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语文四川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06年高考语文四川卷

‎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语文 ‎1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模样(mó) 疲惫(bèi) 濒临绝境(bīn) 并行不悖(bèi)‎ B.麻痹(bì)  包庇(bì)   心潮澎湃(bài)  步履蹒跚(pán)‎ C.贮藏(zhù) 鞭笞(chī)  瞠目结舌(chēng) 解甲归田(jiě)‎ D.畸形(jī)   机械(jiè)  破绽百出(zhàn)  伺机报复(s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提纲 舶来品 一幅对联 一诺千金 B.凑合 主弦律 旁征博引 死皮赖脸 C.家具 炒鱿鱼 雍荣华贵 流芳百世 D.坐镇 明信片 枉费心机 平心而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B.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而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 C.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 D.为及时征求和收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省“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省统计局日前在省内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社会调查活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溴甲烷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从而达到灭虫、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溴甲烷能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即可播种。因此,溴甲烷是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土壤熏蒸剂。由于溴甲烷无色无味,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常常在这种熏蒸剂中加入约2%的催泪剂作为警报剂。‎ 但是,前段时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一项声明,敦促全世界进一步限制使用溴甲烷。‎ 与真菌、细菌、病毒、昆虫等生物相比,人可能更脆弱。所以,作为一种对有害生物所向披靡的杀虫剂,它对人的毒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可对人的皮肤、肺、肾脏和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休克等症状,个别中毒者还会双目失明。‎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溴甲烷用于土壤消毒的量约占溴甲烷消费总量的70%。经溴甲烷消毒后的土壤,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经溴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中的生物种类急剧减少,形成一种“生物真空”‎ 的临界状态。由于没有其他种类生物的竞争和牵制,农作物的病原菌势必大量繁殖、积累,这就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反过来,又不得不加大溴甲烷的用量,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中,影响大气臭氧层,破坏大气环境。‎ 正是由于溴甲烷存在“不光彩”的一面,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呼吁尽快禁止使用溴甲烷。1997年9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达国家于2005年停止生产并禁用溴甲烷;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1995?1998年间平均用量的80%,并且将于2015年最终淘汰溴甲烷。‎ 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已经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不过,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7个发展中国家将不可能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 ‎5.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B.溴甲烷是一种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的土壤熏蒸剂。‎ 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挥发迅速,很快就可播种,不误农时。‎ ‎6.从上下文看,下列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氧层,恶化大气环境。‎ 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明等症状。‎ ‎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熏蒸土壤时,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 B.《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生产和消耗的溴甲烷总量不能超过1995?1998年四年间用量的80%。‎ C.从溴甲烷的特性来看,在实际使用中,除了用作土壤熏蒸剂之外,溴甲烷还可以用于其他物品的熏蒸和消毒。‎ D. 因为87个发展中国家将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所以目前已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①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②‎ 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颖川陈?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 ‎[注] ①玄:黑色的币帛,常用作聘用贤士的礼品。‎ ‎②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复固辞疾笃    辞:推辞。 B. 环堵之中      堵:院子。‎ C. 月致羊酒      致:送给。 D. 延问得失      延:延请。‎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隐于壶山之阳室西连于中闺     B. 乃为英设坛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 待以师傅之礼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D. ?怪而问之拔剑撞而破之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英自幼学贯五经,因此求学者从四面八方来拜他为师,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 B. 樊英曾多次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来,顺帝责令郡县官府把他送进京城。到京后,樊英仍声称有病,不肯拜见顺帝。‎ C. 樊英不惧皇帝的威压,在殿上针锋相对,拒不应命。后来皇帝在生活上关心他,还以师礼相待,他才接受了五官中郎将之职。‎ D. 樊英不得已接受皇帝的诏令,既未能坚守自己的名节,又未能提出奇谋远策。谈到他的人因此感到失望,有人甚至对他进行批评。‎ Ⅱ卷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2)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13.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登高》             ,            。‎ ‎《登岳阳楼》           ,            。‎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琵琶行》           ,            。‎ ‎《雨霖铃》           ,            。‎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乡村的瓦         冯  杰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14.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15.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 ‎16.文中第六段写到:“有一片瓦迷路了。”为什么“瓦”会“迷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6分)‎ ‎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 ‎(2)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15分)‎ ‎18.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我国自主研发的磁浮列车的优点。不超出20字。(3分)‎ 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成功通过了室外实地运行联合试验。列车采用的是常导电磁吸引力控制悬浮原理,运行中列车悬浮8~10毫米,时速在80~160公里之间。由于磁浮列车是在路轨上悬浮行驶,没有轨轮的机械磨损,因此列车运行平稳而安静。据了解,与时速可达500公里左右的高速磁浮列车相比,这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成本低,适合城市内部和市郊卫星城之间的快速运输。‎ ‎19.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6分)‎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20.(6分)‎ ‎2006年2月,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冬季奥运会上,中国双人花样滑冰运动员张丹(女)和张昊(男)这对很有希望获得金牌的年轻小将,在完成重大比赛中尚未有人尝试过的高难度动作--“抛四周跳”时,20岁的张丹不慎摔伤膝盖。在大家都以为他们会放弃比赛的时候,张丹只经过5分种的短暂处理就重新回到冰面上,忍着伤痛与张昊一起流畅地完成了余下的动作,获得了银牌。‎ 请你根据以上情境,对张丹、张昊说一段赞美的话。要求说话连贯、得体,语言有文采。不超过60字。‎ 你对张丹、张昊说:‎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有人好问,有人不问;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请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 2.D 3.B 4.D 二、(9分,每小题3分)      5.A 6.B 7.C 三、(9分,每小题3分)     8.B 9.D 10.A 四、(23分)‎ ‎11.(10分)‎ ‎(1)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2)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 ‎12.(8分)‎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 ?”、“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2)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13.(5分)‎ ‎(1)楼船夜雪瓜洲渡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2)剑阁峥嵘而崔嵬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或: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五、(22分)‎ ‎14.(4分)‎ ‎“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15.(4分)‎ ‎①雨中的神韵与魅力;②对称之美;③团结与温情;④对乡村的坚守。‎ ‎16.(6分)‎ ‎“迷路”的原因:①对乡村的背弃;②被城市拒绝和抛弃。意义:表现现代人在追求新生活过程中的困惑,强调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不要丢掉过去美好的东西。‎ ‎17.(8分)‎ ‎(1)实写(“瓦松”名称及药用功能)、虚写(梦中“瓦松”)两方面。原因:与瓦“能冲洗出乡村旧事”形成呼应,更能表达出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 ‎(2)表现“我”对“瓦”的一往情深,使文章更有亲切感;点明主题,表达“我”灵魂归乡的愿望。‎ 六、(15分)‎ ‎18.(3分)‎ 运行平稳安静,成本低,适合短途快速运输。‎ ‎19.(6分)‎ 示例:‎ 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人生滋味的酸甜苦辣;事业是一面镜,照出生命价值的大小高低。‎ 友谊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信任是一缕阳光,驱散了怀疑的迷雾。‎ ‎20.(6分)‎ 示例:‎ 你们以高难度的动作挑战自我,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国争光。今天的历练是为了明天的腾飞,未来的鲜花将为你们而绽放!‎ 你们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受挫而决不放弃的执著,是奥运精神的完美诠释。你们,是冰面上翩翩起舞的蝴蝶,世界因你们而美丽!‎ 七、(60分)  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