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诗词鉴赏作业(19)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诗词鉴赏作业(19)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 范成大 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 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 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说自己翻越山丘穿过幽谷来到照山堂,目的是趁着官场无事赶紧观赏早春季节的景色,其中“闲”字反衬“忙”字。‎ B.颔联描写照山堂前的池塘景致,池塘被低矮的篱笆墙围绕,水面漂满陨落的荷花,诗人轻摇团扇,各种绿叶的清香扑鼻而来。‎ C.颈联描写主人高挂窗帘、主客赏景饮酒的欢乐场面,“延”与“纳”意指延请苍翠竹色、迎接美丽山光,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D.全诗四联皆对仗工整,用词造语也浓墨重彩,如“残红”与“众绿”就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整诗意境隽永,蕴含无尽诗意。‎ ‎※【答案讲评】C (A项,错在“早春季节”,从诗题“四月五日”和“送春”可知是夏始春余。B项,错在“陨落的荷花”,诗中“残红”当为桃花。D项,错在“四联八句皆对仗工整,用词造语也浓墨重彩”,诗歌首尾两联不对仗,用词造语是清新自然。)‎ ‎2.此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①恋春之情。诗人感慨于落红、众绿、竹色、山光,表达了热爱自然的感情。②闲适之情。“官闲”之余,寻壑经丘,踏春访友,主客欢饮,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③眷恋之情。客人反说离城很近、不急于回程,表现了对浓浓友谊的眷恋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幕次忆汉上旧居 王安石 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注]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注]求田问舍:《三国志》记载,许汜曾向刘备抱怨元龙让自己睡下床。刘备对许汜说,“当今天下大乱,你没有忧国忘家,反而求田问舍,如果是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让你睡地上”。‎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描写了汉上旧居周围的环境,山水相依,远离喧嚣尘世。‎ B. 颔联写诗人为自己在忧国忘家之时,依然保有求田问舍之心而感到欣慰。‎ C. 颈联写诗人沉醉于扑面而来的美景,文思泉涌,立马提笔写诗作文。‎ D. 诗人运用求田问舍典故,借许汜暗示自己有归隐之意。‎ E. 汉上旧居之景为回忆之景,诗人由此生发自己对仕途和人生的感慨。‎ ‎2. 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 BC 2. ①一方面,渴望超脱尘世,抛开名利,离开官场;②另一方面,担心自己归隐的行为,会被先贤元龙或类似于元龙的今人所耻笑,心中不免充满担忧和惶恐;③两种感情错综矛盾,“却”字表明后一感情更占上风,反映了诗人以国事为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 ‎1. B “感到欣慰”错误,反应的内心的“矛盾”;C,“沉醉于扑面而来的美景,文思泉涌,立马提笔写诗作文”错误。‎ ‎2.此题注意结合尾联“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作答,从“超然”看出想“渴望超脱尘世,抛开名利,离开官场”,从“却恐”看出“担心自己归隐的行为,会被先贤元龙或类似于元龙的今人所耻笑,心中不免充满担忧和惶恐”。总体看两种感情错综矛盾,“诗人以国事为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情感偏重。‎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①。‎ 注;①散丝,雨丝。‎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既勾勒了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又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抹了底色。‎ B. “重”、“迟”二字用意精深:水气迷茫中,船帆行驶吃力; 雨天傍晚,雨雾蒙蒙,小鸟振翅难速飞。‎ C. 颈联暗示李胄的东去,人去帆远,目不能及,只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 D. 尾联委婉含蓄的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 ‎2. 本诗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答案】1. D 2.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两个特写镜头:缓缓沉重的帆船来了,又载着朋友走了;冥冥高空中的鸟儿,似乎也不愿离去呵。这既是雨中帆真重,鸟儿真迟飞,但那更是朋友难分难舍的情重,诗人借景抒情,借景传意,深沉含蓄,情深意切。②烘托渲染:以微雨、暮钟、帆重、鸟迟、海门、浦树等景物强烈地渲染出压抑的难离之情。③直抒胸臆:尾联“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直抒其情,送别友人之情深沉无限,我撒在襟上的泪可和雨丝比多少。④动静结合:帆来鸟去为动,帆重鸟迟又显出相对的静,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波涛奔涌,浦树间水雾缭绕,又显出相对的动,这些景物都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⑤虚实结合:“不见”暗示朋友的离去,只写来帆,暗示离舟已从视线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其间的离情别绪更含蓄深沉。‎ ‎【解析】‎ ‎1. D项,“委婉含蓄的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错误,此联直抒胸臆。‎ ‎2.诗中“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用缓缓沉重的帆船来了,又载着朋友走了;冥冥高空中的鸟儿,似乎也不愿离去,表达朋友难分难舍的情重,属于借景抒情;以“微雨、暮钟、帆重、鸟迟、海门、浦树”等景物渲染难离之情,属于渲染;“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直抒胸臆;实写江景,“不见”虚写朋友的离去,虚实结合。‎ 四、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全诗以“寂寞将何言”作结,作者为什么感到“寂寞”,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这首诗描绘了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景物,生动描绘了冷寂的月夜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氛围。 ‎ ‎2.谪居僻远之地,环境凄清;被贬孤独愁苦,无人理解。‎ ‎【解析】‎ ‎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此试题切入角度小,但要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的分析。环境的凄清幽静是作者感到“寂寞”的原因之一;从“倚楹遂至旦”可知没有知心人可以交流,这是原因之二。‎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夜闻觱篥 杜 甫 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 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 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 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点题,点明了时间和觱篥声传来的位置,暗示了诗人漂泊无着的处境。‎ B.诗人时值“衰年”,漂泊江湖,前路茫茫,听到悲壮的觱篥声,悲情油然而生。‎ C.五、六两句,写积雪飞霜凝结着冬夜的严寒,觱篥管吹奏出急风猛浪的声音。‎ D.全诗内情和外物和谐统一,营造了浓厚的抒情氛围,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 ‎2.从全诗看,诗人“多感伤”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 ‎1.C ‎ ‎2.①乐人吹奏的悲壮的“塞曲”令诗人感伤;②干戈四起、战乱频仍、疮痍满地、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令诗人感伤;③漂泊江湖的羁旅之苦令诗人感伤。‎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C选项“觱篥管吹奏出急风猛浪的声音”错误,“孤灯急管”与“风急浪湍”既是实写,也映衬出诗人此时的心境。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诗歌内容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概括诗人多感伤的原因,只要写出原因即可,不需要具体分析。根据诗句“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可以得知,诗人是听到悲壮的塞曲而内心感伤。根据诗句“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可以得知写作背景是战乱,抓住一个“难”字去看百姓的命运。此时国内干戈四起,战乱中民不聊生,内心感伤。另外可以抓住诗歌的体裁是羁旅诗,作者在外漂泊,颈联描写了漂泊所见之景,再结合尾联后半句,可以得知,羁旅江湖之苦。‎ 点睛:诗歌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寓意,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因此,意象也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把握诗中的意象,有助于参悟意境,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