俯身倾耳以请 (10). 或遇其叱咄 (11). 蟪蛄不知春秋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飓、潦、暮、茕茕、孑、辩、倾、叱咄、蟪蛄。‎ ‎【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第Ⅱ卷(共7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每一个生命,甚至每一个小小的细胞中,都包含着一个无穷无尽的宇宙。庄子道,“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亚原子世界的精度和深远宇宙的广度通过量子力学的理论融会贯通,庄子的思想竟与现代科学暗自相合,不得不          。‎ 探索广袤宇宙的星辰大海和研究精巧的细胞内原子运行规律是人类扩展认知的两个基本方向。人们一方面用空间天文卫星来观测大尺度时空维度中的奇观,另一方面也运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来探索细胞内部微观世界各式各样复杂而又精巧的结构。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细胞内部丰富的物质结构和有序的协调机制令人        ‎ ‎。据估计,一个普通的动物细胞内,各类蛋白质分子机器的总数超过十的十二到十三次方数量级,其它各类功能性的小分子更是          。这些大大小小的生物分子或穿梭于各种功能迥异的细胞器之间,或锚定于某一特定的膜结构浮游其上,如果化身为一个原子置于其间,(          )。即便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限制,从物质代谢到能量供应,再到细胞分裂、分化、自噬等整体水平上的行为,无不是          ,其中的奥妙令人神往。‎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啧啧称奇      叹为观止      不计其数      井井有条 B. 交口称誉      叹为观止      不胜枚举      顺理成章 C. 啧啧称奇      望洋兴叹      不胜枚举      井井有条 D. 交口称誉      望洋兴叹      不计其数      顺理成章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物质结构尽管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控制 B. 虽然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控制 C. 物质结构虽然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调控 D. 尽管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调控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奇景瀚如星海,会令你慨叹它的壮阔。‎ B. 这壮阔的奇景瀚如星海,一定会令你慨叹。‎ C. 你一定会慨叹这奇景如此壮阔,瀚如星海。‎ D. 你一定会慨叹如此壮阔奇景,瀚如星海。‎ ‎【答案】17. A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啧啧称奇”,表示咂着嘴称赞它的奇妙。“交口称誉”,异口同声地称赞。第一处,前面说“亚原子世界的精度和深远宇宙的广度通过量子力学的理论融会贯通,庄子的思想竟与现代科学暗自相合”,一个“竟”字表示出乎意料,可见此处应是说前面的情形让人感觉奇妙,故应使用“啧啧称奇”。“叹为观止”意为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望洋兴叹”比喻看见他人伟大而慨叹自己渺小或处理一件事而慨叹力量不足。第二处,文中说“细胞内部丰富的物质结构和有序的协调机制令人……”,此处应是赞叹“细胞内部物质结构的丰富和协调机制的有序”,应使用“叹为观止”。“不计其数”,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不胜枚举”是一个汉语成语,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为数极多。第三处是说“其它各类功能性的小分子”之多,没有办法计算,应使用“不计其数”。“井井有条”,形容条理分明,整齐不乱。说话办事有条有理。“顺理成章”,写文章、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第四处,是说“从物质代谢到能量供应,再到细胞分裂、分化、自噬等整体水平上的行为”条理分明,应使用“井井有条”,故选A项。‎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即便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限制”,“即便……但”搭配不当,“即便”意思是“即使”,表假设关系,而“但”表转折关系,故二者搭配不当;“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限制”不合语境,且“精细的限制”也搭配不当,从文中来看,应是说受到“惊喜的调控”。A、C两项,前半部分的关联词位置不当,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不一致,故第一个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前面;A、B两项,结尾的词语“控制”不如“调控”恰当,“虽然”不如“尽管”恰当。故选D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本题采取从文中抽出一句话的方式来考查,这就要求考生要关注前后的语境,关注前后的主语,关注语气的一致性和句子结构的对称性。本题中,前面说“这些大大小小的生物分子或穿梭于各种功能迥异的细胞器之间,或锚定于某一特定的膜结构浮游其上,如果化身为一个原子置于其间”,其中“如果化身为一个原子置于其间”中“化身”的主语蒙后省,此处应是假设人化身其间,故排除A、B两项;C项,句中用“这”指代上文的内容,使上下文紧密关联,而D项说“如此壮阔”,这说明前面的内容应是说“壮阔”,这与语境不合。故选C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很多人吃水果总喜欢大口咬,嚼碎就往下咽,①_____;也有的人出于营养的角度,认为水果籽和核很有营养,不宜浪费,就直接吃了。但这都是不好的! 专家指出,西瓜籽、葡萄籽、樱桃核、苹果核,②_____ ;但若为了治疗保健等功效特地去吃水果籽核,③____,反而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答案】 (1). ①不管有没有籽和核 (2). ②偶尔少量误食没有关系 (3). ③非但没有太大作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补写语句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应根据上下文逻辑来填写。第一处,根据标点符号分号,可以判断前后为两种情况,后一种情况为认为有营养,直接吃水果籽和核,那前一种情况可以分析为“不管有没有籽和核”,就直接嚼碎往下咽;第二处,根据标点符号分号,可以判断前后为两种情况,后一种情况为认为“特地去吃水果籽核”, 前一种应为“偶尔少量误食没有关系”;第三处从“反而”可以判断出“非但没有太大作用”。‎ ‎【点睛】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二轮复习中,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具体来说有效的答题技巧如下:(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根据要求作文。‎ 假如我带它回家 一只蚂蚁站在我的挎包上不肯下来/而我就要回家/我伸出双手/把两只手的 手心合在一起/把蚂蚁托住/轻轻放到地上/蚂蚁真可爱/但假如我带它回家/就等于把它带进了坟墓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 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规则 世界始于洪荒,始于懵懂。混沌之初,万物俱为新生。事物的发展也始于此,亿万年的岁月,沧海桑田不过弹指之间,世事变迁,看似毫无章法,实则却蕴含规律,让世界的车轮缓缓向前推进着,在看似无拘无束的世界中,自然的规则以一种无形的张力约束着事物。看不到,抓不住,却不可突破。这是生存的基本法则。‎ 生命的起始终止,日月的更替,河流的奔腾,花朵的绽放凋落,都由无法抗衡的规律来决定,这种规则造就一种平衡。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天然的准则,它传达着一种信息,它维持着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这种规律,也许包含着残忍、血腥的杀戮,包含着野蛮的占有,但于这些表象之下的,是生命的生生不息,自然中一系列地食物链、食物网,告诉我们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道理。这看似残酷又无人道的结论都是使生命亘古流传的真理!‎ 一只小蚂蚁站在我的挎包上不肯下来,看似是一个生命的渴望,殊不知,假如把它带回家,这一善举,却破坏了小蚂蚁生存的维系,这层屏障如此单薄而脆弱,也许带它回家的结果是对它的极大危害。不干预自然法则,应当是人类对自然地承诺,那些恶意、乱砍乱伐、围湖造田的举动深深地破坏甚至阻断了自然的法则。平衡的破坏已让人类饱受其苦。应当及早醒悟,我们与世界,与自然的链接。清醒地认识一下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否正在为一场灾难而推波助澜?‎ 曾有报道称,有些奔赴西藏的摄影师为了拍到珍稀动物藏羚羊奔跑的画面,人为地惊吓,驱逐它们。而这样做的背面却使得许多怀孕的母藏羚羊因此而流产。使得这珍贵的种群更加脆弱。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剥夺了它们生存的权利,干扰了它们生活的平衡!‎ 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蕴于其中,人类也是世界生命的一环,我们应当遵守这一准则。也许,那怜悯的一个举动带来的是对它的伤害;也许,静静地注视着它,让它回归自然,这并非是冷漠,而是,一个人对生命的敬意和对这天然法则的恪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明确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 ‎【审题】首先分析材料。材料中是一首小诗,关注自然,洋溢着人文情怀。尊重平凡的生命,尊重自然规则。展现出人性良知、社会责任和高贵精神。然后分析文体,题干要求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参考立意:‎ 立意可从“蚂蚁”角度提炼,如“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立意可从“我”提炼,如“爱与害”、“莫让善意成伤害”;立意可从两者关系提炼,如“爱的前提是尊重对方的天性”、“爱有时不是拥有而是舍弃”、“爱也需要放手给它自由”、“从个人喜好出发的爱是狭隘的”;还可围绕“规则”“自然”自行立意,合理即可。‎ 行文结构:首先阐述世界生存的基本法则,从而引出中心:事物之间地的准则维持着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其次通过联系材料与举例论证来论证观点,最后总结,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蕴于其中,人类也是世界生命的一环,我们应当遵守这一准则。‎ 素材:‎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潜的生命航线是指向自然,远离世俗的。不明的君主改变他的航向,可陶潜只上任不足百天,便辞职归隐。世俗的利欲不适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当他回到自己生命航线时,不免感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不免由衷感叹:“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 ‎2.“孩子的路要让孩子自己去走,我们不能总是为他们铺平道路”。这是一句浅显而又具有深刻道理的话,记得一位高考状元的家长说过:“他的生活一直都自己安排,学习也不用我们管,他明白自己的路”。不用自己的思想改变孩子,不用自己的权力影响孩子,生命的航线便自然伸直。而有些家长,在校找老师,在外找朋友,为孩子铺就一条“平坦大道”,看似前途光明,实则未来渺茫,受惯了宠爱的孩子经不住批评,习惯了平坦的孩子难以适应社会之路的崎岖不平。‎ ‎3.这一刻我们明白,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生命的航线,不要改变它,让我们每个人都向着自己的航线,奋力飞翔!生命才会完美,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让他向着生命远航!‎ ‎4‎ ‎.曾有报道称,有些奔赴西藏的摄影师为了拍到珍稀动物藏羚羊奔跑的画面,人为地惊吓,驱逐它们。而这样做的背面却使得许多怀孕的母藏羚羊因此而流产。使得这珍贵的种群更加脆弱。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剥夺了它们生存的权利,干扰了它们生活的平衡!‎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