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浙江)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浙江)3

‎2019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 训练(浙江)‎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8分)‎ 度大庾岭①‎ 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②。‎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注] ①大庾岭:地名,位于广东和江西的交界处。岭上广植梅树,故又名梅岭。②徂:消逝。‎ ‎★(1)写出颈联中“鸿雁”和“鹧鸪”的寓意。(2分)‎ ‎①鸿雁:         。②鹧鸪:      。‎ 答案:①书信,比喻乡音(1分) ②喻指思乡(1分)‎ ‎(2)结合全诗,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6分)‎ 答: ‎ 答案:运用直抒胸臆、寓情于景的手法,感慨事业、功名都随岁月流逝了,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伤怀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8分)‎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 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答案:流水 白云(每空1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涵的思想情感。(6分)‎ 答: ‎ 答案: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3分)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3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注]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注] 太白:太白星。‎ ‎(1)本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两个字是    和    。(2分)‎ 答案:看 动(每空1分)‎ ‎★(2)刘判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诗人是如何塑造刘判官这一人物形象的?(6分)‎ 答: ‎ 答案:诗歌中的刘判官是一个骁勇矫健的富有英雄气概的戍边将士。(3分)诗人没有从正面直接描绘刘判官的形象,而是借助烘托、比喻等手法侧面刻画刘判官的形象。诗人用“火山五月行人少”烘托行路之艰难、行人之无畏,用“马去疾如鸟”的比喻写出刘判官一往无前的气概。(3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8分)‎ 清 平 乐 晏 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1)这首词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       这个意象可以得知。(2分)‎ 答案:秋天(初秋) 金风(梧桐)(每空1分)‎ ‎★(2)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 ‎ 答案:这首词刻画了一个雍容闲雅、略带闲愁的士大夫形象。上片写词人醉眠状态,“绿酒初尝”即醉,浅醉即“浓睡”,可以想见词人心情之悠闲,神态之慵懒;下片写词人眼中所见的“斜阳”“双燕”等,表达了词人淡淡的哀愁和孤独落寞。‎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8分)‎ 满 江 红①‎ 柳 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⑤吟,从军乐。‎ ‎[注] 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词下片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字,王粲有《从军行》五首。‎ ‎(1)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静景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等,动景是    、    等,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2分)‎ ‎★(2)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6分)‎ 答: ‎ 答案:(1)江上渔船飞快 灯火闪烁 ‎(2)刻画了一个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词人形象。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词人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词人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词人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8分)‎ 虞 美 人 刘辰翁①‎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②中。‎ 年光老去才情在。唯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注] ①刘辰翁:南宋词人。宋亡后,词人飘零隐居于深山。②‎ 窖群:地窖、羊群。指苏武被拘匈奴、幽囚大窖、牧羊北海。‎ ‎★(1)“梅梢腊尽春归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答: ‎ 解析:“梅”即梅花,“腊”即腊月。梅花开败,腊月将尽,春天归来,点明了时节。“腊尽春归”“春寒少”都是所感,而实际上仍有“雪和风”,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答案:描绘出枝头梅花凋谢,冬天逝去,春天到来的景象;交代了时令,引出下文“春寒少”的感受,与后文描绘的“雪和风”的山中景象形成对比。‎ ‎★(2)结尾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4分)‎ 答: ‎ 解析:原本期望在酒醉中可以忘却忧愁,却不料不知是谁又唱起了“春花秋叶”,让“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下。由“醉”“幸”可知词人期望可以借酒消愁,“泪偷流”则表现了词人的期望落空,亡国之恨无法排解。‎ 答案:写出了一个借酒浇愁,寻求解脱,却在听曲时忍不住泪流的亡国之愁无法压抑更无法排遣的主人公形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