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天津一中2019-2020-1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二月考质量调查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4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宁的渊薮。凭它的力度,谁知道还会把承载它的土地奔泻.成什么模样?在船舷上惊叫的外国游客,以及向我探询中国第一名胜的外国朋友,你们(终究/究竟)不会真正了解三峡。我们了解吗?我们的船在安安稳稳地行驶,客舱内谈笑从容,烟雾缭绕。明早,它会抵达一个码头的,然后再缓缓(启航/起航)。没有告别,没有激动,没有吟唱。 ——《文化苦旅·三峡》 再列举下去有点“吊书袋”的味道了,就此打住吧。我深感兴趣的问题是,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中间,天柱山究竟凭什么赢得了这么多文学大师的厚爱? 很可能是它曾经有过的宗教气氛。天柱山自南北朝特别是隋唐以后,佛道两教都非常兴盛。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都曾在此传经,至今三祖寺仍是全国著名的禅宗古刹。 ——《文化苦旅·寂寞天柱山》 选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词语选择,均无误的一项是( ) A. 渊薮(sǒu) 承载(zài) 奔泻 B. 模样(mó) 船舷(xián) 终究 C. 起航 吊书袋 崇山峻岭 D. 赢得 气氛(fēn) 古刹(shà)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常用字字音和字形的能力和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考生应结合课本知识,根据已经学过的课文选出答案,注意多音字和容易误读的字形、词语,书写时注意标号音调,标准位置。一些易出错的形近字,结合词语含义确定字形结构,注意结合词语含义区分部首,做到正确规范书写。近义词语应结合语境分析。本题 B项,“模样(mó)”应改为“模样(mú)” ; C项,“起航”应为“启航”,“吊书袋”应改为“掉书袋” ; D项,“古刹(shà)”应改为“古刹(chà)”。 “终究”,最终,最后。“究竟”,结果,原委;到底。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人们最终不会真正了解三峡”,故应该选“终究”。 “启航”整装待发,马上准备出发。一般用来比喻一个人为了事业上的成功而开始着手准备一切的意思。有比喻义。“起航”则是指轮船、飞机日常的开始航行。 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知识或者说科学的确切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可以反反复复地运用,去获得相对确切的 效果。运用知识的人越多,知识的地位就越牢固,由此形成了一种人类共有的意识形态:知识是有用的,经得起检验,因而值得相信,值得崇拜,更值得追求。事实上,知识的“确切性”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可以相信”或“无可 ”的内在因素。例如,“水往低处流”作为一种知识,它的确切性不只是经得起生活的检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可见,“确切性”就是某种相信、信赖甚至于信仰的别名。基于此,( )。他们相信知识、运用知识和追求知识。他们清楚地知道,与“确切性”为敌,是不可能胜利的,也是很 的。 神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复杂原因。它以人类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精神活动,构造了一个超然的思想体系, 出了一个极致完美的理想世界和超现实的终极善者,譬如上帝。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预设 质疑 荒唐 推演 B. 预期 置疑 荒唐 推演 C. 预期 质疑 荒诞 推算 D. 预设 置疑 荒诞 推算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的求知者是为数众多的 B. 聚集在知识或科学领域里的求知者是为数众多的 C. 为数众多的聚集的求知者是来自知识或科学的领域 D. 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了为数众多的求知者 【答案】2. B 3. D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本题,“预期”是对未来情况的估计,可作定语;“预设”指预先设计,多作谓语。第一空中用来修饰“效果”做定语,应该选“预期”。“质疑”,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第二空属于用在否定句中,应该选“置疑”。“荒诞”形容离奇不符合实际或不近情理,用于事物。“荒唐”形容离奇古怪,错误到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既可用于事物又可用于人物。第三空用来形容人的某种做法,应该用“荒唐”。“推演”,指推论演绎或推移演变;“推算”,指通过数值计算。第四空与数值无关,因此选“推演”。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本题下文语境为“他们相信知识、运用知识和追求知识”,“他们”一词应与所填写的内容相关。补写部分出现在语段中间,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或句子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一词或其指代内容应放在补写句子的结尾,观察所给选项,只有“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了为数众多的求知者”符合要求。故选D。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员工不小心犯了错误,作为管理者,是应该对其进行批评,但要不为已甚,以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 B. 易中天老师纵论三国天下大事时,善于将深奥的道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并自然地加入他个人的创见,给人一种述而不作的感觉。 C.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研讨会上,面对众人的褒奖和肯定,导演不赞一词,只是埋着头记录大家的意见。 D. 于是,以培养孩子某些特殊能力为目的的特长教育应运而生,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音乐班等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词语的应用不仅要掌握词语意思,还要掌握适用对象,根据所在语境做出选择,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本题, A项,“不为已甚”,原意是不做太过分的事。后来泛指对人的责难批评,要适可而止。语境中强调批评要适度,使用正确。 B项,“述而不作”,指将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也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该词与语境中易中天的做法相反,不合语境。 C项,“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也比喻一言不发。语境中指导演一言不发,使用正确。 D项,“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的。现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此处用来表达课外辅导班种类众多,使用正确。 故选B。 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 传统藏式建筑用的木料多,救火也有一套老办法——如“砍柱子、掀房顶”等。为了“掀房顶”不费事,藏式建筑房梁和椽子不相互钉死。 B. 北京阅读季针对“没时间”这一现象,特设立“走进北京阅读季,马上读书吧”的宣传口号。借古人读书“三上”的典故(马上、枕上、厕上),提醒人们阅读不拖延、常读久受益。 C.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生活方式的创新和生活内涵的变化,决定着产业和产品的创新方向;反过来,这些新产业和新产品又成为提高生活品质的支撑。 D. 今生我握过的手多得不计其数: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还有唐婉式的红酥手,但均不曾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常考考点,复习中要注意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了解高考常考题型,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考生可通过分析句子语气和辨析句子结构作答。本题, A项,破折号和“如”重复; B项,“‘三上’的典故(马上、枕上、厕上)”应改为“‘三上’(马上、枕上、厕上)的典故”,因为“马上、枕上、厕上”是对“三上”的解说,故应放在其后面; D项,“不计其数”后面的冒号使用错误,应改为破折号。 故选C。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时下的网络文学在即时传播、大众阅读、市场适应性乃至类型多样化等方面确有优于传统文学之处,但在总体质量上还不足以与传统文学相媲美。 B.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既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也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C. 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制订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 D. 体制内官员的语言和体态,眉宇间的神情,字正腔圆的怯懦,头上的汗滴,张颂文在电影里完整地复刻了出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常见的病句类型判断各项有无明显错误,然后通过语感或划分句子成分判断是否为正确语句。常见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本题, B项,“既要……也要……”两个分句的语序不当,应改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C项,“提高……力度”搭配不当,应改为“加大……力度”。 D项,“体制内官员的语言和体态……张颂文在电影里完整地复刻了出来”,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应改为“体制内官员的语言和体态……被张颂文在电影里完整地复刻了出来”。 故选A。 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完整地模仿了出来。 7.下列选项中对联与人物的对应关系有误的一项是() A. 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白居易 B.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孟浩然 C.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D.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辨析文学常识的能力,主要考查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学生要结合平时积累,同时要注意细节,逐项进行排除。本题,B项,根据“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可以找出关键词“诗史”“草堂”。根据积累,我们知道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草堂坐落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由此可判断,该对联对应的不是孟浩然,而是杜甫。故选B。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形式上介于诗与文之间,语言大体整齐、押韵,但又经常夹杂着散文的句式,往往铺排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抒写情志。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说明赋这种文体在《诗经》中就有了它生命的因素,到了《楚辞》,这种因素又扩大了疆界。及至战国后期荀子的《赋篇》和宋玉的《风赋》等作品,一方面吸收了《诗经》《楚辞》作品中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楚辞》作品中铺排的写法;同时,又融合进纵横家说辞问答、铺排议论的因素,并以“赋”名篇,从而形成了一种新文体——赋。 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指出了赋的文体形式由古诗衍化而成。刘歆在《艺文志》讲到诗歌发展时说,春秋之后,“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布衣而能作诗,故有乐府民歌的兴盛;文人的创作,从荀子、宋玉起,则以赋的形式体物言情。荀子、宋玉之作与布衣之作虽在文体形式上有差别,却终属同源而分流。 《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这里所说的“赋”,本指春秋时代贵族礼会之际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春秋之后,贵族不需要也没有机会用背诵诗的形式来委婉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了。到了汉代,民间诗歌归乐府掌管,而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几乎全都不依赖音乐歌咏,而靠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吟诵于唇吻。于是“不歌而诵”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人们称这种“不歌而诵”的文体为“赋”。赋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是为了诵读,而不是为了配乐演唱。当然,后来有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那是诗与音乐逐渐分离的结果,不能由此而证明诗歌原始阶段具有歌唱的特征没有存在过。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在《诗经》中,“赋”和“比”“兴”都是一种艺术手法,“赋”指“直书其事”。到了《楚辞》,发展到对“其事”铺排开来叙写,为赋这种文体的出现准备了条件。“铺采文”,铺,即铺叙、敷陈,言赋直陈其事,不取比兴。一方面是强调赋铺陈直叙的写作特点,另一方面是强调赋文辞华丽的语言特点。晋代陆机的《文赋》明确地提出了诗与赋的文体区别:“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流亮。”意思是说,诗是用来抒发感情的,所以要绮丽细腻;赋是用来铺陈事物的,所以要清晰明朗。再说“体物写志”,志,一般指思想、志向,当然也包括感情。刘勰更是把“体物”,即铺陈描绘事物形态风貌,认定是赋“写志”的一种“载体”,道出了赋融体物写志为一体的本质属性。这样,赋的基本特征,就在“铺采文”的艺术形式与“体物写志”的思想内容相互统一中,得到了完整的表述。 8. 下列关于“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赋”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诗经》和《楚辞》中都可以找到它的生命因素,直到战国后期《赋篇》《风赋》的出现才形成赋的文体。 B.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它不是诗歌,但是语言基本整齐、押韵;它也不是散文,但经常运用散文句式。 C. 春秋时期,贵族礼会之际往往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这种形式可以称为“赋”,后来“不歌而诵”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 D. 在《诗经》中,“赋”只是一种“直书其事”的艺术手法,后来才逐渐演变成了只用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的一种文体。 9.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从流传特征的角度对赋进行了解释,赋这种文学作品是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在口中吟诵的,不需要依赖音乐歌咏。 B. 刘勰认为“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也”,把赋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二者统一起来了,对赋的基本特征表述较为完整。 C. 陆机从文体角度对诗和赋进行了区别,他认为诗绮丽细腻,是为了抒发情感;赋清晰明朗,是为了铺陈事物。 D. 从荀子、宋玉起,文人创作出现了体物言志的赋,它与布衣所作的乐府民歌有了很大不同,但赋和乐府民歌都源于“古诗”。 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赋在描绘事物风貌上具有铺陈直叙特点,而铺陈描绘事物形态风貌是用以“写志”的“载体”,所以一篇好赋仅仅堆砌辞藻是远远不够的。 B. 即使吸收了《诗经》《楚辞》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发展了《楚辞》中铺排的写法,但如果没有纵横家参与创作,“赋”这种文体还是无法形成的。 C. 后世的一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这并不能说明诗歌原始阶段不具有歌唱的特征;而赋虽然讲究韵律,但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配乐歌咏而生的。 D. 班固的《两都赋》、刘歆的《艺文志》、刘勰的《文心雕龙》分别对赋这种文体的流变或特点进行了诠释,使后人对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答案】8. D 9. A 10. B 【解析】 【8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本中重要词语的能力,解答时可将各选项文字通文本中关于“赋”的表述比较。D项错误在于,其中对“只用”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9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题目,答题时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其中,A项错误在于:“从流传特征的角度对赋进行了解释”和“不需要依赖音乐歌咏”不合原文意思。 【10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题目,答题时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B项“纵横家参与创作”错误,属于更改原文意思。原文强调“赋”融合了纵横家说辞问答、铺排议论的因素,而并非指纵横家直接参与了“赋”的创作。其它项均无错误。 三、(15分,每小题3分) 治学(节选) 【魏】徐干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曚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矣。 学者,心之白日也。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教以六行;教以六艺;三教备而人道毕矣。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学之谓也。 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继也。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谓师人矣。马虽有逸足,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人虽有美质,而不习道,则不为君子。故学者,求习道也,若有似乎画采,玄黄之色既著,而纯皓之体斯亡,敝而不渝,孰知其素欤? 子夏曰:“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则志益广。”故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 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易》曰:“君子以自强不息。” 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然鄙儒之博学也,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训诂,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此无异乎女史诵诗,内竖传令也。故使学者劳思虑而不知道,费日月而无成功,故君子必择师焉。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教备而人道毕矣 备:具备 B. 视衮龙之文 文:花纹,彩色交错 C. 故君子心不苟愿 苟:随便 D.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 赡:供养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譬如宝在于玄室 乃设九宾礼于廷 B. 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志者,学之师也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 故君子必择师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3.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B.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C.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D.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14. 下列选项对加点词的文化常识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德:分别对应六种身份——“义”为君德,“忠”为臣德,“智”为夫德,“信”为妇德,“圣”为父德,“仁”为子德。 B. 六行:六行是西周大司徒教民的六项行为标准——孝、友、睦、姻、任、恤。 C. 黄钟:亦作“黄鐘”。古之打击乐器,多为庙堂所用。其声音与“缶”“瓦釜”相近,所以有成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由来。 D. 玄黄:黑色与黄色。《周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后也用玄黄指天地。《千字文》第一句就写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刚出生是蒙昧无知的,有如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出,太阳的光辉照进去,各种东西就一目了然,而学习就是这太阳。 B. 作者认为资质与志向相比较,志向更重要。从古至今,求学的人不计其数,学有所成的人寥寥无几。 C. 作者认为,学习是君子能够成德立行的原因。他们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运转,好像是日月的运行,终身勤勉不倦。 D. 学习上要以博大要旨为首务,不能斤斤计较于训诂名物,寻章摘句,但如果老师选得好,即使致力于训诂名物,也会有很大成就。 16.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2)敝而不渝,孰知其素欤? 【答案】11. D 12. A 13. A 14. C 15. D 16. (1)学习是用来通明精神、畅达思想、和悦情绪、修养品性的手段,是圣人最为看重的事情。(2)直到它破烂而黄黑不变,有谁知道它原来的纯白颜色呢?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本题D项,“学者不患才之不赡”中“赡:供养”,解释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求学的人不担心自己的才学不充足”,在这里“赡” 应该解释为 “丰富,充足”。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其意义和用法。本题, A项,“譬如宝在于玄室”和“乃设九宾礼于廷”中的“于”都是介词,解释为“在”。 B项,“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中的“则”,连词,就;“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中的“则”,连词 ,却。 C项,“志者,学之师也”中“者”,助词, 与“也”构成判读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中“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D项,“故君子必择师焉”中“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焉”,兼词,解释为“在那里”。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根据句式对称和虚词的用法特点,可知“如登山焉”和“如寤寐焉”、“动而益高”和“久而愈足”是对称句式,且“焉”字是虚词,放在句末,因此“高”“足”“焉”后应断开。这样可排除C、D两项;而后面“则”要放在句首,“然”字是形容词词尾,“杳然”不能断开,这样就排除了B项,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 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课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本题C项,“其声音与‘缶’‘瓦釜’相近,所以有成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由来”表述错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出自《楚辞·卜居》,意思是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黄钟的声音与缶、瓦釜的声音完全不同,选项曲解成语含义与出处。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D项,“但如果老师选得好,即使致力于训诂名物,也会有很大的成就”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矜于训诂,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可知,致力于诂训名物,只会徒而无功,没有成就。此项误解了原文的意思。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1)判断句:所以,表凭借,是用来;上务,最为看重的事情。(2)敝,破旧;渝,改变;孰,谁;素:素色、白色。 【点睛】翻译句子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翻译: 从前君子,能够成就高尚的道德、建立卓越的品行,身体死亡而名声不朽,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学习。学习是用来通明精神、畅达思想、和悦情绪、修养品性的手段,是圣人最为看重的事情。人刚出生的时候,处于蒙昧的状态,什么也不知道,就好像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见,太阳的光辉一照进来,各种东西都一目了然。 学习,就是心灵的太阳。学习就好像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具有了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器物做得美观好看,才可以供奉给神祇祖先。 聆听过了黄钟的声音,这样以后才知道叩击瓦罐所发出的声音是多么的细小;目睹了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纹饰,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的粗劣;接受过学校的教育,这样以后才知道不学习的困惑。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越走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回顾学习活动的来由,就遥远渺茫了,但因为它难而懈怠,这就不仅是认识错误,而且是行为完全不正确了。《诗经》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说的是好学啊。 倚着器物伫立而想着要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一定能抵达远方,仰着头想追随鸟儿翱翔长空,不如自己修治翅膀定能实现梦想,孤身独处希望获取智慧,不如努力学习则一定能达到目标。所以,君子的内心不随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自身不轻举妄动,而是一定要追随老师;说话不信口开河,而一定要广泛听取。因此君子的性情温文有礼平易近人,而美名也会不断的流传开来。 因此君子的性情温文有礼平易近人,而美名也会不断的流传开来。 孔子说:“不学习哪能有所作为呢?不思考怎么会有收获呢?弟子们要以此勉励自己啊!”能这样就称得上善于从人而学了。马虽跑得快,如不熟习驾车,也不能成为好马;一个人虽有很好的禀赋,如不学习处世的道理,也不能成为君子。所以为学的目的,在于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就如绘画时的颜色,把黑色黄色涂上去后,画布原有的纯白就消失了,一直到画布破烂而黄黑色仍不变,有谁知道它原来是纯白色的呢? 子夏说:“天天复习,所学的就不会忘记;每日努力,则不会退步;时时听取天下美好的言论,心志就会更高远。”君子对于学习,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运转,就好像是日月的运行,终身勤勉不倦,死后才停止。 因此,虽然有那样的天赋才华,却没有那样的远大志向,也不能够建立那样大的功业。志向在学习中起的是主导作用,才华在学习中起的是次要作用。求学的人不担心自己的才学不充足,而担心志向没有确立。所以,自古至今致力学习的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而有所成就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君子一定要确立他的志向。《易》说:“君子以自强不息。” 凡是求学的人,以明大义为先,以物名为后,大义取得后物名也会接踵而来。然而那些儒生广博地学习,致力于物名,在器械方面有详细的了解,遵循训诂,摘录其中的章句,而不能在大义方面有所成就,最终徒劳无功,不被先王重用。这和女史诵诗没有什么差别,是宦官传达命令啊。因此使学者空费心思和精力却不懂道义,花费时间而没有成就。因此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选择老师啊。 第Ⅱ卷(105 分) 四、古诗文阅读(22 分) 17.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落梅 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①,坠似骚人去赴湘②。 乱点莓苔③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迁客来过岭:指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②骚人去赴湘:指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永州一事。③莓苔:苔藓植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 B.前三联重在写景,景中寓情。尾联在此基础上展开抒情,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C.尾联中诗人用暗讽的笔触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 D.这首咏梅诗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有着深刻的寓意,寄托着诗人浓烈的悲愤之情,简直可视为一篇浓缩了的《离骚》。 (2)本诗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它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1)B (2)颔联两句运用了用典、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迁客、骚人的迁谪放逐的遭遇来比喻“落梅”(同时也是化用韩、柳被贬的典故),写出了落梅凋零飘落、随风四散的凄惨景象,高度概括了历史上无数迁客骚人坎坷一生。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B项,“尾联在此基础上展开抒情”错误,尾联两句“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这不是抒情,而是议论,应该是“尾联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故选B。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怀才不遇,思乡怀人等。颔联将“落梅”比作了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重在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对比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诗句内容,把握诗歌主旨和写作手法,对比分析得出。“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意思是: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如今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然而偶然粘在衣袖的香气,还久久不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意思是:即使凋谢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香气。本诗中“乱点莓苔多莫数”与陆游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都是写梅花凋零飘落的情景,这是内容上的相同。从表达情感上看,“衣袖久犹香”和“只有香如故”表面上赞美了梅花虽凋零飘落但香气却经久不灭的品质,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点睛】诗歌赏鉴是高考语文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较难掌握的题目类型。因此,学生要想在高考中稳定发挥,就应该充分掌握课文中的诗歌及作者,并借助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同时进行诗歌鉴赏题目的有效训练,这样,在答题时,就能够做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迁移,从而从容、规范应答。诗歌鉴赏客观题注重对内容的考查,主观题注重对手法和情感的考查。所以,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不能忽略对这三者的训练。当然还应注重诗歌手法的归纳整理,写景的手法,抒情的手法及修辞手法,理清手法之间的关联及作用。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的部分。 (1)辘辘远听,_____。(《阿房宫赋》) (2)会桃花之芳园,_____。(《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在《登岳阳楼》中,与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同样壮阔磅礴之感 的诗句是:_____,_____。 (4)_____,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 (5)人生亦有命,_____?(《拟行路难》) 【答案】 (1). 杳不知其所之也 (2). 序天伦之乐事 (3). 吴楚东南坼 (4). 乾坤日夜浮 (5). 忽魂悸以魄动 (6). 安能行叹复坐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本题既有情境默写,又有句子默写,注意语境提示。本题易错词语有:(1)杳(2)序(3)坼、日夜(4)魂悸、魄(5)坐。 五、文学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敲铜锣的孩子 袁省梅 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铜锣宏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宽大的棉袄随着胳膊的摆动,像罩了个罩子般硬撅撅地晃,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他看上去也不冷,额头冒着汗,把一面铜锣敲得嘹亮。戏台子下蹲的、站的来了好多人。冬闲,人们都出来看个热闹。 开始演出了。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已经脱了棉袄棉裤,光着脊背,只穿条灰白的单裤子,在一个黑脸大汉的指挥下,钻火圈、骑单车、抛大缸…… 表演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子和黑脸大汉。一把亮闪闪的尖刀,一头顶在那孩子的脖子上,另一头顶在黑脸大汉的脖子上。一旁的铜锣皮鼓噼里啪嚓,敲打得紧紧慢慢。看热闹的人心也跟着紧紧慢慢地乱扑腾,就见那黑脸大汉和那孩子顶着尖刀,伸开着两臂,一步一步转着圈走得缓慢、沉重。只见那孩子的脸涨得紫红黑亮,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子快要蹦出来般,凸出了眼眶,亮的尖刀已经深深戳进了他的喉里。细的棍子一点点弯曲,弯曲……终于,在一阵急促的锣鼓声中,在人们的唏嘘中,棍子咔嚓折断。那孩子和黑脸大汉慢慢收了气息,微微笑着向一周的人鞠躬致意。 人们看着那孩子,顺出一口气,旋即就嗷嗷地叫起好来。人们是没想到这小小的孩子,黑黑瘦瘦的,还有这般好的气功。有胆大的娃娃悄悄走上去,想摸那孩子的肚子。那孩子故意将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们小心地刚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瘪了下去,吓得娃娃手一弹,倏地缩回。那孩子就嘿嘿笑,一旁的人都嘿嘿笑。 锣声又响在羊凹岭的巷子时,敲铜锣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粮食了。那孩子见了门,不进去,站在门口把铜锣敲得响亮。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或者是,一瓢麦子三四个玉米穗,反正是,家里有啥,就给点啥。那孩子见人拿了东西出来,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过铜锣,接了粮食。出了门,他把铜锣里的粮食装到一只灰的布袋子里。 走到二豁子家门口时,巷里闲坐的人使着眼色不让那孩子在二豁子家门口敲铜锣。二豁子没有男人,一个寡妇扯着七个淌鼻涕的娃娃,日子过得烂抹布样皱巴。况且,凭着二豁子的性格,她除了能给你一口唾沫一顿斥骂,还能有什么? 那孩子看着人们给他挤眼扯嘴的,以为人家跟他开玩笑,他也朝人们挤眼扯嘴地逗闹。笑闹中,就站在二豁子家门口把铜锣咣咣地敲响了。 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的二豁子看见那孩子手上捧着锣,站在当门口,脸上就黑下一层,撅着嘴,不耐烦地摆着手,走走走。 那孩子却不走。二豁子看那孩子的黑眼睛溜溜地瞪着她,短的头发硬撅撅地直愣愣,就有点可笑。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 那孩子不说话,也不走。门口看热闹的人哄地笑了,都说留下吧,给二豁子当儿子吧。捧铜锣的孩子还是不说话,笑笑,把铜锣往二豁子脸前凑。二豁子看见铜锣暗哑的光映出那孩子一张谦卑的倦容,抬眼就看见那孩子的眼神也清明,也倔强,好像是,还有点忧郁。 二豁子的心莫名地疼了一下。 这娃。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 有人说,做她娃多好,省得你跟个讨饭的一样可怜。那孩子突然敲响了铜锣,咣的一声,响亮,突兀,也寒凉,冰块般撞向每个人。人们 一个哆嗦,还没回过神来,那孩子缓缓地说,我不是讨饭的。说着,一手提着铜锣,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们的一片惊叹中,走了。 那孩子走了好一会儿了,木槌撞在铜锣上的声音,当当当,还清凉凉地响在二豁子的耳边,细碎,纷乱。 这娃,脾气还挺大。嗤,再大也是个耍把戏讨饭的。别说了。二豁子突然大吼一声,白白黑黑的碎语刀切般没了,人们瞪着二豁子,不明白她好好的,咋就生气了。二豁子从裤腰里摸出一个黑灰的手绢,抽出五角钱,把手绢包好,又塞到腰里,一手抓了三四个玉米棒子,踏踏地跑了出去。人们面面相觑,抬头看天,讪讪地,天要变了,好像是。 人们撵着二豁子时,她已经往回走了。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人们看见那孩子的手上捏着一张皱巴巴的五角钱。过了一会儿,那孩子提着铜锣还在那儿站着。 夕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 (有删改) 19.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作者注重对出场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敲铜锣孩子“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二豁子“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等描写,用笔精省,却凸现人物的生活状态。 B. “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这一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二豁子的心理活动:她非常同情、喜欢敲铜锣的孩子,但是否收养这个孩子,她内心还是犹豫。 C. 演出结束后,敲铜锣的孩子挨家挨户收粮食时,“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这说明羊凹岭人们的慷慨。 D. 文中“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这是二豁子故意为难孩子,想让孩子知难而退,不问自己要粮食。 E. 文章最后第二节,“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敲铜锣的孩子对二豁子的反转行为有点懵,下意识地用敲锣表示感谢。 20. 简析第一自然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21. 小说中敲铜锣的孩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2. 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答案】19. BC 20. 开篇描写初冬青白冷寂的太阳,渲染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气氛,为后文写敲铜锣的孩子艰难的生活做好了铺垫。 21. ①敲锣召集观众的是他,表演最惊险节目的是他,挨家挨户收取粮食的也是他,表现孩子的少年老成和能担当,能干②表演结束后和村子里的娃娃玩笑,误会村人的意思朝他们挤眼扯嘴逗闹,表现孩子的活泼顽皮,不失稚气天性③挨家收粮食时不进门,接粮食前鞠躬,表现孩子处事不卑不亢④村人轻慢他跟讨饭的一样,他以锣声表达抗议并转身离开,表现孩子的自尊心强和倔强。 22. ①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②通过环境描写,赞美艰难困苦中释放的人性美的光辉,升华了主题③以景结束,语言含蓄却意味深远。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原文,把握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精神品质等,然后认真分析所给选项,注意细节。本题,B项,“但是否收养这个孩子,她内心还是犹豫”概括不准确,结合上下文分析,敲铜锣的孩子并未承诺做她家孩子,二豁子让敲铜锣的孩子当他儿子也只是句玩笑话,所以这样的心理描写不合理。 C项,“‘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这说明羊凹岭人们的慷慨”,理解错误,这样写意在表明羊凹岭物质生活的艰辛。 故选B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环境描写在文中作用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先找出相关语句,概括写的什么内容,然后再结合开头段的作用具体分析。第一段环境描写的句子是“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从内容方面看,描写的是初冬青白冷寂的太阳;从与主旨的关系方面来看,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出场的背景,渲染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气氛。从结构方面分析,作为开头段,这里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敲铜锣的孩子艰难的生活做好了铺垫。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原文你,到文中圈出描写孩子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描写进行概括。如“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表演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子和黑脸大汉”“敲铜锣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粮食了”,从任务的分派来看,这表现出孩子的少年老成和能担当的特点;如“那孩子故意将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们小心地刚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瘪了下去,吓得娃娃手一弹,倏地缩回。那孩子就嘿嘿笑”“那孩子看着人们给他挤眼扯嘴的,以为人家跟他开玩笑,他也朝人们挤眼扯嘴地逗闹。笑闹中,就站在二豁子门口把铜锣咣咣地敲响了”,这表现出孩子的活泼顽皮,不失稚气天性;如“那孩子见人拿了东西出来,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过铜锣,接了粮食”,这表现出孩子处事的不卑不亢;如当别人说他是乞丐的时候,“那孩子突然敲响了铜锣,咣地一声,响亮,突兀,也寒凉,冰块般撞向每个人。人们一个哆嗦,还没回过神来,那孩子缓缓地说,我不是讨饭的。说着,一手提着铜锣,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们的一片惊叹中,走了”,这表现出孩子的自尊和倔强。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小说结尾的能力。这是针对小说结尾设题。一般从情节、人物形象、主旨等几个角度思考作答。首先回归文本找到小说的结尾,“夕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这是以环境描写收尾,这与第一段“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的景物描写形成呼应,首尾圆和;“明亮”“温暖”说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人情,羊凹岭的生活也许是贫瘠的、艰苦的,但在这种艰苦的生活中,我们依然能看到温暖的人情,作者借助环境描写,赞美艰难困苦中绽放的人性美的光辉,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文章以环境描写收尾,一般都是意味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 【点睛】 小说结尾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理由。情节角度: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六、整本书阅读(5 分) 23.《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分别对应怎样的小说情节?根据你对《红楼梦》的认识,简单分析这一人物在全书中的作用。 【答案】第一、结构作用。刘姥姥这个人物本身有故事情节,有性格,在小说中又起着重要的结构作用。有了她,小说中的很多人物、事件才得以连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小说用刘姥姥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提示结局,前后以一贯之。一进荣国府作为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则深入荣国府的许多角落,引出了贾府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一是搭救巧姐,以报当年接济之恩;二是亲眼目睹贾府的彻底败落。作为结构人物,如果说冷子兴主要从外围、从远距离对贾府进行概括介绍的话,那么刘姥姥则从内里、从近处对贾府进行透视和详察,小说因此而深入细腻地展示了贾府的生活情景,形象的表现了贾府贵族生活的享乐和奢侈,既写出了贾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又预示着贾家将走向腐朽没落的结局。第二、对其它人物的显现作用。刘姥姥对刻画其它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重要的显现作用。在刘姥姥三次进荣国府的场面中,贾府上上下下的人们,都纷纷露面登场。这些人物当中,有贾府的主子们,如贾母、凤姐、宝玉,还有黛玉和宝钗;也有贾府的丫头们,如平儿和鸳鸯。甚至还有栊翠庵的妙玉等等,涉及面广。第三、象征作用。刘姥姥是一种象征,象征一种田园生活,一种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安顿浮躁灵魂的最终归宿。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名著中人物作用的能力。分析人物作用,应当从结构、内容、主旨的表现等角度分析,解答本题的前提应对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情节有所熟悉,根据她每次进荣国府的故事情节来分析即可。答案中要答出:她一进荣国府,是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深入其中,引出贾府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搭救巧姐,以报当年救济之恩,同时亲眼目睹贾府的衰败;同时在主旨表现这一角度分析,还要答出刘姥姥代表的是艰难却也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使贾母感受到一种遥远的真挚感情,使贵族小姐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乐趣等信息。相关情节有:第6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为求帮助(因女婿王狗儿家与金陵王家曾经连过宗,为生活所迫跑到贾府去打秋风),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第39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第41回(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刘姥姥田里摘了头遭的新鲜瓜果菜蔬,连忙送到贾府请众人尝鲜以报救急的恩情,刘姥姥由王家的亲戚成为了贾母的座上宾,出席了贾府丰盛的家宴,游览了大观园;第113回(忏宿冤凤姐托村妪),第三次进荣国府时,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 七、语言运用(3 分) 24. 每年的6月25日是我国的“全国土地日”,是为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而由中国国务院制定的保护日。下图是“全国土地日”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标志由地球经纬线、耕地、谷穗构成。有经纬线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下方是整齐的耕地,是我们粮食的保证;两旁的谷穗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整个构图强化了保护耕地、确保粮食生产的意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语意逻辑等来分析推理。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考得是内容。对于图文,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标志由地球经纬线、耕地、谷穗构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答题:准确有序,准确,依据题干对内容等方面要求进行表述,切忌生拉硬拽;有序,说明画面要有整体意识,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字数不超的前提下力求全面。如本题下方是整齐的耕地,是我们粮食的保证;两旁的谷穗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 八、写作(60 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段时间,一篇热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拋弃你》,在朋友圈横空出世。整篇文章中,作者一直在用同龄人的“成功”与普通人的平凡进行对比,借此告诫人们:“不会再有匀速前进的同龄人,你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在文章火爆的同时,與论场上也是议论纷纷。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当发觉同龄人比自己“成功”很多时,你作何感想?请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答案】何为成功 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是成功,令人仰望;然而普通人的平凡却被贬低,合适吗?成功应该不止一种,它有不同的定义,何为成功呢? 当蜜蜂在花朵上起舞,采集到蜂蜜就是他们的成功;当蚂蚁永不放弃地为食物奔波,勤于搬运也是他们的成功。 世界纷繁,每一个人都有为自己定义成功的权利。 成功是永不泯灭的责任。 每当太阳初升,光辉照向大地的时候,就有一群人默默地走向城市的大街小巷,不厌其烦地拿起工具,为还未苏醒的城市扫除每一个角落的灰尘。他们就是清洁工人,整日坚守于岗位,尽己所能,甘于吃苦,甘于奉献。他们无法用光鲜亮丽的衣服来展示、保持自己的形象,却用自己辛勤的劳动让这个城市保持整洁干净。因此,恪尽职守,就是一种成功。 成功是永不放弃的钻研。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研水平成为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当各种娱乐新闻充斥媒体,各式各样的名人绯闻霸占头版头条时,科学家们正日复一日地驻守在实验室里,与枯燥的数字作伴,与各种复杂的实验作伴,勤勤恳恳,不断钻研,为国家的强大贡献力量,为人们的幸福生活增砖添瓦。袁隆平,邓稼先,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轰动了世界,更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 当航天火箭即将发射上太空,进行最后的十位读秒时;当中国的高铁不断提速,运行平稳,彰显中国速度时;当中国的科技崛起让外国人为之震撼时,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为此而默默奉献的人们,是他们永不放弃的钻研才使今日的中国,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当今,“同龄人焦虑”似乎已经充斥在每一个青年的心中。在家长心中,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根本没有所谓的起跑线,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跑道,每一个终点都对应着不同的成功。 航空母舰之所以了不起,正是因为它里面无数的螺丝都在成功地运行着。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拥有各不相同的水平与追求。当你坚守自己的梦想,做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时,就已经走在了成功的路上。 成功之花,花开万种。只要肯努力,每一个人都可以绽放出自己独特的光华,绽放那属于自己的绚烂。 【解析】 【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篇现实性很强的材料作文,重点在于考查考生对事物的认识、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辩证思维能力。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会发现材料的主要问题是:该不该拿同龄人的成功和普通人的平凡进行比较。材料中“與论场上也是议论纷纷”,表明观点不一,本题可进行多角度思维。对于用同龄人的成功和普通人的平凡作对比的事,我们可以赞同,认可同龄人的成功可以刺激懒惰、懈怠的人,让他们看清差距、脱离安逸,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强调社会竞争激烈的当下,唯有不断奋斗才可能不被同龄人远远抛下。也可以反对,可以指出其成功标准的狭隘,强调不能用金钱衡量成功,每个人在自己各自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成功;也可以说这种比较是贩卖焦虑,忽略了普通人的幸福。可以针对“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进行批驳,指出成功不必用早晚来衡量比较,也可以综合考虑:一个人的成功和很多因素有关,不应以此制造焦虑和恐慌;成功无法复制,时代需要创造,只有保持自己的人生航向并不断努力,才能不被时代抛弃。行文中要注意“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作。 参考立意: 1.不甘落后,奋勇争先; 2.告别安逸,生无所息; 3.成功,何需比较; 4.同龄人之争弊大于利; 5.争态度,不争结果。 素材: 1.人们热爱追求成功,但是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标准又是什么?在北上广做一个小职员努力工作养活自己算成功,在三四线城市做个老师教书育人算成功,在农村耕地种田也算成功……成功的样子有千百万种,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奋斗发光、奉献,就是成功的模样。 2. “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你要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事情。晕车的人就别去当导游,不爱言语的不用逼着自己做销售。喜欢在大城市拼搏就去追赶地铁,喜欢在乡间流连就去追求闲云白鹤。人生如同沧海一粟,百年后终究还是一抔土,最紧要的是活成自己。 3. 这个世界原本就是适者生存,你不努力,你就出局。初中的时候,老师说:你要考上最好的高中,那样才能出类拔萃。考上重点高中才发现,原来在一群出类拔萃的人中间,你仍旧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员。然后,考重点大学,再然后进入大公司,发现那里依旧人群扎堆,精英云集。这个世界,从来不缺的就是优秀,你选择了安逸,就该被淘汰。 4. 你的同龄人赚取了15亿,这当然是成功,但成功并不仅仅指获取那么多的金钱。“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在官场上是失败的,当他第三次科举落榜时,比他小几岁的范仲淹已经是政坛上的一颗新星了,但他在词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同样是一种成功。著名文学家南仁东当初面对日本的挽留,毅然选择回国,而当时日本开出的年薪远远高过了他回国后的年薪。放弃了高薪的南仁东显然并没有把金钱当成成功的标准,回国后几十年如一日在祖国的射电望远镜建设领域深耕,他取得了更高层次的成功。 行文结构: 1.先拟一个能引起读者兴趣的题目,如本题“何为成功”。 2.引述材料,提出成功应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3.主体部分分析“成功是什么”。主要包含两大角度“成功是永不泯灭的责任”,“成功是永不放弃的钻研”,并列举典型事例论证。 4.联系“同龄人焦虑”这一现实,总结出:每一个终点都对应着不同的成功。 5.结尾以“成功之花,花开万种。只要肯努力,每一个人都可以绽放出自己独特的光华,绽放那属于自己的绚烂”收束全文,照应标题与开头。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