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春季)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试卷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试卷 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数 shǔ 数说 数伏 不可胜数 数典忘祖 B、 识 shí 识别 识破 博闻强识 远见卓识 C、 横héng 纵横 横行 妙趣横生 专横跋扈 D、 模mó 模型 模具 模棱两可 装模作样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百战不怠 安详 莫齿不忘 前途渺茫 B、 责无旁代 诡计 一张一驰 成绩斐然 C、 恰如其分 取缔 喋喋不休 大坝合龙 D、 味同嚼腊 参与 束之高搁 无人问津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______。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推动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旧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______话题。 A、限定 抨击 生僻 B、限制 批评 生僻 C、限制 批评 冷僻 D、限定 抨击 冷僻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 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B、 《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臣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C、 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D、 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5、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B、 水稻基因组在已知的各类植物基因组中是最大的,共4.3亿对碱基,约为人类基因组的七分之一。 C、 世界银行指出,美国发生的“9.11” 恐怖袭击事件将会延长东南亚地区经济萧条的时间,从而对该地区的贫困人口造成伤害。 D、 不久前,中国入世谈判代表龙永图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就入世后人才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6、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经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七言古诗是长短随意、声律比较自由的诗体,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是用这种诗体写成的杰作。 B、 明清两代出现了《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等一批优秀剧作,它们题材各异,风格有别,在中国戏剧史上放射着熠熠光彩。 C、 《雷雨》《日出》《北京人》是著名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在中国话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 法国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包括《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8-9题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8、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 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 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 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9、 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 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 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 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会触发的怀乡之情。 10、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 冯至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 回到我们居住的地方; 但是在这林间里面还隐藏着 许多小路,又深邃、又生疏。 走过一条生的,便有些心慌, 怕越走越远,走入迷途, 但不知不觉从树疏处 忽然望见我们住的地方。 像座新的岛屿呈在天边, 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 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 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 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 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A、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哲理,司空见惯的事物并不一定就是被认识了的事物。 B、 作者通过生活化的诗歌情境启示人们:轻车熟路固然不会迷途,但要有新的发现,就必须走出生活的惯性。 C、 作者通过“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表达了人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的这一深刻主题。 D、 这首诗写的是日常小事,却揭示了生活中熟悉与陌生的辩证关系。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题 孙登字子高,(孙)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恰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恰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恰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僻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这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废,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弓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或共帐而寐。 B、拜受而已。 C、出身忧国。 D、通达治体。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铨简秀士。 铨简:选拔 B、当由径道。 径道:小路 C、登所生庶贱。 所生:指生母 D、登辞疾不受。 疾:急速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恰等以选入。 怀王以不知忠奸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B、 登不听,使求过丸。比这非类,乃见释。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 以恰为左辅……是为四友 是说也,人常疑之。 D、 使求过丸。 行过夷门,过侯生。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忍致罚,呼责数之----不忍心处罚,只是把他叫来责备了一番。 B、 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有一个人拿着弹弓,带着弹丸,大家都认为他就是那个射弹丸的人。 C、 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孙登对待下属,少用平民的礼节。 D、 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孙登死后,这篇上疏才被孙权看到,孙权更加悲痛。 1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孙登“待人接物”态度的一组是: ① 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 ② 远者归复,近者尽力 ③ 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④ 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 ⑤ 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⑥ 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登是孙权的长子,后立为皇太子,他平易近人,在身边聚集了一批人材。 B、 孙登爱护百姓,不扰民,明辨是非,宽以待人。 C、 孙登孝顺母亲,特别是对养母徐夫人恭敬有加,他坚决要求孙权立徐夫人为后。 D、 孙登盛年而卒,临终上疏对国事多有建议,特别提出国家的政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这篇上疏感人至深。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 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按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朝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达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大使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东印度公司的支柱产业。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 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使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 17、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 A、 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B、 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 C、 鸦片贸易应该由清朝政府负主要责任。 D、 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 18、下面关于黑斯廷斯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 B、 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销售给印度农民。 C、 黑斯廷斯因为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遭受弹劾。 D、 最晚从黑斯廷斯担任英属印度总督时起,鸦片就已经销往中国。 19、下面关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当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销售鸦片,最终将使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 B、 东印度公司被看作“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向中国偷运鸦片。 C、 在孟加拉的鸦片生产和向中国销售鸦片两方面,东印度公司都占有垄断在位。 D、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 20、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马戛尔尼使华时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并不知情。 B、 《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是在为英国方面推卸责任。 C、 本文反驳了《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的观点。 D、 本文证明,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即使历史学家也会有偏见。 第Ⅱ 卷(共90分)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第一次接触香格里拉(Shangri-la)这个词还是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本简易英语课外读物中,“香格里拉”即世外桃源。但事实上,香格里拉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它就在中国滇西北一带。纳西话叫香格里;拉,只是词的后缀,中旬一带康巴藏民称它香巴拉。它开始被世人关注,是缘于一位俄国导演1937年拍的电影《被遗忘的王国》。影片中这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有高原雪山、蓝月亮峡谷、森林牧场牛羊,还有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民风。它激起了世人寻梦的热情,人们这才发现了一个名字:美籍奥利地学者约瑟夫•洛克。 洛克1884年出生于维也纳,1905年去美国求学。1922年他以植物学教授的身份去云南丽江采集植物标本。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从此他把灵魂融入了这方水土,一住就是二十年,从事纳西族民风、民俗、文化、宗教研究。和以往一些西方探险家不同,洛克对他的考察对象不只是好奇,更没有白种人的偏见和野心,而是充满感情。他有过“与我的纳西族朋友共存亡”的诺言,并带着偏爱称纳西人是“纯朴的大自然之子”。 洛克无疑是可敬的。但是香格里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存在,洛克到来之前,纳西就有了自己的学者和文化人。换一个角度讲,正是香格里拉的一方水土,改变了一个西方学者的命运,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洛克,为什么不能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呢?我看就像他评价他的纳西兄弟一样,称他为“大自然之子”更平等一些,更合适一些。由此,我们得到一种启示: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这是套用了一个现成句式。拉美的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写过一篇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在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之前,那片大陆就自然地存在着,后来者占有了“发现”的专利权。“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遭到灭绝性的杀掠。所以他说“1492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而美洲的希望则是在它“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同样,“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也是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而不是被动面对世界的客体。因而,对香格里拉来说,问题关键就在于,它是不是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这也许是“自己发现自己”的含意。 人们通常把美好的地方都比做世外桃源,可见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抱有怀疑。人们说世外桃源,就是说世上没有,这说法本身就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世外”,可以理解成人类还没有实现的理想,若说哪里是世外桃源,就是说哪里已接近或实现了理想的蓝图,那它其实就是世上的桃源了。一旦回到世上,就是人类的势力范围了。那么世上桃源还可以叫做世外桃源吗?或者说世上可能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吗? 如今的香格里拉是行进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路上。什么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做到和那里的自然风光一样美丽,“恢复人和大自然之间和谐一致的关系”了,什么时候可以说它真是,或接近香格里拉了。 到那时香格里拉的词义应该发生变化,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可以把它译做世上桃源。 2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证明香格里拉就在云南丽江。 B、 洛克是为了“把灵魂融入这方水土”而来到丽江的。 C、 对“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的观点,本文作者是赞同的。 D、 本文认为,“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但香格里拉的确又是被洛克第一个发现的。 E、 香格里拉在汉语中的意思并非是“世外桃源”。 22、作者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同时也发现自己。”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问题(4分)。 (1)“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的含意是什么? 答: (2)香格里拉“发现自己”的含意是什么? 答: 23、作者认为加莱亚诺的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请根据文意写出“偏见”的含意(4分)。 答: 24、这篇散文中,(1)为什么作者认为“世外桃源”的说法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2)什么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6分) 答:(1) (2) 五、(12分) 25、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个字)(3分) 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这是画在一幅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据传,这副“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时一位新会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而烧毁,画有美人的门板是屋子里唯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这幅画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 答: 2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3分)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 、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籍, , 是生命的落脚处。 27、根据以下规定的情境,以“免疫力”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40个字左右(6分) 情境一:身体健康方面 情境二:社会生活方面 六、(60分) 28、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海员,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诗中的“出发”、“到达”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1) 立意自定。 (2)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 题目自拟。 (4) 不少于800字。 附:参考答案 一、 1、A 2、C 3、D 4、B 5、A 6、B 7、D 8、B 9、D 10、C 二、 11、B 12、D 13、B 14、C 15、D 16、C 三、 17、B 18、D 19、C 20、A 四、 21、C E 22、(1)香格里拉改变了洛克的命运。 或:香格里拉塑造了全新的洛克。 (2)①认清自己是否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 ②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 23、①把对美洲的占领看成“发现”。 ②把印第安人视为罪人。 24、(1)世外桃源的美好引发了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的怀疑。 或:世外桃源的存在映射出现实的缺陷。 (2)人和大自然之间具有和谐一致的关系。 五、 25、中国的《蒙娜丽莎》(或“木美人”)之谜 26、 ①仲夏亭榭里的弄弦 ②深秋山林中的独步 ③是灵魂的依傍 以上只是举例,答案可以多种多样。 27、 ①符合规定的情境,体现出二者的差别。 ② 以“免疫力”为中心。 六、 28、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