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墨子1兼爱课件新人教版先秦诸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语文墨子1兼爱课件新人教版先秦诸子

一、兼  爱 【 基础自测 】 一、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字形或读音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2019 年 3 月 13 日 , 日本神户制钢所因此 前的篡 (zuàn) 改铜、铝产品的质量数据 , 被日本法院处以 1 亿日元罚 款。 ﹒ B.2019 如期而至 , 只要我们不惑于方向 , 不惮 (dàn) 于行 动 , 相信时间的力量 , 相信未来会更好。 C. 在火灾现场 , 消防员们穿越浓烟 , 蹈 (dǎo) 火踏浪 , 这 就是最可爱的消防员 , 最帅的黧 (lí) 黑脸的消防员。 D.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魏军 , 吴军一个个吓得股战胁 (xié) 息 , 脸色煞白。 ﹒ ﹒ ﹒ ﹒ 【 解析 】 选 A 。“篡”应读“ cuàn” 。 二、名句默写 1.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以此为事者也。  2.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 ,__________,__________, 富必侮贫。  3. 夫爱人者 ,______________; 利人者 ,_____________; 恶人者 ,______________; 害人者 ,______________ 。  答案 : 1. 必兴天下之利 除去天下之害 2. 强必执弱 众必劫寡 3. 人亦从而爱之 人亦从而利之 人亦从而恶之 人亦从而害之 【 文言梳理 】 一、通假字 1. 贵必敖贱 (“___” 通“ ___”) 2. 既以非之 (“___” 通“ ___”,_____) 3.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___” 通“ ___”) 敖 傲 以 已 已经 于 迂 4. 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___” 通“ ___”,___________) 5. 教驯其臣 (“___” 通“ ___”) 6. 破碎乱行 (“___” 通“ ___”,_____) 辩 辨 分别、辨别 驯 训 碎 萃 聚集 二、一词多义 三、根据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对词语释义 1. 君臣不惠忠 ( 名词作动词 )_______________ 2. 利人者 , 人亦从而利之 ( 名词作动词 )___________ 3. 越王击金而退之 ( 动词的使动用法 )___________ 4. 是以仁者非之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_____________ 施仁慈、尽忠诚 给 …… 利益 使 …… 退却 认为 …… 不对 ﹒ ﹒ ﹒ ﹒ ﹒ 5 . 破碎乱行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 …… 分散 ; 使 …… 混乱 ﹒ ﹒ 四、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 是以不惮举其身以 贼人 之身 古义 :______________        今义 : 名词 , 偷东西的人 动词 , 残害别人 ﹒ ﹒ 2. 虽然 ,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古义 :_________ 今义 : 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词语 3. 害人者 , 人必从而害之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 : 连词 , 上文是原因、方法等 , 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虽是这样 表原因 , 因此 ﹒ ﹒ ﹒ ﹒ 4. 特上弗以为政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 动词 , 认为 5. 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 表约数和方位 以 , 介词 , 把 ; 为 , 动词 , 处理 身边侍候的人 , 近臣 ﹒ ﹒ ﹒ ﹒ 6. 士闻鼓音 , 破碎乱行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 破成碎块 破 , 使 …… 分散 ; 碎 , 通“萃” , 聚集 ﹒ ﹒ 五、翻译文中重要句子 1.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 必兴天下之利 , 除去天下之害 , 以 此为事者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仁人拿来作为自己的事业的 , 一定是为天下人兴 办有利的方面和好的方面 , 为天下人除去有害的方面和 坏的方面 , 仁人就是拿这作为自己的事业的。 2.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 , 以相爱生也 , 是以仁者 誉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使天下所有的祸患、篡夺、仇怨、憎恨不发 生的原因 , 是产生于互相爱 , 因此有仁德的人称赞它。 3. 士闻鼓音 , 破碎乱行 , 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 越王 击金而退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兵士听到鼓声 , 分散了人群、混乱了行列 ( 争先恐 后地响应 ), 踩着大火烧死的有一百多个 , 越王才敲锣让 他们退下来。 4. 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是国君不按照这一准则来处理政事 , 而士不实 行这一准则的缘故啊。 【 文本研读 】 一、阅读文中语段 , 完成 1 、 2 题。   子墨子言曰 :“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 必兴天下之利 , 除去天下之害 , 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 ? 天下之害何也 ? 子墨子言曰 :“ 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 , 家 之与家之相篡 , 人之与人之相贼 , 君臣不惠忠 , 父子不慈 孝 , 兄弟不和调 , 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 ? 以不相爱生邪 ? 子墨子言 : “ 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 , 不爱人之国 , 是以 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 , 而不爱人 之家 , 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 , 不爱人之身 , 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 , 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 , 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 , 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 , 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 , 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 , 强必执弱 , 众必劫寡 , 富必侮贫 , 贵必敖贱 , 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 , 其所以起者 , 以不相爱生也 , 是以仁者非之。” 1.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首先说明为天下人兴办好事、除去有害的事是仁人的事业。 B. 墨子认为诸侯之间互相攻打、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都是对天下有害的方面。 C. 墨子认为天下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都是由人们不相爱而产生的。 D. 由于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互爱 , 出现“强必执弱 , 众必劫寡 , 富必侮贫 , 贵必敖贱 , 诈必欺愚”的事情 , 因此墨子不主张“自爱”。 【 明确 】 选 D 。“不主张‘自爱’”不正确。 2. 墨子眼中的“天下之害”有哪些 ? 【 明确 】 国与国之间相攻 , 卿大夫与卿大夫之间相篡 , 人与人之间相贼 , 君不惠臣不忠 , 父不慈子不孝 , 兄弟之间不和调。 二、阅读文中语段 , 完成 3 、 4 题。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 :“ 然 , 乃若兼则善矣。虽 然 ,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 :“ 天下之士君 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 衣 , 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 , 韦以带剑 , 练帛之冠 , 入以 见于君 , 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 ? 君说之 , 故臣能为之 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 , 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 胁息然后带 , 扶墙然后起。比期年 , 朝有黧黑之色。是 其故何也 ? 君说之 , 故臣能为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 勇 , 教驯其臣 , 私令人焚舟失火 , 试其士曰 :‘ 越国之宝 尽在此 !’ 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 , 破碎乱 行 , 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 越王击金而退之。”是 故子墨子言曰 :“ 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 , 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 若苟君说之 , 则众能为之 , 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 , 人亦从而爱之 ; 利人者 , 人亦从而利之 ; 恶人者 , 人亦从而恶之 ; 害人者 , 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 ? 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墨子认为消除“天下之害” , 就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B. 选文借第三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论说 , 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 , 说理严密具有说服力。 C.“ 兼爱”的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士君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 这是识小利而不识大利。 D. 选文列举事例进行论证 , 夹叙夹议 , 说理深入浅出。 【 明确 】 选 C 。文中列举晋文公、楚灵王、勾践的事例 , 不是说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 , 而是说君主要引领士人“兼爱” , 无比较意。 4. 文段引用晋文公、楚灵王、越王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 【 明确 】 文段在后半部分引用这些事例是为了更好地论证君王不相爱是因为“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的现实 , 是讲道理之后通过事例的进一步论证 , 是为了把观点论述得更清楚更明了。同时也体现了逻辑的严谨。引用这三个事例也充实了文段的内容 , 使文段内容更加丰富。 【 要点探究 】 1. 如何理解墨子“兼爱”的思想内涵 ? 【 点拨 】 “ 兼爱 ” 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 , 包含平等、博爱与相互友爱的意思。 墨子认为 , 要让不平等的双方彼此产生爱 , 必定是高贵的、强盛的一方将理解、宽容以及援助更多地给予卑贱的、弱小的一方 , 让卑贱一方的生活处境得到改善。 因此 , “ 兼爱 ” 的目的很明确 , 就是要努力做到出身高贵的爱护出身低贱的 , 强大的爱护弱小的。 “ 兼爱 ” 实质是反映贫弱者的心声 , 带有鲜明的平民色彩。 2. 墨子在提出“兼爱”的同时 , 为什么又提出“交相利” ? 【 点拨 】 “ 兼爱 ” 表达了墨子 “ 爱无差等 ” 的思想观念。墨子在提出 “ 兼爱 ” 的同时 , 又提出了 “ 兼爱 ” 的最终目的 , 这就是 “ 交相利 ” 。 因为墨子认为 “ 交相利 ” 是 “ 兼相爱 ” 的深层动力 , “ 交相利 ” 要求人们在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的同时 , 在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得以满足的情况下 , 自身的利益也同时能得到实现。 3.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学说可行吗 ? 为什么 ? 【 点拨 】 要做到“兼相爱、交相利” , 需要克服人自身很多的天然局限 , 但是基本上是可行的 , 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则完全是值得追求的。 因为实践这样一种学说 , 有助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像墨子说的 , 通过奉行 “ 兼相爱、交相利 ” 的原则 , 以达到 “ 强不执弱 , 众不劫寡 , 富不侮贫 , 贵不敖贱 , 诈不欺愚 ” 的目标 , 着实令人向往。 【 综合性学习活动 】 你对“兼相爱、交相利”有何看法 ? 谈谈它给你的启迪。 【 明确 】 有的人在人家休息或安静学习时大声谈论 ; 有的人为了求快 , 打饭或看病时喜欢插队。这些人就属于那种自爱而不知道相爱的人。人应该从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的局限中超脱出来 , 由此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